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第一课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声乐基础知识PPT演示课件

33
34
小 水 井 苗 族 合 唱 团 赴 澳 门 演 出
35
歌唱的呼吸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指胸、腹所有器官都参 与了呼吸运动,使胸廓、膈肌及腹部肌肉控制 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的呼吸方式。
这种呼吸方式扩大了胸廓的周围径的同时 也扩大胸腔的上下径,从而扩大了进气量。同 时由于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两肋及横隔膜的张力 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之间的均衡对抗,有利 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更容易控制声音。
男低音(Basso) e – f
13
民族唱法是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简称. 主要是指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声乐作 品时所用的技术方法及一些规律。它 们既是从戏曲、曲艺、民歌这些民族 传统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 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唱法中优秀的结 果。
14
民族唱法
形成:在我国民族的土壤中成长,继承了中国 各民族的民族唱法、戏曲唱法、曲艺唱 法、吸收和借鉴欧洲传统唱法
未加工过的唱法.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
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 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 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 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 要部分.
32
原生态唱法:
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 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 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比如“蒙古长调”、 “侗族大歌”、“呼麦”、“花儿”等各 种濒临消亡的民歌,称之为原生态歌曲。 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重要部分,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的 民族民间音乐。
• B治疗原则 ①发声休息,注意气候的变化,注意饮食 ②抗生素和激素结合治疗 ③针灸和物理 治疗 ④心理治疗
38
16
17
18
19
20
王 宏 伟
34
小 水 井 苗 族 合 唱 团 赴 澳 门 演 出
35
歌唱的呼吸
胸腹联合式呼吸是指胸、腹所有器官都参 与了呼吸运动,使胸廓、膈肌及腹部肌肉控制 呼吸的能力得到合作的呼吸方式。
这种呼吸方式扩大了胸廓的周围径的同时 也扩大胸腔的上下径,从而扩大了进气量。同 时由于能够稳定地保持住两肋及横隔膜的张力 和来自小腹的收缩力量之间的均衡对抗,有利 于形成对声音的支持力量,更容易控制声音。
男低音(Basso) e – f
13
民族唱法是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简称. 主要是指演唱民族风格较强的声乐作 品时所用的技术方法及一些规律。它 们既是从戏曲、曲艺、民歌这些民族 传统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 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唱法中优秀的结 果。
14
民族唱法
形成:在我国民族的土壤中成长,继承了中国 各民族的民族唱法、戏曲唱法、曲艺唱 法、吸收和借鉴欧洲传统唱法
未加工过的唱法. 原生态民歌,顾名思义,
就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 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 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 音乐形式,它们是中华民族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 要部分.
32
原生态唱法:
是指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 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 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比如“蒙古长调”、 “侗族大歌”、“呼麦”、“花儿”等各 种濒临消亡的民歌,称之为原生态歌曲。 它们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重要部分,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的 民族民间音乐。
• B治疗原则 ①发声休息,注意气候的变化,注意饮食 ②抗生素和激素结合治疗 ③针灸和物理 治疗 ④心理治疗
38
16
17
18
19
20
王 宏 伟
声乐课课件ppt

员解决声乐问题。
小组课
03
将学员分成小组,进行互动学习和交流,促进学员之间的合作
和共同进步。
声乐教学实践
舞台表演
提供舞台表演机会,让学员在实践中掌握声乐技巧和舞台表现力 。
录音制作
通过录音制作,让学员了解录音技术和声音处理技巧,提高自己 的录音水平。
音乐欣赏
通过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培养学员的音乐审美和鉴 赏能力。
声乐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声音类型和风格,声 乐可以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 和通俗唱法等。每种唱法都有其 独特的特点和技巧。
声乐的发声原理
发声机制
人类的嗓音是通过气流冲击声带产生振动,进而产生声音。发声过程中,声带 的形状、振动频率和声门闭合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声音的音质、音调和音量。
发声训练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运用自己的嗓音,声乐学习者需要进行发声训练。通过训练 ,学习者可以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声姿势和声音调节技巧,提高自己的声 音质量和表现力。
呼吸控制
学会控制呼吸的节奏和流 量,使声音更加稳定和流 畅。
呼吸与发声的协调
掌握如何将吸入的空气与 发声有效地结合起来,提 高声音的质量和持久力。
发声训练
音色控制
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掌 握如何调整音色,使其更 加圆润、清晰和富有表现 力。
发声力度
学会控制发声的力度,使 声音既有力又柔和,能够 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
声乐的演唱技巧
01
呼吸控制
正确的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学习者需要掌握如何吸气、呼气以及如
何在演唱过程中合理调节呼吸节奏和气息流量,以达到最佳的演唱效果
。
02
共鸣运用
共鸣是指在演唱过程中,通过调节腔体的形状和大小,使得声波在某些
声乐课教学课件

