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论文议题260道

合集下载

法学论文选题

法学论文选题

法学论文选题法学论文选题400例法学论文选题(一):(一)民诉法方向1.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与实践2.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研究3.我国立案登记制的理论与实践4.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完善5.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施行中的问题及解决(二)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方向6.新型劳动用工形式中劳动者的法律保护7.过劳问题的法律规制8.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与劳动者权益保护9.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完善(三)财税法方向10.基于纳税人生存权保障视角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完善11.房产税开征的正当性及可行性研究法学论文选题(二):(一)刑诉法方向1.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证明职责2.论自行辩护3.论被害人的诉讼地位4.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5.论司法解释的法律监督(二)刑法方向6.网络犯罪的空间效力探析7.认识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关系研究8.论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9.“亲亲相隐”刑事立法化之提倡10.社区矫正的现实困境与出路11.论机器诈骗的刑法适用法学论文选题(三):三国法方向1.美国“长臂管辖”及其合法性问题探析2.中美银行信息取证合作中的困境与突围3.第三方资助对国际商事仲裁的影响及其规则4.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域外效力边界5.“301条款”在WTO体制外适用的限制6.国际法中难民保护与国家反恐的冲突与协调7.论网络空间中国家的审慎义务8.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国际法律制度与其对我国的影响9.试论卡尔沃主义对国际投资立法的影响10.论专属经济区的剩余权利11.国际矫正正义之衡平略论法学论文选题(四):(一)金融法方向1.个人金融信息的法律保护2.金融科技发展对金融法制的冲击与影响3.老龄金融弱势群体的金融服务获得权问题研究(二)经济法方向4.论网络APP对用户个人信息收集的界限与法律义务5.论“数字垄断”的反垄断法破除6.论互联网巨型企业社会职责的履行(从BATJS选择一个为例)(三)商法方向7.试论我国个人破产制度实施的困境与破解8.试论商法中的外观主义9.试论公司法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四)证券法方向10.试论证券市场中的先行赔付制度11.试论我国科创板股票发行制度的完善法学论文选题(五):行政法方向1.党政机构融合与行政法的回应2.构建行政协议诉讼制度3.论失信的行政联合惩戒及其法律控制4.论行政行为形式自由选择权5.区域行政的兴起与行政法的变迁6.人工智能兴起背景下的自动化行政行为7.权责清单与行政信息公开法治化8.行政和解的兴起及其法治化路径9.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的审查路径10.大数据与行政监督11.地方政府在改善营商环境中的主角与功能12.地方税收竞争的法律规制法学论文选题(六):(一)民法1.论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2.人工智能的风险与法律规制3.无人驾驶汽车的侵权归责制度探讨4.数据的民法定位5.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6.个人信用权保护的法律问题(二)房地产法7.宅基地收回的制度困境与破解8.三权分置下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三)其他9.消费纠纷的在线解决机制10.算法歧视的法律问题11.垃圾分类的制度实现研究(一)物权法方向1.物权期待权与抵押权冲突的适用规则2.不动产买受人提起的执行异议之诉3.不动产事实物权4.让与担保的制度思考5.论流质契约的相对禁止6.商铺租赁权担保的体系定位与法律效力7.融资租赁(或售后回租)中租赁物之善意取得8.民法典编纂视角下动产担保物权对抗规则之重构(二)物权法相关方向9.论夫妻财产的潜在共有10.夫妻之间给予不动产约定的物权效力及救济11.夫妻财产制契约的效力与不动产物权变动12.一方擅自处分夫妻共有房产的规则适用法学论文选题(八):(一)宪法方向1.以宪法修改为契机全面推进依宪治国2.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的重大意义3.论我国宪法序言的价值4.宪法宣誓制度评析5.推进合宪性审查6.论道路自信7.论制度自信(二)法律伦理方向8.论德法兼修9.论法律人的自律与他律10.大法官蜕变为大贪官的警示11.论法律人的美德培养12.法律职业伦理建设的主要路径民法方向(总则部分)1、施救者注意义务制度研究—以民法总则的修订为线索2、论民事主体制度的完善—以民法总则的修订为线索3、论非法人组织制度的完善4、论法人的分类—以民法总则的修订为线索5、论民法的渊源—从国家政策到习惯6、民法基本原则司法化探讨7、论民事时效制度的完善8、死亡宣告申请人顺位制度研究—以民法总则的修订为线索9、监护制度研究—以民法总则的修订为线索10、民事行为效力制度研究—以民法总则的修订为线索11、合伙制度研究—以民法总则的修订为线索12、异常法人制度研究—以民法总则为语境13、论个人信息保护—以个人权利最大化和社会管理效率平衡为语境14、论代理行为的效力15、现代化背景下的人身权问题研究法学论文选题(十):刑法及刑事诉讼法方向出1、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2、刑事冤假错案的成因与防范机制研究3、论未成年人逮捕制度4、未成年人犯罪封存制度的反思与完善5、未成年人心理疏导与矫治制度研究6、“留守型”未成年人犯罪社会预防机制研究7、大数据背景下保密权的刑法保护8、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法律援助问题研究9、侦查阶段律所会见权问题研究10、我国刑事辩护的困境与出路11、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有效辩护法学论文选题(十一):宪法、行政法方向1、完善我国合宪性审查制度的思考2、地方人大保证宪法实施职能研究3、合宪性审查制度研究4、人大监督权与宪法实施研究5、我国宪法实施路径与方法研究6、论宪法解释的功能7、论大数据时代公民保密权保护8、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问题研究9、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检察机关的定位与职能调整研究10、设区市地方立法权问题研究11、论我国行政诉讼确认判决的定位12、论公务员的.廉洁义务13、论教师基本权利的法律保护14、行政诉讼跨区管辖改革研究15、社区矫正的现、问题与对策--以六安市某县(区)为例16、公共服务外包法律规制法学论文选题(十二):国际经济法方向1、世界贸易组织中的最惠国待遇研究2、美国贸易法“301条款”探析3、论我国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的策略4、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意义及中国的实践5、论国际经济法中的国家经济主权原则6、论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7、倒签提单的法律性质及后果分析8、信用证欺诈及相关问题研究9、一带一路”区域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10、WTO争端解决机制与ICSID机制的比较分析11、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法律问题研究12、外国对华出口商品反倾销比较研究法学论文选题(十三):刑事诉讼法方向1、羁押必要性审查机制研究2、亲属间的拒证特权研究3、刑事缺席判决制度构想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5、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研究6、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刑事诉讼的影响7、沉默权制度研究8、死刑复核程序法律监督研究9、审判中心主义视角下的人民陪审员制度功能研究10、论证据裁判原则11、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12、论认罪认罚自愿性的保障13、论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制度改革14、试论我国辩护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15、浅析当前我国法律援助面临的困境与对策16、刑事速裁问题探究法学论文选题(十四):刑法方向1、试论风险社会背景下刑法的谦抑性2、试论刑法解释的限度3、试论正当防卫的限度4、试论偶然防卫5、和谐社会视野下非刑罚处理方法的适用6、刑法的刑事政策化及其限度7、试论我国刑法中的身份犯8、试论故意伤害罪的结果加重犯9、共同犯罪停止形态探析10、片面共犯若干问题思考11、试论间接正犯12、单位犯罪自首制度初探13、试论不作为犯罪的先行行为14、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思考15、试论我国刑法中的罚金刑16、资格刑的反思与重构17、限制死刑的价值考量18、试论刑法中的严格职责19、社区矫正立法的若干提议20、“扒窃”认定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析21、试论危险驾驶罪22、试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23、试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24、恶势力团伙犯罪的司法认定25、试论转化型抢劫罪26、诉讼诈骗行为的性质辨析27、试论寻衅滋事罪28、恶意透支行为的司法认定29、试论受贿罪的主体30、考试作弊犯罪若干问题的思考法学论文选题(十五):民事诉讼法方向1、恶意串通型虚假诉讼的民事规制2、主观预备合并之诉3、论民事诉讼中的一事不再理4、民事诉讼行为保全制度探究5、举证妨碍问题探讨6、民事诉讼自认制度探究7、论法官释明权8、既判力的作用及其正当化根据9、论法官强制调解的原因及对策10、论当事人处分权的程序保障11、连带债务诉讼研究12、民事诉讼中预决事实研究13、论强制反诉14、执行参与分配制度之探析15、论被执行人的变更和追加法学论文选题(十六):法制史方向1、从法制史的角度看死刑在我国的存于废2、浅析我国奴隶制时期“礼”的思想3、《唐律疏议》在中国封建社会法制史上的地位及影响4、唐代两税法研究5、试析唐代赋税制度的变迁6、从唐代法典看儒家思想对古代立法的影响7、洋务派“中体为用”法律思想评价8、论汉律中的礼法融合9、论董仲舒政治法律思想10、从“春秋决狱”看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11、对“亲亲得相首匿”合理性思考12、容隐行为出罪化思考13、论投匿名文书告人罪14、唐代官吏职务犯罪研究15、唐律共同犯罪论16、唐律中涉外法律规范的意义法学论文选题(十七):刑法方向1、“见死不救”行为定性的法律分析2、刑法因果关系研究3、针对网络犯罪之认定探讨——兼评刑罚相应立法的完善4、网络中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及其刑法保护5、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界定:兼论我国网络犯罪的立法现状6、论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7、论家庭暴力中的正当防卫8、论死刑罪名与死刑限制9、试论死刑适用应设年龄上限的合理性10、关于社区矫正若干问题的思考11、论转化犯12、期待可能性研究13、论数罪并罚的根据:兼论我国数罪并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14、试论诱惑侦查在我国的法律规制15、醉酒人的刑事职责16、有关安乐死的立法问题的几点思考17、浅谈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及现实对策法学论文选题(十八):商法方向1、公司人格制度研究2、论累积投票制度对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作用3、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4、独立董事制度研究5、试论公司资本比较研究6、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7、试论少数股东权的法律保护8、试论公司法的价值9、公司法人民事权利本事研究10、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11、论公司法对股东出资方式问题的修改与完善12、试论一人公司13、完善我国公司法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14、试论公司法的理念及变迁15、公司法功能之比较研究16、董事勤勉义务比较研究17、试论公司法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18、试论公司的社会职责19、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比较研究20、公司登记制度比较研究21、公司法定代表人制度比较研究22、股东资格问题研究23、公司治理模式比较研究24、试论公司债25、试论公司的发起人26、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比较研究27、试论公司法中表决权排除制度28、公司资本制度比较研究29、我国公司法监事制度的修改与完善30、公司担保行为效力因素分析——兼评《公司法》第十六条法学论文选题(十九):法理学方向1、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探析2、论提高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本事3、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研究4、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研究5、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维稳工作探析6、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治腐败问题研究7、人治与法治辨析8、法治与德治的关系探析9、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对策分析10、媒体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关系探析11、试析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12、试析公民法律信仰的培养13、试析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养成14、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解决15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探析16、论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17、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或某一案件的法理学分析(具体题目自拟)法学论文选题(二十):经济法方向1、论国有资产流失及治理的法律对策2、对当前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的法律思考3、论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律路径4、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关系研究5、劳动合同法试用期制度研究6、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研究7、对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的法律界定标准研究8、反垄断法的实施问题研究9、互联网背景下的反垄断法相关市场界定问题研究10、对利用互联网技术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研究11、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研究12、当前背景下的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眼睛13、产品职责的归责原则研究14、产品召回制度研究15、虚假广告法律治理研究法学论文选题(二十一):国际法方向1.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发展的新路径2.国际海底遗传资源法律地位探讨3.论设立公海保护区的国际法基础4.论“冰上丝绸之路”的国际航运法律挑战5.美军“航行自由行动”之国际法合法性分析6.论海平面上升对海洋法的影响7.国家管辖范围外海洋遗传资源惠益分享制度探析8.论网络主权原则9.论网络犯罪国际合作的新趋势10.朝鲜半岛停和机制转化的国际法探析11.英美法对叙利亚动武与“人道主义干预”的未来12.恐怖主义犯罪与“或引渡或起诉”义务13.论国际法上的审慎义务(duediligence)14.国内法院解释国际公约的路径分析——以中国实践为中心15.南海仲裁裁决中“岩礁”裁决理据之国际法分析16.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的习惯国际法地位之法律实证分析17.2018年东帝汶与澳大利亚强制调解案的国际法解读18.国际法院查戈斯群岛咨询意见案之咨询管辖权研究19.论国际海底开发的环境法原则——《“区域”内矿产资源开发规章(草案)》相关条款评析20.应对IUU:渔业补贴规则最新进展法学论文选题(二十二):民法方向1、论预约合同的法律效力2、论预约合同违约的法律职责3、论买房“跳单”行为的法律定位与职责4、论网约车平台公司的法律职责5、小区车位归属问题研究6、论所有权行使的限制7、论快递服务合同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8、快递丢失与毁损的赔偿职责9、论快递服务合同之保价条款10、网约车违约的法律问题研究11、论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12、论“恶意差评”行为的法律定位与职责13、小区道路公共化的民事问题研究14、论不可量物侵害的认定与赔偿15、论有限合伙人的管理权法学论文选题(二十三):知识产权法方向1.论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保护2.网络游戏直播的著作权问题研究——以耀宇诉斗鱼案为例3.体育赛事直播节目的版权问题探析——以新浪网诉凤凰网中超体育赛事直播案为例4.同人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研究——以金庸诉江南《此间的少年》侵权案为例5.论我国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的完善6.著作权延伸性团体管理制度研究7.图形用户界面(GUI)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研究——兼评奇虎诉江民案8.我国引入局部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思考9.专利当然许可制度研究10.中国好声音商标侵权案评析11.王老吉加多宝知名商品特有包装装潢纠纷案评析12.我国声音商标的法律保护探析——以腾讯声音商标案为视角13.网络环境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14.实用艺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15.知识产权与民法典的关系探讨[参考资料]法学论文选题需体现哪些特性1.学术性,即指论文对法学学术理论问题具有科学的论证性;2.理论性,即指论文运用充分占有的材料,经过严密论证将法学中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升华”到理论高度,从而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的思辩性。

