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象灾害

合集下载

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几种气象灾害

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几种气象灾害

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几种气象灾害(一)干旱干旱是我国最普遍、最严重的气象灾害。

例如,在1928年至1929年的陕西旱灾期间,全国940万人口中有25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解放后,干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仍在不断发生。

1951年至1988年,平均每年受干旱影响的耕地面积约为3亿亩(1亩=666.7平方米)。

近30年来,因干旱损失粮食1532.1亿公斤,占我国粮食损失总量的50%。

虽然干旱在中国分布最广,但各地干旱程度不同。

1951-1990年,我国有4个明显的干旱中心,即阴山与秦岭之间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西部;南岭以南的广东和福建南部、云南和四川南部;其次是阴山以北的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南部;湘南。

干旱灾害在中国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但其严重程度随节奏而变化。

从1951年到1990年,干旱面积最大的时期是1958-1962年、1971-1981年和1986-1988年,而轻微干旱的时期是1950-1957年和1980-1986年。

干旱的总趋势是上升。

(二)雨涝内涝是指长期降雨造成的大量积水和径流淹没低地而造成的灾害。

它是我国东部和南部严重的气象灾害。

雨涝的发生受地理位置、地形、降水、植被、土壤等条件的制约。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季风气候显著,雨涝时空分布明显。

据研究,我国主要内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地区,并将该地区划分为南岭、大别-秦岭、阴山四个频发区。

中国西部雨水很少,只有四川是雨涝频发的地区。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有:(1)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内涝次数最多、范围最大的地区,内涝主要发生在4~11月,5~9月内涝次数最多;(2)湘赣地区雨涝主要集中在5-7月;(3)淮河流域雨涝主要集中在6-7月;亚雨区和涝区:(1)长江中下游地区,5-7月雨涝最多;(2)南岭、武夷山地区5~7月雨涝最多。

(3)海河及黄河下游,6-8月雨涝最多;(4)四川盆地7-9月雨涝最多。

西北地区、内蒙古和青藏高原是中国内涝最少的地区,其次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

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

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

我国气象灾害的种类◆旱灾是我国一种主要的气象灾害。

在一些地区虽有一定的水分条件,甚至降水丰富,能够满足大量人口与经济的需要,但是若在一段较长的时段(几个月甚至几年)降水异常偏少,以致于不足以维持该地区人们的生活与生产需要,造成经济损失,甚至人员死亡的事件,这就是旱灾。

旱灾分布很广,不仅是多雨地区的严重自然灾害,甚至在半干旱地区也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旱灾是我国占第一位的气象灾害,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

旱灾在我国分布虽广,但程度并不同。

相对来说,我国华北地区、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等旱灾最为频繁。

旱灾还可引起一些次生灾害,如引起农林灾害中的森林及草原火灾和病虫害;地质灾害中的土壤沙化。

◆雨涝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我国古代典籍中通常将连续的大、暴雨记为“霖雨”、“淫雨”。

“霖雨如注”、“淫雨不绝”即为连续的大暴雨。

雨涝是气象灾害之一,它是长期降水或瞬时大量降水(如暴雨、大雨)而产生的大量积水造成山洪暴发、河流泛滥、内涝洪水,从而使庄稼歉收或绝收、交通及通讯受阻、海难、人畜疾病及伤亡,这种灾害叫做雨涝。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暴雨较多的国家之一,降雨量集中且强度较大。

特别是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在几天内降雨量就达到或超过常年平均降雨量。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部分地区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因此雨涝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域性和时间性。

雨涝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和南部,尤其是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地区。

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

我国雨涝时间分布特点是南部早,北部晚。

雨涝的次生灾害有:农林灾害中病虫害;地质灾害中的崩塌、滑坡、泥石流;水文灾害中的洪水、内涝、巨浪、风暴潮。

◆热带气旋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它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空的气旋性涡旋。