05
声乐演唱实践
演唱准备
身体状态
良好的身体状态是演唱的基础,要确保有充足的 休息和健康的饮食。
情绪准备
情绪状态对演唱效果也有很大影响,要学会调控 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放松的状态。
技术准备
熟悉歌词、音高、旋律等基本要素,对作品进行 充分的技术准备。
演唱技巧的训练
呼吸技巧
学会正确的呼吸方式,如 腹式呼吸、气息支撑等, 以增强声音的表现力。
童声
音色明亮、清脆、纯净。
声乐演唱的技巧与练习
发声练习
共鸣
通过发声练习,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 方式。
通过共鸣练习,扩大音域和增强音量。
气息控制
声音变化
通过气息控制练习,掌握声音的稳定性和持 久性。
通过声音变化练习,掌握不同声音类型和音 色的转换。
声音与气息的协调
呼吸是声乐演唱的基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
欣赏这部作品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仍然勇敢面对生活的挫折 ,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莫扎特的《安魂曲》
这部作品展现了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对生命的敬畏,通过它可以让学生感受 到音乐的力量和美。
声乐作品结构分析
《茉莉花》
这首歌曲是由多个乐段组成的,每个乐段都有不同的旋律和歌词,通过对作品结 构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01
包括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区的民族声乐风格,具有浓郁
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原生态声乐风格
02
指未经加工和雕琢的民间音乐,具有自然、质朴、真实的艺术
价值。
艺术歌曲风格
03
以19世纪艺术歌曲为代表,注重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强调
表现情感和意境。
声乐课教学课件

和质量。
教学评价与反思
评价标准和方法
制定科学、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标准和方法,包括学生歌唱 技巧、舞台表现力、艺术鉴赏力等方面的评价。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 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生反馈与评价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价,了解教学效果和质量情况,为进一步 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参考。
词句理解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并学会如何通过语气、语调 、语速来表达不同的词句。
情绪控制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便在演唱中达到 最佳表现。
舞台表现
肢体语言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 歌曲中的情感和内容。
表情与眼神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表情和眼神来传 达歌曲中的情感和内容。
共鸣
共鸣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通过调节共鸣器官的共振效果, 可以扩大声音、美化声音。
声乐的分类
1 2
美声唱法
美声唱法是欧洲传统的唱法之一,注重声音的 优美、和谐、音量和气息的控制。
民族唱法
民族唱法是中国传统的唱法之一,注重声音的 明亮、清晰、亲切和韵味。
3
流行唱法
流行唱法是现代社会中最为广泛应用的唱法之 一,注重声音的自然、流畅和情感表达。
声乐课教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声乐概述 • 声乐技巧 • 声乐演唱 • 声乐教学 • 声乐发展
01
声乐概述
声乐的定义和特点
声乐定义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和喉咙为乐器,通过口、鼻、喉等发声器 官的协同作用,以气息为动力,以语音为载体,以音乐为表 现形式,以歌唱技巧为手段的人声音乐艺术。
《声乐基础(上册)》第二单元(2019修订) 《声乐基础》第一课

大音乐家非凡的记忆力证明,良好的音乐记忆力是取得成功
的重要心理品质,也是有效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表演者良好
心理素质的重要保障。
第8 页
正文 . 第一课
歌唱的心理准备
人基 生础
尽可能地熟悉歌曲
概知
演唱者要想在舞台上发挥出最佳的演唱水平,除练
述识 好扎实的基本功之外,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如根据嗓音特点和演唱能力,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歌曲,
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歌唱欲望,在情感
上与学生达到共鸣,这样才能调动他们歌唱的积
极性。
第6 页
正文 . 第一课
歌唱的心理准备
人基
培养自信心
生础
自信心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一定愿望的心理状态。
概知 述识
一个人是否能成功是与他有无自信心有莫大关系的。自 信心越强,就越不怕失败,越不怕受挫,不断进取。自
概训 述练
✓ 用正确的歌唱姿势练习一首歌曲。
第 12 页
正文 . 第一课
第 13 页
错误歌唱姿势体会
人技
生能 概训
观察或体会以下错误的歌唱姿势:
述练
✓ 站无重心,提肩伸脖,形体上紧张,声腔可变状态受到抑制,使呼吸不
畅通,唱出的声音苍白、僵硬、单调,喊叫现象严重。
✓ 习惯挺着肚子、凹着胸,两肩还向前拢合,这不但影响肺叶的正常充气
概知 述识
登台演唱不仅仅是对歌唱者知识掌握情况、
技能技巧、表演艺术等方面的考验,也是对个
人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验。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
参加各种演出实践活动,要把演出看成是对自
己的鼓励和锻炼。
第 11 页
正文 . 第一课
正确歌唱姿势练习
声乐的基础知识 PPT

