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实现“富国梦”与“强军梦”的统一
实现“富国梦”与“强军梦”的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
‛首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法规建设的重大课题,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军民融合工作指明了方向。
对新时期军民融合的认识辩证看待军民融合。
看尽大国兴衰事,唯有融合是正道。
历史上,不少国家因为没有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吃尽苦头:有‚犁‛无‚剑‛,犹如泥足巨人;而有‚剑‛无‚犁‛,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当今时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实质上是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
谁能在战争需要时迅速把国家雄厚的经济实力转变成军队作战能力,谁就能保持强盛。
环顾世界,启示颇多。
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硅谷有600家公司与美国国防部签订了服务合同,硅谷俨然成为一个‚武器库‛。
军民融合是国家的战略选择,中央决策层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长远的布局。
正是深刻洞悉了‚犁‛与‚剑‛之间的辩证关系,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式发展郑重写入党的行动纲领。
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进程中,可以大有作为,发挥更大的作用。
军民融合是富国之策、强军之本、发展之要。
军民融合就是逐步向军民结合、寓军于民、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共享的融合模式转变,更有利于构建和形成国防与经济社会建设均衡、有序、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实现生产力与战斗力的融合与互促。
大融合大发展,早融合早得益。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支撑之一。
从内在关联上看,国防科技工业既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却又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西方军事学家约米尼曾警示过世人:‚富有黄金的大国,其国防并不一定会强大。
‛一个国家的国防要想真正强大,必须拥有先进高效的国防科技力量做支撑。
2012年9月底,我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正式列编。
虽说航空母舰形成实际作战能力尚需时日,但背后的战略语境却足以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建军百年目标是什么内容
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加快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二〇二七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要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质量效益,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协调发展,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同时,还要从战略全局高度审视军队
和国防建设重要性,加速推进新军事
变革,实现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
化,缩小与世界军事强国差距,为国家
战略利益拓展提供重要保障。再次,创
新依托军民融合的新思路,下大力气
建立健全融合制度机制。把国防与军
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
战略全局之中,重要的途径是实现军
民融合,必须找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
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符合经 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富国与强军 之间是具有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的。
首先,富国是强军的基础。军队的强 大,要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优秀的军事 人力资源以及科学的编制编成作保障, 而这一切都与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 足作为支撑。从武器装备发展的角度 来看,只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 术的发展,才能推动生产武器装备的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发展, 并进而推进武器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冷兵器到热兵器,从机械兵器到信 息化武器装备,武器装备的一步步发 展,都应证了这条规律。从军事人力的 角度来看,军事人力是最重要的战斗 力生成要素,而国家的富足可以推动
机、好的海军装备和陆军装备。”可以 看出,邓小平追求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但是从当时的实际情况来看,经济水 平严重滞后成为当时矛盾的主要方面, 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就成了当时的现 实选择。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 指出,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 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成为新的历 史条件下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 设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新世纪新阶 段,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我国经济已经 获得了长足发展,为努力实现富国与 强军的统一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面临 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实现富国与 强军的统一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这 种新的形势,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明 确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这一适应新 的时代要求的科学论断,是对我党历 代领导集体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 相互关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该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面临多重复杂因素的安全威胁,国际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以及高科技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威胁。
此外,与邻国之间存在领土和海洋纠纷,反对分裂主义的斗争仍然很激烈。
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国家,维护人民的利益和安全等因素。
一支安全而强大的军队的道路仍然严峻。
满清政府的废和无能导致了当时的国家力量和军事力量的落后,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力量无情地践踏和破坏了中华民族。
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忽视国防军的建设将给国家和国家带来很多好处。
只有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才能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安全保证,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与利益提供有力的支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共同发展。
只有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在大国兴衰的整个历史中,宋朝虽然富裕,但军事力量却被削弱。