因发生的地域不同,名称也不同。

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叫“台风”;发生在大西洋、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叫“飓风”;发生在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叫“热带风暴”;澳大利亚称热带气旋为“威力·威力”。

2.4中国的气象灾害

2.4中国的气象灾害

我国重大台风灾害
2009年台风‚莫拉克‛造成台湾,大陆, 500多人死亡、近200人失踪、46人受伤。
2008年第6号台风‚风神‛,造成广东、湖 南、江西至少30人死亡,财产损失巨大,降水 量破记录。 2007年第9号超强台风‚圣帕‛,造成东 南沿海至少39人死亡,经济损失较大。
2005年的19号超强台风‚龙王‛,给我国台 湾、福建、广东、江西等地造成大风大雨,并造 成一定人员伤亡。 2004年的14号强台风‚云娜‛,‚云娜‛ 台风登陆中国东南沿海。造成164人死亡,24人 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181.28亿元。
(五)台风的防御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是减轻台风灾害 的重要的措施。 1.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容易冲毁海塘、涵 闸、码头、护岸等设施,甚至可能直接冲走附 近的人。台风来临前,海涂养殖人员、病险水 库下游的人员、临时工棚等危险地段的人员都 应及时转移。
2.沿海乡镇在台风来临前要加固各类危旧住 房、厂房、工棚、临时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 设施(如路灯等)、吊机、施工电梯、脚手架、电 线杆、树木、广告牌、铁塔等,千万不要在以上地 方躲风避雨。
华北地区的春季也是沙尘暴集中的区域,主 要因为以下原因。(1)每年3~4月,华北地区受西 伯利亚进退的冷空气影响,大风天气比较多。(2) 此时草木初生,加之春旱对自然植被恢复的影响, 植被不能完全覆盖地面。(3)此时地表面已经解 冻,春季加速升温使地表干旱加速。干燥疏松的地 面物质极易被大风扬起,形成沙尘暴天气。防治沙 尘暴最有效的人类行为是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 表植被覆盖,这样可以减小风速,降低沙尘暴的动 力条件;还可增加湿度,调节局部地区气候,并改 变局部地区的热力条件,从而减轻沙化,降低沙尘 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32.7-41.4 米/ 秒,也即12-13 级。

《2024年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范文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篇一一、引言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气象灾害频发。

气象灾害是指由大气运动引起的,能够对人类社会及自然环境造成重大损失的天气或气候现象。

为了有效应对和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对我国气象灾害进行科学分类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我国气象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暴雨洪涝灾害:由长时间连续降雨或短时间强降雨导致的洪水、积水等灾害。

2. 干旱灾害:长期无雨或降水量严重不足导致的土壤缺水、农作物受灾等。

3. 台风灾害:由台风引起的狂风、暴雨、洪水、风暴潮等灾害。

4. 低温冷冻灾害:包括寒潮、霜冻、雪灾等,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5. 高温热浪灾害:长时间高温天气导致的人体健康问题、农作物生长受阻等。

6. 雷电灾害:雷电引发的雷击、雷暴大风等灾害。

三、防灾减灾对策针对上述气象灾害,我们应采取以下防灾减灾对策:1. 建立完善的气象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建立全国性的气象监测网络,实时监测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2. 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防洪、抗旱、防台风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抗灾能力。

3. 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使公众能够正确应对气象灾害。

4. 实施综合防灾减灾策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制定综合防灾减灾策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

5.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完善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

6.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通过科技手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为防灾减灾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7. 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通过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环境的抗灾能力。

8.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的防灾减灾经验和技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中国的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象灾害

