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架构概述.pptx
第2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ppt课件全
![第2章物联网的体系结构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ab94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4.png)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研究人类智 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 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 也就是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 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
2.2 网络层
2.2.2 网络层关键技术 3. 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
(1)ZigBee (2)蓝牙 (3)Wi-Fi
2.3 应用层
2.3.1 应用层主要功能
应用层包括各类用户界面显示设备以及其他管理设备 等,这也是物联网体系结构的最高层。应用层根据用户 的需求可以面向各类行业实际应用的管理平台和运行平 台,并根据各种应用的特点集成相关的内容服务。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1. 云计算 云计算概念是由Google提出的,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 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 源池向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2. 中间件 中间件是一类连接软件组件和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它包 括一组服务,以便运行在一台或多台机器上的多个软件 通过网络进行交互。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DBBCD 6~10:BCDCC 11~15:D AAA 二、简答题 略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4.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存放在数据库、数据仓 库或其他信息库中的大量的数据中获取有效的、新颖的、 潜在有用的、最终可理解的模式的非平凡过程。
2.3 应用层
2.3.2 应用层关键技术
物联网技术介绍ppt模板
![物联网技术介绍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268a1b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1.png)
应用层
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感知层采集到 的信息进行处理和应用,通过各种应 用程序、软件系统等技术实现信息的 处理和应用。
应用层的技术包括云计算技术、大数 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这些技术 能够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挖掘 ,提供各种智能化的应用和服务。
共性技术
共性技术是指物联网各层都需要的通用技术,包括标识技术、安全技术、隐私保 护技术等。
数据分析与滥用
物联网设备收集的数据可能被用 于用户画像和商业利用,需要防 止数据滥用和侵犯用户隐私的行 为。
法律法规与合规性
各国对物联网隐私保护的法律法 规不尽相同,企业需要了解并遵 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性。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
加密技术
采用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等加密技 术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和 存储的安全性。
RFID技术
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读取标签信息,实现物品的快速、批量识别 。
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智能交通等领域,提高了物品管理的效率和 准确性。
嵌入式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将计算机硬件和软 件集成到特定设备中,实现设备的智 能化和自动化控制。
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决策提供支持。
大数据技术在物联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提高了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04
物联网安全与隐私保 护
物联网安全挑战
数据传输安全
物联网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可能面临被窃听、篡改或伪造的风险, 需要采取加密等措施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物联网技术介绍ppt模板
汇报人:XXX 20XX-XX-XX
物联网4-物联网架构与应用解决方案PPT课件
![物联网4-物联网架构与应用解决方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8d51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e.png)
物联网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萌芽期,主要是对物联网概念和技术的探索;第二阶段是起步期, 主要是对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研究;第三阶段是发展期,主要是物联网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第四阶段是成 熟期,主要是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深度融合。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智能家居
物联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包括智 能制造、智能物流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应用层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场 景和需求,开发相应的应用程 序和软件系统,以实现数据的 分析和利用。
应用层还需要考虑如何与现有 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和交互, 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利用。
03
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解决方案通过物联网技术将 家中的各种设备连接到一起,实现智 能化管理和控制。
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手机 APP远程控制家中的设备,方便用户 随时随地管理家庭环境。
