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文学经典
追寻失落的经典——从哈罗德·布鲁姆的经典观中探析经典的本质特征
片解 构声 中 , 经 典 ” 概 念 遭 到 了质 疑 , 引发 “ 的 并
了一场 关于 经典 问题 的争 论 。
《 西方正典》 一书可谓是布鲁姆集一生 阅读经
验 和渊 博学识 的大乘 之作 。他 在书 中详 细叙 述 了其
心 目中 2 6位 西方 作家 的经 典之 作 。在他看 来 , 伟大
作者简介: 胡水清 (9 8 ) 女, 1 8 一 , 陕西榆林人 , 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
胡水清 : 寻失落 的经典——从 哈罗德 ・布鲁姆 的经典观中探析经典的本 质特征 追
・5 ・ 9
的艺术价值才能透人经典 , 而这力量又主要是一种 混合力 : 娴熟的形象语言 、 原创性、 认知能力、 知识及 丰富的词汇。有鉴于此, 布鲁姆引导人们去解读经 典名著 , 并介绍 、 评述 了莎士比亚 、 丁、 但 塞万提斯 、 普鲁斯特和乔伊斯等 2 6位西方文学大师 , 展示他们 的无穷 魅力 和 经典 特 性 。 问题 的实 质 在 于 , 布鲁 姆 写作本书的真正用意是要通过对西方经典作家的深 入解析 , 理清一条文学经典的发展谱 , 建立起文艺复 兴 以来 西方文 学 的“ 统 ” 从 而在 当今 文 学艺 术 价 道 ,
是 因为 其 内在 蕴 涵 的巨大 审美 力量 。这种 审美 的力 量 超越道 德 和政 治 的评 判 , 使 得 经 典 形 成 的核 心 是 力 量 。因此 , 布鲁 姆 在 书 中 言 辞激 烈 地 公 开批 评 根
据 文本 分 门别 类 作 出各 种 道 德 、 治 评 判 的新 历 史 政 主义 者 、 女性 主义 者 、 洲 中心 论 者 、 克 思 主义 者 非 马 以及 解 构主义 者— — 即他 所 称 之为 的“ 恨 学 派 ” 憎 。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古代文学中融入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文学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传递了热爱祖国、捧心报国的思想。
通过辛酸苦楚的历史,这些文学作品昭示着中国人民对国家尊严和自主意识的追求。
这篇文章将通过分析几个经典文学作品,展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孔子家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的古代典籍,其中折射出孔子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孔子家语》中,孔子告诫学生们要学习并传承中华文化,以此维护国家的繁荣。
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爱国敬业的重要性。
这不仅是对当时的社会提供了道德规范,同时也激励了后代人对祖国的热爱。
另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是《红楼梦》,此书描述了贾府的兴衰和封建社会的虚伪,其中流露出作者对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通过描述富贾家族的变迁,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个人和家族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这种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感表达,彰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
在古代文学中,纳兰性德的词作也广受赞誉。
纳兰性德的词作将爱国主义精神融入了对家国之思、对人民苦难的关怀中。
他的词作中展示了对家乡的眷恋,表达了对家国的深情厚谊。
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对人民疾苦的关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许。
纳兰性德通过词作唤起了人们对家国的爱,激发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渴望。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也表达了浓厚的爱国情怀。
故事以抗击军阀统治、拯救苍生为背景,其中蕴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愤怒,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主人公们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保家卫国的道路,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仰和国家的尊严。
他们的英勇事迹鼓舞着后人,将爱国主义传递给了无数的读者。
通过以上几个经典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
这些作品以各自的方式展示了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和关怀。
无论是孔子在《孔子家语》中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还是纳兰性德的词作中流露出的对家国的眷恋,都彰显了作者的庄重情感和无私奉献。
生命的悲剧意识——以西方文化人类学重新审视《阿Q正传》
应该停滞不动 , 相反 , 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多元 阐释和 多 维度解读 , 正如西方 哲学 大师康德所 言的审美趣 味无 争辩 , 其阐释过 程本 身就是在 维护和捍卫 文学 创作 的 真正立场 。 从这个意义上 , 我们对于 中国现代文学史 以降 , 最 具有权威性的文学大师及其作品完全 可以而且应该重 新做 出新的阐释 , 正是本文对 鲁迅及其作 品做 出新 这 的阐释和解读 的逻 辑基础 。 自从鲁 迅塑造 出阿 Q这 不朽的形象 , 评论者对 该形象 内涵的多义 性争论 就 从 未停止过 , 但在一点上是一致的 , 即评判 者大都站 在 时代 背景和性格学 的立场 上解释 阿 Q的愚昧麻 木 , 把 作 为落后 国民性象征 的“ 精神胜利法 ” 定义 为 自欺欺人 的生存哲学 。这种 阐述 固然 与作 家创作 主 旨相符 , 但 是, 鉴于上面所说的文学 作为社会性话语 活动 必然蕴 含着 丰富的意义生成 可能性 , 用来传达作 者主 观声音 的特定文本在读者接受过程 中往往呈 现出意义 的无 限 丰富性 。这种文学话语 蕴藉 的特点就使得任何一部经 典作 品的意义不会永远 停 留在最初 的解读层 面上 , 随 着时代的发展 以及其他作品的出现会消解乃至颠覆此
