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对比.wps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比较吴军(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81 200807040127)摘要:一提到“吝啬鬼”的形象,人们很容易地会想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儒临外史》),一个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严监生和葛朗台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外吝啬鬼的代表,通过对严监生与葛朗台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比较能较好的认识到中国文学作品与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吝啬鬼差异严监生葛朗台在文学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的吝啬鬼形象。
其中外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而中国四大吝啬鬼是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一文钱》中的吝啬鬼卢至、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的监河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这8个闻名中外的吝啬鬼形象可以说代表了中外文学史上对吝啬鬼形象描写的最高成就。
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其中中国的吝啬鬼形象与外国的吝啬鬼更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下面举例葛朗台与严监生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典型来比较一下中外吝啬鬼的差别。
严监生和葛朗台,这两个人物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各自特有的艺术魅力活跃在世界文学画廊中。
但是如果将他们二人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都被称为“吝啬鬼”,两人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他们身上却有很多的不同点,有些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
我们从他们各自写作的背景以及两个人物形象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写作背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于1750年左右,乾隆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当时国内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发展十分缓慢,封建专制统治依然“牢固”,因而吴敬梓能够塑造的也就是一个贪婪的封建地主的形象,他不可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塑造出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
外国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对比分析
外国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对比分析四大吝啬鬼分别出自:夏洛克——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阿巴贡——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葛朗台——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泼留希金——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果戈里的小说《死魂灵》,两个戏剧文学形象,两个小说主人公。
这四个吝啬鬼形象虽然由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不同作家创造,却都超越了时代和地域的限制,而表现了内在精神世界方面的极度相似——惊人的贪婪和吝啬。
追求物质财富成为吝啬鬼们的绝对欲念,是他们生活的惟一目标,主宰了他们的一切意识和行为。
除了受共同的本性支配外,四大吝啬鬼都以自己鲜明独特的个性行事。
●凶狠刻毒的夏洛克。
夏洛克出现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初期,是一个属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旧式高利贷资产者。
掠夺金钱,聚敛财富,是他生活的惟目的。
为此,他的个性表现为最残忍的凶狠刻毒,完全丧失了“人性”,与友谊、慈爱无关,成为魔鬼的化身。
他虽然拥有大量财宝,但不仅自己拒绝一切享受,还不给仆人饱饭吃,迫使仆人不得不另找主人;他从来不给女儿任何享乐,反叫她死守家门,不得外出一步,逼得女儿离家出走后,他想到的只是“我的银钱”,恶毒地诅咒亲生女儿:“我希望我的女儿死在我的脚下。
”安东尼奥为成全朋友巴萨尼奧的婚事,向夏洛克暂借三千块钱。
夏洛克居心回测地与安东尼奥签订份到期不还钱就从借者身上割取一磅肉的血腥“借约”。
谁知借期已满,安东尼奥因故未能还钱。
凶狠狡猾的夏洛克告到法庭,并拒绝公爵与众人“慈悲为怀”的劝告,表示“把整个威尼斯给我,我都不能答应”,立即宣判,照约割肉。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聪明果断的鲍西娅粉碎了他的阴谋诡计,他最终落得个人财两空的可悲下场。
他想谋害别人性命,却“活活要了他的命”。
莎士比亚以高超的艺术技巧,活画了夏洛克凶狠刻毒的个性特征,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对现实邪恶力量的胜利。
●贪婪狡猾的阿巴公。
17世纪法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高利贷剥削仍是发财致富的一大捷径,阿巴公恰好看中了这一点。
阿巴贡与三大吝啬鬼的异同浅析
阿巴贡与三大吝啬鬼的异同浅析在璀璨的欧洲文学长河中,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的《悭吝人》中的阿巴贡,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以及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四大吝啬鬼有异有同,本文重点是阿巴贡与另外三大吝啬鬼的异同。
《悭吝人》一剧的情节从古罗马作家普劳图斯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
主人公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谁拿了他的钱宛若夺了他的命,同样,他吝啬成癖。
剧中情节:在不用马时,将马拴在马厩,也不喂食,在需要用到马车时,再喂马,而马已经连它自己都拉不动了,更何况说是车呢。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对自己也同样如此,以至于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吃荞麦,这都是通过他的仆人描述的。
他的儿子穿着当时的普通服饰,他便强调衣服的价格,说还不如去放债,并准确的报出盈利的数目;在他的仆人衣服上有破洞时,他便让他倚着墙,这样就不会影响他家的形象,有油渍时,便让用帽子挡着,吝啬至极,在发工钱时总会准备大吵一架,以便找理由不给钱。
同时,他还不顾儿女各有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足以当她父亲的老爷,丝毫不顾及儿女的意愿。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活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的形象。
在他藏那一万法郎是,每天都要去看一看,比关心自己的儿女更甚,他爱自己的儿女,但是他更爱钱。
恩格斯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说的,是一个‘这个’如此。
”四大吝啬鬼虽都是守财奴,但是他们都有着鲜明独特的个性。
莎士比亚写夏洛克,他虽是一个贪婪狠毒的高利贷者,同时又是一个生活在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他承受的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宗教的迫害。
他被众人骂作异教徒和杀人的狗,长袍和胡须上被人吐上唾沫,甚至像野狗一样被人踢来踢去。
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既可恨又可怜,这博得观众和读者的一点恻隐之心。
从严监生到葛朗台_中西文化中吝啬鬼形象之比较.
