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电影的尴尬身份
《不明身份》:不明的剧情,连篇的硬伤
影评知识影评人/锦灰一堆被《不明身份》吸引主要基于两点,一是连姆〃尼森,当年看《辛德勒的名单》的时候就在想,这样的个头儿不拍动作片可惜了;二是此片在德国取景,我脑袋里有一个感性认识,动作片或间谍片如全在美国取景,那是入门级,如在欧洲取景算是加强版,如在全世界随处取景,那是007。
所以看片之前对影片的期望很高,更何况它是在德国取景,当我看到勃兰登堡门时,比看到天安门还要兴奋,其实我就是个冷战迷。
不过此片跟冷战毫无关系,跟粮食危机有关,真是可惜了大好的柏林景色,这样的故事放在美国国内未尝不可?不过就因为德国取景这一个噱头就吸引了像我这样的观众。
正如《罗马假日》也可以在很多城市发生,但正因为罗马,故事才变得如此浪漫。
此部影片同理,因为柏林,就已经让我觉得这是部内容丰富的商业片,就算没什么故事,看看柏林街景总还是好的。
《不明身份》的导演大概也有这样的念头,将影片放在德国,是想给我们讲个烧脑的故事,谁知还没把观众绕懵先把自己给搞懵了。
观众对这样的情节早已熟知,失忆引起的错乱、惊天阴谋的暗杀,而导演的意图很明显,就是把观众熟知的故事讲复杂。
不过只要把故事讲圆,中间穿插点稍有新意的追车打斗,影片就算成功了。
可惜在这一点上影片并未达到。
一部好的谍战片或动作片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情节紧张比动作紧张更牛B,剧情不够动作凑,打得精彩观众也买账。
本片导演似乎是一个看了很多经典动作片的影迷,他要作的就是把那些影片情节杂七杂八地揉进自己的片子里,可惜他缺少昆汀那样的才华,每个情节设置抄袭明显又生搬硬套,就像一个急于交论文的学生,四处摘取名句,以图蒙混过关。
《不明身份》的情节自然不能深究,笔者甚至没有分析这些情节的欲望,影片通片充斥着结构性硬伤和对经典影片的不对味模仿。
比如随身携带的手提箱硬是忘在了机场,前面车上的冰箱硬是倒在了路上,脑袋进水撞到了车窗,老婆转身就上了别人的床,失忆错乱身份曝光,多年老友居然让自己受伤……还有很多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情节和细节,大妈级的观众都应该看得出,在这里就不剧透了。
传记类电影《摩洛哥王妃》中人物的塑造手法
06
导演手法与人物塑造
导演的叙事风格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线性叙事
电影采用线性叙事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展现摩洛哥王妃格蕾丝·凯利的人生经历,使观 众能够清晰地理解她的成长历程和心路历程。
插叙与倒叙
电影中穿插了格蕾丝的回忆和想象,通过插叙和倒叙的手法,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她的 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情感渲染
导演通过细腻的情感渲染,让观众感受到格蕾丝在面临爱情、责任和自由时的挣扎与抉 择,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导演如何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
服饰与化妆
电影中的服饰和化妆非常考究, 通过不同场合的着装和妆容展现 格蕾丝的高贵气质和时尚品味, 同时也通过服饰和化妆的变化表 现她的情感变化和心理状态。
道具与场景
电影中的道具和场景也极具象征 意义,如格蕾丝喜欢的书籍、音 乐盒等道具以及摩洛哥皇宫、巴 黎街头等场景,都展现了她的兴 趣爱好和生活环境,同时也为观 众提供了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镜头语言在人物塑造中的运用
长镜头与特写
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和特 写镜头,突出展现格蕾丝的表情 、动作和细节,让观众能够更深 入地感受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镜头运动
导演通过运用推、拉、摇、移等 镜头运动方式,模拟格蕾丝的视 角和感受,让观众更加身临其境 地体验她的经历和情感变化。
色彩与光影
电影中的色彩和光影运用也极具 特色,通过明亮的色彩和柔和的 光影展现格蕾丝的美好和优雅, 同时也通过阴暗的色调和强烈的 光影对比表现她内心的挣扎和痛 苦。
角度和视点
摄影师通过不同的拍摄角度和视点,刻画了人物之间的复 杂关系,如仰视角度展现了王妃的威严和权力,而俯视角 度则揭示了她的脆弱和无助。
画面构图与人物形象的展现
从《赛马女孩》看人物传记电影的叙事策略
作者: 刘柳[1] 作者机构: [1]长春光华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33-135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14期 主题词: �赛马女孩》;女性;身份蜕变;策略
摘要:�赛马女孩》讲述了澳大利亚女性骑手米歇尔·佩恩传奇的人生经历,表现了主人公从 邻家女孩到赛马冠军的华丽蜕变,在其身份转变中呈现出由故事层面而至文化层面的深刻思考。 本文结合电影创作的文化背景挖掘造成女性话语权缺失的社会根源,并从女性主义视角探讨女性 在男性权威下的艰难突围,同时从叙事角度分析电影缓解两性矛盾冲突,进而将创作主题、的聚 焦于展现女性身份蜕变的魅力、激励平凡人生的现实意义时所运用的表现策略。
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莎士比亚——有关神秘作者的传记电影探析
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莎士比亚—有关神秘作者的传记电影探析1吴辉【摘要】从19世纪末开始,几乎所有的莎剧都被改编成了电影,但莎翁本人却没有登上银 幕。
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了有关他生平的影像作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剧情片《莎翁情史》(Love)和《匿名者》(如) —上映就吸引了大量观众,同时也招来很多批评。
近年来,这位大作家甚至在情景喜剧《新贵》中作为主角登场。
本文试图探析类型电影传记片是如何与影视产业 和历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彼此互利、相得益彰的。