一
随着 陈董 二 人 关 系在 缓 慢 、 难 中的 走 近 , 二 人 相 关 艰 与 的人 物 不 断 出 现 , 强 硬 果 敢 的 乔 煜 、 解 人 意 的艾 有 善 艾, 也有偏 激狭隘的方 凯、 直沉着 的苏竞 , 耿 同时也 带 来 了各种 冲突的不断激化 。董晓晗与丈夫乃至家人 因 背 叛 而 不 能 取 得 谅 解 间 的 矛 盾 ; 晓 晗 因爱 的 接 受 与 董 放 弃 而 徘 徊 在 丈 夫 与 陈 峰 间 的 苦 恼 ; 凯 对 乔 煜 因积 方 怨而产生的对其破坏 自己家庭 的误解以及方凯骄人 的 业绩与不健全人格的反差 。 走近与离开还是细腻揭示全剧中心 人物情感变化 的主要 意蕴 。晓晗初 识 陈峰后 借 给他 的第 一本 书是
经典上甘岭的诗词
经典上甘岭的诗词摘要:1.引言2.上甘岭战役背景介绍3.诗词创作背景及意义4.诗词作品欣赏4.1《上甘岭战歌》4.2《上甘岭的怀念》4.3《上甘岭大捷》4.4《上甘岭壮歌》4.5《上甘岭英雄赞》5.诗词对后世的影响6.总结正文:经典上甘岭的诗词,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上甘岭战役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诗词作品反映了我国军队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传颂不衰的经典之作。
1.引言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残酷的一场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坚守阵地,击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在战斗结束后,许多诗人纷纷拿起笔来,创作了一批描绘上甘岭战役的诗词作品,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2.上甘岭战役背景介绍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 年10 月,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关键的一场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守住了阵地,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场战斗展现了我国军队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3.诗词创作背景及意义上甘岭战役结束后,我国许多诗人纷纷创作诗词作品,以表达对这场战斗的纪念和对英雄们的敬仰。
这些诗词作品不仅真实地记录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还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这些作品对于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4.诗词作品欣赏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欣赏到以下五首经典的上甘岭诗词作品:4.1《上甘岭战歌》4.2《上甘岭的怀念》4.3《上甘岭大捷》4.4《上甘岭壮歌》4.5《上甘岭英雄赞》5.诗词对后世的影响这些上甘岭诗词作品,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作品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坚定了我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6.总结经典上甘岭的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们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的战斗,展现了我国军队和人民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从《西方正典》看哈罗德·布鲁姆对莎士比亚的经典性阐释
从《西方正典》看哈罗德·布鲁姆对莎士比亚的经典性阐释作者:许清海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33期摘要:在《西方正典》中,布鲁姆提出了自己的经典观,建构了自己的经典体系。
他认为衡量经典的最高标准在于原创性和审美价值,莎士比亚为文学经典设立了标准和限度,是西方经典的核心。
在本书中,布鲁姆不仅阐释了莎士比亚作品的原创性、审美价值,以及其余经典作家的经典性所在,还通过“影响的焦虑”的理论探寻了各经典作家受到的莎士比亚的影响,进一步确立莎士比亚的经典核心的地位。
关键词:布鲁姆《西方正典》莎士比亚哈罗德·布鲁姆是当代美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最富盛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被人们称为百科全书式的美国批评家。
在康德哲学和唯美主义的影响下,布鲁姆把审美的力量看作文学阅读和批评最重要的因素,在他所著的《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误读之图》中,布鲁姆明确提出并阐释了“审美自主性”、“影响的焦虑”等观点,这些观点都为他的“西方正典体系”理论提供了支持。
在《西方正典:伟大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以下简称《西方正典》)中,布鲁姆明确提出了以莎士比亚为中心的经典文学体系,认为莎士比亚就是西方经典的核心。
同时,布鲁姆也指出了文学经典在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危机,并重申文学审美功能的批评倾向,主张深化对文学经典的研究,尤其是对作品本身语言风格的阐释等,表现出作为有使命感的文学批评家捍卫文学经典的决心。
通过考察他在《西方正典》中对莎士比亚的解读,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经典观以及文学史观,也能对莎士比亚有新的认识。
一、莎士比亚的原创性精神在《西方正典》中,布鲁姆共详尽论述了26位伟大的西方作家,始于中世纪的但丁,终于“混乱时代”的贝克特。
布鲁姆没有严格按照时间的顺序来书写,而将莎士比亚作为贵族时代的第一人,因为在他看来,莎士比亚就是西方经典的核心人物,他断言:“莎士比亚就是经典。
他设立了文学的标准和限度。
”①布鲁姆认为评判一部作品的经典与否就在于陌生性和原创性,而莎士比亚就代表了西方文学中的原创性精神。
读书好帮手!10本必读经典书籍推荐!