中国法制史论述题(整理好)

中国法制史论述题(整理好)

1、试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答:对唐以后封建法典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东亚各国日本、朝鲜、越南封建法典的影响。

2、试述马锡五审判方式。

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

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

审判方式的特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处理案件;依靠群众正确办案;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

3、试述唐朝几部主要唐律制定的情况。

答:唐朝先后颁布五部唐律,唐初高祖时期根据《开皇律》制定《武德律》,共12篇500条。

太宗贞观年间在《武德律》基础上制定《贞观律》,这部法典比旧律在刑罚方面又减轻很多,从而为唐律奠定了基本面貌。

高宗永徽年间又进行修订颁布,是为《永徽律》,永徽四年又颁布解释律文的《永徽律疏》,与律文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玄宗开元年间修订颁布了《开元律》。

上述唐律均十二篇五百条。

宣宗大中年间制定《大中刑律统类》,体例发生变化,共121门。

4、试述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相比较有哪些特点。

答: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制定的历史背景不同。

前者在政治上实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原则,边区人民包括地主、资本家,只要拥护抗日,不反共,皆可参加政府工作。

经济上调解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协调各种经济成分发展的原则,不立即消灭封建地主经济。

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作出了更系统、更成熟的规定,如保障人权,建立逮捕与审判制度等。

5、试述明朝法律严惩贪官污吏。

答:朱元璋深知贪官污吏是激起农民反抗斗争的重要原因,对封建国家造成严重的危害。

他从维护封建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严惩贪官污吏。

明律对“枉法赃”从严惩处:一般官吏80贯处绞刑;主管官吏不分首从满40贯处斩;监察官犯此罪加重二等处刑。

明初对于官吏的贪污行为,惩处尤其严厉。

洪武十八年,因户部侍郎郭桓与二司官吏共谋贪污国家粮食一案而受牵连着万人。

6、试述《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1947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公布施行,共16条。

中国法制史推荐论文题目(共200个题目)

中国法制史推荐论文题目(共200个题目)

中国法制史推荐论文题目(共200个题目)刑法题目1、论古代的死刑2、论流刑3、论充军刑4、论肉刑的废除5、论族刑6、论赎刑7、论古代“减死贷命”之刑的设计8、论清代的监禁刑9、论无期徒刑在近代的确立10、论管制刑11、论古代妇女犯罪12、论古代妇女的法律的地位13、论古代疯人犯罪14、古今疯人犯罪之比较15、论古代老人犯罪16、论古代法律对老人的优待17、论老人法律地位在近代的变化18、论残疾人犯罪19、古今残疾人犯罪之比较研究20、论化外人犯罪21、论古代犯罪的年龄要件22、格杀勿论研究23、论古代因时制宜的刑事政策24、论古代因地制宜的法律原则25、论“刑罚世轻世重”原则26、论古代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27、“刑不上大夫”论28、论古代的共同犯罪29、论古代的“屡犯罪”30、古代屡犯罪与现代累犯之比较研究31、论古代的俱发罪32、古代俱发罪与现代数罪并罚之比较33、论复仇制度34、论比附原则35、比附与罪刑法定之比较研究36、古今杀人罪之比较研究37、论古代的盗罪38、论保辜制度39、“论心定罪”研究40、“原情定罪”与中世纪欧洲“严格责任(或法定责任)”原则之比较41、论“准五服以制罪”42、“存留养亲”研究43、容隐制度研究44、论从“准五服以制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转变45、论“五刑”体系之废止与近代刑法体系之确立46、论近代中国刑法中的“亲属加重原则”47、论《大清新刑律》(背景/精神/体力/原则/概念/语词)48、论罪刑法定原则在清末民初之确立49、论近代刑罚易科制度50、古今刑罚易科制度比较51、论古代自首制度52、古今自首制度比较研究53、清代刑罚研究54、劳役刑在古代刑法体系中的确立55、论徒流刑中心刑罚体系的确立56、论清代的“监候待质”制度57、论古代的赦免制度58、论古代的保释制度狱讼题目59、论古代的“地域管辖”60、论古代的“级别管辖”61、论刑讯62、口供研究63、曰供在古今司法中地位之比较64、论古代的“亲告乃坐”制度65、论秋冬行刑制度66、论清代的上控制度67、汉代的乞鞫制度研究68、论明朝特务司法机构69、论清代的秋审制度70、古今死刑复核制度比较研究71、论古代的会审制度72、论古代法官在审判中的地位73、治外法权研究74、论近代的自由心证制度75、论《中华民国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制度76、论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77、论中国古代的裁判制度78、论古代证据豁免制度79、论民国初期县知事兼理司法80、论近代的陪审制度81、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陪审制度82、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83、论马锡五审判方式84、论古代的审转结案程序85、论古代的“证据豁免”制度86、论古代的“众证定罪”制度87、论古代审判的“行政性”特点88、清末独立司法体制的确立习惯法题目89、论古代婚姻的成立90、古今婚姻成立之比较研究91、古代的休妻制度92、论诸子均分原则93、论父债子还94、论同居共财95、论古代的永佃制度96、论古代的“一田两主”制度97、论古代的“所有权”98、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中之田土关系99、论隋唐之田制100、论古代家父的法律地位101、中国家父与罗马家父权利之比较102>论收嗣制度103、古代收嗣与现代收养制度之比较104、论古代中国之继承制度105、论中国古代继承制度之演变106、论古代的“遗嘱继承”107、论宋元遗产继承立法108、论古代的赠与109、论古代的契约制度110、古代卖契研究111、论亲族的“先买权”112>论“中人”在中国古代交易中之地位113>论古代的债114、论“典权”之中国文化特质115、论古代中国“民法”存否116、论古代重农抑商政策117、论明清法对工商业之态度118、论近代中国民法之社会化原则119、论“宗法原则”在近代民法中的变化120、论“民商合一”体例在中国法中的确立121、论中国近代的民法典编纂122、论“习惯”“情理”在近代中国民法中之确立123、论一夫一妻原则在中国法中的确立124、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土地所有权的变化125、论抗战时期的租佃关系126、论“平均地权”127、论“节制资本”128、论“耕者有其田”129、论古代的抵借制度130、论古代的典当制度131、古今典当之比较132、古代抵借与现代抵押权之比较133、论古代婚姻的概念134、古代分家研究135、论古代习惯法之“物权优先原则”136、继承制度在近代的变化法律思想题目137、论战争与中国法之起源138、论“刑起于兵”139、论祭祀与“礼”之起源140、论西周礼与刑的关系141、论“礼崩乐坏”与法家的兴起142、论中国古代法传统在汉代之形成143、论“礼法合流”或“引礼入律”144、论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145、论法律儒家化的原因146、论法律儒家化的进展147、论法律儒家化对后世的影响148、论宗族重于个人思想在中国古代法中之体现—以王莽新政为例149、论法律的稳定性—150、古代中国法中的'‘时间"因素/“时间"对中国古代法特质的影响151、沈家本法律思想研究152、清末礼法之争153、论“中国法制史”学科在近代之确立154、论从“礼刑社会”向“法治社会”之转变155论“律学时代”向“法学时代”之转变156、论陈涛著《中国法制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和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年)在写作体例上的差异157、论现代/西方“法律语词”在描述《中国法制史》上之局限158、论清末礼教派人物劳乃宣的法律思想159、近代中国对西方法律语词之引进160、论孙中山的宪政思想/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161、论人民民主革命政权法律的战争性特点162、汉代律学与罗马法学之比较163、论清末变法修律164、论中日法律近代化之异同165、论古代刑律的家族本位原则法律渊源题目166、、论成文法的公布167、论汉律对秦律之继承168、中国传统法律的域外影响分析169、论中国古代“律典”体例之变迁(从《法经》到《大清新刑律》)170、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中的衡平理念及其价值分析171、论中国古代“律”与其他法源之关系172、和谐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173、论中国古代的法典编纂174、《问刑条例》与《大明律》关系研究175、宗教因素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176、论清朝少数民族立法177、论魏晋南北朝律学对两汉律学之发展178、论中国古代的律学179、律学家在法律发展中的地位180、论唐律中“不应为而为”条181、论“诸法合一”向“部门法分立”之转变182论近代中国之法典编纂183、论日本法对中国法近代化之影响184论北洋政府时期法在近代法中的地位185、论“六法体系”在近现代中国法中的地位186、论《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1949年2月)187、论古代的法律解释“宪政”题目188、论西周封建制度189、论科举制度190、论中国古代之吏治191、论中国古代“行政法”存否192、论中国古代之“官制法”193、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194、论汉初之“郡国并行”制195、论皇帝制度196、古代监察制度研究197、论清末预备立宪198、论行政救济制度在近代的确立199、论《钦定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200、中国法律生成的文化因素分析法律史教研室选修课论文选题(共50题)一罗马法1,罗马法的基本特征2,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3,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发展的贡献4,罗马法的继受5,罗马人法的基本精神6,罗马万民法的价值理性7,罗马法占有制度的价值定位8,地上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9,地役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0,罗马债法的发展演变二英美法1,衡平法的价值追求2,英国议会主权的源与流3,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4,中世纪英国令状制度研究5,美国宪法对人权的发展与完善6,英国法发展的独特道路7,美国法对英国法的继承和创新8,英美法系的发展演变9,正当法律秩序条款的发展演变10,美国宪法修正案的源与流三外国法律史1,《汉穆拉比法典》的重民轻刑特征2,雅典法民主制度的成因it3,雅典宪法的价值追求4,《撒利法典》的代表性5,西欧庄园经济与法的关系6,蛮族法典的源与流7,伊斯兰法的基本特征8,法国民法典的立法技术9,伊斯兰教法学对伊斯兰法的作用10,商法和城市法的发展演变11,教会法的基本特征12,法国行政法院的历史地位13,法国宪法发展演变的规律14,法国民法典的基本特征15,德国民法典的基本特征16,日本1946年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7,日本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18,德国魏玛宪法对西方宪政的影响19,大陆法系的形成与发展20,西方法律文明发展的主要途径四中国古代判例制度1,秦汉判例制度研究2,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及其当代启示3,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的产生及其流变4,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体例及其当代启示5,判例在清代法中的地位6,论“例”在古代中国法中的地位7,春秋决狱及其判例法价值8,两宋判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成因9,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形成的文化因素分析10,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对司法实践的影响13。