南 半 球 的 气 旋
气旋:北逆南顺
北半球:反气旋(高压系统)顺时针
天气:晴朗、干燥
北半球:气旋逆反气旋顺
台风莫拉克卫星图
3、台风的结构
台风结构 外围大风区 位置 台风外围部分
漩涡风雨区
台风眼区 台风的主要部 台风的中心部分 分,破坏力最 大
气流和天 大风区临近时, 在靠近台风眼 台风眼盛行下沉气 气 云渐增多加厚, 附近有强烈的 流,天气晴朗而平 气压下降,湿 上升气流,形 静 度增加,温度 成宽达数十千 升高,风力加 米厚达八九千 强 米的垂直云层, 产生狂风暴雨
C
(三)台风
1、概念: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 广阔洋面上的大气涡旋,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 旋(中心气压很低)。
2、形成条件 一是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台风只能形成于 海温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
二是要有低层大气向中心辐合、高层向外扩散的初始 扰动。而且高层辐散必须超过低层辐合,才能维持足够的上
我国洪水灾害的类型:
1)暴雨洪水(是我国影响最广、时间最长、危害 最大的洪水灾害) 2)融雪洪水: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形成的洪水。 分布: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以阿尔泰山、 天山、喀喇昆仑山、祁连山、喜马拉雅山等地区较 严重 影响因素:气温(融雪洪水一般发生在4---5月, 冰川融雪形成的洪水在7—8月 3)冰凌洪水:主要发生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 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其次是发生在松花江的部 分河段
(2010全国文综新课标卷)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 较均匀。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 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据此完成l~3题。
乌鲁木齐 的经纬度 88°E, 44°N
C
1.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 B.印度洋C.大西洋

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中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SSTA时序图
雪灾天气原因分析
1、大气环流异常
2、La Niña推波助澜
上图:2008年1月10至2月1日500hPa平均高度场 下图:1月10至2月1日500hPa历史平均高度场
•在La Niña年份,因冬季风比常年偏强,寒潮活动频 繁,东亚地区尤其黄河流域大部、长江中下游及我国 东南沿海一带出现冷冬的可能性较大。
⑤措施:
C
◎B 福州
左图箭头表示一台风通过福州前后的运行路线图,看图 回答: 偏北 1、当台风中心位于A位置时,福州吹 风; 静 2、当台风中心位于B位置时,福州 风; 晴朗无雨 天气情况是 ; 偏西 3、当台风中心位于C位置时,福州吹 风。
A
O
B
试在下列坐标图中分别作出上图中沿AB线的气压、气温、 降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气压 气温 降水
温州大罗山上的冻雨(雨凇)
1.特点
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强度大; 多种灾害并发; 危害严重
2.成因
原因分析
1)大气环流异常
1)冬季风偏强,冷空气频繁南下, 气温低
上图:2008年1月10至2月1日500hPa平均高度场 下图:1月10至2月1日500hPa历史平均高度场
2)西太平洋副高异常偏强偏北,向 我国输送了大量暖湿气流,使冷暖 空气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 区
3) 西南方向也有暖湿空气持续输 送 *4)冷暖空气交汇区,由于暖湿空 气位于上部,形成对流层中低层稳 定的逆温层,是大范围冻雨出现的 主要原因
2)La Niña(拉尼娜)推 波助澜
2007年8月, 赤道中东太平洋 海温进入La Niña状态后迅 速发展,至2008 年1月,已连续6 个月海表温度较 常年同期偏低 0.5℃以上,此现 象将持续到2008 年夏.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2024年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范文

《近30年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影响特征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我国近30年来所面临的气象灾害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特点。

气象灾害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灾害类型、地域分布、时间规律、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对我国近30年的主要气象灾害进行详细分析。

二、气象灾害类型及其特点1. 洪涝灾害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频发,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珠江等流域。

洪涝灾害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往往伴随着严重的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

2. 干旱灾害干旱灾害在我国分布广泛,特别是北方地区。

干旱灾害的特点是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容易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3. 台风灾害台风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台风灾害的特点是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往往伴随着强风、暴雨和潮汐等次生灾害。

三、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1. 地域分布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地域分布特征明显,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干旱灾害则多发生在北方地区,台风灾害则主要影响沿海地区。