贪婪和吝啬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孽生兄弟。
我国宋代就有人给贪婪的吝啬鬼作了绝妙的定义:“ 虱子背上抽筋 , 鹭鸶腿上割肉 , 古佛脸上剥金 , 黑豆皮上刮漆。
” 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吝啬鬼们贪得无厌的共性。
在西方文学中 , 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 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 , 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 ·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 以及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 , 就是这一绝妙定义的最好诠释。
他们既贪婪成癖 , 又吝啬成鬼 , 沦为物的奴隶而失去正常人的本性 , 以至于对人对己都显示出异于常人的克扣。
生活上爱财如命 , 吝啬成癖。
吝啬鬼们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 , 不考虑现实需求 , 一味地惜财克扣 , 过着乞丐般的生活。
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家财万贯 , 农奴上千 , 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 颈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 , 是旧袜子 ? 腰带还是绷带 ? 不能断定。
但决不是围巾。
…… 一把发黄的牙刷 , 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 , 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悭吝人》里的阿巴贡自己常常饿着肚子上床 , 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 , 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葛朗台的吝啬也是出了名的 :夜晚点两根蜡烛 , 他必定要吹熄一根 ; 谁碗里的面包渣不吃干净 , 他就会老大不高兴 ; 尽管他很有钱了 , 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 , 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对待家人薄情寡义 , 不近人情。
阿巴贡、葛朗台为了金钱愿意牺牲儿女们的幸福。
前者执意让儿子娶有钱的寡妇 , 女儿嫁给有钱的老头 ; 后者威逼女儿不许谈恋爱。
泼留希金做的更绝情 , 女儿成婚 , 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 ; 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 , 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 , 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 , 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
葛朗台还从物质上和精神上折磨自己的妻子 , 全然不念夫妻情分。
在他们的身上 , 已经完全褪去了人性的光环 ,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赤裸裸的金钱贸易关系 , 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厉害关系。
中外吝啬鬼
选自吴敬梓旳《儒林外史》
能省一根是一根,虽然是灯芯! ——严监生
不还我钱,就割你肉! ——夏洛克
学习字词
癖(pǐ)好(hào ) 吝啬(sè)
执著(zhuó) 咂摸(zāmo) 面面相觑(qù) 骇(hài)呆了
诱哄(hǒng) 箍(gū)桶匠 奄(yǎn)奄一息 恬(tián)淡隐忍
牵肠挂肚(dù) 两 讫(qì) 裴(péi)日冷
咄(duō)咄怪事 一古(股)脑儿 文采斐(fěi)然
飞(蜚 fēi)短流长 蜚(fēi)声海外
第三部分:诱骗继承权。
第四部分:看守密室。 第五部分:临终言行 。
抢夺梳妆匣
传神之处:动作描写——( )
抢夺
发觉
梳妆匣
交回
爱财
诱骗继承权
诱骗
提出
继承权
骗到
骗财
传神之处:语言描写——( )
“骗继承权”这个场面让人目瞪口 呆,甚至能够说是惊心动魄。这个 场面跟前面旳“抢梳妆匣”不同。 “抢梳妆匣”不但有动作、语言, 而且语言往往配合着动作、神态, 描写是立体旳。而这个场面更多是 对话,没有什么人物旳神态。如:
就在这时候,葛朗台太太旳身体越 来越差,假如妻子死了,女儿欧也 妮就继承母亲旳遗产,他就要对女 儿报告财产旳数目,可“那简直是 抹自己旳脖子!”于是他决定向欧 也妮屈服,巴结她,诱哄她,以便 自己到死都能抓着几百万家财旳大 权。
情节构造: 第一部分:交待了葛朗台旳性格特点 和情节发展旳矛盾冲突。 第二部分:抢夺梳妆匣。
中俄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对比分析
时却 舍不 得 吃 、 不得 喝 , 至 , 病 的时 候也 不 舍得 花钱 舍 甚 有 去看大 夫 , 真真是过分 爱财 , 用不 用 。在 他 的一 生 当 中聚 该
敛 钱 财 就 是 他 生 活 的 主 旋 律 ,而 死 死 守 住 财 产 则 是 他 一 生
21儒 林 外 史 》 严 监 生 。 .《 之
大多 数人对 严 监生吝 啬 的表 现 , 象最 深刻 的莫 过 于 印
作 者 对 他 临 终 之 际 那 段 精 辟 的 描 写 : 话 说 严 监 生 临 死 之 “
严 监生与泼 留希金 都是本 国土生 土长 的 ,在 时代 背景
和 社 会 现 实 共 同 作 用 下 产 生 的 “ 形 儿 ” 然 而 , 于 他 们 生 畸 , 由 活 在 不 同 国 度 , 拥 有 着 不 同 的 文 化 背 景 , 此 虽 同 为 吝 啬 又 因
时, 伸着两个 指头 , 总不 肯断气 , 几个 侄儿 和些家 人 , 都来讧
乱着 问 ; 有说 为两 个人 的 , 有说 为 两件 事 的 , 说 为两处 田 有 地的. 纷纷不一 . 却只管摇头 不是。 氏分开众人 , 上前道 : 赵 走
‘ 爷 !只有 我 能 知 道 你 的 心 事 。你 是 为 那 盏 灯 里 点 的是 两 老
3两 个 吝 啬 鬼 的 差 异 .