数据挖掘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海量的物联网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决策提 供支持。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算法,提高数据挖掘的准确性和效率。
商业模式与产业协同
商业模式创新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广泛,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以实现商 业价值。需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物联 网应用的商业价值。
详细描述
城市交通信号灯的智能化控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 测道路交通流量和车辆行驶状态,根据交通状况自动调 整信号灯的控制策略,优化交通流量的分配。这可以提 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 发生率。
THANKS
感谢观看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将感知层收集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并确保数据传输的可 靠性和安全性。
物联网概述及应用.pptx
![物联网概述及应用.pptx](https://img.taocdn.com/s3/m/d52612a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d.png)
物联网概述及应用.pptx幻灯片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物联网,简单来说,就是让各种物品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它不仅仅是把物品连上网那么简单,而是通过传感器、通信技术和智能算法,让物品能够“感知”环境、“交流”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幻灯片 2: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物联网的技术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就像是物联网的“感官”,由各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组成,负责收集物品的信息。
比如温度传感器能感知环境温度,摄像头能获取图像信息。
网络层则是物联网的“神经”,负责将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传输到应用层。
这包括了各种通信技术,如蓝牙、WiFi、移动网络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大脑”,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提供各种具体的应用服务,比如智能家居控制、智能交通管理等。
幻灯片 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它能让物品具备感知能力。
RFID(射频识别)技术则用于物品的自动识别和跟踪。
还有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用于处理海量的物联网数据。
幻灯片 4:物联网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在智能家居领域,物联网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
通过智能门锁,我们可以用手机远程开锁,还能知道谁在什么时候进了家门。
智能灯光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线和我们的活动自动调节亮度和颜色。
智能家电也能互联互通,比如冰箱可以自动检测食物的储存情况,提醒我们购买即将用完的食材。
空调能根据室内温度和人的活动情况自动调节温度。
幻灯片 5: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在交通领域,物联网带来了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和路况。
智能停车系统能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空闲的停车位,减少寻找车位的时间和交通拥堵。
公交车和出租车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调度,提高运营效率。
自动驾驶技术也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方向。
幻灯片 6:物联网在医疗健康中的应用在医疗健康方面,物联网让医疗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物联网导论-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PPT(共 54张)
![物联网导论-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PPT(共 54张)](https://img.taocdn.com/s3/m/180edd4c55270722192ef762.png)
• 应用决策层:物联网应用层利用经过分析处理的感知数据,为用户提供 多种不同类型的服务。物联网的应用可分为监控型(物流监控、污染监 控),控制型(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扫描型(手机钱包、高速公路 不停车收费)等。
• 体系架构是指导具体系统设计的首要前提。物联网 应用广泛,系统规划和设计极易因角度的不同而产 生不同的结果,因此急需建立一个具有框架支撑作 用的体系架构。另外,随着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 各种新技术将逐渐纳入物联网体系中,体系架构的 设计也将决定物联网的技术细节、应用模式和发展 趋势。
桂小林 5
• 如图2-1所示,在物联 网中,任何人和物之间 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 何地点实现与任何网络 的无缝融合,它实现了 物理世界的情景( context)感知、处 理和控制这一闭环过程 真正意义上形成了人物、人-人、物-物间信 息连接的新一代智能互 联网络。
桂小林 10
通用四层结构
桂小林 11
通用四层结构
• 感知控制层:它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包括RFID读写器、智能 传感节点和接入网关等组成。各种传感节点通过感知目标环境的相关信 息,并自行组网传递到网关接入点,网关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互联网络 提交到后台处理。
• 数据传输层:主要负责通过各种接入设备实现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不 同类型的网络融合。此外,还提供路由、格式转换、地址转换等功能。
桂小林 3
本章内容
• 2.1 物联网体系结构概述 • 2.2 物联网体系结构的基本组成 • 2.3 物联网关键技术 • 2.4 已有物联网相关应用架构
物联网体系结构PPT通用课件
![物联网体系结构PPT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d9cb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d.png)
1.1 物联网概念
• 物联网的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研究中心于 1999年提出的。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 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 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 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
