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简介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败将——国民党的末代军长们生平简介 3
败将——国民党的末代军长们生平简介 3【败将——国民党的末代军长们生平简介】(下)【第八十五军军长:吴求剑】第85军是汤恩伯手中的两支主力之一,可以说汤氏的一家一当,就是靠着这个番号走上发达之路的,该军历任军长皆都是汤氏骨干,其战斗力自不用说,仅次于13军之后。
不过这个军自从汤恩伯系统瓦解后,就成了无主的孤儿,在中原到处游荡,一直到淮海战场的覆没。
重建起来的85军,和汤恩伯是没有任何关系了,甚至和陈诚和胡宗南都没有关系,这也难怪于这个军重建没多久就被裁撤了。
吴求剑,字虬剑,湖北黄梅人,生于1902年9月。
吴求剑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起先跟着陈诚混,结果陈诚在21师被副师长赶走,吴失去了靠山,就回到军校教学弟去了。
北伐胜利后,吴求剑找关系进了警卫军系统,并且跟着部队参加了一二八淞沪抗战。
吴求剑毕竟是警卫军的外来户,起先只能当当参谋,但是在一二八的时候,身为参谋的他竟然带起士兵和日军打冲锋,结果战后立功,被张治中给提拔上了团长。
抗战全面爆发时,吴求剑跟着孙元良的部队,也就是警卫军分编出来的88师重新回到上海战场和日军交锋。
据说四行仓库本来是要他带部队守的,可孙元良要找他下达命令时,吴求剑正好挂了彩,这才选了谢晋元去当仓库指挥官。
这事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就是有这么一说吧。
总之,吴求剑从上海撤到南京,正巧碰上升任72军军长的孙元良要扩编补充旅,孙氏左看右看,自己的部下就剩下一个吴求剑还生龙活虎点,干脆就让吴来当旅长吧。
于是吴求剑从上校团长升任少将旅长,挤身于将官之列。
南京保卫战中,吴求剑是拿出劲来和日本人拼命了,他亲自登上城墙指挥部队反击,可惜火力不行啊,被日军轰炸了几次,编制不全的补充旅就不行了。
吴求剑是怎么从南京突围,目前笔者没能找到相关史料记载,总之,吴求剑突围后就丢了官,被送到南岳游干班去训练了,毕业后带了一阵游击队在陕南游荡,一直到率部编入汤恩伯的85军193师,这才当了师参谋长,并由此成汤系干部。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
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
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蒋介石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亲自勉励池峰城,前线将士因而士气大振,大大增强了前线将士的战斗力。
基本信息∙名称台儿庄战役∙伤亡情况国军伤亡5万余,毙伤日军2万余∙地点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主要指挥官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等∙时间1938 年3 月14日—4月15日∙参战方国民革命军与日军∙结果中方获胜,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之一∙参战方兵力国军约29万,日军约5万∙从属会战徐州会战历史背景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企图沿津浦线对进,南北夹击,会攻徐州,以便沟通南北战场,进而击破陇海路军防线,夺取郑州,武汉等地。
中国以李宗仁为第5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的广大地域上,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徐州会战共有3个阶殷。
第1阶段是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保卫战。
第2阶段即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位于津浦路台枣(庄)支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叉点,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
汤恩伯军团与随枣会战
会 战 中具有 十 分重要 的地位 和作 用 。
一
、
汤恩伯 军 团是 日军作 战 的主 要 目标
武汉会 战后 , 日军 战 区扩 大 , 补 给线 延 长 , 兵
力不 敷分 配 , 有 陷 入 泥淖 之势 。与之 对 峙 的 中国
抗 日军 , 坚守南 口 2 0 余天 , 一时名声大震 后第
