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图制图
第四章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
![第四章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f0b2e9eb28ea81c758f57871.png)
制图 语言
制图 规则
定义地图投影、 坐标参考
根据想要得到的 地图结果,制定 的制图规定
地图
1、计算机地图制图基本过程
计算机地图制图基本流程
利用计算机及某些输入输出设备自动编制地图的方法。
地图设计
数据输入
确定投影
确定比例尺
选择地图内容和 表示方法
确定制图综合原 则和指标
编写地图编制计 划书
数字化 数字测图 遥感 数据... 转换
PCI Geomatics
makers of Geomatica.
4、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
GIS软件商(国内)
SuperMap
GeoStar
输出数据不带有原始属性信息 不适用一些自然特征要素:河流、复杂立交桥等。
2、用ArcGIS制作地图
Generalization Tools
曲线化简工具Simplify Line 建筑物化简工具Simplify Buildiing
2、用ArcGIS制作地图
Generalization Tools
AUTODESK GIS
4、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
GIS软件商(国外)
ESRI
Environmental Systems Research Institute Inc. makers of ArcINFO, ArcView, ArcGIS, etc.
地理坐标配准;
③栅格矢量化。手工对着扫描图像进行跟踪绘制矢 量图形;调用ArcScan工具进行自动化矢量图形 跟踪。
2、用ArcGIS制作地图
二、数据处理
处理的工作内容
地图投影变换 要素的几何图形 要素的拓扑关系 制图综合
第四章地图编制
![第四章地图编制](https://img.taocdn.com/s3/m/3fd792f17c1cfad6195fa743.png)
2.制图区域地理概况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海峡自北起有渤海海峡、 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琼州海峡;中国近海有渤海(是中国内 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区等5大海区;与中 国隔海相望的邻国分别是:日本、韩国、菲律宾、文莱、马来西 亚和印度尼西亚。 中国辽阔的海域上分布着5000多个岛屿,总面积约8万平 方千米。其中台湾岛最大,面积约3.57万平方千米;海南岛次之, 面积约3.35万平方千米。这两个岛各为中国的一个省。崇明岛位 居第三,面积为1083平方千米。此外如长山群岛、庙岛群岛、舟 山群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列岛以及南海中的东沙群岛、西沙群 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等,都是中国的重要岛屿。这些岛屿及 其所属各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编制中应正确表 5 示出这些岛屿。
(4)符号、色彩和注记设计 要求
要设计一个《全图》地图符号系统,满足全数字地图制图需
要。 《全图》上地图符号的色彩根据制图对象大的分类,分别采 用不同的色系表示。本挂图色彩设计除了要尽量符合人们的习惯, 合理的反映制图对象的分类系统外,还要考虑到符号色彩与彩色 地貌晕渲的色彩搭配问题,使符号既要能够较为容易的从晕渲背 景中区分出来,又要与背景协调一致。 本挂图采用DEM用软件自动生成彩色地貌晕渲来表示制图区域 的地貌形态。该软件生成地貌晕渲的基本原理就是分层设色配合 地貌晕渲来表达地貌。分层设色采用越高越亮原则。海洋晕渲则 采用蓝色系色彩。
第四章 地图编制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图科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系
1
第四章 地图编制
§4.2普通地图编制案例 §4.3专题地图编制案例 §4.4电子地图设计与制作案例 §4.5地图集编制案例
2
§4.2普通地图编制案例
地图学 第4章
![地图学 第4章](https://img.taocdn.com/s3/m/7c0916120b4e767f5acfce4c.png)
总体原则
符合地图用途的需要
旅游图和教学图
保持地图清晰易读且内容完备
62
保证一定的地图精度
63
反映出制图区域地理特征
64
§3 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
一方面扩展多种应用数学的理论于图形建模,取 得自动概括的新方法,一方面全力探讨地图概括概 念模型的建立。 空间域的概括:采用 各种算法直接对图形坐标 进行处理 。 频谱域的概括:将函数信息进行变换,变换结果 是求出各阶段的振幅和初相角,即将时域信号 变为频域信号,在不同的定义下进行分析。
…
列
法
1.9 2.3 2.9 2.9 3.5 4.3 5.1
实
例
8.8 ~ 11.4 6.8 ~ 8.8
…
4 ~ 5.2
…
7.2
…
7.5
…
8.1
…
… …
50
2.简化
51
简化
1. 质量特征的简化
2. 数量特征的简化 3. 图形特征的简化 4. 地物内部结构的简化
52
质量特征的简化
空间数据质量特征进行简化
44
开方根规律的扩展
以比例尺为主,地物选取还受其他多种 因素的影响, 公式扩展为:
NB = NA · · √MA / MB C D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C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D
45
符号尺寸改正系 数C的三种情况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 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⑵ 一 般 : D2 = 1 ⑶ 次 要 : D3 =√MA / MB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线状 C2 =√MA / MB 面状 C3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 (MA / MB )2 √
新编地图学教程 电子教案
![新编地图学教程 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5449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f.png)
新编地图学教程电子教案第一章:地图学概述1.1 地图的定义与作用解释地图的概念探讨地图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2 地图的历史与发展介绍地图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分析现代电子地图的特点和优势1.3 地图学的基本组成与分类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坐标系统和图例介绍不同类型的地图: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和专题地图1.4 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概述地图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强调地图学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第二章:地图制图基础2.1 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解释地图投影的定义和必要性介绍常见地图投影方式: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和平面投影2.2 地图坐标系统讲解地图坐标系统的原理和分类探讨坐标系统的转换和应用2.3 比例尺的计算与表达解释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比例尺的计算方法和表示形式:图示比例尺和数字比例尺2.4 地图编绘与制图过程阐述地图编绘的步骤和技巧探讨现代电子地图的制图流程和技术第三章:地图符号与表示方法3.1 地图符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地图符号的定义和作用分析地图符号的分类:点符号、线符号和面符号3.2 