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_进程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为关键的核心软件,它管理着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方便、高效、稳定的工作环境。
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专业版,开发工具为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为 C 和 C++。
实验硬件环境为一台配备Intel Core i7 处理器、16GB 内存、512GB SSD 硬盘的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通过编程实现创建新的进程,并在完成任务后终止进程。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 Windows API 函数 CreateProcess 和 TerminateProcess 来完成进程的创建和终止操作。
通过观察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过程,深入理解了进程的生命周期和状态转换。
2、进程同步与互斥为了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我们使用了信号量、互斥量等同步对象。
通过编写多线程程序,模拟了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实现了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和同步操作。
在实验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进程同步与互斥的重要性,以及不正确的同步操作可能导致的死锁等问题。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释放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 VirtualAlloc 和 VirtualFree 进行内存的分配和释放操作。
通过实验,了解了内存分配的不同方式(如堆分配、栈分配等)以及内存释放的时机和方法,掌握了内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2、内存分页与分段通过编程模拟内存的分页和分段管理机制,了解了内存分页和分段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实现了简单的内存分页和分段算法,对内存的地址转换和页面置换等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使用 Windows API 函数 CreateFile、ReadFile、WriteFile 等进行文件的创建、读取和写入操作。
实验1:进程管理

实验1:进程管理要求:编写程序,模拟实现创建新的进程;查看运行进程;换出某个进程;撤销某个进程。
提示:1、进程状态简单处理为:0为不在内存,1为在内存,2为阻塞,3为挂起。
2、撤销进程指将进程的状态从运行变为阻塞。
3、程序的结构可以处理为在主函数中用switch语句调用各种表示进程管理功能的函数。
源程序代码:#include <iostream>#include <fstream>#include <string>#include <windows.h>#include <iomanip>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Max=100;int Tread[3][Max];//[号码][大小][状态]int n=-1;int mem=64;int a;void T(){cout<<"**********************************"<<endl;cout<<"* 进程演示系统*"<<endl;cout<<"**********************************"<<endl;cout<<"* 1.创建进程*"<<endl;cout<<"* 2.调入内存*"<<endl;cout<<"* 3.杀死进程*"<<endl;cout<<"* 4.查看进程*"<<endl;cout<<"----------------------------------"<<endl;cout<<"< 提示:状态0为不在内存,1为在内存,2为阻塞,3为挂起。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源代码(3篇)

第1篇---进程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的概念和进程管理的基本原理。
2. 掌握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等操作。
3. 通过编程实现简单的进程管理功能。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2. 编程语言:C/C++3. 开发环境:Visual Studio/Code::Blocks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2.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3. 进程的通信4. 进程调度算法四、实验步骤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c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unistd.h>int main() {pid_t pid;// 创建子进程pid = fork();if (pid < 0) {// 创建进程失败perror("fork failed");return 1;} else if (pid == 0) {// 子进程printf("Child process, PID: %d\n", getpid()); // 执行子进程的任务...sleep(5); // 子进程暂停5秒_exit(0); // 子进程退出} else {// 父进程printf("Parent process, PID: %d\n", getpid()); wait(NULL); // 等待子进程结束printf("Child process has terminated.\n");}return 0;}```2. 进程的同步与互斥```cinclude <stdio.h>include <pthread.h>pthread_mutex_t mutex;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加锁printf("Thread %ld is running\n", (long)arg);sleep(1); // 模拟任务执行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解锁return NULL;}int main() {pthread_t thread1, thread2;// 初始化互斥锁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创建线程pthread_create(&thread1, NULL, thread_func, (void )1); pthread_create(&thread2, NULL, thread_func, (void )2); // 等待线程结束pthread_join(thread1, NULL);pthread_join(thread2, NULL);// 销毁互斥锁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return 0;}```3. 