法学论文题目汇总

法学论文题目汇总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一、法理、宪法、行政法学1.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法制问题探析2.习惯法探析3.公私法关系论4.农村法治建设探论5.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6.论权利的实现7.法治与秩序8.论和谐社会的法治化9.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探析10.论法律的不完备性及其克服11.胡锦涛法律思想探论12.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文化建构13.法律中的逻辑分析方法14.安乐死立法问题考量15.论宪法的社会调整功能16.论宪法作用的局限性17.论中央和地方的立法权力划分18.论中国公民基本权利的现实性19.论表达自由的宪政意义20.论诚信原则的行政法意义21.论行政组织与行政主体的关系22.论法律保留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23.论一事不再罚24.论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二、民商法学1.公司人格制度研究2.董事忠诚义务研究3.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4.独立董事制度研究5.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6.试论少数股东权的法律保护7.完善我国公司法股东表决权制度研究8.论公司法对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9.监事会职能比较研究10.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比较研究11.我国公司法监事制度的修改与完善12.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来源13.证券交易中惩罚性赔偿制度14.商业银行破产制度比较研究15.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的法律规制16.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17.论中国人民银行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18.论我国一人公司的有限责任19.论公司的社会责任20.论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21.论我国公司法中的股份回购制度22.论公司法中的独立董事制度23.企业并购中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24.我国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组织的构建25.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三、刑事法学1.论强奸罪的主体2.论抢劫罪中暴力和胁迫的程度3.论携带凶器抢夺的刑事责任4.论飞车抢劫(抢夺)5.论入户抢劫6.论盗窃行为的秘密性7.论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8.论侵占遗忘物行为9.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10.论斡旋受贿11.论受贿罪的犯罪对象12.论相对不起诉13.论“被告人认罪”程序14.论检察机关对减刑的监督15.论自侦案件批捕权上收16.论言词证据排除规则17.论刑讯逼供的证明责任18.论我国刑法中的身份犯19.论过失危险犯20..间接正犯探析21.论单位犯罪自首23.论我国刑法中的转化犯24..论我国刑法中的数额犯25.论片面共同犯罪26.逆防卫若干问题研究27.论我国刑法对国有资产的保护28.论共同过失犯罪29.索债型的非法拘禁罪司法认定研究30.论犯罪目的31.论自救行为的犯罪性32.论特殊防卫33.论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34.论不能犯未遂35.论“着手”36.论犯罪既遂的标准37.论教唆未遂38.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39.论首要分子40.论胁从犯的刑事责任41.论管制刑的存废42.论非暴力犯罪的死刑适用问题43.论没收财产刑44.论酌定减轻处罚45.论“买功”问题46.论缓刑、假释的撤销47.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48.论危险犯的既遂与未遂49.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50.论诉讼诈骗的刑事责任四、经济法学1.论民事优先权2.论租赁权的性质3.论我国公益诉讼主体构建4.论反垄断法上的公平价值5.论反垄断法对契约自由的限制6.行政性垄断若干基本问题的学理反思7.论我国反垄断立法中的域外适用制度8.试论网络经济中反不正当竞争立法的完善9.反商业贿赂的法律缺失与对策10.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精神11.经济法视野里国企治理模式“两权分离失灵”12.分析中美反倾销法律及实践的差异13.改进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的探讨14.论我国价格听证制度:问题与改革15.论“悬赏广告”的法律属性16.论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完善17.关于合同法中代位权制度的理解与适用18.论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19.谈买卖合同的欺诈及其防范20.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保护问题研究21.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22.农地征用及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学思考23.论城市房屋强制拆迁中的公民权利保护24.论依法规范商品房预售保护买受人的合法权益25.当前我国物业管理立法中存在的几个问题26.妇女就业机会不平等的现状、成因及法律对策27.社会保障的新理念与中国农民扶持性社会保障28.论我国当代夫妻财产制的发展与完善29.论离婚时如何保护未成年子女的重大利益30.论离婚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31.家庭暴力的法律特征及法律对策32.劳务派遣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修正33.论环境侵权救济方式的法律制度34.谈知名商品特有包装和装潢的保护35.商标权与字号权权利冲突有关问题的思考36.论关于商业秘密权的保护五、诉讼法学1. 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与完善2. 论法院调解的程序价值3. 完善我国财产保全法律制度的建议4. 论我国民事司法救助制度的完善5. 劳动争议诉讼管辖制度探析6. 论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裁判的抗诉7.论民事诉讼的处分原则8.论合议制度的立法完善9.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10.论我国民事简易程序的改革与完善11.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12.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设想13.鉴定结论的质证方法探究14.论鉴定人的中立地位15.论鉴定程序的独立价值16.论鉴定的权力和权利17.论鉴定权的权利主体18.鉴定错案认定的主体问题探究19.科学证据的认定标准问题探讨20.诱惑制度侦查制度评析2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22.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研究六、国际法学1.国际互联网民事侵权的法律适用及管辖权的探讨2.国际民事诉讼中的“一事两诉”问题研究3.内地与香港之间司法取证问题研究4.论世界贸易中的近因原则5.论海上保险的近因原则6.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7.论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8.WTO框架下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法律研究9.WTO保障措施对我国的启示10.论国际法上的国家保护管辖原则11.论“条约必须遵守”12.论“用尽当地救济”原则13.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卖方担保义务14.对国家豁免理论的反思。

【毕业论文选题】2018年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113个

【毕业论文选题】2018年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113个

2018年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113个1、论中国国家与法的起源2、中国古代奴隶制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从云梦秦简看战国秦代的法律制度与立法精神4、秦汉时期封建行政法律体制的确立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律典的发展定型6、论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7、论汉唐时期封建法律制度的儒家化8、论唐代司法制度的重大变化9、论宋代的编敕10、宋代的民事法律规范11、论元代的法律特色12、评明代的重典治吏13、析清代的文字狱14、试评《大清民律草案》15、太平天国法制初探16、试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司法制度17、南京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法律体系初探18、延安时代的法制理论与实践19、试论西周的宗法制度20、试论西周的刑事法律制度21、试论西周的民事法律制度22、试论李悝的《法经》23、试论秦国和秦朝法制的得失24、汉文帝除肉刑述评125、“春秋决狱”的由来和影响26、论“十恶”27、试论唐律的特点和地位28、试论唐律中的刑法原则29、试论唐朝的司法制度30、试论唐朝的监察制度31、试论宋朝法律的主要变化32、试论元朝法律的主要特点33、试论明律体例和内容的变化34、试论明清的文字狱35、试论明清的司法制度36、评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37、试论清末的预备立宪38、论论清末刑事立法的发展变化39、试论清末的民事立法40、试论清末的商事立法41、试论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42、评《中华民国临时的约法》43、评北洋政府的立宪活动44、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法45、评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46、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商法47、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刑法48、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49、试论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建设50、试论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251、经济改革是法制发展的先声--从春秋战国清末的经济改革,看中国法制的发展52、试论中国刑罚制度的发展变化53、试论中国古代惩治贪官的法律规定54、试论“重农抑商”方针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55、试论中国传统法制的主要特点56、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论略57、儒家法律思想评论58、法家法治理论研究59、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60、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61、资产阶级改良派法律思想评述62、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的思想评述63、清末修律与礼法之争64、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与当今法制建设65、中西法律思想比较研究66、论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67、论古代法学与现代法学68、湖州海岛教案的历史还原与重新评价69、《南部档案》清代州县诉讼中的“中证”考察70、论清王朝涉藏刑案处理的司法特色71、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法律意识72、中国古代立法经验镜鉴73、上海道契特殊法律地位的形成74、环保法还是消防法之法学历史考证75、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官管理探析76、云南武定环州傈僳乡民控土舍李自孔案的历史考察377、五代宋初天台宗传法中心的转移78、法律文书公开古今谈79、浅析魏晋时期“八议”制度的特点80、清末法典修订意义刍议81、民国时期灾民的权利保障82、清代水事纠纷与政府应对83、汉朝法律思想变化在汉朝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体现84、中国古代以法促廉及其启示85、近代日本法史学研究方法的分析86、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的历史变迁87、从《洗冤集录》看宋慈司法刑事检验的法律思想88、清代刑名幕友研究89、清代讼师的法律文化研究90、宋代妇女的财产处分权能与买卖契约效力91、从《明会典》看明朝时期行政法律制度92、宋代契约法律与实践93、明朝法律量刑制度的历史记载和探讨94、从审老鼠看西汉酷吏张汤的审判才能95、略论苏区的婚姻登记制度96、民国宪政中国化实践及其启示探析97、关于近代票据立法的两个疑问98、就《窦娥冤》浅议司法保障机制99、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100、明清时期法律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接受101、中日两国法治近代化的三元比较102、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简析4103、唐代丁匠的征发与上役管理104、论《明律》财税监督的制度结构及立法特点105、论明代中后期徽州一条鞭法的实施106、西汉使者循行“举冤狱”之制考析107、汉代法律实践的诠释哲学思考10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异姓养子权利之变迁109、从尊长主婚到婚姻自主--基于中国礼、法和惯习的考察110、宋代规约考论111、战国与秦代的“依法治国”112、中国古代法制特点及廉政制度之浅谈113、中国古代无版权制度问题之探析5。

关于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文档

关于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文档

关于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文档On the title document of Chinese legal history编订:JinTai College关于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文档前言:毕业论文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本文档根据毕业论文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1、论古代的死刑2、论流刑3、论充军刑4、论肉刑的废除5、论族刑6、论赎刑7、论古代"减死贷命"之刑的设计8、论清代的监禁刑9、论无期徒刑在近代的确立10、论管制刑11、论古代妇女犯罪12、论古代妇女的法律的地位13、论古代疯人犯罪14、古今疯人犯罪之比较15、论古代老人犯罪16、论古代法律对老人的优待17、论老人法律地位在近代的变化18、论残疾人犯罪19、古今残疾人犯罪之比较研究20、论化外人犯罪21、论古代犯罪的年龄要件22、格杀勿论研究23、论古代因时制宜的刑事政策24、论古代因地制宜的法律原则25、论"刑罚世轻世重"原则26、论古代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27、"刑不上大夫"论28、论古代的共同犯罪29、论古代的"屡犯罪"30、古代屡犯罪与现代累犯之比较研究31、论古代的俱发罪32、古代俱发罪与现代数罪并罚之比较33、论复仇制度34、论比附原则35、比附与罪刑法定之比较研究36、古今杀人罪之比较研究37、论古代的盗罪38、论保辜制度39、"论心定罪"研究40、"原情定罪"与中世纪欧洲"严格责任(或法定责任)"原则之比较41、论"准五服以制罪"42、"存留养亲"研究43、容隐制度研究44、论从"准五服以制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转变45、论"五刑"体系之废止与近代刑法体系之确立46、论近代中国刑法中的"亲属加重原则"47、论《大清新刑律》(背景/精神/体力/原则/概念/语词)48、论罪刑法定原则在清末民初之确立49、论近代刑罚易科制度关于中国法制史推荐论文题目50、古今刑罚易科制度比较51、论古代自首制度52、古今自首制度比较研究53、清代刑罚研究54、劳役刑在古代刑法体系中的确立55、论徒流刑中心刑罚体系的确立56、论清代的"监候待质"制度57、论古代的赦免制度58、论古代的保释制度狱讼题目59、论古代的"地域管辖"60、论古代的"级别管辖"61、论刑讯62、口供研究63、口供在古今司法中地位之比较64、论古代的"亲告乃坐"制度65、论秋冬行刑制度66、论清代的上控制度67、汉代的乞鞫制度研究68、论明朝特务司法机构69、论清代的秋审制度70、古今死刑复核制度比较研究71、论古代的会审制度72、论古代法官在审判中的地位73、治外法权研究74、论近代的自由心证制度75、论《中华民国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制度76、论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77、论中国古代的裁判制度78、论古代证据豁免制度79、论民国初期县知事兼理司法80、论近代的陪审制度81、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陪审制度82、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83、论马锡五审判方式84、论古代的审转结案程序85、论古代的"证据豁免"制度86、论古代的"众证定罪"制度87、论古代审判的"行政性"特点88、清末独立司法体制的确立习惯法题目89、论古代婚姻的成立90、古今婚姻成立之比较研究91、古代的休妻制度92、论诸子均分原则93、论父债子还94、论同居共财95、论古代的永佃制度96、论古代的"一田两主"制度97、论古代的"所有权"98、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中之田土关系99、论隋唐之田制100、论古代家父的法律地位101、中国家父与罗马家父权利之比较102、论收嗣制度103、古代收嗣与现代收养制度之比较104、论古代中国之继承制度105、论中国古代继承制度之演变106、论古代的"遗嘱继承"107、论宋元遗产继承立法108、论古代的赠与--------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中国法制史推荐题目复习进程

中国法制史推荐题目复习进程

中国法制史推荐论文题目中国法制史推荐论文题目刑法题目1、论古代的死刑2、论流刑3、论充军刑4、论肉刑的废除5、论族刑6、论赎刑8、论清代的监禁刑11、论古代妇女犯罪12、论古代妇女的法律的地位18、论残疾人犯罪25、论“刑罚世轻世重”原则27、“刑不上大夫”论31、论古代的俱发罪33、论复仇制度38、论保辜制度39、“论心定罪”研究41、论“准五服以制罪”42、“存留养亲”研究43、容隐制度研究44、论从“准五服以制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转变48、论罪刑法定原则在清末民初之确立52、古今自首制度比较研究53、清代刑罚研究57、论古代的赦免制度58、论古代的保释制度狱讼题目59、论古代的“地域管辖”60、论古代的“级别管辖”61、论刑讯62、口供研究63、口供在古今司法中地位之比较65、论秋冬行刑制度68、论明朝特务司法机构69、论清代的秋审制度70、古今死刑复核制度比较研究71、论古代的会审制度72、论古代法官在审判中的地位74、论近代的自由心证制度78、论古代证据豁免制度80、论近代的陪审制度83、论马锡五审判方式习惯法题目89、论古代婚姻的成立90、古今婚姻成立之比较研究91、古代的休妻制度92、论诸子均分原则93、论父债子还94、论同居共财100、论古代家父的法律地位102、论收嗣制度105、论中国古代继承制度之演变109、论古代的契约制度114、论“典权”之中国文化特质116、论古代重农抑商政策122、论“习惯”“情理”在近代中国民法中之确立129、论古代的抵借制度130、论古代的典当制度131、古今典当之比较134、古代分家研究136、继承制度在近代的变化法律思想题目139、论祭祀与“礼”之起源140、论西周礼与刑的关系141、论“礼崩乐坏”与法家的兴起142、论中国古代法传统在汉代之形成143、论“礼法合流”或“引礼入律”147、论法律儒家化对后世的影响148、论宗族重于个人思想在中国古代法中之体现152、清末礼法之争163、论清末变法修律164、论中日法律近代化之异同165、论古代刑律的家族本位原则法律渊源题目175、宗教因素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177、论魏晋南北朝律学对两汉律学之发展“宪政”题目188、论西周封建制度189、论科举制度190、论中国古代之吏治192、论中国古代之“官制法”193、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194、论汉初之“郡国并行”制195、论皇帝制度196、古代监察制度研究200、中国法律生成的文化因素分析。

