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文学鉴赏 课程教学大纲
文学鉴赏课程教学大纲文学鉴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通过学习文学经典作品,探讨作品背后的意义与艺术特点,帮助学生培养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学鉴赏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的内涵和特点。
2. 熟悉并理解各个文学流派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的文学批评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水平。
4. 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激发对创作的热情和想象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演讲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欣赏- 古代文人的儒家思想与文学创作- 《诗经》中的音乐与美学- 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表达2. 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欣赏- 20世纪文学运动与作品特色- 《呐喊》:新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品- 《围城》:现代都市生活中的孤独与挣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社会变革与个人命运的交织3. 跨文化文学作品欣赏- 西方文学与东方文学的对比与融合- 《傲慢与偏见》:英国风情与社会阶层的关系- 《骆驼祥子》: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与东方文化的碰撞- 非洲文学作品:黑人文化的自我反思与表达四、教学方法1. 多媒体展示:通过电子课件、视频素材等形式引入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进行文学作品的解读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与分析能力。
3. 课堂演讲: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分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学生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4. 创作实践: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结合所学知识体验文学创作过程,提升个人的创作水平。
五、教学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评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课堂演讲表现等。
2. 作业评估:针对文学鉴赏的相关问题和分析题目布置作业,以期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理论知识、作品解读及创作等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撰写人:课程总体介绍:《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欣赏》主要是通过对现当代文学经典名篇的解读,提高学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以作品为纲,兼及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种文体的发展脉络,对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读。
同时引入最新的学术成果,力求内容的新、准、精,让传统的作品选讲课焕发出新的活力。
注意引进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力求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前修课程:无学分及学时:4学分,48学时。
一、教学目的:本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其任务是熟悉各个历史时期、各主要文体的代表作家作品;大致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提高学生文学阅读、鉴赏、表达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学。
二、教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现代哲学、美学眼光正确分析、评价作家作品。
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人文传统。
学习中国知识分子感应时代的变迁而激起的追求、奋斗、反思的精神历程,学习他们为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所持有的特殊的立场和方式,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人文传统重铸的责任和使命。
三、教学内容:理论讲授:专题一现代小说。
具体内容包括: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茅盾的小说;巴金、老舍、沈从文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诗化”小说。
专题二现代诗歌。
具体内容包括:郭沫若的《女神》;新月社的诗歌;戴望舒、艾青、田间、臧克家的诗歌。
专题三现代散文。
具体内容包括:鲁迅杂文散文,朱自清、冰心、周作人、陆蠡等人的散文。
专题四现代戏剧。
具体内容包括:曹禺的戏剧。
实践环节:无课堂作业以及课堂辅导:课题1:根据每章节所学内容的不同,具体应用所学知识,给定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课题2:对于一些热点话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四、本课程为考察科目。
《现代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现代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作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素质类的通识选修课,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了解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经典作家的生命、情感、创作历程,重点把握其代表性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个性、艺术特色及其文学史价值。
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技能;加强对学生的现代思想、道德、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痛苦鲁迅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思想和文学创作情况,重点把握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原因以及他的重要作品,认识、理解鲁迅的崇高人格、精神、历史功绩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地位。
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介绍鲁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概况,对他的代表性小说作品加以重点阐释和分析。
本章重点、难点:鲁迅“痛苦”的根源何在,这种痛苦在其人生和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究竟如何理解鲁迅的精神气质及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和贡献。
