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农业

合集下载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守则说明及指标解释1.doc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守则说明及指标解释1.doc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1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农业业务统计报表是根据农业部门的管理需要而制定的。

业务报表具体反映了农业部门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活动、成果,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业务报表作为生产报表的补充,同样是一项基本的农业信息,是各级农业部门引导生产,服务农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业务报表与生产报表一样,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收集资料如实填报,力求数据符合实际。

业务报表由各县(市区)农业局组织调查填报,上报市农业局,市农业局负责汇总指标解释1、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1)产业化组织(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等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各利益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利益互补,风险共担,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组织经营形式。

产业化组织是指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农户,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组织。

产业化组织按利益联结方式和组织类型分别调查。

(2)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有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其他经营组织的根本区别,也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方式是指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主体,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或结为利益共同体的手段或方式。

(3)合同关系:产业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向农户收购或销售农副产品等,合同双方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或组织等按合同收购农产品,并及时按约定结算。

合同关系中的订单关系是指产业化组织与农户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订立长期合同,而是根据市场情况,主要依靠当年与农户新订立的合同或协议明确农产品生产、收购等事项的形式。

年履约订单成交额是指全年全部或部分完成的订单成交金额,年订单总额是指全年签订订单的资金总额(年履约订单成交额占年订单总额的百分比即为订单履约率)。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农业业务统计报表是根据农业部门的管理需要而制定的。

业务报表具体反映了农业部门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活动、成果,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业务报表作为生产报表的补充,同样是一项基本的农业信息,是各级农业部门引导生产,服务农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业务报表与生产报表一样,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收集资料如实填报,力求数据符合实际。

业务报表由各县(市区)农业局组织调查填报,上报市农业局,市农业局负责汇总指标解释1、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1)产业化组织(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等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各利益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利益互补,风险共担,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组织经营形式。

产业化组织是指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农户,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组织。

产业化组织按利益联结方式和组织类型分别调查。

(2)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有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其他经营组织的根本区别,也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方式是指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主体,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或结为利益共同体的手段或方式。

(3)合同关系:产业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向农户收购或销售农副产品等,合同双方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或组织等按合同收购农产品,并及时按约定结算。

合同关系中的订单关系是指产业化组织与农户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订立长期合同,而是根据市场情况,主要依靠当年与农户新订立的合同或协议明确农产品生产、收购等事项的形式。

年履约订单成交额是指全年全部或部分完成的订单成交金额,年订单总额是指全年签订订单的资金总额(年履约订单成交额占年订单总额的百分比即为订单履约率)。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

农业业务统计报表制度说明及指标解释农业业务统计报表是根据农业部门的管理需要而制定的。

业务报表具体反映了农业部门组织和指导农业生产的主要活动、成果,以及农业技术的发展水平。

业务报表作为生产报表的补充,同样是一项基本的农业信息,是各级农业部门引导生产,服务农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

因此,业务报表与生产报表一样,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收集资料如实填报,力求数据符合实际。

业务报表由各县(市区)农业局组织调查填报,上报市农业局,市农业局负责汇总指标解释1、农业产业化基本情况统计表(1)产业化组织(指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数: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通过龙头企业、中介组织、专业市场等把分散的农户与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各利益主体按照合同约定、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利益互补,风险共担,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组织经营形式。

产业化组织是指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等通过多种方式联结农户,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组织。

产业化组织按利益联结方式和组织类型分别调查。

(2)按利益联结方式划分:有稳定、合理的利益联结关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其他经营组织的根本区别,也是产业化经营的核心。

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结方式是指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主体,形成一定的利益关系或结为利益共同体的手段或方式。

(3)合同关系:产业化组织在经营活动中,通过合同等契约方式向农户收购或销售农副产品等,合同双方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产业化生产基地和农户按合同要求进行生产,龙头企业或组织等按合同收购农产品,并及时按约定结算。

合同关系中的订单关系是指产业化组织与农户没有建立起长期、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没有订立长期合同,而是根据市场情况,主要依靠当年与农户新订立的合同或协议明确农产品生产、收购等事项的形式。

年履约订单成交额是指全年全部或部分完成的订单成交金额,年订单总额是指全年签订订单的资金总额(年履约订单成交额占年订单总额的百分比即为订单履约率)。

农经报表指标解释

农经报表指标解释

四、主要指标解释(一)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1.汇总乡镇数:指按本统计调查制度要求,填报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统计报表的乡镇、街道办事处或其他乡镇级单位个数。

