老舍

合集下载

著名作家老舍人物简介

著名作家老舍人物简介
• 如他在作品中多次表达对正义、善良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 这种正直、善良的个性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榜样
老舍的处事风格以真诚、宽容、机智著称
• 如他在作品中经常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
• 这种真诚、宽容、机智的处事风格使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社会批判意义
• 为后世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
• 此后,陆续发表了《赵子曰》、《二马》等作品
1930年代,老舍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 创作了《骆驼祥子》、《茶馆》等代表作
• 以平民化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描绘赢得了广泛好评
• 这一时期的作品,如《四世同堂》,展现了对民族精神的深刻思考
老舍所处的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
老舍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
•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频发
-他的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人
民艺术家”
老舍的作品对后世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

• 他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繁荣和发
• 他的讽刺和幽默手法为后世作家提供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借鉴和学习的榜样
• 他的人物塑造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为
后世作家提供了启示和思考
03
老舍的代表作品及其分析
《茶馆》:对人性的深刻揭示
• 研究方法和视角将更加创新,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对老舍作品进行深入挖掘
• 老舍研究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将更加密切,加强国内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老舍研究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
• 深入研究老舍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挖掘其新的意义和价值
•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老舍的作品和价值,挖掘其新的意义和价值
• 加强老舍研究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推动老舍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关于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关于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关于老舍的作品有哪些?老舍致力于文学的普及和曲艺的改造,是民间曲艺改革的一位先驱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舍的作品,一起来看看吧。

《老张的哲学》(长篇小说)1928,商务《赵子曰》(长篇小说)1928,商务《二马》(长篇小说)1931,商务《文学概论讲义》1931,齐鲁大学文学院《小坡的生日》(长篇小说)1934,生活《猫城记》(长篇小说)1933,现代《离婚》(长篇小说)1933、良友《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的代《赶集》(短篇小说集)1934,良友《樱海集》(短篇小说集)19Z9,人间《蛤藻集》(短篇小说集)1936,开明《老牛破车》(创作经验)1937,人间《三团一》(曲艺集)1938,重庆独立出版公司《骆驼祥子》(长篇小说)1939,人间;修改本,1955,人文《火车集》(短篇小说集)1939,上杂《残雾》(话剧)1940,商务《文博士》(长篇小说,又名《选民》)1940,香港作者书社《张自忠》(话剧)1941,华中图书公司《大地龙蛇》(话剧)1941,国民图书出版社《剑北篇》(诗集)1942,文艺奖金管理委员会出版部《归去来兮》(话剧)1943,作家书屋《国家至上》(话剧)与宋之的合著,1943,南方印书馆《谁先到了重庆》(话剧)1943,重庆联友出版社《桃李春风》(话剧,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l943,中西书局《贫血集》(短篇小说集)1944.文聿出版社《火葬》(长篇小说)1944,晨光《惶惑》(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1部)1944,良友《偷生》(长篇小说,是《四世同堂》第2部)1946,晨光《东海巴山集》(短篇小说集)1946,新丰出版社《微神集》(短篇小说集)1947,晨光《月牙儿集》(短篇小说集)l948,晨光《方珍珠》(话剧)1950:晨光《龙须沟》(话剧)1951,大众《老舍选集》1951,开明《春华秋实》(话剧)1953,人文《老舍短篇小说》19567,人文《福星集》(散文集)1958,北京《茶馆》(话剧)1958,戏剧《上任》(短篇小说)1958,作家《四世同堂》(长篇小说,又名《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上下册,1959,百花;l—3部,四川人民《正红旗下》(长篇小说,遗著,未完)《我这一辈子》(中篇小说)《老舍小说集外集》1982,北京《老舍文艺评论集》1982,安徽人民《老舍选集》(1—4卷)1982,四川人民《老舍戏剧全集》(1一4卷)1982,戏剧《老舍新诗》1983,花山《四世同堂补篇》(长篇小说)1983,百花《老舍散文》1984,百花《老舍经典作品选》2002,当代世界《草原》未知知识扩展:老舍的作品风格创作题材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老舍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人物生平个人经历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

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

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

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

老舍资料与简介和作品

老舍资料与简介和作品

老舍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

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j i é予、非我、鸿来等。

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作品有《骆驼样子》《龙须沟》《四世同堂》等。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老舍(1899年-1966年)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其众多的作品中,尤以他的戏剧作品最为著名,被广泛演绎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老舍的一些主要作品,包括《骆驼祥子》、《茶馆》、《雷雨》和《四世同堂》等。