本章参考文献:1.《鲁迅全集》(全18卷;必读1-9、11),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2.鲁迅博物馆编:《鲁迅年谱》(1-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3.曹聚仁:《鲁迅评传》,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4.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5.[俄]波兹德涅耶娃:《鲁迅评传》,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杨义:《鲁迅小说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本章思考题:1.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2.鲁迅从前期到后期思想有什么发展变化?3.鲁迅的小说《孤独者》和《在酒楼上》分别以什么动物为核心意象?如何理解这两篇小说的主题?4.如何理解鲁迅小说《伤逝》的主题?第一节“心里真藏着可怕的冰块”1.从“王子”到“叫化子”从家世和身世看,鲁迅经历了“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从“王子”而为“乞食者”或“叫化子”的痛苦变故。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5602043 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 学时 2 学分实验学时: 0 学时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中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是山西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选修课,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文学经典作品的基础知识,能够胜任一般性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所必备的基础文学常识。
课程重点是对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作品进行系统的深度解读,把握其精神内涵,领会其艺术精髓,为准确地理解文学史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丰厚遗产,培养大学生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文化素质。
课程要求:1.根据具体作品的文体特征,重点讲解重要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缘起、题旨主题、思想内涵、艺术特征以及相关的基本常识。
2.结合《中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学习。
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学习者应当特别注意各段内容的关键词,并以这些关键词为线索,就本课程所提供的思考题分类复习。
另外,参加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应当结合课程讲授,在阅读有关典籍时作出读书笔记。
这对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鉴于文学经典作品赏析课程内容比较庞博、学生对经典作品前期阅读较少等具体情况,本课程的授课过程:1.以讲授为主;2.每一章节教学过程中适当安排学生提问和讨论;3.辅助PPT以及文学作品的影视教学。
教学方法:1.注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就本人的学习经验来看,课前预习很关键。
而课后复习是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巩固,同样非常重要。
这样不仅有助于快速记忆需要识记的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
2.注意以史学脉络文学批评理论来赏读文学作品。
同学们在听课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还要努力寻找不同时期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前后联系,如此才能加深记忆,形成系统印象。
3.课内精读细读与课外大量阅读相结合。
课程部分作品是要重点介绍的,这也是考查的重点。
但要想学好这门作品鉴赏课,必须把教材中不讲的内容自读并尝试分析。
中华经典诗文赏析课程纲要
前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根据《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性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指导意见》及《高台县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和《高台县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本着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到一些国家下发的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的宗旨,经语文组全体老师的整合、删减、修改,编写了这本教材。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便是以文学家之众、文学作品之多而著称于世。
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
千百年来,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学作品,鼓舞着人们的志气,启迪着人们的智慧,丰富着人们的思想。
中学生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此我们选编了这本《中国经典诗文赏析》,目的是让学生更时一步了解我们中国文化精神内涵,吸收其中的精华,陶冶高尚的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
本书将诗、词、文熔作一炉,纵横贯通,注释赏析。
全书共收录优秀诗文36篇,为了便于中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文的意境、思想、内涵,我们除了对作品作精辟的赏析之外,还增加对作者生平、轶事的简介,每一节均有课前导读和文中提示或点评,这是本书的亮点之一。
另外,我们依据“课标”精神和中考实际,精心设计了赏析类思考题。
这是本书亮点之二。
为了扩大学生的视野,方便学生理解,每一课都配备了相应的视频资料,这是本书亮点之三。
中国经典诗文佳作,其内容博大精深,历史文化的内涵极为丰富,而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在编辑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妥之处,因此,衷心地希望广大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书在构想、编撰过程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对本书策划、修改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实施细则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外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课程名称(英文):Appreciation of works China and foreign ancient classical literature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代码:周学时: 4节总学时: 32节学分: 2学分先修课程:无开设专业:所有专业二、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一门为广播电视编导、主持、表演、动画等艺术类专业学生开设的通识平台课程。
分为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中国现当代作品赏析以及外国经典文学作品赏析三个部分.专业培养目标:一是为学生拓宽文学知识面,大致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概貌;二是以加深学生文学素养积淀为主要目的,引导其领会最具代表性的中外文学流派及其经典作品的主要旨趣和文学特色。
授课将循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着重对诗经、楚辞、左传、史记、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元明散曲、明清小说中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为他们的艺术实践提供必备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
以国别为专题分别介绍欧洲、美洲、亚洲等各国各地区经典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并推荐相应书目、分析其相关文学特点。
对学生的价值:学生不仅得到情操陶冶和对现当代社会生活的认知,还能在语言表达方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循着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着重对诗经、楚辞、左传、史记、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唐宋八大家散文、元明散曲、明清小说中的重要作品进行思想与艺术的分析,培养学生自学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为他们的艺术实践提供必备的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