进程的通信```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ipc.h>include <sys/shm.h>int main() {key_t key;int shmid;int data;// 生成共享内存标识符key = ftok("shmfile", 65);// 创建共享内存段shmid = shmget(key, sizeof(int), 0666 | IPC_CREAT); if (shmid == -1) {perror("shmget failed");exit(1);}// 连接到共享内存段data = (int )shmat(shmid, (void )0, 0);if (data == (int )(-1)) {perror("shmat failed");exit(1);}// 使用共享内存data = 100;printf("Data in shared memory: %d\n", data); // 分离共享内存段if (shmdt(data) == -1) {perror("shmdt failed");exit(1);}// 删除共享内存段if (shmctl(shmid, IPC_RMID, NULL) == -1) { perror("shmctl failed");exit(1);}return 0;}```4. 进程调度算法```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sys/time.h>typedef struct {int pid;int arrival_time;int burst_time;int waiting_time;int turnaround_time;} Process;int main() {Process processes[] = {{1, 0, 5, 0, 0},{2, 1, 3, 0, 0},{3, 4, 8, 0, 0}};int n = sizeof(processes) / sizeof(processes[0]);// 计算等待时间和周转时间int total_waiting_time = 0, total_turnaround_time = 0;for (int i = 0; i < n; i++) {if (i == 0) {processes[i].waiting_time = 0;} else {processes[i].waiting_time = processes[i - 1].turnaround_time;}processes[i].turnaround_time = processes[i].burst_time + processes[i].waiting_time;total_waiting_time += processes[i].waiting_time;total_turnaround_time += processes[i].turnaround_time;}printf("Average Waiting Time: %f\n", (float)total_waiting_time / n);printf("Average Turnaround Time: %f\n", (float)total_turnaround_time / n);return 0;}```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此处应填写实验结果,包括运行程序输出、图表等,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报告实验一进程管理1.实验目的:(1)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2)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3)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研究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4)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2.实验预备内容(1)阅读Linux的sched.h源码文件,加深对进程管理概念的理解;(2)阅读Linux的fork()源码文件,分析进程的创建过程。
3.实验内容(1)进程的创建: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
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
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c”。
试观察记录屏幕上的显示结果,并分析原因。
源代码如下:#include<XXX>#include<XXX>#include<unistd.h>#include <XXX>#include <XXX>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pid_t pid1,pid2;pid1 = fork();if(pid1<0){fprintf(stderr,"childprocess1 failed");exit(-1);}else if(pid1 == 0){printf("b\n");}else{pid2 = fork();if(pid2<0){fprintf(stderr,"childprocess1 failed"); exit(-1);}else if(pid2 == 0){printf("c\n");}else{printf("a\n");sleep(2);exit(0);}}return 0;}结果如下:分析原因:pid=fork();操纵体系创建一个新的历程(子历程),而且在历程表中相应为它建立一个新的表项。
进程管理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管理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基本操作;3. 分析并解决进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4. 提高编程能力和系统设计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C++;3. 开发工具:GCC。
三、实验内容1. 进程创建与调度(1)创建一个简单的进程,实现进程的创建、运行和退出;(2)实现进程的调度,采用时间片轮转算法(RR)进行进程调度;(3)分析进程调度的过程,观察不同调度算法对进程执行的影响。
2. 进程同步与互斥(1)实现进程同步,采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间的同步;(2)实现进程互斥,使用互斥锁(mutex)保护临界资源;(3)分析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原理,解决死锁、饥饿等问题。
3. 进程通信(1)实现进程间的通信,采用管道(pipe)进行数据传输;(2)实现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进行进程间通信;(3)分析进程通信的原理,解决通信中的同步与互斥问题。
4. 实验拓展(1)设计一个多进程并发程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2)实现进程的优先级调度,观察不同优先级对进程执行的影响;(3)分析并实现进程的动态创建与销毁,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四、实验步骤1. 编写进程创建与调度的代码,实现进程的创建、调度和执行;2. 编写进程同步与互斥的代码,实现信号量机制和互斥锁;3. 编写进程通信的代码,实现管道和共享内存通信;4. 编写实验拓展的代码,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优先级调度和动态创建与销毁;5. 编译并运行实验程序,观察实验结果,分析并解决问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创建与调度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时间片轮转算法(RR)进行进程调度,进程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实现了进程的并发执行。