这是一种单纯依靠下降横膈膜,使下腹腔扩大的 深呼吸法。这种呼吸法强调气息应下沉到下腹部 去,部位越深越好,这样,呼出的气便具有足够 的动压,能使歌声“贯于顶”(获得头腔音或叫 头声)。由于这种呼吸方法气吸得过深,很容易 造成呼吸器官上下(胸与腹)脱节、内外(膈肌 与胸肋肌)失衡,因而,失去了胸肋腔对呼吸的 极为重要的辅助作用,使歌声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 骨之下,它下接气管,前 部细窄,后部宽大,对支持 吼腔起重要作用。
状软骨——又名披裂软骨, 位于环状软骨后上部,也 是一对对称的软骨,其滑 动旋转能使声带张开、闭 合。
舌骨——它虽不属喉的软 骨但与歌唱有密切的关系。 它的位置,活动状态能影 响歌声的质量。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声带: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 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
声门:声带在不发声时,是分开的;呈三 角形的空间。
气息经过声门,击起振动,声带就闭合挡气, 发出声音。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声带参与工作的原理 声带靠拢声门关闭 声带分开声门开启的两组肌群 声带拉长绷紧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喉头的构成:喉头位于颈椎四五六节的前面,在舌根和气
管之间,上连舌骨,下接气管,由五块较大的软骨构成。 它们是 会厌软骨——位于喉头的上端,其形状扁平如叶状,下端 游离。在唱歌时,它的张度和卷曲程度对歌声起重要作用。 甲状软骨——是喉部最大的一块软骨,由左右对称的两片 四边形软骨板合成。两板的前缘合成一个尖角。它在男性 的颈部向前隆起突出,称为喉结,女性的软平,因此喉结 不明显。
歌唱呼吸方法
• 学习歌唱者都要把建立正确呼吸状态视为头等之 技。声乐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吸足气和善于正确而 节省地使用这些气。歌唱者无论有多么好的听觉 和愿望,如果他不会控制气息,那他就唱不准音, 或是发出毫无生气的、可怜的声音。在歌唱艺术 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外歌唱家们经过不断探索, 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歌唱呼吸方法,归纳起来,可 分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与胸腹式联合呼吸 法三种类型。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环状软骨——位于甲状软 骨之下,它下接气管,前 部细窄,后部宽大,对支持 吼腔起重要作用。
状软骨——又名披裂软骨, 位于环状软骨后上部,也 是一对对称的软骨,其滑 动旋转能使声带张开、闭 合。
舌骨——它虽不属喉的软 骨但与歌唱有密切的关系。 它的位置,活动状态能影 响歌声的质量。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声带: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带韧带 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 。
声门:声带在不发声时,是分开的;呈三 角形的空间。
气息经过声门,击起振动,声带就闭合挡气, 发出声音。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声带参与工作的原理 声带靠拢声门关闭 声带分开声门开启的两组肌群 声带拉长绷紧
声带是人体乐器发声的振动体
喉头的构成:喉头位于颈椎四五六节的前面,在舌根和气
管之间,上连舌骨,下接气管,由五块较大的软骨构成。 它们是 会厌软骨——位于喉头的上端,其形状扁平如叶状,下端 游离。在唱歌时,它的张度和卷曲程度对歌声起重要作用。 甲状软骨——是喉部最大的一块软骨,由左右对称的两片 四边形软骨板合成。两板的前缘合成一个尖角。它在男性 的颈部向前隆起突出,称为喉结,女性的软平,因此喉结 不明显。
歌唱呼吸方法
• 学习歌唱者都要把建立正确呼吸状态视为头等之 技。声乐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吸足气和善于正确而 节省地使用这些气。歌唱者无论有多么好的听觉 和愿望,如果他不会控制气息,那他就唱不准音, 或是发出毫无生气的、可怜的声音。在歌唱艺术 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外歌唱家们经过不断探索, 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歌唱呼吸方法,归纳起来,可 分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与胸腹式联合呼吸 法三种类型。
《声乐基础(上册)》(薛亚东)250-7课件 第三单元 《声乐基础》第一课

中饱含了渔民的血泪,感情真挚,展示了旧中国渔民
苦难生活的悲惨状况,抒发了劳动人民心中不可遏制
的怨恨情绪。
第9 页
正文 . 第一课
人中 生国 概部 述分
第 10 页
茉 莉 花
正文 . 第一课
人中 生国 概部 述分
第 11 页
茉 莉 花
正文 . 第一课
作品分析与演唱指导:
人中
这一首江苏的《茉莉花》是鲜花调在南方最流
人中 生国
作品分析与演唱指导:
《绣荷包》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云南民间小调。从
概部
内容上看,它依然延续着刺绣荷包这一爱情主题,音
述分
乐风格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鲜明的歌唱性。不同的是
音乐上采用了云南地区的花灯调,切分音的多次运用
及富于变化的节奏,使音乐很有动感,与花灯载歌载
舞的表演配合得默契协调。由于演唱场合和艺术功能
舍和分别后的思恋之情,唱出了友谊地久天长
的主题。
第 25 页
正文 . 第一课
人外 生国 概部 述分
第 26 页
樱 花
正文 . 第一课
第 27 页
作品分析与演唱指导:
这是一首日本的民歌,曲调使用日本特有的传统调式(都节调式)和中山调式,
人中
这很有特色,在旋律进行上常出现“3”“4”“6”“7”或“7”“6”“4”“3”
生国 概部
放的情景。歌曲以轻快活跃的曲调抒发了人们赏梅时的兴奋、愉快的心情,词曲并茂。
述分
正文 . 第一课
人中 生国 概部 述分
第8 页
渔 光 曲
正文 . 第一课
作品分析与演唱指导:
人中
《渔光曲》作于1934年,是同年上映的影片《渔
声乐 第一课

(二)、西方民歌的发展
1、奴隶社会时期,西方歌唱强调歌唱的教 育与娱乐 2、封建社会时期,宗教音乐占主流
3、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欧洲近现代声乐 发展的序幕缓慢拉开 4、后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西方歌唱各种风 格与流派竞相争妍
二、歌唱的发展
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中西 歌唱都受到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影响与制约, 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风格,在不 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中国民歌的发展
1、中国民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2、封建社会时期民歌由官方收集但屡遭 禁唱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反封建、 反侵略成为民歌的时代特点 4、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民歌进入大繁 荣发展
一、歌唱的起源
关于人类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 洪荒时代。 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 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 感情。
关于歌唱的起源,至今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 问题,影响较大的歌唱起源说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劳动起源说
二、模仿起源说 三、游戏起源说 四、歌唱起源产生理论的启示
声乐基本乐理教学课件完整版