读书好帮手!10本必读经典书籍推荐!或许你正在苦苦寻找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或者你对于经典文学作品有浓厚的兴趣。
不管你是哪种情况,这里有10本必读的经典书籍推荐,它们将成为你读书的好帮手!1. 《傲慢与偏见》-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小说以幽默的口吻描述了英国社会的阶级观念、婚姻制度和爱情的复杂关系。
这是一部充满睿智和机智的小说,它不仅让读者欣赏到奥斯汀独特的写作风格,也能使人对人性和社会有更深入的思考。
1.1. 一个耐人寻味的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书中的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是一个聪明机智、独立思考的女性形象。
她对社会角色的思考和对真爱的追求使她成为了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说主角。
通过伊丽莎白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偏见和束缚,也能感受到奥斯汀对于女性地位的呼吁。
1.2. 一场错综复杂的爱情故事小说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故事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这是一段富有反转和戏剧性的爱情故事,充满了误解、偏见和傲慢。
通过这段爱情故事,读者可以深刻地认识到爱情的复杂性和观念的影响。
2. 《1984》- 乔治·奥威尔《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一部经典政治小说,描绘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的可怕景象。
这本书强调政府控制、个人权利剥夺和思想操控的危险性,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状况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
2.1. 构建恐怖的政治体系小说中,奥威尔构建了一个虚构的国家“布尔什维克斯坦”,描绘了一个极度压抑和权力集中的政治体系。
通过描述党对个人隐私和思想的极端控制,奥威尔向读者展示了政治极权主义带来的恐怖后果。
2.2. 对自由的思索《1984》也引发了读者对于自由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反抗政府的控制,试图寻求自由和个人尊严。
这让读者思考自由的真正意义以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如何保护和捍卫自己的权利。
3.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的长篇小说,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传统与个人的辩证统一--布鲁姆、艾略特与伍尔夫文学批评思想的再阐释
传统与个人的辩证统一———布鲁姆、艾略特与伍尔夫文学批评思想的再阐释蒋竹雨 摘要:二十世纪初,T.S 艾略特在其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中强调传统与经典对个人创作的重要性,纠正了浪漫主义对个人情感的过分偏重。
当今,文学经典面临固守传统或吐故纳新的两难境地,哈罗德·布鲁姆主张将文学经典精英化,坚守文学经典排他与筛选的属性,而艾略特与伍尔夫则强调文学经典集体性和融合性。
艾略特否定极端个性的文学创作,倡导回归集体人格;伍尔夫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批判女性书写传统的匮乏,呼吁摒弃极端的对立,实现两性融合。
这些将传统与个人辩证统一的观点,为文学经典如何适应当今多样、包容的研究趋势,如何服务个性、特色的现代创作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学经典;文学传统;哈罗德·布鲁姆;T.S.艾略特;伍尔夫 中图分类号:I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20)03-0108-09 作者单位:蒋竹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广州 510420引 言“canon”大概是英文中与“文学经典”这一概念最为契合的词。
探究“canon”一词的词源,我们发现,它原本指代的是一种测量工具,在苏美尔、巴比隆和闪米特文化中都出现过(Carravetta,2011:364)。
文学经典作为“canon”一词的延伸意义,与词源的联系与呼应不言而喻。
文学经典对个人才能与创作来说,是一种衡量工具和评判标准,具有选择性和排除性。
查看“canon”一词在牛津英文字典中的词条解释,我们不难发现用来定义“canon”的名词多选用“规则”“法规”“原则”“标准”和“测验”等等这样的词汇。
更为甚者,OED(牛津英文词典)中解释“can on”的词条里出现了这样一个词组:“一种辨别(或区别?或歧视?)的手段”(ameansofdiscrimination)①。
文学经典不仅仅指代具体的文学作品,更成为一种权108传统与个人的辩证统一———布鲁姆、艾略特与伍尔夫文学批评思想的再阐释威的象征与客观的榜样。
论沈从文的报刊情缘与编辑责任
论沈从文的报刊情缘与编辑责任李天福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现代媒介的演变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
出版事业的日益繁荣,报刊杂志的兴盛发达,作家、编辑的身份聚合,对于文化思想阵地的繁衍、文学社团流派的形成、作家创作风格的影响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本文以沈从文为例,剖析现代传媒对于作家成长的重要性及报刊编辑如何践履社会责任。
一、圈内效应与四面开花近代以来,大众传播的巨大变革使刊物成为团结同道、形成风气的核心力量。
各大报刊注重凝集作家、编辑和读者,形成风格多样、追求各异的社团和流派,彰显出文学报刊对作家个体和群体成长的重要意义。
同样,作家个体熟悉报刊市场,走进媒介圈,发现或培育自己的园地,成为成功的重要因素。
沈从文对此深有感触:“现代史许多举例示范作品,当时似乎即半为编辑催逼而成。
……弟二十年来多数作品,也多半是徐志摩、叶圣陶、徐调孚、施蛰存诸先生主持杂志编辑时,用‘鸡毛文书’方式逼出。
”[1]这段感慨算是幸福的回忆了。
众所周知,创作起步阶段,沈从文经历了无数刻骨铭心的投稿辛酸。
其中包含诸多的因素制约,如不熟悉白话文法和新式标点、不熟悉投稿门道、不了解办刊宗旨及作品形式和内容的缺陷,等等。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记录了初学写稿和投稿的不得已经历,《〈第二个狒狒〉引》表达了写作及投稿起步的艰辛与不易。
其实,沈从文对投稿诀窍并非一无所知。
他也曾不忘附加一封谦卑的书信向编辑求助,也曾对《晨报副刊》的宗旨和编辑方针进行研究,并采取集中投稿的方式以求接近,但终未得到首任主编孙伏园的赏识反而遭到嘲讽。
这让沈从文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并使他多年以后还难以释怀。
沈从文的幸运在于遇上了一个文学至上的时代,遇上了一批惜才爱才的大家。
郁达夫冒雪看望并相助的佳话早已广为传颂,胡适去酉西会馆探望并为其推荐作品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北大教授林宰平襄助,并向徐志摩、闻一多等推荐,也给了沈从文极大的动力。
徐志摩接任《晨报副刊》后,沈从文更是迎来了投稿生涯的春天。
十大不可不知的外国经典名人故事
十大不可不知的外国经典名人故事十大不可不知的外国经典名人故事不同的经历就有不同的体验,而名人成功自有我们学习的地方,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十大不可不知的外国经典名人故事,欢迎阅读了解。