2. 进程同步与互斥实验结果显示,采用信号量机制实现进程同步,可以避免进程间的冲突,保证进程按预期顺序执行;使用互斥锁(mutex)保护临界资源,可以防止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同一资源,避免数据竞争。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_共10篇 .doc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_共10篇范文一:_进程管理实验报告进程管理实验报告一、进程与线程1.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学习Linux中创建进程的方法。
2.学习系统调用fork的使用方法。
3.学习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的使用方法。
2.实验准备1.进程的创建创建一个进程的系统调用很简单,只要调用fork函数就可以了。
#includepid_tfork();当一个进程调用了fork以后,系统会创建一个子进程,这个子进程和父进程是不同的地方只有它的进程ID和父进程ID,其他的都一样,就像父进程克隆(clone)自己一样,当然创建两个一模一样的进程是没有意义的,为了区分父进程和子进程,我们必须跟踪fork调用返回值。
当fork调用失败的时候(内存不足或者是用户的最大进程数已到)fork返回—1,否则fork的返回值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父进程fork返回子进程ID,而对于fork 子进程返回0,我们就是根据这个返回值来区分父子进程的。
2.关于fork的说明使用该函数时,该函数被调用一次,但返回两次,两次返回的区别是子进程的返回值是0,而父进程的返回值则是新子进程的进程ID。
将子进程ID返回给父进程的理由是:因为一个进程的子进程可以多于一个,所以没有一个函数可以是一个子进程获得其所有子进程的进程ID。
而fork函数使子进程得到的返回值是0的理由是:一个子进程只会有一个父进程,所以子进程总是可以调用函数getpid获得其父进程的进程ID。
3.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的说明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后,子进程一般要执行不同的程序。
为了调用系统程序,我们可以使用系统调用exec族调用。
Exec族调用有以下五个函数:intexecl(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intexeclp(constchar*file,constchar*arg,?);intexecle(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intexecv(constchar*path,constchar*argv[]);intexecvp(constchar*file,constchar*argv[]);exec族调用可以执行给定程序。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分析(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通信和终止等操作。
为了加深对进程管理的理解,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下是对实验的分析和总结。
二、实验目的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3. 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4. 了解Linux系统中进程通信的基本原理。
三、实验内容1. 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两个子进程,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显示不同的字符。
2. 修改程序,使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
3. 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并通过kill()向子进程发送信号,实现进程的终止。
4. 分析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显示不同的字符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fork()创建了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
在父进程中,我们打印了字符'a',而在两个子进程中,我们分别打印了字符'b'和字符'c'。
实验结果显示,父进程和子进程的打印顺序是不确定的,这是因为进程的并发执行。
2. 实验二: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在实验二中,我们修改了程序,使每个进程循环显示一句话。
实验结果显示,父进程和子进程的打印顺序仍然是随机的。
这是因为并发执行的进程可能会同时占用CPU,导致打印顺序的不确定性。
3. 实验三: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并通过kill()向子进程发送信号在实验三中,我们使用signal()捕捉键盘中断信号(按c键),然后通过kill()向两个子进程发送信号,实现进程的终止。
实验结果显示,当按下c键时,两个子进程被终止,而父进程继续执行。
这表明signal()和kill()在进程控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实验四:分析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在实验四中,我们分析了利用软中断通信实现进程同步的机理。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管理

实验内容:进程管理一、实验目的1、掌握Linux中进程的创建方法及执行情况;2、加深对进程、进程树等概念的理解;3、掌握Linux中如何加载子进程自己的程序;4、掌握父进程通过创建子进程完成某项任务的方法;5.、掌握系统调用exit()和_exit()调用的使用。
6、分析进程竞争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二、实验内容(一)进程的创建1、编写一段程序,使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子进程。
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
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
#include<stdio.h>main(){int p,x;p=fork();if(p>0){x=fork();if(x>0)printf("father\n");elseprintf("child2");}elseprintf("child1");}输出结果:child1child2father2、运行以下程序,分析程序执行过程中产生的进程情况。
#include <stdio.h>main(){int p,x;p=fork();if (p>0)fork();else{fork();fork();}sleep(15);}实验步骤:编译连接gcc –o forktree forktree.c后台运行./forktree &使用pstree –h 查看进程树运行结果:├─gnom e-terminal─┬─bash─┬─forktree─┬─forktree─┬─forkt ree───forktree││││└─forktree│││└─forktree││└─pstree 分析:程序运行,系统首先创建一个进程forktree,执行到p=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forktree,子进程获得处理机优先执行,父进程等待;执行else,当执行到第一个fork()函数时,子进程创建了一个进程forktree,称之为孙进程,孙进程获得处理机往下执行,子进程等待;执行到第二个fork()函数时,孙进程又创建一个进程forktree,称之为重孙进程,重孙进程很快执行完,将处理机还给孙进程,孙进程很快执行完,将处理机还给子进程;子进程继续往下执行,执行到第二个fork()函数,又创建一个进程forktree,称之为第二孙进程,并获得处理机执行,此进程很快执行完,将处理机还给子进程,子进程也很快执行完,将处理机还给父进程,父进程P>0执行if语句,运行fork()函数,又创建一个进程forktree,称之为第二子进程,此进程获得处理机执行很快运行完,将处理机还给父进程,父进程运行sleep(15)语句,休眠15秒,用pstree命令查询进程树。
