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完整word版)四书五经经典名句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
……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教,止于信。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天下之物莫不有理,理有未穷,知有不尽。
《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为物格。
此为知之至矣。
诚意: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故君子必诚其意。
正心:身有所忿疐,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修身齐家:人之其所亲爱而辟/贱恶而辟/畏敬而辟/哀矜而辟/敖惰而辟。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治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其机如此。
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平天下: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是故财聚民散,财散则民聚。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
见不善而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整理)《四书五经》的名言名句及出自

(整理)《四书五经》的名言名句及出自《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中庸》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 1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
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释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四书五经”中的精华名言,句句经典!

“四书五经”中的精华名言,句句经典!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四书五经名言警句

四书五经名言警句1、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
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9、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10、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1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1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
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1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1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1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16、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四书五经名句

四书五经名句1、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利害。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保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保护别人的儿女。
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译文:天降的灾祸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的罪孽是无法逃脱的。
6、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那么。
7、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
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9、人告之以有过,那么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快乐。
10、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11、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似隔了三秋长啊!1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
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1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14、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1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答复,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16、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2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译文: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4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5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译文: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地下的位置上也不要忧虑。
6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译文: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却不到处炫耀。
而是看准时机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7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译文:对于“非常人”来说,合乎天地的意志,有日月的光彩,符四季的秩序,也顺应神鬼的吉凶。
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逆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
8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9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1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11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1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13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1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15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16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译文: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子罕篇》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篇》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篇》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佚名《论语十则》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篇》6.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季氏篇》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9.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下》10.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曲礼上》1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12.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篇》1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传·系辞传下·第二章》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学而篇》16.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篇》1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18.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二十三节》1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20.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第二十章》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篇》2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篇》2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篇》2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篇》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26.人之忌,在好为人师。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解析

《四书五经》100句经典名句赏析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是“六经”、“七经”、“九经”、“十二经”、“十三经”的一部分。
《大学》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四书五经优秀语句200句

四书五经优秀语句200句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4. 君子贫而无怨,富而无骄。
5. 君子上达而不骄,下达而不怍。
6. 是非之心也,恶恶乎其不信也。
7. 事之无不可成者,能者也。
8.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9.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 君子矜而不争,礼而不荣。
12. 君子之学也,以礼为本。
13.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 巧言令色,鲜矣仁。
1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16.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0. 君子追求德行,小人追求名利。
21. 君子无常心,小人无恒志。
2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3.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4. 君子立志,以致天下之民。
25. 君子之道,贵以德行,而贱以言辞。
26. 君子之学,以道为师。
27.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8. 君子矜而不争,礼而不荣。
2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0. 君子追求德行,小人追求名利。
31.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3. 君子无常心,小人无恒志。
34.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5. 君子立志,以致天下之民。
36. 君子之道,贵以德行,而贱以言辞。
37. 君子之学,以道为师。
38.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39. 君子矜而不争,礼而不荣。
4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41. 君子追求德行,小人追求名利。
4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5.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6. 君子立志,以致天下之民。
47. 君子之道,贵以德行,而贱以言辞。
48. 君子之学,以道为师。
49.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0. 君子矜而不争,礼而不荣。
《四书五经》经典语句合集,终身受用

《四书五经》经典语句合集,终身受用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举一反三。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言必行,行必果。
9.力也者,难以服众,易以服己。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2.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事必躬亲,邪不容也。
15.勇往直前。
16.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17.人之初,性本善。
18.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21.见义勇为。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4.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5.有教无类。
2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8.学非所用,尚书之事也。
29.不能改变风向,但可以调整风帆。
3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2.天道酬勤。
33.从小事入手。
34.趁热打铁。
35.百闻不如一见。
36.温故而知新。
37.不怕慢,只怕站。
38.三思而后行。
3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1.深思熟虑。
42.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3.认真对待每一天。
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