【关键词】莎士比亚;传记片;纪录片;剧情片;情景喜剧;新历史主义To Be, or Not to Be Shakespeare:An Analysis o f Biographical Films o f the Mysterious AuthorWu Hui【Abstract 】In the past century almost all the Shakespeare dramas have been adapted into movies, but as a historical figure,Shakespeare himself has never been on the screen.It was notuntil the 1990s that images of his life appeared.Unexpectedly,the release of the filmsShakespeare in Love and Anonymous have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viewers,and alot of criticism.In recent years,the great poet even starred in the sitcom Upstart Crow.In this paper,the author intends to analyze how the type of biographical film ismutually beneficial to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lm&television industry andhistorical research.【Key Words 】Shakespeare;biopic;documentary;feature film;sitcom;new historicism i引语1899年,首部根据莎士比亚的同名剧改编的默片《约翰王》_/〇/!«)诞生后,莎剧①本文的题目“真实的,还是虚构的莎士比亚”借用了莎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著名台词:“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To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的英文句式,包括文中的六个小标题的运用。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的人性思想诠释
电影批评CR_TO_SMONF_LMS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的人性思想诠释®林伟东卓英莲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哈乌•佩克,2017)的逻辑时间可以归纳为1843年至1848年,反映德国落后的君主专制统治和英国的工业社会发展境况,再现了英国资产阶级压榨工人阶级的图景。
影片透视当时工人阶级依附于资产阶级,并从中获得自我生存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青年马克思》电影展现出青年马克思不甘于当一个“普通”青年,而对当时社会人性的扭曲有深刻思考和关注。
影片再现了在英国相识的马克思与恩格斯志趣相投,成为知己好友和革命伙伴的故事,强烈谴责了英国等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对人性的压迫。
一、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的林木盗窃案历史背景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一开始就回顾了当时德国莱茵地区的林木盗窃案的场景。
当时的德国还处于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期,生产关系表现为封建的农奴关系。
长期的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导致整体社会经济萧条,农民生活极其贫困。
因此,德国莱茵地区的林木盗窃案件逐渐增加。
封建地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莱茵省议会于1841年提出一项法案,其中把捡拾枯枝树叶也列入盗窃林木的范围,如有违反的农民,将给予法律制裁。
为替陷入水深火热中的农民辩护,马克思积极参加了林木盗窃法案的辩论,并且在《莱茵报》发表了《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文章,表明他自己维护贫困农民正当利益的立场,猛烈抨击代表封建主利益的普鲁士国家和相关法律制度。
传记电影《青年马克思》中介绍了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受到黑格尔国家学说观的影响,黑格尔认为理性国家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能起到调节国家与人民之间关系的作用。
马克思通过在林木盗窃案,在摩塞尔记者的新闻事件的辩论中发现理性国家并不像黑格尔所认为的那样是为人民的利益代言,恰恰相反,国家是站在统治阶级的利益上看待问题。
马克思在1843年发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明确提出市民社会的利益左右国家,利益把市民社会的成员彼此联系起来,他们之间的联系不是政治生活,而是市民生活。
绿皮书观后感影评
绿皮书观后感影评《绿皮书》是一部来自美国的喜剧传记电影,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托尼和著名爵士钢琴家唐之间的跨越种族和阶级的友谊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绿皮书观后感影评,希望大家喜欢!绿皮书观后感影评1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绿皮书》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出版物,该出版物旨在帮助黑人在旅行时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的酒店和餐馆。
《绿皮书》的背景安排在1962年的美国,布鲁克林出生的大硬汉托尼·瓦莱隆加成为了一名为黑人钢琴家唐·雪莉载去美国南部参加一系列演出的司机。
在那个时期,种族主义盛行,这两个背景迥异的男人在旅途中相互了解,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朋友,彼此的忠诚、爱和互相信任使得这部影片大放光彩。
导演彼得·法雷里可以说是凭借这一部电影真正的崛起了,成为了一颗璀璨之星。
他在《绿皮书》里描绘了一幅种族歧视和人与人之间伪善的真实画面,带给了观众六十年代黑人悲惨遭遇的图景。
《绿皮书》的两个主角分别是一名黑人和一名白人,但是他们在影片中的出场时间却是一样多的,导演把他们设定成为了“相同的身份地位”。
这两个来自不同背景的男人成为了朋友,也认识到了不能以貌取人,他们最初的印象都是错误的。
他们之间戏剧性的、微妙的关系是很值得令人思考。