进程的管理实验报告结论

一、实验背景及目的进程是操作系统中基本的活动单位,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核心功能之一。
为了深入理解进程的概念、进程状态转换、进程同步与互斥等知识,我们进行了进程管理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编写程序,模拟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互斥等操作,加深对进程管理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及方法1. 进程创建与状态转换(1)使用系统调用fork()创建子进程,观察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转换过程。
(2)使用系统调用exec()替换子进程的内容,观察子进程状态变化。
2. 进程调度(1)编写进程调度程序,实现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和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2)模拟进程就绪队列,观察调度算法对进程执行顺序的影响。
3. 进程同步与互斥(1)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观察进程同步效果。
(2)使用互斥锁实现进程互斥,观察进程互斥效果。
4. 进程通信(1)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观察通信效果。
(2)使用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通信,观察通信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创建与状态转换实验结果显示,使用fork()创建子进程后,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均为运行态。
当父进程调用exec()替换子进程内容后,子进程状态变为僵尸态,父进程状态变为运行态。
这说明进程在创建和替换过程中,其状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2. 进程调度实验结果显示,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和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均能正确执行。
最高优先数优先调度算法下,优先级高的进程先执行;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下,先到达的进程先执行。
这说明两种调度算法均能实现进程的合理调度。
3. 进程同步与互斥实验结果显示,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时,进程能正确地按照规定的顺序执行;使用互斥锁实现进程互斥时,进程能正确地实现互斥访问共享资源。
这说明信号量和互斥锁在进程同步与互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进程通信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时,进程能正确地接收和发送数据;使用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通信时,进程能正确地访问共享内存中的数据。
进程管理实验

进程管理实验实验⼀:进程控制实验⼀、实验⽬的加深对于进程并发执⾏概念的理解。
实践并发进程的创建和控制⽅法。
观察和体验进程的动态特性。
进⼀步理解进程⽣命期期间创建、变换、撤销状态变换的过程。
掌握进程控制的⽅法,了解⽗⼦进程间的控制和协作关系。
练习 Linux 系统中进程创建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调⽤的编程和调试技术。
⼆、实验内容参考以上⽰例程序中建⽴并发进程的⽅法,编写⼀个多进程并发执⾏程序。
⽗进程⾸先创建⼀个执⾏ls命令的⼦进程然后再创建⼀个执⾏ps命令的⼦进程,并控制ps 命令总在 ls 命令之前执⾏。
三、实验要求根据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信息结合⽰例实验和独⽴实验程序,说明它们反映出操作系统教材中进程及处理机管理⼀节讲解的进程的哪些特征和功能?在真实的操作系统中它是怎样实现和反映出教材中讲解的进程的⽣命期、进程的实体和进程状态控制的。
你对于进程概念和并发概念有哪些新的理解和认识?⼦进程是如何创建和执⾏新程序的?信号的机理是什么?怎样利⽤信号实现进程控制?根据实验程序、调试过程和结果分析写出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1) 打开⼀终端命令⾏窗体,新建⼀个⽂件夹,在该⽂件夹中建⽴以下名为pctl.h 的C语⾔程序,该程序皆为头⽂件,该程序代码为:include <wait.h>include <signal.h>include <stdlib.h>int main( ){int pid;pid=fork();/*create child process*/switch(pid){case -1: /*failed to create*/printf("fork Fail!\n");exit(1);case 0: /* child process */printf("is child process:son:pid = %d,ppid = %d\n",getpid(),getppid());execl("/bin/ls","ls","-1",NULL);printf("exec fail!\n");exit(1);default:/* parent process */printf("is parent process:parent:pid=%d,ppid=%d\n",getpid(),getppid());while(1)sleep(1);exit(0);}}2)输⼊ make 命令编译连接⽣成可执⾏的 pctl 程序 $ g make gcc -g -c test.cgcc test.o -o test./test修改后继续报错找到错误完成修改四、实验结果1.执⾏ pctl 程序(注意进程号是动态产⽣的,每次执⾏都不相同) $ ./pctl2.再次执⾏带有⼦进程指定执⾏命令的 pctl 程序:$ ./pctl /bin/ls -l3.查看当前系统进程信息$ ps -l六、实验⼩结⾸次使⽤虚拟机并不太会使⽤,通过这次试验加深了我对于进程并发执⾏概念的理解也让我切实了解了并发进程的创建和控制⽅法以及⽗⼦进程间的控制协作关系,在Linux 系统中进程创建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调⽤的编程和调试我仍然有很多不⾜,代码写的的坎坎坷坷,不太理解。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课程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核心概念,并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2、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Code3、编程语言:C/C++三、实验内容(一)进程管理实验1、进程创建与终止通过编程实现创建新进程,并观察进程的创建过程和资源分配情况。
同时,实现进程的正常终止和异常终止,并分析其对系统的影响。
