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合集下载

2013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2060.0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1.44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814.33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824.24亿元,增长13.2%。

三次产业结构20.5﹕39.5﹕40.0。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7.9%,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2.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3%,金融业增长14.0%,房地产业增长13.2%,其他服务业增长9.1%。

民营经济增加值1284.6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全市人均GDP达到28859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4660美元。

全年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573.39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公共财政收入105.92亿元,比上年增长15.0%。

税收收入59.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增值税13.94亿元,增长12.1%;营业税12.72亿元,增长4.7%;个人所得税1.98亿元,增长18.3%;企业所得税3.72亿元,下降4.6%。

全市公共财政支出252.92亿元,增长17.6%。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99亿元,增长38.2%;教育支出60.0亿元,增长20.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3.40亿元,增长18.4%;医疗卫生支出28.69亿元,增长7.8%;节能环保支出4.38亿元,增长10.7%;城乡社区事务支出6.71亿元,增长5.4%;农林水事务支出23.89亿元,下降3.0%;交通运输支出10.79亿元,增长18.8%。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2.1%。

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上涨3.6%,其中:粮食上涨3.2%,肉禽及其制品上涨0.03%,蛋类上涨4.3%,水产品上涨4.9%,菜类上涨16.5%;烟酒类价格下降0.8%;居住类价格上涨2.2%;衣着类价格上涨2.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下降1.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0.5%。

2011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湛江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湛江市统计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做大做优经济蛋糕”和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这一目标,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708.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09亿元,增长6.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9.9%;第二产业增加值733.59亿元,增长14.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5.0%;第三产业增加值636.54亿元,增长1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5.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6﹕41.1﹕38.3调整为19.8﹕42.9﹕37.3。

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21.07亿元,增长11.1%;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02亿元,增长32.3%;优势传统工业实现增加值191.96亿元,增长20.5%。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0.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7.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4.0%,金融业增长0.4%,房地产业增长12.3%,其他服务业增长13.7%。

全年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465.09亿元,比上年增长36.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其中,增值税10.80亿元,减少5.8%;营业税11.09亿元,增长16.1%;个人所得税2.00亿元,增长22.7%;企业所得税3.15亿元,增长25.3%。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15亿元,增长25.0%。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62亿元,增长38.1%;公共安全支出12.84亿元,增长23.9%;教育支出37.64亿元,增长8.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87亿元,增长23.9%;医疗卫生支出24.58亿元,增长81.2%;节能环保支出4.36亿元,增长48.8%;城乡社区事务支出9.13亿元,增长64.0%;农林水事务支出22.63亿元,增长43.2%;交通运输支出6.81亿元,增长8.4%。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湛江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26•【字号】湛府[2006]28号•【施行日期】2006.04.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湛江市人民政府印发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湛府〔2006〕2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经济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业经湛江市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纲要》实事求是地总结了“十五”时期的工作,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工作重点,符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符合省委九届七次、八次全体会议提出的要求和我市实际,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动员和组织全市人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各地、各部门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纲要》,积极组织实施,为实现《纲要》提出的各项奋斗目标而共同努力。

湛江市人民政府二○○六年四月二十六日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精神,编制《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一)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十五”是不平凡的五年。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和美丽的南方海滨城市为目标,确立和实施“工业立市、以港兴市”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全面完成预期目标,实现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出口、财政收入五个翻一番,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5.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1.44万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万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长人口7.39万人,自然增长率10.1‰。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61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2.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61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3.7%;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16亿元,增长7.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3.7%。

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6.1:46.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00.56亿元,增长8.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34.45亿元,增长6.8%。

民营经济增加值1924.91亿元,增长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0%。

2018年,湛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0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12美元,增长5.6%。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上涨0.5%;居住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4%,其中轻工业上涨1.1%,重工业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3.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17.2%。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5、3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01%,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1、44万人,出生率15、63‰;死亡人口4、05万人,死亡率5、54‰;自然增长人口7、39万人,自然增长率10、1‰。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39亿元,比上年增长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3、61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2、6%;第二产业增加值1086、61亿元,增长5、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3、7%;第三产业增加值1388、16亿元,增长7、2%,对GDP增长贡献率为53、7%。