【毕业论文选题】152个法制教育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毕业论文选题】152个法制教育论文题目免费参考

152个法制教育论文题目免费参考法制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法制教育能够增强人们的法律意识,人们运用法律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那么关于法制教育论文题目又有哪些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11、加强美育在中学法制教育中的实施新探2、拘留所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椒江区拘留所为例3、黑龙江省法制宣传教育问题研究--以农垦宝泉岭管理局司法局为例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青少年德育与法制教育5、浅谈高校法制教育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6、加强农村小学法制教育刻不容缓7、美国少年法制教育与青少年法庭变革8、论保密宣传教育的法制保障9、基本文献视阈中的邓小平民主法制教育思想10、湖南省新农村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11、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途径研究12、供电企业法制宣传教育研究13、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建设历程、问题及对策14、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探究15、论新中国初期教育法制建设16、新形势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对策17、城镇化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法制教育的路径选择18、公立医院法制宣传教育的浅识和实践19、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仍需加强20、依法治国视角下高校法制教育的探索与研究21、论少数民族预科法制教育--以黄河科技学院民族学院为例22、浅谈建设行业职业教育中的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23、加强法制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24、浅议如何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25、完善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226、法制宣传教育是依法治藏的重要内容27、河北部署国土资源法制宣传教育工作28、职业中专法制教育的几点做法29、对农村中老年人加强道德法制教育的思考30、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述论3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理财水平32、论环境教育法制建设与环境保护社会治理33、贫困山区农民法制教育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基于法律社会化视角34、我国社区矫正法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35、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制教育的开展36、企业兴办高职教育法制保障问题之探讨37、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制教育创新策略初探38、浅谈影响少数民族女性受教育权实现的法制因素--以大理白族自治州调查为例39、法治教育绝非法制教育40、新媒体时代高等教育法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41、浅析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及法制教育引导42、保密法制宣传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研究43、高校法制教育在农村普法宣传中的应用44、中央苏区教育政策法制建设的历史成就与经验启示45、武警基层中队法制教育研究46、合肥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现状调查研究47、警察类职业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研究48、自媒体时代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情境教育研究49、超前预防视野下少年司法参与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的探索与实践50、对加强贫困地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51、法制思维方式在部队管理教育中的应用探析352、新农村视野下农民法制教育探析53、网络媒体在少数民族学员法制实践教育中的应用研究54、法制教育消解民俗陋习的困境与途径55、区总工会全体机关干部参观反腐倡廉法制教育展览56、以建立法治河南为目标的法制教育问题应对57、我国高等院校法制教育实效性欠缺原因及其应对策略分析58、关于提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59、注重“三性”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60、我国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强化问题解析61、浅议如何搞好青少年法制教育62、切实增强法制教育加快法治中国建设63、陕甘宁边区农民法制教育的价值目标研究64、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法制教育基本经验研究65、以网络为载体的法制教育研究66、新疆进城务工人员法制教育研究67、网络环境下的政府法制教育机制研究68、基层烟草专卖局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的改进对策69、积极推进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70、试论新常态下如何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71、营造青少年法制教育环境72、法制教育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73、新时期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法制路径74、新常态下青少年法制教育现状及反思75、论检察院参与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价值分析与路径设计76、论刑满释放人员的法制再教育77、开展形式多样的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478、从法制教育到法育--论法育的三个维度79、包头高校法制教育改革的途径研究80、当前形势下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改革初探81、论法制教育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功能82、现代大学制度下教育法制建设困境与完善83、新时期我国农民工法制教育析论84、以高校本科教育的视点看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关系85、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变迁逻辑与历史脉络86、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及其完善87、基于学生自我保护角度谈高职院校法制教育88、加强对在校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研究89、以法制教育深入推进法制环境建设90、关于我军军事法制教育的思考91、论注重法律教育强化中职学生法制观92、法治中国建设背景下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思考93、价值视域中的青少年法制教育94、完善西藏民族教育法制建设的思考95、遵循心理规律抓好警示性法制教育96、论企业法制宣传教育97、学生管理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改革思考98、大学生法制教育教学案例的选取原则--以认识系统运行论为视角99、浅论文物管理工作中的法制宣传教育100、从实践视角看基层法制教育的困境101、思想政治工作视域下农民法制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究102、罪错青少年法制教育现状与完善103、当代青少年法制教育机制的探索与重构5104、新视野下对增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实效性的思考105、用党内法制教育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公民权利意识106、企业法制宣传教育方法探析107、刍议韩非子法制教育思想体系架构108、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发展的特点与趋势研究109、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意义110、法制宣传教育服务五大功能区域建设之我见111、法制类栏目剧现状及教育功能112、关于省属师范院校新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思考113、湖南环境法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14、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价值取向研究115、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16、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法制教育问题研究117、和谐社会视角下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探索与研究118、中日青少年法制教育比较119、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法制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20、创新社会管理背景下的农村法制教育途径研究121、我国新时期农民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22、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问题与完善123、法制宣传教育与我省法制环境建设--以公民的守法动机分析为视角124、法制宣传教育与我省法治环境建设125、法制宣传教育对促进我省法治环境建设的益处126、法制宣传教育与我省法治环境建设浅析127、论法制宣传教育在我省法治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128、国家知识产权局法制宣教工作取得新进展129、新媒体时代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的模式6130、从教师体罚学生看我国法制教育131、我市开展基层法制宣传教育活动132、探索普法教育与群众路线的深度结合133、积极探索信息化时代法制宣传教育新方式134、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比较135、检校共建拓展未成年人法制与德制教育的尝试136、关于推进环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思考137、大学生劳动法制教育实效性研究138、大学生法制安全教育问题研究139、加强高校研究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140、高校法制宣传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141、论律师职业的宪政意义与法制教育的社会责任142、美国教育合同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合同法制建设的启示143、浅析网络法制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144、社会管理创新视域下高校法制观教育研究--以对青少年犯罪形势的综合研判为基础145、法制教育与法学教育之异同146、谈如何创新法制宣传教育推动法治文化建设147、加快信息安全法制保障体系建设与意识教育148、浅析加强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的法制教育149、中国青少年犯罪特点及法制教育建设150、美国大学数字公民教育及其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制教育的启示151、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52、浅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法制教育是加强民主与法制教育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艰巨的任务。

中国法制史最全的论述题

中国法制史最全的论述题

论述题1.简述中国法制史发展的几个阶段?奴隶制时期,封建制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主义社会时期。

加以论述2.商朝的肉刑主要有哪几种?(1)墨刑。

面颊刺字并涂以黑墨。

(2)劓刑。

割掉鼻子。

(3)剕刑,也叫刖刑,断足。

(4)宫刑。

割掉男子的生殖器官,破坏女子的生育能力。

3.简述西周缔结婚关系的条件?①男女双方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的之言。

②须达到一定的年龄。

《周礼》己男子三十而要娶:女子二十而嫁。

③须合乎“六札”的要求。

经过纳采。

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六道繁琐的程序。

④同姓不得力婚。

4.战国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不论是谁,只要违法犯罪,都要按法律论罪处刑,以打破奴隶制“刑不上大夫”的壁垒。

(2)“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制定成文法,向百姓公布,使人人皆知法而又有法可依。

否定“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

(3)行刑,“重其轻者”。

定罪量刑时,加重对轻罪的处罚。

5.简述邓析作竹刑?春秋时期郑国人邓析私人所作。

将法博条文写在竹筒上,便于携带。

后来被国家认可,才成为法律。

当时郑国的执政郑驷敞将邓析杀死,但用了他的竹刑。

6、试述秦律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秦朝关于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主要规定在《田律》里。

其内容主要以下几方面:第一,春天2月正是林木生长时期,不要砍伐;土地干旱需要水,不要堵塞水道。

但有例外,人死要用木料做棺材,砍伐树木不受季节限制。

第二,不到夏天(春夏之交),不准取草烧灰,免得影响幼草生长,不准采取刚发芽的植物。

第三,不准捕捉幼兽、鸟卵和幼鸟;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陷阱和网罟(音古)捕捉鸟兽。

到七月便解除禁令。

第四,居邑靠近养牛马的苑囿和禁苑的幼兽,正在繁殖期不准带狗去打猎。

第五,老百姓的狗进入禁苑,如果未追捕兽,不准打死;如果追捕兽,要打死。

在有专门警戒的地区打死的狗,要完整的上缴官府,在其他禁苑打死的,可以吃掉肉而上缴狗皮。

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113个

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113个

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113个1、论中国国家与法的起源2、中国古代奴隶制法律制度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从云梦秦简看战国秦代的法律制度与立法精神4、秦汉时期封建行政法律体制的确立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律典的发展定型6、论魏晋南北朝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7、论汉唐时期封建法律制度的儒家化8、论唐代司法制度的重大变化9、论宋代的编敕10、宋代的民事法律规范11、论元代的法律特色12、评明代的重典治吏13、析清代的文字狱14、试评《大清民律草案》15、太平天国法制初探16、试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司法制度17、南京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法律体系初探18、延安时代的法制理论与实践19、试论西周的宗法制度20、试论西周的刑事法律制度21、试论西周的民事法律制度22、试论李悝的《法经》23、试论秦国和秦朝法制的得失24、汉文帝除肉刑述评25、“春秋决狱”的由来和影响26、论“十恶”27、试论唐律的特点和地位28、试论唐律中的刑法原则29、试论唐朝的司法制度30、试论唐朝的监察制度31、试论宋朝法律的主要变化32、试论元朝法律的主要特点33、试论明律体例和内容的变化34、试论明清的文字狱35、试论明清的司法制度36、评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37、试论清末的预备立宪38、论论清末刑事立法的发展变化39、试论清末的民事立法40、试论清末的商事立法41、试论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42、评《中华民国临时的约法》43、评北洋政府的立宪活动44、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宪法45、评南京国民政府的民法46、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商法47、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刑法48、评南京国民政府的司法制度49、试论新民主主义的宪政建设50、试论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51、经济改革是法制发展的先声--从春秋战国清末的经济改革,看中国法制的发展52、试论中国刑罚制度的发展变化53、试论中国古代惩治贪官的法律规定54、试论“重农抑商”方针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55、试论中国传统法制的主要特点56、中国古代神权法思想论略57、儒家法律思想评论58、法家法治理论研究59、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主要特征60、明末清初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61、资产阶级改良派法律思想评述62、资产阶级革命派法律的思想评述63、清末修律与礼法之争64、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与当今法制建设65、中西法律思想比较研究66、论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67、论古代法学与现代法学68、湖州海岛教案的历史还原与重新评价69、《南部档案》清代州县诉讼中的“中证”考察70、论清王朝涉藏刑案处理的司法特色71、古代中国人的日常法律意识72、中国古代立法经验镜鉴73、上海道契特殊法律地位的形成74、环保法还是消防法之法学历史考证75、南京国民政府司法官管理探析76、云南武定环州傈僳乡民控土舍李自孔案的历史考察77、五代宋初天台宗传法中心的转移78、法律文书公开古今谈79、浅析魏晋时期“八议”制度的特点80、清末法典修订意义刍议81、民国时期灾民的权利保障82、清代水事纠纷与政府应对83、汉朝法律思想变化在汉朝民事法律制度中的体现84、中国古代以法促廉及其启示85、近代日本法史学研究方法的分析86、论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的历史变迁87、从《洗冤集录》看宋慈司法刑事检验的法律思想88、清代刑名幕友研究89、清代讼师的法律文化研究90、宋代妇女的财产处分权能与买卖契约效力91、从《明会典》看明朝时期行政法律制度92、宋代契约法律与实践93、明朝法律量刑制度的历史记载和探讨94、从审老鼠看西汉酷吏张汤的审判才能95、略论苏区的婚姻登记制度96、民国宪政中国化实践及其启示探析97、关于近代票据立法的两个疑问98、就《窦娥冤》浅议司法保障机制99、论中国法制史的研究方法100、明清时期法律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接受101、中日两国法治近代化的三元比较102、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简析103、唐代丁匠的征发与上役管理104、论《明律》财税监督的制度结构及立法特点105、论明代中后期徽州一条鞭法的实施106、西汉使者循行“举冤狱”之制考析107、汉代法律实践的诠释哲学思考108、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异姓养子权利之变迁109、从尊长主婚到婚姻自主--基于中国礼、法和惯习的考察110、宋代规约考论111、战国与秦代的“依法治国”112、中国古代法制特点及廉政制度之浅谈113、中国古代无版权制度问题之探析。