尽, 也 无力 对 日军 进行 大 规 模 的反 攻 。在 这 种情 况下 , 中E t 双方 就在 桐柏 山、 大洪 山地 区形 成 了对 峙 状态 。为 了加 强这 一 地 区 的抗 战 力量 , 1 9 3 9 年
日军 对该 军 团 的评 价颇 高 , 这 也是 该 军 团转 人第 五 战 区会 使 日军倍 感威 胁 的原 因之_ 。
同时第五 战 区将 战 区左 翼 , 即襄 花公 路 地 区作 为
攻势 防御 的重 点地带 。
1 9 3 9年 4月 1 7日 日军 第 l l 军 制 定 了作 战 指 导策 略 , 其 发动此 次会 战 的主要方 针是 “ 捉住 敌 军 准备 进攻 的态势 , 采取 快速 奔袭 给予反 击 , 一举
1 3 军 的部 队 自北 平 、 河 北 至 山东 转 战 , 1 9 3 8年 1 月 1 8日扩编 为第 2 0 军 团, 汤恩 伯任 军 团长 , 下 辖 第 1 3 、 8 5军 。该 军 团 曾隶 属 第 五 战 区 , 参 加 台 儿 庄 战役 , 切 断 矶 谷 师 团后 路 , 解 台儿 庄 之 围 , 为 台
在 枣 阳附近 捕 捉 和 歼灭 敌军 ” _ 2 ] ( n , 同时, 还要
为 了实现 既定 目标 , 第 五 战 区将 兵 力分 成 左
集团军、 右集团军和江防军 。第 3 1 集团军在第五 战区现有军队中战斗力较强, 人员也较为完整 , 所
国民革命军第98军
国民革命军第98军lemanhb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八军(一)汤恩伯所部一、部队简史:该军于1938年6月由第82师、第193师、预备第13师合编而成,参加武汉会战。
1938年12月番号撤消。
二、隶属关系:第31集团军(1938年6月——1938年12月)三、序列沿革:1938年6月成军时序列:军长汤恩伯,副军长张刚第82师,师长张刚(兼)第193师,师长李宗鉴预备第13师,师长罗启疆(该师1938年7月并入第82师)1938年7月张刚接任军长时序列:军长张刚,副军长郑洞国第82师,师长罗启疆第193师,师长李宗鉴(1938年10月该师缩编为一个团并入第82师)四、主官简历:汤恩伯(1899—1954)浙江武义人,原名克勤,以字行。
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十八期毕业。
历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第1师学兵连连长、中央军校军事教官、学生大队大队长、教育处副处长、军官团团附、教导第2师第1旅旅长、第4师副师长兼第10旅旅长、第2师师长、第89师师长、第13军军长、第20军团军团长、第31集团军总司令、鲁苏豫皖边总司令、第1战区副司令长官、黔桂湘边总司令、第3方面军总司令、第1绥靖区司令官、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1兵团司令官、首都卫戍总司令、陆军副总司令兼首都警备司令、代理陆军总司令、衢州绥靖公署主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福建省主席兼厦门警备司令、“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总统府”战略顾问、“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
1954年6月29日病逝日本。
张刚(1895—1977)湖北谷城人,字寄尘。
保定军校毕业。
历任东路讨贼军连长、参谋、参谋处长、中央军校主任教官、团长、湖北省民政厅科长、保安处参谋长、保安司令、第82师师长、第98军副军长、军长、第31集团军参谋长、军委会高参、军委会特派四川省东区禁烟巡查执法监、武汉行辕参议。
1946年10月退役。
逃台后任台湾烟酒公卖局研究员。
1977年病逝。
(二)冯钦哉所部一、部队简史:该军于1939年3月由第42师、第169师合编而成。
关于《孩子那些事》观看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孩子那些事》观看心得体会范文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孩子那些事》。
这部电影主要讲的是一位名叫林冬青的老师,当起了学校问题生最多的五(4)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为了让问题生的成绩提升,林老师一直用爱感化他们,让他们一步步走向未来的故事。
看完这部电影,我很感动:为了教育问题生,林老师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教育中,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并挨个到每个学生的家中家访。
家访过后,林老师才明白,其实问题生并不是问题生,他们只是在学习方面有一些差,而在其他方面都十分优秀。