托尼·瓦莱隆加是一个特别喜爱抽烟的意大利裔美国人,他很有处事的能力,自称为“忽悠大师”,因为他耍别人是一套又一套的。
挺着一个啤酒肚,很能吃,曾吃掉26个热狗成功赢得了50美金。
他在纽约一家夜总会担任保镖。
当俱乐部关门进行装修时,他得到了一份临时工作,为唐·雪莉担任美国南部音乐巡演的私人司机。
托尼的工作是确保唐能准时到达各个地方,同时也能保护他不会遭受到各种麻烦的困扰。
他的懒散与唐·雪莉的风格和优雅的举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为唐·雪莉摆脱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难题。
托尼不一定认为自己是种族主义者,但迹象表明他就是一个种族主义者。
《丘吉尔》的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
精心整理《丘吉尔》的影评10篇_观后感_影片观后感《丘吉尔》是一部由乔纳森·泰普兹执导,布莱恩·考克斯/米兰达·理查森/约翰·斯拉特里主演的一部剧情/传记/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丘吉尔》影评(一):被历史车轮碾压的丘吉尔“我02说。
《丘吉尔》影评(二):阳光背后阴影长,丘吉尔的另一面坚持下去,并不是我们真的足够坚强,而是我们别无选择。
——温斯顿丘吉尔《丘吉尔》是一部传记型电影,围绕丘吉尔拍摄,着重展现伟人的另一面,截取的时间段是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D-Day前的几天。
电影中的丘吉尔酗酒,抽烟,易怒,暴躁,不通情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段悲惨的经历在丘吉尔心上留下了永恒的伤痛,1915年着名的加里波利战役中,丘吉尔主导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登陆惨败,英法联军以及盟友澳纽军团死伤惨重,丘吉尔被免除海军大臣职位。
而二战中的诺曼底登陆计划在丘吉尔眼中仿佛就是历史重演,他怎能不胆战心惊呢?丘吉尔一会所措的时候,也会选择用祈祷的方式表达信念,表现最真实最平凡的一面,以及一个政治家做决定的煎熬的心路历程,而正是因为平凡人对信念的坚持才造就不凡。
才有了那篇影响世界的《永不妥协》的演讲。
前面的铺垫以叙述的形式展开直到精彩的演讲结束,展现一个领导者在其位所做出重要决策时的心路历程,无一遗漏的表现出来,好的与不好的,没有隐藏,很真诚的呈现给观众,结尾又回到一个老人在海边,一个平凡人和一个政治家对自己的反思。
抛去政治家的身份,丘吉尔跟邻家爷爷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其实没有!真正的点睛之笔。
这部片子我给满分。
看到有评论说看到“丘吉尔“比V的图片,是“胜利”,可以很肯定的澄清一下,那张照片狗仔队在剧组偷拍的,演员不满比出了反手指的V,在英国这个反手曲手指的V跟美国人比一个手指是一个意思,别没文化的当成“”Victory”理解.的。
击。
,耗费。
电影《模仿游戏》影评
电影《模仿游戏》影评由卷福主演的电影《模仿游戏》于2014年11月28日北美首映,据悉这部电影还获得获得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改编剧本奖,以及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在内的7项提名。
相信对于这部影片,大家的评价一定很高,在2015年7月21日大陆首映的这部《模仿游戏》,网友又会如何评价呢?下面店铺网小编为您介绍一下模仿游戏影评。
影片拥有一个让所有电影人看了都为之心动的绝好题材。
阿兰·图灵的传奇人生,以及这个人物本身所具有的诸多特质,都天然地构成了一部好戏所应有的诸多因素。
阿兰·图灵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图灵机的发明人,被誉为AI(人工智能)之父及计算机之父。
他最早发明的能进行逻辑运算的计算机帮助盟军破解了德国人的英格玛密码机,为盟军取得二战胜利功不可没。
当然,他还是个著名的同性恋,因为不容于社会被强行化学阉割。
后又因为吃了浸有氰化物的苹果中毒身亡。
据说乔布斯苹果公司的灵感便来源于此。
就阿兰·图灵的故事而言,首先他是个天才的科学家,计算机学科的奠基人,仅此一点就已经是一部相当有料的传记故事了,再加上他另一个著名的同性恋身份,被当时的世俗社会所不容所糟受的迫害更为他的悲剧故事锦上添花。
更重要的,他还破解了二战时德国的英格玛密码机,为英国的军情六处工作过……科学天才、著名同性恋、神秘间谍,诸多身份让阿兰·图灵的故事充满了悲情和悬念。
难怪在2011年好莱坞评选的未拍摄的最优秀剧本中,本片剧本排名第一。
只可惜《美丽心灵》珠玉在前,又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纵使阿兰·图灵的故事再精彩,要取得《美丽心灵》当年的成就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因为这两个故事确有很多类同之处,两部影片都是关于天才数学家的故事,而且都患有身体或精神上的“疾病”,约翰·纳什有妄想症,阿兰·图灵是个同性恋;纳什妄想自己一直为军方破译密码,而图灵确实在为军方破译密码;纳什和图灵都在很年轻时就完成了自己人生最重要的科学成就,而他们的成就又都在很晚才受到人们的重视且发扬光大。
评戏曲电影《梅兰芳》
评戏曲电影《梅兰芳》评戏曲电影《梅兰芳》1.传记片的历史与人性——评戏曲电影《梅兰芳》电影艺术是一种综合性艺术,给人以高度的审美享受,其门类众多,纷繁复杂,传记片作为其中的一种,主要是指以历史上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为题材的一种影片,由于电影自身的虚构本性和娱乐性功能,使得传记片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可以合理虚构,增加艺术色彩。
《梅兰芳》便是以历史人物梅兰芳的生平事迹为题材改编的传记片,影片讲述了梅兰芳从少年到晚年传奇的一生,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在混乱的时代下,真实的挣扎着的梅兰芳。
一、电影《梅兰芳》中“矛盾”的梅兰芳影片一开始便是梅兰芳大伯的遗嘱,告诫梅兰芳戏子即便唱得再红,在人们眼中也是“下九流”,被无端戴上纸枷锁,梅兰芳大伯唱了一辈子戏,临终遗言便是希望梅兰芳不要再唱戏了,这也便预示了梅兰芳的尊严一生所要承受的践踏。
在电影中,被太后赏了黄马褂的十三燕对想要改戏的梅兰芳说“咱们戏子是下九流,改来改去被外边人说我们朝三暮四”,红透半边天的梅兰芳登门求见邱如白,邱母赶忙给周围的人辩解自己儿子认识的不是唱戏的梅兰芳。
