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诗歌鉴赏必背诗词及鉴赏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

人教部编版 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九年级下册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一个“异”字统领上片,写出了边塞的特有风光,化用“雁飞回雁峰”的典故,极言塞外天气极寒。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用典的手法,运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故,表现了词人及边塞将士思念家乡但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理。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用典,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自比孙权,表现了词人的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典,化用“遣冯唐”的典故,表现了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的情感。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典,化用“天狼星”的典故,(比喻,将拉开的弓比作满月,将敌人比作天狼星,)表现了词人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6、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用典,化用“晋王恺有良牛”的典故,并从听觉角度描写了边塞特有的声音,写出了军旅生活的激越雄壮,表现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视觉,听觉等方面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和顺利,刻画了一个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

8、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用典,化用白居易的诗,表现了词人革命道路上知音难觅的苦闷之情。

9、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对比,极言主人公从军时间之长,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极不合理。

1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雪花比作梨花,以春景写冬景,新奇贴切,既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也表现了边塞奇特壮丽的风光,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11、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运用互文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边塞将士们生活的艰辛。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运用视觉描写,一红一白,相互映衬,色彩鲜明,表现了边塞战士不屈的斗志。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留白的手法,含蓄委婉,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无限怅惘之情。

1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用典,借用曹操的话,抒发了诗人对英雄的仰慕之情,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和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的经典古诗词总结样本(3篇)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的经典古诗词总结样本(3篇)

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的经典古诗词总结样本(____字)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文学才华和哲思。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掌握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

以下是2024年初中语文必背的经典古诗词总结,供参考吧。

1.《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为主题,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类追求进步的决心和永不满足的精神。

2.《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美景和人们被春风唤醒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岁月更替的意象。

3.《静夜思》——杜甫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明月,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恋之情,以及对离乡别井的思考和思乡之痛。

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描绘大自然的变化来寄托人生的感慨,表达了曲折多变的命运和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之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以描绘异乡人思乡之情为主题,表达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思恋之情以及对分别之苦的痛感。

6.《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和无常。

7.《登岳阳楼》——杜甫昔闻黄鹤楼,楼上望夷洲。

尝忆江东器,稽首谢康王。

这首诗以描绘岳阳楼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名楼的赞美和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8.《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人教版中考必背古诗文赏析

人教版中考必背古诗文赏析
• 对边塞奇异风光的热爱和赞美,表达对朋 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 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21/6/7
21
22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写作者的辞官别离之愁,也抒发 作者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
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 赏析: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
2021/6/7
22
2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 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早春 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 赏析: •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早和新从动物的角度写出了早春的特点。争和啄
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莺歌燕 舞的场景富有活力和生机。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 喜悦之情。 •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渐和没从植物角度写出了早春的花草繁茂的景象。 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
• 赏析: ①“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 ②“断肠人在天涯”
2021/6/7
4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 "杨花落尽"写出了暮春时节春光消逝时的萧 条与凄凉景况,显出李白对友人被贬的关 心与同情、思念。
•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 西。”
2021/6/7
5
6《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9
10春望 杜甫
• 全诗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 情。
• 赏析: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21/6/7
10
11 使至塞上 王维
• 表达了对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赞美, 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抑郁之情。
• 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⑵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⑵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部编语文九年级上下册诗词赏析汇总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釐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丌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冞塞川,将登夜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応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夗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旪,直挂于帆济沧海。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癿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癿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徇我放下杯筷,丌愿迕飠。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冞堵塞多川;想登夜行山,多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夜公磻溪垂钓,徇遇重才癿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夜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癿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癿多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癿旪机定会到来,到那旪,将扬起征帆迖渡碧海青夛。

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癿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旪,产生癿丌可抑制癿激愤情绪;但他幵未因此而放弃迖多癿政治理想,仍盼着忥有一夛会施展自己癿抨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递乐观豪迈癿气概,充满了积杳浪漫主丿癿情调。

苦闷不追求、失望不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返首诗丨。

(1)叙事开篇,夸张癿手法。

用夸张癿笔法,写“釐樽清酒”,“玉盘珍馐”癿宴飢,诗人即停杯,投箸,拔剑丌能飢,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夜行”,但是“冞塞川,雪满山”,返是象征人生道路癿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癿悲愤。

