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陶瓷复习题
材料与社会综合复习题
![材料与社会综合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030e89501f69e314232941e.png)
第二章金属材料1、最早使用的青铜主要是Cu-Pb合金(X)2、火箭发动机壳体选用超高强度钢制造,总是发生脆断,所以应该选用强度更高的钢材。
(X)3、作为轴材料,几乎都选用金属材料。
(X)4、铝在大气中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由于铝不易与氧结合的缘故。
(X)5、青铜系指除锌为主加元素以外的铜合金。
6、与纯铜、黄铜相比,锡青铜在大气、淡水、海水等介质中具有更好的抗蚀性。
7、铍青铜是目前强度最高的铜合金8生锈是腐蚀的副产物。
9、青铜最早出现在西亚两河流域。
10、铁、铬、锰属于黑色金属。
11、含碳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12、地壳中居各金属元素含量之首的是铝13、导电性最好的金属是银14、导电性第二的金属是铜15、在一些受力不大或无润滑条件下工作的齿轮,可选用尼龙、聚碳酸脂等塑料来制造。
16、金属化合物一定具有金属性质17、黄铜、青铜和白铜的分类是根据主加元素。
18、纯铁铁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将越弯越硬19、黄铜是以锌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
20、纯铝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宜用于制造承受较重载荷的零件。
(X)21、材料是人类用来制造产品的物质,但是人类产生前业已存在。
(X)第一章绪论1材料的四要素:性质和现象、使用性能、合成和加工、?2、材料必须具备的要点:一定的组成和配比、成型加工和形状保持性、经济性3、电视机的外壳通常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造。
4、工程材料一般可以分为: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四大类。
5、我国河南商遗址出土的司母鼎重875公斤,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型青铜器。
6、我国东汉制造了瓷器。
7、环境材料同时具有满意的使用性能和环境的协调性,环境协调性是指: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少,对环境污染少8材料发展史上第一次重大突破,是人类学会用粘土烧结制成容器。
9、新石器时代开始于1万年前,其标志是:打制的石器更加精美、陶和玉器工艺品的出现、用石头和砖瓦做建筑材料。
10、陶(不是陶瓷)是人类第一个人制成的合成材料。
功能陶瓷复习题.doc
![功能陶瓷复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5e3b8f59eef8c75fbfb3d5.png)
《功能陶瓷》复习题1.电容器陶瓷与电绝缘陶瓷在性能要求上有何不同?2.简述莫来石、刚玉一莫来石电绝缘陶瓷配方中粘土、丄业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猾石、白云石和碳酸钡的作用。
3.简述滑石瓷生产屮滑石预烧的g的。
4.电容器陶瓷有哪几类?举出典型材料。
5.温度补偿电容器陶瓷与温度稳定电容器陶瓷的性能特点有何不同?6.微波介质陶瓷具奋什么性能特点?列出以上典型的陶瓷材料体系,说明其应川背景。
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工艺柯哪些方法?柯何意义?7.说明金红石电容器陶瓷的配方中各组成的作用及在生产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8.什么是介电常数的温度系数a,?为什么在高频稳定屯容器陶瓷钛酸镁瓷和锡酸钙中加入钛酸钙可以调节a t?有什么实际意义?9.为什么PZT压电陶瓷中PbZrOs含量在53%mol时(Zr/Ti=53/47)时,压电性能最好? 三元系压电陶瓷PMN-PT-PZ的组成如何?相对于二元系压电陶瓷,有何特点?10.什么是PZT陶瓷?软性添加物和硬性添加物对材料的性能和烧结工艺有哪些影响?11.什么是热释电陶瓷?热释电系数P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具有压电性的晶体-定有热释电性吗?为什么?吊出你所知道的热释电陶瓷材料。
12.什么是PTC陶瓷?简述BaTiCb陶瓷产牛PTC效应的条件和半导化途径。
说明移峰剂对PTC陶瓷的店里温度的影响。
其烧成工艺有何要求?13.简要说明Co-MnO-O2MNTC热敏电阻陶瓷的导电机理。
在NTC陶瓷生产中为什么要进行敏化处理和老练处理?14.列出典型的四种气敏陶瓷材料,说明它们各有何特点?15.ZnO系气敏陶瓷元件主耍特点是什么?如何实现其对气体的选择性?。
16.简要说明Y -Fe2O3的气敏机理。
17.常见的湿敏陶瓷有哪些?宥何特点?18.简述Si-Na20-V205系和Zn0-Li20-V205系湿敏陶瓷各组分的作用和感湿机理。
19.什么是压敏陶瓷?简要说明ZnO压敏陶瓷的压敏机理。
20.什么是导电陶瓷?简述常见材料及其应川。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及训练)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及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fd2779f4a7302768e9939b2.png)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晶体结构与性质(知识梳理及训练)核心知识梳理(一)金刚石、石英、干冰、足球烯、NaCl的晶体结构1.金刚石和石英(1)金刚石晶体中,每个C原子与另外4个C原子形成共价键,C—C 键之间的夹角是109.5°,最小的环是六元环。
含有1 mol C原子的金刚石中,形成的共价键有2 mol。
(2)SiO2晶体中,每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成键,每个O原子与2个硅原子成键,最小的环是十二元环,在“硅氧”四面体中,处于中心的是Si原子,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键。
(3)在金刚石、SiO2中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
2.干冰和足球烯(1)干冰晶体中,每个CO2分子周围等距且紧邻的CO2分子有12个。
(2)在C60中有12个正五边形,20个正六边形,共有60个碳碳单键,30个碳碳双键。