品中的吝啬鬼 都有哪些典型 。
外 国文学作 品当 中。 众所周 知的吝啬 鬼形 象很 多 , 莎 如 士 比亚 作 品《 尼斯 商人 》 的夏洛 克 , 威 中 巴尔 扎 克笔 下 的欧 也妮・ 葛朗 台 , 以及俄 国作 家果戈 理《 死魂 灵》 里栩 栩如生 的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学了《守财奴》,同学们记忆最深刻的恐怕是葛朗台临死前想抓住教士的镀金十字架的情节。
其实,作家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通过深刻的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塑造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社会生活。
除了葛朗台,在中外文学作品中,还有一群令读者过目难忘的吝啬鬼形象。
在欧洲文学作品中,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果戈理小说《死魂灵》里的泼留希金,以及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堪称吝啬鬼典型。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泼留希金是前苏联封建农奴制下的地主。
夏洛克是封建社会解体、资本原始积累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
阿巴贡是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是十八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这四大吝啬鬼,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
在我们中国文学作品中也能找到四大吝啬鬼形象。
他们是思想家庄子《外物》篇中的监河侯,明代徐复祚的杂剧《一文钱》中的卢至,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现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
其中,《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是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吝啬鬼。
作家这样来描写严监生临死前的场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
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
’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
论中外文化差异下吝啬鬼形象
目录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概述 (1)(一)西方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 (1)(二)中国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 (1)二、中西方文学吝啬鬼形象比较 (2)(一)中西方吝啬鬼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性特征 (2)(二)作家创作手法比较 (5)(三)作家创作思想比较 (5)三、形象差异中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6)(一)金钱观上和人情观上的差异 (6)(二)当今吝啬鬼折射出的文化差异 (7)四、中外文学中吝啬鬼形象的价值评判 (7)(一)正面分析 (7)(二)反面分析 (8)五、总结 (9)参考文献 (10)一、中西方吝啬鬼形象概述(一)西方文学中吝啬鬼的表现享用不尽的财富是西方文学中大多数吝啬鬼所共有的特点。
但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吝啬鬼却全都嗜财如命,对一点小事都会斤斤计较。
即使一辈子花不完的财富也没有阻止他们过着乞丐一般贫苦简陋的生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果戈里塑造的富人泼留希金,光是农民奴隶就有上千个,家里资产更是雄厚富有,但一如既往的小气吝啬。
果戈里是这样描述的:“颈子上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
但敢肯定这决不是围巾。
……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
”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巴贡为了节省,经常饿着肚子睡觉,有时实在忍受不了饥饿就跑到马棚和马抢荞麦吃。
巴尔扎克作品《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他的小气肤浅也是人人皆知的,就连每天家人的食物也要自己按量亲自分发,哪怕是多点了一根蜡烛也要熄灭一根才能安心睡去。
可见这些吝啬鬼的心中只装着金钱!吝啬鬼们完全在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做人的道德。
拥有享用不尽的财富,自己却过得像个乞丐一样还时常惦记邻居家值钱的东西,并时不时偷来一些,这就是泼留希金。
上千个农奴只发给他们一双靴子。
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把钱借走,哪怕带有“给”“借”意思字眼都会让他感到不舒服。
另一个吝啬鬼夏洛克,他手下的奴人因为吃不饱穿不暖个个面黄肌瘦,可怜的像个骷髅,他却视而不见。
中外吝啬鬼比较
中外吝啬鬼比较《欧也妮.葛朗台》的葛朗台和《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的比较18世纪,中国的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创造了一个严监生的形象,一个世纪后,法国的巴尔扎克在《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创造了一个葛朗台形象,这两个艺术形象性格很相似:吝啬而缺少人情,被人同指为“吝啬鬼”。
他们同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悭吝鬼形象。
相同点:严监生以及葛朗台,都是根据作家对人生的独特体味,对社会的深刻观察,着眼于一定历史时期的人的思想、感情、命运、心理冲突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与揭示中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包含着作家本人对生活的反省。