第一节:课后作业
• 第一节作业:
1.将下列简谱唱名音名的顺序打乱写两遍。
简谱:1
2
3
4
5
唱名:do 音名:C
re D smolifa E lasi
F
G
2熟记PPT上的黄色字体的概念。
第二节调号变音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称为变音记号。 1.种类
升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
降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b
#C大调
• 降号系列:除F调外,全部带降字,音名上必须加“b”
F大调 bB大调 bE大调
bA大调
bD大调
bG大调
bC大调
• 升降记号各音的顺序用字母表示为:
• 识别调号的方法: • 升号调:按升降记号各音的顺序最后一个升记号上方二度音,
是什么音,就是什么调。 • 降号调:按升降记号各音的顺序,倒数第二个降记号,是什么
钢琴一共是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
4、音域、音区
音域:通常指人声或某乐器(钢琴A2-c5)所能发出的最低 音到最高音之间的范围,有时也指音列总范围某首音乐作品 (国歌d1-e2)使用乐音的范围 嗨C:声乐中所说的嗨C,为小字三组的“C3” 国际标准音:小字一组的"a1",震动频率440HZ. 音区:在总音域内根据音色的不同而划分,通常为高、中、 低音区,音区的划分因乐器(人)而异,各音区的特性音色 在音乐表现上作用重大
调号的产生
• 一、调 • 在音乐中,通过许多音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塑造音乐形象。
• 这些具有不同表现作用的许多音,所构成的体系,称为调式。 • 音阶主音的名称加上调式的标记构成调的名称。 • 如: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称为C大调。
声乐课件

第二节 歌唱发声的器官及其功能
四、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也可称为语言器官,主要是由唇、齿、舌、上腭(软腭和硬腭)及
第一节 歌唱的姿势
下腭等组成(见图 1—6)。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及着力部位的不同,形成了元音 和辅音。在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动作更加敏捷,较平时说话 的状态夸张。咬字敏捷是为了准确、清晰,夸张是为了使元音美化或者说是使韵母 能更通畅地发挥。
(3)演唱歌曲时,处于精神振奋、积极向上的状态,眼神自然、生动,嘴巴要放 松、张得开。脸部肌肉放松,表情自然大方,切忌皱眉、噘嘴、歪头、斜眼等。
2. 坐姿
坐着唱时,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三分之一的面积。腰部挺直,不要靠在椅子 上,感觉下背拉直伸长,从头、颈、背到腰要有垂直感。两脚自然分开,并呈自 然弯曲,两脚落地,切记不能跷二郎腿,也不能双腿交叉叠起。双手自然放置于 膝盖或者拿谱演唱。头部及脸部的第表一情节 要歌求唱同的姿站势姿。
第一节 歌唱的姿势
一、歌唱与正确姿势的关系
人体本身是一件特殊的“乐器”,而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音箱,所有的歌唱发声器 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只第有一掌节 握歌正唱确的姿的势姿势,才能使歌唱器官各组成部分 相互配合。所以,正确的姿势是获得好听声音的重要条件。只有姿势正确,歌唱时 所需要的呼吸和发声器感才能正常工作。因此,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歌唱学习的 开端。
第三节 歌唱的呼吸
1. 胸腹式呼吸法的吸气
吸气时,口腔、下巴、肩部、胸部自然放松,腰部周围明显扩张,横膈膜向下 运动,气息自然、充分地吸入体内。吸气要在自然的状态下进行,气要吸得深, 并且要柔和、平稳,不能紧张、僵硬。
第一节 歌唱的姿势
2. 胸腹式呼吸法的呼气
ppt声乐课开学第一课

基本音级被升高或降低形成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高升高用‚升‛或‚#‛来表明,降低用‚降‛或
来表明。
键盘乐器黑键上的音都是变化音级。
1. 听辨下列各组中的最高音。
2. 听辨下列各组中的最低音。
请在下面键盘上,写出七个基本音级的音名和唱名。
《G弦上的咏叹调》,又名为《G弦之歌》,此曲为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 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 名曲。是巴赫代表作品之一。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3.21 -1750.7.28),
二、课堂练习和作业要求
1. 积极参与课堂练习。
2. 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成绩将记录在 平时成绩中。
如果课上时玩手机、聊天、做其它的事情 或者睡觉。 第一次,我提醒你。如还有此现象我就直 接在你平时成绩中扣分。(2-5分)
你的平时成绩只有30分。
三、考试成绩
30% + 平时 课课 堂后 练作 习业 30% + 40% = 100% 期中 期末 视乐 唱理 练笔 耳试 视乐 唱理 练笔 耳试
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 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 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并被尊称为‚西方‘近代音乐’之父‛, 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传说在宫廷舞会上,巴赫的大提琴被 做了手脚,除了G弦之外,所有的弦都 断裂了。当大家准备看巴赫出糗的时 候,巴赫,仅仅只用了一根G弦,就即 兴演奏了一首《咏叹调》,该曲子就 是今天所说的《G弦上的咏叹调》 (《G弦之歌》)。此乐曲在巴赫死后 100年后才大为流行。 G弦 ‚巴赫家族‛是指从十六世 纪中叶开始,一直延续到十 九世纪末,三百多年中共出 现了五十二位音乐家的德国 著名音乐世家。
声乐第一版课件