前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没有富裕的国家。
强大的军事力量不一定会导致一个国家的繁荣。
无视任何政党都可能导致国家的破坏和分裂,而富裕国家和强大军队的统一的实现是历史和经验的总结。
早在2000多年前,孙子就揭示了富国与强大军队之间的关系:“如果士兵不强大,就无法消灭敌人。
富国并不意味着一支强大的军队,而是一支强大的军队。
军队必须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一个富裕的国家可以培养一支强大的军队,一个富裕的国家可以互相补充,以均衡的方式发
展,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同时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制定总体计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_军事理论教程_[共2页]
91第 2 章 军事思想实现富国,根本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雄厚的经济基础。
实现强军,关键是提高军队战斗力,建立巩固的国防。
富国与强军紧密联系,共同构成国家富强的两大基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长期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抓住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
要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就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出发,制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战略,确定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布局,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之中,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三、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一)基点——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重要论断,是胡锦涛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断的基点。
其他一切论述都围绕这一基点而展开,渗透着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精神。
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一个大系统中进行思考,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统筹国防和军队建设,既考虑并做好军队工作,又顾全和支持国家建设,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只有坚持国防和经济两大发展战略相协调、两大战略任务相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二)精髓——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贯穿于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具备的政治品格,是党创立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
科学的本质在于求真,求真必须务实;务实,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解放思想。
胡锦涛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身就是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产物,渗透着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精神。
(三)主题——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胡锦涛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回答和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机遇。
我们应该促进军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转变作为国防军队建设的主线,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高度关注安全的海洋、太空和网络空间,努力提高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
我们应该培养大量高质量的新的军事人员,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有能力赢得局部战争条件下的信息化建设为核心,全面加强革命,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
同时,发挥军队人才、技术、装备优势,主动发挥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之路,是富国强军的有效途径。
有必要加强战略规划,制度和机制建设,法律法规的建设和集成的军用和民用发展,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力量,结合经济布局的调整和国防的布局,充分考虑国防的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装备科研生产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军事保障体系和国防动员防范体系。
扩展数据
坚持富国强军统一,是我们党积极适应新形势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安全、发展、利益问题,特别是国家核心安全问题更加突出。
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强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必须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强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关于强国有我内容句子摘抄50字
关于强国有我内容句子摘抄50字关于强国有我内容句子摘抄50字1、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2、天下虽安,忘战必危;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4、大力弘扬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5、没有国防固金汤,哪能致富奔小康6、众志成城兴中华,万众一心固国防;7、勿忘屈辱历史,实现民族富强;8、国防巍峨,凭借长期教育,柱石坚固,有赖你我参与;101、位卑未敢忘忧国;9、奉献小力量,共筑大国防;10、莫忘历史屈辱,铸就现代国防11、坚持人民战争战略思想,依靠人民建设强大国防;12、没有强大的国防,哪有人民的安宁;13、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想;14、依法服兵役是每个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15、落后就要挨打,忘战必有危机16、胸怀祖国,56个民族同奏祖国奋进曲;心系国防,华夏17、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18、致富不忘警钟长鸣,发展更须强边固防;19、和平发展当居安思危,钢铁长城需全民共筑;20、居安思危固国防,富国强兵奔小康21、举国同心固国防,军民合力筑长城;22、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23、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24、居安思危,有备无患;25、天下虽安,忘战必危26、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不断密切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军政军民关系;27、没有稳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安宁28、国防建设大舞台,有你参与更精彩;29、勿忘国耻,强我国防;30、富国强兵,国之要务;31、保护军事设施就是维护国家安全;32、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33、坚持党管武装原则,建设强大国防后备力量;34、没有国防固金汤,哪能致富奔小康;35、国防教育家喻户晓,爱国主义永放光芒;36、好儿女当立志从军报国;37、常怀报国之志为民为中华,常思武备兵事强军强国家38、人民战争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39、民以食为天,国以防为先;40、安居乐业常怀忧患意识,发展经济不忘国防建设;赞美国家强大的句子短句1、中华儿女心连心,遇到困难共打拼,和谐社会同携手,祖国母亲少烦忧!2、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此刻华丽的语言上,而是应当表此刻为祖国和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
