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淡水水产品健康养殖的控制措施
22 适 时增 氧 .
增氧机是高产池塘的必备设备 , 是一种 比较有 效防止浮头 ,提高产量的养殖机械。它有增氧 、 搅 水、 曝气等三方 面的作用 。合理使用增氧机可有效 地改善水质 , 降低水 中的氨氮 、 亚硝酸盐和硫化氢
32 苗种 消毒 .
在苗种入池前 , 必须经消毒处理 , 具体方法[ 3 ] 可
提高鱼体免疫力 、 净化水质环境 、 消除分解污染物 、 促进鱼类生长等功效 , 对肥水调水 、 良水质底质 、 改
预防鱼类病害等都有好处 。 坚持从养殖前期定期使 用 , 以减少污染物积 累, 可 使水体保持较长 时间有
益菌 占优势地位 的态势。 微生物制剂在运输和储存
过程中 , 其活性会受到温度 、 湿度 、 氧化 、 酸碱度 、 储
制水质的措施一般有 以下几项。 21 及时换水 .
清除过多的淤泥对老塘显得尤其重要 , 淤泥往
往是病菌大量滋生的场地 , 而且过多的淤泥又会造 成养殖过程 中的过多耗氧 , 也会引起养殖旺季病害 的暴发。除过多的淤泥外 , 最好在冬季让其干置 , 通过冰
等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 , 饲料投入 品选择符合 国家 质量标准体系的正规厂家 ,饲料厂家生产许可证 、
产 品质量检验合 格证 、无公害饲料产 品认定证齐
时使用 , 使用消毒剂 、 杀虫剂后必须 隔 4 5d 方能 使用 , 一般情况下 , 微生物制剂须在晴天上午使用 。
3 对 苗种质量及 投放 的控制
业, 开发绿色水产 , 提高养殖水产品的品质 , 走可持 续发展 的健康之路 , 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水产工作者 面前 的新课题 。
到彻底消灭病害的 目的。②带水消毒 : 将塘中留水
1 每 67 2 2 0k 生石灰调浆全池泼洒 。 m, 6 用 0 g m 1 肥水 . 4 放养前 1~ 5d 0 1 ,根据池塘新老程度和水质的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目录)为了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安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无公害食品韭菜》等75项行业标准,并于日前通过专家审定,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实施。
NY为强制性标准,NY/T为推荐性标准。
各项行业标准自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
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1.NY 5001-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2.NY/T 5002-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3.NY 5003-2001无公害食品白菜类蔬菜4.NY/T 5004-2001无公害食品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5.NY 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6.NY/T 5006-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7.NY/T 5007-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8.NY 5008-200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9.NY/T 5009-2001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10.NY 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11.NY 5011-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12.NY/T 5012-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13.NY 5013-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14.NY 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15.NY/T 5015-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16.NY 5016-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17.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18.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19.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20.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21.NY 5021-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22.NY/T 5022-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23.NY 5023-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产地环境条件24.NY 5024-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25.NY/T 5025-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26.NY 5026-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产地环境条件27.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28.NY 5028-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29.NY 5029-2001无公害食品猪肉30.NY 5030-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1.NY 5031-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2.NY 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3.NY/T 5033-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34.NY 5034-2001无公害食品鸡肉35.NY 5035-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6.NY 5036-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7.NY 5037-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8.NY/T 5038-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39.NY 5039-2001无公害食品鸡蛋40.NY 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41.NY 5041-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42.NY 5042-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43.NY/T 5043-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44.NY 5044-2001无公害食品牛肉45.NY 5045-2001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46.NY 5046-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47.NY 5047-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48.NY 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49.NY/T 5049-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50.NY/T 5050-2001无公害食品牛奶加工技术规范51.