2
第二节 外国作品
3
第三节 儿童歌曲
第一节 中国作品
第一节 中国作品
花非花
歌唱提示 这首歌曲的词是选自白居易《长庆集》中的
“花非花”一段,表现的是对人生美好过去的追忆 与惋惜。曲调婉转优美,意境超脱。整首曲子采用 四句体单乐段形式。演唱时要蕴含原诗的意境,字 头可轻些,字音准确、清晰,节奏舒缓平稳,控制 好气息运用。结束句是全曲高潮,用轻柔缓慢的手 法,使其达到如梦幻般逐渐消失的感觉,以很弱的 音量结束全曲。
第一节 歌唱发声的器官及其作用
二、 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是由喉头、会厌和声带组成。喉
头通常也称喉器、喉结,位于颈前正中部(男 性的喉器在颈部有明显突出状),它由软骨、 韧带等肌肉组成,是一个重要的发声体。
发声器官
第一节 歌唱发声的器官及其作用
会厌位于舌根和喉咙口之间,起着声门的保 护盖作用。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呈水平 状左右并列、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性 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靠喉 头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 离,声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靠拢 闭合发出声音。在呼吸的配合下,能调整声带的 长度、厚度和张力,使声音产生高、低、强、弱 等不同变化。
第一节 中国作品
清流
歌唱提示 这是一首只有12小节的抒情曲,描写门前的清
流。歌曲以其简朴自然、音韵悠长的旋律和平凡真 挚的感情,启示人们要珍惜年华,不要让光阴像流 水一样流走。演唱时声音连贯、流畅。大跳音程要 提前做好气息的准备,保持高音的声音位置。三连 音歌词要唱清晰,高音喉咙要打开,有深的气息支 持。
呼吸、发声时的声带
第一节 歌唱发声的器官及其作用
三、 共鸣器官 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咽喉、口腔、鼻腔
声乐基础PPT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完整全套教学课件可编辑全文

第9页
(一)歌唱的发声器官 ——喉 头 声 带
喉头 喉头位于颈前正中部,是由甲状软
骨、环状软骨、披裂软骨和肌肉、韧 带、粘膜等组成,如图1-2 -3所示。
声带 喉头中间是两条由前向后、左右
并列的薄薄的肌肉薄膜形成的有弹性 的韧带,这就是产生声音的振动体— —声带。如图1-2-4所示。
第 10 页
(一)歌唱的发声器官 ——共 鸣 器 官
音质浑厚、有力 音质浓厚、响亮
第 18 页
(二) 发声练习
1 气息练习———急吸急呼
演唱提示: 口鼻同时吸气,控制瞬间后小腹腹肌急促收缩,发出“si”,体会呼出气
息时腹部收缩的感觉,锻炼呼气肌肉的收缩能力。 2 半打哈欠加叹气的练习
演唱提示: 一般采用下行五度音阶半音摸进进行,唱时保持想打哈欠的状态,在音阶
«长城谣» 演唱提示:《长城谣》这首歌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和刘雪庵在
上海创作的。这首歌的音乐苍凉悲壮,纯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整个曲 调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音域不宽, 听起来亲切、优美;唱起来既口语化又有民族特色。这首歌在抗战时期广为流 传,倾诉了人民被迫流浪的苦难,从而激发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二) 发声练习
气息练习———缓吸缓呼 演唱提示: 站立保持身体平衡,以感觉到脊背的存在。无声地把气息吸进,直到胸骨和肩胛骨 下的柔软处能感觉到它。把气息在控制中呼出,同时在心中唱一个持续10-15秒的 “ah” ,最后在尚未失去控制前用呼吸肌肉结束,喉仍保持打开。
哼鸣练习———闭口哼鸣
演唱提示: 吸气,双唇合拢,下巴与前额完全放松,保持懒洋洋的状态。唱哼鸣时,控制气息
1.连 音 练 习
演唱提示: 流畅连贯的声音(即legato)是歌唱的基本技术。要求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
(一)歌唱的发声器官 ——喉 头 声 带
喉头 喉头位于颈前正中部,是由甲状软
骨、环状软骨、披裂软骨和肌肉、韧 带、粘膜等组成,如图1-2 -3所示。
声带 喉头中间是两条由前向后、左右
并列的薄薄的肌肉薄膜形成的有弹性 的韧带,这就是产生声音的振动体— —声带。如图1-2-4所示。
第 10 页
(一)歌唱的发声器官 ——共 鸣 器 官
音质浑厚、有力 音质浓厚、响亮
第 18 页
(二) 发声练习
1 气息练习———急吸急呼
演唱提示: 口鼻同时吸气,控制瞬间后小腹腹肌急促收缩,发出“si”,体会呼出气
息时腹部收缩的感觉,锻炼呼气肌肉的收缩能力。 2 半打哈欠加叹气的练习
演唱提示: 一般采用下行五度音阶半音摸进进行,唱时保持想打哈欠的状态,在音阶
«长城谣» 演唱提示:《长城谣》这首歌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潘孑农和刘雪庵在
上海创作的。这首歌的音乐苍凉悲壮,纯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整个曲 调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音域不宽, 听起来亲切、优美;唱起来既口语化又有民族特色。这首歌在抗战时期广为流 传,倾诉了人民被迫流浪的苦难,从而激发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二) 发声练习
气息练习———缓吸缓呼 演唱提示: 站立保持身体平衡,以感觉到脊背的存在。无声地把气息吸进,直到胸骨和肩胛骨 下的柔软处能感觉到它。把气息在控制中呼出,同时在心中唱一个持续10-15秒的 “ah” ,最后在尚未失去控制前用呼吸肌肉结束,喉仍保持打开。
哼鸣练习———闭口哼鸣
演唱提示: 吸气,双唇合拢,下巴与前额完全放松,保持懒洋洋的状态。唱哼鸣时,控制气息
1.连 音 练 习
演唱提示: 流畅连贯的声音(即legato)是歌唱的基本技术。要求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
乐理第一课音、音名、唱名等ppt课件