1.2 物联网定义
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
2.3.5 产品电子代码EPC
• EPC系统(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和射频技术 RFID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统一标识系统编码技术 给每一个实体对象一个唯一的代码,构造了一个实 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2.3.5 产品电子代码EPC
• EPC 系统主要由如下六方面组成: (1) EPC编码标准 (2) EPC 标签 (3) 识读器 (4) Savant (神经网络软件) (5) 对象名解析服务(Object Naming Service:ONS) (6) 实体标记语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 PML)
1.2 物联网定义
• 物联网中的“物”的涵义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 入“物联网”的范围: ① 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② 要有数据传输通路; ③ 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④ 要有CPU;
1.2 物联网定义
⑤ 要有操作系统; ⑥ 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⑦ 要有数据发送器; ⑧ 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 ⑨ 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3.1 RFID技术
RFID标签打印机
2.3.1 RFID技术
感应式读写器
2.3.1 RFID技术
• RFID工作原理 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 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 (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主动发送某 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 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 处理。
物联网体系架构课件
![物联网体系架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c351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6.png)
要点一
TCP/IP
要点二
MQTT
一种通用的互联网协议族,为物联网设备提供可靠的传输 层协议。
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为物联网设备提供 数据传输服务。
物联网网络层技术的比较和应用场景
应用场景
不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需要选择合适的网络 层技术,以满足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 和安全性等要求。
技术比较
各种网络层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应 用场景的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对于需要低 功耗的设备,应选择LoRa或Zigbee等技术 ;对于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设备,应选择 Wi-Fi或以太网等技术。
05 物联网应用层技术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01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无效、错误数据,保证 数据质量。
数据可视化
07 物联网案例分析
智能家居案例:智能音箱与智能灯泡的控制
01
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作为家庭语音控制中心,可以与智能家居设备连接,实现语音
控制。例如,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智能灯泡的开关、调节亮度等。
02 03
智能灯泡
智能灯泡可以与智能音箱连接,实现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开关、调节亮度 等功能。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和需求,自动调整亮度和开关时 间。
无线通信技术
Zigbee
一种低速、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智能家居 、环境监测等物联网应用场景。
LoRa
一种长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 设备的远程数据传输。
Wi-Fi
高速、高带宽的无线通信技术,适用于物联网设备与 局域网之间的连接。
网络协议与标准(如TCP/IP、MQTT等)
总结
智能交通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联网和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提高道路安全 性和交通效率。
物联网体系结构PPT幻灯片课件
![物联网体系结构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976b2acf84b9d528ea7af4.png)
14
2019/10/11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各国不同的单位和机构 均初步建立了各自的物联网技术方案。例如,欧盟于 2009年9月发布的《欧盟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白 皮书中列出了13类物联网关键技术,它包括物联网体 系结构技术、标识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发现 与搜索引擎技术、软件和算法技术、硬件技术、数据 和信号处理技术、关系网络管理技术、电源和能量储 存技术、安全与隐患技术、标准化与相关技术等。物 联网的关键技术如图2.5所示。
4
2019/10/11
2.2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 2.2.1 物联网的组成
物联网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聚合性复杂系统, 涉及了信息技术自上而下的每一个层面,其体 系架构一般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 个层面。其中公共技术不属于物联网技术的某 个特定层面,而是与物联网技术架构的三层都 有关系,它包括标识与解析、安全技术、网络 管理和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 QoS)管理等内容。物联网体系结构图如图2.1 所示。
18
2019/10/11
2.4.2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基本架构
19
2019/10/11
思考与练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物联网的功能特征与基本功能。 2、简述物联网感知层的组成与作用。 3、物联网在传输网络层存在各种网络形式,通常使
用的网络形式有哪几种? 4、简述应用层相关技术?