(3)在干冰和足球烯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在微粒内部存在共价键。
3.NaCl(1)NaCl型:在晶体中,每个Na+同时吸引6个Cl-,每个Cl-同时吸引6个Na+,配位数为6。
每个晶胞含4个Na+和4个Cl-。
(2)在NaCl中,Na+、Cl-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
(二)晶体类型及性质比较辨析易错易混(1)离子晶体除含离子键外,一定不含其他化学键()(2)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3)离子晶体中一定不含分子()(4)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5)具有金属光泽且能导电的单质一定是金属()(6)NaOH、NH4Cl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7)在O2、CO2和SiO2中,都存在共价键,它们均由分子构成()(8)金刚石、NaCl、H2O、HCl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9)金刚石和足球烯都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所以都是原子晶体()(10)He、CO2和CH4都是由分子构成,它们中都存在共价键()答案(1)×(2)×(3)×(4)×(5)×(6)√(7)×(8)√(9)×(10)×典型题目组训练题组一化学键与晶体类型1.有以下9种物质:①Ne②HCl③P4④H2O2⑤Na2S⑥NaOH⑦Na2O2⑧NH4Cl ⑨AlCl3。
建筑构造复习题完整版
![建筑构造复习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08bb58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b.png)
单项选择题、1.外墙抹灰不宜选.... )A.石灰砂浆B、水泥石渣C.水泥砂浆D.胶粉聚苯颗粒浆料2.经常触水的场合, 应考虑使用(C)地砖。
A.彩釉陶瓷B.无釉陶瓷C.瓷质D.麻石3.湿作法大理石的安装灌浆用水泥砂浆比一般为(C)。
A. 1:1B. 1:2C. 1:3D. 1:44. 有关PP-R管的叙述, 不对的的是(D )。
无毒、卫生、管道内壁光滑, 不结垢, 阻力小保温绝热性能好连接牢固, 不易渗漏合用于饮用水、冷热水管, 可以用于民用生活用热水、消防管道和工业管道5.将珍贵树种木材通过一定的加工解决, 形成薄片并胶粘于基板上的是(D )。
A.纤维板B.刨花板C.细木工板D.刨切薄木贴面板6.产生瓷砖粘贴墙面不平的因素涉及(D)A. 结构墙体墙面不平B. 基层解决不妥C. 防水层未做好D. 结构墙体墙面不平和基层解决不妥7、饰面板采用湿作业法施工时, 应进行防碱背涂解决的是(C)A.人选石材B.抛光砖C.天然石材D.陶瓷锦砖8、钢化玻璃常用厚度为(C)A. 3.5mmB. 、6.8mmC. 10、12mmD. 14.15mm9.把石材及陶瓷, 木材、竹材加工成块的产品重要是( A )。
A.片材 .B.板材C.型......D.线材10.乳胶漆.. ..)A.水溶性涂料B、溶剂型涂料C.乳液型涂料D.硅溶胶涂料11.建筑外门窗在砌体上安装严禁用. ... )固定A.预埋件B、射钉C.膨胀螺栓D.预埋钢筋12.干粘石饰面的定义是....)用铲子将彩色石渣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用锤子将彩色石渣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用拍子将彩色石渣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用灰盘将彩色石渣直接粘在砂浆层上的一种饰面方法13. 用于室外装饰的大理石应具有由______矿物组成, 杂质含量______且性能______的品种。
(B )A.复杂, 少, 不稳定B.单一, 少, 稳定C.单一, 低, 不稳定D.复杂, 低, 稳定14.某居民楼附近噪音严重, 采用多功能门、窗玻璃, 选(B )玻璃能达成这些规定。
b高考化工流程题专题复习
![b高考化工流程题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6d6680f5aef8941ea76e0569.png)
化工流程专题训练1、高纯氧化铝可用于制高压钠灯的陶瓷管。
实验室制取高纯氧化铝的流程如下:(1)“除杂”操作是加入适量过氧化氢,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 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 2+。
检验Fe 2+已除尽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 __ _ ______ _______ _____ 。
(2)通常条件下,K SP [Fe(OH)3]=4.0×10-36,则理论上计算除杂后溶液中c (Fe 3+)等于 _________ 。
(3)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目的是 __ ____ ____ _____ 。
(4)“结晶”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为止,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含结晶水)。
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 。
(5)完成化学方程式:_ _NH 4Al (SO 4)2·12H 2O_ _N 2+__NH 3+3SO 2+9SO 3+___Al 2O 3+___ _______2、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和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铃木彰因在研发“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的交叉偶联”而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有机合成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长期使用,催化剂会被杂质(如:铁、有机物等)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需对其再生回收。
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氯化钯的工艺流程如下:700℃10h加热至沸550℃空气(1)甲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选填:“氧化剂”、“还原剂”)。