2、进程同步与互斥使用信号量、互斥锁等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通过模拟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观察并解决可能出现的竞争条件和死锁问题。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回收实现不同的内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和最坏适应算法。
观察在不同的内存请求序列下,内存的分配和回收情况,并分析算法的性能和优缺点。
2、虚拟内存管理研究虚拟内存的工作原理,通过设置页面大小、页表结构等参数,观察页面的换入换出过程,以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实现文件的创建、打开、读取、写入、关闭等基本操作。
观察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和文件系统的目录结构。
2、文件系统性能优化研究文件系统的缓存机制、磁盘调度算法等,通过对大量文件的读写操作,评估不同优化策略对文件系统性能的提升效果。
四、实验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步骤1、进程创建与终止(1)使用 C/C++语言编写程序,调用系统函数创建新进程。
(2)在子进程中执行特定的任务,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结束,并获取子进程的返回值。
(3)通过设置异常情况,模拟子进程的异常终止,观察父进程的处理方式。
2、进程同步与互斥(1)定义共享资源和相关的信号量或互斥锁。
(2)创建多个进程,模拟对共享资源的并发访问。
(3)在访问共享资源的关键代码段使用同步机制,确保进程之间的正确协作。
(4)观察并分析在不同的并发情况下,系统的运行结果和资源竞争情况。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进程管理实验报告引言:进程管理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概念,它负责调度和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各个进程,确保它们能够有序地执行。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进程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
实验一:进程创建与终止在本实验中,我们首先进行了进程的创建和终止实验。
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我们能够观察到进程的创建和终止过程,并了解到进程控制块(PCB)在其中的作用。
实验结果显示,当一个进程被创建时,操作系统会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进程ID,并为其分配必要的资源,如内存空间、文件描述符等。
同时,操作系统还会为该进程创建一个PCB,用于存储该进程的相关信息,如进程状态、程序计数器等。
当我们手动终止一个进程时,操作系统会释放该进程所占用的资源,并将其PCB从系统中删除。
这样,其他进程便可以继续使用这些资源,提高系统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实验二:进程调度算法进程调度算法是决定进程执行顺序的重要因素。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模拟不同的进程调度算法,比较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和效果。
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进程调度算法: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和轮转调度(RR)。
通过设置不同的进程执行时间和优先级,我们观察到不同调度算法对系统吞吐量和响应时间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FCFS算法适用于执行时间较短的进程,能够保证公平性,但在执行时间较长的进程出现时,会导致等待时间过长,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
SJF 算法在执行时间较长的进程时表现出色,但对于执行时间较短的进程,可能会导致饥饿现象。
RR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各个进程的执行时间,但对于执行时间过长的进程,仍然会影响系统的响应速度。
实验三:进程同步与互斥在多进程环境中,进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模拟进程间的竞争和互斥关系,观察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实现方式和效果。
我们选择了信号量机制和互斥锁机制作为实现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方法。
操作系统实验之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之进程管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进程管理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互斥等关键机制。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开发工具为 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为 C++。
三、实验内容1、进程创建使用系统提供的 API 函数创建新的进程。
观察新进程的资源使用情况和运行状态。
2、进程调度编写程序模拟不同的进程调度算法,如先来先服务(FCFS)、短作业优先(SJF)和时间片轮转(RR)。
比较不同调度算法下的平均周转时间、平均等待时间等性能指标。
3、进程同步与互斥利用信号量、互斥锁等机制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设计并发程序,解决生产者消费者问题、读写者问题等经典同步问题。
四、实验步骤1、进程创建实验首先,包含所需的头文件,如`<windowsh>`。
然后,定义创建进程的函数,使用`CreateProcess` 函数创建新进程,并获取进程的相关信息,如进程标识符、线程标识符等。
最后,通过查看任务管理器或其他系统工具,观察新创建进程的资源占用情况。
2、进程调度实验设计不同的调度算法函数,如`FCFSSchedule`、`SJFSchedule` 和`RRSchedule`。
在每个调度算法函数中,模拟进程的到达时间、服务时间等参数,并按照相应的算法进行进程调度。
计算每个进程的周转时间和等待时间,并求出平均周转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
3、进程同步与互斥实验定义信号量或互斥锁变量。
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中,生产者在生产产品时获取互斥锁,生产完成后释放互斥锁并通知消费者;消费者在消费产品时获取互斥锁,消费完成后释放互斥锁。
在读写者问题中,读者在读取数据时获取共享锁,读完后释放共享锁;写者在写入数据时获取独占锁,写入完成后释放独占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进程创建实验结果成功创建新的进程,并能够获取到进程的相关信息。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一进程管理(20210814000319)】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r\n);
public void testblock()
(m);
{
m--;
rryList hblock1 = new rryList();
}
hblock1 = hblock;
// 输出就绪数组和堵塞数组的信息
pcb p = (pcb)list1[j];
public void outputll()
I!