此外,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还具有不同的次生灾害特点。

2. 时间规律特征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时间规律特征表现为季节性和周期性。

例如,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和秋季,而干旱灾害则多发生在春季和夏季。

此外,一些气象灾害还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如台风灾害的活跃期和静息期。

四、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1. 影响因素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

其中,气候变化是导致气象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地形地貌和人类活动也会对气象灾害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2. 应对策略针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特征,应采取以下应对策略:一是加强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二是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三是加强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减缓气候变化对气象灾害的影响;四是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主要气象灾害

高考复习:中国的气候—主要气象灾害

二、暴雨洪涝
1、成因: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
(1)充沛的水汽; 2、暴雨形成条件: (2)强烈的上升气流; (3)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 3、分布:
世界:亚洲是每年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 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部地区
4、危害:①淹没农田,造成人员伤亡 ②经济财产受损 5、防御措施:
暴雨洪涝防御措施
多发季节
冬半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冬、春
强冷空气,大风、 西北季风吹起干旱 成因危害 强降温、雨雪、 地区的沙尘向东南 大风 方向扩散 加强预报,做好 营造防护林,退耕 防治措施 防寒准备 还林还草
干旱
三、干旱
1、成因: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
2、分布:全年全球范围都可能发生
★频繁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5、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1)归纳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 特点是 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 北京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主要为 轻 度 (2)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主要集中在 春 季 原因是该季节 气候干旱(降水少),植被少; 多快行冷锋活动(大风) (3)提出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1.台风什么时候最接近该地( ) A.14时 B.16时 C.19时 D.22时 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 A.台风减弱 B.台风中心经过 C.台风消失 D.台风停滞不前
C
B
典型例题: (四川高考)图1示意海平面两每条闭合
等压线。读图l,回答l~2题。
1.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 分别为
气压
气温
降水
A
0
B
A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候与气象灾害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袤土地和多样气候的国家,常常受到气象灾害的困扰。

从严寒的东北地区到酷热的西南地区,从干旱的北方草原到多雨的南方沿海,中国的气候和气象灾害形势复杂多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的气候特点以及常见的气象灾害,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国家的气象状况以及应对这些灾害的挑战。

一、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受到其广袤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的影响。

中国北方多为亚寒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南方多为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湿润,夏季常常遭受台风侵袭。

西南地区的高原气候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多雨。

二、常见的气象灾害1. 暴雨和洪水中国的南方沿海地区和山区常常遭遇到暴雨和洪水的困扰。

夏季的梅雨季节,南方地区持续降雨,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山区发生山洪。

此外,台风也会带来暴雨,引发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这些灾害给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同时也对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2. 干旱和水资源短缺中国北方地区常常受到干旱的影响。

部分地区的降水量较少,加之高温和高蒸发率,导致土地干燥,水资源短缺。

这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显得尤为重要。

3. 霜冻和低温天气中国东北地区是严寒地带,常常遭受到霜冻和低温天气的影响。

在冬季,气温普遍较低,经常出现极寒天气,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此外,偶尔出现的强烈冷空气南下也会给中部和南部地区带来严寒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通也造成不小的困扰。

4. 高温和热浪中国的夏季常常伴随着高温和热浪天气。

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夏季气温通常超过30摄氏度,甚至达到40摄氏度以上。

这种高温天气对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尤其对老年人、儿童和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更为危险。

此外,高温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和农作物减产。

5. 龙卷风和暴风雪中国的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常常遭受到龙卷风和暴风雪的侵袭。

龙卷风常常伴随着猛烈的风暴和大风,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建筑物带来巨大的破坏。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
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沙尘暴是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气象灾害种类。

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1.干旱
灾害特点:大气中缺少水汽,地表少水,土地干旱、严重缺水;干旱在我国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时空分布: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为主。

华北平原易发生旱灾.此种灾害导致粮食不易生长。

2.暴雨洪涝
灾害特点:连续性的暴雨,短时间的大暴雨,来势迅猛,雨量集中,水位急涨,大面积大量积水;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