20
2019/10/11
7
2019/10/11
感知层示意图 8
2019/10/11
2.2.3 物联网网络层 第二层是网络层。网络是物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网络层在物联网模型中连接感知层和应用层,具有强大的纽 带作用,高效、稳定、及时、安全地传输上下层的数据。 网络层,即异构融合的泛在通信网络,它包括了现有的互联 网、通信网、广电网以及各种接入网和专用网,通信网络对 采集到的物体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
《物联网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物联网技术》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f1294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0.png)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中的关键作用
数据采集与感知
物联网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城市运行中的各种数据,如环境监测、 交通流量、能源消耗等,为智慧城市提供丰富的数据源。
智能化决策支持
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够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化的 决策支持,提高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便捷化公共服务
物联网技术能够推动城市公共服务的便捷化,如智能停车、智能照 明、智能安防等,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案例分析三
某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物联 网技术实现了对货物的实 时追踪和管理,提高了物 流配送的效率和准确性。
07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领域应用
智慧城市概念及体系架构
智慧城市定义
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城市运营、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提升城市可持续 发展能力。
智慧城市体系架构
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各层级之间协同工作,实现数据采集、传 输、处理和应用的全流程。
《物联网技术》ppt课件完整版
目 录
• 物联网技术概述 • 物联网感知层技术 • 物联网网络层技术 • 物联网应用层技术 • 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应用 • 物联网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 • 物联网在智慧城市领域应用 • 物联网技术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定义与发展历程
物联网定义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 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将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 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追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发展历程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 展和应用需求的增加,物联网逐渐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 点。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课件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d4301f34431b90d6d85c739.png)
39
• 传感器也称为换能器、变换器、变送器、 探测器等,根据国家标准GB 7665-1987。传 感器的定义为:
• 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 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由敏 感元件、转换元件、测量电路3部分组成, 有时还加上辅助电源。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
40
• 敏感元件是指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并 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部分
通信运营商凭借丰富的专业经验、较低的
人员维护成本、一体化维护优势,是最佳
的建设方和维护方。面向行业提供的物联
网专用服务主要指某些行业单独设立的通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
35
• 鉴权包括两个方面:
• 用户鉴权,网络对用户进行鉴权,防止非 法用户占用网络资源。
• 网络鉴权,用户对网络进行鉴权,防止用 户接入了非法的网络,被骗取关键信息。
流系统、车队管理、工业流程自动化、城 市信息化等。
• M2M体系架构分为3层:
• 感知层:包括M2M终端、WSN局域网络、 M2M网关、M2M能力和M2M应用
• 网络层:包括接入网、核心网两大部分和
网络管理、终端管物联理网体系功架构概能述 。
23
• 中国移动M2M定义:M2M是通过在机器内 部嵌入移动通信模块,以SMS/USSD/GPRS等 为接入手段,为客户提供的信息化解决方 案,为满足客户对生产监控,指挥调度、 数据采集和测量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 Nhomakorabea2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
3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
4
物联网体系架构概述
5
感知节点
• 传感单元 • 处理单元 • 通信单元 • 电源/供电部分
第二章 物联网体系构架ppt课件
![第二章 物联网体系构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e73379770bf78a64295440.png)