1、捍卫真理的先驱——布鲁诺◆素材解读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布鲁诺,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他勇敢的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
布鲁诺的一生就是与旧观念决裂,同反动宗教势力搏斗,百折不挠地追求真理的一生。
他赞扬哥白尼学说如同一道霞光,它的出现应当使数百年埋藏在盲目、无耻和嫉妒愚昧的黑山洞里的古代真正科学的太阳也放射光明。
他以生命捍卫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并使人类对天体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
对真理的追求超越了对生命的保护,这就是布鲁诺对科学的坚贞信仰,他以自己的生命作为科学前进的垫脚石而无丝毫遗憾。
面对种种威逼利诱,他坚贞不屈,结果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上。
◆适用主题:“真理”、“执著”、“生命的价值”2、扼住命运咽喉的强者——贝多芬◆素材解读正如孟子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贝多芬,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乐圣。
耳聋,对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整个世界死灭了,而贝多芬不曾死!他的一生是一部史诗般壮烈的悲剧。
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这些还都不足以摧毁他。
当我们感受“英雄”的豪壮,聆听“命运”的叩门,并在“第九交响曲”的合唱中歌颂欢乐时,不要忘记,这是不朽的巨人——贝多芬“用痛苦换来的欢乐”!◆适用主题:“顺境与逆境”、“苦难成就人生”、“坚持”3、英勇而残暴的领导者——拿破仑◆素材解读真正的征服,唯一不令人遗憾的征服,就是对无知的征服!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
他多次击败保王党的反扑和反法同盟的入侵,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战争文学
曹操:被称为奸雄,他有远大的抱负,有很好的领导才能,但是他多疑,虽然在他的身边有很多贤能,但是由于他的多疑,埋没了很多人才.屈原: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他想帮楚怀王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他提倡与齐国同盟,采取合纵的政策,提倡改变法度,但受到贵族的嫉妒和排挤,愚昧的楚怀王听信小人的谗言,将屈原流放,最后楚国被灭,屈原无法实现政治理想而投江自尽.屈原象征着一种爱国精神.一种为国家献身的精神.是值得赞誉的.《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
《战争与和平》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
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历史,战争,人间一切惨剧,人生各个阶段,从婴儿降临人间的啼声到气息奄奄的老人的感情最后迸发,人所能感受到的一切欢乐和痛苦,各种可能的内心思绪,从窃取自己同伴的钱币的小偷的感觉,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渴望和平,所以有战争文学赵灵敏据外国学者统计,在二战前的5000多年里,世界上共发生了14513次战争,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如折合成黄金,可以铺成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腰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又接连爆发了470余起局部战争,至少有1000万人死于战火。
世界范围内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平均要过520天才有一天太平日子。
当战争的发生频繁到差不多成为人类生活的常态时,相关领域的精神产品,如战争理论、战史和战争文学的产生和繁荣就成为必然。
◆精神是战争的第一大要素《当代中东》陈建民编著提起战争理论,首推普鲁士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此书运用德国古典哲学的辩证法考察了战争问题,阐发了一系列“在战争理论中引起一场革命的主要思想”:精神是战争的第一大要素;民众战争是战争发酵过程的扩大和加强;战略上最重要的准则是集中兵力。
80个文学典故经典素材
20. 涅槃:旧译“泥洹”,意译“灭度”。或称“般涅槃”,意译“入灭”、“圆寂”。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通过修持断灭“生死”轮回而后获得的一种精神境界。佛教认为,信佛的人,经过长期“修道”,即能“寂(熄)灭”一切烦恼和“圆满”一切“清净功德”。这种境界,名为“涅槃”。在佛教史籍中,通常也作为死亡的代称。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把“涅槃”作为“死亡”的代称来使用。
9。乌托邦: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即“乌有之乡”。15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其《乌托邦》一书中,描述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即乌托邦。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均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则按需分配;人人都从事生产劳动,并有充足的时间供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故此词喻指根本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
8。月桂:出自希腊神话。阿波罗爱上了女妖达乎涅,但达乎涅拒绝了他的追求。有一次阿波罗遇见达乎涅,达乎涅立即跑到河边,向他父亲河神呼救,她父亲便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阿波罗抚摩着月桂说:“你既然不能做我的妻子,你至少也得做我的树。月桂树啊,我的头发上、竖琴上、箭囊上要永远缠着你的树枝,我要让罗马大将在凯旋的欢呼中头上戴着你的花冠,你的枝叶永远接受光荣吧。”后来人们遂用月桂树枝编成的花冠赠给优秀的诗人。月桂、桂冠也被用来做胜利和光荣的象征。
4。海妖之歌:出自希腊神话。传说在一个岛上住着一些以美妙歌声迷人害人的海妖,名叫塞王。后奥德赛路经该岛,事先得到瑟西女仙的警告,用蜡封住同伴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同伴们奋力划桨,终于战胜了迷人的歌声。比喻那种骗人的甜言蜜语。
5。苹果之争:出自希腊神话。密尔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女神西蒂斯邀请众神参加婚礼,惟独忘了争吵之神厄里斯。厄里斯寻衅将一个金苹果扔在宴席中,说是要送给最美丽的女神。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阿芙罗狄蒂都争相要这个金苹果,最后苹果判给了阿芙罗狄蒂。并由此引发了特洛伊战争。比喻祸端。或指挑动是非、播弄不合。
文学经典在现今时代不会走向消亡
、
文学经典对个人成长的功用
首先 ,阅读文学经典使人在获得阅读愉悦 的同时更好地认
识 自身 , 从 而促 进 人 内 心世 界 的成 长 。 阅读 文 学 经 典 时 , 会形成
读者心像 , 有 时读 者甚 至把 自己假想成 主人公 , 在描叙 中度过 立 体饱满 的人生模式 , 并 且从 中获得 阅读 的审美 愉悦 , 因为读者 会 被 文学经 典 中崇高 的思想境 界和追 求真善 美 的精神力 量所 震