四书五经名句经典语录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就好像我们人生的道路,不就是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亲近他人,追求最完美的境界吗?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努力做个善良有爱的人,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就是在践行这句话呀!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哇塞,这不是在提醒我们要常常反思自己嘛!就像我们每天晚上躺在床上,回想一下今天有没有对别人不真诚,有没有失信于朋友,有没有认真学习知识,这多重要啊!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不就是说学习了要经常复习才会快乐嘛!好比我们学了一首好听的歌,经常唱一唱,就会越唱越开心呀!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哎呀,想想在我们身边,肯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呀!就好像在一个团队里,有人擅长这个,有人擅长那个,我们就取别人的长处来学习,看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也提醒自己不要犯,多有意思!5.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复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都能当老师了嘛!就像我们看一本喜欢的书,再看一遍可能又会发现新的感悟呢!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不是在强调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嘛!就像走路,只迈腿不看路会摔倒,只看路不迈腿也走不了呀!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多实在呀!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呢!比如我们遇到不会的问题,大胆承认,然后去搞清楚,这才是聪明的做法呀!8.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就好像一个领导,如果自己做得好,不用多说下面的人也会跟着做好;要是自己都做不好,就算命令别人也没人听呀!9.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简直就是把君子和小人分得清清楚楚嘛!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我们可得向君子学习呀!10.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哇哦,这一连串下来,不就是告诉我们学习的步骤嘛!要广泛学习,仔细询问,深入思考,清楚辨别,然后坚定地去实践,这多有道理呀!我们学习新技能的时候不就是这样嘛!。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15篇【必备】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四书五经经典名句15篇【必备】四书五经经典名句1《诗经》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
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瞻彼淇奥,绿竹猗猗。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
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
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5、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
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7、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当初我离开家的'时候,正是杨柳依依的阳春;现在我戍边归来,冒着霏霏的雪花。
四书五经经典名句2《孟子》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
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
《四书五经》名句50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四书五经》名句50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 孟子曰:“道不远人,人远道。
”4.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5. 孟子曰:“人之君子,于人也谓之仁。
行义以仁,行义以仁,使民无有怨心。
”6. 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孟子曰:“人皆有不已之心,而未之有也。
”8. 孟子曰:“人皆有才,我不如人之才,我有志,人皆有志,我不如人之志。
”9. 《大学》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11. 《中庸》曰:“为政不以苛,政民以德,与之怨。
”12. 《中庸》曰:“中庸之道,日用而不知,日用而不知,即为中庸,中庸即可乐也。
”13. 《中庸》曰:“人不知而不愠,时不行焉,虽曷的之、关雎之类,不得於心。
”14. 《中庸》曰:“小人未知,阅之使止。
”15. 《中庸》曰:“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道生,则德修,德修,则茂,茂则覆。
视之楼然天下。
”16. 《中庸》曰:“未知,莫若炳,未知,莫若炳,炳而后知止,知止所以容,容所以久。
”17. 《中庸》曰:“言听律而立,得其天也,得天,啬哉?为天下立,什为而设?为利也。
”18. 《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9. 《论语》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20. 《论语》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有鬼神。
”21. 《论语》曰:“未能信,焉能治?”22. 《论语》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3. 《论语》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4. 《论语》曰:“政在我也,不能宽,多难责也。
”25. 《论语》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26. 《论语》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27. 《论语》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四书五经金句分享

四书五经金句分享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就成了五经。
《论语》: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4.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1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四书五经》经典词句

《四书五经》经典,句句精辟先秦典籍,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
四书又称为四子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五本儒家经典的合称。
四书之名始于宋朝,五经之名始于汉武帝。
大学1. 人静而后安,安而能后定,定而能后慧,慧而能后悟,悟而能后得。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3.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5.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诚而后心正。
6. 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有此人,有人有此土,有土有此财,有财有此用。
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7.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8.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国戾,一国作乱。
9.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10.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中庸11.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12. 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13.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4. 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15. 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6.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四书五经名句精选全集

四书五经名句精选全集《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名句精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名句精选:《论语》: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孔子。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孔子。
3.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
4.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 孔子。
5.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孔子。
《大学》:1.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孙中山。
2. "明明德于天下,治而不亂,其天下之民,如批水之易,道之至也。
" 孟子。
3.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 孔子。
4.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 《大学》。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孔子。
《中庸》:1.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孔子。
2.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 孔子。
3.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 《中庸》。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5.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中庸》。
《尚书》: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 《尚书》。
2.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尚书》。
3. "民无信不立。
" 《尚书》。
4. "民胞物与,相煎何急?" 《尚书》。
5. "天生民有盗心,治之以刑罚也。
" 《尚书》。
《诗经》:1.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书五经中的经典名句“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四书五经”是举世闻名的东方“圣经”,光照千秋的文化瑰宝。
数千年来,它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
其中的格言警句、妙语佳言、成语典故至今仍大量地体现在各类文化书籍和日常生活、社交活动中。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先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4、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5、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3、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7、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13、三思而后行。
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
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4、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
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4、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
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6、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7、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
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5、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7、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译文: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