法制史论文题目

法制史论文题目
29、论唐律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30、唐代法律与唐代社会
31、论宋代的“编敕”
32、宋代的社会经济与宋代的财政法规
33、论朱元璋的“重典治国”
34、论“明大诰”
35、论《大明律》的“轻其轻,重其重”的特点
36、明代的特务统治与明代的司法
37、论明清两代的“文字狱”
38、论明清两代法典体例的变化
12.试论元朝法律对唐宋法律的反动
13.论清朝法律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抑制
14.论北洋政府时期法制中的封建性
15.中国封建社会法制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6.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制及其社会影响
17.从《水浒传》看宋朝的刑法制度
18.清末修律初探
19.试论宋朝民商法的发展与意义
20.秦朝法律制度的历史意义探析
39、清朝入关以前法制初探
40、论清初的立法活动
41、论明清之政的“例”
42、清代的少数民族立法
43、中国古代的肉刑考略
44、中国古代的族刑源流考
45、中国古代考官制度述略
46、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略
47、中国古代致仕(退休)制度述略
48、中国古代诉讼制度述略
49、中国古代司法机构述略
4.论中国古代刑罚制度的发展变化
5.试论唐律的历史地位与影响
6.中国古代官僚特权制度研究
7.中国古代惩治腐败的制度研究
8.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
9.略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与中国当代检察制度之异同
10.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刑法在中国古代刑法史上的历史地位
11.试论宋代司法审判制度的创新
44、论从“准五服以制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转变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

、旧中国选举制度的实质----戴修瓒等《新华月报》1953年第7期2、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民主选举----魏宏运《历史教学》1953年第9期3、战国时代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的形成----杨宽《历史教学》1953年第10期4、太平天国的乡官----张振鹏《历史教学》1953年第11期5、论戊戌变法与立宪----谢兴尧《新建设》1953年第11期6、论辛亥革命时期的宪政运动----刘桂五《新建设》1954年第1期7、旧民主主义宪政运动的破产----张晋藩《光明日报》1954年6月21日8、旧中国宪政运动史话----张晋藩等《中国青年》1954年6月21日9、赵匡胤和赵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季予涯《历史教学》1954年第12期10、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陕甘宁边区的人民司法工作----马锡五《政法研究》1955年第1期11、略论女真族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形成----华山等《文史哲》1956年第6期12、略谈卜辞中“武丁诸文之称谓”及“殷代王位继承法”----刘启益《历史研究》1956年第4期13、试论商代“兄终弟及”的继统法与殷商前期的社会性质----王玉哲《南开大学学报》1956年第6期14、太平天国后期的铨选制度为什么不健全?同罗尔纲先生商榷----王庆成《光明日报》1956年8月30日15、广州起义和广州公社----颜文《中国青年报》1956年9月13日16、论中国封建制的形成及其法典化----侯外庐《历史研究》1956年第8期17、中国革命各时期的土地立法----高树异《东北人民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6年第4期18、论塔力阿改革----王侃《历史教学》1956年第9期19、略论隋朝的法律----韩国磐《历史教学》1956年第12期20、关于研究中国法制史的几个问题----戴克光《人民日报》1956年12月30日21、中国法制史问题座谈会发言摘要----李祖荫等《政法研究》1957年第1期22、略谈前清吏胥----对清朝“绍兴师爷”和“书办”的介绍----范朴斋《光明日报》1957年1月1日23、法学界座谈关于中国法制史的几个问题----王昭仪《人民日报》1957年2月4日24、中国古典法学的一些现实意义----孙晓楼《法学》1957年第2期25、从重农抑商的传统谈到汉代政权的本质--试答郭沫苦先生质问之一----日知《人民日报》19 57年2月25日26、略论法代政权的本质敬复日知先生----郭沫苦《人民日报》1957年3月5日27、隋朝能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徐德麟《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2期28、关于唐代法律的几个问题----王永兴《历史教学》1957年第4期29、谈谈“十五贯”中几个古代审判制度----富庸《政法研究》1957年第4期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革命根据地选举制度的特点----罗世英《政法研究》1957年第4期31、政法科学工作者应否研究中国国家起源的问题----吴恩裕《政法研究》1957年第4期32、宗法制度与等级制度是不是封建制度的特征?----黄子通《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7年第2期33、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陈寅恪《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7年第4期34、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动派对地方政制的变更及其作用----赵希鼎《史学月刊》1957年第4期35、对国民党刑法的反动本质的初步批判----顾联璜《教学简报》1957年第6期36、试论新民主主义阶段人民刑法的发展----杨琪《法学》1957年第6、8期37、明代云南境内的土官与土司----江应梁《人文科学杂志》1957年第5期38、清代军机处的沿革、职堂和主要档案----单士魁《光明日报》1957年7月18日39、太平天国后期官制探略----郦纯《山西师院学报》1957年第8期40、试论阿古柏政权的建立及反动的本质----马汝衍《历史教学》1957年第8期41、论宗法制与封建制的关系评黄子通:《宗法制度与等级制度是不是封建制度的特征?》----童书业《历史研究》1957年第8期42、关于天朝亩制度的实质问题—兼评郭毅生《略论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一文中的若干论点----金冲及等《学术月刊》1957年第9期43、湘军——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的反动地主武装----景珩《历史教学》1957年第9期44、论殷代亲族制度----李学勤《文史哲》1957年第11期45、东吴政权的性质及其经济基础----章振华等《史学月刊》1957年第11期46、魏晋南北朝世族地主政权的演变----宋衍《历史教学问题》1957年第12期47、太平天国的六等爵考----贾熟村《人文杂志》1957年第12期48、试论唐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标准法典----戴克光《政法教学》1958年第1期49、国民党伪“六法”的反动实质----宋光等《法学》1958年第2期50、太平天国乡官制度中的地方公举问题----王天奖《学术月刊》1958年第2期51、论《天朝田亩制度》----黄廷柱《中学历史教学》1958年第1期52、两汉三国的“夷兵”----洪廷彦《文史哲》1958年第3期53、三论西魏北周和隋唐间的府兵----谷霁光《科学与教学》1958年第3期54、太平天国乡官的阶级成份----王天奖《历史研究》1958年第3期55、秦官考——《秦会要订补职官篇》补正----金少英《西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第3期56、太平天国的郡县地方政权----王天奖《文史哲》1958年第5期57、试《中国国家与法的历史》的对象----张晋藩《教学与研究》1958年第5期58、试论中国国家与法的历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蒲坚《新建设》1958年第7期59、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海陆丰苏维埃----杨丙昆《历史研究》1958年第8期60、秦刑刑徒的考古资料----张政烺《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第3期6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兵的发展----张希坡、邱远猷、张晋藩《教学与研究》1958年第10期62、依唐代官制说明张曲江集附录诰命的错误----岑仲勉《中山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63、试论反革命地主武装“湘军”的组成及其反动作用----董蔡时《文史哲》1958年第11期64、契丹国家的形成----赵卫邦《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8年第2期65、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西藏地方的----韩儒林《历史研究》1959年第1期66、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著作的体会----肖永清、文武《政法研究》1959年第4期67、蒙古氏族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杨国宜《华东师大学报》(人文科学)1958年第4期68、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地方的制度的发展----王忠《历史研究》1959年第5期69、明代军屯制度的历史渊源及其特点----王毓铨《历史研究》1959年第6期70、太平天国的童子兵----马振文《史学月刊》1959年第8期71、明代的科举情况和绅士特权----吴晗《光明日报》1959年8月26日72、明代的军户----王毓铨《历史研究》1959年第8期73、门阀的形成及其衰落----唐长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59年第8期74、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和实施问题——和徐夕明同志商榷----祁龙威《光明日报》1959年《史学》副刊第11期75、对《试论殷代的奴隶制度和国家的形成》一文的意见----赵锡元《历史研究》1959年第11期76、《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革命的纲领----来新夏《光明日报》1959年12月77、西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关于西汉社会性质问题的讨论----安作璋《山东师院学报》(历史)1959年第5期78、试论曹魏的屯田制度----黄佩瑾《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0年第1期79、清朝前期的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政治制度、宗教制度的改革----陈鸣钟《史学月刊》1960年第1期80、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几个问题----杜德凤《历史研究》1960年第1、2期81、农民政权问题初探----杨世钰、郭惠清《红色教师》(人文科学)1960年第3期82、略述科举制度----韩国磐《历史教学》1960年第4期83、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反动武装----王天奖《开封师院学报》(历史)1960年第5期84、试论1901—1905年清政府的“新政”----王邦佐《史学月刊》1960年第4期85、关于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目的与“农民政权”问题----吴雁南《史学月刊》1960年第6期86、关于中国国家形成问题----徐喜辰《吉林师大学报》1960年第2期87、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的农民政权问题----宁可《新建设》1960年第10、11期88、有关中国历史上农民政权的几个问题----宁可《文汇报》1960年12月27日89、太平天国基层政权“乡官”的阶级成份----蒋光学《文汇报》1961年1月10日90、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性质及其作用----史一兵《江海学刊》1961年第1期91、略论中国农民政权的短暂性----金健之《文汇报》1961年2月28日92、试论张鲁及其政权性质----张炳耀《江汉学报》1961年第1期93、二十等爵与封建制度——战国秦汉社会阶级构成初探之一----漆侠《历史教学》1961年第11、1 2期94、元代的军屯制度----国庄昌《历史教学》1961年第11、12期95、辛亥革命在国家政权问题上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张晋藩、邱远猷《政法研究》1961年第4期96、我国农村基层人民政权的历史发展----王仲敏《政法研究》1961年第4期97、“元代的军屯制度”一文史料的订正和商榷----施一揆《历史教学》1962年第2期98、略论明代云南的军屯----宁超《云南日报》1962年1月31日99、关于“资政院会议速记录”----李时岳《光明日报》1962年2月28日100判牍史话----甫翁《光明日报》1962年3月20日10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产生和被撕毁----潘念之《政法研究》第1962年第1期102、剖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张晋藩《政法研究》1962年第1期103、上海政治研究整理中国法制史资料----《人民日报》1962年2月3日104、中国历代官制简述----聂崇岐《光明日报》1962年4月25日105、回忆一九二七年湖南“人民政权”----〔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世界知识》1962年第6—7期106、杜文秀领导的大理政权----马恩葸《民族团结》1962年第3期107、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政权”的两重性及其向封建性政权转化的必然性----戚立煌《历史研究》196 2年第3期108、关于太平天国科举制度的研究华芜----《人民日报》1962年6月19日109、石钟健谈土司制度问题----甘施《广西人日报》1962年7月25日110、太平天国乡官制度在安徽的实施----沈心康《安徽日报》1962年7月28日111、李渊为首的唐初政权是“世族政权”吗?——与韩国磐同志商榷----王继麟《文汇报》1962年8月28日112、辛亥革命前后的立宪派与立宪运动----刘桂五《历史教学》1962年第8期113、“巡按”这个官职究竟有多大?----胡双宝《北京日报》1962年9月20日114、汉中农民政权与张鲁其人——与张炳耀同志商榷----杨炳《江汉学报》1962年9月115、唐初政权性质及其他——答王继麟同志----韩国磐《文汇报》1962年9月11日116、清代的军机处----钱实甫《历史教学》1962年第9期117、复旦历史系讨论唐初政权性质问题----余双人《文汇报》1962年11月2日118、明代军屯制度的组织形式----李光潜《历史教学》1962年第12期119、太平天国的乡官多是地主分子吗?