比如说孝敬父母,比如生活自理能力强等等。
我还记住了林老师说的一句话:“许多老师都把成绩好的学生当成好学生,而成绩差的学生在他们眼里就是差生。
这样的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
”我觉得林老师说的这句话十分有道理。
成绩好,不一定品德就好,人缘关系就好,朋友就多。
老师一般都放弃那些差等生,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也”,而林老师呢他一点一点去发掘那些问题生的优点,并鼓励他们提起信心,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并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改掉一些坏习惯,让他们慢慢的变成了优等生。
原来朽木是可以雕的!教育学生,用爱感化学生,观察学生,与学生们打打闹闹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林老师真的是一位好老师!很庆幸,我也拥有这样的老师。
在我的五年学习生涯中,我所有的老师都像林老师一样,关心、呵护我们,把我们当成她们自己的孩子一样,不厌其烦地教育我们,发掘我们的优点,让我们茁壮成长。
老师,你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
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老师,您真伟大!我爱您!我从《孩子那些事儿》中感受到了虽然几个“问题班”的孩子们调皮惹事,但新任的班主任林冬青老师依然能跟这些孩子成为好朋友。
一次上音乐课,郑宵带来了一条玩具蛇,想吓唬周围同学,不料却吓到了音乐老师宋老师。
气得宋老师连连掉眼泪,称“这种班,真的不想再教了。
浙江近百年来人才辈出
浙江近百年来人才辈出浙江近百年来人才辈出,其中许多人都具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力。
尤其是文人,他们对近代中国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下是我所了解的部分解除人物及其简介。
希望大家都来添加!!~为家乡浙江而自豪,更为中华民族而自豪!~浙江省近现代名人录(非严格分类):文人:鲁迅(1881——1936),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
茅盾(1896-1981)作家,政治活动家。
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笔名有玄珠、方璧、郎损等。
浙江桐乡人。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文学家。
祖籍浙江嘉兴。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
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
浙江海宁人。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近代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中国新学术的开拓者,连接中西美学的大家。
周作人(1885—1967),原名周櫆寿,后改名槐树,字启明,起孟,号知堂。
浙江绍兴人。
鲁迅之二弟。
现代散文家、诗人。
艾青(1910-1996),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
梁实秋(1903-1987年)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
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
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夏衍(1900-1995年)作家、剧作家。
原名乃熙,字端先。
浙江杭州人。
中国电影事业拓荒者。
章太炎(1869-1936年),学者,清末民初的革命家。
初名学乘,字枚叔,后更柔石(1902-1931),原名赵平复,生于浙江宁海,现代作家。
俞平伯(1900-1990)著名昆曲研究家、昆曲活动家、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
评《汤恩伯传》
244评《汤恩伯传》文/杨雷汤恩伯,是一个有一定历史影响的人物。