乡镇级单位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在农村的乡镇一级行政区划单位。

除县城关镇、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工矿区以外的所有乡镇都应纳入统计范围,有农村经济的县城关镇、街道办事处也应纳入。

大中城市以农业为主的郊区也应按建制纳入统计范围。

2.汇总村数:指有关经济情况汇入到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中的行政村数,其统计口径与原来汇总村民委员会数相同。

所有成立村民委员会的村、或由村民委员会改为居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的村,只要还存在农业经济、存在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管理范围的集体资产,都应纳入统计范围。

3.村集体经济组织数:指在行政村一级为管理、协调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和其他集体资产的开发、经营,并为农户家庭经营提供服务而设立的集体经济组织数。

依据宪法、民法通则、农业法等相关法律和有关政策精神,行政村范围内应当设立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有些地方设立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有些地方尚没有设立,由村民委员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

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的地方称为经济联合社,有的经过改制成立股份经济联合社,也有的改制成立了名称不一的"公司";有的地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责人与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只要有相应的集体经济组织名称就应纳入统计范围。

乡镇一级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村以下村民小组(原生产队)一级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村内部分村民小组联合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不在本指标统计范围内。

4.村委会代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数:指在汇总村数中,没有明确设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由村民委员会代行管理、协调行政村范围内的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和其他集体资产的开发、经营以及为农户家庭经营提供服务等集体经济组织有关职能的村数。

5. 汇总村民小组数:指汇总的行政村所属的村民小组个数。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统计年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主要统计指标解释--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行政区划--指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

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4)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5)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6)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的特别行政区。

国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气候--指地球与大气之间长期能量交换与质量交换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环境状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气候既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环境要素之一,又是供给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资源。

气温、降水、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多年平均值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气候状况的主要参数,而各种气象要素某年、某月的平均值(或总量)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天气气候状况的重要特征。

自然资源--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资源。

自然资源一般可以分成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两大类。

可再生资源指在较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资源等。

非再生资源指在使用后不能再生的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地热能源。

土地资源--土地指陆地的表层部分,它主要由岩石、岩石的风化物和土壤构成。

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可以分为农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地。

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面。

建筑用地包括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和水利设施用地。

未利用地指农用地和建筑用地以外的土地,包括滩涂、荒漠、戈壁、冰川和石山等。

耕地面积--指经过开垦用以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耘的土地面积。

包括种有作物的土地面积、休闲地、新开荒地和抛荒未满三年的土地面积。

林业用地面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等林木的土地面积,包括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等。

草地面积--指牧区和农区用于放牧牲畜或割草,植被盖度在5%以上的草原、草坡、草山等面积。

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解释什么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加强农业产品的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形成一种有机的产业链条,使农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的综合效益。

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为了评估和监测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情况,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统计指标。

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常用的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及其解释:农业规模化经营率农业规模化经营率是指在总耕地面积中,规模化经营的农业用地所占比例。

规模化农业经营是指通过土地流转、托管、合作等方式,将散户耕地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规模化经营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在农业产业化中能够承担引导和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的增加,代表着农产品贸易、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也反映了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农产品加工率农产品加工率是指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将原料农产品通过加工处理,制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种成品或半成品的比例。

农产品加工率是衡量农业产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的变化反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变化。

农村电商交易额农村电商交易额是指在农村地区,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各类商品交易的总金额。

农村电商的出现,能够扩大农民的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销售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指数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指数是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

包括农村金融机构数量、金融服务范围、服务质量、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指标。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指数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融资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总结以上介绍的农业产业化统计指标,囊括了农业产业化的各个方面,从内部生产管理到外部市场环节都有涉及。

农业综合开发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综合开发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综合开发主要统计指标解释(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指在一定的时间里和确定的区域内,为全面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发展地区农业经济而进行的综合性生产建设活动。

开发的主要内容是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开垦荒地、植树造林、装备机械、改进生产技术、发展多种经营等。

它的最终目标是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确定的区域范围内,为获得预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经农业综合开发管理部门批准,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实施,通过综合投入,运用综合措施,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的投资活动。

国家自1988年起开始立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

1988-1993年统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自199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为两类,即土地治理项目和多种经营项目;自1999年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为三类,增设科技示范项目;自200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分为两类,即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不再设立科技示范项目,从2008年起,2004年以前建设的科技示范项目全部完工。