【坚持富国强军的统一】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坚持富国强军的统一】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富国强军》,这是系统阐述胡主席关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的书。
富国强军,是我们的奋斗方向。
在“富国”上要赶超世界上最发达、最富裕的国家,在“强军”上也不能落后,要建设世界上一流的军队,要具有世界一流的军事力量。
一个没有世界一流军力的中国,既难以安全发展,难以和平发展,也难以履行自己的大国责任,难以履行维护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的时代使命。
强大和霸权之间,没有一种必然等同的绝对关系。
历史上的霸权国家,总是强大的国家,但是强大国家不一定就必然成为霸权国家。
中国要和平发展、和平崛起,所面临的最大阻力是霸权国家的遏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是无法突破这种遏制的。
应对“中国威胁论”,不能弱化“中国威慑力”。
这些年来,国际上一些人鼓噪“中国威胁论”。
“威胁论”的逻辑是:强大就是威胁,别人的强大就是对自己的威胁。
这等于说,新的年轻人的成长和强壮,就是对原来的成年人的威胁。
但是一个人不可能因为别人感到威胁就不长大和不强壮自己。
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把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前景看作是“威胁”和“对手”,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是他们自己需要解决的自己的问题,不是中国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中国军事力量,不是根据别人对中国威胁的感受程度,而是根据中国对自己受到威胁的感受程度。
就是说,不能以别人感到不受威胁为标准,而是要以自己感到安全为标准。
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军力,对于强权政治和霸权行为,对于分裂中国、遏制中国、甚至侵略中国的战略企图,是一种正义的威慑。
这种正义的威慑是世界和平与共同繁荣的需要。
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必须能够保证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需求,中国必须具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的军事力量。
中国越强大,就越是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军民融合典型的例子
军民融合典型的例子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懈探索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党领导打赢革命战争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是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升华。
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兼顾发展和安全,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所以能够对发展和安全构成支撑,是因为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向支撑拉动作用。
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战略能力。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合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赢得国家战略优势。
”
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懈探索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党领导打赢革命战争和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的基本经验,是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认识的重大升华。
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兼顾发展和安全,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之所以能够对发展和安全构成支撑,是因为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向支撑拉动作用。
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助于提升国家战略能力。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结合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赢得国家战略优势。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A.能打仗、打胜仗
B.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C.改革发展
D.军民团结深度发展
参考答案:B
【解析】: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365时事政治网。
我国军事安全形势(形势与政策教案)
授课章节名称认清军事安全形势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授课时间课次:课次:33 周次:周次: 33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清当前中国周边军事安全形势,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当前中国周边的军事安全形势。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举例、播放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授课内容认清军事安全形势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一、我国周边军事安全形势1、美军海上围堵,继续对我进行战略遏制。
其一,是美军海上岛链封锁。
其二,是美军亚太基地封锁。
其三,是美军军力东移。
据统计美军海军舰艇有300多艘。
其中,航母11艘,太平洋6 艘;核潜艇72艘,战略核潜艇14艘,攻击型核潜艇58艘。
部署:太平洋与大西洋为9:5。
“华盛顿”号航母宽92米,高81米,相当于25层建筑物,拥有3300个房间,乘员达6000多人,不仅包括军人,还包括摄影师、理发师等,是一座“活动的城市”。
“华盛顿”号航母的甲板上停着最先进的战斗机和预警机,指挥塔下的E-2C鹰眼预警机的作战半径达2000到3000公里,公里,如果到达黄海,如果到达黄海,“华盛顿”号可以“像看自己的手掌心一样察看中国主要海军基地和战斗力”。
——《环球时报》2010.6.8 2、日本军事扩张,给我国安全造成威胁日本周边矛盾重重,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与俄罗斯关于北方四岛的争端。
与中国关于东海汽油田的争端。
日本政府12日作出决定,准备在东海油气田联合开发问题上向中方做出一定让步,允许中国对“白桦”(中国称“春晓”)油气田的出资比例超过50%。
——参考消息2010.5.4 第1版中国多名官员指出:“不改善报道,谈判就无法进行下去。
”日本的报道是:“春晓不涉及日本主权问题,不在共同开发之列。
”但没有明确指出,春晓不属于共同开发的对象;应使用“合作开发”。
——参考消息2010.5.4 第1版1 3、朝鲜推行悬崖战略,东部隐患不可忽视。
《核不扩散条约》于1968年签署,1970年正式生效。
富国与强军的辩证关系及实现路径
富国与强军的辩证关系及实现路径富国是强军的依托,强军是富国的保障。
富国与强军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相互统一。
军队强大,但是没有国家经济的支撑,这个就可以苏联解体之后的乌克兰,虽说大部分军事遗产给了俄罗斯,但是乌克兰也继承了很多,将近30%的工业产能都在乌克兰这里,但是因为经济支持不了,最后这些家底都一点点败光了。
最明白的例子就是我们现在的辽宁舰航母,这艘航母的原型就是苏联的瓦良格号航母,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但是因为没有资金维护和修缮,最后只能卖掉。
所以说,经济基础是支持军事力量的关键,而军事力量又是保护经济基础的核心,两者是统一的。
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01
提高国际战略统筹能力