他深得蒋介石的器重,其部队被称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我国现代战争史上的作用不可小视。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汤恩伯作为国军将领在南口战役和台儿庄战役中显示出他过人的军事才能,体现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邹伟平和章瑞年经过长期的积累、发掘、整理和艰辛的考证、编撰工作,终于完成了这部20多万字的长篇传记——《汤恩伯传》,其目的就是想从历史的角度,比较客观的去描述民国上将汤恩伯的一生,还一个比较真实全面的汤恩伯于读者。
《汤恩伯传》用细致的考证和缜密的分析,力图还原一代抗日名将的心路历程。
他是铁血硬汉,死守南口,使日寇三天内占领该城的狂言落空。
而能守城半个多月,歼灭武装到牙齿的强敌一万五千余,在著名记者范长江看来,“全凭勇气”。
汤恩伯和全体守城将士的英勇战斗,极大地挫伤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打乱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并使日本军国主义者“三月亡华”的神话破灭。
他在台儿庄战役中机智勇敢,阻击日寇,再得嘉奖。
而在大陆上,却流传着汤恩伯在此战中“逡巡不进”“贻误战机”的议论,此说的始作俑者即是当时的战役指挥官李宗仁,所以得到许多人的轻信。
本传记作者多方排比求证,认为李宗仁由于与蒋系的矛盾,对汤恩伯横加指责,是没有道理的。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迂回作战,选择战机得当,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一点,与李宗仁同为桂系、当时也参与指挥作战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将军也是认同的:“汤恩伯司令用兵适宜……此为其用兵灵活合适之处”,这与李宗仁一味强调汤恩伯不听调度、违抗军命,其境界不可同日而语。
白崇禧且说“若论功行赏,汤恩伯部进攻机动,包围迅速;孙连仲部坚强防守,英勇杀战,皆战守同功”,持论公允,为深知兵法者所言。
台儿庄战役是整个抗战中中国军队取得的最辉煌的胜利,而汤恩伯的用兵得当与孙连仲部的奋勇守城一样,都属首功。
汤恩伯其后仍屡立战功,率部在信阳阻击日军,斩杀9000,收复贵州独山,夺回广西桂林,都是他的杰作。
部编版八上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知识梳理
消息二则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原文】(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2] 。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注释】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作家、作品简介】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
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
因毛泽东担任过的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也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创作背景】1949年初,淮海、辽沈、平津三大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
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依然负隅顽抗,在对长江防线经过三个半月的苦心经营之后,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
1949年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于该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
4月22日,毛泽东同志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主要内容】这是毛泽东同志1949年4月22日亲自为新华社撰写的一篇消息,是我国新闻报道的经典之作。
血战台儿庄
1.主要人物 2.剧情及背景简介
3.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副司令李品仙 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参谋长王化宇(左翼兵团) 第二十军团:军团长汤恩伯,参谋长万建藩(右翼兵团) 总兵力:15个师,总数超过100,000人
以身报国,至死方休
台儿庄大捷,汉口举行胜利大游行,游行队伍 一望无际