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52.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53.NY 5053-2001无公害食品草、青、鲢、鳙、尼罗罗非鱼54.NY/T 5054-2001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55.NY/T 5055-2001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56.NY 5056-2001无公害食品海带57.NY/T 5057-2001无公害食品海带养殖技术规范58.NY 5058-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59.NY/T 5059-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60.NY 5060-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61.NY/T 5061-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62.NY 5062-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63.NY/T 5063-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养殖技术规范64.NY 5064-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65.NY/T 5065-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66.NY 5066-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67.NY/T 5067-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68.NY 5068-2001无公害食品鳗鲡69.NY/T 5069-2001无公害食品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70.NY 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71.NY 5071-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72.NY 5072-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73.NY 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74.NY 467-2001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75.NY/T 468-2001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注:74、75项标准为无公害农产品配套标准。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在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淡水养殖用水中可引起残留的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指标。
本标准作为检测、评价养殖水体是否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环境条件要求的依据。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汉华、朱江、葛虹、李威、张扬。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测定方法、检验规则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养殖用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69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0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1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3 水质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哕啉分光光度法GB/T 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82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GB/T 7483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7490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GB/T 7491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GB/T 7492 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853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T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GB/T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T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GB/T 13192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3 要求3.1 淡水养殖水源应符合GB 11607规定。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标准
1
项目
标准值
2
色、臭、味
不得使养殖水体带有异色、异臭、异味
3
总大肠菌群
≤5000个/升
4
汞
≤0.0005毫克/升
5
镉
≤0.005毫克/升
6
铅
≤0.05毫克/升
7
铬
≤0.1毫克/升
8
铜
≤0.01毫克/升
9
锌
≤0.1毫克/升
10
砷
≤0.05毫克/升
11
氟化物
≤1毫克/升
12
石油类
≤0.05毫克/升
13
挥发性酚
≤0.005毫克/升
14
甲基对硫磷
≤0.0005毫克/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
马拉硫磷
≤0.005毫克/升
16
乐果
≤0.1毫克/升
17
六六六(丙体)
≤0.002毫克/升
18
DDT
≤0.001毫克/升
如需要更多的资料,请登录交流区:/view_page-94232953.htm查询或发电子邮件到1251169000@免费索取更多更新资料。
………………………………………………………………………………………………………
1、小龙虾多大的适合做虾苗来养殖?
2、小龙虾的运输问题成活率的问题,该怎么解决?
3、小龙虾的经济意义怎样?
4、淡水小龙虾一般在什么地方栖息,习性是怎样的?
5、小龙虾都喜欢吃些什么呀?它的食性如何?
点击查看更多。。。。。。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在淡水养殖业中,水质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水质能够提高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同时也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因此,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质指标、水质监测方法、水质标准的执行和水质标准的调整。
