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t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ppt23).pptx
合集下载
技术创新ppt课件
.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 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例子
技术与产品
发明年份
创新年份
日光灯
1859
1938
采棉机
1889
1942
拉链
1891
1918
电视
1919
1941
喷气发动机
1929
1943
雷达
1922
1935
复印机
1937
1950
蒸汽机
1764
1775
尼龙
1928
1939
◦ 创新精神 ◦ 兴趣爱好 ◦ 冒险精神 ◦ 逐利欲望等
.
Mayers & Marquis 考察了5个产业的567项创新 研究表明,对于多数新产品而言,其成功更多地 来源于市场需要而非技术机会。
[英]Langrish等人 对1996-1997年间获得the Queen’s Award winner的84项成功商业化的技术 创新进行了分析。结论:“也许,关于技术创新 稳妥也是最高程度的概括是:它必须是特定需要 和特定技术可能性的综合”。
4.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逻辑过程
设想的产生:根据企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敏感地捕 捉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为满足一种新需求而提出的 创新设想。
研究开发:企业将创新设想转化成技术和商业上可行 的新产品或新技术的过程
工程设计 商业化生产 市场实现: 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新
商品的过程。 创新成果扩散:创新成果第一次商业化之后的进一步
无线电报
1889
1897
三极真空管
1907
1914
圆珠笔
1938
1944
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
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 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例子
技术与产品
发明年份
创新年份
日光灯
1859
1938
采棉机
1889
1942
拉链
1891
1918
电视
1919
1941
喷气发动机
1929
1943
雷达
1922
1935
复印机
1937
1950
蒸汽机
1764
1775
尼龙
1928
1939
◦ 创新精神 ◦ 兴趣爱好 ◦ 冒险精神 ◦ 逐利欲望等
.
Mayers & Marquis 考察了5个产业的567项创新 研究表明,对于多数新产品而言,其成功更多地 来源于市场需要而非技术机会。
[英]Langrish等人 对1996-1997年间获得the Queen’s Award winner的84项成功商业化的技术 创新进行了分析。结论:“也许,关于技术创新 稳妥也是最高程度的概括是:它必须是特定需要 和特定技术可能性的综合”。
4.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逻辑过程
设想的产生:根据企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敏感地捕 捉技术机会和市场机会,为满足一种新需求而提出的 创新设想。
研究开发:企业将创新设想转化成技术和商业上可行 的新产品或新技术的过程
工程设计 商业化生产 市场实现: 企业把新产品转变为市场上所需要的新
商品的过程。 创新成果扩散:创新成果第一次商业化之后的进一步
无线电报
1889
1897
三极真空管
1907
1914
圆珠笔
1938
1944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
技术发明是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另外,技 术发明可以申请技术专利保护。
技术创新与技术专利
在技术发明中,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但未获得应用(专利),一部分是 获得商业化应用的发明(技术创新)但 未获得专利,还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并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R&D)
几十年来,技术创新定义有许多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列举 于下: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的定义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定义 美国学者缪尔赛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 我国学者傅家骥的定义 我国政府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的创新定义,学者 们多年来在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第三,既然各种技术创新最终都必须通过市场上的成功实现表 现出来,不成功的不能称之为技术创新,那么,“成功”的概 念和标准是什么?指的是商业盈利,还是市场份额,或是技术 优势?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技术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
方面的内容。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角度把它定义为:新产品、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 “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是从技术变革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方面进行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 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 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本家通过使用 新机器以降低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这实际上就是通过 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 这是技术创新的本意所在。(p235)
技术创新与技术专利
在技术发明中,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但未获得应用(专利),一部分是 获得商业化应用的发明(技术创新)但 未获得专利,还有一部分是获得专利的 发明并得到了商业化应用。
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R&D)
几十年来,技术创新定义有许多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列举 于下: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的定义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定义 美国学者缪尔赛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 我国学者傅家骥的定义 我国政府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的创新定义,学者 们多年来在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第三,既然各种技术创新最终都必须通过市场上的成功实现表 现出来,不成功的不能称之为技术创新,那么,“成功”的概 念和标准是什么?指的是商业盈利,还是市场份额,或是技术 优势?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技术创新把技术发明和技术应用相结合,包括技术和经济两个