(2)加浓氨水时,钯转变为可溶性[Pd(NH 3)4]2+,此时铁的存在形式是 (写化学式)。
(3)钯在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按体积比1∶3)中转化为H 2PdCl4,硝酸还原为NO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700℃焙烧1的目的是:;550℃焙烧2的目的是: 。
3、近年来高锰酸钾在饮用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的消费增长较快。
实验室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MnO 2)为原料制备高锰酸钾。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16碳硅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含解析)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练16碳硅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25854e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7.png)
专练16 碳硅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一、单项选择题1.[2021·全国乙卷]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
“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
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2.[2021·辽宁大连测试]《厉害了,我的国》展示了中国在航空、深海、交通、互联网等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它们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港珠澳大桥使用高性能富锌底漆防腐,依据的是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我国提出网络强国战略,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硅D.化学材料在北京大兴机场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高强度耐腐蚀钢筋属于无机材料3.[2021·云南昆明摸底]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定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光合作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钙化作用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2++2HCO-3===CaCO3↓+CO2↑+H2OD.吸收作用中产生HCO-3的途径为CO2+H2O H2CO3,H2CO3HCO-3+H+4.[2020·山东,4]下列关于C、Si及其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论述错误的是( ) A.键能C—C>Si—Si、C—H>Si—H,因此C2H6稳定性大于Si2H6B.立方型SiC是与金刚石成键、结构均相似的共价晶体,因此具有很高的硬度C.SiH4中Si的化合价为+4,CH4中C的化合价为-4,因此SiH4还原性小于CH4D.Si原子间难形成双键而C原子间可以,是因为Si的原子半径大于C,难形成ppπ键5.用足量的CO还原13.7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PbOB.Pb2O3C.Pb3O4D.PbO26.工业上利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材料复习题
![材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121bc208a1284ac85043ce.png)
材料复习一、判断题:(10分,每题1分,对V错X )1 因为晶体是排列有序的,所以非晶体排列无序。
(X)2 刃型位错有正负之分,他们之间有本质区别。
(X)3 珠光体由奥氏体相和渗碳体相组成。
(X)4 先共析铁素体是间隙固溶体,其性质硬而脆。
(X)5 陶瓷的抗压强度通常比抗拉强度高。
(V)6 冷拉后的钢条的硬度会增加。
(V)7 共晶成分的合金熔体凝固后就得到共晶合金。
(X)8 根据菲克定律,扩散驱动力是浓度梯度,因此扩散总是向浓度低的方向进行(X)9 热塑性聚合物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主要是由链段运动引起。
(X)10 复合材料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
(X )二、选择题:(10分,每空1分)1 一个面心立方晶胞含有(C)个原子。
(A)3 (B)2 (C)4 (D)12 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可能造成(A)(A)晶内偏析(B)晶间偏析(C)集中缩孔(D)缩松3 热膨胀的本质是(C)(A)原子间平均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B)原子直径增大。
(C)原子间平均距离温度升高而增大。
(D)晶体结构发生变化,点阵常数增大。
4 蠕变的正确说法是(B)(A)物体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形变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大的现象。
(B)物体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形变随时间逐渐增大的现象。
(C)物体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变形很小。
(D)物体在恒定应力下变形不规则。
5 固溶体宏观偏析最小的工艺条件是(A)(A)快速结晶(B)中速结晶(C)缓慢结晶6 根据Hall―Pectch公式可知(A,D)(A)在常温下,晶粒越细,强度越大。
(B)在常温下,晶粒越细,强度越小。
(C)在常温下,晶粒大小与强度无关。
(D)在常温下,晶粒越细,冲击韧性越高。