地图符号的设计与表达讲解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探讨地图符号的视觉表达和认知效果3.3 地图表示方法的应用分析不同地图符号表示方法的适用场景强调地图符号表示方法在地图设计中的重要性3.4 地图色彩与视觉设计讲解地图色彩的原理和作用探讨地图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技巧,以提升地图的视觉效果第四章:专题地图制图4.1 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专题地图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图和地形图等4.2 专题地图数据处理与分析讲解专题地图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探讨专题地图数据的分析技巧和应用4.3 专题地图制图方法与技术阐述专题地图的制图方法和技巧探讨现代电子地图制图技术在专题地图制作中的应用4.4 实例分析:地形图的制图与分析分析地形图的制图原理和技巧通过实例讲解地形图的制作和应用第五章:地图阅读与应用5.1 地图阅读的基本技巧介绍地图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强调地图阅读在地理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5.2 地图评价与分析讲解地图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分析地图的评价指标:准确性、清晰性和可读性等5.3 地图的应用领域探讨地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实例强调地图在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5.4 地图制作与传播介绍地图的制作过程和技巧探讨现代电子地图的传播和应用前景第六章: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6.1 遥感的概念与技术解释遥感技术的定义和原理探讨不同遥感平台的应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遥感6.2 遥感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讲解遥感数据的获取方法和途径探讨遥感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6.3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组成与功能介绍GIS的定义和组成部分阐述GIS的主要功能: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等6.4 GIS在地图学中的应用探讨GIS在地图制作和空间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强调GIS技术在现代地图学中的重要性第七章:地图学史与学派7.1 地图学史的基本概述介绍地图学史的发展脉络分析不期的地图制作特点和影响7.2 西方地图学派的发展与影响阐述西方地图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论探讨西方地图学派对现代地图学的影响和贡献7.3 中国地图学派的特点与成就介绍中国地图学派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中国地图学派在地图制作和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7.4 地图学派的交流与融合探讨不同地图学派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强调地图学派的融合与共同发展的重要性第八章:地图设计与创意8.1 地图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解释地图设计的重要性阐述地图设计的基本原则:清晰性、准确性和美观性等8.2 地图创意与创新探讨地图创意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地图创新在地图设计和制作中的重要性8.3 地图视觉表达与艺术性讲解地图视觉表达的原理和技巧探讨地图艺术性的体现和创作方法8.4 地图设计实例分析分析地图设计的成功案例通过实例讲解地图设计的实践应用和创意发挥第九章:地图与地理教育9.1 地图在地理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阐述地图在地理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地图在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9.2 地图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介绍地图教学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探讨地图教学的实践应用和教学效果9.3 现代电子地图在地理教育中的应用探讨现代电子地图在地理教育中的优势和应用实例强调电子地图在地理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9.4 地图教育与地图素养的培养讲解地图素养的概念和内涵探讨地图教育在提升公众地图素养方面的作用和意义第十章:地图学的前沿与发展趋势10.1 地图学前沿领域与发展动态介绍地图学的前沿领域和最新研究动态强调地图学在交叉学科和新兴领域中的重要作用10.2 数字地图学与虚拟现实技术解释数字地图学的概念和特点探讨虚拟现实技术在地图制作和应用中的前景和挑战10.3 地图学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地图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探讨地图学的发展机遇和应对策略10.4 地图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地图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强调地图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的持续重要性第十一章:地图的制作与输出11.1 地图制作的技术与工具介绍地图制作的主要技术和工具探讨数字地图制作软件的功能和应用11.2 地图编写的原则与方法解释地图编写的概念和重要性阐述地图编写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1.3 地图审校与质量控制讲解地图审校的过程和重要性探讨地图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技巧11.4 地图的输出与传播介绍地图的输出方式和途径强调地图传播在地图学应用中的重要性第十二章:地图学与可持续发展12.1 可持续发展与地图学的关系解释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与地图学的关系探讨地图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12.2 环境地图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环境地图的概念和内容分析环境地图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实例12.3 社会经济地图与可持续发展阐述社会经济地图的概念和内容探讨社会经济地图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12.4 可持续发展地图的制作与分析讲解可持续发展地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可持续发展地图的应用和实践第十三章:地图学与全球变化13.1 全球变化与地图学的关系解释全球变化的概念及其与地图学的关系探讨地图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和贡献13.2 气候变化地图的制作与分析讲解气候变化地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气候变化地图的应用和实践13.3 土地利用变化地图的制作与分析阐述土地利用变化地图的概念和内容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地图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实例13.4 