方面的内容。经济学家着重从经济角度把它定义为:新产品、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创新一般是指人的创造性劳动及其成果。技术创新的概念是由 “创新”的概念衍生而来的。对技术创新问题的研究,马克思 《在资本论》中是从技术变革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 方面进行的。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为创造 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 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以提高劳动生产力”。资本家通过使用 新机器以降低产品的价值,从而获得利润,这实际上就是通过 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来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经济效益, 这是技术创新的本意所在。(p235)
技术创新ppt课件ppt课件
19
3、营销服务战略(一)
营销战略目标:以国际规范的综合商社模式为发展 方向,分阶段改进贸易体制,即组建集团贸易总公 司,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扩大公司贸易规模和贸易 地域,实现贸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贸易的规模经济。
扩大分销网络:在目前已有3个区域贸易公司的基础 上逐步扩大,按地区设立分销职能的贸易公司,形 成较为稳定的国内销售网,以经销方式实现销售不 断扩大和稳定市场占有率,公司分别对地域性分销 公司实行统一管理,提供产品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等方面的支持。
战略定位:三年规划,第一步,在第一年,定位于 改进型和模仿型创新;第二步,定位于技术技术跟 踪和创新,稳定市场;第三步,定位于根据市场需 求进行全新型创新;第四步,定位于技术储备和输 出。
18
2、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
填补空隙:研究分析市场上主要产品系列薄弱之处或未被竞争者产品覆盖 的市场面,发展独具某种性能的生产工艺。
员,专门从事科研工作。 广泛借助社会科技资源开发新技术。 把消化引进技术工作纳入生产技术规划。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发掘保护技术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17
四、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构想 1、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策略
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研、产、售一体化,逐 步加大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含量,在世界气雾剂及 国际市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创新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技术 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在既追求高水平的技术 开发的前提下,又追求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要深刻 认识到技术和市场,技术与成本,技术与产量,技 术与服务,技术与效益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创 造出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产品。
11
技术创新可行方案
综合我司长期积累的有效经验,大力地进行改 进型、模仿型、全新型创新。
3、营销服务战略(一)
营销战略目标:以国际规范的综合商社模式为发展 方向,分阶段改进贸易体制,即组建集团贸易总公 司,实现内外贸一体化,扩大公司贸易规模和贸易 地域,实现贸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贸易的规模经济。
扩大分销网络:在目前已有3个区域贸易公司的基础 上逐步扩大,按地区设立分销职能的贸易公司,形 成较为稳定的国内销售网,以经销方式实现销售不 断扩大和稳定市场占有率,公司分别对地域性分销 公司实行统一管理,提供产品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 等方面的支持。
战略定位:三年规划,第一步,在第一年,定位于 改进型和模仿型创新;第二步,定位于技术技术跟 踪和创新,稳定市场;第三步,定位于根据市场需 求进行全新型创新;第四步,定位于技术储备和输 出。
18
2、公司的技术发展战略
填补空隙:研究分析市场上主要产品系列薄弱之处或未被竞争者产品覆盖 的市场面,发展独具某种性能的生产工艺。
员,专门从事科研工作。 广泛借助社会科技资源开发新技术。 把消化引进技术工作纳入生产技术规划。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发掘保护技术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
17
四、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构想 1、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策略
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实现研、产、售一体化,逐 步加大生产、经营中的技术含量,在世界气雾剂及 国际市场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技术创新始终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根据技术 发展趋势和市场环境变化,在既追求高水平的技术 开发的前提下,又追求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要深刻 认识到技术和市场,技术与成本,技术与产量,技 术与服务,技术与效益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创 造出极具市场生命力的产品。
11
技术创新可行方案
综合我司长期积累的有效经验,大力地进行改 进型、模仿型、全新型创新。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过程
制造、营销等因素的并行过程。
系统集成网络模型(SIN)
创
最新出现的第五代创新过程模型(SIN)是一
体化模型的理想化发展,同时又增加了一些新
新
的特征,例如合作企业之间的更密切的战略联
结。SIN最为显着的特征是它代表了创新的电
子化和信息化过程,更多地使用了专家系统来
管
辅助开发工作,仿真模型技术部分代替了实物 原型。SIN将供货商和用户之间的计算机辅助
新 英国苏塞克斯大学的科学政策研究所(Science
Policy Research Unit,简称SPRU)根据创新的
管 重要性,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性创新、根本性
创新、技术系统的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的变 更。
理 渐进性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渐进
的、连续的小创新。
创 技术创新的分类
A-U模型描述了特定产业中产品创新与 工艺创新相互依存的关系,以及技术创 新对产业成长的作用。
A-U模型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主要创新率
不稳定阶段
过渡阶段
稳定阶段