\r\n=======CPU 运行了: + () + 次 =======\r\n);
I!
H*********当前就绪队列的信息!
I!
H*********
I!
当前就绪队列的信息! *********);
//h
for (i = 1; i = n; i++)
为 运行的时间 片次 数,
{
time1Intevl
pcb jincheng = new pcb();
为时间片大小(毫秒)
= i;
// 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数组、堵塞数组。
= () + 1);
public void input()//对进程进行初始化,建立就绪队列、堵塞队列
第1页共1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r
n=;
为可随机产生的进程数
c=;
(r=m-n)
1=;
//
b1 = b;
,b,c 分别为 ,B,C 三类
c1 = c;
资源的总量
r = m - n;
//i
time1Intevl = ;
为进城计数,i=1…n
= time1Intevl;
电大进程管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Linux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机制,掌握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验,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Linux命令和编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C++3. 实验工具:xshell、gcc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2. 进程的调度与优先级3. 进程同步与互斥4. 进程通信四、实验步骤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1)使用fork()函数创建子进程:```cpid_t pid = fork();if (pid == 0) {// 子进程代码} else if (pid > 0) {// 父进程代码} else {// 创建子进程失败}```(2)使用wait()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cint status;waitpid(pid, &status, 0);```(3)使用kill()函数终止进程:```ckill(pid, SIGTERM);```2. 进程的调度与优先级(1)使用nice()函数调整进程优先级:```cnice(-n); // 降低进程优先级```(2)使用renice()函数实时调整进程优先级: ```crenice(n, pid);```3. 进程同步与互斥(1)使用互斥锁(mutex)实现进程互斥:```cpthread_mutex_t mutex;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pthread_mutex_lock(&mutex);// 临界区代码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2)使用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实现进程同步: ```cpthread_cond_t cond;pthread_cond_init(&cond, NULL);pthread_cond_wait(&cond, &mutex);// 条件满足后的代码pthread_cond_signal(&cond);pthread_cond_destroy(&cond);```4. 进程通信(1)使用管道(pipe)实现进程间通信:```cint pipefd[2];pipe(pipefd);// 父进程dup2(pipefd[1], STDOUT_FILENO);// 子进程dup2(pipefd[0], STDIN_FILENO);```(2)使用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实现进程间通信: ```ckey_t key = ftok("queuefile", 'q');int msqid = msgget(key, 0666 | IPC_CREAT);// 发送消息struct msgbuf msg;msg.mtype = 1;strcpy(msg.mtext, "Hello");msgsnd(msqid, &msg, strlen(msg.mtext), 0);// 接收消息msgrcv(msqid, &msg, sizeof(msg.mtext), 1, 0);printf("%s\n", msg.mtext);```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实现了以下功能:1. 创建并管理多个进程;2. 调整进程优先级;3. 实现进程同步与互斥;4. 实现进程间通信。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三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实验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核心功能,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增强对操作系统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环境下进行,使用了 Visual Studio 2019 作为编程工具,并借助了相关的操作系统模拟软件和调试工具。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进程管理实验1、创建多个进程使用 C++语言编写程序,通过调用系统函数创建多个进程。
观察每个进程的运行状态和资源占用情况。
2、进程同步与互斥设计一个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程序,使用信号量来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与互斥。
分析在不同并发情况下程序的执行结果,理解进程同步的重要性。