《骆驼祥子》是老舍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1920年代北平的社会背景为背景,通过讲述农民工骆驼祥子的命运,展现了社会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

祥子是一个力求通过摆脱贫困的个人努力来改变命运的年轻人,但在现实中,他不断遭受着挫折和打击。

这部小说生动地刻画了那个时代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对社会现实进行了犀利的批判。

《茶馆》是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被誉为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晚清末年至民国初年的北京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展示茶馆主人贾三灌醉后的幻觉,渲染了那个时代社会骚乱的氛围和人民的命运。

剧中塑造了一系列丰满生动的角色形象,带给观众一种深刻的戏剧体验。

《茶馆》通过对各个社会群体和人物的描绘,犀利地批判了封建官僚的腐败和社会的不公。

《雷雨》是老舍创作的一部话剧,该剧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剧中的故事设定在军阀混战、社会动荡的年代,通过展现一个小城市上流社会家庭的风云变幻,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道德底线的崩溃。

剧中的角色形象鲜明而富于冲突,剧情跌宕起伏充满张力,其中雷峰、刀妹、教授等人物形象更是成为了中国话剧艺术中的经典形象。

《雷雨》不仅在情节上引人入胜,同时也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腐败、封建礼教进行了深入而尖锐的批判。

《四世同堂》是老舍创作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是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胡同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传统四合院里三代人的生活故事,展现了中国封建家庭的团体生活和个人命运的纠葛。

小说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人物塑造,勾勒出了一个家族内部关系的错综复杂、喜怒哀乐的生活画面。

《四世同堂》以其真实的情节和对传统家庭关系的深入思考,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老舍资料文档

老舍资料文档

老舍资料一、简介老舍(1899年1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舍彦红,字舍予,男,山东商河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评论家。

他是20世纪中国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二、生平1. 早年经历老舍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是一位进士出身的教师,对文化有着极高的重视。

他在家庭的影响下,从小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15年,他考入北平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2. 文学成就老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涵盖小说、剧本、散文等多个领域。

他的作品以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著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荒诞。

他的代表作品包括《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

《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作品。

小说通过描写一个流氓青年祥子的命运,展现了当时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

小说直观地展示了传统社会的封建残留和现代社会的冷酷无情,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茶馆》《茶馆》是老舍著名的话剧作品,被后人认为是中国话剧发展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通过描写一个以茶馆为背景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民国时期社会的底层形象和各阶层人们的心理活动。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以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现实,对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政治经历老舍在政治上经历了风波和困顿。

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际,他被指控是“洋奴文人”的代表,受到了冲击和打击。

尽管他在政治上备受压力,但他仍坚持自己的创作,以文学反映社会现实,为人们提供了思考和启示。

4. 老舍与北京老舍与北京的关系非常紧密。

他曾在北京生活和工作了较长时间,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感情。

他的许多作品都以北京为背景,通过对北京人民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思考。

三、影响和评价老舍在中国文学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深刻的思考内容,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并对当时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老舍 资料

老舍 资料

老舍资料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北京满族正红旗人。

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

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

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我们家的猫》就是老舍先生的名作。

作品取材于市民生活。

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

作者观察精细独道、内容充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在语言表达上具有独到的魅力。

他生动细致,形象逼真地描述了猫长大后的古怪性格和小时候的淘气可爱。

特别是写猫的古怪性格用了矛盾对比的方法,充分表现了猫的行为令人难以捉摸。

在作者的心里和笔下,家中的猫就像个既可爱又顽皮的孩子,喜爱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老舍