为学生拓宽文学知识面,大致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概貌;二是以加深学生文学素养积淀为主要目的,引导其领会最具代表性的外国文学流派及其经典作品的主要旨趣和文学特色。
《中国文学经典选读》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学经典选读》课程教学大纲我国文学经典选读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我国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我国文学经典选读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深入了解我国文学的精髓,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课程将涵盖我国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品,以及对这些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拓展文化视野。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我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我国文学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 提高学生对我国古典文学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3.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读文学作品的能力,激发对文学创作的兴趣和热爱;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内容1. 先秦两汉经典选读:《诗经》、《楚辞》、《论语》、《孟子》等;2. 唐诗宋词选读:《唐诗三百首》、《宋词选》等;3. 元曲明小说选读:《西厢记》、《水浒传》等;4. 清代经典选读:《红楼梦》、《儒林外史》等。
四、教学方法1. 阅读与讨论:老师精选经典文学作品,推荐学生进行阅读,并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2. 课外阅读与写作:布置相关课外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撰写读后感、评论或小论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3.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音频、视频,展示相关图片,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4. 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与文学相关的展览、剧场演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课外阅读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解读,撰写一篇学术性论文。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我国文学经典作品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中华传统文化也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感悟。
希望学生们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保持对我国文学的浓厚兴趣,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欣赏》全册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欣赏》全册教案一、教材概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欣赏》是新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一部分。
该教材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研究和欣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背景、内涵和艺术特点;2. 分析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和人物形象;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经》选读2. 第二单元:《楚辞》选读3. 第三单元:《古文观止》选读4. 第四单元:《红楼梦》选读5. 第五单元:《西游记》选读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和研究材料,介绍每个单元的背景、作者及作品的特点;2. 阅读分析:学生独立阅读或小组合作阅读作品,按要求进行文本分析和理解;3. 创作写作:鼓励学生进行作文写作,以展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针对作品的主题、情节等展开思考和交流;5. 考核评价:通过测试、作业和课堂表现等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效果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课本和研究材料:《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欣赏》全册;2. 多媒体设备:提供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辅助材料;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和资源进行教学辅助。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质量、问答情况等进行评价;2. 作业评定:对学生的作文、文本分析等作业进行评分;3. 测验考核:通过定期测验和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价;4. 个人评价: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思维等进行全面评估。
七、教学建议1.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际案例,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同时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思考方式;3. 注重实践和体验:通过实地考察、展览参观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古代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文化魅力;4.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研究差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欣赏》全册教案最新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欣赏》全册教案最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欣赏教案最新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旨在呈现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精髓,使学生通过探索这些作品,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教案针对全册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3. 掌握基本的文学欣赏方法和技巧;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修养。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全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诗歌经典欣赏- 古代诗经典欣赏- 唐诗宋词欣赏- 元曲和明清诗欣赏2. 散文经典欣赏- 古代散文欣赏- 《红楼梦》片段欣赏- 清代散文欣赏3. 小说经典欣赏- 《水浒传》章回欣赏- 《西游记》片段欣赏- 《红楼梦》片段欣赏4. 其他文学作品欣赏- 戏曲经典欣赏- 经典故事欣赏四、教学方法1. 结合文学史的知识,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2. 通过朗读、解读和分析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文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3. 组织文学鉴赏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发表意见和见解;4.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内容的呈现和讲解。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评价:包括课堂参与积极程度、作业完成情况等;2. 成绩评价:通过考试或作业评分来评价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文学鉴赏活动评价:根据学生在文学鉴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评价。