其中,水质指标是评价水质优劣的重要依据,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pH值、水温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监测方法应当科学可靠,能够准确反映水质的实际情况。
水质标准的执行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以确保水质标准得到有效执行。
同时,水质标准也需要根据养殖水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养殖对象的需求。
其次,针对不同养殖对象,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对于鱼类的养殖来说,溶解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因为鱼类需要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
而对于虾类的养殖来说,氨氮和亚硝酸盐则是更为关键的指标,因为这两种物质对虾类的生长影响较大。
因此,针对不同养殖对象,水质标准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此外,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还需要考虑到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
一般来说,自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是如果养殖密度过大或者养殖方式不当,就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水质恶化。
因此,在制定水质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以便更好地维护水质。
综上所述,淡水养殖用水的水质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科学合理地制定水质标准,并严格执行和调整这些标准,才能保证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和养殖户能够重视水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共同维护好我国淡水养殖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无公害食品 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
无公害食品温流水养鱼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温流水养鱼的术语和定义、养殖模式选择、环境条件、鱼类放养、饲养管理及病害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温流水条件下的鱼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温流水养鱼水温在18℃~35℃条件下进行的流水养鱼方式。
3.2开放式温流水养殖水源经调温后注入流水鱼池,养殖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利用的养殖方式。
3.3封闭循环式温流水养殖养殖用过的水经过无害化处理后再返回到鱼池重复使用,仅向养殖系统补充因排污、蒸发等损失的少量用水,并能对循环水的理化指标进行调控的养殖方式。
3.4暖水性鱼类生长、生殖适温高于20℃,自然分布区月平均水温高于15℃的鱼类。
它包括亚热带鱼类和热带鱼类。
4养殖模式选择4.1若温热水资源丰富,水量充足,可采用开放式温流水养殖。
其工艺流程见图1。
水源调温、曝气鱼池排水、排污图1开放式温流水养鱼工艺流程图4.2若温热水资源较少或不足,应采用封闭循环式温流水养殖。
此模式应建有配套的沉淀、曝气、过滤、消毒、调温、增氧等水处理系统。
其工艺流程见图2。
图2封闭循环式温流水养鱼工艺流程图5环境条件5.1场地要求场址附近有热源,且交通便利、供电可靠,其环境应符合GB/T 18407.4的规定。
5.2水源及养殖用水要求5.2.1水源应经调温、曝气等处理后使用,其水温应保持在18℃~35℃之间,溶解氧应保持在3.5mg/L 以上。
家鱼无公害繁育操作规程
家鱼无公害繁育操作规程一、亲鱼的无公害管理培育1.培育基地要求无三废污染、大气环境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养殖用水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要求。
2.亲鱼池塘面积5~15亩,水深1.5~2.5米。
池塘经曝晒后用生石灰等严格消毒后使用。
3.亲鱼来源于具有国家资质的良种场,并适当选育培育后备亲鱼,亲鱼运输采用严格的运输、防疫方案,确保亲鱼无病害、无损伤。
4.亲鱼放养按照科学的搭配混养比例投放,突出重点投放品种,搭配鱼适量控制,确保主养鱼培养良好、发育正常。
5.亲鱼饲料、肥料要无害,饲料质量符合国家质量部门测检要求及《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的规定,青料要求新鲜、柔嫩、适口,有机肥要充分发酵后再施用。
6.亲鱼培育期间,注意水质调节,保持水质活、嫩、爽,通过经常注换水、施用生石灰、高温季节采用勤增氧、施用微生物制剂等手段改良水质。
7.坚持以防为主、加强病虫害防控,在药物预防时,选用渔药按照《NYS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药使用准则》标准规定执行。
8.常年设岗值班,专人管护亲鱼,做好防盗、防害、防洪、防逃、防损伤等五防工作。
9.做好亲鱼无公害培育管理日志,及时记录亲鱼培育生产中的各项操作内容及效果。
二、催产孵化期间的生产管理操作1.在孵化生产进行前,充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生产技术培训、人员定岗、各种物料准备、机械设备及孵化设施的试运转等。
2.在孵化前半个月要拉网观察亲鱼状况、分选亲鱼。
催产时,进行亲鱼拉网、挑选、运转等过程的操作要细心,不得使亲鱼受惊吓和损伤。
3.催产时间的选定,要结合亲鱼性腺发育状况、池塘水温、有效积温情况、季节及天气因素而定,确保催产孵化成功率,提高鱼苗质量及成活率。
4.催产剂的配制,要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根据亲鱼的种类、性别、体重、发育状况分别选用适用的催产剂种类、剂量,严格按一鱼一针的方式配制。
NY T5295-2004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NY/T5295-2004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发布时间:2004年1月7日实施时间:2004年3月1日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程序、评价方法和报告编制。
本标准适用于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 397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3、工作程序3.1 现状调查3.1.1 调查原则与方法3.1.1.1 调查原则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发展趋势及区域污染控制措施,兼顾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
调查方法采用收集资料法和现场调查法。
首先通过收集资料法获取有关资料,当这些资料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进行现场调查。
3.1.2 调查内容3.1.2.1 自然环境特征,包括自然地理、气候与气象(年均风速、主导风向、年均气温、年均相对湿度、年均降水量等)、水文状况(河流、水系、水文特征,地面、地下水源及利用等)、土壤状况(成土母质、土壤类型、环境背景值等)、植被及自然灾害等。