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6、1:46、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与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1%,住宿与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2、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700、56亿元,增长8、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34、45亿元,增长6、8%。

民营经济增加值1924、91亿元,增长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4、0%。

2018年,湛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07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12美元,增长5、6%。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

分类别瞧,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1%;衣着类价格上涨0、5%;居住类价格上涨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4%;交通与通信类价格上涨1、7%;教育文化与娱乐类上涨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1%;其她用品与服务价格上涨0、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4%,其中轻工业上涨1、1%,重工业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上涨13、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6%,石油、煤炭及其她燃料加工业上涨17、2%。

200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湛江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湛江调查队2008年,全市人民在湛江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城乡协调、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试点市的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市、港口兴市、生态建市”发展战略,积极应对外部严峻复杂经济环境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罕见低温冰冻灾害的不利影响,团结一心,艰苦拼搏,迎难而上,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1048.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0.66亿元,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497.07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320.93亿元,增长12.5%。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0%,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4.7%,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1.1%,金融业增长1.7%,房地产业增长10.2%,其他服务业增长12.5%。

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2.5﹕46.4﹕31.1调整为22.0﹕47.4﹕30.6。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0.5个百分点。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5297元,增长8.4%,按平均汇率折算为2203美元。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5.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其中,增值税8.87亿元,增长14.5%;营业税8.10亿元,增长16.6%;个人所得税1.64亿元,增长19.9%;企业所得税2.24亿元,增长48.1%。

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11.01亿元,增长17.8%。

其中,公共安全支出9.63亿元,增长21.3%;教育支出27.09亿元,增长20.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81亿元,增长12.1%;医疗卫生支出9.92亿元,增长64.6%;环境保护支出1.18亿元,增长28.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92亿元,增长18.5%;农林水事务支出8.57亿元,增长11.6%;交通运输支出1.98亿元,增长34.6%;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7.07亿元,增长67.7%。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 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733.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7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315.35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3.01%,比上年末提高 0.92 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 11.44 万人,出生率 15.63 ‰;死亡人口 4.05 万人,死亡率 5.54 ‰;自然增长人口7.39 万人,自然增长率 10.1 ‰。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 2018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08.39 亿元,比上年增长 6.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33.61亿元,增长 4.5%,对 GDP增长贡献率为 12.6%;第二产业增加值 1086.61 亿元,增长 5.2%,对 GDP增长贡献率为 33.7%;第三产业增加值 1388.16 亿元,增长 7.2%,对 GDP增长贡献率为 53.7%。

三次产业结构为17.7:36.1:46.1,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 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3.1%,金融业增加值增长6.7%,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 2.0%。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700.56 亿元,增长 8.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 534.45亿元,增长 6.8%。

民营经济增加值1924.91 亿元,增长 6.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64.0%。

2018 年,湛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107 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6212 美元,增长 5.6%。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6%。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 1.1%;衣着类价格上涨 0.5%;居住类价格上涨 2.3%;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 0.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 1.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 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 4.1%;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 0.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 3.4%,其中轻工业上涨 1.1%,重工业上涨5.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13.3%,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 0.6%,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上涨 17.2%。

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

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

湛江市社会经济发展湛江市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广东省西南部、粤桂琼三省(区)交汇处,东濒南海,南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

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全市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人口754万人。

现辖雷州、廉江、吴川3市,徐闻、遂溪2县,霞山、赤坎、坡头、麻章4区,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6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试验区、工业区)。

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1999年以来,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城乡建设范例城市、全国绿化达标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中国海鲜美食之都等荣誉称号。

由于地处亚太经济圈中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成为广东省西部和北部湾地区的交通与经济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物流中心。

同时,湛江市正在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粤西两会”精神,找准定位,坚持“深水良港—重化工业—现代物流—海湾城市”四位一体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现代化新兴港口工业城市、生态型海湾城市、粤西地区中心城市和环北部湾重要城市。