六、教案改进与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教案实施的效果和问题,结合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改进。
同时,可以通过教学评估和课后调研等方式,对教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以提高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兴趣。
以上为《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欣赏》全册教案的最新版本,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教案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教案一、引言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瑰宝,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体。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智慧。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特点。
2. 能够运用相关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解读文学作品并进行赏析。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中国古代文学的概述(提供背景信息)- 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和分类。
- 重点解读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如崇尚自然、讲究辞章等。
2. 詩歌的赏析- 选择数首中国古代诗歌,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等。
- 分析诗歌的主题、结构和意境,并引导学生进行个人解读和感受分享。
3. 散文的赏析- 挑选几篇中国古代散文,如《岳阳楼记》、《论语》等。
- 分析散文的写作风格、文化内涵,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4. 小说的赏析- 选取几部中国古代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 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艺术手法等,引导学生进行读后感的撰写和分享。
5. 综合赏析- 将上述三种文学体裁的作品进行综合赏析,让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有一个整体认识。
- 引导学生对不同文学风格和主题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鉴赏眼光和文学审美能力。
6. 总结与扩展-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 提供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和文学作品,让学生进一步拓展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赏析教材,包括诗歌、散文和小说的选本。
2.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用于播放音频和视频资料。
3. 学生个人笔记本和写作用具。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2. 学生对文学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上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教案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上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学习古代文学名篇并进行赏析;3.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2.学习古代文学名篇赏析。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古代文学作品,引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2.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10分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重点突出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3.学习古代文学名篇赏析(30分钟)(根据教材要求,选择合适的古代文学名篇进行教学)4.小组合作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所学的古代文学名篇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展示与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并进行总结。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3.展示与总结法:通过学生的展示与总结,巩固所学内容并检验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教材: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上册;2.课件: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古代名篇赏析等内容。
六、教学反馈与评估1.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2.学生自评法:由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情况;3.练习与作业:布置相应的练习和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延伸1.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拓宽视野;2.写作指导:引导学生借鉴古代文学作品的风格和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名篇赏析有了初步了解,并培养了对古代文学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应该继续加强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和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中国文学欣赏_教案
中国文学欣赏_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背景和特点;2.欣赏中国文学作品的精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2.指导学生欣赏中国文学作品;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帮助学生欣赏中国文学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经典作品的介绍来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和理解;2.阅读法:通过阅读中国文学作品,借助老师的引导和解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讨论法:通过学生互动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文学的代表作品,并请学生随意选取一幅图片进行描述;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中国文学的印象,了解学生对中国文学的认识。