音的分类
物体的大小、薄厚与振动的强弱不同,所产生音 的高低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强 音、弱音。 “音”大体又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种。 1、乐音(musical tone) 振动起来是有规律的、单纯的,并有准确的高度 (也叫音高)的音,我们称它为“乐音”。 2、噪音(noice) 没有一定高度的音。它的振动即无规律又杂乱无 章的音,我们称它为“噪音”。
乐音、噪音
• 声音由于振动的不同可分为乐音和噪音(与生活中 的噪音的概念有所区别)。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既 有乐音也有噪音。 • 乐音的振动比较有规律,听起来音高很明显,如果 在示波器上则能显示为规则的正弦曲线。在音乐中 所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一般都是乐音,如小提琴、 二胡、钢琴等乐器发出的声音。 • 噪音的振动比较杂乱,听起来音高不很明显,在示 波器上显示为十分复杂的曲线。如自然界的风声、 雷声、流水声、物体的撞击声等。当然,音乐所用 的噪音是经过挑选的打击乐器,如锣、鼓、梆子、 木鱼等 音色
音高
• 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在每秒钟内所振 动的次数(频率)决定的。振动频率快则 音高,反之,振动频率慢则音低。人耳 能够听到的声音大致在每秒振动11次— —20000次(每秒振动1次叫1赫兹,用 Hz表示)左右这个范围之内,比这个范 围少的的音波叫次声波,比该范围多的 音波叫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
音量
音色
• 音色是由于发音体的材料性质、结构形状、发声方 式、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方面来决定的。 • 如:铜做的锣、镲与木制的梆子、木鱼所鼔击发出 的声音就截然不同; • 铜做的号与木管吹奏所发出的声音也是截然不同 的…… • 如:同为铜制的乐器,锣与小号的声音却不相同, 这是由于发声方式不同所造成的; • 如:同为木制的大管与双簧管吹出来的声音也不相 同,这是由于乐器的内部结构不同而引起的;泛音 的多少也对音色有很大的影响.
声乐教学ppt课件

10
声乐课 ----《思乡曲》
11
《思乡曲》
该曲是影片《海外赤子》插曲。 这首歌曲音乐深沉舒缓,语言质 朴真切。单乐段结构非常方整。音调 运用级进式,再加上中声区的音色醇 厚,使曲调更加含蓄,富有浓浓的思 乡之情。
12
13
• 《思乡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 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该电影的插 曲还有《我爱你,中国》《海燕》《生 活是这样美好》等经典的声乐作品。歌 曲词作者是瞿琮,曲作者是郑秋枫,G大 调,3/4拍子,用慢速、深情、思念地情 绪去演唱。
4、唱低音时不要唱虚或漏气,仍然要以丰满的气息保 持两小节换气,始终让声音和旋律有流动感。
把握住这几点,就能较好地表达该歌曲的意境和内容。
17
一、读谱正确。 二、演唱清晰、流畅。 三、音乐表现准确。
18
A类:两种发声练习都要充分掌握;歌曲的 完整演唱。 B类:基础性发声练习和稳定性发声练习要 充分掌握;歌曲的合理演唱。 C类: 基础性发声练习要充分掌握;歌曲的合 理演唱。
14
15
歌曲属二段体曲式,其曲式机构如下:
A
B
a 1---4
b 5---8
c 9---12
d 13---16 (17---20)
16
演唱要领
1、把握住深沉、深情的基调;节奏要平稳从容;音乐 线条要连贯流畅;.声音幅度及力度变化无需太大 对比。
2、整个演唱要注重唱情,以情带声;声音保持松弛自 然,吐字清晰。
19
谢谢,再见!
20
8
四、呼吸在美声、民族、通俗唱 法中的运用
• 歌唱时要有良好的姿势以配合正确的呼吸状态,使气 息通畅,如果呼吸控制运用的不好,气息就不贯通, 尤其在唱美声、民族的高音时,会使声音阻塞,吐字 失去灵活性。特别是美声唱法的基本技巧是连贯的唱 法,就是建立在气息通畅、连贯的气息运用与控制的 基础之上的,呼吸要有弹性。而民族唱法是在民族歌 曲演唱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声唱法的技巧而发展起来 的。所以在歌唱发声时,都要使肌肉一定放松,不能 因为呼吸而紧张。了解它的演唱呼吸技巧,使两种演 唱方法更加得当,唱出各种演唱方法的特色。
声乐课 ----《思乡曲》
11
《思乡曲》
该曲是影片《海外赤子》插曲。 这首歌曲音乐深沉舒缓,语言质 朴真切。单乐段结构非常方整。音调 运用级进式,再加上中声区的音色醇 厚,使曲调更加含蓄,富有浓浓的思 乡之情。
12
13
• 《思乡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部 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该电影的插 曲还有《我爱你,中国》《海燕》《生 活是这样美好》等经典的声乐作品。歌 曲词作者是瞿琮,曲作者是郑秋枫,G大 调,3/4拍子,用慢速、深情、思念地情 绪去演唱。
4、唱低音时不要唱虚或漏气,仍然要以丰满的气息保 持两小节换气,始终让声音和旋律有流动感。
把握住这几点,就能较好地表达该歌曲的意境和内容。
17
一、读谱正确。 二、演唱清晰、流畅。 三、音乐表现准确。
18
A类:两种发声练习都要充分掌握;歌曲的 完整演唱。 B类:基础性发声练习和稳定性发声练习要 充分掌握;歌曲的合理演唱。 C类: 基础性发声练习要充分掌握;歌曲的合 理演唱。
14
15
歌曲属二段体曲式,其曲式机构如下:
A
B
a 1---4
b 5---8
c 9---12
d 13---16 (17---20)
16
演唱要领
1、把握住深沉、深情的基调;节奏要平稳从容;音乐 线条要连贯流畅;.声音幅度及力度变化无需太大 对比。
2、整个演唱要注重唱情,以情带声;声音保持松弛自 然,吐字清晰。
19
谢谢,再见!
20
8
四、呼吸在美声、民族、通俗唱 法中的运用
• 歌唱时要有良好的姿势以配合正确的呼吸状态,使气 息通畅,如果呼吸控制运用的不好,气息就不贯通, 尤其在唱美声、民族的高音时,会使声音阻塞,吐字 失去灵活性。特别是美声唱法的基本技巧是连贯的唱 法,就是建立在气息通畅、连贯的气息运用与控制的 基础之上的,呼吸要有弹性。而民族唱法是在民族歌 曲演唱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声唱法的技巧而发展起来 的。所以在歌唱发声时,都要使肌肉一定放松,不能 因为呼吸而紧张。了解它的演唱呼吸技巧,使两种演 唱方法更加得当,唱出各种演唱方法的特色。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演唱)茉莉花》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23