此外,从1998年起,农业综合开发开始组织实施外资项目,先是组织实施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二期项目,项目实施范围为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5省以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信息管理与培训中心,建设期为1998-2002年。

从2004年起,农业综合开发组织实施利用英国国际发展部赠款面向贫困人口农村水利改革项目,项目实施范围为河北、山东、河南、甘肃、江苏、安徽、四川、新疆8省(自治区)以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为在农业综合开发赠款项目区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期为2004-2008年。

从2006年起,农业综合开发组织实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和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三期项目实施范围为河北、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重庆、宁夏、云南10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建设期为2005-2009年。

农业统计年报及统计基点调查和定期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农业统计年报及统计基点调查和定期报表主要指标解释

农业统计年报及统计基点调查和定期报表主要指标解释1、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是指全年各季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总和。

现行农业统计制度规定,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是指应该在本日历年度内收获的农产品的作物的播种面积之和。

其计算公式为:本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上年秋冬播种面积+本年春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播作物面积=本年夏收作物播种面积+本年秋收作物播种面积。

2、农作物产量:指本年度全社会范围内生产农产品的产量,不论计划内外,数量多少,耕地上与非耕地上的农作物产量,都应统计在内。

各种主要作物产量按国家的统一规定计算。

作为粮食的薯类产量按五斤折一斤计算。

3、谷物:指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梁和其他谷物,不包括薯类和大豆。

早稻是指从播种到成熟约在120天以内,中稻为120—150天,晚稻为150—180天。

其他谷物指除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梁以外的一些子实主要用作粮食的作物,包括大麦、元麦(青稞)、莜麦、荞麦、糜子、黍子等。

硬粒小麦:指具有较高营养品质和良好(食品)加工品质的强筋小麦。

软粒小麦:指具有较高营养品质和良好(食品)加工品质的弱筋小麦4、园林水果:指在专业性果园、林地及零星种植果树上生产的水果(老口径水果)。

不包括瓜果类。

5、年末果园面积:指年末专业性果园面积,不包括果用瓜种植面积。

6、全年水果总产量:指包括园林水果(老统计口径水果)产量与瓜果类产量之和。

7、花卉种植面积:指在大田种植的花卉面积。

不包括设施及盆栽花卉。

8、蔬菜大棚:指由塑料膜覆盖,人能在内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的大棚,按占地面积计算。

9、猪、牛、羊出栏数:指育肥出售和自食的头数。

包括淘汰的和因伤死亡的耕牛、肉牛、奶牛和羊。

猪出售数包括个别地区习惯吃的“烤小猪”或出口的“乳猪”。

10、禽、兔出栏数:指统计期内出栏供屠宰的家禽和家兔。

不包括出卖的雏禽和幼兔。

11、屠宰数:指在本辖区内实际屠宰的出栏畜禽数量,包括由辖区外购进在本辖区内屠宰的数量。

农业产业化统计调查主要指标解析

农业产业化统计调查主要指标解析

农业产业化统计调查主要指标解析农业产业化是指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要素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整合,实现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农业产业化统计调查是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相关指标的解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农业产业化的趋势和特点,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对农业产业化统计调查主要指标的解析。

一、产业组织形式指标农业产业化主要包括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态旅游等多个领域,产业组织形式是了解农业产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指标包括企业数量、经营规模和组织形式。

企业数量反映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经营规模直接影响着农业产业化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指标农产品加工和销售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主要指标包括农产品加工机械设备数量和使用情况、加工产品种类和质量、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农业产业化在加工环节的规模和效益,为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开拓提供数据支持。

三、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指标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评估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指标包括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专业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和运行状况、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农业产业化在人才培养、专业化组织和技术进步方面的表现,对于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四、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指标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对农业资源的科学利用和环境保护。

主要指标包括土地利用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农村环境污染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农业产业化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程度,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五、农民收入状况指标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农民收入状况是评估农业产业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指标包括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民就业和创业情况等。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自然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经济活动。

农业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口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农业经济中,有许多主要的统计指标,下面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解释。

1.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是指农业生产中所有农产品的总产量与价格之积。

它通过衡量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来体现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农业总产值越高,说明农业生产效益越好,农民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2.农产品产量:农产品产量是指特定农产品在一定区域和时间内的产量。

它能反映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农产品产量的增长意味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能够满足人们对食物和农产品的需求。

3.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投入所能创造的农业产量。

它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农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农业生产效益的增加,能够减少农民的劳动负担。

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在一定时间内所获得的平均收入。

它是评价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农业经济发展是否惠及广大农民的重要衡量标准。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表明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也会相应改善。