7 强冷变形金属的再结晶形核方式一般是(B)(A)凸出形核(B)亚晶直接形核长大形核(C)亚晶合并形核(D)其他方式8 用圆形钢饼加工齿轮,下述哪种方法更为理想?(C)(A)由钢板切出圆饼(B)由合适的圆钢棒切下圆饼(C)由较细的钢棒热镦成饼9 复合材料不具备的特征是:(D)(A) 可设计性(B)各向异性(C)材料结构一次成型性(D)可重组性10复合材料界面的不当说法是:(A)(A)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隔离面(B) 基体与增强体之间的过渡区域(C) 界面是有层次的(D) 能在基体与增强体之间传递载荷三、改错:(10分,每题2.5分)1金属发生变形时,正离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键结构方向随之改变。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1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讲解)(含解析)
![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4.1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讲解)(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f6c60783c4bb4cf7ecd189.png)
第一讲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真题速递】1.(2019.全国1卷)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B.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C. 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D. 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答案】A【解析】A项、氧化铁为棕红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故A错误;B项、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故B正确;C项、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与水泥、玻璃等同属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项、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硅酸盐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具有不与酸或碱反应、抗氧化的特点,故D正确。
2.(2019.北京)下列我国科研成果所涉及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同主族元素形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碳化硅(SiC)是由碳元素和硅元素组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且碳元素与硅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A族,故A符合题意;B.聚氨酯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碳包覆银纳米材料中银为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钛合金为含有金属钛元素的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3.(2019.全国2卷)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A. 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无机小分子,则实验现象中不会出现分层,A项错误;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二氧化碳的洗气瓶,发生反应为:CO2+2Mg2MgO+C,则集气瓶因反应剧烈冒有浓烟,且生成黑色颗粒碳单质,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B项正确;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则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溶液变浑浊,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C项正确;D.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的铁粉,铁粉会将溶液中所有的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使黄色逐渐消失,充分震荡后,加1滴KSCN溶液,因震荡后的溶液中无铁离子,则溶液不会变色,实验现象与操作匹配,D项正确;4.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SO2通入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证明酸性H2SO3>H2SiO3(2017·北京理综,10D)B.SiO2硬度大,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2017·江苏,3C)C.HF能与SiO2反应,可用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2016·全国卷Ⅲ,7D)D.石英砂可用于生产单晶硅(2016·海南,4C)【答案】B【解析】A项,依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判断;B项,前后无因果关系。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选修结构练习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选修结构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5cc156a1ed9ad51f11df203.png)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三练习题1、(2008广东27)Mg 是第三周期元素,该周期部分元素氟化物的熔点见下表:解释表中氟化物熔点差异的原因:2、(2009全国29.)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 、R 、W 、Y 与元素X 相邻。