出生在戏子之家的梅兰芳并没有因此而自卑自怜,他331把唱戏当作终生热爱和追求的事业,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融青衣、花旦、刀马旦为一炉,创造了独特的唱腔和表演形式,并把京剧带向世界,梅兰芳生在一个混乱又灰暗的时代,但是他出淤泥而不染,心性纯良,不谙世事,固守原则,决不妥协,他” 质本洁”的个性与“下九流”的身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影片也讲述了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爱情,二人因同撑一把伞浪漫邂逅,又因一出《梅龙镇》暗生情愫。
而爱情对于梅兰芳而言是奢侈的,他的原配福芝芳说“梅兰芳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他是座儿的”,邱如石则用策划枪击案这样极端的方式,不允许孟小冬毁了梅兰芳身上的艺术源泉——心上的孤单,在其他人的眼中梅兰芳是属于艺术的,爱情这种东西会消磨掉他身上的神圣感,这是世人所不允许的,这段唯美的相知相恋最终只能以遗憾作结。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解说文案_好的传记片让你喜欢上讨厌的人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解说文案_好的传记片让你喜欢上讨厌的人美国传记/剧情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于2013年上映,由让-马克·瓦雷导演,CraigBorten 梅丽莎·沃雷克编剧,影片讲述了1985年,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
当地的牛仔竞技选手荣恩·伍德鲁夫是一名瘾君子和恐同者,他不幸地被诊断出感染上艾滋病毒,被告知只有30天可以活。
他开始服用AZT,当时的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的唯一合法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然而这种药物却让他更快地接近了死亡边缘。
为了活下去,荣恩通过走私的方式从世界各地搞到一批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在美国都是非法的,其他的艾滋病患者从医生、医院这些合法渠道根本无法买到。
荣恩在他的女医生艾芙·塞克斯以及另一位病人雷恩的帮助下,逐步创立起了“达拉斯买家俱乐部”。
他为俱乐部的付费成员提供其他的药品和治疗方法。
随着俱乐部的日益壮大,FDA和美国的其他药品机构盯上了他,与荣恩展开了一场“战争”。
《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好的传记片让你喜欢上讨厌的人胡不鬼/文土豆网独家购进视频版权的奥斯卡获奖影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近日上线,看完整部影片最大的感受就是,于不动声色中,描人叙事、抒情表意,是文艺传记片的一种境界,而看不到表演的表演,也许才是真正的好表演,在120分钟之内,能让观众对传主保持着既钦佩认同,又清醒审视若即若离的距离感,更是此类电影不多见的佳作节奏。
虽然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但看起来却并不枯燥,充满让人兴味盎然的观赏性。
除了真实到位的年代感还原外,影片的情节编排和叙事节奏起到很大作用。
虽然观众对80年代的美国社会不甚了解,对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就业状况也可能毫不关心,但对一个活蹦乱跳的大个子突然得知自己得了绝症的那种感觉还是能够感同身受的(更别说他刚刚还因为帮一个被压在轮下的非法劳工而受伤,这种类似“救猫咪”一样的行为最能让观众对主人公产生好感)。
对人物产生了基本的认同之后,编导并没有迅速对观众“洗脑”,建造主人公可怜楚楚的形象(如与病痛搏斗、暗自神伤之类俗套),进而进行廉价的煽情和催泪,而是让这个满嘴脏话的粗俗家伙在银幕上继续上蹿下跳,一会儿聚众淫乱,一会儿纠缠医生希望走后门拿到最新的药品,一会儿又贿赂药厂清洁工偷买药品……种种出格却真实的行为,让观众对主人公罗恩既同情又观望,但观众很快就会发现,这些都是罗恩出于求生本能的自发行为,毕竟任谁被宣判还有七天生命之后,估计都能整出点自己都害怕的动静。
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叙事话语与得失之鉴
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叙事话语与得失之鉴作者:郭佳来源:《电影评介》2019年第06期《波西米亚狂想曲》以英国著名乐队皇后乐队主唱弗雷迪·莫库里的人生故事为主要叙事脉络,用镜头还原了一个令人难忘的摇滚年代,讲述了殿堂级摇滚乐队——皇后乐队从创立到成功,从破裂到重聚的创作故事。
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波西米亚狂想曲》凭借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除最佳影片外的全部提名并斩获最佳男主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效剪辑与最佳剪辑四个奖项。
影片与皇后乐队销量最高的单曲同名,《波西米亚狂想曲》是皇后乐队的经典代表作之一,歌曲分为六个章节,与其创作者弗莱迪·莫库里的人生阶段相互映射,其中每个符号与其映射都带来了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作为一部传记电影,本片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和独特的审美特性,本文通过对《波西米亚狂想曲》人物塑造与叙事手段的解读,分析传记类电影的创作策略与审美特性。
一、多维立体的人物塑造就传记电影的艺术特质而言,传记电影以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为重心,通过再现和重构叙述真人真事。
尊重历史、表现真实应该是传记片的基本审美规范和创作要求。
传记片必须以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作为创作依托,在遵循创作伦理的基础上进行对史实的复刻还原或情节虚构。
对传主的人物形象塑造是传记片的创作重点,如何深入挖掘传主的个体意义与社会意义,如何通过对传主生平的阐述与解构完成影片创作者的表达意旨也是传记电影的难点之所在。
《波西米亚狂想曲》深入挖掘了传主弗雷迪·莫库里在成名前超强的创作天赋,对艺术与前卫理念的敏感与包容,游走于性别边缘的本质人格,以及极具表现力与生命力的舞台人格。
(一)真实与虚构的平衡:灵韵的构造传记电影的人物塑造的方式之一就是真实与虚构的糅合。
基于人物真实的生活轨迹与价值取向,面向影片整体的表达主旨进行改编,修饰与润色。
莫洛亚认为:“传记家没有权力杜撰事实,然而他完全有权力甚至有义务解释事实。