时空分布:夏季除西部沙漠地区外均有暴雨,南方和东部地区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3.寒潮
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空分布:冬半年影响范围大,西北、华北及东北地区,除青藏滇南各地、海南、台湾外。

寒潮的发源地是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我国受寒潮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是内蒙古自治
区,其简称是内蒙古。

4.台风
灾害特点: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易产生洪涝灾害。

时空分布:夏秋季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影响。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台风登陆海南,除带来强风暴雨,造成洪涝灾害,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5.我国华北地区的沙尘暴从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春季,此时气温开始回升,降水少。

我国气象灾害有哪些?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这些

我国气象灾害有哪些?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这些

我国气象灾害有哪些?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这些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这些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产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每年由于洪涝、洪涝、台风、暴雨、冰雹等灾害危及到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国民经济也遭到了极大的缺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国气象灾害有哪些吧!洪涝洪涝是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导致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

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畜生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少等灾害。

洪涝是影响中国农业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造成的缺失相当严重。

据统计,中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多亩,成灾面积达1.2亿亩,每年因旱减产平均达100亿~150亿公斤,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缺失达2000亿元。

中国420多个城市存在洪涝缺水问题,缺水比较严重的城市有110个。

全国每年因城市缺水影响产值达2000亿至3000亿元。

暴雨暴雨是短时内或连续的一次强降水进程,在地势低洼、地势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排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给农业带来灾害,乃至会引发山洪暴发、江河泛滥、堤坝决口给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经济缺失。

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长江流域是暴雨、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两湖盆地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

1983、1988、1991、1998和1999年等都产生过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

台风台风是在热带海洋大气中形成的中心温度高、气压低的强烈涡旋的统称,造成狂风、暴雨、巨浪和风暴潮等卑劣天气,是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

因其造成的缺失年平均在百亿元人民币以上,像2004年在浙江登陆的“云娜”,一次造成的缺失就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另外,“泰利”、“卡努”、“布拉万”带来的大风和强降雨也给农业和渔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其中“泰利”使福建省福州、南平、三明、漳州、龙岩等6市13个县(区、市)3.9千公顷农作物受灾,“布拉万”对东北地区影响最重。

我国气象灾害

我国气象灾害

我国地域广大,地势复杂,季风气候明显,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

影响我国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冷害、冻害、寒害、暴雪、沙尘暴、大雾、冰雹、雷暴、龙卷、大风、热浪、干热风、连阴雨等。

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以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左右。

而与气象条件有关的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崩塌、沙漠化、地面沉降、森林和草原火灾及农、林、草原病虫害等生态环境灾害的间接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统计。

我国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群发性强,连锁反应显著,灾情严重等。

暴雨洪涝1。

概述洪涝通常是它指由于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或因长期降雨等产生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造成农业或其他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众多,季风气候十分显著。

由于降水在季节上的分布极不均匀,全年降水大多集中在夏半年,降水年际变化又十分明显,因而洪涝灾害甚为频繁,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

据1950~1999年资料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洪涝灾面积为942。

4万公顷,严重洪涝年份农田受灾面积可达1300万公顷以上。

例如,1954年是建国以来洪涝灾害最严重的年,这一年全国洪涝受灾面积达1600万公顷;其中长江流域就有317万公顷;耕地被淹,3.3万人死亡。

根据洪涝的表现形式及危害的不同,可分为洪灾、涝灾。

湿害。

其中:洪灾是指因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农田和城乡,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依照江河洪水成因的不同,又有暴雨洪水、融雪(冰川)洪水、冰凌洪水、风暴潮洪水等,其中又以暴雨洪水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

涝灾是指因长时间大雨或暴雨产生的积水或径流淹没低洼土地所造成的灾害。

湿害是指因长期阴雨(降水强度不一定很大),地下水位升高及洪、涝灾过后排水不良或早春积雪(或表面湿冻土)迅速融化,在土壤尚未化通时水分下渗受阻等,使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引起的灾害。