感知层处于三层架构的最底层,是物联网 发展和应用的基础,具有物联网全面感知的 核心能力。作为物联网的最基本一层,感知 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感知层功能
感知层一般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短距离 传输两部分
此处的短距离传输技术,尤指像蓝牙、 ZigBee这类传输距离小于100m,速率 低于1M bit/s的中低速无线短距离传输 技术。
在物联网中,数据挖掘只是一个代表性 概念,它是一些能够实现物联网“智能 化”、“智慧化”的分析技术和应用的 统称。
中间件
中间件是为了实现每个小的应用环境或 系统的标准化以及它们之间的通信,在 后台应用软件和读写器之间设置的一个 通用的平台和接口。
物联网中间件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实体对 象转换为信息环境下的虚拟对象,因此 数据处理是中间件最重要的功能。
感知层关键技术
感知层所需要的关键技术包括检测技术 (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中低速无 线或有线短距离传输技术(Zigbee、蓝牙 等)等。
牙刷也上物联网
传感器技术
计算机类似于人的大脑,而仅有大脑而 没有感知外界信息的“五官”显然是不 够的,计算机也还需要它们的“五 官”——传感器。
传感器是摄取信息的关键器件,它是物 联网中不可缺少的信息采集手段,也是 采用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重要方 法
物联网需求分析
➢(3)智能处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 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数据和信 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进行实时智 能化控制。
物联网体系架构
目前在业界物联网体系架构也大致被公认为有这三 个层次,底层是用来感知数据的感知层,第二层是 数据传输的网络层,最上面则是内容应用层 。
物联网体系架构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技术路线.pptx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技术路线.pptx](https://img.taocdn.com/s3/m/19687f2f8e9951e79b892771.png)
物联网扩展系统架构
物联网技术路线
以规模化应用为目标,分阶段实现3G与传感网的融合,实现物联网的可
运营、可管理及产业化
信息汇聚
协同感知
泛在聚合
3G与传感器网络结合
主要特征 (1)将分散的、利用多种感 知技术手段所采集的信息通过 网关设备汇聚到3G网络 (2)通过3G网络将感知信息 汇聚到应用系统 (3)由应用系统集中进行信 息的处理,并提供信息应用服 务。
• 3GPP已完成了业务需求的研究,目前就网络结构( SA2)及无线接口(RAN2)开展了技术方案的研究
• 基于移动终端的WSN网络结构
及协议研究 •设计更灵活的自适应编码,优化 传输方式,支持更灵活的资源粒度 分配 • 增强L2/L3协议,支持大量M2M 终端 • 简化调度、功控、HARQ、链路 自适应、同步、接入和切换过程
物联网协同感知阶段 --架构和技术路线 2 物联网的标准进展
3 物联网网络发展关键问题 4 发展建议
物联网标准研究进展
物联网标准研究进展
ETSI
2008年成立TC M2M工作组,该工作组由FT-Orange发起,包括 运营商、设备商、集成商等几百个研究单位和组织加入
国家通信标准工作组( CCSA)
CCSA TC5 WG7:正在进行物联网业务相关研究,即将完成《移动 M2M业务研究报告》 CCSA TC5 WG3:该组将从移动网与传感网结合为主要研究方向, 《物联网网络架构研究》、《TD-SCDMA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 技术要求》和 《CDMA2000无线传感器网络网关设备技术要求》近 期将立项
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活
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思考
提纲
1 物联网的体系架构和技术路线 2 物联网的标准进展
物联网技术培训课件(ppt-52页)
![物联网技术培训课件(ppt-52页)](https://img.taocdn.com/s3/m/e0c92e0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b1.png)
物联网技术
1 物联网的概况
2 物联网的架构
3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4 物联网应用
1 物联网的概况
“物联网” (IOT: Internet of Things)
定义1: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定义2: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
定义3:由具有标识、虚拟个性的的物体/对象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标识和个性等信息在只能空间使用智慧的接口与用户、社会和环境进行通信。
Smart Agriculture 智能农业
Smart Building 智能大楼
Smart Energy 智能电网
Sensor Technologies 传感技术
Smart Health 智能医疗
Logistics 物流
3 物联网关键技术——感知技术
Shock detection 振动检测
Acceleration 加速度
Pyroelectric Sensor 热电型红外传感器
Multifunction Smart Sensor 多功能智能传感器
3 物联网关键技术——感知技术
Detect electro- -cardiogram, pulse and oxygen in blood 检测心电图、 脉搏和血氧量
Light Energy Harvesting 光线能量收集
RFID 系统
电子标签 (Tag)
天线 (Antenna)
阅读器 (Reader)
3 物联网关键技术——感知技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条形码是一种信息的图形化表示方法,可以把信息制作成条形码,然后用相应的扫描设备把其中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
物联网工程的技术架构.pptx
![物联网工程的技术架构.pptx](https://img.taocdn.com/s3/m/60564e4acc175527072208fd.png)