奋力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的龙头,建设“生态湛江、海湾福地”,实现“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目标。

力争走出一条可示范广东、影响全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湛江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工业方面:湛江市增强工业主导地位,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增幅最高、增速最快。

经济总量连上台阶,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国家级大型企业陆续在湛江投资大型项目,千万吨级的钢铁厂、炼油厂和百万吨级纸浆厂均已启动。

“工业立市”初见成效。

初步核算,2008年湛江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048.66亿元,增长10%。

人均生产总值15297元,2009年,湛江完成生产总值1156.2亿元,增长10.6%。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140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142元。

(2)农业方面:湛江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农业生产成绩明显, 2007年农业表现最突出的是糖蔗生产,总产量突破千万吨,为1006.12万吨,为1993年以来的最高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湛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一、综合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0.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2.09%,比上年末提高0.65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2.5万人,出生率17.15‰;死亡人口4.7万人,死亡率6.42‰;自然增长人口7.8万人,自然增长率10.72‰。

初步核算并经广东省统计局核定,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4.0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5.30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1.9%;第二产业增加值1094.71亿元,增长7.6%,对GDP增长贡献率为42.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03亿元,增长7.2%,对GDP 增长贡献率为45.7%。

三次产业结构为18.6﹕38.8﹕42.6,第一产业占比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与上年持平。

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5%,金融业增长5.4%,房地产业增长12.0%。

在现代产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7.29亿元,增长3.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306.88亿元,增长8.1%。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612.28亿元,增长8.4%。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469.79亿元,增长5.3%。

民营经济增加值1818.22亿元,增长7.7%。

2017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744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5738美元,增长6.4%。

全年来源于湛江的财政总收入583.80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00亿元,比上年增长21.0%。

税收收入75.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9%。

其中,增值税17.44亿元,增长15.0%;营业税及改征增值税11.93亿元,增长17.4%;个人所得税3.25亿元,增长22.7%;企业所得税6.32亿元,增长28.8%。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0.29亿元,增长17.4 %。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5.72亿元,增长3.3%;教育支出98.88亿元,下降2.3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69.98 亿元,增长18.0%;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3.07亿元,增长8.9%;节能环保支出6.18亿元,增长21.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7.81亿元,增长6.8%;农林水事务支出53.76亿元,增长27.8%;交通运输支出20.46亿元,增长57.2%;住房保障支出10.75亿元,增长35.6%。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3%。

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2%,其中,粮食上涨0.7%,鲜菜下降6.7%,畜肉类下降2.0%,水产品上涨4.0%,蛋类下降5.6%,在外餐饮上涨2.9%;衣着类价格上涨2.0%;居住类价格上涨1.9%;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0.2%;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上涨0.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9%;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4.7%;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0.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5.6%,其中轻工业上涨4.1%,重工业上涨7.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32.9%,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4.3%,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上涨18.9%。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1%,与上年持平。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98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51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2795人。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41.34万亩,比上年增长2.1%;糖蔗种植面积185.79万亩,下降0.5%;花生种植面积92.61万亩,增长2.3%;蔬菜种植面积244.10万亩,增长3.5%。

全年粮食产量149.87万吨,增长2.9%;糖蔗产量1188.59万吨,增长3.5%;蔬菜产量405.88万吨,增长5.4%;水果总产量313.69万吨,增长5.2%。

全年肉类总产量37.03万吨,下降1.5%。

其中,猪肉产量25.27万吨,增长2.3%,牛肉产量1.17万吨,下降39.5%,羊肉产量0.15万吨,下降9.9%,禽肉产量9.97万吨,下降3.5%。

全年水产品产量133.97万吨,增长4.4%。

其中,海水产品113.65万吨,增长3.9%;淡水产品20.32万吨,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4.9%,民营企业增长10.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0.4%,股份制企业增长13.9%,股份合作制企业与上年持平,集体企业增长10.7%。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3.1%,重工业增长5.0%。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12.6%,中型企业增长2.0%,小型企业增长5.6%,微型企业增长16.5%。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0.9%,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3.5%,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下降36.6%,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23.5%,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17.2%。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7%,比上年减少8.6个百分点。