——与王天奖先生商榷----董蔡时《江苏师院学报》(历史版)1 962年第5期120、唐长孺对门阀制度的新看法----乌廷玉《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121、中国古代的官制及其沿革----向村《前线》1963年第3期122、论唐律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四种权力”问题(提纲)----戴克光《政法研究》1963年第1期123、关于汉代的訾选与卖爵制度----吴太等《光明日报》1963年3月27日124、清代军机处的设立及其性质——兼与钱实甫同志商榷----吕钊《历史教学》1963年第3期125、唐代的使职差遣制----陈仲安《武汉大学学报》1963年第1期126、从大顺政权农民政权性质问题——和孙祚民先生商榷----俞大康《新建设》1963年第3期127、清代内阁----季士家《历史教学》1963年第4期128、明代的里甲制度----衔微《历史教学》1963年第4期129、明代必里卫考----张鸿翔《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第1期130、清代官制琐谈----诗●《扬州师院学报》1963年第1期131、中国古代国家与法权历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张晋藩《政法研究》1963年第2期13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关于人民民主专政思想的几个基本问题----张希坡《政法研究》1963年第2期133、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在晋国的开始解体与晋国称霸的关系----常正光《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1963年第1期134、春秋战国时期郡县制度的发生和发展----冉光荣《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第1期135、读《关于汉代的訾选与卖爵制度》----光烈《光明日报》1963年6月19日136、论明代里甲法和均徭法的关系----梁方仲《学术研究》1963年第4—5期137、清朝政权的半殖民地化与总理衙门----钱实甫《历史教学》1963年第7期138、学习中国法制史初探----肖永清《政法研究》1963年第3期139、清代总督与巡抚----赵希鼎《历史教学》1963年第10期140、突厥汗国的军事组织和军技术----蔡鸿生《学术研究》1963年第10期141、蒙古前期的断事官、必阇赤、中书省和燕京行省----李涵《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第3期142、论李自成“大顺政权”的性质----张仁忠《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第4期143、关于李自成起义军大顺政权的性质----傅玉璋《安徽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第1期144、关于太平天国乡官的阶级成分问题----曹国祉《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第1期145、太平天国在江西的乡官考——关于乡官的阶级成分及其作用的商榷----杜德凤《科学与教学》(社会科学)1963年第2期146、1927年武汉革命政府是怎样走向反动的----魏宏运《历史教学》1963年第11期147、谈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改革----杨大文、刘素萍《人民日报》1963年12月13日148、我国古代刑事立法简述----陈光中《政法研究》1963年第4期149、土司职称及其演变考释----杜玉亭《学术研究》1963年第6期150、关于隋唐中央集权政权的形成和强化问题----金宝祥《甘肃师大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第2期151、府兵制度化时间西魏北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其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朱维铮《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152、“大世界”与法制史研究----宋光、江振良《解放日报》1964年4月3日153、试论云南土司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见于江应县先生----杜玉亭《学术研究》(社会科学) 1964年第1期154、朱元璋的队伍和政权的性质----吴晗《人民日报》1964年4月26日155、记清末的预备立宪公会----祁支威《光明日报》1964年5月20日156、中国历史上第一支儿童革命队伍——明末义军中的孩子兵----南光《羊城晚报》1964年6月1日157、彻底摧毁旧法制,肃清资产阶级法律思想——重读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郑朴《政法研究》1964年第2期158、试论封建社会的“清官”、“好官”----王思治《光明日报》1964年6月3日159、《试论封建社会的“清官”“好官”》读后----吴晗《光明日报》1964年6月17日160、论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史泽《光明日报》1964年6月17日161、也谈土司制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兼向杜玉亭同志请教----张永国《学术研究》(社会科学)19 64年第3期162、关于朱元璋的队伍和政权的性质问题----王守义《人民日报》1964年6月19日163、关于“清官”、“好官”讨论中的若干问题----王思治《光明日报》1964年7月9日164、略论农民起义的政权问题----关履权《学术研究》1964年第3期165、关于“农民政权”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和宁可同志商榷----孙祚民《新建设》1964年第5—6期166、关于契丹汗位的承袭制度----张去非《历史教学》1964年第8期167、科举制度的产生和考试程序的发展----李正中《史学月刊》1964年第9期168、试麓川政权及其社会性质——兼与郑镇锋、黄惠焜同志商榷----黄宝璠《学术研究》1964年第6期169、试论张鲁政权的性质----黄惠贤《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3期170、论大顺政权的性质——与孙祚民先生商榷----曹贵林《历史研究》1965年第1期171、关于朱元璋政权性质的转化问题----施一揆、邱树森《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5年第12期172、略论秦汉以来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巩绍英《历史教学》1965年第1、2期173、试论隋唐和唐初的政权——与吴泽、袁英光两同志商榷----齐陈骏《历史研究》1965年第1期174、乡举里选制和科举是否为农民设置了一条上升的路径?——和蔡美彪同志商榷----王思治《新建设》1965年第4期175、对朱元璋政权性质转化问题的商榷----顾城《光明日报》1965年6月16日176、黄鼎凤《约法十二章》告谕质疑----谢兴尧《人民日报》1965年6月18日177、论农民政权的性质及其转化问题----戚立煌《史学月刊》1965年第6期178、论农民政权转化变质的过程----王守义《文汇报》1965年7月22日179、关于清代皇庄的几个问题----周远廉《历史研究》1965年第3期180、帝国主义列强赞扬和支持清朝“立宪”----张天保《历史教学》1965年第7期181、关于农民政权是否必然转化变质的几个问题——和王守义等同志商榷----师农《文汇报》1965年8月26日182、也谈朱元璋政权性质和转化问题----徐连达《文汇报》1965年10月21日183、试论朱元璋政权的封建化----史泽《光明日报》1965年11月2日184、试论抗日民主政权的作用----陈宝音《政法研究》1965年第3期185、继承和发扬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依靠群众对敌专政的革命传统----张希坡《政法研究》1965年第4期186、论农民政权的两重性及其转化变质的问题----沈渭滨等《文汇报》1965年12月2日187、突厥法初探----蔡鸿生《历史研究》1965年第5期188、关于唐初政权性质的几个问题----梁淼太《历史研究》1965年第6期189、科举制和衣冠户----韩国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65年第2期190、清末的“预备立宪”----张天保《历史教学》1966年第2期191、海瑞执行的王法究竟是什么样的法?----张晋藩《文汇报》1966年2月4日192、旧时代的“知县”----田春《新民晚报》1966年3月1日193、唐律的阶级实质----刘海年《历史教学》1966年第3期194、简论谏官----周公南《学术月刊》1966年第3期195、从海瑞看封建“清官”的本来面目----范明辛《政法研究》1966年第1期196、封建国家的官只能是地主阶级专政的工具----张晋藩、邱远猷《政法研究》1966年第1期197、关于封建“清官”的本质和作用问题座谈纪要----《政法研究》1966年第1期198、论“王法”----白寿彝《历史研究》1966年第1期199、如此科举考试(资料)----北京师大教育系《教育革命通讯》1974年第10期200、司马迁《秦始皇本纲》译注(附:秦始皇建立的中央和地方官制)----《黑龙江大学学报》1974年增刊201、关于李悝《法经》----张晋藩《光明日报》1974年12月16日202、论郡县制度----冉光荣《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75年第1期203、清末以来在宪法问题上的重大斗争——学习《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黎实《光明日报》1977年5月12日204、清代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的设置及其意义----冯锡时《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77年第2期205、秦律中“隶臣妾”问题的探讨———兼批“四人帮”的法家“爱人民”的谬论----高恒《文物》1977年第7期206、论秦律的阶级本质——读云梦秦律札记----吴荣曾《历史研究》1977年第5期207、论两汉赐爵制度的历史演变----高敏《文史哲》1978年第1期208、军功爵制试探----朱绍侯《开封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78年第1期209、秦汉“士伍”的身份与阶级地位----刘海年《文物》1978年第2期210、论礼治与法治----金景芳《理论学习》(哲学社会科学)1978年第2期211、《唐律》对亚洲古代各国封建法典的影响----杨廷福《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创刊号212、为清官昭雪----潘仁山《社会科学战线》1978年第3期213、男尊女卑的历史考察----杨国宜《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78年第2期214、新宪法继承和发展了革命法制建设的优良传统----曾宪义、张晋藩《光明日报》1978年4月2 0日215、再论“清官”----王思治《光明日报》1978年8月15日216、周代用鼎制度研究----俞伟超《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78年第1、2期,第1979年第1期217、唐宋时期外国人在中国的法律地位----高树异《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78年第5—6期218、从大顺政权的性质看历史上的农民政权问题----赵凯球等《文史哲》1978年6月219、东汉世家地主的出现与察举、征辟制度的败坏----郝清涛《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78年第3期220、郡县制的由来----阎涛《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3—4期221、“清官”的称谓及其概念、属性----蒋星煜《文汇报》1979年1月12日222、彻底批判林彪、“四人帮”的株连刑罚制度----曾宪义《北京日报》1979年1月18日223、“株连”小议----隋喜文《人民日报》1979年1月26日224、学习马锡五同志审判方式----张希坡《法学研究》1979年创刊号225、论《秦律》中的“啬夫”一官----高敏《社会科学路线》1979年第1期226、中国封建社会只有律家学律治而无法家法学法治说----钱剑夫《学术月刊》1979年第2期227、论“清官”的历史作用----冯佐哲等《北方论丛》1979年第2期228、秦汉连坐制度试探----陈自方《北方论丛》1979年第2期229、夏代是中国国家的起源----赵希鼎《开封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79年第1期230、从云梦秦简看秦律的阶级本质----刘海年、张晋藩《学术研究》1979年第1期231、北洋军阀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摧残----黄志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79年第1期232、“国家以法制为先”——重读《资政新编》和《立法制谕》----邱远猷《光明日报》1979年4月24日233、清律初探----张晋藩《法学研究》1979年第1期234、略论封建法制----陈光中《法学研究》1979年第1期235、秦律的阶级本质与基本内容----游绍尹《理论与实践》1979年第1期236、论商鞅“法治”的主要矛头——兼评《论商鞅》----王礼明《法学研究》1979年第1期237、五四运动时期争取民主与法制的斗争----张晋藩、曾宪义《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3期238、“五四”时期民主与专制主义的斗争----李华兴等《复旦学报》(社会科学)1979年第3期239、《唐律》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阶级本质——《唐律》初探之一杨廷福《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240、中国历代监察制度的变迁----赵希鼎《历史教学》1979年第4、5期241、清代官制概述----江地《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3期242、浅论太平天国的法律----张晋藩、邱远猷《法学研究》1979年第4期243、彻底废止肉刑,切实保证人身自由,是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张希坡《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244、法制的历史考察----刘富起、明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法学》1979年第1辑245、族刑连坐法的初步探讨----乔木青《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丛•法学》1979年第1辑246、封建婚姻家庭制度剖析----王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坐•法学》1979年第1辑247、商鞅法治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乔伟、徐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坐•法学》1979年第1辑248、荀况的“礼”不是“法”----栗劲《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坐•法学》1979年第1辑249、明朝内阁制度初探----王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坐•法学》1979年第1辑250、关于民主革命时期宪政运动的几个问题----张光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坐•法学》1979年第1辑251、中国婚姻制度大革命的开端——重温《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李忠芳、陈航《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坐•法学》1979年第1辑252、抗日根据地的选举制度(资料)----法学所法制史研究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论坐•法学》1979年第1辑253、刑讯考----栗劲《吉林大学学报》1979年第2期254、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选举制度----方克勤、杨永华、李文彬《人文杂志》1979年第1期255、论南临时政府的性质----赵矢元《吉林师大学报》1979年第2期256、太平天国政体考----罗尔纲《历史学》1979年第2期257、我国古代刑法的演变----陈光中《历史教学》1979年第9期258、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郭绪印《历史教学》1979年第9期259、略论隋王朝的封建法制和它的兴亡史----沈国峰《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260、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林榕年《光明日报》1979年4月17日261、五四时期关于民主的论争----张晋藩、曾宪义《北京日报》1979年5月15日262、家长式的领导作风是封建余毒----张晋藩《北京日报》1979年8月31日263、从“象刑”到阶级社会的刑罚----席晋义《中国青年报》1979年9月22日264、评门阀制度与封建特权----童超《光明日报》1979年9月25日265、思想犯与文字狱----席晋义《中国青年报》1979年10月6日266、谈谈株连----席晋义《中国青年报》1979年10月20日267、“刑不上大夫”解----张晋藩《人民日报》1979年10月20日268、封建特权和八议----席晋义《中国青年报》1979年11月6日269、诬告受到惩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意义----张晋藩《光明日报》1979年11月25日270、人治与法治的历史剖析----张晋藩、曾宪义《法学研究》1979年第5期271、试谈贞观时期的法制----魏国忠《学习与探索》1979年第4期272、关于法制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讨论发言摘要----肖永清等《法学研究》1979年第5期273、“贞观之治”和当时的社会安定政策----饶鑫贤《法学研究》1979年第5期274、制约见真情(古案选注)----齐珊《光明日报》1979年12月11日275、秦军功爵制简论----朱绍侯《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6期276、太平天国“虚君制”质疑——与罗尔纲同志商榷----孙祚民《历史学》1979年第4期277、太平天国的官吏铨选升降制度----杨一凡《学习与探索》1979年第5期278、简论夏代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遗址看夏代国家的出现----李民《历史教学》1979年第11期279、马锡五同志和他的审判方法----张希坡《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4期说明(一)为了配合中国法制史的教学和研究,特编此索引。