需要不断提高我们的国际战略统筹能力,能够减少在实现富国和强军的道路上的国际摩擦,减少矛盾,这是我们崛起不可避免的将引发世界格局的变化。
02
打造物质技术基础
要从国际的核心利益层面考虑,坚定地维护国家安定统一,和谐发展的大局,不断地打造物质技术基础。
03
探索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国防建设指导方针,是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重要体现。
“军民融合”要体现在国家整体战略上,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的高度,谋划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使国防和军队发展战略与国家整体战略相适应,合理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布局与进程,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
“军民融合”要体现在资源合理配置上,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
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军队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兼容发展,提高国防资源的使用效益。
“军民融合”要体现在协调运行机制上,要在国防经济、国防科技、军事教育、军事人才、军队保障等方面建立军民融合发展体系,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可靠的保证。
04
健全牵引机制
要不断地健全军事需求的牵引机制,健全激励和约束的机制等,能够更加利于军民融合的实施和发展,能够更好地转化为各部门和单位的驱动力。
本。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开创国防动员建设新局面
国防动员研能够开展网上政工,提高运用高科技知识的能力;熟悉政治工作法规和各项工作业务,不断增强政工干部有效履行职责的综合素质。
四是谋略必须高超。
在以信息为主导的联合作战中,谋略的地位作用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更加重要。
政工干部也要具有超常的谋略素养,努力提高在信息化战争中的谋略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战争需要,更好地为战争服务。
五是身心必须强健。
信息化条件下,由于战争的速决性、复杂性和连续性,对包含体力、心理、生理、精神等诸要素在内的身心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工干部必须使自己能够以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力、良好的心理投入信息化联合作战之中。
(本文责任编辑 孙永钰)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这一战略思想,抓住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指明了方向。
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一定要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创新发展。
一、积极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进一步增强抓好国防动员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国防动员建设是党和国家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工作,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国防动员建设重大意义的认识,积极推进国防动员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战略需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安全发展环境并不乐观。
在国际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并有新的发展,局部武装冲突接连不断,恐怖主义活动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我国安全发展环境面临多方面的威胁与挑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开创国防动员建设新局面■ 山东省省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 姜大明272009·03 NATIONAL DEFENSE28防动员研究2009·03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讲课稿)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讲课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翻一翻党史,我们会发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这一科学命题,在我党历史上是第一次提出。
那么,其一为什么今天我们党要提出这一命题?其二富国和强军是怎样统一的,或者说统一的内涵是什么?其三今天的我们又该怎样去科学实现它们的统一?围绕着这三个方面,我将和大家展开交流。
一、正确理解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客观依据二、全面把握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辩证关系三、科学践行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实践要求一、正确理解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客观依据事实上,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一直十分重视富国和强军的关系问题,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国防”,到小平同志提出,”,再到江泽民同志提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再到今天,胡总书记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那么,从“协调”到就今天的“统一”有着怎样的新发展、新要求呢?从哲学上讲,“协调”一般指的是处理两种性质、两种属性事物的关系,比如军事部门和政治部门要搞好协调,而“统筹”、“统一”一般指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个部分的关系,换句话说,从“协调发展”演进到“实现统一”表明我们党现在是把富国和强军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认识的,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我觉得这是一种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也是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创新点之一,更是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
由此,“统一”的第一个理论依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为什么这样说?大家知道,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短短六十年,特别是后三十一年,我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尤其经济领域,保持了年均%的快速增长,XX年,在地震、拉萨暴力事件等天灾人祸的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仍达30万亿元,这一数据是1978年的82倍,世界排名从第25位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日,排名第三的经济大国。
如何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只有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强军才有可靠的支撑。
强军兴军是富国强国的战略支撑。
同时,经济社会愈发展,安全需求也就愈旺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如果我们不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国家利益发展就没有安全保障,实现祖国统一就没有力量。
所以,必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自有国家以来,为了实现和维护其利益,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国家都要履行两大基本任务:一是发展,二是安全。
两者如同一个国家的双翼,统一于国家的整体利益。