。可图兰朵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帮起了她的忙
,说如果在天亮之前图兰朵能猜到他的名字的话,他就情
愿像没有猜中的人一样:被处死刑。此夜,全城无人入睡
,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朵诚服,从此
结束(shu)杀戮(lu)。瞧,月亮出来了,僧侣们的祈祷乐响
起了.
欢迎同学们走进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
谢谢
做一做:
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A、 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 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思考:茉莉花代表着什么 ?
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 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 欢迎世界人民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 诚的心!
老师的话
同学们,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应 当为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而感到骄傲!为 我们是中华儿女而感到自豪!
初夏由叶腋(ye)抽出新梢(shao), 顶生聚伞花序,通常三朵花,有时多,花白 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芳香,花期甚长,由初夏至晚秋开 花不绝。
能够提取茉莉油,是制造香精的原料。 茉莉花还可薰制茶叶,或蒸取汁液,可代 替蔷薇露。
传说的故事
•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古国有位美丽动
人的公主,名叫图兰朵,她虽貌若天仙,但也残酷无情。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出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
的三个问题的人,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
出的,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都死在
了她的刀下。这天,刽子手们又在磨刀了,原来,有个鞑
靼(dada)国王子也被图兰朵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非
要娶到她,对图兰朵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四年级上册 《第一课(演唱)茉莉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 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 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 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作品简析: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居
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 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直接体 验了民间疾苦。公元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 但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史,管至刑部尚书。 晚年闭居洛阳,75岁去世。终身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济天下”。他的诗作《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戏人》 《忆江南》等因形象鲜明,主题深刻而成为传诵名作。感伤 诗中《长恨歌》《琵琶行》更是曲折生动,文彩精致的大作, 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 人。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1929年 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同时, 从事音乐创作和著述,写下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近百首。 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 分明,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科学发声与声乐技能
一、歌唱基础知识
1.呼吸器官 2.发声器官 3.共鸣器官 4.咬字吐字器官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 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 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 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 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 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 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 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 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我们日常 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 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 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 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 全由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3.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 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 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 颌窦、额窦、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 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 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 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由头腔共鸣发挥作用了。如 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 协调配合好,那我们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 听的歌声。
三、发声讲解 视频
四、学习歌曲《花非花》
1、哼鸣练习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
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 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 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 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 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 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 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
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首先要了解 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得见、 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 要求我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我感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是否 符合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 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以歌唱的生理学为基础的,而这些 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 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 感、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有 时候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我们的训 练,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我们在歌唱时,尤 其在台上表演时,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 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 上。