5.农业资产规模:农业资产规模是指农业经营者拥有的土地、农机设备、农产品和其他农业资产的总量。

它能反映农业经营者的生产规模和经营水平。

农业资产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农民的收入水平。

6.农田面积:农田面积是指农业生产所用的耕地面积。

它是评价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粮食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农田面积的增加意味着农业生产的扩大和粮食供应的增加。

7.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包括农药、化肥、种子、农机设备等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量。

它能够反映农业生产所需的投入和资源利用情况。

农业投入品使用量的合理控制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环境保护。

8.农产品贸易额:农产品贸易额是指农产品的进出口总值。

它是评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贸易平衡的重要指标。

农业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

农业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

农业统计指标解释及核算方法1.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是指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与价格的乘积,反映了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核算方法是按农产品产量和价格计算总价值。

2.单产值单产值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产量的农产品价值,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将农业总产值除以作物种植面积或畜禽养殖数量。

3.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是指一定时间段内农田中播种的农作物占地面积。

核算方法是用土地面积乘以该地区的农作物播种面积比例来计算。

4.农作物单产农作物单产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产量的农作物产量,是衡量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

核算方法是将农作物总产量除以作物播种面积或收获面积。

5.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力的农产品产量,是衡量农业劳动效益的指标。

核算方法是将农产品总产量除以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数量。

6.农产品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是衡量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

核算方法是将一定时间段内的农产品价格,与基准年的农产品价格进行比较,计算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7.农业资本形成农业资本形成是指一定期间内农业部门通过投资建设、购买农业设备和农业用地等方式增加的固定资产。

核算方法是将农业资本投入的价值计算总和。

8.农业产值贡献率农业产值贡献率是指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反映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核算方法是将农业产值除以国民经济总产值。

9.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比例,反映了农业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的高低。

核算方法是将使用的农业机械数量与总农业生产设备数量进行比较。

10.农产品贸易额农产品贸易额是指农产品进出口的总价值,反映了国家或地区农产品进出口的规模与贸易状况。

核算方法是将农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相加。

总之,农业统计指标是评估农业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可通过相关的核算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这些指标的解释和核算方法有助于了解农业生产和市场情况,指导农业政策的制定和农业发展战略的规划。

休闲农业统计调查表主要指标解释

休闲农业统计调查表主要指标解释

休闲农业统计调查表主要指标解释1、休闲农业:指以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夫居家生活、乡村民俗文化为基础,开发农业与农村多种功能,供应休闲观光、农事参加和农家体验等服务,满意城乡居民乡村休闲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

2、农家乐:以农户为单元,以农家饭、自产农产品、农家庭院为吸引物,供应农家生活体验等服务的经营形态。

包括:农家乐、牧家乐、渔家乐、休闲农家、民宿、农家饭店、农夫自有采摘园、垂钓园。

不包括:休闲农业专业村,列入休闲观光农园(庄)统计。

3、休闲观光农园(庄):主要以农业科技园、市民农园、采摘垂钓园、休闲农庄、农夫合作社为单元,以农业景观、鲜活农产品、农业创意产品、农事活动、农耕文化为吸引物,供应农事体验、科普展现、餐饮住宿、休闲观光、度假养生等综合服务的经营形态。

包括:采摘园、垂钓园、市民农园、农业科技园、休闲农庄、观光农园、农业公园、农耕文化园。

不包括:农夫自有采摘园、垂钓园,列入农家乐统计。

4、经营主体个数:指监测期末实有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法人单位。

5、从业人员数:指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中工作并领取劳动酬劳的人员。

6、农夫就业人数:包括直接举办休闲农业企业的农夫和在休闲农业企业务工的农夫。

农家乐农夫就业人数等于从业人数。

7、带动农户数:通过在休闲农业企业就业能及为休闲农业企业供应农产品、根据企业要求开展种养殖也及供应其他服务而增加收入的农户数。

8、接待人次:监测期内接待消费者的人次数。

9、营业收入:指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在从事销售商品、供应服务等日常经营业务过程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两部分。

10、农副产品销售收入:休闲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销售农产品或其他农产品加工品获得的收入。

11、利润总额:指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职为亏损,则以负值在项目内填列。

12、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指在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中工作的职工在监测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和实物折价工资总额。

农业统计指标名词解释

农业统计指标名词解释

农业统计指标名词解释
农业统计指标名词解释
农业总产值--指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副渔业全部产品产量,即农林牧副渔生产活动的总成果。