正是在这种解释和编码中,将含混不清的历史编排成饶有趣味并有着明确指向的故事,波澜不兴演变为惊心动魄,模棱两可被说得言之凿凿。
传记电影的看法
传记电影的看法
传记电影是一种改编真实人物生平事迹的电影,它们通常涵盖了主角的个人生活、成长经历、事业成就等各个方面。
这类电影的主题可以是多样的,包括历史名人、当代名人、政治人物、艺术家等等。
传记电影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真实性:传记电影通常基于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事件,因此它们具有真实性和历史属性。
虽然电影制作人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进行一些创作和改编,但它们通常会遵循事实,并尽量还原主角的生平和事件。
2. 人物塑造:传记电影通常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展现主角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思想观念等,让观众深入了解主角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
3. 事件呈现:传记电影通常会涵盖主角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和节点,通过展现这些事件来反映主角的思想、行为和影响。
4. 艺术性:传记电影通常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它们通过影像、音乐、表演等方式来表达主角的情感、思想和社会背景。
对于观众来说,传记电影可以提供一种深入了解真实人物生平事迹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社会背景。
此外,传记电影还可以通过展现主角的成长经历和思想观念等,对观众产生一定的启示和教育作用。
总之,传记电影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电影类型,它们通过展现真实人物的生平事迹和事件,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深入了解历史和社会背景的途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教育价值。
《慕尼黑》:好莱坞语境下的尴尬讲述者
《慕尼黑》:好莱坞语境下的尴尬讲述者
陈咏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2006()6
【总页数】3页(P156-158)
【关键词】慕尼黑;好莱坞;尴尬;语境;奥斯卡金像奖;改编剧本;斯皮尔伯格;克雷格【作者】陈咏
【作者单位】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97.12
【相关文献】
1.跨国传媒集团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影视文化资本输出--以美国好莱坞电影为例 [J], 李婕茜
2.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故事——“文化认同”视阈下对好莱坞动画电影《花木兰》再解析 [J], 李杨
3.好莱坞语境下中国战争电影的人性诉求 [J], 黎洪银;罗艳
4.西方语境下的中国元素——兼评好莱坞影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J], 王真如
5.西方语境下的中国元素——兼评好莱坞影片《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J], 王真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由《至暗时刻》谈历史传记电影的叙事策略
由《至暗时刻》谈历史传记电影的叙事策略【摘要】历史传记电影在近年来崭露头角,其中《至暗时刻》以其独特之处引发了人们对这一题材的关注。
本文从真实事件展现历史人物性格和决策、戏剧性冲突的运用、双线叙事结构的采用、镜头语言和音乐的运用以及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历史传记电影的叙事策略。
通过分析《至暗时刻》的叙事手法及对比其他影片,突出了其在叙事策略上的独特之处。
文章总结了《至暗时刻》与历史传记电影的特点的契合,并强调了叙事策略的不断创新对电影发展的重要性。
历史传记电影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颖的文化体验,并有助于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了解。
【关键词】历史传记电影、《至暗时刻》、叙事策略、真实事件、性格、决策、戏剧性冲突、双线叙事结构、镜头语言、音乐、观众代入感、文化传播、特点、创新、发展。
1. 引言1.1 历史传记电影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历史和人物的兴趣不断增加,历史传记电影的兴起也与当今社会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密不可分。
观众通过电影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人物的内心体验和社会的变迁,使得历史不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以更生动、更感性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历史传记电影的兴起也反映了影视行业对于观众需求的不断拓展和对叙事形式的不断探索。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渴望通过电影来感受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历史传记电影正是满足了这一需求。
通过展现历史人物的智慧、勇气、坚韧以及因果律的交错,历史传记电影为观众开启了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使得历史像是近在眼前,观众与历史人物之间建立起一种奇妙的心灵共鸣。
1.2 《至暗时刻》在叙事策略上的独特之处《至暗时刻》是一部以英国首相邱吉尔为主角的历史传记电影,这部电影在叙事策略上具有许多独特之处。
该电影通过真实事件展现历史人物的性格与决策,真实还原了邱吉尔在二战期间的艰难抉择和坚定决心。
电影运用了大量戏剧性冲突,增强了叙事张力,让观众更加投入剧情中。
电影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一方面展现邱吉尔的个人故事,另一方面突出了二战期间的历史事件影响。
传记电影为何那么难拍?