老舍

老舍被毒打后,说:“我相信人民是理解 我的。”当晚拿了本手抄的《毛主席诗词》 出了门。第二天,人们在古城外西北角的 太平湖发现了他的尸体。 死后的第十二年(一九七八年六月),北 京文艺界为老舍先生举行了追悼仪式,骨 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里面只放了一支笔、 一副眼镜、一包茶叶。
二、作品简介
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三七年写《骆驼祥子》之 前,老舍写了《老张的哲学》( 1926 )、《赵 子曰》(1926) 、《二马》(1929)、《牛天赐 传》、《猫城记》、《小坡的生日》、《离婚》 等长篇小说。另外,还有《断魂枪》、《月牙 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短篇小说。
外国人也喜爱这本书。早在1945年就有了英译 本,1947年巴黎出版了法文本。老舍到美国时, 此书已成为畅销书。至今,小说在全世界已有 二十种左右的外文本,仅次于《阿Q正传》。
外国人评价说:“老舍先生的作品在国际上的 声誉,是仅次于鲁迅的一位。”
1、祥子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第一阶段:“祥子”。
老舍自己非常喜爱《骆驼祥子》,多次谈到这 是他最好的小说。吴组缃回忆,老舍有一次把 一只皮箱放存在他那儿,临走时再三嘱咐不准 别人翻他的箱子。他打开一看,是一本上海新 版的《骆驼祥子》精装本,用四层牛皮纸包着。 1954年老舍对小说进行了较多的修改。粉碎四 人帮以后又有新版。小说还被改编成话剧和电 影上演。
老舍为人正直、厚道、慷慨、好客、坦率、 热情,谈吐风趣幽默,善于团结各种人。 他与民间艺人有深厚的情谊,打拳的、唱 戏的、说书人等三教九流都是他的座上宾, 他自己就会说多种地方话,而且会唱龚 (云甫)派老旦的京戏。在青岛时,他家 里十八般兵器,样样俱全。 抗战期间,他写了不少的通俗文艺作品, 与他多才多艺是分不开的。

老舍的资料

老舍的资料

老舍的资料1. 介绍老舍(1899年 - 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观庵,男,中国现代作家和戏剧家,也是一位翻译家。

他的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为主,揭示了历史和社会的真相,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 生平老舍于1899年出生在中国北京的一个贫苦家庭。

在他年幼时,他的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后,他一直与继母相处并养育他。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他在中学毕业后,没有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在年少时期,老舍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开始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并展示了出色的写作才华。

他的第一部作品《骆驼祥子》于1932年发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部小说描述了主人公在现代社会中的奋斗和挣扎,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人的命运。

老舍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和翻译等多个领域。

他写过许多优秀的作品,如《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等。

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广受赞誉,也在国际上获得了认可。

3. 主要作品3.1 小说•《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被认为是老舍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贫穷人的生活,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茶馆》:这部小说以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描绘这家茶馆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客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3.2 戏剧•《雷雨》:这部戏剧是老舍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它以一对情侣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社会的虚伪和人的欲望。

该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一。

•《龙须沟》:这部戏剧以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描绘一个家庭的故事,揭示了农民的艰辛生活和社会的不公。

3.3 散文•《鼓掌》:这是一部描述作家自身经历和创作心路的散文集。

它记录了老舍在不同生活阶段的思考和感受,展示了他对人生和文学的理解。

3.4 翻译•《双语对照中国戏剧选集》:这是老舍的一个重要翻译作品,他在其中将中国传统戏剧翻译成英文,并进行解读和注释。

这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戏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老舍的简介

老舍的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原姓舒舒觉罗氏,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

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夫人胡絜青(1905-2001)。

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

襁褓之中的老舍,家曾遭八国联军的意大利军人劫掠,还是婴儿的老舍因为一个倒扣在身上的箱子幸免于难。

老舍九岁得宗月大师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于1918年毕业。

曾任小学校长(北京东城区方家胡同路小学)、中学教员(北京市第一中学)、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讲师,任教5年。

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另有絜青、絜予、口青等笔名。

因为老舍生于阴历年底,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含有庆贺新春、前景美好之意。

舒庆春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

含有“舍弃自我”,亦有“忘我”的意思。

“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

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

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一贯、永远“忘我”。

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他的笔名。

1、北京的风俗文化、市民形象、人生步履与作者的主观情愫水乳交融,三位一体,调配出老舍小说特有的“北京味儿”。

2、以通俗化得幽默为重要特征的讽刺色彩,是老舍小说的又一重要特色。

这一特色是狄更斯等英国讽刺小说中夸张、廓大、漫画化的讽刺手法与北京市民文化中的“打哈哈”两者糅合而成得。

这种幽默既是以笑代愤,又是一种自我解嘲,即老舍自己所说的把幽默看做生命的润滑剂。

3、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老舍简介简短

老舍简介简短

老舍简介简短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别名舍予,北京人。

他是一位著名
的现代作家、剧作家、评论家和翻译家。

自幼受到封建思想的熏陶,后逐渐抛弃传统观念,接受现代文化思潮。

他的创作风格独特,深受读者喜爱。

早期,老舍曾在《晨报》、《大公报》、《申报》等报纸上发表过许多小说和杂文,但他的真正成名作是小说《骆驼祥子》。

这部小说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的
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困境,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此外,老舍还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如《四世同堂》、《茶馆》等。