全球变化地图的制作与分析讲解全球变化地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全球变化地图的应用和实践第十四章:地图学与空间数据分析14.1 空间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解释空间数据分析的概念和内容介绍空间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空间统计、空间模拟和空间优化等14.2 地图学与空间数据分析的结合阐述地图学与空间数据分析的关系和融合探讨地图学在空间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实例14.3 空间数据分析软件与应用介绍空间数据分析的主要软件和工具分析不同软件在空间数据分析中的应用实例14.4 地图学与空间数据分析的未来趋势展望地图学与空间数据分析的未来发展趋势强调地图学在空间数据分析中的持续重要性第十五章:地图学的评价与未来展望15.1 地图学的评价指标与方法讲解地图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探讨地图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15.2 地图学的挑战与机遇分析地图学面临的主要挑战和问题探讨地图学的发展机遇和应对策略15.3 地图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展望地图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强调地图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中的持续重要性15.4 地图学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讲解地图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地图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方向,以适应未来发展需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新编地图学教程的电子教案,内容涵盖了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历史、制图基础、符号表示方法、专题地图制图、地图阅读与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设计与创意、地图与地理教育、地图学的前沿发展趋势、地图的制作与输出、地图学与可持续发展、地图学与全球变化、地图学与空间数据分析、地图学的评价与未来展望等十五个章节。
《地图制图》课件——第四章-地图概况
![《地图制图》课件——第四章-地图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37a4b9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c.png)
(二)概括
1.地图内容概 地图内容概括是指对制图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特征
的分析提炼 ,形成新的概念,以减少制图事物的类 别和等级。
分类法就是用分类表示代替具体表示 ,用高级 类别归纳各低级类别;删除零星异类或同化零星杂 类。
分级法就是用分级表示代替具体表示 ;扩大级 差或减少级数 。
一、地图概况的概述
传统上一般理解为,地图概况是指根据地图资 料制作新地图时所进行的地图图形综合,它主要体 现在由较大比例尺地图编制较小比例尺地图,或者 详细地图编制内容概略的同比例尺地图之中。
(一)地图概况的基本概念 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 点,以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制图对象的带有规律 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对于该图来说 是次要的、非本质的物体舍掉,这个过程叫作地图 概况。
(2)选取标志 数量标志:长度、面积、产值等资格(标准) 质量标志:等级、品种、性质等
1、资格法
数量指标资格法: 如土地利用图上, 达到下列指标才表示:
耕地 6mm2, 居民地 4mm2, 其他地类 15mm2, 线状地物长 1cm等
按最小长度选取1:500万 图上萨雷河流域水系
1、资格法
例如: 规定图上河流长度1厘米,湖泊面积2平方毫米
式中:NB为新编地图上地物的数量; NA为原始地图上地物的数量; MB为新编地图的比例尺分母; MA为原始地图的比例尺分子。
3、根式定律法 为反映不同要素的质量等级不同,选取数量则不同 ,可在该式的右端乘上一个等级系数K:
要解决因地图比例尺缩小而给符号尺寸带来的变化 ,需要再乘上符号夸张系数C(又称面积系数):
(二)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地图的用途和主题是地图概括的主导因素。
地图学第四章---武大版--教授课件
![地图学第四章---武大版--教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6e344769eae009581bec66.png)
主讲人:张传才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教研室
第四章 几种常见的地图投影
方位投影的概念及常见的几种方位投影 透视方位投影
正轴方位投影 横轴方位投影 斜轴方位投影
非透视方位投影
等积方位投影 等距方位投影
2010-8-1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GIS, 主讲人:张传才:
本章主要内容2 本章主要内容2
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 长度变形增大 没有面积变形,但角度变形较大 角度、长度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 的同心圆
应用:南北两极图
2010-8-1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GIS, 主讲人:张传才:
2010-8-1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GIS, 主讲人:张传才:
正轴等距方位投影
等距方位投影属于任意投影,它既不等积也不等 角。 经纬线形式:纬线是以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经 线是同心圆的半径。在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自投 影中心向外不变即相等。 变形分布规律: 投影中心无变形,离开投影中心愈远角度、长 度变形增大。 角度、面积等变形线为以投影中心为圆心的同 心圆 面积变形、角度变形都不大
方位投影
概念
方位投影是以平面作为投影面,使平面 与地球表面相切或相割,将球面上的经 纬线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分类:
透视方位投影:利用透视法把地球表面 投影到平面上的方法。 非透视方位投影 :借助于透视投影的 方式,而附加上一定的条件,如加上等 积、等距等条件所构成的投影。
2010-8-1
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GIS, 主讲人:张传才:
圆柱投影的概念及常见的几种圆柱投影
墨卡托投影(正轴等角切圆柱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 UTM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 空间斜轴墨卡托(SOM)投影 (SOM)
测绘学概论04 地图制图学[优质ppt]
![测绘学概论04 地图制图学[优质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d02e71915f804d2b16c169.png)
大铜矿 44Km
12
17 7 91
92
93
70
清 水 河
3269
29
磁南
18 2
33
30 102 15
14
178 15
32 68
三、地图的分类
1、按内容分:
① 普通地图: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种自然和 人文现象的地图。
表示制图区域最一般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 地图,即以六大要素——水系、地貌、土质植被、 居民地、道路、境界,以及独立地物为主要制图 对象。
二、地图的内容
1、数学要素 用以控制和确定地图上地理要素与地
面事物的相关位置,以保证地图具有一定 的数学精度。
① 坐标网:
地理坐标网(经纬网) 直角坐标网(方里网)
② 控制点: 起到控制测量定位作用的点,如:
三角点、水准点等。 ③比例尺:
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相应线 段的水平长度之比。
第一节
地图的基 本概念
一、地图的特性
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地图事物是4500年前 刻在陶片上的古巴比伦地图。
我国最早的地图可以追朔到4000年前的夏 代或更早的时期,如《左传》中记载的鼎地 图——《九鼎图》,更为可信的是古代地理 学著《山海经》中的附图。
一、地图的特性
(1)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
≤ 1:15000的地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1:5000
1:1万
1:2.5万
1:5万、
1种比例尺地图
3、按表达方式分:
① 模拟地图:
用地图符号和图形表达的地图。 ② 数字地图:
存贮载计算机可识别的媒体上,符合地 图特征的一组描述地理事物的坐标和属性 标志的离散数据的集合。 ③ 电子地图:
第四章 CorelDRAW地图制图基础
![第四章 CorelDRAW地图制图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54776dc580216fc710afda8.png)
第四章 CorelDRAW地图制图基础
CorelDRAW简介 CorelDRAW 的基本操作 CorelDRAW地图制图工艺流程
线划的制作和编辑 线宽、线型和线颜色的设置
面的绘制和颜色填充
——数字地图制图
§4-1 CorelDRAW简介——界面
——数字地图制图
§4-1 CorelDRAW简介——界面
在屏幕上最先绘制的物件总是在排在最后面,最后绘制的物件总是在 最前面。
物件的排列次序是指同一图层而言的。在计算机地图制图中除了使用 图层功能外,也经常会通过调整物件的排列顺序,来处理地图地物要 素的前后关系。
物件的排序功能可以从“排列”菜单里的“顺序’子菜单中调出。灵 活利用这七种不同方式来改变同一图层地图地物要素的排列次序,就 能很好地解决同一图层地图地物要素的前后关系。
——数字地图制图
§4-2 CorelDRAW的基本操作——选取对象
要选中对象,常用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工具箱中的“挑选工具”单击选中对象。 第二种是用选取框选择物件。从工具箱中选择“选取工具”,围绕想
要选择的物件单击拖动边框。
选取工具在对象上单击选 取
用选取框在对象上单击选取
——数字地图制图
物件拆分后虽然可以成为独立物件,但不能恢复原来的状 态,不仅改变了原来的堆积顺序,而且颜色也不能恢复。
——数字地图制图
§4-2 CorelDRAW的基本操作——对象的群组与取消组合
“排列”菜单里的结合与拆分命令
“排列”菜单里的结合与拆分命令
——数字地图制图
§4-2 CorelDRAW的基本操作——物件的排列顺序
导入格式之一,没有输入和输出限制。 pdf 格式——pdf 是Adobe Portable Document文件格式。 psd 格式——psd 是Photoshop的位图格式。 tif 格式——tif 是位图的基本格式,是 CorelDraw 最畅通的位图导入
地图制图学大纲
![地图制图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897f498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6.png)
《地图制图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图制图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教学学时】:44【课程学分】:(暂且不填)【开课专业】:(暂且不填)【开课学期】:【选用教材】:【参考教材】:1、马永立:《地图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课程性质、目的】:地图制图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学科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地图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测绘成果多用地图形式来表达。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及作用;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及地图精度的关系;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辅助要素的表示;一些常见专题地图的特征、内容与类型,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了解计算机编制地图的过程及主要技术环节;数字地图的概念、技术基础、优点、种类及应用,并简单了解GIS的概念及其与地图的关系。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初步掌握地图学理论和方法,并能将之应用于今后的测绘成果表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学习地图制图学,明确地图学技术在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以期熟练掌握地图制图学基本理论和技术原理。
【教学内容要点】: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地图的概念及其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了解地图的内容、分类、功能和社会作用及其成图方法。
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图概念2、地图内容3、地图分类4、地图功能5、地图社会作用6、地图成图方法简介第二章地图数学基础一、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地球形状与大小、坐标系与大地控制点,掌握地图投影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地图投影,熟悉地图投影判别与选择的方法、地图方位、地图比例尺、地图分幅编号。
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球的形状与大小2、坐标系与大地控制点3、地图投影基本概念4、常用地图投影5、地图投影判别与选择6、地图方位7、地图比例尺8、地图分幅编号第三章地图语言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地图符号与注记的方法;熟悉地图使用的地图色彩二、主要教学内容:1、地图符号与注记2、地图色彩第四章制图综合一、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制图综合基本概念,了解影响制图综合的因素,学会制图综合的主要方法、制图综合与地图精度的关系。
普通测量学习题集及答案
![普通测量学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97009aef8941ea66e059a.png)
《普通测量学习题集》目录第一章测量学基础知识第二章测量仪器与应用第三章三维测量第四章地图制图与应用第五章工程测量测量基础知识1.测量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是什么?2.简述测绘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3.铁路工程测量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如何?4.什么是水准面?什么是大地水准面?5.什么是大地体?参考椭球体与大地体有什么区别?6.确定地球表面上一点的位置,常用哪两种坐标系?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7.什么叫绝对高程?什么叫假定高程?什么是高差?8.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了解与区别是什么?9.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10.为什么测量工作的实质都是测量点位的工作?11.如何确定地面点的位置?12.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哪些?13.高程测量的目的是什么?14.高程测量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一般的说,何种测量方法的精度最高?15.什么叫水准点?它有什么作用?16.我国的高程系统采用什么作为起算基准面?17什么是直线定向?怎样确定直线的方向?18定向的基本方向有哪几种?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19确定直线与基本方向之间关系有哪些方法?20磁偏角与子午线收敛角的定义是什么?其正负号如何确定?21坐标方位角的定义是什么?用它来确定直线的方向有什么优点?2223已知A点的磁偏角为-5°15′,过A点的真子午线与中央子午线的收敛角γ=+2′,直线AC的坐标方位角110°16′,求AC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并绘图说明。