材料一: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 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一扫而空,抗战 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日军第10师团、第5师团这两支号称 精锐的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退逃, 连大批重型武器、军需物资和士兵尸体都不得 不遗弃战场。 材料三:英国电讯说:“英国对于中国战局极 为关注,最初中国军队获胜消息传来,各方面 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确为事 实。”
抗战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日, 用血肉筑成了我们的新的长城。从中深刻体 会到,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鲜 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当中既有热血男儿, 也有巾帼英雄,我们要学习先辈们不怕牺牲、 报效祖国的精神,努力学习,刻苦训练,把 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让中华民族像巨 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
VS
第二军司令西尾寿造 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中将,参谋长樱田武 第10师团: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参谋长堤不夹贵 总兵力:2个加强旅,不超过30,000人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
1937年“七七”事 变
华北
台儿庄
徐州 华东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韩复榘叛逃
热血男儿手持大刀舍身报国
李大将军认清形势正确指挥
意义: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 国军队取得的一次的重大胜利, 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 张气焰,极大的鼓舞了全国抗 日军民的士气。
国民党名将汤恩伯害死干爹陈仪内幕
国民党名将汤恩伯害死干爹陈仪内幕国民党兵败大陆,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率残部逃往台湾,不久便诸病缠身。
他曾向蒋介石申请去日本治病,蒋介石冷嘲热讽地说:“有大过的人,还想到国外治病,浪费国币!”让他就地医治。
后来汤恩伯病重,终于获准前往东京医治,但因失血过多死在了手术台上。
蒋介石得知后,反应极其冷淡,只说了一句:“死了也好。
”蒋介石为何如此冷漠?这还得从汤恩伯先害后救其义父陈仪说起。
汤恩伯早年东渡日本,求学于明治大学。
勤工俭学中与同窗合伙做生意,因经商失败,负债累累。
后来他休学回国另谋出路,四处碰壁,后经好友引荐,得以拜见浙军某主力师师长陈仪。
经过一番交谈,陈仪认为汤恩伯是可造之材,遂慷慨解囊为他偿还债务,并每月出资50元供他回日本完成学业。
汤恩伯感激涕零,当场拜陈仪为师,后又认其为义父。
此后,陈仪又将义女许配给汤恩伯。
汤恩伯重返日本后,刻苦攻读。
1927年,汤恩伯学成回国,从此官运亨通,直至成为中外闻名的“中原王”。
陈仪早年与蒋介石结盟,后因政见不同而与蒋同床异梦。
1948年春,蒋介石委任陈仪为浙江省政府主席,陈以年迈精力不济为由相辞。
后经汤恩伯数番苦劝,才勉强赴杭就职。
9月底,陈仪的旧部持周恩来的亲笔信前往杭州,劝陈仪脱离南京政府,迎接人民解放军渡江。
深明大义的陈仪早就想弃暗投明,然而他认为手中只有一个保安团,这点兵力在国内影响不大,因此想到了时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的汤恩伯。
1949年1月27日,陈仪特派外甥带亲笔信赶赴上海,劝汤恩伯临阵起义。
汤恩伯阅信后,随即写了一封亲笔信让他带给陈仪,说不日将来杭州共谋起义具体事宜。
就在陈仪翘望汤恩伯赴杭之时,汤恩伯却已将陈仪“谋反”的证据密送给蒋介石。
蒋介石立即密令国防部情报局局长毛人凤对陈仪采取“囚奸行动”。
陈仪被密捕后,很快被押到台湾。
因劝其写悔过书而遭拒,蒋介石决定杀一儆百。
自从汤恩伯出卖陈仪后,便背上了卖师卖父而求荣的骂名。
蒋介石为了促使汤恩伯与陈仪彻底反目,同时也为了“教育”那些对“党国前途”丧失信心的“摇摆分子”,决定将汤恩伯从幕后推到前台,授意台湾“国防部高等军事法庭”对陈仪开庭审判。