老舍的戏剧作品也广受好评,他的代表作包括《雷雨》、《龙须沟》、《日出》等。

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心理变化。

老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的文学才华不仅表现在小说和戏剧上,还表现在诗歌、散文、评论等领域。

他的翻译作品也颇具特色,他将外国文学名著如《老人与海》、《红楼梦》等翻译成了中文。

尽管老舍的创作生涯经历了很多波折和磨难,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文学信仰,不断探索文学的新领域。

他的作品一直深受读者喜爱,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舍简介

老舍简介

老舍(1899-1966),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市人,出生于城市贫民家庭。

幼年丧又靠母亲抚养长大。

1912年入北京师范学校,爱上了文学。

毕业后,任天津南开中学国文教员。

1924年应聘去英国伦敦东方学院教中文。

在英国六年,共发表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大学任教。

这期间,老舍写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锡传》《骆驼祥子》和多部短篇小说集。

其中尤以《骆驼祥子》影响最大,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

小说被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抗战爆发后,老舍辞去教职,以极大热情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其创作范围也不断扩大。

1946年春,老舍去美国讲学。

新中国成立时,周恩来总理嘱曹昌写信请他回国。

日夜思念祖国的老舍得信立即动身,历尽艰难,于1949年底返回北京。

从此热情参加各项工作,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

创作也更加丰富多彩,从1950年至1965年,光剧本就写了十多个,其中影响最大的如《龙须沟》(1951年)、《茶馆》(1957年),另外还有《女店员》《全家福》《宝船》《神拳》等都曾轰动一时。

这中间,《龙须沟》影响最大,为此,1951年1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1966年8月24日,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

这时期他生活比较愉快,在创作上也是丰收期。

由此可见,山东七年多的时间,在老舍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老舍

老舍

(2)30年代中后期,老舍连续创作 了《猫城记》、《离婚》、《牛天赐 传》、《骆驼祥子》、《大明湖》(书 稿毁于战火)等长篇小说,《阳光》、 《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赶集》、 《樱海集》等短篇小说集,显示了旺盛 的创作力,这些作品标志着老舍小说创 作的成熟。 1930年7月起,到济南齐鲁大学任 教。1934年秋,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在这两所大学,相继开设文学概论、外 国文学史、欧洲文艺思潮、小说作法等 课程。课余继续从事创作。他从30年代 初起 ,开始写作短篇小说 ,作品收入 《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 其中如《柳家大院》、《上任》、《老 字号》、《断魂枪》诸篇,绰约多姿, 精致完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老舍(1899.2.3- 1966.8.24),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 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 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 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 中使用的笔名。他的笔名还 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 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 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 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四、《月牙儿》 《月牙儿》作于1935年。 小说借一个妇女在狱中的痛 苦回忆,诉说了母子二人被 迫沦为暗娼的悲剧,表现了 城市底层妇女的凄惨命运, 向旧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控诉。 抒情的语言和作为抒情线索并具有多种寓意的“月牙儿”的 一再出现,使作品笼罩在清冷凄婉的氛围中,独具艺术特色。 小说结构精致玲珑,“月牙儿”贯穿全篇。“月牙儿” 是主人公命运的诗意象征。还具有渲染气氛、烘托意境、含 蓄点题等多重作用。加强了作品的诗的韵味。作品兼具散文 诗之风,抒情味极浓。

五、《四世同堂》 《四世同堂》由三部连续性的长篇《惶惑》《偷生》《饥荒》组成。 反映的是抗战期间北京沦陷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觉醒和斗争。小说以北 平小羊圈胡同祁家祖孙四代的活动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 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 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 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 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全书如一幅巨大生活画卷, 气度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 小说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以下三点: 异族统治下灵肉遭受折磨的痛史。亡国奴的生活是惨痛的。物质极度 匮乏,人民陷于饥饿之中,生命没有保障。祁天佑安分守己却以莫须有 的罪名被日寇枪杀;钱默吟老诗人被日寇抓住严刑拷打长期监禁;祁瑞 宣作为教师面临着要他教日语的苦恼。 憎恨侵略者、民族败类,也恨惶惑与偷生的国民性的恨史。小说描 写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也刻画了一批汉奸形象。如大赤包、蓝东洋、 冠小荷等。汉奸没有好下场,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体现。 颂扬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激励人民奋起抗争的壮史。如通过爱国 诗人钱默吟,他深明大义,重视民族气节;祁瑞宣和老三后来也一起抗 日等,颂扬了民族气节和中华民族不甘沦为亡国奴的抵抗精神。