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因为无论富国还是强军,都需要一定的资源投入,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二者在资源配置方面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系。
因此,同时满足这两种需求通常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因此,从古至今人们对富国和强军关系的探求就没有停止过。
1.提高国际战略统筹能力:提升这种能力的目的在于减少实现富国强军的国际摩擦成本,中国崛起不可避免地要引发世界力量格局的变化。
2.一方面应从国家核心利益出发,维护国家发展大局,潜心打造我国的物质技术基础。
3.提升军民融合发展力量:要使军民融合式发展获得不竭动力,必须健全有利于军地统筹的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
4.健全军事需求牵引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将有利于全局利益的军民融合发展,转化为各部门、各单位的利益驱动。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
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作者:张华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02期【摘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深刻地揭示了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富国;强军;统一;协调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富国和强军统一”这一科学命题,深刻地揭示了国防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一方面是对建军经验的科学总结,另一方面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效益指明了方向。
一、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和生动体现,富国与强军共同构成国家富强的两大基石,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国防建设水平,富国是强军之基纵观世界大国兴衰史,有一条基本规律曾被反复印证:国富才能兵强,兵强才能安全,安全才能发展,发展才能强国。
富国是强军之基,但并不是富国就能强军。
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清王朝的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第一,但很快却被世界列强的坚船利炮撕开国门,进而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弱国。
相反,当时的日本也倍受西方列强欺凌,明治维新才开始发奋图强。
1895年甲午海战打败了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赔款2.3亿两白银。
日本把这笔索赔资金投入军备,在1904年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远东舰队,从此一跃成为世界强国。
而在甲午海战前十年间,慈禧用于军费的开支少之又少,甚至挪用海军经费为自己过六十大寿;不仅如此,她还花费1万万两白银修建圆明园,这笔白银足可以增建10支北洋舰队。
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之时,清政府又签订《辛丑条约》赔银4.5亿两,按照当时清朝的收入要赔到1960年以后才能付清。
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哪年
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是2027年。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提出,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是建军百年奋斗目标。
我们都知道,建军大业在我们国家一直都是不变的话题,强军才可护国,都说强国必须强军,国家也在不断地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人才,对于建军这一方面的人才也在以最高要求来选拔人才,培养建设一支听党指挥、作风优良的军队,是国家要坚持的奋斗精神,这对于我国的国防军队是有很大帮助的。
国家制定了在2027年要成为国防军队的重要日子,中国共产党在这中间的作用无可厚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要及时巩固我国国防军队的重要地位,因为这将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确保实现该理想之前,立足于国家发展状态才是对症下药,要明确我国的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统一好中国梦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所以2027年是一个关键时期,明确了奋斗方向才能够鼓舞斗志,也是建军强国良好发展的重要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有关重要论述
□孙科佳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这一重要论述在新的高度和新的起点上科学确立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定位,表明我们党对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内的国家总体建设规律认识的升华,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充分反映了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全局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科学指南。
一、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定位的重大理论突破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定位的重大理论突破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一是在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高度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定位。
富国与强军是小康社会不可缺少的两大基本标志,必须将国防和军队建设置于国家安全与发
展的战略全局和国家建设总体布局中进行筹划。
国防建设对小康社会不仅起“保障”作用,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建设处于同等重要地位,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要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通常来看,“协调”讲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统筹”讲的是一个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关系。
从“协调”演进为“统筹”,既是我们党对富国与强军统一体的认识深化和升华,也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论述的创新点之一,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
二、确立国防和军队建设战略定位的客观依据
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国家建设总体布局中的地位逐步提升,是由国防和军队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功能所决定的。
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已不单纯是中国军事领域自身的任务,而是中华民族实现整体腾飞的系统要求。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逐步从“国家主权安全”向“国家利益安全”变化,从“三维空间安全”向“多维空间安全”变化,从传统安全领域向政治安全、制度安全、经济安
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军事安全等诸多领域拓展。
总体看,中国和平发展具有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现实安全威胁与潜在安全威胁交织、军事安全形式与其他安全形式交织、国内安全问题与国际安全问题交织,共同构成中国安全的总体态势。
在这种复杂的安全态势中,军事安全处于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国防和军队建设水平和质量如何,直接关系中国在世界战略格局演变中的地位,直接关系中国和平发展的历史进程,直接关系小康社会的建设质量,直接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直接关系党、国家和人民的生死存亡。