主导设计的概念
某一产品种类的主导设计是赢得市场信赖 的一种设计,是竞争者和创新者为支配重 要的市场追随者所必须奉行的一种设计。 一般来说,主导设计通常是以综合过去产 品变化中所采用的技术创新而形成的一种 新产品(或一系列特征)为形式的。
新 新是指与新产品制造、新工艺过程或
设备的首次商业应用有关的包括技术、
管 设计、生产及商业的活动。
技术创新一般涉及到“硬技术”的变化,
理 侧重于对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改变。但技术
创新并非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涉 及到技术、生产、管理、财务和市场等一 系列环节的综合化的过程。
第五讲 创新的过程
2、第二阶段:成长期 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 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 路。 3、第三阶段:成熟期 指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 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市 场需求趋于饱和。
4、第四阶段:衰退期 是指产品进入了淘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 展以及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原因,产品的销 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 老化,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上已经有 其它性能更好、价格更低的新产品,足以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企业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是相互关联的,在产 业成长的不同阶段,对两者的则重有所不同,企 业的创新频率和创新类型取决于产业成长的不同 阶段,并把产业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即不稳 定阶段、过渡阶段、特定阶段。 1、不稳定阶段 、 在这个阶段,技术与产品的变化非常快,产品创 新同时面临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
风格(style):是一种在人类生活基本但特点突出的表现 方式。风格一旦产生,可能会延续数代,根据人们对它的 兴趣而呈现出一种循环再循环的模式,时而流行,时而又 可能并不流行。 时尚(fashion):是指在某一领域里,目前为大家所接受 且欢迎的风格。 热潮(fad):是一种来势汹汹且很快就吸引大众注意的 时尚,俗称时髦。 扇贝型产品生命周期主要指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地延伸再延 伸,这往往是因为产品创新或不时发现新的用途。
2、过渡阶段
消费者对创新的产品已有清晰地理解,市 场接受创新产品,市场的需求稳定,大规 模生产使得制造效率大大提高,企业由此 享受到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大量生产创 新产品,管理和控制显得更为重要,竞争 的焦点是产品是产品的质量与价格。
3、稳定阶段 、
产品和工艺技术都已成熟,市场需求稳定, 生产过程和企业组织日趋专业化,组织控 制强调目标、结构和规章制度,操作是程 序化的,组织有机械化的特点。 这种在稳定阶段下为了提高效率而采取的 刚性高自动化设备,同技术创新产生了不 可调和的矛盾。
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ppt正式完整版
学领域重复出现。
• 2、技术进化模式在不同的工业部门及不同的科学 领域重复出现
• 3、发明经常采用不相关领域中存在的效应。 • 基于TRIZ理论的技术创新分级
• TRIZ理论适用于创新分级中的2~4级的问题。
TRIZ理论的技术创新分级
•四级———新原理————科学原理
• 等级 方法 •产品技术生命周期(S型曲线) :
• 创新设计:类比设计(本域、近域和远域)
功能
19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公司的工程师首 先提出功能的概念,并把它作为价值工程研 究的核心。他认为,顾客购买的不是产品本 身,而是产品的功能。功能的定义:一个产 品必须要做的工作,通常用“动词+名词” (动词要抽象,名词要精确)表示。功能实 现原理的通用性是TRIZ理论的重要发现。
•如果还找不到资源,重新定义需求
•1、在一个系统中引入一种有用功能,导致另一个子系统产生一种有害功能,或加强了以存在的一种有害功能。
• 三级——根本性的改进——行业以外的知识 •功能分析、冲突分析、物质-场分析、资源分析
•4、标识功能和惯例功能
•功能分析、冲突分析、物质-场分析、资源分析
• 二级——少量的改进———行业内的知识 •TRIZ 解 决 流 程
• 物质场模型变换规则: • 1、为不完整物质—场引入新元件 • 2、为提高现有物质场的功效,延伸已有物质—场 • 3、对检测或测量问题,可延伸产生两个场,一个
作为输入,一个作为输出 • 4、消除有害的、多余的、不需要的物质—场的最
有效方法是引入第三种物质S3 • 5、在输入、输出间增加一个作为转换的中介物质
•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
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
主要内容
• 一、 问题 • 二、创新 • 三、资源 • 四、技术系统进化定律 • 五、TRIZ理论 • 六、计算机辅助创新
• 2、技术进化模式在不同的工业部门及不同的科学 领域重复出现
• 3、发明经常采用不相关领域中存在的效应。 • 基于TRIZ理论的技术创新分级
• TRIZ理论适用于创新分级中的2~4级的问题。
TRIZ理论的技术创新分级
•四级———新原理————科学原理
• 等级 方法 •产品技术生命周期(S型曲线) :
• 创新设计:类比设计(本域、近域和远域)
功能
19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公司的工程师首 先提出功能的概念,并把它作为价值工程研 究的核心。他认为,顾客购买的不是产品本 身,而是产品的功能。功能的定义:一个产 品必须要做的工作,通常用“动词+名词” (动词要抽象,名词要精确)表示。功能实 现原理的通用性是TRIZ理论的重要发现。
•如果还找不到资源,重新定义需求
•1、在一个系统中引入一种有用功能,导致另一个子系统产生一种有害功能,或加强了以存在的一种有害功能。
• 三级——根本性的改进——行业以外的知识 •功能分析、冲突分析、物质-场分析、资源分析
•4、标识功能和惯例功能
•功能分析、冲突分析、物质-场分析、资源分析
• 二级——少量的改进———行业内的知识 •TRIZ 解 决 流 程
• 物质场模型变换规则: • 1、为不完整物质—场引入新元件 • 2、为提高现有物质场的功效,延伸已有物质—场 • 3、对检测或测量问题,可延伸产生两个场,一个
作为输入,一个作为输出 • 4、消除有害的、多余的、不需要的物质—场的最
有效方法是引入第三种物质S3 • 5、在输入、输出间增加一个作为转换的中介物质
•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
技术创新过程与方法
主要内容
• 一、 问题 • 二、创新 • 三、资源 • 四、技术系统进化定律 • 五、TRIZ理论 • 六、计算机辅助创新
技术创新 ppt课件
ppt课件 19
中国企业需要创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王明舰教授认为,日本企业善于将一 个行业吃透 ,并且以此为立足点 ,开始谨慎的对周边行 业进行扩张. 中国企业往往立足未稳 ,便喜欢盲目的多元化经营 .事 实上 ,盲目扩张带来的弊病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缺少核 心竞争力,资金漏洞频出,没有稳固的忠实消费群等等, 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的增量性创新意识和 能力 ,通过不断的产品改造和改进 ,谋求更高的顾客满 意度 ,维护起一个忠实的消费群体 ,巩固自己在核心行 业中的地位,然后再谋求向周边行业进行扩张.