3.1.2.2 社会环境概况,包括工业布局和农田水利,农、林、牧、渔业发展情况,农村能源结构情况等。
3.1.2.3 工农业污染及其影响,包括工矿污染源分布、“三废”排放情况及其影响,农业副产物(畜禽粪便等)处置与综合利用、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及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地面水、地下水、农田土壤、大气质量现状等。
3.1.2.4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资源合理利用、清洁生产情况与污染防治措施等。
中华绒螯蟹养殖水质要求
中华绒螯蟹养殖水质要求
养蟹的池塘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和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河蟹的生长适宜条件,水体的主要指标溶解氧不低于5毫克/升,水温范围为15~30℃,最佳22~25℃。
酸碱度指标pH7.0~8.6,氨氮不高于5×0.0001毫克/升,亚硝酸态氮小于0.1毫克/升。
透明度适宜30厘米以上,硫化氢不能检出。
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
中华绒螯蟹属变温动物,其生长适宜水温通常是18~28℃,超过这个范围或短时间水温发生剧变,往往会影响到其生长,从而导致抗病力降低,甚至会造成大量死亡。
中华绒螯蟹耐低氧能力较差,一般要求溶氧在4~5毫克/升或以上,低于3毫克/升时,就会影响摄食与生长,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
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对池水的pH值也有一定要求,通常在pH7~8的中性或弱碱性水体较适宜,当pH值低于6或高于9时,会使病原体大量繁殖或使中华绒螯蟹幼体活动受到抑制,影响其正常生长。
中华绒螯蟹生长期要求水质清新,池水透明度较高,当水质严重恶化、透明度降低时,表明水质过肥,有机质含量升高,氨氮、亚硝酸氮含量超过正常指标,水质恶化往往极易引起蟹的疾病而导致死亡。
- 1 -。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其质量标准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其质量标准1无公害水产品的定义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现阶段我国水产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人们对水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公害水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因此,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出口创汇的需要,也是保证国民生命安全的需要。
无公害水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都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而获得认证证书并有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水产品及其加工品。
广义的无公害水产品分为2类:第1类是完全不使用渔药、农药、化肥、添加剂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而生产出来的水产品,如有机食品、生态食品、AA级绿色食品等,人们常称这类食品为纯天然食品。
第2类是生产中允许限品种、限量、限时使用渔药、农药、化肥、添加剂等人工合成化学物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的无公害水产品(包括A级绿色食品),其卫生质量比国家食品卫生标准严格。
目前,各省正在或即将积极发展的无公害水产品主要属于第2类。
2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技术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技术应涵盖整个水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包括水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等一系列环节,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主要技术及要求包括以下3部分:2.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的优化选择技术是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前提。
产地环境质量要求包括无公害水产品渔业用水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及渔业水域土壤环境质量等要求。
淡水渔业水源水质要求包括水质的感官标准:色、嗅、味(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异臭、异味);卫生指标应符合水产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SCl050-2001)》的规定;海水水质的各项指标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水质(SC/Txx,2001)》的规定。
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对大气环境质量规定了4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即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02)、氮氧化物和氟化物(F)的浓度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CB30591996)》的规定。
无公害淡水鱼养殖技术规范
无公害淡水鱼养殖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了淡水鱼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和苗种质量要求、生殖技术、饲养技术、越冬保种技术、饲料要求和鱼病防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淡水鱼的养殖。
2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舞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T394-2000绿色食品胖料使用准那么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那么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平安限量SC/T1006-1992淡水网箱养鱼通用技术要求SC/T1008-1994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标准SC/T1025-2004淡水鱼配合饲料营养标准-2001淡水鱼养殖技术标准鱼苗、鱼种3环境条件3.1场地的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源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池塘通风向阳,网箱设置在背风向阳,水体微流,水深4m以上的水体中。
3.2水质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
养殖池塘水质应符合NY5051的。
池水透明度30cm左右。
3.3鱼池要求鱼池要求符合表1的。
表1鱼池要求4亲鱼和苗种质量要求4.1来源持有国家发放的原〔良〕种生产许可证的原〔良〕种场生产的苗种经专门培育成亲鱼。
4.2生物学特性应符合SC/T1008-1994的。
生殖体重生殖亲鱼的体重:雌鱼应在/尾以上,雄鱼应在/尾以上。