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即将每种产品都按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单价求得每种农产品的产值,然后将各种产品的产值相加求得。

农业经济总收入--指农村乡镇、村、联户、个体、农民家庭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收入总和。

它包括一年内获得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餐饮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农业经济总收入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划分,企业资产企业负债所有者权益。

工农业总产值--指在一定时期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与农业的全部产品总量之和。

农业统计

农业统计

二、农业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棉花单产的一般范围:50-150公斤/亩。按去籽后的皮 棉计算产量。 油料包括:油菜籽、花生、芝麻、向日葵等。
油菜籽单产的一般范围:45-100公斤/亩。按干籽计算产量。 花生单产的一般范围:100-300公斤/亩。按带壳干花生计算 产量。
药材是指人工栽培的各种药材作物,不包括野生药材 药材面积包括上年留存面积和当年新播面积。 其他经济作物是指香料(如留兰香。薄荷)、染料、除 虫菊、席草、木薯及蓖麻籽等。
二、农业统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人口与农村劳动力的关系
总人口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是劳动力,劳动力 的劳动年龄是男子16周岁到60周岁,女子16 周岁到55周岁,能经常参加劳动的人。常住人 口中有16岁以下小孩、有因病残而长期不能参 加劳动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16岁以上的在 校学生不能计算为农村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农 村劳动力一般占该地区农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二 左右。最多不超过四分之三,不小于二分之一。 个别或少部分家庭有可能个个都是劳动力,但 一个村、一个乡镇绝对不可能人人是劳动力。
一、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造林面积
指在荒地、荒山、沙丘等一切可以造林的土地 上,采用人工播种、植苗、飞机播种等方法新 植的成片乔木林和灌木林,经验收符合“造林 技术规程”要求株数,成活率达85%以上的面 积。四旁植树如一侧在四行以上,连续面积 0.066公顷(1亩)以上,应统计在造林面积内。 不包括补植面积、治沙种草面积、经济林垦复 面积、迹地更新面积和低产林改造面积。
一是与总产出相对应的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质产品 和劳务活动; 二是本期投入并一次性消耗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非 耐用品。
一、常用统计指标解释
农村劳动力
乡村劳动力指乡村人口中实际参加各种行业劳动并取得实物或货 币收入的劳动力人数。包括劳动年龄内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和不 足或超过劳动年龄实际参加劳动的人数。常住人口中因病残而长 期不能参加劳动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16岁以上的在校学生不 能计算为农村劳动力,但劳动年龄外仍经常参加劳动的就作为劳 动力。 整劳动力指男子18周岁到50周岁,女子18周岁到45周岁能经常参 加劳动的人。不包括在劳动年龄之内,但已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半劳动力指男子16周岁到17周岁,51周岁到60周岁;女子16周 岁到17周岁,46周岁到55周岁,同时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包括在 劳动年龄以外,但能经常参加劳动,能顶上一个半劳动力的人; 不包括12岁以下未上学的少年儿童和在劳动年龄以内、己丧失劳 动能力的人。

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一、农村经济收益安排统计1、总收入:指统计范围内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可在国家、集体、农民及有关单位之间进展安排的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效劳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

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安排、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救灾救济等。

国家事业单位在农村兴办的属于集体性质的实体,如养鸡场、养猪场等,假设土地全部权仍归乡、村集体全部,当地农民参与生产劳动,其全部收入都应统计在内;假设土地已征用,全部权已转移,则只统计农民参与劳动应分得的那分收入。

总收入中,乡村集体企业收入按各行业的全部收入计算,包括经营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其它收入等;家庭经营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按当年收获到手的主副产品计算收入,包括已出售、自食自用和储存的主副产品在内。

总收入应按当年价格核算,也就是按当年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现行价格进展核算。

具体核算方法是:各种主产品、副产品出售局部按实际出售价格计算;自食自用和储存的农副产品,按出售全部该产品(包括出售给国家和在市场上出售的)的综合平均价格计算。

由于全国市场价格差异较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据当地实际状况统一制定本地区的综合平均价。

2、出售产品收入:指农村各经营单位和农民个人出售给国家和其他购置者的当年生产的农、林、牧、渔、工业和其他产品的收入。

不包括农民自食自用、赠送亲友局部。

该指标用于衡量统计范围内的商品生产状况。

3、乡镇集体企业收入:指乡镇集体举办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及其它企业在本年度内所获得的各种收入。