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

人教版选修5地理课件:2.4《中国的气象灾害》(共55张PPT)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台风具有向西北方 向移动的特征,因此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沿海重、南方重
通过阅读图2.32,掌握以下内容: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 源地在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发生次数最多、势力最强的一个海区。 平均每年有28个台风生成,约占世界台风总数的1/3。
国因洪涝灾害共造成农作物受灾3676千公顷,受灾人口6220万人,
因灾死亡309人,倒塌房屋2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490亿元。
材料三: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图1)
洪水区
图1
材料四: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灾害分布区域图(图2)
A
B ① C ② 图2
黄河 珠江 、 _________ 长江 和 ________ 1. 根据图 1 和图 2 分析,我国 ________ 等大江大 河下游地 区既有旱灾 , 又有涝灾 。其主要原因是
(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
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
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点拨:我国东部深受季风的影响,季风到来的早晚、势力的强
弱、停留时间的长短等都直接影响着降水量的多少及其时间分
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使得季风区的降水量不仅年 内变化大而且年际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 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 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
5、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 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 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

2.3中国气象灾害

2.3中国气象灾害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 “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 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 向江西省移去(图12)。我 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 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 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 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 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 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 图 12 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 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 (1)说明该台风造成人员伤亡较 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 少的主要原因。(4分) 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 (1)运用现代技术,进行准确 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 预报;(2分)政府组织得力, 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 采取了防范、避险措施,效果显 成的人员伤亡。 著。(2分)
2004年8月12日20时,台风 “云娜”在B地(属浙江省) 登陆。13日,该台风减弱并 向江西省移去(图12)。我 国气象部门利用气象卫星、 多普勒雷达站与自动气象站 网组成气象综合探测系统, 跟踪“云娜”自生成至消亡 的全过程,并做出了及时、 图 12 准确的预报。政府部门根据 (2)2004年8月12日下午,A、 台风预报,对受“云娜”影 B两地的风向分别为 、 。 响的危险地区,实施人员撤 说明该台风对涉及区域造成的 离等应急措施。“云娜”是 重要影响。(6分) 此前半个世纪在浙江登陆的 (2)西南(偏南、偏西)(1分) 最强台风,造成的人员伤亡 东北(偏北、偏东)(1分) 远少于以往各次强台风所造 不利影响:强风暴雨、洪涝灾害、地 成的人员伤亡。 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 造成严重损失。



1.我国寒潮的时间:春秋两季 2.发源地:北方大陆(蒙古、西伯利亚)与冰雪 洋面 3.寒潮路径 4.寒潮的影响范围及差异 5.灾情:农牧业受灾严重 6.寒潮在南北方的不同表现: 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 南方:降温、冻害、雨雪 7.寒潮在不同区域的影响程度不同 东北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 华南最少

2.4《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修改版)

2.4《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5)(修改版)

《中国的气象灾害》学案【教学目标】1对比识记我国寒潮、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的发生原因、时空分布、危害和防御。

2能从正反两反面认识寒潮、台风对我国的影响;3.能正确解释华北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使用说明】1、结合课本将课前预习内容填好并记住,准备上课检查2、找出不明之处做好标记,写下问题,交给课代表3、合作探究部分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讨论,由组长汇总讨论结果,准备发言。

4、学案用完后,上交检查【自主学习】三、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月至次年月每年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月和月,前者更强。

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源地:3.路径: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

4.我国山脉走向对寒潮的影响(1)东西向山地,如天山、阴山、秦岭和南岭等,山体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相对温暖,灾害减弱。

(2)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使冷空气可以分流南下,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地区甚至。

5.影响地区:除、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

发生频次高,地区最多,次之,再次为流域,华南最少。

6.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等;南方主要表现为等。

四、气象灾害多发区1. 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区;其中,和是主要的气象灾害;2. 华北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②;③;④(2)人为原因:①;②;③;3.近十几年来,已成为我国最缺水的区域。