(二)内存管理实验1、内存分配与回收实现一个简单的内存分配算法,如首次适应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或最坏适应算法。
模拟内存的分配和回收过程,观察内存的使用情况和碎片产生的情况。
2、虚拟内存管理了解 Windows 操作系统的虚拟内存机制,通过查看系统性能监视器观察虚拟内存的使用情况。
编写程序来模拟虚拟内存的页面置换算法,如先进先出(FIFO)算法、最近最少使用(LRU)算法等。
(三)文件系统实验1、文件操作使用 C++语言对文件进行创建、读写、删除等操作。
观察文件在磁盘上的存储方式和文件目录的结构。
2、文件系统性能测试对不同大小和类型的文件进行读写操作,测量文件系统的读写性能。
分析影响文件系统性能的因素,如磁盘碎片、缓存机制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进程管理实验结果1、创建多个进程在创建多个进程的实验中,通过任务管理器可以观察到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进程 ID、CPU 使用率、内存占用等信息。
多个进程可以并发执行,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2、进程同步与互斥在生产者消费者问题的实验中,当使用正确的信号量机制时,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协调工作,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或死锁的情况。
实验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理解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
3. 学习使用Linux系统中的进程管理命令,掌握进程的监控、控制与优化。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Linux Ubuntu 20.04实验工具:终端(Terminal)、shell命令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3. 进程同步与通信4. 进程的监控与优化四、实验步骤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进程的概念、特性和生命周期。
(2)使用shell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如ps、top、htop等。
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1)使用fork()函数创建进程,观察父子进程之间的关系。
(2)使用exec()函数替换子进程的映像,实现进程的创建。
(3)使用wait()、waitpid()等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控制进程执行顺序。
(4)通过修改进程优先级,观察进程调度策略的变化。
3. 进程同步与通信(1)使用互斥锁(mutex)实现进程同步,防止数据竞争。
(2)使用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实现进程间的条件同步。
(3)使用信号量(semaphore)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通信。
(4)通过管道(pipe)、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等机制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4. 进程的监控与优化(1)使用ps、top、htop等命令监控进程的运行状态。
(2)通过调整进程优先级,优化进程的执行顺序。
(3)使用renice命令调整进程的实时性。
(4)使用nice命令调整进程的调度策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具有并发性、动态性、独立性、异步性和结构特征等特性。
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创建了多个进程,并通过修改进程优先级,观察到调度策略的变化。
实验一 进程管理

实验一进程管理一、实验目的●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
●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进程创建编写一段程序,利用系统调用fork( )创建两个进程。
当此程序运行时,在系统中有一个父进程和两个子进程活动。
让每一个进程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父进程显示字符“a”;子进程分别显示字符“b”和字符“c”。
2进程控制修改已经编好的程序,将每个进程输出一个字符改为每个进程输出一句话,在观察程序执行时屏幕上出现的现象,并分析原因。
如果在程序中使用系统调用lockf()来给每一个进程加锁,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互斥,观察并分析出现的现象。
背景知识1、fork()创建一个新进程int fork()其中返回int取值意义如下:0:创建子进程,从子进程返回的id值大于0:从父进程返回的子进程id值-1:创建失败2、lockf(files,function,size):用作锁定文件的某些段或者整个文件,本函数适用的头文件为:#include<unistd.h>参数定义:int lockf(files,function,size)int files,function;long size;其中:files是文件描述符:function是锁定和解锁;1表示锁定,0表示解锁。
size是锁定和解锁的字节数,若用0,表示从文件的当前位置到文件尾。
三、实验步骤1.运行Linux-Ubuntu虚拟机,运行终端2.使用vim 编写参考程序一,后缀名为 .c ,退出并保存于home目录下。
使用ll 语句查看文件信息。
3.使用“ gcc 文件名 -o 编译后新文件名”语句进行编译。
eg: gcc hello.c -o hello4.编译成功,输出“ ./编译后新文件名”语句运行语句。
eg: ./hello5.运行成功,将在终端打印出bac,acb或bca。