无论 时代 变迁 ,文学经典依 旧保 留了它对 于个人积极 向上 的影响。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 中 , 自我实现被 放在 了第一位 。 其 实 自我实现说 的通俗些就是要有精神追求 。 而文学作为人学 , 具 有 提 高 人 的 自我认 识 , 提 升 人 的 精 神境 界 的功 效 。 人 具 有 物 质 上
光如豆 , 若 能照亮人心 , 照亮思想 的表情 , 它就永远具 备着打不 倒的价值 。”
2 O 1 5 — 0 1
文 艺 生 活 L I T ER AT URE L I F E
文
学
新 论
文学经典在现今 时代不会走 向消 亡
唐 冰
( 山 东大学 文 学与新 闻传播 学院 , 山东 济南 2 5 0 1 0 0 )
摘 要: 在 商品经济急剧膨胀 的时代 , 有学者担 心 日益兴 盛的大众文学会挤 兑掉 原本属 于文 学经典 的位 置, 担心文 学经典 将会走 向衰亡 。鉴 于此 , 文章从 文学经典 对个人成 长的功效和文 学经典在现 时代 的存在表现 出发 , 得 出 了“ 文 学经典在现 今 时代 不会走 向消亡” 的结论。因为作为文学的精 华, 文学经典有它存在 的必要性和很强的时代适应性。 关键 词 : 文学经典 ; 个人 意义; 现时代 ; 表现
以边防战士为题材的文学作品
以边防战士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守护边疆的英雄——边防战士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边防战士是一个备受赞美和关注的主题。
从古代到现代,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塑造了边防战士的形象,他们忠诚坚守一线,冒着生命危险守护国家安全,展现出了无比的英雄气概。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对边防战士形象的描绘,深入探讨边防战士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古代文学中的边防战士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边防战士往往被描绘为勇猛无畏的英雄。
《长坂坡》中的关羽、《三国演义》中的张辽都是古代文学中塑造的经典边防战士形象。
他们忠诚于国家,以生命捍卫边疆安全,展现了忠诚、勇敢、坚韧的形象,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永恒的英雄。
二、现代文学中的边防战士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文学作品中对边防战士的描写更加真实而饱满。
《边防战士》、《边防日记》等作品生动地展现了边防战士的艰辛生活和坚守信念的形象。
在这些作品中,边防战士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英雄,更多的是被赋予了平凡英雄的形象。
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平凡的坚守守护国土安全,展现出了新时代边防战士的精神风貌。
三、边防战士形象的意义和价值边防战士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塑造,不仅展现了他们的英雄气概,更重要的是传递了爱国、忠诚、牺牲精神的现实意义。
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国土,展现出了中华民族血脉相传的优秀传统。
这种形象的塑造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激励和感染着广大读者,激发了人们对边防战士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边防战士形象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极富有魅力和感染力的形象。
他们忠诚、勇敢、坚韧的品质,不仅展现出了大国情怀,更凸显出了中华民族的崇高精神。
作为文学作品的主题,边防战士形象在当代社会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对国家安全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每一个平凡人的最好激励。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边防战士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边防战士形象在文学作品中都承载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英雄气概。
传承经典文化彰显中国力量演讲稿
"嘿,伙计们!今天,我非常高兴地与你们讨论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即维护和捍卫我们伟大的经典我国文化。
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我们民
族的心跳正是通过流传我们的经典文学,艺术,哲学,价值观,我们
才能不断向全世界展示我国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和力量。
我们投资保持
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和活力是绝对关键的,这样下一代才能继续被我们
祖先的智慧和美感吹走。
让我们保持魔法的生命,人!"
我们传统的中华文化就像我们文明的心灵。
这都是关于我们根深蒂固
的习俗,信仰,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这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东西——今天对我们来说仍然很重要。
当我们潜入我们经典的文学作品时,它帮助我们与我们的文化遗产建立通联,也帮助我们与全世界珍
视各种形式的美和智慧的人建立通联。
在当前全球快速变革的时代,我们一定要捍卫和促进我们永恒的中华
文化,以此作为展示我们民族持久力量和活力的手段。
这一努力不仅
促进了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有力地表明了我国在世界舞台
上坚定不移的影响和力量。
在我们向前迈进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合作,保护,弘扬,把我国经典的中华文化传承给后代,确保中华文化作为
我国力量和影响力的象征,继续发光。
文学经典:现代文学名著导读
文学经典:现代文学名著导读导读:现代文学名著是文学史上的瑰宝,它们以精湛的艺术表达和深刻的人生思考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追捧。
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几部现代文学名著,探索其中的智慧和美学价值。
I.《活着》- 余华《活着》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现代文学名著,由中国作家余华所著。
这本书通过描述一个农民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影响。
1. 农民的辛酸人生在《活着》中,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充满了辛酸和磨难。
他经历了家庭的起伏、战争的洗礼以及政治运动的残酷,生活陷入了无尽的困境。
然而,福贵的坚韧和乐观让他始终保持活着的信念。
2. 社会变革的影响《活着》通过描述福贵所经历的历史事件,揭示了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对普通人的毁灭性影响。
这部小说引发了对权力、个人命运和人性的深思。
3. 生命的力量《活着》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的情感和生命力量令人动容。
无论经历多少困境,福贵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力量。