现实乀路虽然坎坷,但梦迓在,理想迓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旪,曾在渭水癿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癿愿望。

返两丧典敀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亍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癿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癿政治抨负。

在沉郁丨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癿旪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巳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忝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部编教材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中考试题赏析(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部编教材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中考试题赏析(有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部编教材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中考试题赏析(有答案)七年级语文部编教材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中考试题集锦赏析一)《观沧海》XXX中考试题赏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诗以“-----------”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1、答: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XXX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答: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3分)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答:①观沧海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③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

答: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动慷慨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动景---------,“”写的是静景--------。

答: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XXX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6、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答:有助于解释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设想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襟怀胸襟(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7、这首诗描写了大海的辽阔壮美,具体描绘了哪些所见实景和所想虚景?答:海水、山岛、树木、秋风、洪波、日月星辰等8、在这些山水风景的描绘中,你感觉出这是一位如何的诗人形象?答:表现了一位襟怀胸襟宽广、趾高气扬、立功立业、抱负远大的诗人形象9、简要赏析画线句。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精编】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精编】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精编】中考语文必考35首古诗词鉴赏集锦 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⑴译文: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

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

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

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

(用了互文的手法)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⑵赏析: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译文:漫漫的旅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前行。

潮水涨满之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一帆高挂。

夜将尽未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家信已传达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⑵赏析:诗人即景抒情,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①“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②“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将“生”和“入”拟人化,“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

蕴含着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表现时光匆匆身在他乡的游子思乡之情。

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对偶,是以小景来衬托大景的波平宽阔。

3.《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大家要多背诵唐诗,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出自(一)、课内古诗背诵【观沧海】出自(曹*"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出自(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里白沙堤。

【西*月】出自(*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出自(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出自(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龟虽寿】出自(曹*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出自(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出自(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出自(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出自(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出自(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中考必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分题材赏析汇总

【中考必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分题材赏析汇总

【中考必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分题材赏析汇总01篇一:爱国忧民01《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02《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首联中“破”“深”字炼得极好,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破”写出国都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处处是断壁残垣、破砖碎瓦的破败景象,使人触目惊心。

“深”字写出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你怎样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

两种理解都可:一种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坠泪惊心。

二种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已的感情)3.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对妻子儿女强烈的思念之情。

4.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

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

含义: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5.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6.赏析千古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古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古诗词赏析汇总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古诗词赏析汇总曹操(汉末)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明媚,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描绘了祖国河山的宏伟壮丽,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更 表现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志。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

星汉明媚,假设出其里。

〃互文的手法, 虚景,诗人借丰富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口月、包蕴星汉的宏伟 气概和博大胸怀。

最能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一统中国的雄心壮1. “乡书哪里达,归雁洛阳边"最能表达思乡之情。

客路青山外, 潮平两岸阔, 海口生残夜, 乡书哪里达, 行舟绿水前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归雁洛阳边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1. 咏史诗,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2. 思想感情: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作者杜牧英雄无用武之地 的抑郁不平之气。

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用典故,以小见大,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胜的可 能就是曹操,历史就要被重写了。

耍建立一番事业,需要肯定的条 件,倘假设没有这些条件,就是英雄也无能为力。

借周瑜和曹操的 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自己怀才不遇的 伤感愤懑。

文天祥〔南宋)1. 品味“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一句。

以对偶句的形 式和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形象地展现了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和坎坷漂泊的自身遭遇。

2. 颈联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抒发了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辛苦遭逢起一经, 山河破碎风飘絮, 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干戈寥落周围星。

身世浮沉雨打萍。

零丁洋里叹零丁。

留取丹心照汗青。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千古名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为国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七—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七—九年级古诗词名句赏析)

配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九年级古代诗词(一线教师精心梳理,对古诗词考试重点、难点归纳,把握诗歌鉴赏的角度及要点)七年级语文(上)诗歌赏析1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吐日月星辰的气势,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和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这是作者的想象之景,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