24地面上甲乙两地东西方向相距3000米,甲地纬度为44°28乙地纬度为45°32′,求甲乙两地的子午线收敛角(设地球半径为6370km,取ρ′=3438。
)25已知1-2边的坐标方位角为A1-2及各转点处的水平角如图,试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并换算成象限角。
26已知1-21-2换算成象限角。
2728根据下列观测太阳的资料计算AB的真方位角,观测日期:1985.10.23,测点纬度:43°36′12″经度122°15′40″。
地图学_第四章
![地图学_第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5976fd8431126edb6e1a1031.png)
河流选取指标
河流条数 指标
比例尺
NA NB
1:10万 → 1:25万 X=2 23 7
1:25万 → 1:50万 X=3 7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概括
3. 等比数列法
用等比数列确定地图要素选取的方法——苏联 学者鲍罗金根据心理物理学试验,察觉到同一要 素的等级差别常遵循等比数列的规则。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概括
利用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资料制图时,我们面 对的是经过压缩了的图像,但在制图时依然要根据 需要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选取。为了在图面上能 够清晰易读地表现出地物的主次、从属关系以及其 重要程度,在对这些地图内容进行符号化过程中, 同样也要对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轮廓形状的简化和 夸张进行处理。
Cii = ( Bi+ Bi+1 ) /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概括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 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4章 地图概括
地理图与地形图
地理图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广大制图区域内最主要的 地理要素和区域的重要特征的地图,称地理图。地理 图的特点是涵盖实地范围很大,常常为一个流域、一 个国家、一个大洲或全球;比例尺很小,未成系列, 一般为<1∶00万至1∶1000万不等,视需要而择定; 没有统一的地图投影和分幅编号系统,图面上投影变 形较大;地图幅面的大小参差悬殊。多用于研究区域 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一般情况,了解其概貌,故 又称一览图。
4.制图综合1
![4.制图综合1](https://img.taocdn.com/s3/m/57004c14bed5b9f3f90f1c2b.png)
容之间的转化。
用制图综合的方法解决缩小了、简化了地
图模型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实现
资料地图内容到新编地图内容之间的转化,
在编绘作业中就是要实现地图内容的:
① 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 ② 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
怎样解决缩小了、简化了地图模型与实
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即实现上述两 个“对立统一”的呢?
示出来。
在某种比例尺地图上某地区 100个居民地全部表示情形
在已出版的地图上只表示 33个,约占实地的33%
在1:25万比例尺地图上某河 段36个弯曲全部表示的情形
为满足地图表示清晰性的要求 只表示19个弯曲,约占33%
沼泽类别的合并
由以上不难看出:
地图比例尺是编图时运用制图综 合方法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条件。
用途相适应的主题,地图内容的选取
化简概括和关系处理,都是从其用途
要求出发的。
地图种类与内容的差异
政区图
地势图
同一地区不同用途的地图(捕鱼、交通)
二、地图比例尺
1︰5万 4cm2
1︰10万 1cm2
1︰25万 0.16cm2
1︰50万 0.04cm2
1︰100万 0.01cm2
实地1 km2在不同比例尺图上所占面积
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 视觉分辨能力; 印刷与绘制技术; 地物的意义和地理环境
地图表示方法:
受到地图载负量的影响,不同的表示 方法直接影响制图综合时对地图内容表示 的详细程度。
制图者:
• 地图概括是由地图的编绘者来完成的 • 地图概括是人们制作地图的一种主观过程 • 编绘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对制图概括起着决定性 作用,制图者决定着地图概括的质量 • 提高制图者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地图质量的重要保证
地图学第4章总结
![地图学第4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4408245022aaea988f0fe9.png)
§4-5 水系自动制 图综合
一、水系综合标准
水系包括面状水系和线状水系。
(三)制图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
1.重要性
制图概括的根本目的。
2.制图区域地理特征
反映在图上最重要的地物 ex1:水井和小湖泊
--在西北干旱区→重要; --在江南水乡→不予表示。 ex2:地形:高山 -等高距拉大;平原 -详细表 示 ex3:居民点
(四) 数据质量
1.重要性 资料内容的详略、精度高低和可靠性大小
2 Douglas-Peucker算法
? 首先将每条曲线的首末点连接成一条直线,计算 曲线上所有的点与该直线的距离,
? 找出最大距离值 dmax,与给定的阀值 (限差)D相比 较
? 若 dmax < D ,则这条曲线上的中间节点全部去掉 ;
? 若 dmax > D ,则保留 dmax 对应的坐标点, ? 以最大距离点为界,把曲线分为两部分,对这两
河流>1厘米; 湖泊>2平方厘米; 居民地人口>500人等。 ex:居民地的行政等级; 道路的路面铺装材料; 河流的通航性质; 森林的树种等。 缺点:不同区域图面载负量出现差别。
(2)定额法
规定出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制图物体的数量。
ex:地图上 100平方厘米内选取 120个居民地,记为 120个/100平方厘米
(二)构建三角网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 Delaunay 三角网有着广泛地应 用,它是表达数字地形的有效形式。在电子地图 中,等高线是用一系列离散点的连线表示的,这 些离散点可以直接当作等高线的特征点 。因而可 直接采用 Delaunay 三角网构网算法由等高线的 特征点构建三角网 。
第四章 mapgis图框生成与栅格校正
![第四章 mapgis图框生成与栅格校正](https://img.taocdn.com/s3/m/f57f30284b73f242336c5f07.png)
第四章图框生成与栅格校正第二章主要讲述原始地图的输入以及图像处理。
现在我们手里的栅格地图是经过简单图像处理过了的,但是这样的地图由于没有经过配准还不能直接矢量化。
在MapGIS 7.3中有三种方法进行栅格校正,一是寻找地图中的控制点直接输入坐标;二是根据标准图幅号生成控制点然后一一配准;三是先生成标准图幅图框,根据参照图框配准。
最后对配准过的地图进行校正,得到我们矢量化所需要的影像地图。
本章主要讲述两种类型图框(矩形图框和梯形图框)的生成以及地图的三种配准方式。