II.《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文学的经典之作,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
这本小说以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人生。
1. 时间与命运《百年孤独》通过展示布恩迪亚家族世世代代的命运,探讨了时间和命运对个人以及整个家族的影响。
小说中的人物像是时间的代表,他们注定了重复着相同的经历和命运。
2. 爱与孤独《百年孤独》中的人物面对着爱与孤独的抉择。
他们追求着爱情,却又常常陷入孤独的深渊。
这部小说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复杂而纠结的情感关系。
3. 历史与政治《百年孤独》也融入了历史和政治的元素。
小说中的马孔多镇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着拉丁美洲历史上那段动荡不安的时期。
马尔克斯通过小说揭示了权力、革命和斗争对人类命运的重要性。
III.《1984》- 乔治·奥威尔《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极富思考和警示意义的现代文学名著。
文学经典必备的品质
Essential Qualifications as a Literary Canon 作者: 肖四新
作者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510420
出版物刊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页码: 75-79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1期
主题词: 文学 经典 必备品质
摘要:由于文学经典的形成与认定机制有关,导致其所指滑动,无法对其品质作出明确界定。
但既然经典在社会的约定俗成中被分配与尺度、规范、标准等概念发生了关系,就说明它还是应该有相对稳定的内涵。
从已有的文学经典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能被人们所接受,同时又是文学经典必须具备的品质:经典应该是民族文学与美学传统的承载者与推动者;经典应该是文化主体性的捍卫者;经典应该是民族语言与文体运用的典范。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地文学抒发战争的情感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战地文学抒发战争的情感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而进行的一场英勇抗战。
在这场战争中,人们面对着生离死别、血雨腥风的残酷现实,他们以文字为武器,用文字抒发自己的情感,记录下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战地文学便应运而生,成为了中国抗战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文学家纷纷赴战场,他们以笔为枪,通过各种文章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以亲历者的身份,真实地记录了战场上的一幕幕血与火,残酷与英勇并存的场景。
他们用自己的文字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对战争的愤慨,同时也记录了人性的善恶、生命的温情。
这些作品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情怀和对抗战战士的赞颂,深深打动了一代代的读者。
战地文学中的作品形式多样,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以及战地日记等。
这些作品以真实、生动、感人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伟大。
例如,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聚焦于一个家族在战争中的命运变迁,展现了家庭成员在动荡的年代中的生活状态和对战争的消极反思。
此外,萧红的短篇小说《凤阳花》通过一个妇女为了给战士寄信的故事,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和战争中的温情。
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战争的悲壮,更更深切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元。
除了作品形式多样外,战地文学的主题也十分丰富。
这些作品既有以英雄人物为主线的史诗式作品,也有以普通人物为主线的现实主义作品。
这些作品既展现了战争中的英雄事迹,也揭露了战争中的丑恶现象。
这些作品力图通过文学的艺术手法,引发读者对战争和和平、人性和道义的思考。
例如,巴金的小说《家》中展示了一个小城镇上的普通家庭在战争年代中的遭遇,通过普通人物的生活细节,揭示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
战地文学不仅仅是表达战争情感的载体,更是为人们提供了抗战时期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一些作品成为了经典之作,被广大读者铭记在心。
这些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抗战时期人民奋勇抵抗的精神面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那段历史的重要性和传承的责任。
转向、对话和叙述:走向新时期文学的经典
、 -向 、1 q 转 -
、
段的 “ 经典 ” 品 。新时期 以来 , 作 文学 呈现 出多元 的审 美 形态 , 我们 应该 在新 的文化 背景下 对 “ 经典 ” 的生成进 行历 史 的审 视 , 打破 想 象 的神秘 之 “ ” 突 破传 统 “ 魅 , 经
的转换 。 在这 种背景 下 ,经典化 ” 不可能仅仅 通过“ “ 就 政
治化 ” “ 、主流化 ” 来完成 , 而是应该放 置在 民 间的空 间里 来展开 , 在公众评 判的平台上来叙述 。
么 彩
南 文 21l 批 论 方 坛 0O: 评 坛
民 间评价空 间的转换 需要更 多地 研究 公众对 文学
是对 “ 经典 ” 身的非议和 责难 。很长 时间以来 , 本 文学界 存 在一 种颠覆 、 构经典 的倾 向 , 新时期 文学 更是有 解 对
一
种“ 去经典化 ” 的声音 。早在 2 世纪 8 年 代末 9 0 0 0年
代初, 正值后现 代 主义思 潮西渐 东移 之际 , 对文学 经典
更是彰显 出经典 立场的种种迷茫和矛盾 。 果说文学经 如 典是 一定历 史时 期的读 者在 与文学 生态进 行充 分对 话 和有效叙述 的语境 中生成 的 ,那么面对 不断生成 的 、 极
典 立场 , 我觉得首 先要从对经典 的质疑转 向对经典 的捍 卫。实际上 , 新时 期文学 “ 经典化 ” 阻滞 的一个重要 因素
因素 的变化 紧密相关 的。 由于新 时期 社会经济文化 的复
杂变革 ,文学存在 的社 会组织模式 发生了复 杂的变化 , 其生产 、 和接受 的方 式也在这 种变化 中发 生了复杂 传播
与红色经典同行儿童读物推荐
与红色经典同行儿童读物推荐红色经典是指20世纪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辈们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创作的一系列以红色主题为中心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生动具体的方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的热血抗争历程,让人们对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故事魅力,红色经典作品成为了广大儿童读者的热门读物。
本文将向您推荐一些适合儿童阅读的红色经典作品。