不同点:没落的封建社会vs上升的资本主义1严监生生活于封建阶级衰落的中国,清王朝虽然显出一派繁盛的景象,黑暗腐朽的迹象已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显露出来。
他的形象是吴敬梓体会到世态炎凉、自觉批判封建社会、追求个人性解放和民主思想时所塑造的,是没落封建文化的产物。
2葛朗台生活于资产阶级上升时的法国,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和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
他的形象是巴尔扎克深感金钱的魔力,领略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觉察到社会痼疾的资本主义现实时,坚持“真实”、“典型”地“照原样表现世界”所塑造出的,是他对这个独特的社会独有的观察与长期的思考的结果。
为保财而破财vs为守财而敛财1、严监生拥财万贯,并用钱捐得一“监生”,可以与官府来往,但没有特权,因而对于财产的保护也是提心吊胆,从而产生恐惧,“不时哭泣,精神颠倒,恍惚不齐”,“时时忧贫,日日惊事,并不见一天受用”,他想保财,但又保不了,他想节约,但又不得不以破财来保财。
2、葛朗台混迹革命,使得他投身商场后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金钱的收敛,占公家的,耍弄手腕,投机倒把,放高利贷,倒卖黄金……不断的攫取、扩充财富。
在金库门前一盯就是几个小时,不信任别人,虽身体不动,但整个思想身心都在围绕金钱转动着。
其实,这就是恋物(金钱)癖。
封建宗族制vs基督教文化1中国的封建家族制是以忠孝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将个人束缚在严密的伦理体系之中,强调个人的伦理责任和义务. 所以严监生受家族制的影响,在正妻死后,不得不心疼的花银子把生了男孩的妾扶正,把家产交给她们娘俩,不得不给两个舅子几百两银子,一家四口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只有在儿子闹的时候,才会到熟切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
东方的守财奴与西方的悭吝人:--中外戏剧中吝啬鬼形象塑造艺术异同论略
当作
个主要事件米描写有关 。若细细研读
番 , 中其实是不乏对贾仁兴办 当铺 的铺叙 的—— 典当业本为封 剧
・
21 ・
维普资讯
第 1 卷 9
攀枝花 大学学报
第2 期
建社会里最残酷而毒辣的剥 削方式之一 。贾仁在经 营中 , 常安排着九丹厮赖” “ 。纳了利从 头再索 - …陷穷人 的 - CL 、 ' 毒 性儿歹” “ J ,专与饥饿 民为害” 剧作 家对 他 的恶 行 劣迹 禁不住 呵斥 为 铛 内见财 也去抓 , 了他 三五 油 富
田古典 力义戏刚家奠里哀的喜剧《 悭斋人》 便均 以塑造 ‘ . 悝吝人” 而见长 . 巾的两位 r 剧 人 贸f和 岫巴 .一l l …
作为“ 东方 的守 财 奴 与‘ 方 的 吝啬 鬼 相 映 成 辉 垂 史 册 。 西 而 名
何谓。 悭吝 ” 我 国古代 辞书解释 为:悭吝 . 。 考 蠹而不舍之谓 也 照今人通俗 的水
要选取属于同一体裁的《 看钱奴》 悭吝人》 与《 为具体研究对 象 , 拟从人 物塑造 异 同性 之艺术视 角 , 就有 关中外 戏 剧 中的“ 悭吝人” 问题略抒 已见 。
一
、
两 位 中外 “ 吝啬 鬼 ” 共 同性 比较 之
首先 ,看钱 奴》 悭吝人》 《 与《 中的主人公 贾仁 与阿 巴公 , 都有一个相 同的 身份 : 高利贷 者 。阿 巴公放高 利贷 , 不仅 依赖现金放息 . 而且还 善于乖人之危 , 昧着 良心 无甚价值 的旧物折成 高价克扣 债户 中巧取豪夺 , 从 牟取
暴利 。此从他经 由掮客西蒙老板 向债户 ( 没想到是 自己的儿子 ) 所提 的苛刻条件可见一斑 : 不但是 公然 高出当 时法定 的五厘 二之五倍的二分半利息 出手 , 且用 父亲 的做法丧尽天 良。贾 仁说起来也是 堆破烂 货抵 当三千 法郎 的现金 。这 就难怪儿 子见 面后 . 斥责 位 高利贷者 . 只不 过人们对这 一点不 甚注意 , 或许 此与剧作 家未将它
中西吝啬鬼形象——以严监生与泼留希金比较为例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中西吝啬鬼形象——以严监生与泼留希金比较为例文倩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 要:通常认为,西方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是指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和泼留希金四人,而严监生也被称为吝啬鬼,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吝啬鬼形象的代表。
综观前四人,笔者发现,泼留希金和严监生二人处在不同时空和文化背景下却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具有类同性,因此可比性较强,所以本文是以类型学为基础展开泼留希金和严监生的比较。
细读文本后我们又会发现二人各有特点,并且关于严监生是否该被归类于吝啬鬼说法不一。
通过探究背后的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应站在多角度去看待和理解这一现象。
关键词:泼留希金;严监生;吝啬鬼[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74-02一、人物形象解读1.1泼留希金首先我们来看看泼留希金,他是俄国大家果戈里《死魂灵》(又名《死农奴》)中的一个典型封建腐朽的地主代表。
本为富豪却貌似乞丐,“那人身上穿的衣服不伦不类,很像一件女人的长罩衫;头上戴的是农村仆妇常戴的那种尖顶帽子”,以至于奇奇科夫第一次见到他时难以判断出他的性别。
泼留希金拥有大量财富却还嫌少,“他每天仍然要在村子里转悠,眼睛不断地瞄着路边桥下,不管看到什么——旧鞋底也好,娘儿们的破布也好,铁钉也好,瓦片也好,他都要捡回家去”,所以街道在他走过之后也不用再打扫了。
然而他家业的主要部分每年都在陆续消失,因为他目光短浅,只看到捡来的那些废旧物品。
向他来收购农产品的商人跟他讲价钱,他却不肯商量,时间长了甚至没有人愿意再来。
他的庄稼垛和草垛变成了纯粹的粪堆,面粉硬得必须用斧子砍。
最难以理解的是,泼留希金已经丧失了人性,因为憎恶军官,所以对嫁给骑兵上尉的女儿和担任军队职务的儿子除了诅咒没有别的,连给小外孙的礼物却也仅是一颗纽扣。
他不给身边人一丝关爱,同样的,也得不到别人的爱。