5生殖5.1亲鱼的放养雌雄鉴不雌、雄腹部臀鳍前方有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成熟个体的生殖孔突出;雄鱼腹部臀鳍前方有肛门、泄殖孔,成熟个体的泄殖孔大而突出,用手轻压鱼体腹部有乳白色的精液流出。
性比雌、雄亲鱼的放养比例为3:1。
亲鱼消毒亲鱼放养时应进行药物消毒,可用食盐2%~4%浸浴5min,或高锰酸钾20mg/L〔20℃〕浸浴20min~30min或30mg/L聚维酮碘〔1%有效碘〕浸浴5min。
水产养殖场生产管理规范
水产养殖场生产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范了水产养殖场人员要求、环境条件、生产设施、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档案管理、销售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水产养殖场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NY/T5361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507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3人员要求应配备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并建立相应上岗、培训、考核和责任制度。
3.1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中级水产养殖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从事水产养殖管理工作三年以上,具有初级以上技术职称。
3.2技术人员应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经过农业农村部授权部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并获得水产养殖工初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上岗。
3.3培训与考核制度养殖场应建立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对本场所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定期考核,并有结果应用与改进措施。
3.4责任制度应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场长是生产安全与质量管理第—责任人;技术副场长协助场长搞好质量管理工作,可兼职质量管理负责人,具体实施各项管理工作;场内各类人员应签订相应责任书。
4环境条件4.1场址养殖场应建在适宜养殖的地区。
交通方便,通电、通讯,应符合区域规划要求。
4.2场区场区应按一定比例绿化、美化,环境整洁。
4.3生态环境养殖场养殖环境应符合NY/T5361的规定。
水源充足、水质符合GB11607,水产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规定,生态环境适宜于养殖种类的生长、繁殖。
要定期进行水质管理监测,水产养殖排水符合SC/T9101规定,发生传染性疫病的养殖池排水需经过消毒处理。
水产养殖(育苗)生产水质检测制度
水产养殖(育苗)生产水质检测制度
1、每年在生产活动开展前进行水质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及GB 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等标准中有关规定。
2、水质检测应委托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抽样检测,不得送检。
3、水质检测项目为:悬浮物、漂浮物、色、嗅、味、pH 值、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铜、锌、铅、铬、镉、汞、砷、镍、六六六、滴滴涕、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乐果、多氯联苯、呋喃丹等。
4、水质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生产活动,若水质不合格,待改良水质达标后方可进行生产活动。
5、在生产活动中,若水质出现异常,则需重新检测。
6、加强水质的日常管理,确保无人为破坏水质现象发生。
7、水质检测报告;正本或复印本存入生产档案,有效期一年。
池塘健康养殖操作规程
池塘健康养殖操作规程山西省池塘健康养殖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山西省池塘健康养殖的环境条件、生产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技术、销售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本规程适用于池塘的鱼类养殖。
其它水产动物的养殖可参照执行。
2 规程制定依据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内容。
NY 5051-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 5053- 无公害食品普通淡水鱼NY 5073-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GB/T 5805.1 淡水鱼类检疫方法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农业部<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农业部办公厅< 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3 定义本规程采用下列定义:池塘养殖:是指在人工开挖的池塘中,用淡水进行人工放苗、投饲及饲养管理等一系列人为控制下的水产养殖活动。
健康养殖:指经过采用投放无疫病苗种、投喂全价饲料及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等技术措施,使养殖生物保持最适宜生长和发育的状态,实现减少养殖病害发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一种养殖方式。
休药期:即最后停止给药日至水产品作为食品上市出售的最短时间。
4 生产单位认可认证要求养殖生产单位应领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养殖证,苗种生产单位还须取得苗种生产许可证,养殖生产单位要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有关规定向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5 水源及水质条件水源应符合GB 11607中的规定。
要求水源地水量充分,供水稳定,便于取水。
水源地不存在过度养殖、非法渔具作业,向水源地排放含病原体的污水,打井、采石、取土等危害水源工程安全的活动。
条件许可或养殖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应当建立水质化验室,对有关水质指标以及营养盐类进行分析;条件较差或养殖规模较小的,可购买简单的水质监测仪器,对常规指标进行分析。
《无公害罗非鱼生产质量控制措施》
《无公害罗非鱼生产质量控制措施》1、生产用水要符合淡水养殖水质要求:每年水产前要对水源进行水质检测,养殖季节对水库水质进行检测.对水源不符合ny5051-xx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的水源坚决放弃.对养殖过程中达不到上述标准的池塘要对养殖过程中的每项操作逐个排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2、严把鱼苗、鱼种质量关:在苗种购进前要对苗种水产单位资质进行调查,对不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企业或个人的产品进行检测,杜绝引进已经富集重金属或使用过高残留且具富集性药物的苗种进行养殖生产.3、注重饲料质量,合理投喂。
对所使用的饲料要求饲料料厂家提供相关的检测报告,并与ny5072-xx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进行对比,对不符合限量标准的饲料坚决不用,并提请有关部门对饲料生产厂家进行查处.对其它需要单独使用的原料应符合各类原料标准规定,不使用受潮、生虫、腐败变质及受到石油、农药、有害金属等污染的原料。