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 维条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条 码,按照应用可分为商品条码和物流 条码。商品条码包括EAN码和UPC码, 物流条码包括128码、ITF码、39码、 库德巴码等。
谢谢阅读 2020-5-28
19
4.条码技术
二维条码根据构成原理、结构形状的 差异,可分为行排式二维条码和矩阵 式二维条码。
谢谢阅读 2020-5-28
37
1.4 物联网的标准 1.4.2 IEEE 802.15.4标准
谢谢阅读 2020-5-28
38
1.4 物联网的标准 1.4.2 IEEE 802.15.4标准
谢谢阅读 2020-5-28
39
1.4 物联网的标准
1.4.3 ZigBee标准
ZigBee标准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无线网络 通信技术,它是基于IEEE 802.15.4协议栈, 主要针对低速率的通信网络设计的。
谢谢阅读 2020-5-28
7
一、物联网工程的技术架构**
谢谢阅读 2020-5-28
8
一、物联网工程的技术架构
▪ 1 感知层技术;P5
▪ 数据采集与感知主要用于采集物理世界中 发生的的物理事件和数据,包括各类物理 量、标识、音频、视频等数据。
▪ 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涉及到传感器、RDIF、 多媒体信息采集、二维条码和实时定位等 技术。
10
物联网工程的技术架构
▪ 3 应用层技术;P6 ▪ 应用层主要包括应用支撑平台子层
和应用服务子层。 ▪ 应用支撑平台子层用于支撑跨行业、
跨应用、跨系统间的信息协同、共 享、互通的功能。 ▪ 应用服务子层包括智能交通、智能 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行业 应用。
物联网技术概论.pptx
![物联网技术概论.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9bae557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7.png)
物联网技术概论.pptx一、什么是物联网技术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物联网技术正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并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世界。
那么,究竟什么是物联网技术呢?简单来说,物联网技术就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的信息。
这些信息通过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在于“联”,它不仅仅是让物体能够连接到网络,更重要的是实现物体之间的智能交互和协同工作。
通过物联网,我们可以将原本孤立的设备、物品和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而智能的网络,从而实现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二、物联网技术的架构物联网技术通常由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主要层次构成。
感知层是物联网的基础,负责采集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
这就好比人的五官,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声音等数据。
网络层则承担着信息传输的重任,就像人体的神经系统,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快速、准确地传输到应用层。
它包括各种通信网络,如移动通信网络、卫星通信网络、互联网等。
应用层是物联网的“大脑”,对传输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决策,并实现各种具体的应用功能。
比如智能家居系统根据环境数据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智能交通系统根据路况信息优化交通流量等。
三、物联网技术中的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感知层的关键设备,能够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
例如,温度传感器能够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电信号,压力传感器能够将压力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传感器的精度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物联网系统的性能。
2、射频识别(RFID)技术RFID 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接触即可完成识别。
它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储、零售等领域,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物品识别和跟踪。
3、云计算技术由于物联网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云计算技术为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及中间件技术
感知层顾名思义就是感知系统的一个层面,这里的 感知主要就是指系统信息的采集。感知层包括就是把所有
物品通过一维/二维条码、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装置自动采集到与 物品相关的信息,并传送到上位端,完成传输到互联网前 的准备工作。比如在供应链管理、工业控制、智能交通、
网应用。
感知层作为物联网架构的基础层面, 主要是达到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上 传的目的,感知层的主要包括:自动识别 技术产品和传感器(条码、RFID、传感器、 等),无线传输技术(WLAN、Bluetooth、 ZigBee、UWB),自组织组网技术和中间 件技术。
2、自动识别 自动识别技术系统是指将物品有关代码采用
行业用户基于行业信息及流程的保密性、安全性等 考虑,将在物联网的产业价值链中扮演着完全不同 的角色。大规模产业化必须打破原有的电信产业价 值链形式及思维模式,实现商业模式创新
物联网标准与行业内标准仍旧存在标准化空白,这 些因素的存在也阻碍了物联网的快速规模产业化
核心:“自治组网、协同感知”
物联网作为一个系统网络,与其他网络一样, 也有其内部特有的架构。你知道物联网的架构分 为几层么?