可以看到,他是绝对的一毛不拔,典型的吝啬鬼。
中西古典戏剧中著名“吝啬鬼”形象差异性之比较
中西古典戏剧中著名“吝啬鬼”形象差异性之比较作者:张彧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1期摘要:中国文学中的贾仁可谓东方吝啬鬼之典型;而夏洛克、阿尔巴贡与葛朗台、泼留希金四人一起并称欧洲文学画廊中“四大吝啬鬼”之典范。
这些“吝啬鬼”形象既有突出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
两者之间存在着“同质中寻异趣,异质中求同律”的某些可比性。
本文选取郑廷玉《看钱奴》剧中的贾仁和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莫里哀《吝啬鬼》剧中的夏洛克、阿尔巴贡这三个中外古典戏剧中颇具代表意义的“吝啬鬼”形象的差异性进行比较。
关键词:吝啬;贾仁;阿尔巴贡;夏洛克;差异性作者简介:张彧,女(1990-),辽宁省鞍山市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1-0-02恩格斯在《致敏·考茨基》一文中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像老黑格尔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如此。
”如前所述,虽然“吝啬鬼”们体现出诸多共同特征,但共性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渗透于鲜明的个性之中。
《看钱奴》与《吝啬鬼》、《威尼斯商人》三部作品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它们毕竟出自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三个作家之手,因此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
同为“吝啬鬼”,贾仁、夏洛克和阿尔巴贡在“怎样吝啬”上显露出“我行我素”的各自独立行为方式。
贾仁志得意满,时时处处摆阔气,一副财大气粗、盛气凌人的样子。
他在与别人讲话时须听到人家称他“财主”二字才高兴,动辄张口闭口“兀的不富贵杀我也”,尽管自己吝啬到了死都不肯多花钱的地步;而阿尔巴贡则处处装穷,事事做得寒酸,一副穷鬼模样,总是害怕别人知道他有钱;夏洛克则是贪得无厌或冷酷无情的代表,集吝啬、贪婪、残酷于一身,比阿尔巴贡有过之而无不及。
贾仁的身上依稀尚存着中国民族传统的子嗣观念,于铜臭味里还散发一丝“人味”。
浅谈严监生与泼留希金吝啬的异同
谈严监生与泼留希金吝啬的异同摘要:在世界文学史上,不仅在外国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典型的吝啬鬼。
在不同的时空下,这些人物既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他们又各有特点。
作者、社会时代背景、文化的差异都会对人物塑造产生相应的影响。
严监生与泼留希金虽然都被称作文学史上的吝啬鬼,但他们在很多方面又显示出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泼留希金严监生相似性差异性类型正文:吝啬鬼这一形象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对于这类形象,不仅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也有公认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明代徐复祚杂剧《一文钱》中的卢员外等,他们在公众的心目中的形象已是较为固定的。
在地域和时代存在着的差异,作家的思维方式也各有特点的条件下,不同国别、不同时代的作家们在异时空下共同塑造了这样的一类吝啬鬼形象,但每一个具体人物的刻画又各有特点。
在本文中,主要就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和中国清代作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进行一个对比,从两个公认的中外吝啬鬼形象中,看看时代、地域、作者以及所刻画的形象等方面的异同,从而表明时代与地域对作家刻画文学形象的影响是不确定的。
一、作者之于作品影响的相似性:泼留希金和严监生,他们虽都是因吝啬著称,但在两部作品中,两个人物在性格特点上也是迥异的。
这与作家本身的性格特点以及生活经历也是有着一定的关联。
“在文学活动中,作者也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情感,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情感,因而,文学活动也是作者的表现活动;作者,同样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①。
正如中国古代《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唐代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认为“感伤诗”就是“有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②。
这里就是强调一种客观世界与主观的作者之间的关联,同样西方的文学理论家们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观点。
虽然结构主义评论家认为作品与作者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研究文学作品在于研究作品的语言,结构和形式。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之比较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都是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贪婪、吝啬的典型。对他们做一个简略的“平行比较”,有助于对各个典型总体上的把握,从而深化对每个人物的理解与认识。
三个守财奴中,若讲“年纪”,夏洛克比其他两个要“大”三百多岁。当这位犹太富商在威尼斯发放高利贷的时候,正是充满了血腥气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夏洛克这一艺术典型的出现的重大意义首先就在于,他是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者第一次在戏剧舞台上的亮相,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到“创业”初期资产阶级特有的精神面貌:在积聚财富的发家过程中,夏洛克身上体现出极端的残酷性与恶毒性。为了发财致富,他敢于以任何手段,包括用血淋淋的人肉,去扫除横亘在面前的障碍。另一方面,当资本主义经济势力在历史舞台上初露头角的时候,它必然急于为自己存在的合法性寻找根据,因而又带有明显的虚伪性与欺骗性。夏洛克操起肮脏营生,干着罪恶勾当时,从未心慈手软,可是一旦言之于口,似乎还不免有几分羞羞答答,躲躲