老舍简介

老舍简介

老舍简介老舍(1899-1966),北京人,满族(正红旗),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老舍,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他出身寒苦,在贫民窟长大,熟悉城市生活,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1913年,老舍于考入京师第三中学,半年后转入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7月,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当过小学校长,做过京师郊外劝学所劝学员,担任过私立小学教师国语补习会的“经理”等。

1912年5月发表短篇处女座《她的失败》。

老舍真正开始他的创作生涯是在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以后。

到1929年夏回国之前,他在英国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

老舍于1929年离英返国途中,写出了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

1930年回国后,老舍先后执教于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到抗战爆发前,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其中《猫城记》、《离婚》与《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

《猫城记》是老舍在“对国事失望”的情绪中写出的寓言式的讽刺作品;《离婚》是通过对北京财政所几个公务员的家庭风波和灰色精神状态的描绘批判社会的作品;而《骆驼祥子》被誉为老舍“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是一部描述一位名叫祥子的人力车夫肉体与精神被摧垮的揭示社会黑暗现实的作品。

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老舍的主要作品有《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等。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老舍担任了全国文联主席、作协副主席等职务,并于1951年,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而老舍的代表剧作《茶馆》也是在此期间发表的。

《茶馆》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

1966年,老舍在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作品有哪些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男,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及文学理论家。

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文学领域,是中国20世纪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介绍老舍的一些代表作品,包括小说、戏剧、散文等。

以下为具体内容:一、小说作品1.《骆驼祥子》:这是老舍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北京城内的贫民窟为背景,通过描绘主人公祥子的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的辛酸和无奈。

小说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深深打动了读者。

2.《四世同堂》:这部小说是老舍的长篇家族小说,也是其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一个北京传统四合院为背景,通过讲述几代人在同一个院落生活的故事,展现了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的人物形象和生活态度,呈现出了中国城市百年风貌的变迁。

二、戏剧作品1.《茶馆》:这是老舍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作品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北京一家茶馆为背景,通过描绘店主运营茶馆的艰辛、客人的喜怒哀乐以及政治和社会的变迁,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普通百姓的悲惨命运。

2.《老马家的女儿》:这是一部展现市井生活的戏剧作品。

剧中通过女主人公老马家的生活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下普通人民的苦难和追求自由幸福的渴望。

三、散文作品1.《胡同里的日子》:这是老舍的散文集,收录了他在北京生活期间的亲身经历和观察感悟。

书中以散文形式写就了北京胡同的景物、人物和风土人情,展现了老北京的生活面貌和特色文化,充满了亲切感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2.《故都的秋》:这也是老舍的一部散文集,他用散文的形式表达了对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的深厚情感。

书中的散文以对北京的赞美和思考为主线,通过描写城市的风景和人物,传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思考。

总之,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和散文等多个领域,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深深地触动了读者。

老舍的资料及写作背景

老舍的资料及写作背景

老舍的资料及写作背景一、老舍资料1. 基本信息- 老舍(1899年2月3日 - 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

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

2. 教育经历- 他出身贫苦,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

1913年,老舍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

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

3. 文学创作历程- 早期创作(1920 - 1930年代)- 中期创作(1930 - 1940年代)- 后期创作(1940 - 1960年代)4. 文学风格-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善于描绘城市贫民的生活和命运。

他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幽默风趣、生动形象、京味浓郁,既善于运用北京方言,又能将民间口语提炼加工,形成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二、写作背景(以几部代表作为例)-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农村经济破产,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求生。

北京作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吸引了众多的破产农民。

这些人在城市中面临着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生活极度困苦。

- 这部作品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

当时北平沦陷,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和压迫。

- 老舍身处异地(当时在重庆),对故乡北平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生活深感忧虑和关切。

他希望通过描写北平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展现他们在侵略者统治下的苦难、挣扎、反抗和觉醒,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同时也对民族性进行深刻的反思。

-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

龙须沟是北京天桥东边的一条有名的臭水沟,附近住满了贫苦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疾病流行。

- 195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

虽然新中国已经成立,但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封建残余思想、旧的社会陋习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 老舍以他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选取了茶馆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通过茶馆里不同人物的来来去去、命运起伏,反映从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揭示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对旧时代进行批判,也对新时代的到来寄予希望。