进程管理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Linux操作系统中进程的概念,明确进程与程序的区别。
2. 掌握Linux下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基本操作。
3. 学会使用Linux命令查看和管理进程。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C++3. 开发工具:gcc、gdb三、实验内容1. 进程创建与调度2. 进程同步与互斥3. 进程通信4. 进程控制四、实验步骤1. 进程创建与调度(1)编写一个C程序,创建一个子进程,并在父进程中打印出子进程的进程标识符(PID)。
```c#include <stdio.h>#include <unistd.h>#include <sys/types.h>int main() {pid_t pid;pid = fork(); // 创建子进程if (pid == 0) { // 子进程printf("子进程的PID:%d\n", getpid());} else if (pid > 0) { // 父进程printf("父进程的PID:%d,子进程的PID:%d\n", getpid(), pid); } else {printf("创建子进程失败\n");}return 0;}```(2)编译并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2. 进程同步与互斥(1)编写一个C程序,使用互斥锁(mutex)实现两个进程的同步。
```c#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include <pthread.h>pthread_mutex_t mutex;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获取互斥锁printf("线程 %ld 获取了互斥锁\n", pthread_self());sleep(1);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释放互斥锁return NULL;}int main() {pthread_t thread1, thread2;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 初始化互斥锁pthread_create(&thread1, NULL, thread_func, (void )1);pthread_create(&thread2, NULL, thread_func, (void )2);pthread_join(thread1, NULL);pthread_join(thread2, NULL);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 销毁互斥锁return 0;}```(2)编译并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进程管理
【实验目的】
1.加深对进程概念及进程管理各部分内容的理解。
2.熟悉进程管理中主要数据结构的设计和进程调度算法、进程控制机构、同步机构、通讯机构的实施。
【实验要求】
1.调试并运行一个允许n 个进程并发运行的进程管理模拟系统。
了解该系统的进程控制、同
2.步及通讯机构,每个进程如何用一个PCB 表示、其内容的设置;各进程间的同步关系;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显示各进程的状态和有关参数变化情况的意义。
【实验环境】
具备Windows或MS-DOS操作系统、带有Turbo C 集成环境的PC机。
【实验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进程的概念,进程管理中主要数据结构的设计和进程调度算法、进程控制
机构、同步机构、通讯机构的实施。
难点:实验程序的问题描述、实现算法、数据结构。
【实验内容】
一.阅读实验程序
程序代码见【实验例程】。
二.编译实验例程
用Turbo C 编译实验例程。
三.运行程序并对照实验源程序阅读理解实验输出结果的意义。
【问题与讨论】
系统为进程设置了几种状态?说明这些状态的含义。
三种。
就绪、执行、阻塞。
就绪: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已经得到除 CPU之外的其他资源,只要由调度得到处理机,便可立即投入执行。
执行:只有处于内存就绪状态的进程在得到处理机后才能立即投入执行。
阻塞:进程因等待某个事件发生而放弃处理机进入等待状态。
采用何种方式来模拟时间片?简要说明实现方法。
系统分时执行各进程,并规定3个进程的执行概率均为33%。
通过产生随机数x来模拟时间片。
当进程process1访问随机数x时,若x ≥0.33;当进程process2访问x时,若x<0.33或x≥0.66;当进程process3访问x时,若x<0.66,分别认为各进程的执行时间片到限,产生“时间片中断”而转入低就绪态t。
进程调度算法采用剥夺式最高优先数法。
各进程的优先数通过键盘输入予以静态设置。
调度程序每次总是选择优先数最小(优先权最高)的就绪进程投入执行。
先从r状态进程中选择,在从t状态进程中选择。
当现行进程唤醒某个等待进程,且被唤醒进程的优先数小于现行进程时,则剥夺现行进程的执行权。
各进程在使用临界资源s1和s2时,通过调用信号量sem1和sem2上的P,V操作来实现同步,阻塞和唤醒操作负责完成从进程的执行态到等待态到就绪态的转换。
系统启动后,在完成必要的系统初始化后便执行进程调度程序。
但执行进程因“时间片中断”,或被排斥使用临界资源,或唤醒某个等待资源时,立即进行进程调度。
当3个进程都处于完成状态后,系统退出运行
由于输出结果较多,一屏显示不完,如何较好地阅读程序输出?
一是在程序中控制输出的行数,比如20行,输出后用gets停顿一下,继续时回车即可;
还有一种更简单办法,运行时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c:\程序名> doc.txt,然后使用记事本或dos下的Edit查看doc.txt里的输出内容。
描述进程管理主控程序的算法(流程图或N-S图)。
N
Y
图1 进程管理主控程序
描述进程调度程序的算法(流程图或N-S图)。
(1)
Y
N
N
Y
Y
N
N
Y
Y
N
Y
实验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