二、讲授(30分钟)1.讲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特点和代表作品;2.介绍中国文学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如爱情、家庭、友情、自然等;3.分析中国文学的美学特点,如朴素真实、含蓄细腻等;4.同时结合经典作品进行详细解读,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三、阅读和鉴赏(40分钟)1.分发文学作品的摘录给学生,指导学生阅读并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节;2.请学生讨论作品的表达手法和技巧,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3.引导学生欣赏作品的美,包括文字的形象描写、情感的真实表达等;四、总结(10分钟)1.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总结学生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对中国文学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中国文学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2.文学作品的摘录;3.学生讨论。
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2.文学作品摘录。
评估方式: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2.学生书面作业评价。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课程编号:4261319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总 学 时:37学时学 分:2学分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对外汉语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2课时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2课时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2课时1、郭沫若的自由体诗——《凤凰涅槃》《天狗》赏析2、徐志摩的新格律诗——《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赏析3、戴望舒的现代诗——《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第二章:中国经典小说欣赏 13课时第一节:小说的界定、分类及主要特征 1课时1、小说的界定、分类2、小说的主要特征第二节:明清四大章回小说欣赏 6课时1、《三国志通俗演义》——悲凉的战争画卷2、《水浒传》——英雄神话传奇3、《西游记》——神魔小说中的奇葩4、《红楼梦》——世情的无尽挽歌第三节: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2课时1、《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2、《故事新编》——开始于文明之初的话语叙述第四节:中国现代小说四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 4课时1、《家》——宏大历史叙事语境中的“家”2、《骆驼祥子》——一个城与人的故事3、《边城》——牧歌和挽歌的交响4、《传奇》——苍凉的乱世人生第三章:中国经典散文欣赏 7课时第一节:散体文的产生、发展与体式特征 1课时1、散体文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2、散体文的体式特征第二节:先秦散文经典——《论语》、《庄子》 2课时1、《论语》——《颜渊》、《阳货》、《子路》赏析2、《庄子》——《逍遥游》、《齐物论》赏析第三节:汉唐宋散文名篇欣赏 2课时1、《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唐宋八大家散文——《原道》、《小石潭记》、《前赤壁赋》、《醉翁亭记》第四节:中国现代散文精品欣赏 2课时1、《野草》——《秋夜》、《墓碣文》、《过客》赏析2、周作人、朱自清的“美文”——《乌篷船》、《背影》、《荷塘月色》赏析3、“京派”散文——《雅舍小品》、《画梦录》赏析第四章:中国经典戏曲欣赏 7课时第一节:中国戏曲的萌生与形成 1课时1、古代戏曲的形成与分类2、现代戏剧的产生及特征第二节:元杂剧的兴盛——《窦娥冤》、《西厢记》 2课时1、关汉卿与《窦娥冤》2、《西厢记》——花间美人第三节:明清传奇剧——《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 2课时1、《牡丹亭》——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心2、《长生殿》——一曲钗盒情,多少兴亡事3、《桃花扇》——扇底系兴亡第四节:中国现代戏剧双子座——《雷雨》、《茶馆》 2课时1、《雷雨》——划破暗夜的异响2、《茶馆》——当代话剧的一座丰碑三、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评和小组主题发言、课堂讨论为主,辅以学生的课外经典作品阅读,必要时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作品欣赏》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四号黑体)(一)总体目标:(小四号黑体)《作品欣赏》主要探讨了的文学创作历程,揭示了她作为文学家的独特品质。
文章重点关注了塑造的人物形象、意象构建、叙事风格以及文化观念等方面,并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评价。
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小说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了她所创造的精神世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通过学习的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文学素养以及较高的文学修养,同时也锻炼学生在文献阅读和审美鉴赏方面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小四号黑体)(课程目标规定某一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五号)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1 本《作品欣赏》课程旨在通过对现代女作家的相关专题研究,揭示她在创作上的独到之处以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同时,通过认识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探讨她对于世界、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观察与表现。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和从事研究的批评能力。
1.2通过对核心知识和前言理论学习,掌握文献检索等工具性知识,拓宽学生的跨学科视野。
课程目标2:能力目标2.1通过写作的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培养学生基本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2.2通过对小组合作、项目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参与,改善学习策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文字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目标3:素质目标3.1培养学生追求卓越精神和刻苦务实的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巩固专业思想,增强民族自豪感。
3.2培养学生立足学科与行业领域,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能够积极传播中语文化和中语文明。
(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应各类专业认证标准,注意对毕业要求支撑程度强弱的描述,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一致(五号)(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小四号黑体)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五号)(大类基础课程、专业教学课程及开放选修课程按照本科教学手册中各专业拟定的毕业要求填写“对应毕业要求”栏。
中国文学欣赏教案
中国文学欣赏教案教案:中国文学欣赏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并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文学名篇,理解其内涵和艺术价值。
教学内容:1.中国文学的概述(1)中国文学的定义和特点(2)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3)中国文学的各个时期和代表作品2.中国古代文学的欣赏(1)古代诗词的欣赏(2)古代散文的欣赏(3)古代小说的欣赏3.中国现代文学的欣赏(1)现代诗词的欣赏(2)现代散文的欣赏(3)现代小说的欣赏教学方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学的魅力。