不久前,根据时代楷模张桂梅老师的真实事迹所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上映。
还在点映阶段,其中部分剧情的改编就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激烈讨论。
电影导演、编剧,甚至“中国电影报道”官方微博纷纷为电影发声,反而让讨论更加激烈。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传记电影,影片片头打上了“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字幕,向观众传递了这是一部以真人、真名、真事为故事主要依据的电影,与《我不是药神》《中国合伙人》等依据人物原型改编的电影有所不同,这意味着《我本是高山》从一开始就和观众签下了“影片内容真实”的“契约”。
其实,除了《我本是高山》,不久前上映的《奥本海默》《吾爱敦煌》和正在上映的《拿破仑》,同为传记电影,都引发了不同程度的热议。
其中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主要集中在“改编后失去真实,不如看纪录片”和“为了塑造立体人物需要在事实基础上进行改编”两种看法之间。
传记电影可以为观众提供一个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窗口,同时也是艺术家表达自我创造力的机会。
然而,电影作为一种媒介,其真实性和创造性之间常常难以平衡。
从国内到国外,传记片拍摄都非易事,对编剧的要求极高。
不改编易成流水账《我本是高山》的争议点主要在于批评者认为不少剧情违背了事实,比如“女生因为逛街早恋去网吧不读书”“张校长强迫女生剪短发”“张校长形似神不似,像个鸡娃虎妈”;其次则是批评者认为“酗酒的是父亲,而非电影中的母亲”“张校长坚持办学是因为信仰,而不是影片中的思念亡夫”。
其实,《我本是高山》遇到的争议,与传记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经历的争议大同小异,无非就是“事实问题”与“价值观问题”。
近些年,公映的国产传记电影数量并不少,以“时代楷模”“感动中国”人物为原型的电影就有《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杨善洲》等。
国外不少传记电影希望在商业性与艺术性上有所突破,经常会陷入“魔改争议”,比如加入“原创剧情”的《模仿游戏》就虚构了计算机之父图灵“发现同事是间谍,却因同性恋取向被要胁”的争议情节。
《钱学森》:传记电影不应拍成流水账
《钱学森》:传记电影不应拍成流水账从观众的角度,《钱学森》是一部很难讨人喜欢的电影,即便影片的主演是当红的明星陈坤与张雨绮。
对如今的年轻观众来说,看钱学森的传记远不如看玛丽莲·梦露或是梅艳芳这种明星大腕的传记更有意思,尤其是钱学森研究的领域还是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这些对普通人来说连名字都非常陌生的学科。
因此,当拍摄一部大部分观众都不感兴趣的题材的时候,如何让电影变得更吸引人就显得格外重要。
剧情介绍剧情介绍生活本是平淡的,不过作为临摹生活的传记电影却不该平淡。
如何让生活变成电影,将繁杂琐碎的生活经历提炼成紧凑且富于吸引力的影视作品,这是创作者们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纵览钱学森老人的一生,其中不乏充满波折的戏剧性经历:以华人的身份青年时期便已在美国闯出名号;遭遇政治陷害,几经波折返回祖国;从无到有,开创中国的航天和导弹工业等。
他并不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从其经历中摘选出一两件传奇加以发挥,很容易就能成为一部非常精彩的电影。
可从现在的这部《钱学森》来看,显然谈不上精彩。
影片仍然只能算是一部流水账式的传记电影,在各种简单的事件罗列之后,我们看到的则是:钱学森出国了,钱学森出名了,钱学森要被遣返了,钱学森被软禁了,钱学森回国了,开始研究了,导弹成功了,原子弹成功了,卫星成功了,钱学森去世了,剧终。
一个又一个的生活事件,以一种最简单的线性叙事逻辑排列在一起,不加甄选,毫无侧重,最终这毫无波澜的流水账也很难给观众留下太多印象。
很多人将《钱学森》归为主旋律电影,这并不是问题。
因为主旋律并不代表沉闷,只要在拍摄的过程中记得遵循电影的规律,或者说是遵循戏剧发展的规律,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各种困难及困难的解决,还有两方势力的相互角力,有三分钟营救式的高潮段落。
只要尊重这些原则,无论是什么旋律的电影,都可以拍得很好看,不过本片显然差得很远。
影片并没有真正从钱学森的一生中提炼出精彩与波折,仅是个人履历的平铺直叙,缺乏情节的吸引力和人物的性格魅力,这样的电影自然很难让观众喜欢。
电影中的民族与身份认同
电影中的民族与身份认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媒介,常常通过展现不同民族的生活、价值观和身份认同等方面来丰富观众的视野。
本文将探讨电影中的民族与身份认同,并通过几部具体的电影作品来阐释这一主题。
一、《阿凡达》《阿凡达》是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一部科幻片,讲述了一个外星球纳美人与人类之间的故事。
影片中,纳美人代表了一个虚构的民族,他们与自然环境紧密相连,尊重大自然、捍卫家园。
人类则代表着现实世界中的资本主义、开发和征服。
通过纳美人民族与人类的冲突,电影探讨了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的议题。
电影中所刻画的纳美人民族展示出了对自然环境的尊敬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他们认为自己的身份来自于对大自然的敬畏。
而人类则代表了对资源的掠夺和对文化的侵害,他们的身份认同更多是建立在权力和利益上。
这种民族与身份认同的冲突,引发了剧烈的矛盾和冲突,从而揭示了身份认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西虹市首富》与《阿凡达》不同,《西虹市首富》是一部喜剧片,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富豪榜”比武夺得西虹市首富的故事。
影片以荒诞搞笑的方式呈现了中国社会中的阶层和身份认同问题。