3.沙尘暴是对华北地区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多发生在季。

【合作探究】1.结合P50图2.35“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分析我国哪些地区受寒潮影响很少?原因分别是什么?2 . 华北地区寒潮多发的原因是什么?(结合P51图2.36)3.根据P53案例8和P51图2.36,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当堂练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11月以来,内蒙古连续发生沙尘暴、寒潮、暴雪等恶劣天气。

其中内蒙古兴安盟北部地区出现3次降雪天气过程,20日至21日科尔沁右翼前旗北部4个苏木乡镇出现强降雪过程。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四节中国的气象灾害

5、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 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 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 缺水。
为什么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 变化大,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 因。再加上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 我国东部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区,对降水 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果出现干旱, 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国东部季风区是 旱灾频发区。
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 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 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 比(或C)均最高。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 季节差异的原因。
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 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 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森林火灾
遥感技术
三、寒潮灾害
1.寒潮多发的时间
主要发生在9月至次年5月。每年春、秋两季 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3~4月和10~11月。
2、寒潮发生的源地
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
路径 中路 西路 东路
移动路线 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一 带—内蒙古—黄河河套地区— 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 北极地区—西伯利亚西部—新 疆—河西走廊南下 西伯利亚东北部—蒙古东部— 华北、东北地区—黄河下游地 区扩散南下
6、有关台风和飓风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和飓风形成的原因相同 B.台风和飓风发生的季节不同 C.台风主要发生在大陆西岸 D.飓风主要发生在大洋的东部
7、下列灾害中与干旱相关联的是 ①地震 ②森林火灾 ③蝗灾④泥石流 ⑤水土流失 ⑥荒漠化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中国的气象灾害教案人教版

中国的气象灾害教案人教版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讲授法,缺乏其他教学方法的运用,如讨论法、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
2.教学资源利用不足,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在线工具等,导致课堂氛围不够活跃,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播放气象灾害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气象灾害的真实场景。
-使用在线工具,如气象信息网站,让学生实时了解当前的气象状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提供气象灾害防范手册,让学生课后阅读,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气象灾害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气象灾害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中国气象灾害的种类及特点;2.气象灾害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3.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难点:1.气象灾害成因的科学解释;2.气象灾害预警和防范措施的具体应用;3.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解决办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气象灾害的成因和特点;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气象灾害对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词:异常气象条件、自然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冰雹
-句:气象灾害是指由异常气象条件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冰雹等。
2.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影响因素
-知识点:气候异常、大气环流异常、地形地貌
-词:气候异常、大气环流异常、地形地貌、副热带高压、西风带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繁多、造成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干旱干旱是在较长时间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显著偏少而导致的一种气象灾害。

在中国,干旱的分布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

华北地区由于降水较少,工农业用水量大,常常发生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多在夏季出现伏旱。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水资源的供应,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

(二)暴雨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下大量的雨水。

中国的暴雨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局地性的特点。

夏季是暴雨的多发季节,南方地区的暴雨频次和强度通常高于北方。

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交通、建筑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每年夏秋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会造成房屋倒塌、船只沉没、农作物受损等严重后果。

但台风也能带来一定的降水,缓解一些地区的旱情。

(四)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寒潮主要影响中国的北方地区,给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五)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

在中国,雷电活动频繁,尤其是在夏季。

雷电可能会击中建筑物、电力设施、树木等,引发火灾和人员伤亡。

二、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因持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

(一)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的地区,排水不畅,容易积水成涝。

(3)水系因素:河流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河道弯曲、水系紊乱等,会导致洪水排泄不畅。