三、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最需要正视和解决的战略性课题
努力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涉及诸多问题,而带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是,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解决富国与强军同时进入“攻坚期”的战略性课题。
当代中国社会变革逐步进入攻坚期。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现代化躁动”。
在这个时期,改革开放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影响,产业结构快速调整,社会利益
格局剧烈变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多。
当代中国军事正在进入军事变革的攻坚期,面对着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可以集中概括为:旧的系统正在打破,新的系统尚未形成,武器装备、作战理论、人才结构、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处于重大的时代转型期。
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深层次问题浮出水面,诸多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问题亟待解决,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问题随时发生,改革或变革任务十分繁重和艰巨。
军事变革攻坚期与社会变革攻坚期相交,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尤其西方国家的重要的“中国特色”之一,也使中国面临着西方国家不曾面临的复杂问题。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军事变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相当成熟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不存在“现代化躁动”时期固有的社会风险,因而不存在军事变革与社会经济转型之间的较大矛盾,表现为军事领域的“单一变革”。
而中国的军事变革是在整个社会变革大环境中进行的,军事变革与社会经济转型同时进行,军事变革攻坚期与社会变革攻坚期的各类矛盾问题相互交织,表现为军事领域与社会领域的“双重变革”。
尤其社会变革攻坚期
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环境的不成熟性和社会环境的不稳定性,必然使中国军事面临一系列西方军事不曾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就军队而言,必须正视一个客观现实:在社会总体变革的历史阶段内,军事变革不能超出社会变革成果的支持和承受范围,不能影响社会变革过程中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从这个意义上讲,解决中国军事需求已不能从中国军事自身情况出发,中国军事领域若干重大政策制度能否及时出台,并不完全取决于军事领域自身需要,而更多的是由中国社会变革尤其是社会变革攻坚期的承受力所决定的。
就国家而言,在多个领域重大变革同时进行的情况下,怎样处理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的关系,使中国军事变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变革相配套,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相协调,是中国总体建设向前发展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这些问题如不能正确解决,富国进程和强军进程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把国
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做好的一篇
大文章。
做好这篇大文章,最重要的是做好“五个纳入”。
一是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划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总体规划。
总的说来,就是要以国家安全环境为前提,摆正国防和军队建设地位;以国家战略利益为根本,确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目标;以基本国情军情为依据,选择国防和军队建设模式;以综合国力为依托,建立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机制。
使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筹划和部署符合国家总体布局的要求,使军队建设进程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相一致,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促进,国防发展战略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相配套。
二是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创新
体系。
这涉及诸多方面,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科学规划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既实现成果共享,又推动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相互转化。
应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作出专项规划;加快制定两用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两用技术的投入政策,加大两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健全两用技术的管理体制,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民两用高技术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从而使两用技术成为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的技术支撑点和强大推动力。
三是将重大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
建设体系。
具体讲,国家大型民用基础设施建设,要兼顾国防建设的需要;国防项目建设也要尽可能做到军民共用。
在国家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通信线路等重大工程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战时部队机动、武器装备调运、军事通信,以及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的需要。
国防项目建设也要尽量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和平时期国防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国防项目、军事设施对经济建设的服务支援作用。
要以法规的形式,约束和规范基建项目的军民双向兼顾。
通用性强的军用设施要建立军民协调机制,做到军民合用,以提高经济效益。
四是将军队人才基础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军官学历教育、通用人才培养,都可以依托国民教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军用知识与民用知识,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的趋势正在进一步发展,尤其基础性知识更没有军民之分,军事教育和国民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
从我军情况看,由于受培训定额、教学水平和生源质量等因素制约,全军院校难以完全满足部队对人才的需求。
而地方院校招生规模较大,学科专业齐全,课程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这为我们依托国民
教育培养军队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五是将军队生活服务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军队的后勤保障特别是生活保障必须社会化,以减轻部队“办社会”的负担,其方向是扩大军队社会化的保障范围。
随着军队生活保障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一些与军事职能没有多大关系的保障机构可以逐步剥离,有间接关系的也可以相应压缩。
军队需要的保障机构要很精干、很充实,同时保障水平要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