抗日老兵谈汤恩伯 无愧“抗日名将”称号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抗日老兵谈汤恩伯无愧“抗日名将”称号
导语:对于汤恩伯将军的评价,有些宣传是不客观的。
汤恩伯能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获迅速提升并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主要靠的是其过人的统兵
对于汤恩伯将军的评价,有些宣传是不客观的。
汤恩伯能受到蒋介石的信任和重用,获迅速提升并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主要靠的是其过人的统兵能力和不菲的战绩。
在抗战期间,汤恩伯将军是少数令日军最畏惧的国军将领之一;汤恩伯部是令日军畏惧的抗日劲旅,被日军华北方面军视为头号大敌和心腹之患。
在数次大会战中,日军均以寻歼汤恩伯部为主要作战目标。
汤恩伯第31集团军被日军称为“精锐的中核兵团”。
汤恩伯部南口血战闻名全国,而后在多次大会战(徐州会战[含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随枣会战、冬季攻势、枣宜会战和豫南会战)中与日军精锐决战,重创日军,鲜有败绩。
即使是在豫中会战(日军倾力发动的其历史上空前的、在中国规模最大的“一号作战” [豫湘桂会战] 之强力首攻,其首要目的就是歼灭国军汤恩伯部主力)中,汤恩伯部不仅能在登封痛击日军,且能巧妙及时地突破日军重兵封锁而将主力完整撤出,粉碎了日军的围歼企图,令日军豫中会战之首要目的未能达成。
在蒋介石称之为“八年来抗战之险恶未有如今日之盛者也”的震惊中外的“黔南事变”(其时日军直逼重庆的南大门贵阳,震动中国战时首都重庆)时,汤恩伯部则成为御敌中坚。
抗战期间,汤恩伯部常被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管辖的机动兵团,担当重要作战任务。
抗战后期,汤恩伯将军还率部参加湘西会战和桂柳反攻战役,痛歼日寇。
生活常识分享。
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死前死后事
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死前死后事国民党高级将领汤恩伯生于1900年9月9日,死于1954年6月29日。
系20世纪活跃于中国内战和抗日战场上的风云人物。
内战中他是毛泽东公布的四十三名战犯之一;抗战中他拥有“抗日名将”的桂冠。
然而这样一位蒋介石的宠将、共产党的大敌,却在去世一个月后,得到了蒋介石似乎贬多于褒的评价。
蒋介石是言不由衷,还是有感而发?汤恩伯之死1954年5月27日,台北松山机场上,一架飞往日本东京的航班正停在停机坪上,一位面容憔悴,脸色蜡黄的汉子,随着旅客队伍登上飞机。
在即将踏进机舱的那一刻,他脸上露出了悲伤的神情,长叹一声,喃喃地说:“终于可以离开台湾了。
”此人正是汤恩伯。
他在飞机起飞前为何无限感慨?因为在此前,也是在这个机场,当他正待登机时,突然来了几个武装宪兵将他“请”出机场,不允许他出境。
上了飞机,汤恩伯在飞机最后的一排座位上无力地坐下,头靠在坐椅上,疲惫不堪。
此时,从头等舱走过来一位西装革履的外交官,原来是台湾驻日本“大使”董显光,他对汤恩伯说:“汤将军,你怎么能坐在这里?请你去头等舱使用我的铺位。
”原来,一个多月前,汤恩伯在拍摄X光照片时,医生发现他的十二指肠上有个肿瘤,必须去日本进行手术。
汤恩伯再次向蒋介石要求离开台湾去日本开刀时,蒋介石这才网开一面,终于批准他离台赴日了。
也许,汤恩伯本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不会活着再回到台湾。
就这样,一个为蒋介石戎马一生、战功卓著的堂堂国民党陆军上将,竟不能享受头等舱的待遇,而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两个小时,终于撑到了日本东京羽田机场。
随即,就住进了庆应大学附属医院。
手术是成功的,术后的汤恩伯逢人便高兴地说:“我十二指肠上的瘤已经割去了,并因为我患有胃溃疡,胃也割去了三分之二,感觉良好……”6月22日,东京方面说:汤恩伯的脉搏、体温、血压都很正常,稍加扶持,即能下床自行饮食,预定7月底出院,赴热海休养,秋凉后返台。
汤恩伯的精神很好,当国民党的政要谷正纲、胡健中前往医院看他时,他滔滔不绝。
汤恩伯为何坑爹又救爹
仪 。台湾 军事法庭 最终判决 陈仪
死刑 。
陈 仪 被 处 死 后 ,汤 恩 伯 在 寓 所 内设 置 灵 堂 ,每 天 焚 香 跪 拜 ,反 复唠 叨 : “ 我虽 不杀伯t 二 , 伯仁 却 因我 而死 ……”磊来 ,汤 恩 伯像 被 陈仪 的冤 魂缠 住似 的 , 他私 下请人捉 刀 ,为 陈仪著书立 传 。蒋 介石 获 悉 此 事 ,命 人 抄 缴 书稿 ,并 将汤 恩 伯隔 离反 省 。 从此 以后 ,汤恩伯彻 底失去 了蒋 介石对 他的宠信 。 雩 鼬