法学论文参考题目

法学论文参考题目

法学理论部分宪法学部分一、论法的本质属性一、论宪法的效力二、关于法的起源的几个问题二、论宪法的根本法特征三、论法律与科学技术三、略论民主与宪政的关系四、论权力四、论宪法与民主五、法与自由浅议五、论违宪六、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六、论宪法的修改七、论法律实施的监督七、违宪审查制度研究八、论司法独立的原则八、论宪法解释九、论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九、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十、试论法的效力与法的实效十、论我国的监督制度十一、法律移植一般理论十一、论立法权十二、试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十二、市场经济与宪法十三、法律文化解读十三、论选举制度的完善十四、试论法律推理的一般特点十四、论公民基本权利十五、论法律责任的归责与免除十五、论公权与私权十六、论法律秩序十六、论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地位十七、论我国法律解释体制十七、论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冲突及其解决机制十八、论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十八、香港与澳门法律制度比较研究十九、论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十九、论美国宪法的特点二十、论社会主义的法治原则民法部分二十一、论实行法治的社会基础及社会作用一、民法核心概念探讨二十二、关于法制现代化的思考二、民事权利类型化和体系构建二十三、试论中国实现法治的模式与途径三、论请求权的法律体系二十四、论人权与法律的关系四、论抗辩权的法律体系二十五、“法律全球化”的思考五、论形成权的法律体系六、试论民事权利的内容限制行政法部分七、我国民事权利救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对策研究一、浅析行政法的目的八、论无行为能力人利益的私法救济二、行政合法性原则浅析九、论胎儿利益的私法保护三、从《收容遣送办法》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十、试论法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谈行政法的人文关怀十一、合伙的法律地位四、论行政组织在行政法中的地位十二、合伙人的资格五、行政组织理论与行政主体理论比较研究十三、论合伙财产六、论行政主体的资格要件及种类十四、试论第三主体的法律地位七、关于行政行为概念的探讨十五、试论法律行为的概念八、论行政行为的效力十六、法律行为无效后的返还义务研究九、对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划分标准的思考十七、表见代理制度研究十、关于行政立法程序的思考十八、我国取得实效制度的构建设想十一、浅析行政许可的范围十九、我国诉讼时效制度的完善十二、行政许可程序之探讨二十、论物权法的法律属性十三、论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二十一、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研究十四、论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二十二、论所有权的本质十五、浅析行政确认与行政裁决的关系二十三、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十六、行政强制措施分类之研究二十四、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性质十七、关于行政强制执行的几个基本问题二十五、关于相邻关系法律制度的思考十八、行政合同与民事经济合同区分二十六、完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构想十九、论建立行政指导制度的必要性二十七、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构想二十、试析行政程序权利二十八、构建中国空间权制度研究二十一、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关系之探讨二十九、论占有的法律性质二十二、行政复议范围研究三十、论抵押登记制度二十三、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的设想三十一、论最高额抵押制度二十四、论行政诉讼的功能三十二、动产抵押若干法律问题探讨二十五、论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三十三、论我国担保物权的竞合二十六、浅析行政诉讼中诉的构成要件三十四、留置权若干问题初探二十七、关于行政诉讼范围的思考三十五、论优先权制度二十八、行政诉讼原告诉讼资格研究三十六、论债的相对性及其突破二十九、试析行政诉讼中被告的确认三十七、论不真正连带债务三十、行政诉讼第三人与民事诉讼第三人之比较三十八、浅析提存制度三十一、试析行政诉讼中的举证不能三十九、我国抵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三十二、关于行政诉讼审理范围的思考四十、无因管理制度研究三十三、关于行政诉讼审理方式的思考四十一、类型化下的给付型不当得利研究三十四、行政诉讼审理依据之探讨四十二、代理权的授予与债的发生三十五、行政许可案件判决研究四十三、论合同解释方法三十六、我国建立行政判例制度的思考四十四、论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三十七、滥用职权研究四十五、论无效合同的法律效果三十八、完善行政判决强制执行制度之设想四十六、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分析三十九、浅析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四十七、试论合同履行中的不安抗辩权四十、行政诉讼范围与行政赔偿范围之比较四十八、合同解除相关问题研究四十一、国家赔偿归责原则之研究四十九、论“一物数卖”下的“效率违约”四十二、试析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五十、论形式对合同效力的影响四十三、行政诉讼程序与行政赔偿程序之比较五十一、论合同中的客观等价原则四十四、司法赔偿程序之探讨五十二、论事实合同四十五、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五十三、论涉他性契约四十六、人民检察院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之探讨五十四、免除法律问题研究婚姻家庭继承法部分五十五、混同法律问题研究一、人工生殖子女的法律地位五十六、预期违约法律问题研究二、我国继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性质及地位研究五十七、违约金法律问题研究三、协议离婚比较研究五十八、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法律问题研究四、离婚时的损害赔偿五十九、强制继续履行法律问题研究五、离婚后父母对子女的探视权研究六十、论侵害人身权的归责原则六、论婚约七、论我国无效婚姻制度经济法部分八、论我国夫妻法定财产制度一、论经济法对民事物权的限制九、论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度二、论经济法对合同自由的限制十、继承回复请求权的法律性质研究三、特殊企业法律规制特点研究十一、论代位继承四、奖励性规范的性质及其功能十二、论共立遗嘱五、论竞争法的秩序价值十三、遗嘱自由原则及其限制六、论竞争法的立法模式十四、论遗赠抚养协议七、论反垄断法与规模经济的关系商法学部分八、论商业贿赂的判定标准一、论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九、论反垄断法中合理原则的地位二、论发起人的法律地位十、论商标与企业名称混淆的法律规制三、公司人格否定制度法律问题研究十、论商品名称的竞争法调整四、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探讨十一、论价格卡特尔的法律规制五、论股东出资义务及其民事法律责任十二、论搭售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法律问题研究十三、论限制转售价格的反垄断法规制七、公司股东大会法律问题研究十四、论反垄断私人诉讼八、股东权利义务法律问题研究十五、论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效力九、股东派生诉讼问题研究十六、论反垄断适用除外的发展趋势十、董事会法律问题研究十七、对我国电信垄断的规制十一、董事法律地位研究十八、消费者概念之我见十二、外部董事法律地位研究十九、论格式合同在消费领域中的地位十三、独立董事制度研究二十、论依法保护消费者权益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十四、董事会秘书法律地位研究二十一、论“三包”制度十五、论股份与公司债券的区别与交错二十二、论“知假买假”的性质十六、论股权二十三、论消费者组织的性质与职能十七、关联企业的公司法规制二十四、食品质量监管法律制度探讨十八、公司内部人控制法律问题研究二十五、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对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挑战十九、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及其适用二十六、论宏观调控的可诉性二十、保险告知义务制度的合理性分析劳动法部分二十一、重复保险法律问题研究一、试论劳动争议审判制度改革二十二、保险代位求偿制度法律问题研究二、劳动合同期限的法律思考二十三、保险利益原则的法律分析三、劳动监察制度研究二十四、近因原则与保险责任关系的法律问题研究四、论经济补偿的法律性质二十五、论保险受益人及其收益权行使五、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思考二十六、无效保险合同法律制度研究六、试论劳动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适用条件二十七、论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七、论我国集体合同制度及其完善二十八、论财产保险标的转让的法律效力八、拖欠、克扣工资的法律思考二十九、保险合同解除法律制度研究九、我国最低工资法律制度中的几个问题三十、再保险法律制度研究十、论劳动者休息权的法律保护环境法部分十一、就业权法律保障机制初探3一、论环境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十二、劳动纪律的效力探微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问题和完善十三、试论我国劳动法的主体制度三、我国征收排污费制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金融法部分四、跨行政区污染防治立法的若干问题探讨一、论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五、论我国环境纠纷处理立法的问题与完善对策二、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六、环境侵权行为类别研究三、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法律性质七、论环境保护自卫权四、论商业银行业务的问题与法律对策八、环境标准体系研究五、试论商业银行避免不良债权产生的法律机制九、论环境犯罪构成六、论借款合同的主要内容、问题及对策十、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七、论建立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十一、论环境法的价值取向民事诉讼法部分十二、论中国环境法的演进和当代环境法的完善一、论民事诉讼与商事仲裁的关系十三、论公民环境权的性质二、论民事程序选择权十四、中国环境执法体制障碍初探三、论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十五、论限期治理制度四、论诉讼标的的识别标准十六、论环境损害强制保险制度五、论检察机关在提起民事诉讼中的地位知识产权法部分五、关于民事公益诉讼主体的研究一、知识产权的起源与演化:以英国为例六、当事人概念之我见二、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以荷兰为例七、关于当事人适格问题研究三、论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原则八、论非正当当事人更换制度四、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和平行进口原则九、关于必要共同诉讼制度的研究五、论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点十、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研究六、从社会契约理论看专利制度的形成十一、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七、论发明专利的可专利性十二、对派生诉讼当事人资格研究八、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和在先权利的冲突与协调十三、论反诉与反驳的关系九、专利侵权判断中的等同原则十四、论民事诉讼证人的拒绝作证权十、专利保护与公众健康十五、论民事诉讼中的事实推定制度十一、论商标法中的混淆原则十六、论民事诉讼中的自认制度十二、论商标法中的淡化原则十七、论民事质证制度十三、对地理标志的保护研究十八、论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十四、对声音商标和气味商标的研究十九、论民事诉讼费用承担原则十五、对“反向假冒”商标侵权行为的比较研究二十、论完善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制度十六、对工业产权与版权的比较研究二十一、民事诉讼撤诉制度改革刍议十七、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二十二、缺席审判问题研究十八、对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研究二十三、关于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思考十九、论数字著作权的保护二十四、不利益变更禁止原则二十、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新特点二十五、我国审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二十一、和域名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二十六、民事再审事由浅析二十二、知识产权之反垄断控制的必要性研究二十七、试论民事强制执行权问题二十三、我国海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研究二十八、试论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刑法学部分二十九、论代为执行一、刑法空间效力若干问题研究三十、论民事执行竞合及其解决机制二、不作为犯罪研究三十一、论我国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审查制度三、单位犯罪若干问题研究三十二、论仲裁财产保全四、论原因自由行为三十三、仲裁协议效力探析五、特殊防卫的成立要件三十四、仲裁第三人问题刍议六、被害人同意排除犯罪性的条件三十五、论商事仲裁监督七、论犯罪未遂可罚性的根据和范围三十六、论涉外商事诉讼中的一事两诉问题八、不能犯的可罚性及其范围国际法部分九、共同犯罪中部分共犯犯罪中止研究一、国际法不禁止行为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十、法条竞合犯及其法律适用原则二、论南极的法律地位十一、论非刑罚处罚方法三、危险活动造成跨界损害的责任分担十二、未成年人犯罪轻刑化之我见四、试论国家法上的紧追权十三、论短期自由刑的存与废五、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研究十四、论刑罚权与人权保障六、海洋争端的法律解决办法研究十五、自首制度的类型划分及其合理化七、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研究十六、论罪名八、南沙群岛争端解决研究十七、安乐死合法化研究九、国际油污赔偿损害制度研究十八、婚内强奸成立条件的认定十、海盗行为研究十九、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十一、航空航天器飞越国家领空问题初探二十、论行刑社会化十二、外空物体登记国问题新探二十一、论狱内犯罪及其防范十三、散发卫星遥感资料的国际法律制度二十二、论出狱人的社会保护十四、对外空物体造成损害的责任承担刑事诉讼法部分十五、减少外空卫星碎片的法律问题一、论刑事诉讼程序的价值十六、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法律问题探析二、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十七、浅析国际法上的双重国籍问题三、论现代社会抗辩式审判的必要性十八、外交保护的行使条件及实践四、论直接言辞原则十九、个人的国际法地位争议研究五、律师辩论与人权保障研究二十、小议联合国大会决议的法律规范性质六、刑事诉讼中律师辩护与代理的比较二十一、联合国经济制裁的法律问题初探七、浅析刑事代理与民事代理二十二、论外交特权与豁免的理论依据八、刑事证据的关联性研究二十三、论对国际人权公约的保留问题九、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研究二十四、论条约对第三方的法律效力问题十、构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二十五、论国际法院与海洋划界十一、证人出庭问题研究二十六、试论战时中立的国际法问题十二、论刑事鉴定制度的完善二十七、学说与判例的法渊源地位研究十三、论逮捕二十八、论自然人属人法的发展趋势十四、论取保候审二十九、论惯常居所地法的发展趋势十五、刑事立案程序存废之我见三十、试论冲突规范的软化处理十六、刑事诉讼启动模式再思考三十一、先决问题的理论探讨十七、试析诱惑侦查三十二、国际私法上的识别阶段论分析5十八、论暂缓起诉与与我国刑事诉讼三十三、试论反致制度与我国国际私法的立法十九、试析辩诉交易三十四、浅析法律规避存在的合理性二十、沉默权制度初探三十五、论我国区际冲突法中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二十一、检、警一体化模式研究三十六、对公共秩序在我国适用的可行性研究二十二、检察机关求刑权研究三十七、论国际合同的自体法二十三、论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三十八、论国际破产的管辖权二十四、论刑事简易程序三十九、试论网络侵权的法律适用二十五、论上诉不加刑四十、涉外夫妻财产关系法律适用刍议二十六、刑事判决的既判力研究四十一、中国涉外收养立法之相关问题初探二十七、论刑事一事不再理原则四十二、论我国涉外继承法律的法律适用二十八、刑事执行一体化研究四十三、论涉外遗产继承中的同一制和区别制二十九、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四十四、国际商事仲裁临时措施法律问题研究三十、暂予监外执行问题研究四十五、论区际私法中的法律规避三十一、未成年人案件侦查程序研究四十六、论内地与香港管辖权冲突的协调三十二、刑事司法协助制度研究四十七、论内地与澳门仲裁裁决的相互承认与执行三十三、论不起诉制度及其完善四十七、论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三十四、刑事案件撤回起诉问题探索四十八、论不方便法院原则在区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冲突中的适用。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法学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法学论文参考题目一、法理学1、程序正义与司法改革2、当前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及成因分析3、判例制度在我国确立的可行性研究4、论法律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5、论法与道德的关系6、论法律职业专家化7、论公权力的界限8、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研究9、论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10、论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11、论法治与公民权利的实现12、论我国高校法学教育现状及其改革13、论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的关系14、论错案追究制的缺陷15、法律解释若干问题研究16、论法律职业17、论法律解释18、论法律(制定或运行中)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19、论司法独立20、道德的法律规制问题21、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障二、宪法学1、论民主制度与言论自由2、论法治基础上的自由3、自由与政府的限制4、试论政治民主与经济发展的关系5、宪政主义的基本原则6、论宪法与私有财产的保护7、论建立中国违宪审查制度8、论中国统一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9、从宪法的形式性看中国的宪政问题10、论人权保护的宪法表述11、论宪法监督12、论宪法权利的可诉性12、中国信访制度的法理研究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行政法的地位、作用2、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及特点3、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及其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4、行政相对人的特征5、行政行为的范围6、我国行政立法的发展状况研究7、行政追偿制研究8、论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9、论我国行政立法的现状和对策11、论行政法律监督的必要性1、行政法律关系特征分析2、行政赔偿方式的研究3、论行政行为的效力4、论高等教育改革中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定位(民事关系或行政关系)5、高等学校与学生法律纠纷探析6、高等学校学生行为规范与法律救济7、高校对学生管理权处罚权的合法性于适当性研究21、论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22、论行政诉讼的基本特征23、论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24、论行政诉讼法被告的确认原则25、行政诉讼管辖研究26、行政复议制度研究27、论行政相对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权利义务28、行政听证制度完善29、论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四、民法学1、民法的私法性质2、论民法习惯在审判中的作用3、论法人的本质4、表见代理制度研究5、关于完善我国时效制度研究6、论隐私权及民法保护7、谈建立和完善我国亲权法律制度8、论物权的追及效力9、论善意取得10、论集体所有权11、建立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若干思考12、完善我国用益物权制度研究13、论不动产承租人的先买权14、论地役权15、论土地承包经营权16、相邻权比较研究17、对完善我国相邻关系法律制度的思考18、论典权制度的价值19、论合同的实际履行原则20、论合同自由原则21、论隐名合伙22、侵权及其形态研究23、无因管理之债研究24、论共同侵权的民事责任25、惩罚性损害赔偿研究26、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27、论加害给付28、出卖人瑕疵担保责任研究29、论合同的附随义务30、论情势变更原则五、民事诉讼法学1、论民事程序价值的独立性2、论程序正义3、论我国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建立与完善4、陪审制度比较研究5、完善我国审级制度的思考6、执行难的现状、根源与对策研究7、论调解的社会价值8、论当时人处分原则9、论诉讼当事人的资格10、论第三人在诉讼中的地位11、论完善我国证人出庭作证制度12、证明责任研究13、论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14、我国现行民事诉讼庭审模式的选择与更新15、论法官在诉讼中的地位与作用16、关于完善民事抗诉制度的几点建议17、我国诉讼收费制度的完善18、论财产保全19、反诉制度研究20、民事判决的既判力21、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22、举证责任倒置研究23、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改革24、论我国陪审制度的完善六、刑法学1、刑法谦抑原则的价值蕴涵2、刑法的人道论3、论人权及刑法保障4、论刑法的社会保护机能5、罪行法定原则的价值分析6、论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关系7、论犯罪客体在犯罪构成中的意义8、有关期待可能性的几个问题研究9、论职务犯罪10、黑社会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11、邪教犯罪研究12、论严打刑事政策的完善13、加入WTO 后我国知识产权犯罪的完善14、刑法改革的人权刑法观思考15、论罪行法定原则的意义。