2.阅读理解训练: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3.写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多媒体资料展示中国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
2.概述中国文学和其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文学的独特风格和价值。
3.介绍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中国文学的演变和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4.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篇中国古代诗词或散文进行分析和欣赏。
每组选取一首作品进行展示,并分析其主题、情感和修辞手法。
5.课堂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讨论结果,全班共同欣赏和讨论。
6.阅读理解训练:教师提供几篇中国现代文学名篇让学生阅读,并提出相关问题。
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含义和艺术价值。
7.写作训练:要求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中国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的主题、情感和修辞手法,并撰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8.学生作文展示:学生上台讲述自己选择的作品和写作的思路,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9.课堂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并对中国文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强调。
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等环节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4261319
英文课程名: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总学时:37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对外汉语
先修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欣赏》是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将系统地为学生讲解文学作品的各种体裁与文本特点,并结合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著作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赏析技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经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通过阅读和分析经典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四章
第一章:中国经典诗词欣赏 10课时
第一节:诗词的产生及体式特征 2课时
1、诗的产生及各类体式
2、词的兴起、特征及分类
第二节:先秦诗的顶峰——《诗经》、《楚辞》 2课时
1、《诗经》——《关雎》、《蒹葭》赏析
2、《楚辞》——《离骚》、《湘夫人》赏析
第三节:繁花似锦唐代诗——李白、杜甫、李商隐 2课时
1、李白——《将进酒》、《蜀道难》赏析
2、杜甫——《春望》、《登高》赏析
3、李商隐——《夜雨寄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第四节:宋词三大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2课时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赏析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赏析
第五节:中国现代新诗三大家——郭沫若、徐志摩、戴望舒 2课时
1、郭沫若的自由体诗——《凤凰涅槃》《天狗》赏析
2、徐志摩的新格律诗——《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赏析
3、戴望舒的现代诗——《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第二章:中国经典小说欣赏13课时第一节:小说的界定、分类及主要特征1课时
1、小说的界定、分类
2、小说的主要特征
第二节:明清四大章回小说欣赏6课时
1、《三国志通俗演义》——悲凉的战争画卷
2、《水浒传》——英雄神话传奇
3、《西游记》——神魔小说中的奇葩
4、《红楼梦》——世情的无尽挽歌
第三节: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2课时
1、《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2、《故事新编》——开始于文明之初的话语叙述
第四节:中国现代小说四大家——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4课时
1、《家》——宏大历史叙事语境中的“家”
2、《骆驼祥子》——一个城与人的故事
3、《边城》——牧歌和挽歌的交响
4、《传奇》——苍凉的乱世人生
第三章:中国经典散文欣赏7课时第一节:散体文的产生、发展与体式特征1课时
1、散体文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
2、散体文的体式特征
第二节:先秦散文经典——《论语》、《庄子》2课时
1、《论语》——《颜渊》、《阳货》、《子路》赏析
2、《庄子》——《逍遥游》、《齐物论》赏析
第三节:汉唐宋散文名篇欣赏2课时
1、《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唐宋八大家散文——《原道》、《小石潭记》、《前赤壁赋》、《醉翁亭记》
第四节:中国现代散文精品欣赏2课时
1、《野草》——《秋夜》、《墓碣文》、《过客》赏析
2、周作人、朱自清的“美文”——《乌篷船》、《背影》、《荷塘月色》赏析
3、“京派”散文——《雅舍小品》、《画梦录》赏析
第四章:中国经典戏曲欣赏7课时第一节:中国戏曲的萌生与形成1课时
1、古代戏曲的形成与分类
2、现代戏剧的产生及特征
第二节:元杂剧的兴盛——《窦娥冤》、《西厢记》2课时
1、关汉卿与《窦娥冤》
2、《西厢记》——花间美人
第三节:明清传奇剧——《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2课时
1、《牡丹亭》——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心
2、《长生殿》——一曲钗盒情,多少兴亡事
3、《桃花扇》——扇底系兴亡
第四节:中国现代戏剧双子座——《雷雨》、《茶馆》2课时
1、《雷雨》——划破暗夜的异响
2、《茶馆》——当代话剧的一座丰碑
三、教学方法
以教师讲评和小组主题发言、课堂讨论为主,辅以学生的课外经典作品阅读,必要时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有效实现教师讲解与学生预习、自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与提问提示相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四、成绩考核
本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以考查形式进行,学期末上交一篇有关经典文学赏析的课程论文,平时则以随堂提问、读书笔记等形式进行考查。
五、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袁世硕,人民文学出版社
2、《诗国文苑:古代文学经典选读》,康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朱栋霖,高等教育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品选讲》(上、下),王泽龙,李遇春,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感性的归途:阅读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姜飞,四川人民出版社
6、《多维视野中的百部经典》(中国古代文学卷、中国现当代文学卷),吴秀明,浙江古籍出版社
7、《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古代文学卷》,吴建国,中南大学出版社
8、《文学名著精品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卷》,方长安、曾凡解,中南大学出版社
9、《文学欣赏》,胡山林,清华大学出版社
10、《文学欣赏》,肖志刚,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相关网站:中国知网CNKI,读秀图书搜索,书生之家,超星电子图书,万方数据库,龙源电子期刊
工具软件:CAJViewer,PDF Adobe Reader,超星阅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