6
自首 次 开庭 审 判 后 ,汤 恩
为 何坑爹 又救爹
伯 就 开 始 担心 蒋 介 石 会 为 泄 私 愤 而处 死 陈 仪。 如 果 陈 仪 成 了
蒋 介 石 的刀 下 鬼 , 这 “ 卖师求荣 ”
的帽子他将 戴一辈子 ,连 “ 将功 补 过 ” 的 机 会都 没 有 了 。汤 恩 伯 为了营救 陈仪 ,前往 台北晋 见
立 马 晋 见 蒋 介 石 , 力 主 杀 掉 陈
然 而 他 认 为 手 中只 有 一 个 保 安
团 ,这点 兵 力在 国内影 响 不 大 , 因 此 想 到 了 时 任 京 沪 杭 警 备 总 司令 的汤恩伯 。 l 9 4 9年 1月 2 7日,陈仪特 派外甥带 亲笔信 赶赴上海 ,劝 汤 恩伯 临 阵起 义 。汤恩 伯 阅信 后 , 随 即 写 了 一 封 亲 笔 信 让 他 带 给
编 辑 /楚 月
1 9 4 8年 春 ,蒋 介 石 委 任 陈 仪 为 浙江省政 府主席 ,陈以年迈精力 不济为 由相辞 。后经 汤恩伯数番 苦劝 , 才勉强赴杭 就职 。9月底 , 陈仪 的 旧 部持 周 恩 来 的 亲 笔 信 前 往 杭 州 ,劝 陈仪 脱 离 南 京 政
关于近代战争史的汤恩伯部作战文章
关于近代战争史的汤恩伯部作战文章不是很了解抗战史的人,对汤恩伯抗战功绩很难有较为全面的理解。
仅就汤恩伯将军在抗战屡立的功勋,作走马观花的介绍。
1937年8月,南口之战,天下人有目共睹,国共和民间报媒争先报道,“抗日铁汉”成为大家对汤恩伯美誉。
由此,人人皆知汤恩伯。
汤恩伯发起南口会战的战略、战役才华,抗日斗志,尤其为国共高层,及其他派别高度认同。
是年,国军主力全力应付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
为保证华北抗日局势不至于再度迅速糜烂,威胁到鏖战正炽的淞沪会战,影响华东、华中、中原、山西腹地的作战、备战,民国军委会决定在华北组建第20军团。
编制一个精锐的机动集团。
这是国军第一次效仿德军战略编制的精锐“打击力量”。
然而,因为战事激烈,这支军队组建不足三日即奔赴前线——后来,在1938年,这支劲旅再度扩编、组建第31集团军。
如张轸、张刚、关麟征、李仙洲等,均为汤恩伯帐下抗战名将。
南口突围后,汤恩伯第13军在邢台短暂修整,在第一战区的着意安排下,华北地方部队(如110师等部、军阀武装),包括一些流亡学生,均以补充加入汤恩伯军团为荣。
10月10日,该军开往河南新乡。
根据军委会命令,和第52军组建了后来让日军胆寒的铁军,国军第20军团。
这是一支总兵力7.2万人,直属国军最高指挥部指挥,装备虽然简陋,但是屡屡创展战争奇迹的战略机动打击力量。
唯独汤恩伯“无名”、“无能”。
汤恩伯就任军团长。
关麟征、王仲廉、郑洞国都在这个军团里担任过军长、师长。
后来,历史几经周折,他们终于被公认为抗战名将。
然而,历史仅见他们零星的战绩,却几乎看不到国军第20军团的卓越功勋。
因为汤恩伯?不得而知。
1937年10月13日,未等到国军第20军团组建工作完成,华北日军大举南下,沿线次第守土防御的地方国军纷纷被击溃。
日军这次实施的快速机械化攻击,几乎消耗了国军南口血战换来的时间,兵锋再次直逼江淮、山西。
情急之下,军委会只好改变计划,命令汤恩伯机动到邯郸、磁县、武安一线备战。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军功何以显著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军功何以显著?
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任第20军团军团长,辖三个军,总兵力7.2万余人,装备精良。
1938年3月中旬,蒋介石将第20军团划归第五战区,参战台儿庄。
李宗仁给汤恩伯部下的第一道命令是:“第4师先头之一部,应即开滕县附近增援。
”第4师随即前往滕县救援,在路上与日军第63联队遭遇,激战于龙山、虎山一带。
3月21日,李宗仁再次命令第20军团“应集中主力于峄县东侧及枣庄西北方焦山头附近一带山地,于3月24日拂晓全线开始进攻,务先击破峄、枣之敌,向临城、沙沟两地附近侧击……”第20军团也遵令,参与峄县、枣庄等地反攻。
显然,汤恩伯部对李宗仁的命令并无抗拒。
汤恩伯之所以未能立即开往台儿庄支援孙连仲,乃是事出有因——汤若径直南下,势必将使所部陷入日军夹击,非独不能支援孙连仲,反将牵累整个战局。
故汤恩伯采取迂回战术,消除临沂方向的危险后,才南下台儿庄。
此即行政院所说,“汤军团长恩伯指挥主力军队,迂回枣峄等处,侧击敌军,获取胜利之基础。
”
以上可知,李宗仁对汤恩伯的指责,属于无中生有。
同属桂系领袖之白崇禧,晚年在台湾接受中研院访谈,曾明确言及:“汤恩伯司令用兵适宜,当敌攻击台儿庄之际,迅速抽调进攻峄县而逞胶着状态之兵力,反包围台儿庄之敌人与孙连仲部相呼应,同时,并调关麟征、周碞二部击破敌人由临沂派来解围台儿庄之沂州支队,于任务完成后,仍回师台儿庄,此为其用兵灵活、合适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