4、村组集体经营收入:指村组集体组织和所属企业在本年度内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

5、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指农户家庭成员在当年各种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全部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农业总产值是以贷币表现的农林牧副渔五业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产量。

它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成果,是观察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分析农业内部结构,研究农业与工业及至与国家建设的关系,研究农业生产与人口增长及提高人民生活关系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计算农业净产值,增加值以及农业商品率的基础资料。

耕地面积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各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撩荒未满三年的土地和当年的休闲地(轮歇地)的面积。

以种植农作物为主,并附带种植桑、茶、果树和其他林木的土地、以及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面积也包括在内。

但不包括专业性的桑田、茶园、果园、果木苗圃、林地、芦苇地和天然草地。

灌溉面积指有效灌溉面积,即具有一定的水源,地块比较平整,灌溉工程或设备已经配套,在一般年景下当年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耕地面积。

农作物播种面积是指一定生产季节结束时实际播种或移植有农作物的面积。

播种面积的大小,反映农作物的生产规模和耕地的利用程度。

正确地核算播种面积,对于组织农业生产活动,计算农作物产量,研究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分布情况以及制定各项增产技术措施,都是非常必要的。

播种面积的统计年度,凡是能在本日历年度内(自1月1日至12月31日)收获的农作物(包括上年秋冬播和本年春播、夏播以及南方地区的晚秋播而在本年收获的全部作物)播种面积,都包括在内。

农作物总产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生产的各种农作物产品总产量。

它是衡量农业生产成果,统筹安排城乡人民生活,研究生产、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及编制国民经济计划的基本数据。

不论是种植在耕地上或非耕地上的农作物产量,都包括在内。

有的农作物收割期较长,虽在当年冬季就开始收割,但需跨年延到来年春季才能收完的,仍计算本年农作物总产量。

农作物总产量是指全社会的产量,包括国有农场等国有经济单位的产量、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户承包地的产量,还包括农民自留地、工矿企业职工农属办的农场和其他单位生产的农作物产量。

农作物总产量是统计晒干入库的产量。

有些地区,粮食脱粒、晒干、入库比较迟,是按照折干比例折成晒干的粮食产量进行统计的。

粮食产量指全社会的产量。

全民所有制经营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和农民家庭经营的粮食产量,还包括工矿企业家属办的和其他生产单位的产量。

粮食除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梁、谷子及其他杂粮外,还包括薯类和大豆。

其产量计算方法,豆类按去豆荚后的干豆计算;薯类(包括甘薯和马铃薯,不包括芋头和木薯)1963年按每4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从1964年开始及以后改为按5公斤鲜薯折1公斤粮食计算,其他粮食一律按脱粒后的原粮计算。

农业机械总动力是指主要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

包括耕作机
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运输机械、植保机械、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渔业机械和其他农业机械。

内燃机按引擎马力计算,电动机功率折成马力计入。

役畜年底头数指专门从事农田生产活动,如耕翻、播种、中耕、浇水、施肥、送粪、拉运农作物等农事劳役的牲畜,到年底实际存活的头数。

包括有时或附带参加碾米、磨面、运输等副业劳役,但主要或经常参加农田劳役的牲畜头数。

不包括由于年岁太小或已经衰老不能经常参加农事劳役的牲畜,也不包括专门用于副业生产和专业性运输的牲畜头数。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乡(包区、镇)、村组各级集体办、联户办和个体办的,从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以及农村乡(包括区、镇)、村集体举办的农业企业。

乡镇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有固定的(或相对固定的)生产经营组织、场所、设备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

(2)常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从事季节性生产经营,全年开工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3)具备独立核算的条件或虽非独立核算单位,但有单独的帐目。

(4)有当地工商行政或有关部门颁发的营业(经营)执照。

此条件农业企业除外。

乡镇企业总产值是以货币表现的乡镇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全部产品的总产量,即乡镇农业总产值、工业产值、建筑业产值、交通运输业产值、商业饮食业产值之和。

乡镇企业总收入指乡镇企业的全部收入。

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其他企业的经营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1)农业以实际收入计算;
(2)工业企业以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计算;
(3)建筑业收入总包单位以全价计算总收入,非总包单位以实际收入计算;
(4)交通运输业以实际收入计算;
(5)商业的零售店按零售额计算总收入,按部门、代购代销、物资供销、仓储等均以手续费计算总收入,饮食业按营业额计算总收入;
(6)其它企业以实际收入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