老舍(现代话剧、电影编剧)人物简介

老舍(现代话剧、电影编剧)人物简介

• 将西方戏剧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对后世的影响
• 老舍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与风格
•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启示
06
老舍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老舍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20世纪初期开始关注老舍的研究
当代老舍研究
• 老舍的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与研究
• 当代老舍研究涉及到老舍的生平、创作、思想等方面
02
《骆驼祥子》
• 1936年发表,以一名人力车夫为主人公
• 揭示了社会黑暗对个体的压迫与摧残
• 语言质朴、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03
《龙须沟》
• 1950年发表,以北京龙须沟为背景
• 反映了旧社会城市贫民的生活状况
• 语言生动、感人,具有强烈的社会价值
老舍话剧的主题与思想内涵
揭示社会矛盾
• 老舍的话剧作品揭示了社会矛盾的根源
• 老舍的作品为后世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经验
• 为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对后世戏剧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老舍的电影编剧成就
老舍的电影编剧代表作品及特点
《茶馆》
• 1948年担任电影《茶馆》的编剧
• 将话剧《茶馆》成功改编为电影
• 电影语言简练、生动,保留了话剧的精华
《龙须沟》
• 展现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厚感情
⌛️
强调民族尊严
• 老舍的作品强调民族尊严,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 倡导民族精神,激励人民为国家的独立与尊严而奋斗
老舍在电影编剧领域的地位与
影响
-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编剧
- 老舍的电影编剧作品具有鲜
明的个性与风格
- 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老舍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作家、剧作家和文化活动家,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和推崇。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思想深度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性的多样性。

下面是老舍的一些代表作品:1.《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他最为著名的小说之一。

小说以祥子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奋发图强,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

小说以其逼真而又深刻地刻画了社会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展现了人性在艰苦环境下的坚韧和温情。

2.《茶馆》《茶馆》是老舍最著名的话剧作品之一,也是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该剧以晚清末年的一个茶馆为背景,通过茶馆里的人物和他们之间的互动,展现了社会的沉沦和人性的悲喜。

剧中刻画的各色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语言生动风趣,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同时也反映了老舍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和思考。

3.《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之一,以一个典型的北京大家庭为背景,讲述了其中几代人的生活和命运的故事。

小说以精湛的笔墨描绘了不同年龄、不同生活阶层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寓意深远。

4.《贺老太太》《贺老太太》是老舍的一部喜剧,讲述了贺老太太出门办事时经历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

通过这个故事,老舍既展现了人物的喜剧性格和情节的幽默,又间接地揭示了社会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

5.《马路天使》《马路天使》是老舍的短篇小说之一,以北京的市井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父亲和女儿的温馨故事。

通过对孩子的天真和父亲的悉心呵护描写,老舍让读者感受到了父爱与亲情的珍贵和深刻。

总结一下,老舍的代表作品涵盖了小说、戏剧、散文等多个文学类型,在刻画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多样性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和创作手法。

通过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思考那个时期的社会和个体的生存状态,感受到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关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反思。

老舍资料

老舍资料

名言列举
1.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再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 磨,也会生锈。 2.熟才能生巧。写过一遍,尽管不像样子,也会带来不少 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 3.哲人的智慧,加上孩子的天真,或许就能成个好作家了。 4.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 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5.没有民族风格的作品,是没有根的花,它不但在本乡本 土活不下去,而且无论在哪里也活不下去。 6.一个作家实在就是个全能的演员,能用一支笔写出王二、 张三与李四的语言,而且都写得恰如其人。 7.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反抗。 8. 北京的春风能把春天吹跑。 9.生命是不容易得来的,也不能轻易地舍掉。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正红 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 家。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38年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 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曾因创作优 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 称号。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 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 终年67岁。其夫人胡絜青(1905-2001)。
老舍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最突出的 是用鲜明的反帝爱国的题旨,体现他强烈的 民族自尊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并且在老舍 的自我小传中,依然满是嘲讽的嘲笑自己知 识的浅薄更体现出了他热爱生活,希望自己 的知识量步步高升,学无止境的美好精神。 他让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热爱生活,不断 学习,不断奋斗,是很重要的。
生平事迹
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 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 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 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 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刻震动文坛。以后陆续发表了 长篇小说《赵子口》和《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 一的地位。 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 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样子》等长篇小说,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微神》等短篇小说。 1944年开始,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 他担任 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 国政协常委。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投湖自尽。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象 征性的骨灰盒里面,放着老舍使用过的钢笔、毛笔、眼镜、一支手 笔、一筒茉莉茶花和一小片被保留下来属于他的血衣残片。墓上, 墨绿色花岗岩左下角有一副老舍浮雕铜像,围绕铜像刻着几道水波 溅起的涟漪,两边汉白玉矮墙,一边以菊花做成浅浮雕为背景,上 面刻写着老舍抗战爆发前所写的《入会誓词》中的一句话:“文艺 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舍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简介:老舍(1899.2.3-1966.8.24),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