?高失败率?高智力?高投入?高度组织提升创新管理实现技术创新把握创新真实内涵理解创新内在过程全面寻求泉创建利于创新文化运用创新管理工具建立完善创新系统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财富实现技术创新创造企业财富创新源泉提高创新战略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有效运用创新组织加强创新人才管理创新文化富的十个法则第一节技术创新概述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18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24
第一节 技术创新概述
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 18 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 斯 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 和经济增长,提出了 18 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 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 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1912年,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J ·A ·熊彼特(J. A. Schumpeter) 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创新 (Innovation)”概念,他认为,创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 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中国企业需要创新!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王明舰教授认为,日本企业善于将一 个行业吃透 ,并且以此为立足点 ,开始谨慎的对周边行 业进行扩张. 中国企业往往立足未稳 ,便喜欢盲目的多元化经营 .事 实上 ,盲目扩张带来的弊病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缺少核 心竞争力,资金漏洞频出,没有稳固的忠实消费群等等, 这些都制约了企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因此,中国企业应该学习日本企业的增量性创新意识和 能力 ,通过不断的产品改造和改进 ,谋求更高的顾客满 意度 ,维护起一个忠实的消费群体 ,巩固自己在核心行 业中的地位,然后再谋求向周边行业进行扩张.
?高失败率?高智力?高投入?高度组织提升创新管理实现技术创新把握创新真实内涵理解创新内在过程全面寻求泉创建利于创新文化运用创新管理工具建立完善创新系统依靠技术创新实现企业财富实现技术创新创造企业财富创新源泉提高创新战略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有效运用创新组织加强创新人才管理创新文化富的十个法则第一节技术创新概述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18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和经济增长提出了18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24
第一节 技术创新概述
一、技术创新的产生与发展
技术创新理论的产生应追溯到 18 世纪,当时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 斯 密其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谈到了技术变革 和经济增长,提出了 18 世纪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 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探讨了科学在技术 变迁中的作用和从“干中学”的问题。 1912年,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J ·A ·熊彼特(J. A. Schumpeter) 在其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率先提出“创新 (Innovation)”概念,他认为,创新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 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技术创新的概念、过程和机制PPT(67张)
技术创新的运行模式(p243)
技术推动模式 市场拉动模式 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 一体化创新模式 系统网络创新模式
现代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角度来看,一般是依照上述 第四种模式尤其是第五种模式进行,这样才能充分考 虑影响技术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建立国家创新系统, 更有效地开展技术创新。
本节约型创新 、劳动节约型创新 和中性技术创新 等。(p239)
技术创新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p239-240)
创造性 效益性 风险性 周期性 集群性 系统性
第二节 技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概述 技术创新的过程 技术创新的机制
马克思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揭示了技 术创新的过程和机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技术创新的过程是由若干个阶段和环节构成的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多种划分。 (p240-241)
总的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由各个阶段 构成的双向或多向互动的系统的动态过程。
我国技术创新的发展状况
似乎是每一个角度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 我国的技术创新的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 很大程度的改变,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 以来,这种改变更为显著,但是研究者 却很少关注造成这种改变的深层次原因。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是经济 与社会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造成某
几十年来,技术创新定义有许多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列举 于下:
奥地利学者熊彼特的定义 英国学者弗里曼的定义 美国学者缪尔赛的定义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定义 我国学者傅家骥的定义 我国政府定义
迄今为止,国内外仍未形成严格统一的技术的创新定义,学者 们多年来在观点上的主要差别和争论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节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特点
一、技术创新的由来 二、技术创新的本质 三、技术创新的分类和特点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
市场需求
01
新的需求
社会与市场需求
提出
研究
市
样品
制造
营销
思路
设计
场
新的知识
最新技术
Source: Rothwell (1983).