对饲料的使用坚持“四定”投喂,防止因饲料使用不当引起水质污染或鱼类病变.4、合理搭配密养、保护水库生态。
合理的搭配、密养使物质循环过程的一些微观物流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使水质达到渔业用水标准。
同时也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
5、科学用药,以防为主。
(1)使用渔药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准则。
(2)严禁使用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禁用渔药和无证无文号渔药。
(3)鱼病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4)当鱼病发生时应进行科学的检测,对症下药。
防止滥用药和盲目增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
(5)制定合理的休药期。
确保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量符合“ny5070—xx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标准”。
(6)不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和不在水体中泼洒抗生素。
6、上市过程防止污染。
在上市过程中加强包装、用水、用具等方面的管理,防止因机械油、包装品质量、包装用水及其它用品的消毒过程中使用消毒剂等造成的上市鱼类污染。
无公害食品标准 海水养殖水质NY5052-2001
无公害食品标准淡水海水养殖水质鲜鱼海带(选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2001年10月1日实施)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水质 NY5052-2001
海水养殖水质要求
(涂红的为本站没有通过计量认证的检测项目,目前暂不具备检测能力)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养殖用水。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1-2001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养殖用水。
无公害食品草、青、鲢、鳙、尼罗罗非鱼 NY5053-2001/11/28
鲜鱼感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草鱼、青鱼、鲢、鳙和尼罗罗非鱼的活鱼和鲜鱼。
无公害食品海带 NY5056-2001
感官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海带。
(编号:2001-2-7-55)。
养虾氨氮过高怎么处理,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养虾氨氮过高怎么处理,对水质有什么要求1、定时打开增氧机增氧,增加水体氧气溶解量,加速硝化作用,从而降低水体氨氮浓度。
2、定期更换新水,快速降低水中氨氮含量。
3、养殖结束后,将池塘中的水排干,进行清淤、晒塘、消毒处理。
4、在池塘中栽培适量水草,利用藻类以及水生植物能够利用铵合成氨基酸这一特点,降低水体氨氮浓度。
一、养虾氨氮过高怎么处理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1、当水中的氧气溶解量在1-2mg/L以下时,硝化作用(氨被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后续再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速度明显降低,并且当水体氧气溶解量较低时,硝酸会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亚硝酸、次硝酸、羟胺或氮。
因此增加水体氧气溶解量,可以加速硝化作用,从而降低水体氨氮浓度。
2、池塘定期更换新水,可以快速降低水中氨氮含量(新水水温应当与池水温度相近)。
3、养殖结束后,将池塘中的水排干,然后进行清淤、晒塘、消毒处理。
4、藻类以及水生植物能够利用铵合成氨基酸,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可以在池塘中栽培适量水草,既可以降低氨氮浓度,又可以提高水体溶氧量。
5、选择优质蛋白饲料进行投喂,并且控制好投喂量,防止残余饲料污染水质。
6、养殖期间,定期使用硝化细菌等有益菌种对水体进行处理,降低水体氨氮浓度。
二、养虾对水质有什么要求1、虾类养殖对于水体水质的要求应当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1)》。
2、养殖水体不得带有异色、异味、异臭,总大肠菌群不得超过5000个/L,汞含量不得超过0.0005mg/L,镉含量不得超过0.005mg/L,铅含量不得超过0.05mg/L,铬含量不得超过0.1mg/L,铜含量不得超过0.01mg/L,锌含量不得超过0.1mg/L,砷含量不得超过0.05mg/L,氟化物含量不得超过1mg/L,石油类物质含量不得超过0.05mg/L,挥发性酚含量不得超过0.005mg/L,甲基对硫磷含量不得超过0.0005mg/L,马拉硫磷含量不得超过0.005mg/L,乐果含量不得超过0.1mg/L,六六六(丙体)含量不得超过0.002mg/L,DDT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养殖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而水体水质的好坏对于养殖业的发展和生物养殖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和实施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对于保护水体环境和推动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是国家对养殖业的环境保护要求的体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总氮和总磷的限制:总氮和总磷是测定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主要指标,也是评估养殖业对水体影响程度的重要参数。
通常,对于养殖场周边的水体,总氮的限制标准为每升2.0毫克/升,总磷的限制标准为每升0.3毫克/升。
2.溶解氧:水体中的溶解氧对于维持水中生物的生存和繁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低溶解氧含量不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导致水体中其他生物的死亡。
通常,对于养殖场周边水体,溶解氧的限制标准为每升6.0毫克/升。
3.水温:水温是养殖水体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种类的养殖生物来说,合适的水温是保证其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通常,对于养殖场周边水体,水温的限制标准应根据养殖生物的要求来进行调节和控制。
4.悬浮物和有机物:悬浮物和有机物是养殖废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水体的透明度和富营养化程度。
为了保护水体环境,通常对于养殖废水的悬浮物和有机物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求。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方面外,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还应包括其他一些重要的参数,例如pH值、氨氮、硅酸盐等。
这些参数的限制标准应根据养殖生物的生理和生态需求来制定,旨在保证水体环境的稳定和养殖生物的健康生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结合当地的水资源和环境状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措施。