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

他的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1918年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

1924年夏,赴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华语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

1926年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小说月报》17卷第7号上连载时,署名为“舒庆春”。

但自第8号起连载上的署名改为“老舍”,直一小说全部载完。

这标志着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开端。

接着,又发表了《赵子曰》、《二马》,从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国。

在新加坡写了中篇小说《小坡的生日》,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描写了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侨少年与各被压迫民族的小伙伴一起,反对强权奴役的故事,体现了团结奋斗、强国救民的思想境界。

1930-1936年,老舍先后在山东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此间,他看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肆意侵略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行径,创作了长篇小说《大明湖》,为济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国人民抒发愤慨。

在这部小说里,他第一次描写了共产党人的形象。

此后四年,他先后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

还出版了包括《黑白李》、《微神》等15部短篇小说在内的短篇小说集《赶集》以及幽默诗文集《老舍幽默诗文集》。

1936年老舍辞职,从事专业写作。

在青岛工作和生活的这段时期,是他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之一。

他先后编了两个短篇集《樱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说17篇。

创作了《选民》(后改题为《文博士》)、《我这一辈子》、《老牛破车》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长篇杰作《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从祥子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最后失败以至于坠落的故事,告诫人们,城市贫农要翻身做主人,单靠个人奋斗是不行的。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老舍别妻抛子,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

在1938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老舍担任负责人――总务部主任。

之后,又转到重庆,“文协”在艰难困苦中顽强坚持七年时间,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老舍以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的工作,团结各个方面的文艺家,共同致力于推动抗战的文艺活动。

并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

长诗《剑北篇》用大鼓体写成,《王家镇》、《忠烈图》用京剧形式写成,《残雾》、《归去来兮》、《面子问题》用话剧形式写成。

先后出版了短篇集《火车集》、《贫血集》,长篇小说《火葬》,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

同时,还撰写了大量杂文、散文、诗歌。

抗战胜利后,1946年,老舍和曹禺作为我国民间第一批文化人应邀赴美国访问和讲学。

在美国,做了多次公开演讲,为增强大洋彼岸的人们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国文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并在此写成《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和另一部长篇小说《鼓书艺人》。

还协助美国友人翻译他的一些作品。

《四世同堂》是老舍完成的规模最宏大的作品,约一百万字。

以北平一叫“小羊圈”胡同里多种人物,特别是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展开错综复杂的画面与情节的描写,表现了沦陷区人民的苦难经历,以及他们在幻想破灭后,终于觉醒,坚决抗战的过程。

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和汉奸的无耻,也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善良、懦弱和苦闷,以及下层市民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决心。

包含着老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中华民族全民抗战留下了一座伟岸的纪念碑。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国。

创作话剧《方珍珠》。

1951年,又创作了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龙须沟》。

该剧上演后,老舍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之后,他还创作了歌剧《消灭细菌》、《大家评理》,话剧《生日》、《春华秋实》等。

建国后,老舍政治热情十分高涨,他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文联主席,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届主席团成员,全国政协三届会议常务委员等职。

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创作了大量的话剧、京剧、儿童剧。

其中话剧《茶馆》把老舍的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成为我国戏剧艺术殿堂的一颗璀璨明珠。

1961年至1962年,老舍创作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

遗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笔。

文革中,同许多老一辈爱国文艺家一样,老舍遭到了恶毒攻击和迫害。

1966年,他被逼无奈,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享年67岁。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清光绪二十四年生于北京西城小羊圈儿胡同的贫民家庭里,上有三个姊姊和一个哥哥,老舍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父亲舒永寿,是满清正红旗的皇城护军,1900年八国联军,他在与侵略者的巷战中身受重伤,全身被炸成肉花,死于北长街的一家粮店中。

从此,老舍一家原本清苦的境况更是雪上加霜。

老舍家境困苦,使他的求学道路上也坎坷多艰。

从私塾、小学到中学,经济上十分为难,数进数出,还是母亲咬了牙作难和好心人资助,最后才得以进入北京师范学院。

老舍在北京师院的五年学习生活,成绩一直是上等,还受校长方环和语文老师宗子威的影响,开始写诗、散文和演讲,光芒毕露,这是在文化基础上奠定他将来创作生涯的第一步,也是他将来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起点。