营销 R&D 产品开发 工艺开发 供应 制造
营销
联合协调小组(工程师\管理人员) 技术创新管理--部门协调
Source: Graves (1987).
进入市场
产品构思
2.2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 PPT部分
技术推动 市场需求拉动 其他启动因素
企
研
业
究
家
与
创
开
设
制
市
新
发
场
概
或
销
念
模
产
引
生
进
市 场 占 有 率 提 高
超 额 利 润 获 得
新新 兴产 产业 业的 的新 形增 成长
营销
盈利
05
04
制造
设计与样品生产
03
02
科学技术
01
销售
04
开发
02
制造
03
应用研究
试验开发
市场开发 营销设计
生产制造 工艺完善
创新过程的复杂性
系统网络型
集成并行型
第四代
交互耦合型
市场拉动型
第三代
第四代
技术推动型
第二代
第一代
1960
1970
1980 1990
时间
01
新的需求
社会与市场需求
提出
研究
市
样品
制造
营销
思路
设计
场
新的知识
最新技术
Source: Rothwell (1983).
营销 R&D 产品开发 工艺开发 供应 制造
营销
联合协调小组(工程师\管理人员) 技术创新管理--部门协调
Source: Graves (1987).
进入市场
产品构思
2.2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 PPT部分
技术推动 市场需求拉动 其他启动因素
企
研
业
究
家
与
创
开
设
制
市
新
发
场
概
或
销
念
模
产
引
生
进
市 场 占 有 率 提 高
超 额 利 润 获 得
新新 兴产 产业 业的 的新 形增 成长
营销
盈利
05
04
制造
设计与样品生产
03
02
科学技术
01
销售
04
开发
02
制造
03
应用研究
试验开发
市场开发 营销设计
生产制造 工艺完善
创新过程的复杂性
系统网络型
集成并行型
第四代
交互耦合型
市场拉动型
第三代
第四代
技术推动型
第二代
第一代
1960
1970
1980 1990
时间
创新管理--技术创新过程(PPT 95页)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企业创新举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苹果公司
苹果电脑的软、硬件及配件绝大部分不 能与其他电脑兼容,这种做法极大地限 制了它的发展。目前,苹果在美国个人 电脑市场占5%的份额,在全球市场份额 5% 不足3%。 但苹果公司向来都是一个富有创造精神 的公司,每一款新电脑的推出都会引起 业界轰动。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未知的未来
苹果公司希望通过新产品和新计划使苹 果的全美市场份额达到5%以上,但时下 电脑业竞争如此激烈,各大软、硬件公 司都不断推出低价位的新产品吸引顾客。 苹果的iMAC能否畅销,最终还是要由顾 客说了算。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组织管理创新 创
新 管 理
组织管理创新是指在企业中引入新 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实现企业资源更 有效的配置。
在我国的研究中,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基本 上相通,都侧重于企业中“软技术的变化”。 组织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特别是 重大的技术创新,常常伴随着组织管理创新 同时进行。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技术创新过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创 新 管 理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设计创新构思产生、 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 与制造、用户参与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 列的活动。在创新过程中,这些活动相 互联系,相互连接,有时又形成循环交 叉或并行的操作。这些活动以不同的方 式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技术 创新过程模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企业创新举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苹果公司
苹果电脑的软、硬件及配件绝大部分不 能与其他电脑兼容,这种做法极大地限 制了它的发展。目前,苹果在美国个人 电脑市场占5%的份额,在全球市场份额 5% 不足3%。 但苹果公司向来都是一个富有创造精神 的公司,每一款新电脑的推出都会引起 业界轰动。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未知的未来
苹果公司希望通过新产品和新计划使苹 果的全美市场份额达到5%以上,但时下 电脑业竞争如此激烈,各大软、硬件公 司都不断推出低价位的新产品吸引顾客。 苹果的iMAC能否畅销,最终还是要由顾 客说了算。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组织管理创新 创
新 管 理
组织管理创新是指在企业中引入新 的管理方式或方法,实现企业资源更 有效的配置。
在我国的研究中,组织创新与管理创新基本 上相通,都侧重于企业中“软技术的变化”。 组织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关系密切,特别是 重大的技术创新,常常伴随着组织管理创新 同时进行。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技术创新过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创 新 管 理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设计创新构思产生、 研究开发、技术管理与组织、工程设计 与制造、用户参与以及市场营销等一系 列的活动。在创新过程中,这些活动相 互联系,相互连接,有时又形成循环交 叉或并行的操作。这些活动以不同的方 式联系起来,就形成了不同的企业技术 创新过程模型。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 中国最大的免费课件资源库
技术创新的过程共59页文档
市场需求 生产需求
研究开发
生产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1 线性模型
3. 技术推动-市场拉引综合作用模型
• 基本含义:技术和需求常常是以一种相互作用的 方式而共存。技术创新往往是技术推动和市场需 求拉引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都是决定创新成功 的关键因素。
技术发展 技术可行性 潜在市场 市场需求
项目 确认
当前社会的目标、需求和市场
解决 问题
设计 开发
生产 制造
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存量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3 链环-回路模型
• 提出:克莱茵、罗森伯格,1986。