一、《红星照耀中国》《红星照耀中国》是中国著名作家邓中夏的散文作品,以红军长征为背景,通过家庭悲欢离合的故事,展现了那个英雄的时代和伟大的红军精神。
故事情节紧凑,语言简练,适合小学生阅读。
通过读这本书,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家国情怀,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增强对红军的敬意。
二、《红岩》《红岩》是巴金先生的成名作,以红军战士宝瓶为主人公,讲述了他在革命斗争中英勇捍卫信念的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语言优美,适合高年级小学生读者。
通过读《红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革命烈士的崇高精神和不屈意志,激发他们对于正义和勇气的追求。
三、《我的兄弟姐妹们》《我的兄弟姐妹们》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以朱自清小时候与农村乡亲们的真挚友情为主线,深情地描绘了他的兄弟姐妹们共同度过的难忘时光。
语言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通过这本书,孩子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和乡村生活的温情,懂得亲情和友情的珍贵。
四、《红色家庭》《红色家庭》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一部红色题材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上海石库门的一个家庭为背景,描述了农村出身的革命先辈与工人群众的生活交往和艰难奋斗,展现了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本书适合中等程度的小学生和高年级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家庭的红色传统和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
五、《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是徐怀中的革命抗战小说,主要讲述了延安秦腔工作队妇女们的抗战故事。
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十分适合小学生阅读。
通过《红色娘子军》这本书,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妇女在革命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发他们对于平等和女性解放的意识。
论消费时代文学经典的重构
作者: 周春英[1]
作者机构: [1]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出版物刊名: 南方文坛
页码: 50-52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6期
主题词: 文学经典;消费时代;20世纪90年代;重构;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信息技术;中国文坛
摘要: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介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提升,中国文坛的情况变得错综复杂,主流文化边缘化,纯文学刊物大量缩减,消费文化占据主要市场,通俗文学盛行,文学经典被电视、电影、舞厅、酒吧和购物中心等大众文化消费形式所冲击和挤压。
在消费时代的环境下文学经典为何会日渐式微?如何捍卫文学经典?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文学前30年中的赵树理、孙犁、柳青、周立波、马烽、李準等,因为分别创作了具有时代标记的重要作品,并营造了自己独有的艺术天地,都堪为经典性的作家。而当代文学后30年中,写出了篇篇精粹的短篇小说的汪曾祺,写出了《白鹿原》的陈忠实,写出了《红高粱》的莫言,写出了《秦腔》的贾平凹,写出了《尘埃落定》的阿来,写出了《长恨歌》的王安忆,也都可视为经典性的作家。
当代文学没有经典是一种错觉
我们有一种错觉,仿佛一说“经典”,就是指古代人或者至少是前代人的作品。当代文学有没有经典、能不能创造经典,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在我看来,也许时间可以造就经典,但经典不是个时间概念,而是品质的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文学同样可以“经典”起来。
我们今天对经典的看法,存在着三个巨大误区:第一个误区,是对经典的神圣化和神秘化。很多人把经典想象为一个绝对的、神圣的、遥远的文学存在,觉得文学经典就是一个乌托邦的、十全十美的、所有人都喜欢的东西。这其实是为了阻隔当代文学和“经典”的联系。因为经性呢?回顾一下人类文学史,有这样特性的作品好像也没有。事实上,没有一部作品可以十全十美,也没有一部作品能让所有人喜欢。因此,把“经典”这个概念无限加重,使之绝对化、神秘化、神圣化、乌托邦化,其实是我们拒绝当代文学的一个借口。
一个民族的文学经典,是这个民族的精神史诗,记录了民族的心灵和情感,标识着共同的审美追寻和价值认同。而今,身处信息时代,各种新鲜资讯和时尚诱惑无处不在,经典陷入了尴尬:被时尚所惑,远离经典;以历史重估的名义,颠覆经典;在娱乐化浪潮的蛊惑下,消费经典……没有自己文学经典的民族是可悲的,有了经典却不知道珍惜更加可悲。毕竟,我们不能不承认,与文学经典提供的沉静而永恒的魅力相比,这些华丽的喧嚣难以支撑民族的本质精神。敬畏经典,重回经典。
第三个误区,是经典命名权。说一个时代的作品是经典,是当代人说了算还是后代人说了算?我们宁愿把一切交给时间,但是,时间本身是不可信的。在经典命名的问题上,我们还要回答的是当代作家究竟为谁写作的问题。当代作家是为同代人写作还是为后代人写作?幻想同代人不阅读、不接受的作品后代人会
接受,这本身就是非常乌托邦的。当代作家所表现的经验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是当代人更能理解还是后代人更能理解?当然是当代人更能理解当代作家所表达的生活和经验,更能够产生共鸣。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人对一个时代经典的命名显然比后代人更重要。
“经典化”是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
建构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经典,有一个“经典化”的标准问题。在我看来,“经典化”不是单一标准,近年来一些学者和批评家以所谓的纯文学标准丈量当代文学、决定经典与否,无论在学理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难以成立的。当代文学的经典化,应该是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
关于文学经典,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取其精髓,综合要素,可以大致作这样的概括:第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相得益彰,负载了民族的尤其是人类共通的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第二,艺术地概括了历史面貌与时代精神,具有时代与社会的深刻印记和某些超越时空的特质;第三,以独创的艺术形式涵养丰富的精神营养,具有耐久的可读性与丰盈的可阐释性。三者皆备,才算得上是经典作品。用这样的标尺来衡量古代和近代的文学作品,经过长久的时间淘选与阅读检验,什么人是经典作家,哪些书是经典作品,既不难判断,也容易形成共识。但如果以此来判断现代与当代的作家作品,看法就会不一,争议就会很大。这不仅因为现代和当代距离我们太近,认识需要一个过程,还因为人们在评判作家作品时,往往距离越近,越是严苛,所以才有当代文坛缺少文学大师、当代文学没有经典作品、当代文学不及现代文学等种种言论。