通过本章的讲解,应当能够理解图框与栅格校正的概念,以及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比例尺生成相应的图幅图框,掌握栅格校正的过程并且理解不同配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
4.1 基本概念本节主要列出了以后操作可能会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至于地图投影、我们主要的大地坐标系以及投影变换类型参见附录一。
4.1.1标准图框在绘制标准比例尺地形图的过程中,图廓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我国于1991年制订了新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并给出了不同标准比例尺地形图的编绘规范及图式,自1991年起,新测和更新的地图,照此标准进行分幅和编号。
为此,利用机助制图功能,根据制订的标准,可以机助生成标准图廓(标准图框),提供了很好的工具和数学基础。
4.1.2标准图框分幅与编号我国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包括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共8种不同比例尺的图框。
基本比例尺地图以经纬线分幅制作,它们以1:100万地图为基础,按规定的经差和纬差采用逐次加密划分方法划分图幅。
这样不同比例尺的图幅将1:100万的图幅划分成若干行和列,使相邻比例尺地图的经纬差、行列数和图幅数成简单的倍数,如表1.1所示。
我国的1:100万地形图的分幅按照国际1:100万的地图分幅标准进行。
每幅1:100万地图包括的范围为纬差4°、经差6°。
测绘基础课程设计
![测绘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ef412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04.png)
测绘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绘基础知识,理解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现代测绘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帮助学生掌握地图阅读与绘制的基本技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测绘工具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测绘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表达地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测绘科学,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2. 增强学生对国家领土、地图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测绘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测绘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对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测绘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测绘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测绘的定义、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测绘的基本原理。
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绘概述2. 测绘工具与仪器:介绍常见的测绘工具和仪器,如皮尺、钢尺、水准仪、全站仪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二章 测绘工具与仪器3. 测量方法:学习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等基本测量方法。
参考教材章节:第三章 测量方法4. 地图制图:掌握地图的基本元素、比例尺、图例等,学习地图绘制和阅读技巧。
参考教材章节:第四章 地图制图5. 现代测绘技术:介绍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激光扫描等现代测绘技术。
参考教材章节:第五章 现代测绘技术6. 测绘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测量校园地形、绘制校园平面图等。
参考教材章节:第六章 测绘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测绘基本概念与原理第二周:测绘工具与仪器第三周:测量方法第四周:地图制图第五周:现代测绘技术第六周:测绘实践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表达,系统讲解测绘基本概念、原理、工具仪器及测量方法等理论知识,为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地图制图资料
![第四部分地图制图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24065f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0.png)
第四部分地图制图资料第一部分地图制图考点分析§1、地图概述一、地图的基本特性: (1)可量测性。
(2)直观性。
(3)一览性。
1.按内容分类: 1)普通地图 2)专题地图2.按比例尺分类(1)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大于等于1:10万的地图;如:1:5千、1:1万、1:2.5万、1:5万、1:10万(2)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在1:10万~1:100万之间的地图;如:1:25万(20万)、1:50万(3)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等于1:100万的地图。
如:1:100万二、地图语言1地图符号根据空间事物的抽象特征地图符号可以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
(旧教材提到体积符号,新教材没有,考试按新教材来)地图符号按比例尺关系可分为不依比例尺符号、半依比例尺符号和依比例尺符号。
地图符号有形状、尺寸、色彩、方向、亮度和密度六个基本变量。
2地图色彩A、主要是运用色相、亮度和饱和度的不同变化与组合,结合人们对色彩感受的心理特征,建立起色彩与制图之间的联系。
B、色相主要表示事物的质量特征,如淡水用蓝色,咸水用紫色。
C、亮度和饱和度主要表示事物的数量特征和重要程度。
D、地图上重要的事物符号用浓、艳的颜色,次要的事物符号用浅、淡的颜色。
3地图注记地图注记是地图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分为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数字注记和图外整饰注记等。
设计包括字体、字大(字号)、字色、字隔,字位、字向和字形根据被注物体的特点,注记有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和屈曲字列四种布置方式。
三、地图内容地图的内容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构成,通称地图“三要素”。
1数学要素:2地理要素:普通地图主要是自然和人文要素;专题地图上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
3辅助要素:主要包括图名、图号、接图表、图廓、分度带、图例、坡度尺、附图、资料及成图说明等。
四、地图投影1地图投影的概念:将地球表面上的点、线、面投影到平面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第四章地图制图
![第四章地图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90b9c18eb84ae45c3a358c8a.png)
4.1 颜色对象 Color
AlgorithmicColorRamp颜色带实例
通过起止颜色来确定多个在这两个颜色之间的 色带。AlgorithmicColorRamp类实现了两个 接口:IColorRamp和 IAlgorithmicColorRamp,两个接口之间是 接口继承关系,后者包含了前者所有的方法和 属性。
.