毕业之后,直接被派任公立小学校长。

任上,五四运动爆发,虽不能直接参加,但是反帝国、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潮流,启示了他的思想:假若没有‘五四’,我很可能终生作这样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我绝不会忽然想洗去搞文艺。

以前我以为对的变成了不对……这一下子就打乱了两千年来的老规矩,这可不简单!我还是我,只是我的心灵变了,变得敢于怀疑孔圣人了!这还了得!假若没有这一招,不论我怎么爱好文艺,我也不会想到跟才子佳人、鸳鸯蝴蝶有所不同的题材,也不敢对老人老事有任何批判。

这运动使我看见了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明白了一些救国存亡的初步办法。

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中国人的尊严,人不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做洋奴。

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

文学革命使他感到狂喜,他开始以白话文创作,写下了他第一篇习作《小铃儿》,叙述小孩子打洋人的故事,这无疑是老舍爱国主义的一个开端。

二十五岁,老舍受聘到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担任华语教员。

为了学英文,他开始拚命地念小说,其中威尔斯、莫泊桑、梅瑞狄斯、特别是康德拉(黑暗之心)对他影响甚大,他喜欢这些近代小说写实的态度,尖锐的笔调。

这些小说已成为社会的指导者,人生的教科书;不只提供消遣,而是用引人入胜的方法作某一事理的宣传。

到了英国,我就拚命地念小说,拿它作学习英文的课本。

念了一些,我的手痒痒了。

离开家乡时自然想家,也自然想起过去几年的生活经验为什么不写写呢?老舍‘想家’,其实是想在国内所知道的一切。

那些过去就像图画,常在心中往回不已。

他开始动笔,舍弃中国小说章回体的旧形式,加上往日的生活经验及他富有幽默的特点,大胆放野地写下去,写成三篇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及《二马》,显示其独特风格和观察的特殊生活领域,为其文学之路,奠定重要基础。

三十一岁回国任教,老舍怀抱着爱国的激情和高昂的创作热情,又由远方的英国切进到他熟悉的古老的中国社会现实中来,再加上对文学理论的研究,这就推动他第一个创作高产和丰收时期。

许多重要的长篇小说,如《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甚至今天要讨论的《骆驼祥子》都在这时期创作。

这些作品奠定老舍在中国文坛上的重要地位,是他成为一名符其实的大文学家。

1937年,抗战爆发,老舍成为抗战文艺最积极的实践者。

以老舍在在文坛的地位,他的爱国热诚和热心公益事业而又具有团结各方力量的吸引力,在武汉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被推举为常务理事(实际负责人)达八年之久。

我是怎样期待着那大时代锻炼出来的文艺生力军,以严肃的生活,雄美的体格,把白面与文弱等等可耻的形容词从此扫刷了去,而以粗莽英武的姿态为新中国高唱那前进的战歌呢!他怀抱着爱国热忱的高涨,推动他的社会观和文艺观向着革新的方向发展,所作不出抗战宣传的作品,如《四世同堂》。

同时,他也注意到通俗文艺形式,拜访鼓书艺人,学习和讨论鼓书作法,有许多曲艺的创作。

同时也融合相声的语言与戏曲的表现手法,大大加强话剧的创作,如《十五贯》。

抗战这一大形势,使老舍从学府的生活天地和市民的写作范围突破出来,早期他还着力于赞颂、鼓励群众抗战爱国的热情,到后来,人民的生活愈加困苦,他的眼光不得不转注到抗战背后的社会现象了:国民党消极抗战、顽固统治,小官藉机发国难财,吃抗战饭,老舍将这些面相用讽刺喜剧的形式刻画出来,更显黑暗现象与民族弱点的批判,也深化了老舍的爱国主义。

1949年,老舍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故乡——北京。

他对北京怀有深情,他把北京看做一块宝地,走过旧时代,真诚地投入新生活,开始新的创作热情。

这时期有最著名的剧作:《龙须沟》、《茶馆》。

但是,1962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风潮,首要铲除的便是黑五类的文艺家,以老舍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当然成为共产党杀鸡儆猴的首要目标。

老舍疑惑的是,他也是穷人家出生,一辈子都在为穷人造福利事业,批评资本主义社会的喧嚣、匆忙、拜金、与贫富不均,为什么是黑五类?但不由分说,老舍即成为众矢之的,批斗、攻击、满身是血,最后,带着所有的绝望,在太平湖畔想了不为人知的一夜,然后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