养殖业水体水质标准的落实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促进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在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定了淡水养殖用水中可引起残留的重金属、农药和有机物指标。
本标准作为检测、评价养殖水体是否符合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环境条件要求的依据。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汉华、朱江、葛虹、李威、张扬。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测定方法、检验规则和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养殖用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GB,T 7466 水质总铬的测定
GB,T 7468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69 水质总汞的测定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0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1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3 水质铜的测定 2,9-二甲基-1,10-菲哕啉分光光度法 GB,T 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82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GB,T 7483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GB,T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5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 7490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T 7491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GB,T 7492 水质六六六、滴滴涕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8538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2997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T 12998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GB,T 12999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GB,T 13192 水质有机磷农药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16488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3 要求
3(1 淡水养殖水源应符合GB 11607规定。
3(2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表l要求
表1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序号项目标准值
1 色、臭、味不得使养殖水体带有异色、异臭、异味
2 总大肠菌群,个/L ?5000
3 汞,mg/L ?0(0005
4 镉(mg/L ?0(005
5 铅,mg,L ?0(05
6 铬,mg,L ?0(1
7 铜,mg,L ?0(01
8 锌,mg,L ?0(1
9 砷,mg,L ?0(05
10 氟化物,mg/L ?1
11 石油类,mg ,L ?0(05
12 挥发性酚,mg/L ?0(005 13 甲基对硫磷,mg/L ?0(000 5 14 马拉硫磷,mg/L ?0(005 15 乐果,mg/L ?0(1
16 六六六(丙体) ,mg ,L ?0(002 17 DDT ,mg,L 0 (001
4 测定方法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测定方法见表2。
表2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测定方法
序检测下限项目测定方法测试方法标准编号号 mg,L 色、臭、1 感官法 GB,T 5750 - 味
(1)多管发酵法总大肠2 GB,T 5750 - 菌群 (2)滤膜法
(1)原子荧光光度法 GB,T 8538 0.00005
(2)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7468 0.00005 3 汞
(3)高锰酸钾-过硫酸钾消解双GB,T7469 0.002 硫腙分光光度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0.001 4 镉 (2)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747l 0.001
螯合萃取法 0.01 (1)原子吸收分光GB,T 7475 光度法 5 铅直接法 0.2
(2)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7470 0.01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6 铬 GB,T 7466 0.004 (高锰酸盐氧化法)
7 砷 (1)原子荧光光度法 GB,T 8538 0.007 8 铜 (1)原子吸收分光螯合萃取法 GB,T 7475 0.001
光度法直接法 0.05
(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GB,T 7474 0.010 光光度法
(3)2,9-二甲基-1,10-菲哕啉分GB,T7473 0.06 光光度法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7475 0.05 9 锌 (2)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T 7472 0.005
(1)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 GB,T 7482 0.05 10 氟化物 (2)氟试剂分光光度法GB,T 7483 0.05
(3)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7484 0.05
(1)红外分光光度法 0.01 GB,T 16488 (2)非分散红外光度法 0.02 11 石油类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3)紫外分光光度法 0.05 方法》(国家环保局)
(1)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GB,T 7490 0.002 光度法 12 挥发酚
(2)蒸馏后溴化容量法 GB,T 7491 -
甲基对13 气相色谱法 GB,T 13192 0.000 42 硫磷
马拉硫14 气相色谱法 GB,T 13192 0.000 42 磷
15 乐果气相色谱法 GB,T 13192 0.000 57 16 六六六气相色谱法 GB,T 7492 0.000 004 17 DDT 气相色谱法 GB,T 7492 0.000 2 注:对同一项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测定方法的,当对测定结果有异议时,方法(1)为仲裁测定方法
5 检验规则
检测样品的采集、贮存、运输和处理按GB,T 12997、GB,T 12998和GB,T 12999的规定执行。
6 结果判定
本标准采用单项判定法,所列指标单项超标,判定为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