一般的,人们按照结构将条码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 条码。一维条码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传统条码,按照应用 又可将其分为商品条码和物流条码。其中,商品条码包 括EAN条码和UPC条码等,物流条码包括128条码、ITF 条码、39条码、库德巴条码等。二维条码根据构成原理、 结构形状的差异,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行排式 或层排式二维条码(2D Stacked or Tiered Barcode),如PDF417、Code49、Code16K等;另 一类是棋盘式或矩阵式二维条码(2D Checkerboard or Dot Matrix Barcode),如汉信码、QR Code、 Data Matrix、Code One、Maxi Code等。关于条码 的简单分类如图4-3所示
人的大脑,软件和中间件是物联网系统的灵魂和中枢神经。 感知层包括信息采集和组网与协同信息处理,通过
传感器、一维/二维条码、RFID、以及其他多媒体信息自 动识别并采集信息,采集到的信息如何计入到网络层呢? 需要将采集到的信息向上位端传输,这时就需要利用组网 技术和协同信息处理技术,包括远距离与近距离数据传输 技术、自组织组网技术、协同信息处理技术、以及信息采 集中间件技术。网络层主要指的是由移动通信网、广电网、 互联网、以及其他专网组成的网络体系,实现数据的传输。 应用层包括物联网应用的支撑技术和物联网的实际应用。 在物联网系统架构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物联网涉及到需到 公共技术,例如:编码、标识、解析、信息服务、安全、
公众客户服务和集团客户服务
基于主流标准的产品占据了全球的 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标准的市场集 中度较高
物联网产业
传统电信产业与传统行业的交叉与融合,根本推动 力是传统行业改进生产和管理效率的紧迫需求
应用领域众多,不同应用差异大,每个细分市场的 产业规模小。面临用户需求不清晰、行业前景不明 朗、产业化力量投入目标模糊等根本问题;
物联网系统有三个层次。一是感知层,即利 用 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 的信息;二是网络层,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 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三是应用层,把感知层的得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实 际应用。
如果把物联网系统和人体做比较,感知层好比人体 的四肢,传输层好比人的身体和内脏,那么应用层就好比
(1)目前常用的自动识别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条码识别技术 条码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其识别
原理是光学识别,条码识读器将采集到的条码反射光通过光 电转化变为电信号,经整形、模数转换以及译码,转换成相 应的数字、字符信息,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识读器将信息送 入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条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 不同的编码规则可以分成许多种,现在已知的世界上正在使 用的条码有250多种。条码的分类主要依据条码的编码结构 和条码的性质来决定。例如,按条码的长度来分,可分为定 长和非定长条码;按排列方式分,可分为连续型和非连续型 条码;从校验方式分,又可分为自校验和非自校验型条码等。
智能家居中都得到很好地应用。例如:粘贴在设备上的 RFID 标签和用来识别采集RFID信息的读写器就属于物 联网的感知层。人们采集到的信息是RFID 标签里面存储 的内容,需要在采集装置的本地进行处理,然后将有用的 数据传输到系统控制管理中心,例如:高速公路不停车收 费系统、超市仓储管理系统等,都是基于此类结构的物联
物联网技术架构
RFID
早期物联网
RFID+互联网
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 别(RFID)和条码等 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 识别和管理。
物联网
ITU和欧盟对概念扩展
提出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 间的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和无所不在 计算的发展愿景,除RFID技术外,传 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终端等技术 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电信网和互联网-面向人与人互联,网络本
身非智能;
物联网-物联网面向物物互联,物非智能,
要求网络智能、自治;
新业务模式
(信息技术的前沿和交叉领域) 新发展机遇
差别项目 用户需求来源 目标客户和应
用需求
商业模式
标准化
电信产业
主要需求推动力来源于公众用户
目标客户单一、应用需求集中、系 统特征明确,是电信产业能够在短 时间内迅速成熟的根本原因。
早期传感网
自组织网络
分布式节点自组织 组成的网络,用于 战场侦以“任何地点、任何 时间、任何人、任何物” 的形式被部署,由智能传 感节点组成的网络。
泛在网络
江泽民主席文章
由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 术以及其他领先的数字技术基 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 态,将以“无所不在”、“无 所不包”、“无所不能”为基 本特征,帮助人类实现“4A” 化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