4、 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
等。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辅音和 元音(即语言)。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 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而夸张。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 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所以语 言器官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 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
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 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 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 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由喉头 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 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并拢闭合发生声 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 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 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我 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 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 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 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 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 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 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 “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 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 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居易的诗大都以言语浅近,意境显露见长(相传老
妪也能听懂)。但这首《花非花》却颇为“朦胧”。第一
句“花非花,雾非雾”,就首先给人一种非花似花,非雾
作品简析: 白居易(772—846),唐代大诗人。字乐元,晚年居
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山西太原,生于河南新郑。出生于 小官僚家庭。少时因避战乱“衣食不充,冻馁并至”直接体 验了民间疾苦。公元800年考中进士,以后做过一些小官, 但因直言敢谏被贬。后又任杭州,苏州刺史,管至刑部尚书。 晚年闭居洛阳,75岁去世。终身主张“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济天下”。他的诗作《卖炭翁》《新丰折臂翁》《缚戏人》 《忆江南》等因形象鲜明,主题深刻而成为传诵名作。感伤 诗中《长恨歌》《琵琶行》更是曲折生动,文彩精致的大作, 显示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能。 • 黄自(1904—1938)字今吾,江苏川沙(今属上海市) 人。早年在美国欧柏林及耶鲁大学音乐学校学作曲。1929年 回国,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培养了不少音乐人才。同时, 从事音乐创作和著述,写下了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近百首。 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其作品结构严谨,线条 分明,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科学发声与声乐技能
一、歌唱基础知识
1.呼吸器官 2.发声器官 3.共鸣器官 4.咬字吐字器官
1.呼吸器官
呼吸器官,即“源”动力,是由口、鼻、咽喉、
气管、支气管、肺脏以及胸腔、膈肌(又称横膈膜)、 腹肌等组成。气息从鼻、口吸入,经过咽、喉、气管、 支气管,分布到左右肺叶的肺气泡之中(肺中由两个 叶状的海绵组织的风箱构成,它包含了许许多多装气 的小气泡);然后经过相反的方向,从肺的出口处分 支的气管(支气管)将气息汇集到两面三刀个大气管, 最后形成一个气管,再经过咽喉从口、鼻呼出。与呼 吸系统相关的各肌肉群,他们的运动也关系到呼吸的 能力,是歌唱“源”的动力和能量的保证。我们日常 的呼吸比较平静,比较浅,用不着使用全部的肺活量, 但歌唱时的呼吸运动就不同了,吸气动作很快,呼气 动作很慢。如果遇上较长的乐句,气息就必须坚持住。 而一首歌曲的高、低、强、弱、顿挫、抑扬变化,也 全由吸气、呼气肌肉群的坚强和灵活的运动才能完成。
3.共鸣器官
人体的共鸣器官主要有胸腔、口腔和头腔三大 共鸣腔体。胸腔包括喉头以下的气管、支气管和整个 肺部。口腔包括喉、咽腔及口腔。头腔包括鼻腔、上 颌窦、额窦、蝶窦等。在歌唱中,由于音商的不同, 使用这些共鸣腔的比例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唱 低音时,胸腔共鸣发挥最大,唱中音时口腔共鸣应用 较多,而唱高音时主要是由头腔共鸣发挥作用了。如 果我们能正确、合理地运用好这些共鸣腔体,并相互 协调配合好,那我们就能获得圆润、悦耳、丰满、动 听的歌声。
三、发声讲解 视频
四、学习歌曲《花非花》
1、哼鸣练习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
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 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 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 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之 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 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 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及带a母音练习
声音是歌唱的基础,要训练好声音进行歌唱,首先要了解 所参与发声器官的构造和作用。歌唱运动的感觉远不如看得见、 摸得着的如钢琴、小提琴训练那样的肌体运动来得容易,这就 要求我们每个歌唱者要有敏锐的自我感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 反复训练,以形成条件反射去断定自己的声音是否正确,是否 符合声器官运动的基本规律。还有一点要指出的是,上述各部 分器官及它们的运动形式是以歌唱的生理学为基础的,而这些 器官的协调活动,则是在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与支配下完成的。 任何身体的运动都受到心理的指挥或暗示,歌唱者的意志、情 感、愿望及舞台感觉等等,很大一部分与心理的因素有关,有 时候心理的制约因素甚至比发声技术更重要地左右着我们的训 练,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心理的重要性,当我们在歌唱时,尤 其在台上表演时,则需将注意力集中在歌曲的内容与情感上, 以情带声,而不要把注意力分散在具体器官的位置及活动状态 上。
4、 咬字吐字器官 咬字吐字器官(即语言器官)包括唇、舌、牙齿和上腭
等。这些器官活动时的位置和不同的着力部位,形成了辅音和 元音(即语言)。发声歌唱时,咬字、吐字器官各组成部分的 动作比平时说话要更加敏捷而夸张。敏捷是为了使咬字准确清 晰,夸张是为了使美化的元音或韵母通畅地引长发挥。所以语 言器官是我们在吐字咬字时的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学习吐字咬 字时出声、引长和归韵的重要器官。
2.发声器官 发声器官,即发出声音的器官。它包括喉头、声
带。喉头是一个精巧的小室,位于颈前正中部,由软 骨、韧带等肌肉组成。声带位于喉头的中间,是两片 呈水平状左右并列的、对称的又富有弹性的白色韧带, 性质非常坚实。声带的中间又称声门,声带是由喉头 内的软骨和肌肉得到调节的。吸气时两声带分离,声 门开启,吸入气息;发声时,两声带并拢闭合发生声 音。声带在不发出声音的时候是放松并张开的,以便 使气息顺利通过。声带发声,一部分是自身机能,一 部分是依靠声带周边的肌肉群协助进行发声运动。我 们在声乐训练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些肌肉群的 功能作用,合理地运用它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避免 在不正确的发声习惯下唱坏了嗓子。还有喉咙的上部 与舌根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软骨,叫会厌。会厌的 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起到声门的保护作用,当我们 吞咽食物和饮水的时候,它本能地自动盖住气管,让 食物通过时避免进入气管,我们往往有时不小心喝水 “呛”了气,就是会厌动作不协调所致。第二个作用 是歌唱的时候,会厌竖起,形成通道让声音流畅地输 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白居易的诗大都以言语浅近,意境显露见长(相传老
妪也能听懂)。但这首《花非花》却颇为“朦胧”。第一
句“花非花,雾非雾”,就首先给人一种非花似花,非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