2、人为因素(1)破坏植被:人类活动导致森林、草地等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河道淤积,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 501.5 785.4
评分标准:自然原因:①地处季风区,降水
0 变率大,冬季降水少 (1分)②降水比常年
同期少; (1分)③前期降水量比常年同期 少,水资源(储备)少(1分)④气温比常 年同期高,蒸发量增大(1分)⑤云贵高原 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多溶洞和地下暗河,
8 (6材01料年)二难广试遇西分的、析持云原续南因干等(旱地8,正分结遭)合自遇表去着格年一及冬场季大 变 人 能至量 暖 为 力今地 、 原 下表 厄 因 降(水 尔 :⑦ 1渗 尼分植入 诺)地 现被⑧下 象破生坏;(产土(1、分层1生分)瘠活)薄需⑥,水加涵量之养大全水(球源1 分)
(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 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
沙尘暴袭击过程
沙尘暴袭击过程
沙尘暴袭击过程
沙尘暴袭击过程
二、沙尘暴
——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是指大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 浊,能见度低的天气现象。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 夏季风没到,降水少; 正值春播,农业用水量大
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
春旱
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 地表水容易渗漏。
伏旱
四季都旱 夏秋旱
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高温 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率大; (2分)降水比常年同期 市
mm)
℃)
mm)
少; (2分)前期降水量比常年
今年 常年 今年 常年 今年 常年
同期少,水资源(储备)少; ( 百 2分)气温比常年同期高,蒸发 色
51.8
84.6
16.7
15.4 548.2 744.7
量增大(2分) 材料二:西南地区分布图
昆 明
27.9
85.3
11.5
五月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六月份
六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雨
注意六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七八月份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注七意·八观月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注意九观月察
九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我国降水的时间变化总结
显示了干旱给人类带来的恐慌和无奈。
能力提升
材料一: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
思考:结合表格,简述广西、云 南等地旱情严重自然原因(8分
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 受严重损失。
)评分细则:地处季风区,降水变 城
降水总量 (11-2月)(
平均温度 (11-2月)(
前期降水总量 (6-10月)(
百 色
51.8
84.6
16.7
15.4
昆 明
27.9
85.3
11.5
9.5
材料二:西南地区分布图
前期降水总量 (6-10月)(
mm) 今年 常年
548.2 744.7
501.5 785.4
评分标准:
自然原因:①地处季风区,降 水变率大,冬季降水少 (1分 )②降水比常年同期少; (1 分)③前期降水量比常年同期 少,水资源(储备)少(1分 )④气温比常年同期高,蒸发 量增大(1分)⑤云贵高原的 喀斯特地貌分布区,多溶洞和 地下暗河,大量地表水渗入地 下;(1分) ⑥加之全球变暖 、厄尔尼诺现象(1分) 人为原因:⑦植被破坏土层瘠 薄,涵养水源能力下降(1分 )⑧生产、生活需水量大(1 分)
多发
华 北 (关联性)
灾 害
思路
危害
地区
地 区
沙尘暴 措施
能力提升
材料一:2009年11月以来,广西、云南等地持 思考:结合表格,简述广西、 续出现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农业遭 云南等地自去年冬天以来
受严重损失。
旱情严重原因
降水总量
平均温度
城 (11-2月)( (11-2月)(

mm)
℃)
今年 常年 今年 常年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中国的气象灾害
本节高考考点
❖ 1、中国气象灾害的类型。 ❖ 2、主要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形成原因与灾情。 ❖ 3、应用:分析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及 ❖ 各种自然灾害的链发性。
一、旱灾 (分布 时间 原因)
旱涝关系
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份
冷气流
注意五观月察
(动力) 大风天气
2、发生条件:(物质) 地面的沙尘物质,植被覆盖少
(气候)气候干燥
3、多发时间:冬春季节
4、影响地区: 西北、华北
5、危害及措施:
三、气象灾害多发区
华北地区是我国气象灾害多发区,主要气象灾害是干 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原因如下 所示:
旱灾 分布
气 象
分析
时间 成因

季 风 的 进
东部地区 雨带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北方 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退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南方 雨季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长
5月 10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旱灾的危害
我国农业旱灾灾情严重
(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育季节 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