1 世界文学史上的四大吝啬鬼形象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
俄国小说家果戈里《死魂灵葛朗台
[小资料]
1.1 点石成金变丑为美
—夏洛克、葛朗台、泼留希金进行比较
儒林外史吝啬鬼故事
儒林外史吝啬鬼故事摘要:一、引言:介绍儒林外史及吝啬鬼角色二、吝啬鬼的典型表现:日常生活及金钱观念三、吝啬鬼的形象对比:与他人物的性格差异四、吝啬鬼的命运: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五、结论:吝啬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正文:【引言】在中国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吝啬鬼形象深入人心。
这些角色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出了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形象。
他们在生活中斤斤计较,金钱至上,引人深思。
【吝啬鬼的典型表现】在小说中,吝啬鬼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日常生活方面的斤斤计较。
他们对待金钱的态度异常严谨,即使是亲朋好友,也绝不轻易施舍。
他们精于算计,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另一方面,他们在金钱观念上,看重的是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了财富的合理运用。
这种金钱观念导致他们在生活中处处显得吝啬。
【吝啬鬼的形象对比】在与他人物的性格对比中,吝啬鬼的特性更加鲜明。
他们与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的人物形成鲜明对比。
在面对困难时,吝啬鬼往往袖手旁观,甚至落井下石;而正直善良的人物则出手相助,无私奉献。
这种对比使得吝啬鬼形象更加引人关注。
【吝啬鬼的命运】在小说中,吝啬鬼的命运也有着一定的规律。
善良的人物得到了好报,财富和地位不断提升;而吝啬鬼则因为贪婪和吝啬,最终陷入困境,甚至家破人亡。
这样的结局告诉我们,贪婪和吝啬终究会得到惩罚。
【结论】通过《儒林外史》中的吝啬鬼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吝啬这一负面品质的严重后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学会合理支配财富,关爱他人,为人慷慨大方,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自己的心灵满足。
反之,如果我们过于吝啬,终究会陷入孤独和困境,甚至失去一切。
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四吝啬鬼
外国四大名著中的四吝啬鬼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一般认为有著名的四大吝啬鬼,他们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戏剧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这四大吝啬鬼所作所为令人啼笑皆非,但又有所不同,现作简要分析如下:1.夏洛克他是贪婪、残忍的高利贷者的形象,贪婪吝啬、冷酷自私、凶狠残忍。
可是夏洛克又是一个基督教社会里的犹太人,受到基督徒的歧视和欺侮。
莎士比亚从人文主义出发,又同情夏洛克所受的种族和宗教歧视。
这样,莎士比亚并没有把他写成一个简单的恶棍,而是塑造成一个鲜明的典型形象。
2.阿巴贡他也是靠一个放高利贷发财的商人,为了无限制地贪求金钱,他变得极度贪婪和吝啬。
剧本中有他许多嗜钱如命近乎荒诞的情节,如在女儿、儿子都有意中人的情况下,为了省下嫁妆和婚礼,要女儿嫁给有钱的爵爷老头,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自己想不花钱娶一个年轻姑娘,这个姑娘正是儿子的情人。
他放债心狠手辣,不仅要收极高的利息,还要搭部分破铜烂铁的实物充当现款等等。
莫里哀成功地塑造了阿巴贡这个极端贪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
通过这个形象,作者不仅揭露了高利贷者的丑恶本质,而且突出地反映了金钱对人的腐蚀作用,它启示人们:当对金钱的贪求成为极端的欲望时,人们正常的感情和理智会受到多么可怕的危害。
莫里哀对他的揭露,比起莎士比亚对夏洛克的批判,程度上要深得多。
3.葛朗台他千方百计地聚敛钱财,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商。
在发财致富方面要比夏洛克、阿巴贡这些高利贷者要高明一些。
商业投机和高利盘剥是他的主要手段,他还参加证券交易,已懂得在流通中求得资本的增值。
但他惜钱如命,与阿巴贡很相似,对他人对自己都十分苛刻。
他用钱来衡量一切,把金钱看成是人生的目的和幸福所在,看到金子眼就放光,临死前还企图抓住为他作临终祈祷的神父的镀金十字架,并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
中外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
中外文学作品中吝啬鬼形象分析-外国文学论文-文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作为世界文学中的一种典型人物形象,不同时代、文化、国家背景下的吝啬鬼形象相继深入人心,可谓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本论文通过对经典吝啬鬼形象的梳理,分析其共性和个性,来挖掘吝啬鬼形象背后潜藏的文化历史内涵。
[关键词]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严监生;李梅亭1西方吝啬人物代表(一)19世纪初法国新兴资产阶级暴发户——葛朗台在法国资产阶级以前,葛朗台还只是一个普通的手工业者。