课前回顾
学会查帮助文档
.
课前回顾
.
第四章 地图制图
4.1 颜色对象 Color (ESRI.ArcGIS.Display)
ESRI.ArcGIS.Display类库所含的组件,可以支持在输出设备上 进行符号化制图
4.2 符号对象Symbol (ESRI.ArcGIS.Display)
4.3 专题图制作Renderer (ESRI.ArcGIS.Carto)
Carto类库包含用于数据显示的组件,PageLayout,Map及各种形 式的Layer、符号化
在我们拿到地图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花花绿绿的符号。地 图符号是表达空间数据的基本手段,是我们沟通地图的语言 。符号化可以认为是给我们的空间数据披上多彩的衣服,让 她更加婀娜多姿。
.
6-15
HSV模型、HIS模型
HSV模型:每一种颜色都 是由色相(Hue,简H)、 饱和度(Saturation,简S) 和色明度(Value,简V) 所表示的
HIS色彩空间是从人的视觉 系统出发,用色调(Hue) 、色饱和度(Saturation或 Chroma)和亮度 ( Intensity或Brightness)来描 述色彩
根据事物分布的特点,地图符号分为点状、线状和面状三种。
.
地图符号化
地图符号化:给地图上的要素赋予特定的符号,这些符号具 有明显的意义,并能把地图上的信息正确的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6-7
地图符号化
在我们拿到地图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花花绿绿的符号。地 图符号是表达空间数据的基本手段,是我们沟通地图的语言 。符号化可以认为是给我们的空间数据披上多彩的衣服,让 她更加婀娜多姿。 从地图出现开始,人们就使用各种符号来修饰地图上的要素 ,使得地图能够清晰、美观,并且最重要的是使其能够直接 表达用户所需要的不同类型的信息,比如统计、分类信息。 地图符号不仅能表示事物的空间位置、形状、质量和数量特 征,而且还可以表示各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区域总体特征。
.
6-9
ArcEngine环境下的地图符号化
ArcEngine环境中提供了丰富的符号组件来满足地图设计中 的各种需求,这些组件包括颜色(Color)、符号 (Symbol) 、专题图制作( Renderer)三大系列。地图符 号化就是通过多个组件对象间的合作来完成。 用Color为要素配置显示颜色 用MarkerSymbol表示点符号 用LineSymbol表示线状符号 Symbol 用FillSymbol表示面状要素 用TextSymbol表示文字注记符号 用FeatureRenderer专题图渲染,符号化图层
.
6-12
4.1 颜色对象 Color
(1) ArcGIS 颜色模型
ArcGIS提供的颜色模型有:
RGB模型 CMYK模型(印刷) HSV模型 HIS模型 Gray模型
(8位信息)
.
RGB颜色模型
RGB颜色模型:最常用,所有颜色都是通过红色(Red)、绿色 (Green)、蓝色(Blue)这三原色的混合来显示。
GIS开发与应用 —基于ArcEngine方法
课前回顾
ContextMenuStrip1.Show( )
ITOCControl HitTest( ) ICommand 属于哪个类库?
ESRI.ArcGIS.SystemUI
SystemUI类库 定义了一些被ArcGIS用户界面组件所使用的对象 ,如ICommand、Itool、ItoolControl等。
Hue-色调 Saturation-饱和度 Value-明度
.
6-16
Gray模型 (8位信息)
Gray模型:没有彩色的,灰度图像由8位信息组成,并
使用256级的灰色来模拟颜色层次。
.
6-17
4.1 颜色对象 Color
(2) Color对象
Color对象是抽象类,有5个颜色子类(组件类) CMYKColor、RGBColor、HSVColor、HLSColor、GrayColor,6-3课前回顾
如何调用ControlsOpenDocCommandClass()?