3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把我的思念托付给明月,随风一直送到夜郎西。

此联意境犹为深远。

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愁思,无可倾诉,无人理解,只好将这种愁思托之于月;二是说唯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到;三是说,只有依靠它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的丰富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娈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心的知心人,它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了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被贬的朋友。

通过诗人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寄情于景,使明月人格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行为动作,是此诗的一大特点。

4 、赏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羁旅天涯的漫漫征途远在青山之外,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此两句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景色。

“青山”“绿水”互文见义。

5、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悬”二字用得好:“阔”表现出“潮平”春潮涌动,江面与岸齐平,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高高挂着的样子。

二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6、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美景中虽有缺憾,却能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7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2024年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总结(2篇)

2024年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总结(2篇)

2024年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总结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背诵古诗文可以学习古代文化、培养情感、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等。

作为初中生,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文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是一些适合初三学生背诵的古诗文的整理总结。

一、古诗篇目1.《静夜思》李白2.《登鹳雀楼》王之涣3.《望庐山瀑布》李白4.《春晓》孟浩然5.《早梅》朱自清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8.《夜泊牛渚怀古》杨万里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10.《登高》杜甫二、古文篇目1.《观书有感》韩愈2.《论语》孔子3.《论语》学而篇4.《论语》为政篇5.《论语》先进篇6.《红楼梦》曹雪芹(选取部分章节)三、背诵技巧1. 将古诗文分段背诵:可以将古诗文分成若干段,每次背诵一段,逐渐增加段数,直到全部背诵完成。

2. 了解古诗文的背景知识:了解古诗文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古诗文,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或请教老师来获取。

3. 多次反复背诵:反复背诵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可以多次背诵同一篇古诗文,逐渐熟悉并掌握其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4. 制定合理的背诵计划:合理的背诵计划可以帮助你安排好时间,每天坚持背诵一定的古诗文,并保证每天都有复习的时间。

5. 善用记忆技巧:可以使用一些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画面记忆等,帮助记忆古诗文的内容和顺序。

背诵古诗文虽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它对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文化修养和审美能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希望以上整理的古诗文篇目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备考初中语文,取得好成绩。

2024年初三语文必背古诗文整理总结(2)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背诵古诗文,可以提高语文素养,感悟人生哲理,培养审美情趣。

以下是2024年初三语文必背的古诗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古诗赏析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了人们对进取的追求。

部编版中考语文必背36首古诗词详解(诗词情感、名句赏析、炼字、句子解析)

部编版中考语文必背36首古诗词详解(诗词情感、名句赏析、炼字、句子解析)

部编版中考语文必背36首古诗词详解(诗词情感、名句赏析、炼字、句子解析)部编版中考语文必背36首古诗词详解——诗词情感、名句赏析、炼字、句子解析必背古诗词(36首:《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关雎》《蒹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观沧海》《饮酒》《春望》《雁门太守行》《赤壁》《渔家傲》《次北固山下》《黄鹤楼》《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行路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满江红·小住京华》《山坡羊·潼关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渔家傲·秋思》《江城子·密州出猎》《破阵子》《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过零丁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天净沙·秋思》)1、《登幽州台歌》XXX(咏史怀古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词情感:诗人登楼远眺,俯仰古今,感慨无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名句赏析:通过“天地悠悠”与“独”的对比,感受到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情感基调。

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哲理:前后古今对比,表明时间流逝一去不返。

炼字:一个念字,表现了诗人纵横宇宙古今宽广无垠的精神境界,“悠悠”意指辽阔深远,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一个“独”字,是全诗的诗眼,渲染了诗人心中不可名状的孤独、悲凉之感。

2、《望岳》唐杜甫(豪情壮志类)XXX如何,XXX未了。

句子解析:以问答的形式,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富丽阔大的气势。

从空间看,泰山横跨齐鲁;从时间说,泰山郁郁葱葱,千古常青。

这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画面描述:描绘了一幅巍峨的泰山矗立在齐鲁大地,好像要把天空割开,山南山北的景色截然不同,山南一面阳光普照,明亮如XXX;XXX一面则不见天日,阴翳如黄昏,使人感到震撼的雄伟泰山图。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折柳“柳”与“留”谐音,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重点句子鉴赏讲解汇总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重点句子鉴赏讲解汇总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古诗词重点句子鉴赏讲解1.《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赏析: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借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现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和雄伟的政治抱负。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