而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他通过货币投机、不择手段的精明算计和遗产继承,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商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富,一定程度的勤俭其实是合乎情理的,但他的“勤俭”已经超出了正常范围。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其著作《欧也妮葛朗台》描写他“计算起来精确得像一个天文学家”。
这种程度的精明,已经成为了一种病态。
他贪婪地聚敛钱财,而又极端吝惜钱财,其根源也是他作为新兴资产阶级暴发户所具有的劣根性。
葛朗台的吝啬甚至于自己的亲人都无一例外。
面对兄弟的死无动于衷,一心只想着侄儿的开销;在妻子死后骗女儿放弃遗产继承权,许下豪言壮语,可欧也妮“一直到年头年终,连一个铜板也没有见到”;临死前也要让女儿把金子放在面前,成天地看着,“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甚至脸上还“伴随着一种醉生梦死的神态”。
他的人性,在对金钱的狂热追求中泯灭,也断绝了他和其他人之间除了“现金交易”以外的一切感情和联系纽带。
(二)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间资本主义碰撞中的富商——夏洛克在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莎翁的著作《威尼斯商人》中,结合了当时主要的社会矛盾以及新时期资本主义盛行的潮流,用戏剧的手法塑造了一名富商——夏洛克。
他是一名精明至极的放贷者,但同时也因其社会地位而深受迫害。
在剧中,他对待仆人朗斯洛特吝啬至极,他的仆人更是千方百计试图逃离他,而面对女儿带着自己的财产与他人私奔,满脑子想的却是对财产损失的愤恨和对女儿的憎恶。
西方文学中的吝啬鬼形象比较
西方文学中的吝啬鬼形象比较四大吝啬鬼欧洲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著称。
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人性,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泼留希金的迂腐。
1、夏洛克(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
极力限制女儿杰西卡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
"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夏洛克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
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
在威尼斯法庭上,他凶相毕露,"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
2、阿巴贡(法国剧作家莫里哀喜剧《悭吝人》, 或《吝啬鬼》、《悭吝鬼》)阿巴贡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
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
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呼天抢地,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吝啬鬼形象的比较
吴军
(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081 200807040127)
摘要:一提到“吝啬鬼”的形象,人们很容易地会想到两个人物:一个是吴敬梓笔下的严监生(《儒临外史》),一个是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欧也妮·葛朗台》)。
严监生和葛朗台历来被人们认为是中外吝啬鬼的代表,通过对严监生与葛朗台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比较能较好的认识到中国文学作品与世界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形象的差异。
关键词:中外吝啬鬼差异严监生葛朗台
在文学史上,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许多的吝啬鬼形象。
其中外国文学中最为著名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法国剧作家莫里哀的喜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而中国四大吝啬鬼是钱钟书《围城》里的李梅亭、徐复祚《一文钱》中的吝啬鬼卢至
、庄子寓言故事中《外物》篇中的监河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这8个闻名中外的吝啬鬼形象可以说代表了中外文学史上对吝啬鬼形象描写的最高成就。
他们各有特色,代表了各自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其中中国的吝啬鬼形象与外国的吝啬鬼更是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别。
下面举例葛朗台与严监生这两个吝啬鬼形象的典型来比较一下中外吝啬鬼的差别。
严监生和葛朗台,这两个人物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以各自特有的艺术魅力活跃在世界文学画廊中。
但是如果将他们二人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虽然他们都被称为“吝啬鬼”,两人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但是他们身上却有很多的不同点,有些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
我们从他们各自写作的背景以及两个人物形象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区别。
一,写作背景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写于1750年左右,乾隆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的晚期,虽然当时国内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是发展十分缓慢,封建专制统治依然“牢固”,因而吴敬梓能够塑造的也就是一个贪婪的封建地主的形象,他不可能像巴尔扎克那样塑造出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形象。