• 特点:将技术创新的各个阶段与现有知识技术存 量和基础研究相联系;提示了创新链各个环节之 间的反馈关系。
新需求 识别
形成 思想
新技术 能力
项目 确认
当前社会的目标、需求和市场
解决 问题
设计 开发
生产 制造
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存量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2 交互作用模型
• 特点:强调技术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强调 创新过程中各环节与市场需求和技术进展 之间的交互作用。
新需求 识别
形成 思想
技术推动,并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 例如:激光、无线电、半导体、材料等技
术创新。
基础 研究
应用 研究
开发 研究
生产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1 线性模型
1. 技术推动模型
• 政策含义:注重和遵循技术推动的规律; 国家在科技政策的制定和科技资源的配置 方面,要注重加强创新源头的实力,提高 研究开发能力,重视基础研究长期以来在 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技术创新的过程
• 美国经济学家罗森伯格的观点:“创新活动由需 求和技术共同决定,需求决定创新的报酬,技术 创新决定成功的可能性及成本。”
技术发展 技术可行性 潜在市场 市场需求
研究 开发
生产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2 交互作用模型 • 提出:罗斯韦尔(R. Rothwell)、罗伯逊(A.
Robertson),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选择部件 并与供应 商沟通; 建立早期 产品系统 原型;确 立产品结 构
完成产品 细化产品 详细设计; 设计;对 与工艺设 中间试验 计师合作 产品进行 试制产品 检测;解 原型;测 决技术难 试产品原 题 型
制造 ……
……
……
……
营销 ……
……
……
……
资料来源:傅家骥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3 链环-回路模型 • 5条创新过程路径:
– 第5条(I路径):表示需求拉动了技术创 新。即需求拉动模型。
R
R
R
DK
3K
3
K
3
12
12
12
潜在 C 市场 f
发明 C 设计 f
设计 C 细化 试验 f
再设计 C 生产 f
F
F
F
研究 I 知识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新需求 识别
形成 思想
新技术 能力
项目 确认
当前社会的目标、需求和市场
解决 问题
设计 开发
生产 制造
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存量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技术发展 技术可行性 潜在市场 市场需求
研究 开发
生产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2 交互作用模型 • 提出:罗斯韦尔(R. Rothwell)、罗伯逊(A.
Robertson),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选择部件 并与供应 商沟通; 建立早期 产品系统 原型;确 立产品结 构
完成产品 细化产品 详细设计; 设计;对 与工艺设 中间试验 计师合作 产品进行 试制产品 检测;解 原型;测 决技术难 试产品原 题 型
制造 ……
……
……
……
营销 ……
……
……
……
资料来源:傅家骥等. 技术创新学.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2.1.3 链环-回路模型 • 5条创新过程路径:
– 第5条(I路径):表示需求拉动了技术创 新。即需求拉动模型。
R
R
R
DK
3K
3
K
3
12
12
12
潜在 C 市场 f
发明 C 设计 f
设计 C 细化 试验 f
再设计 C 生产 f
F
F
F
研究 I 知识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新需求 识别
形成 思想
新技术 能力
项目 确认
当前社会的目标、需求和市场
解决 问题
设计 开发
生产 制造
现有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存量
销售
2.1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和分析
技术创新的过程PPT文档共59页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9
技术创新的过程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 触社会 ,难道 你是野 人。(名 言网) 13、不怕,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的重要意义:innovation or die
创新已经成为新的信仰,然而,关于它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培育创新,仍是 一个存有困惑的问题。
[英]Nicholas Valery著,战洪起等译,《工业创新》(Innovation in Industry),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美国IRI(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在对美国主要技术公司的年度调查中发现, “设法使创新发生”已经从早些年的第4,5位问题上升为1998年工业界面临的首 要问题。
资料来源: 许庆瑞编著,《研究与发展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1、13页。 [美]理查·福斯特,《创新:进攻者的优势》,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
第1讲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
• 创新:一个存在普遍分歧的领域 • 创新理论的发端 • 发明、技术创新与R&D • 摩尔定律与S型曲线 • 创新的分类、 • 工业创新主体 • 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 • 创新的过程模型 • 工业创新的分布模式 • 创新群集 • 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
创新:一个存在普遍分歧的领 域
摩尔定律(Moor’s Law)
• 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诺伊斯、摩尔与葛洛夫 • 摩尔观察了从1959-1965年的数据,而以1959年数据为基准,发现每隔18个月左右,芯片技术就大约进展一倍。 • 1965年4月,摩尔发表论文,提出“摩尔定律”。
• 摩尔定律(1965年):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零件数量,每隔一年半左右就会增长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
第一代工艺
第一代工艺(改进) 第二代工艺 第二代工艺(改进)
14.4
N.A.