ICommand pCommand = new ControlsOpenDocCommandClass ();
pCommand.OnCreate(axMapControl1.Object);
pCommand.OnClick();
.
6-15
HSV模型、HIS模型
HSV模型:每一种颜色都 是由色相(Hue,简H)、 饱和度(Saturation,简S) 和色明度(Value,简V) 所表示的
HIS色彩空间是从人的视觉 系统出发,用色调(Hue) 、色饱和度(Saturation或 Chroma)和亮度 ( Intensity或Brightness)来描 述色彩
常用的图层对象:
FeatureLayer: 矢量数据;
TinLayer: Tin 数据;
RasterLayer: 栅格数据
GroupLayer: 组图数据,一个图层的集合 CadFeatureLayer: CAD 要素数据
图层可以处理与之相关数据的所有绘图操作,但通常图层都是一个相关的
GetRGB (255, 0, 0)
.
4.1 颜色对象 Color
(3)色带(ColorRamp)对象
在地图符号化的过程中,需
要的颜色常常不是一种,而 是随机或有序产生的一组颜
色。如果对某一个图层进行
符号化需要上百种颜色,如 图所示,程序开发者无法逐 个产生。
.
4.1 颜色对象 Color
.
课前回顾
学会查帮助文档
.
课前回顾
.
第四章 地图制图
4.1 颜色对象 Color (ESRI.ArcGIS.Display)
ESRI.ArcGIS.Display类库所含的组件,可以支持在输出设备上 进行符号化制图
4.2 符号对象Symbol (ESRI.ArcGIS.Display) 4.3 专题图制作Renderer (ESRI.ArcGIS.Carto)
属性。
.
4.1 颜色对象 Color
private void btnCreateColorRamp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创建一个新AlgorithmicColorRampClass对象 IAlgorithmicColorRamp pAlgColorRamp = new AlgorithmicColorRampClass(); //创建起始颜色对象 pAlgColorRamp.FromColor = getRGBColor(0, 255, 0); //创建终止颜色对象 pAlgColorRamp.ToColor = getRGBColor(255,0, 0); //设置梯度类型 pAlgColorRamp.Algorithm = esriColorRampAlgorithm.esriCIELabAlgorithm; pAlgColorRamp.Size = 5;//设置颜色带颜色数量 //创建颜色带 bool bture = true; pAlgColorRamp.CreateRamp(out bture); //使用IEnumColors获取颜色带 IEnumColors pEnumColors = null; pEnumColors = pAlgColorRamp.Colors; //设置5个picturebox的背景色为产生颜色带的5个颜色 this.pictureBox1.BackColor = ColorTranslator.FromOle(pEnumColors.Next().RGB); this.pictureBox2.BackColor = ColorTranslator.FromOle(pEnumColors.Next().RGB); this.pictureBox3.BackColor = ColorTranslator.FromOle(pEnumColors.Next().RGB); this.pictureBox4.BackColor = ColorTranslator.FromOle(pEnumColors.Next().RGB); this.pictureBox5.BackColor = ColorTranslator.FromOle(pEnumColors.Next().RGB);
地级市人民政府驻地,用“粗圆环符号”突出人口最多的一个 地级市。
地图的符号化分为点、线、面三大类要素的符号化。标注也 是符号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般情况下,一个图层配置相同的符号即可。但也有特殊需 求,在同一图层中给某几个特殊要素配置特定的符号。
在地图符号化的基础上,为了突出体现某种特殊信息,就需 要专题图制作。专题图实际上是为了表达某种空间信息而进 行的特殊符号化,一般有分类图、分级图、统计图、密度图 等。
ArcGIS Engine提供了颜色带(ColorRamp)对象:
ColorRamp对象是抽象类,它实现了IColorRamp接口,该类 有4个子类:
AlgorithmicColorRamp(起止颜色带)用起始颜色、终止颜色确定一个 颜色带, 起始、终止颜色使用RGB模型
RandomColorRamp(随机颜色带)使用HSV颜色模型来确定一串颜色 PresetColorRamp(预设颜色带)预设的颜色模式,可存储13种颜色 MultiPartColorRamp(叠加颜色带)叠加产生颜色带
它们可以使用IColor接口定义的方法设置颜色对象的基本属性。
IRgbColor
IHsvColor
.
4.1 颜色对象 Color
以一个函数来通过R,G,B值来构建一个RGBColor对象:
private IRgbColor GetRGB(int r,int g,int b) { IRgbColor pRgbColor= new RgbColorClass();//构建一个 RgbColorClass pRgbColor.Red = r;//设置 Red 属性 pRgbColor.Green = g;//设置 Green 属性 pRgbColor.Blue = b;//设置 Blue 属性 return pRgbColor; }
Renderer对象。Renderer对象的属性控制着数据在地图中的显示方式。常用的渲 染器( Renderer )对象: SimpleRenderer UniqueValueRenderer ClassBreaksRenderer ProportionalSymbolRenderer DotDensityRenderer . ChartRenderer BiUniqueValveRenderer
RGB色彩模式使用RGB模型为图像中每一个像素的RGB分量 分配一个0~255范围内的强度值。RGB图像只使用三种颜色, 就可以使它们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在屏幕上重现16777216 种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