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写于1833年,那时的西欧在文学上形成了新的文学思潮,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
当时西欧的主要资产阶级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金融资产阶级、银行家等已经把封建贵族赶下历史舞台,自己取而代之。
他们的面目本来就不慈善,他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就再也没有其他任何关系了。
巴尔扎克批判的正是这种资产阶级社会里金钱所具有的毁灭性以及在它的毒害下人的病态的畸形心理。
另外,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通过一些不连贯的情节和特殊的结构,向人们勾勒了一幅封建社会的百丑图。
作品所塑造的严监生这一形象也是封建文人之一,他仅仅取得了一个秀才的资格,没有中举,他是千百万知识分子的一员,他仅是科举的一个小小的牺牲品。
他那所谓的吝啬鬼的形象仅是作者所塑造的封建文人性格的一个方面。
只是他在“寿终正寝”是因舍不得两根灯芯草而伸出两根指头给人们留下了笑柄,被人们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吝啬鬼的典型。
而作者当初的本意并非如此,他仅是想向人们展示一个被科举所毒害的知识分子形象,他要批判的是整个封建科举制度。
而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是其巨著《人间喜剧》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部小说里,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狡诈、贪婪、吝啬的资产阶级暴发户的典型。
葛朗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攫取财富,并吝啬的给出哪怕一个金币,可以说很好的做到了“开源节流”。
纵观葛朗台的发家史,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资产阶级就是沿着葛朗台的这条道路一步步地代替封建贵族而一跃成为统治者的过程。
在作品中,作者通过葛朗台这一箍桶匠发家的经历向人们展示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血腥和罪恶,通过葛朗台贪婪、吝啬丑恶嘴脸的塑造,向人们解释了在金钱统治和利益驱动之下人们病态的畸形心理。
因此就两部作品的写作背景来看,由于作者处于不同时代的不同国度,虽然他们所塑造的人物都被公认是最典型的吝啬鬼形象,但是他们的写作意图不同,因而严监生和葛朗台他们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二,人物形象
我们知道,严监生和葛朗台都拥有巨额的财富,那么他们这巨额的财富都是从那里来的呢?严监生所有的财富都来自于继承祖业,祖上留下了十多万两银子和几亩薄田。
除去地租之外他几乎没有任何的经济来源。
而葛朗台的财富除了继承的,最主要的是他利用一切机会施展他的“聪明才智”,占公家的,占别人的,占佣人的,甚至占妻子儿女的;他还耍弄手腕,投机倒把,放高利贷,倒卖黄金……不断的攫取、扩充财富,而到手的钱财,他就绝对不会让它外流,除非他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别人休想从他那儿拿走一个子儿。
所以从这几个方面来看,严监生的财富是守出来的,而葛朗台是通过“敛财”和“守财”才聚集起大量的财富的。
在看两者吝啬的经典表现,临死时候对财富的态度,严监生之所以迟迟不肯闭眼是因为油灯里点着的两根灯芯草,待赵氏挑去一根之后,他“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再看看葛朗台临死时的表现:“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了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的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的动了一动。
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
”两人在临死时都是吝啬鬼的形象,但严监生是怕浪费自己的油,是典型的守财奴,而葛朗台是至死都在想着占有别人的财富,是掠夺者的形象。
二者之间的差异也就可以窥见一斑了。
从两者对待家人以及平时生活用度上页能看出他们的区别。
严监生一家四口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只有在儿子闹的时候,才会到熟切店里买四个钱的哄哄他,是非常吝啬的,但是遇到大事、正经事,他还是舍得花银子的,为王氏看病、办丧事都花去了不少的银子;将赵氏扶正的时候还摆了二十几桌的酒席。
平日也经常不时地请二王过来,还经常送一些银子、东西给他们。
而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则是一个缁铢必较的人,他亲自安排一天的伙食,从来不买肉,不买面包,甚至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都不许可。
晚餐后让一家人挤在一间屋子里,为的就是要少点一根蜡烛,不到一定的时间决不生火。
对待自己的生活也很苛刻,一年到头来就是那么一身装束,一年只理两次发。
为节省开支,楼梯坏了也是自己亲自修好。
为了节省开支,他从来都不吃请,因而也就从来不请别人到家里来。
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严监生虽然也吝啬,但是较之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充其量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小丑,一个授人以笑柄的小丑。
总之,由于《儒林外史》和《欧也妮?葛朗台》的作者处于不同的国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他们二者又有不同的创作意图,因而他们虽然各自都创作出了一个吝啬鬼的形象,但是这两个形象却又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物形象。
参考资料:
1.《儒林外史》
2.《欧也妮•葛朗台》
3.《世界文学名著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张国喜
4.《贪婪与吝啬的群像》沈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