+623
+200
700
+21.7
-28
+50
7200
0
+277
+240
第三代工艺
1100
+35.3
-32
-55
第三代工艺(改进)
115
0
+380
+57
第四代工艺
1500
+25.3
-45
-12
第四代工艺(改进#43;225
[参见:虞有澄,《我看英特尔》,三联书店,1995年,第34页图、第304页图。]
Price曲线(S-shaped Curve)
• S型曲线规律:某一特定的技术因受其物理的或自然的制约而使其性能参数逐渐趋于饱和的上
限。
• 随着技术逐渐趋于极限,则技术改进的成本将急剧上升
R&D成本
汽油
劳动力 资本
(万美圆) 发动机压缩率 单位工程化小时 单位资本投入
(2)50-60年长周期的“创造性毁灭”过程 (3)每个经济活动的长周期都是独特的,受完全不同的产业群所推动(Nicholas Valery, 第11页) (4)经济长波随技术进步在逐渐缩短,周期从50-60年缩短至30-40年
发明与技术创新
• 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 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例子
对古典经济学的挑战:非主流经济学 (1)古典经济学家寻求在稳定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经济资源,任何干扰都视为外生的; (2)熊彼特认为经济在大多数情形下处于非均衡状态,不断受到“技术创新”的扰动,从而产生“经济长波”。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创新与企业家
创新(innovation):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 引进新产品 - 采用新技术 - 开辟新的市场 - 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 - 引入新型的工业组织
+60
资料来源:J. L. Enos, Petroleum progress and profits: a history of process innovation,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62.
• 当技术的渐进性改进出现锐减的收益时,技术自身已经非常近于技术极限。 • 对于一条对称的S曲线,当R&D产出率达到其最大值时,技术改进的潜力一般还剩一半。 • 当技术发展趋近于饱和极限时,必须完成重大创新,使技术从一条S型曲线跃迁到更高层次的S型曲线。
创新领域普遍存在的分歧
• Definition: what is innovation?
– 事实上,创新的界定在多数情形下取决于研究者本人所关注的层次,产业层次、企业层次或者是国家层次。
• 创新类型如何进行划分? • 创新是technology push or market pull?
– 市场因素与技术因素究竟何者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技术与产品
发明年份
创新年份
日光灯
1859
1938
采棉机
1889
1942
拉链
1891
1918
电视
1919
1941
喷气发动机
1929
1943
雷达
1922
1935
复印机
1937
1950
蒸汽机
1764
1775
尼龙
1928
1939
无线电报
1889
1897
三极真空管
1907
1914
圆珠笔
1938
1944
• 当发明者与创新者合二为一时,可以大大缩短“滞后期”。
• 渐进创新与重大创新究竟何者具有更为重要的经济意义? • 大企业与小企业孰为工业创新主体?
创新理论的发端
J ·A ·熊彼特(J. A. Schumpeter) 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德文版;1934年英文版) 关于50-60年长周期的“创造性毁灭”的论述
(俄国经济学家Nikolai Kondratieff于1925年对法、英、美三国价格、工资、利率以及工业生产与消费数据发现了“经济长波”现象)
• R&D
(1)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 (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 (3)开发(development)
• 创新的产出:商业化过程;product-related R&D的产出:知识
• R&D与创新之间的关联
(1)R&D费用已经被普遍采用为创新投入的测度指标:R&D、R&D/sales (2)R&D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讨论:
(1)原因分析
(2)随着技术发展的加速,情形是否会发生变化?