运用抒情的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愁心”传达出忧郁之情,“明月”抒发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3.《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赏析: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物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生”和“入”运用拟人的修辞。

揭示出新旧交替的变化规律,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4.《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夕阳西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断肠”是全曲之眼,抒发了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家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画龙点睛。

5.《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赏析:虚写诗人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

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6.《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赏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木兰奔赴战场时的矫健身姿。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赏析: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赏析:用互文的手法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赏析: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7.《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独”字是全诗的诗眼,体现了诗人理想破灭,孤寂郁闷的心情。

通过“天地悠悠”和“独”的对比,感受天地的广阔和宇宙的永恒,衬托出人的简单渺小,奠定了悲凉孤寂的感情基调。

诗人融理入情,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待我的事理悲情。

8.《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常考诗词鉴赏列举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常考诗词鉴赏列举总结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常考诗词鉴赏列举总结《赠李司空妓》刘禹锡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诗词赏析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曾任过司空官职的诗人李绅邀他饮酒,并招来了歌妓来在席上作舞助兴。

饮酒期间,刘禹锡对宴席上的奢华,感到不满与痛惜,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李司空的谴责与劝戒。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词赏析这首诗跳荡纵横,诗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

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

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

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诗词赏析在此诗中,诗人的情感运势十分自然流畅,但如果定要深究诗里说的具体的事情,便又有了好多种想象且个个都合情合理。

全诗在哀婉凄凉的乐调下有一种似解非解的感觉,既像是写给不能长久相伴的恋人的,又像哀叹君臣遇合,却似乎没有这么世俗,如此,就是李义山无题诗的妙处所在了。

浪淘沙令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诗词赏析这首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深刻地表现了词人的亡国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亡国之君的艺术形象。

正如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精选】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

【精选】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

【精选】2020年中考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84首)带赏析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⒈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⒉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⒊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是叙述,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⒈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表现对远方朋友的慰问,表现挂念友人命运之情无时不在,并有此心明月可以作证的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⒉本诗表达悲凉气氛的句子:杨花落尽子规啼3.人们对这首诗后两句尤为赞赏,请你说说其妙处。

答: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⒈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写岁末年初江边景色来感叹岁月无情,徒增游子无限乡愁;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⒉表达乡愁之情的句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最后两句,诗人由归雁想起鸿雁传书的故事,心中涌起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4.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必背61首古诗词总结(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必背61首古诗词总结(完整版)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必背61首古诗词总结(完整版)1.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架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木兰辞北朝民歌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中考诗歌鉴赏必背诗词及鉴赏总结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赏析:送别诗中的名作。

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不同,诗意在于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
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高度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
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
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

既反
映了边塞生活,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赏析:此诗描写了李白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

全诗通过对天门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了作者初出巴蜀时乐观豪迈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诗人运用拟
人手法,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
雨的景象,热情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对春雨
的描写细腻生动,绘声绘形。

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
境与画境浑然一体。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高适与董大久别重逢,经过短暂的聚会以后,又
各奔他方的赠别之作。

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色,表现了作者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
沮丧、沉沦,既表露出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也
展现出作者豪迈豁达的胸襟。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赏析: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

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全诗遣词通俗清丽,言繁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是一篇难得的言简意丰之作。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羁旅诗。

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出塞二首·其一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边塞诗的代表之一。

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

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流露出一股慷慨之气,表现出诗人广阔的心胸。

无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李商隐以男女离别为题材创作的一首爱情诗。


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
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
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

脍炙人口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
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不仅描绘
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
色,使江南风光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
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一首抚今吊古的诗篇。

诗人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

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含着深刻的寓意。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赏析:此诗是韩愈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

全诗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运用简朴的文字,描写了长
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
新之美感,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南唐后主李煜在被毒死前夕所作的绝命词。

作者
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
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

全词语言明净、凝练、优美、清新。

最后一句以富有感染力和象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
象,又抽象。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