主人公王多鱼在影片中代表了底层社会的普通人,他身份平庸、生活拮据,但通过一系列搞笑的事件,他试图改变自己的身份认同,向上流动。
影片中通过夸张的表演手法无厘头地揭示了社会中对财富和地位的追求,进而对身份认同进行了嘲讽和讨论。
三、《加勒比海盗系列》《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是一部冒险片,以加勒比海盗为背景,讲述了海盗与殖民者之间的冲突。
这些冲突反映了不同身份背景和民族之间的矛盾与认同。
电影中的主人公杰克船长和其他海盗代表了英勇、自由和反抗的民族认同。
他们身份自由,抵制殖民者的压迫和剥削。
而殖民者则代表了权力与统治,他们身份建立在对他人的控制与剥削上。
这种民族与身份认同的对立,为影片提供了戏剧性的冲突和张力,使得观众对社会和历史有了更多的思考。
通过以上几部电影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中的民族与身份认同是多元而复杂的。
传记片电影分析500字
传记片电影分析500字传记电影以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人物经历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我国以往的传记电影由于受特殊时期影响,多以重大历史和革命背景作为创作题材,在传主的选择和故事的创作上也以表现革命领袖、英雄榜样及他们的丰功伟绩为主,这类影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工业的不断进步,传记电影也迈进了多样化创作时期,在题材上已从政治人物扩展到非政治人物、从历史人物扩展到当代人物,多元化的题材也给中国传记电影的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传记电影,又称传记片,是一种描叙真实人物的个性及生平事迹的影片。
传记电影基于事实之上又略有升华,具有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时其恪守事实的真实,具有历史属性,是历史电影的一个分支,但又不同于历史电影,它更关注人物个性。
胡适曾指出:“传记最重要的条件是纪实传真。
”虽以人物为原型但没有出现真实姓名的电影,不能算作传记电影。
中国传记故事片创作最早可追溯到《闫瑞生》(1921),该片在剧作上追求电影故事与生活实事的酷似,使用形似原型人物的非职业演员扮演,人物造型和表演力求显得真实可信。
影片致力于追求真实性的意识使其与传记电影“纪实传真”的精神相通,初具传记电影的形态。
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古装电影拍摄潮流兴盛,出现了《朱洪武》(1927)《杨贵妃》(1927)等根据史实改编的传记电影,注重发掘人的价值,拓宽了表现的题材。
优秀的传记电影往往将记事描述和论断阐释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叙述和阐释之间把握好分寸感和平衡点。
第一,重思想表达轻艺术,致使一些纪念性传记电影因缺乏看点和想象力而失去观众。
英模传记电影容易出现移植英模原型、简单复制,对英模人物的命运典型化、艺术化地刻画不力,塑造艺术形象的力度不够等问题。
第二,传记电影是“人的专史”,因此传记电影不能沦为“历史大事记”,还要正确阐释创作者对传主的理性认识。
“人物”是手段,历史和时代才是终极目的。
观众观看传主命运的跌宕起伏、情感世界的百转千回,是为了从传主的人生经历中获得人生经验的感悟、人类智慧的积累。
传记电影的虚与实:约翰·罗斯金形象勘误
传记电影的虚与实:约翰罗斯金形象勘误
石琪琪;黄芷熠
【期刊名称】《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2(38)6
【摘要】约翰·罗斯金是西方艺术史中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对推动艺术社会主义思潮转向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基础。
但当前广泛流行的关于他的传记电影、纪录片、短片却大都“无视”了传主作为艺术家、大批评家的形象,仅通过聚焦其人生丑闻
戏谑这位道德先知。
文章通过对其自传及各类他传的综合阅读,进而尝试相对公正、客观地向公众展示罗斯金的真实形象。
【总页数】6页(P136-141)
【作者】石琪琪;黄芷熠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06
【相关文献】
1.以实显虚以虚映实——记叙性散文写作的虚与实
2.美国“折叠电影”: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3.林露德传记小说中的"实"与"虚"
4.传记电影的虚与实——以电影《末代皇帝》为例
5.传记电影中演员对传主形象的真实性塑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记电影的尴尬身份
有一种电影类型,既限制着创作者的想象力,不能任其天马行空;又要求创作者的创造性,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精彩的情节和故事。
它摇摆于真实和虚构之间,挑战着创作者游刃于两者之间的能力。
它就是真实人物的传记电影。
虚构不等于杜撰
即便再伟大的人物,其大部分生活恐怕也和平常老百姓一样,无非是些柴米油盐的日子。
传记片创作者必须要做的,就是要从平凡生活中提炼出精华,加以戏剧性的改编。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平衡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电影虽然是造梦机器,但也经常会遭遇真实性的质疑。
观众总对电影的“穿帮”戏津津乐道,因为“拆穿
戏法”可以同时满足人性对真相以及恶作剧快感的双重渴求。
对大部分电影来说,一句“本片纯属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就可以帮助它们避免很多麻烦。
不过这件“防弹衣”,传记电影却穿不上身。
传记电影难免会涉及到真实的人物和事件,越是著名的人物,其经历越是众人皆知,万一影片与史实出入甚大,难免会引起口诛笔伐。
更为复杂的问题是,有些传记片中涉及到的人物或存于世,或亲眷子嗣众多,万一影响到其人声誉和形象,难免会引得官司上身。
近年来在业界最知名的案例,当属影片《霍元甲》。