滞后期 79 53 27 22 14 13 13 11 11 8 7 6
创新与R&D
• 研究与开发(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开发是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一知 识进行 新的发明(OECD,1981)。
创新已经成为新的信仰,然而,关于它究竟是什么以及如何培育创新,仍是 一个存有困惑的问题。
[英]Nicholas Valery著,战洪起等译,《工业创新》(Innovation in Industry),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页。
美国IRI(Industrial Research Institute)在对美国主要技术公司的年度调查中发现, “设法使创新发生”已经从早些年的第4,5位问题上升为1998年工业界面临的首 要问题。
资料来源: 许庆瑞编著,《研究与发展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11、13页。 [美]理查·福斯特,《创新:进攻者的优势》,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
第1讲 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与机制
• 创新:一个存在普遍分歧的领域 • 创新理论的发端 • 发明、技术创新与R&D • 摩尔定律与S型曲线 • 创新的分类、 • 工业创新主体 • 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 • 创新的过程模型 • 工业创新的分布模式 • 创新群集 • 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
创新:一个存在普遍分歧的领 域
摩尔定律(Moor’s Law)
• 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诺伊斯、摩尔与葛洛夫 • 摩尔观察了从1959-1965年的数据,而以1959年数据为基准,发现每隔18个月左右,芯片技术就大约进展一倍。 • 1965年4月,摩尔发表论文,提出“摩尔定律”。
• 摩尔定律(1965年):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零件数量,每隔一年半左右就会增长一倍,性能也会提升一倍。
第一代工艺
第一代工艺(改进) 第二代工艺 第二代工艺(改进)
14.4
N.A.
+623
+200
700
+21.7
-28
+50
7200
0
+277
+240
第三代工艺
1100
+35.3
-32
-55
第三代工艺(改进)
115
0
+380
+57
第四代工艺
1500
+25.3
-45
-12
第四代工艺(改进#43;225
[参见:虞有澄,《我看英特尔》,三联书店,1995年,第34页图、第304页图。]
Price曲线(S-shaped Curve)
• S型曲线规律:某一特定的技术因受其物理的或自然的制约而使其性能参数逐渐趋于饱和的上
限。
• 随着技术逐渐趋于极限,则技术改进的成本将急剧上升
R&D成本
汽油
劳动力 资本
(万美圆) 发动机压缩率 单位工程化小时 单位资本投入
(2)50-60年长周期的“创造性毁灭”过程 (3)每个经济活动的长周期都是独特的,受完全不同的产业群所推动(Nicholas Valery, 第11页) (4)经济长波随技术进步在逐渐缩短,周期从50-60年缩短至30-40年
发明与技术创新
• 发明与技术创新之间通常存在“滞后期” 历史上重大技术创新例子
对古典经济学的挑战:非主流经济学 (1)古典经济学家寻求在稳定环境中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经济资源,任何干扰都视为外生的; (2)熊彼特认为经济在大多数情形下处于非均衡状态,不断受到“技术创新”的扰动,从而产生“经济长波”。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1)创新与企业家
创新(innovation):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 引进新产品 - 采用新技术 - 开辟新的市场 - 控制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 - 引入新型的工业组织
+60
资料来源:J. L. Enos, Petroleum progress and profits: a history of process innovation, 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 1962.
• 当技术的渐进性改进出现锐减的收益时,技术自身已经非常近于技术极限。 • 对于一条对称的S曲线,当R&D产出率达到其最大值时,技术改进的潜力一般还剩一半。 • 当技术发展趋近于饱和极限时,必须完成重大创新,使技术从一条S型曲线跃迁到更高层次的S型曲线。
创新领域普遍存在的分歧
• Definition: what is innovation?
– 事实上,创新的界定在多数情形下取决于研究者本人所关注的层次,产业层次、企业层次或者是国家层次。
• 创新类型如何进行划分? • 创新是technology push or market pull?
– 市场因素与技术因素究竟何者在发挥着主导作用?
技术与产品
发明年份
创新年份
日光灯
1859
1938
采棉机
1889
1942
拉链
1891
1918
电视
1919
1941
喷气发动机
1929
1943
雷达
1922
1935
复印机
1937
1950
蒸汽机
1764
1775
尼龙
1928
1939
无线电报
1889
1897
三极真空管
1907
1914
圆珠笔
1938
1944
• 当发明者与创新者合二为一时,可以大大缩短“滞后期”。
• 渐进创新与重大创新究竟何者具有更为重要的经济意义? • 大企业与小企业孰为工业创新主体?
创新理论的发端
J ·A ·熊彼特(J. A. Schumpeter) 美籍奥地利裔经济学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德文版;1934年英文版) 关于50-60年长周期的“创造性毁灭”的论述
(俄国经济学家Nikolai Kondratieff于1925年对法、英、美三国价格、工资、利率以及工业生产与消费数据发现了“经济长波”现象)
• R&D
(1)基础研究(basic research) (2)应用研究(applied research) (3)开发(development)
• 创新的产出:商业化过程;product-related R&D的产出:知识
• R&D与创新之间的关联
(1)R&D费用已经被普遍采用为创新投入的测度指标:R&D、R&D/sales (2)R&D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讨论:
(1)原因分析
(2)随着技术发展的加速,情形是否会发生变化?
滞后期 79 53 27 22 14 13 13 11 11 8 7 6
创新与R&D
• 研究与开发(R&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研究与开发是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创造性工作,其目的在于丰富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库,并利用这一知 识进行 新的发明(OECD,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