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下降45%,先进装备制造业下降16.5%,石油化工产业下降0.3%,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15.8%,新材料制造业增长28.7%,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5.0%。

优势传统工业增加值增长9.6%,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8.4%,食品饮料业增长4.0%,家具制造业增长15.5%,建筑材料下降6.4%,金属制品业增长5.5%,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24.6%。

工业经济效益提高。

资产贡献率14.67%,比上年提高5.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70.08%,比上年下降5.1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2.68次;成本利润率7.03%,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59.05万元/人年,比上年增长20.2%;产品销售率96.7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总额159.82亿元,增长169.6%。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0.11亿元,下降56.1%。

亏损企业亏损面15.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4.68元,较上年减少2.07元。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速度产品名称计量单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卷烟万支1265000 -6.6天然原油吨4845904 -2.1天然气万立方米470364 1.0原盐吨22241 6.4饲料吨2465127 14.6成品糖吨722985 -2.8罐头吨144154 -1.2乳制品吨15303 -56.5饮料吨562168 -34.5冷冻水产品吨305584 42.3纸浆吨752539 37.1家具件5474433 17.2纸制品吨2713397 32.8原油加工量吨5461651 0.2汽油吨1816736 6.9柴油吨2096776 -4.5涂料吨155422 65.3塑料制品吨158127 -25.3水泥吨9398431 17.2商品混凝土立方米7670434 17.3砖(折标准砖) 万块143906 -57.3瓷砖平方米3058748 46.1生铁吨8286975 48.3粗钢吨8470133 52.5钢材吨6875415 60.1变压器千伏安187422 -9.3电饭锅万个20551 2.5发电量万千瓦时1861319 17.8供电量万千瓦时1130921 10.9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138家,实现总产值6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816.55平方米,增长2.5%。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41.53亿元,比上年增长7.2%。

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270.02亿元,下降13.3%;民间投资1142.65亿元,增长12.9%;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145.36亿元,增长114.3%。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7.16亿元,比上年下降6.3%;第二产业投资625.58亿元,增长10.7%,其中,工业投资627.26亿元,增长10.7%;第三产业投资918.78亿元,增长6.5%。

基础设施投资497.54亿元,增长10.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0.3%。

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142.65亿元,增长12.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9.6%,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投资14.05亿元,下降16.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9%。

先进制造业投资177.28亿元,增长14.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0.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17.69亿元,比上年增长42.3%。

商品房销售面积589.40万平方米,增长45.4%,其中住宅554.57万平方米,增长46.0%。

商品房销售额425.93亿元,增长73.6%,其中住宅393.30亿元,增长73.9%。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8.08亿元,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9%。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80.69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1.2%,增长9.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97.39亿元,占全市商品零售总额的18.8%,增长11.1%。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374.37亿元,增长6.4%;零售业零售额1025.48亿元,增长11.6%;住宿业零售额14.35亿元,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163.88亿元,增长9.8%。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6.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4.5%,化妆品类增长10.2%,日用品类增长14.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5.8%,书报杂志类增长7.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6.4%,中西药品类增长13.7%,通讯器材类增长22.6%,汽车类增长11.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0.4%,金银珠宝类增长16.9%,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13.9%,文化办公用品类下降9.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6.8%。

六、对外经济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5.6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其中:出口总额217.07亿元,增长11.4%,进口总额128.57亿元,增长17.3%。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201.27亿元,增长11.6%,占全市外贸出口总值的92.7%;加工贸易出口12.56亿元,增长0.3%。

从经济主体看,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出口66.76亿元,增长13.3%;民营企业出口112.84亿元,增长5.0%;国有企业出口37.48亿元,增长32.1%。

从主要出口市场看,美国45.83亿元,增长26.3%;东盟39.36亿元,下降4.4%;欧盟19.61亿元,增长22.2%;香港 15.08亿元,下降8.1%;日本10.42亿元,增长2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