李连杰主演的《霍元甲》上映后,引发霍家后人不满。
有自称是霍元甲孙子的天津老人霍寿金因不满该片虚构霍元甲遭遇灭门等情节,一纸诉状将中国电影集团、李连杰告上法庭。
法院判决虽然确认了霍寿金为霍元甲之孙的身份,但仍驳回了他对电影《霍元
甲》的侵权指控。
法院认为影片《霍元甲》中的某些细节描写虽与历史不符,但基调仍为褒扬霍元甲的爱国精神及表现中华武术,所以该片并未对霍元甲的名誉造成侵犯。
自《霍元甲》之后,国内影人拍传记片为避免纠纷,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涉及到近现代历史人物的影片,需要获得其家人的“豁免权”才能拍摄。
这个过程对传记片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有时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情节及人物设置。
电影《梅兰芳》为取得梅家后人梅葆玖的许可,选择与其唯一授权制片人杜家毅合作,而梅兰芳和孟小冬的真实婚姻生活也被巧妙规避掉。
香港影人文隽为拍摄传记片《李小龙》,曾与李小龙的家人进行长达数年的沟通,最终因李小龙家人和其妻女不能达成共识,无奈放弃拍摄李小龙在美国的经历,转而将故事集中到李小龙十八岁
之前,讲述他在香港的经历。
影片《叶问》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不惜聘请叶问后人作为影片的武术顾问。
这顾问身份究竟对影片有多大帮助,我们不得而知,但有叶家后人坐镇,那些对影片真实性的质疑就很难发声了。
传记片的制作者千方百计获得授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保证故事的精彩性。
传记片并非不允许虚构,而是要小心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虚构一旦越过法律的边界,便会引来麻烦不断。
批判不代表诽谤
很多传记片的创作者,对传主都不是一味无条件地肯定。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为了制造戏剧冲突和矛盾,往往会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夸大,甚至将某些人物“歪曲”和极端化。
若是为了避免法律纠纷,所有创
作必须在传主或其亲人授权下方能进行,难免会影响影片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因此所谓“授权”,就成了让不少传记电影创作者头疼的问题。
香港电影人文隽在拍摄《李小龙》期间的遭遇令他感慨颇多。
他认为传主家人授权的方式是有漏洞的,家人其实无权对影片的创作进行干涉。
人们有权对公众人物发表自己的评论,评论可能是褒,也可能是贬。
比如说,文隽认为李小龙是偶像,所以在《李小龙》这部影片里,他采取的是崇拜的视角;但是在影片《尼克松》里,导演奥利弗?斯通对尼克松却极尽讽刺之能事。
即使尼克松的家人对这部影片感到不快,也毫无办法,因为影片里的主要人物和基本事件都是真实的,导演并没有捏造事实,因此不会给自己带来法律上的麻烦。
而传记影片《阮玲玉》中,导演关锦鹏则采取了
更为巧妙和独特的艺术处理方式。
他将阮玲玉饰演的电影片段和她的真实生活交叉在一起,造成一种纪录片的效果,极其成功地还原了历史。
然而,这种“真实”毕竟还是一种错觉,是创作者艺术加工之后的效果。
即便是这样,观众仍能非常清晰地看到关锦鹏对于人物的态度,他对阮玲玉身边的男人,如张达民、唐季珊和蔡楚生等都是持批判态度的。
由于影片中出现的事件和细节基本真实,即便是导演的批评态度如此明确,也不存在诽谤。
作为一部传记片,创作者很难对人物没有态度;这种态度,有时难免批判意味,但批判并不代表诽谤。
用授权这种方式来约束创作者,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创作自由最好还是应该还给创作者。
只有当影片里的情节涉嫌歪曲事实和恶意诽谤时,才应该交由法律裁决。
在美国,拍摄任何传记电影,都不需要获得当事人的认可。
然而一旦进入拍摄,创作者就对这部影片负有法律责任,如果涉嫌诽谤,自然是要上法庭的,不仅可能被要求赔偿一大笔钱,还必须当众道歉。
所有的导演和编剧都深知这个风险,他们自然不会冒风险进行一些歪曲人物真实经历的创作。
这种方式,未尝不是一种更好的妥协之道。
传记电影的两个要素
虽然很多传记电影,比如《李小龙》里,人物的形象基本是高大全,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传记片里的人物都必须写成偶像。
这样不仅显得不真实,而且缺乏观赏性,毕竟并不是所有观众都希望看到一个完美的人。
过去,很多主旋律电影都是这种创作思路,其结果就是真实人物的传记片流失了一大批观众。
其实,传记片有两个要素很重要,一个是角度,
一个是拍摄价值。
有些人物,其经历本身就具有较大争议性。
面对争议,创作者必须选择其中的一种角度来塑造人物。
如果没有了自己的角度,这部电影里的人物就会模棱两可,在艺术上反而显得不真实。
有了角度,才有了立场,而立场直接决定了影片的内涵。
而所谓拍摄价值,更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文隽表示,对他而言孔子就没什么拍摄价值,而杜月笙则是一个很好的拍摄题材。
他认为:“首先,孔子离我们年代遥远,很多生活细节无从知晓,也谈不上真实性的问题,而杜月笙则是旧上海的传奇人物,经历不凡;其次,孔子是众所周知的圣人,既然已经是圣人了,就很容易成为歌功颂德的影片,而杜月笙则是黑帮老大,你可以写他残忍狡诈,也可以写他侠胆柔情,有很多创作上的空间;最重要的是,孔子本身的经历也
并不曲折,人生几乎没有大起大落,而杜月笙则不然,经历了腥风血雨,也经历了一个十分特殊的年代。
”
但是导演胡玫显然和他的看法不同,对她而言,《孔子》是一个有着很大创作空间的人物,虽然史实很有限,但电影《孔子》依然发展出孔子与南子的一段感情关系。
相比一般电影,传记片创作有着诸多限制,显得更加束手束脚。
这些限制来自于历史真实、家人态度,甚至当下环境等等因素,虽然这些给了传记片一个尴尬身份,令它比一般影片更具创作难度,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影片类型,传记片始终吸引着众多电影制作者对它进行挑战,而观众也乐见真实人物的生活被搬上银幕。
本文图片由文隽及本刊资料室提供
责任编辑/王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