《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法制史》论文

此表由评阅人填写评价项目满分得分总分教师签字论点、论据40写作规范性30论述逻辑性30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9中国法制史论文题目:试论唐律的历史地位学生姓名专业层次批次学号学习中心年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试论唐律的历史地位摘要:唐律是中国传统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

唐律在中国古代法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袭了秦汉立法的成果,吸收了汉晋律学的成就,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并且深深影响了宋元明清的立法。

关键词:唐朝法律影响就唐朝法律在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历史地位而言,有两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什么是唐朝法律的真正贡献?或者说独创性的贡献?例如《唐律疏议》的意义和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前朝法律散失而为后世统治当局和学者建构起来的;实际上,在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史上真正具有独创性的时代,也许是魏晋南北朝。

第二,对于唐朝法律的历史地位的评估,还应包括其他法律形式,例如,民间社会自发形成的习惯和习惯法等;唐朝以前的习惯和习惯法规则甚少,宋明以降则渐次增多,尤其是清代。

这些规则对于社会生活秩序以及经济秩序非常重要,也是中国法律史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1唐朝法律对于后世法律的影响1.1唐朝法律对于宋朝法律的影响据《宋史•刑法志》说:“宋法制因唐律、令、格、式,而随时损益则有编敕。

”这说明两点:一是宋朝法律大抵承袭唐朝;二是宋朝自身的法制特色在于编敕,但实际上也是沿用唐朝后期和五代以来的传统。

两宋300余年时间,总计修订50余部法典,大多散佚;今存著名的《宋刑统》,其在篇目和内容方面大致抄袭《唐律疏议》,主要变化有:其一,法典命名的不同。

《宋刑统》不称“律”而叫“刑统”,显然是沿用唐宣宗时期《大中刑律统类》的名称。

其二,法典体例的不同。

《宋刑统》将律、敕、令、格、式加以综合编撰,以律为体,把敕、令、格式以及注、疏议、问答分编于后;又在12篇目以下分门别类,总计213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论文议题260道中国刑法史题目1、论古代的死刑2、论流刑3、论充军刑4、论肉刑的废除5、论族刑6、论赎刑7、论古代“减死贷命”之刑的设计8、论清代的监禁刑9、论无期徒刑在近代的确立10、论管制刑11、论古代妇女犯罪12、论古代妇女的法律的地位13、论古代疯人犯罪14、古今疯人犯罪之比较15、论古代老人犯罪16、论古代法律对老人的优待17、论老人法律地位在近代的变化18、论残疾人犯罪19、古今残疾人犯罪之比较研究20、论化外人犯罪21、论古代犯罪的年龄要件22、格杀勿论研究23、论古代因时制宜的刑事政策24、论古代因地制宜的法律原则25、论“刑罚世轻世重”原则26、论古代官僚贵族的法律特权27、“刑不上大夫”论28、论古代的共同犯罪29、论古代的“屡犯罪”30、古代屡犯罪与现代累犯之比较研究31、论古代的俱发罪32、古代俱发罪与现代数罪并罚之比较33、论复仇制度34、论比附原则35、比附与罪刑法定之比较研究36、古今杀人罪之比较研究37、论古代的盗罪38、论保辜制度39、“论心定罪”研究40、“原情定罪”与中世纪欧洲“法定责任”原则之比较41、论“准五服以制罪”42、“存留养亲”研究43、容隐制度研究44、论从“准五服以制罪”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转变45、论“五刑”体系之废止与近代刑法体系之确立46、论近代中国刑法中的“亲属加重原则”47、论《大清新刑律》(背景/精神/体力/原则/概念/语词)48、论罪刑法定原则在清末民初之确立49、论近代刑罚易科制度50、古今刑罚易科制度比较51、论古代自首制度52、古今自首制度比较研究53、清代刑罚研究54、劳役刑在古代刑法体系中的确立55、论徒流刑中心刑罚体系的确立56、论清代的“监候待质”制度57、论古代的赦免制度58、论古代的保释制度中国狱讼史题目59、论古代的“地域管辖”60、论古代的“级别管辖”61、论刑讯62、口供研究63、口供在古今司法中地位之比较65、论秋冬行刑制度66、论清代的上控制度67、汉代的乞鞫制度研究68、论明朝特务司法机构69、论清代的秋审制度70、古今死刑复核制度比较研究71、论古代的会审制度72、论古代法官在审判中的地位73、治外法权研究74、论近代的自由心证制度75、论《中华民国刑法》中的保安处分制度76、论中国古代的证据制度77、论中国古代的裁判制度78、论古代证据豁免制度79、论民国初期县知事兼理司法80、论近代的陪审制度81、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陪审制度82、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83、论马锡五审判方式84、论古代的审转结案程序85、论古代的“证据豁免”制度87、论古代审判的“行政性”特点88、清末独立司法体制的确立中国法制习惯法题目89、论古代婚姻的成立90、古今婚姻成立之比较研究91、古代的休妻制度92、论诸子均分原则93、论父债子还94、论同居共财95、论古代的永佃制度96、论古代的“一田两主”制度97、论古代的“所有权”98、论“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中之田土关系99、论隋唐之田制100、论古代家父的法律地位101、中国家父与罗马家父权利之比较102、论收嗣制度103、古代收嗣与现代收养制度之比较104、论古代中国之继承制度105、论中国古代继承制度之演变106、论古代的“遗嘱继承”107、论宋元遗产继承立法108、论古代的赠与109、论古代的契约制度110、古代卖契研究111、论亲族的“先买权”112、论“中人”在中国古代交易中之地位113、论古代的债114、论“典权”之中国文化特质115、论古代中国“民法”存否116、论古代重农抑商政策117、论明清法对工商业之态度118、论近代中国民法之社会化原则119、论“宗法原则”在近代民法中的变化120、论“民商合一”体例在中国法中的确立121、论中国近代的民法典编纂122、论“习惯”“情理”在近代中国民法中之确立123、论一夫一妻原则在中国法中的确立124、论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土地所有权的变化125、论抗战时期的租佃关系126、论“平均地权”127、论“节制资本”128、论“耕者有其田”129、论古代的抵借制度130、论古代的典当制度131、古今典当之比较132、古代抵借与现代抵押权之比较133、论古代婚姻的概念134、古代分家研究135、论古代习惯法之“物权优先原则”136、继承制度在近代的变化中国法制史思想类题目137、论战争与中国法之起源138、论“刑起于兵”139、论祭祀与“礼”之起源140、论西周礼与刑的关系141、论“礼崩乐坏”与法家的兴起142、论中国古代法传统在汉代之形成143、论“礼法合流”或“引礼入律”144、论德主刑辅的法律思想145、论法律儒家化的原因146、论法律儒家化的进展147、论法律儒家化对后世的影响148、论宗族重于个人思想在中国古代法中之体现149、论法律的稳定性——以王莽新政为例150、古代中国法中的“时间”对中国古代法特质的影响151、沈家本法律思想研究152、清末礼法之争153、论“中国法制史”学科在近代之确立154、论从“礼刑社会”向“法治社会”之转变155论“律学时代”向“法学时代”之转变156、论陈涛著《中国法制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和朱勇主编《中国法制史》(法律出版社)在写作体例上的差异157、论现代/西方“法律语词”在描述《中国法制史》上之局限158、论清末礼教派人物劳乃宣的法律思想159、近代中国对西方法律语词之引进160、论孙中山的宪政思想/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161、论人民民主革命政权法律的战争性特点162、汉代律学与罗马法学之比较163、论清末变法修律164、论中日法律近代化之异同165、论古代刑律的家族本位原则法律渊源题目166、、论成文法的公布167、论汉律对秦律之继承168、中国传统法律的域外影响分析169、论中国古代“律典”体例之变迁(从《法经》到《大清新刑律》)170、中国传统司法制度中的衡平理念及其价值分析171、论中国古代“律”与其他法源之关系172、和谐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173、论中国古代的法典编纂174、《问刑条例》与《大明律》关系研究175、宗教因素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176、论清朝少数民族立法177、论魏晋南北朝律学对两汉律学之发展178、论中国古代的律学179、律学家在法律发展中的地位180、论唐律中“不应为而为”条181、论“诸法合一”向“部门法分立”之转变182论近代中国之法典编纂183、论日本法对中国法近代化之影响184论北洋政府时期法在近代法中的地位185、论“六法体系”在近现代中国法中的地位186、论《关于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187、论古代的法律解释“宪政”题目188、论西周封建制度189、论科举制度190、论中国古代之吏治191、论中国古代“行政法”存否192、论中国古代之“官制法”193、论从“分封制”到“郡县制”194、论汉初之“郡国并行”制195、论皇帝制度196、古代监察制度研究197、论清末预备立宪198、论行政救济制度在近代的确立199、论《钦定宪法大纲》的历史地位200、中国法律生成的文化因素分析中国古代判例制度201,秦汉判例制度研究202,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及其当代启示203,中国古代判例制度的产生及其流变204,律例合编的法典编纂体例及其当代启示205,判例在清代法中的地位206,论“例”在古代中国法中的地位207,春秋决狱及其判例法价值208,两宋判例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及其成因209,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形成的文化因素分析210,中国古代判例制度对司法实践的影响外国法制史论文课题(共50题)一、罗马法1,罗马法的基本特征2,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3,罗马法学家对罗马法发展的贡献4,罗马法的继受5,罗马人法的基本精神6,罗马万民法的价值理性7,罗马法占有制度的价值定位8,地上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9,地役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0,罗马债法的发展演变二、英美法1,衡平法的价值追求2,英国议会主权的源与流3,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4,中世纪英国令状制度研究5,美国宪法对人权的发展与完善6,英国法发展的独特道路7,美国法对英国法的继承和创新8,英美法系的发展演变9,正当法律秩序条款的发展演变10,美国宪法修正案的源与流三、外国法制史1,《汉穆拉比法典》的重民轻刑特征2,雅典法民主制度的成因3,雅典宪法的价值追求4,《撒利法典》的代表性5,西欧庄园经济与法的关系6,蛮族法典的源与流7,伊斯兰法的基本特征8,法国民法典的立法技术9,伊斯兰教法学对伊斯兰法的作用10,商法和城市法的发展演变11,教会法的基本特征12,法国行政法院的历史地位13,法国宪法发展演变的规律14,法国民法典的基本特征15,德国民法典的基本特征16,日本1946年宪法的地位和作用17,日本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18,德国魏玛宪法对西方宪政的影响19,大陆法系的形成与发展20,西方法律文明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