作为一种强大的文学传统,“红色经典”类的作品,是今人进行创作的重要阅读前提。今天活跃在文坛的“50后”“60后”作家,可以说都是在少年时期、在文学的启蒙时代、在可供阅读的作品甚少的文化匮乏中,接受了“红色经典”的熏陶。当然,这种接受因人而异,随世移易。不过,很多有成就的作家都把它作为创作的必要参照,有所借鉴,有所发扬,也有所规避和自省。孙犁《荷花淀》的清新俊朗,不但影响了刘绍棠、徐怀中等老一代作家,也影响了贾平凹、铁凝等今日的文坛大家。铁凝笔下那些鲜明的女性形象,确实是传承和发扬了孙犁的精神血脉。莫言自叙他最初的创作
捍卫文学经典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经典。这些经典历经岁月沧桑依然散发着永恒魅力,它融化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之中,成长为集体无意识。正因为如此,各民族的人民才会像珍爱宝藏一样珍爱自己的经典,反复地阅读它,持久地阐释它。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尤其不乏经典,从《诗经》开始,皇皇巨典,源远流长。经典是民族精神存活的证据。没有经典,就难有民族精神的表达。捍卫经典就是捍卫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21世纪的现实,与革命战争年代的社会生活相去甚远,但是,“红色经典”仍然是今天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近年来,《红旗谱》《青春之歌》《吕梁英雄传》《红日》等作品先后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根据左联作家叶紫的小说改编的《星火》还创下了当年央视收视率的新高。那些为了民族的新生而浴血奋战、舍生取义的英雄,无论在哪个时期、什么样的社会语境下,都是需要的,都是必须肯定的。韩少功曾经说“文革”结束多年之后再度观看《红色娘子军》,尽管时过境迁,新一代芭蕾舞演员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情爆发力也大不相同,但是剧作的感人力量仍然让他沉思。我们不必讳言“红色经典”有其自身和时代的局限,但是,在文化和文艺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它对于物质至上、欲望横流的警示,它对于正义、平等的吁求,它对于底层的苦难和受压迫民众的同情和尊重,都是当下的许多文艺作品所忽略乃至根本无视的。
第二个误区,是经典会自动呈现。很多人会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对文学来说,经典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只有在阅读的意义上才能够实现价值,没有被阅读的作品就没有价值,就不会发光。经典是在阅读中建构起来的。经典的价值本身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一部作品的价值一开始就是固定不变的,那这部作品的价值就一定是有限的。经典一定会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读者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价值,这也是所谓文学永恒性的来源。文学的永恒性不是指它的某一个意义、某一个价值的永恒,而是指它具有意义、价值的永恒再生性,它可以不断地延伸价值,不断地被创造,不断地被发现。所以说,经典不但不会自动呈现,而且一定要在读者的阅读或者阐释、评价中才会呈现其价值。我们要在积极的阅读中发掘经典。
不能也没有权利与经典隔绝
10年前西方有一本著作教人如何快速阅读,即在很短的时间内读大量的书并记住,但书中专门指出:文学书例外。说实话,文学经典的阅读没法不慢下来。
我们今天的阅读面临的危机在哪里?主要是提供给我们的读物太多,似乎到处都是可以读的东西。我们每天的时间不是被填满,而是根本就不够用。不停地产生“大师”,不停地诞生“杰作”。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发现都是糟粕。有的人一定要坚持“繁荣说”,认为空前多的出版物一定是创作的黄金时代,进入书店,架子上、地上堆的都是印刷品,网络上也都是,这怎么会贫瘠?可如果我们的阅读稍微苛刻一点,标准稍微抬高一点,对文学有一点深入的爱与认知,就会感到悲观。可读的文学作品真的是太少了。那么,读什么呢?最为可靠的方法,就是多读经典。经典最能打动人,也能给人以多种滋养。经典的美是经过千百年筛选、确立和检验的,历久弥新。大学课堂上推荐中国的经典,会一次次说到“屈李杜苏”和诸子百家,说到鲁迅。经过漫长的时间筛选出来的经典作家,我们无法遗忘。这就像阅读外国经典,不可能略过英雄史诗,还是要提到普希金、托尔斯泰、雨果和歌德一样。
的感受力。
我们不能也没有权力让自己与经典隔绝。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阅读最好的作品上,即经典的阅读上。当然,这里的经典不只是文学经典,还应包括其他人文学科。
“红色经典”仍是精神建构的重要资源
还有一个“红色经典”问题。“红色经典”诞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时过境迁,这些作品的价值还在,仍然值得阅读。但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人对“红色经典”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质疑,认为它够不上“经典”。事实上,无论你喜欢不喜欢,都必须承认,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建构中,“红色经典”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追求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在国家建设和繁荣的艰苦探索中,“红色经典”号召、鼓舞了千千万万的人。这些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所张扬的精神,使中华民族的面貌焕然一新。它的力量已大大超出了文学的含义,它的影响是同时期其他作品无法企及的。我们不能忘记“红色经典”。
如果昨天我们曾经被它感动,那么今天就尝试着重温那种感动。这是一种巨大的享受。人到中年,读了那么多所谓名著,充满了阅读体验,什么样的感动和失望都经历了,可是再读20多岁时读过的一些经典作品,仍然无法放下,仿佛又一次进入了作家所描述的那片草原,进入了他的乡村、他的天籁、他的故事。那真是没法说出来的复杂感情。经典对文字的还原,会在我们的经验世界里变得美不胜收、深不见底。
看一个民族的力量和前途,最终要看这个民族的个体素质,看精神面貌。几十万人口的城市竟然找不到一个能读诗的人,找不到一个热爱经典的人;虽然读了中文系,可是从未热爱过自己的专业——这样的族群是可悲的。就像文化不仅仅是一项产业一样,文学不仅仅是一门专业,它显现了人类对于真理的追求力,对于美
就受到了革命历史小说的影响,《红高粱》里很多有关战争场面的描写,包括对日本人的描写,实际上都跟《苦菜花》这样的革命历史小说有关。余华也讲过,他在少年时代最喜欢的小说是《闪闪的红星》,这让人联想到他在创作中屡屡选取成长中的少年作为主人公的偏好。
如刘勰所言:“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学的历史长河流淌到我们这个时代,一定会被打上我们这个时代的烙印,而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经典。从文学经典的三个基本要素来看,我们的新文学(现代和当代文学)也许少有三个要素同时兼备的经典作品,但一定会有接近于经典或具有经典品质的作家作品。已有学者指出现代时期的“鲁郭茅巴老曹”,就是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家。这种出自现代文学史的看法,确实不无道理。他们的作品因为葆有各自的思想价值与艺术特性,已成为现代时期不可替代的文学标记,正是经由他们,古典文学才得以成功地过渡到当代,开启了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