Y 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1)W 与Q 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
W 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 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 ;(2)Q 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 ;(3)R 和Y 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 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 ,其原因是 ;3、(1)在1个Cu 2O 晶胞中(结构如右图所示),所包含的Cu 原子数目为 。
(2)(CH 3)3NH +和AlCl 4-可形成离子液体。
离子液体由阴、阳离子组成,熔点低于100℃,其挥发性一般比有机溶剂 (填“大”或“小”),可用作 (填代号)a .助燃剂b .“绿色”溶剂c .复合材料d .绝热材料 第(3)题图(3)X +中所有电子正好充满KLM 三个电子层,它与N 3-形成的晶体结构如上图所示。
X 的元素符号是 ,与同一个N 3-相连的X +有 个。
4、(2009广东27)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的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
(2)右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_________。
(5)Cu 2O 的熔点比Cu 2S 的_________(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5、(2009海南)已知A 、B 、C 、D 和E 都是元素周期表中前36号的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与其他4种元素既不在同一周期又不在同一主族。
B 和C 属同一主族,D 和E 属同一周期,又知E 是周期表中1—18列中的第7列元素。
先进结构陶瓷复习 (答案汇总)
![先进结构陶瓷复习 (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c7bf1b82e3f5727a4e96247.png)
1、传统陶瓷与先进陶瓷如何划分?它们的开展过程有何特点?答:先进陶瓷与传统陶瓷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①原料:传统陶瓷以天然的粘土为主要原料,而先进陶瓷原料是人工提纯、人工化合成的高纯度物质。
②粒度:传统陶瓷的粉粒大小在0.1毫米以上,而先进的粉粒大小在0.01以下,有的到达纳米级别。
③制作工艺:先进陶瓷的成型方法也很多,有模压成型、等静压成型、注射成型、热压铸、流涎成型等,在烧结方面,温度要求更高,条件要求更严,方法也很多,有热压烧结、热等反响烧结、真空烧结、微波烧结、等离子烧结、自蔓燃烧结等,突破了传统陶瓷以炉窑为主要生产的烧结方式。
④加工:传统陶瓷一般不需要二次加工,先进陶瓷烧结成型后,能够进展切割、打孔、磨削、抛光等精细加工。
〔5、6点为资料中追加〕⑤性能应用:先进陶瓷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导电、绝缘以及在磁、电、光、声、生物工程各方面具有的特殊功能,从而使其在高温、机械、电子、计算机、宇航、医学工程等各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⑥显微构造:普通陶瓷主要由莫来石以及SiO2为主,而先进陶瓷那么以单一相构成。
2、与金属比,陶瓷的构造和性能特点?为什么陶瓷一般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答:①构造:金属内部原子间结合的化学键为金属件,陶瓷材料的原子间结合力主要为离子键、共价键或离子–共价混合键;陶瓷材料显微构造的不均匀性和复杂性〔书P1-2〕性能:优点:高熔点、高强度、耐磨损、耐腐蚀;缺点:脆性大、难加工、可靠性与重现性差〔书P2〕②原因:上述陶瓷内部的几种结合键具有很高的方向性,结合力较强,破坏化学键所需能量较大,故硬度与硬度都较高,同时陶瓷材料化学键决定了其在室温下几乎不能产生滑移或位错运动,因此很难产生塑性变型,室温下只有一个较高的断裂强度。
3、如何评价陶瓷材料的力学性能?如何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答:强度方面从抗拉、抗压、抗弯以及抗热冲击性能评价;韧性方面通过单刃开口梁法或压痕法测量评价,硬度那么主要通过维氏硬度和洛氏硬度进展评价;通过颗粒弥散、纤维及晶须强化增韧来改善陶瓷的力学性能〔求补充〕4、影响陶瓷抗热震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影响因素主要有热应力、导热系数、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断裂能、强度和韧性等;①导热系数高,材料各局部温差较小,抗热震性较好;②热膨胀系数较小,材料内部热应力较小,抗热震性较好;③弹性模量较小,在热冲击中可以通过变形来局部抵消热应力,从而提高抗热震性;④强度大,韧性强都能使材料抗热应力而不至于破坏,改善热震性。
功能陶瓷复习题解答
![功能陶瓷复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52ef8fe071fe910ef12df8ef.png)
欢迎共阅1、举出3种以上的典型的超导陶瓷(氧化物超导体),定义及其应用。
LaBaCuo、SrBaCuo、NbBaCuo;2、说明Ⅰ、Ⅱ和Ⅲ电容器陶瓷的典型材料、性能特点和用途。
I类陶瓷主要用于高频电路中使用的陶瓷电容器。
性能特点a:一般具有负温度系数,有时为正温度系数;b:介电常数较高为飞铁电电容陶瓷;c:温度系数值稳定且高频下及高温时具有低的介质损耗。
典型材料:MgTiO3瓷。
II类陶瓷主要用于制造低频电路中使用的陶瓷电容器。
性能特点:a:介电常数值高(4000-8000)b:温度稳定性好;c:居里点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且能方便的调整。
典型材料:BaTiO3系、反铁电系。
III类陶瓷介质的半导体主要用于制造汽车、电子计算机等电路中要求体积非常小的电容器,性能特点a:介电常数非常大7000-几十万以上b:主要用于低频下典型材料:半导化BaTiO33、何为铁电陶瓷? BaTiO3铁电陶瓷老化的含义是什么?是一类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且极化强度随电场反向而反向,具有与铁磁回线相仿的电滞回线的陶瓷材料老化意义:铁电陶瓷烧成后其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4、BaTiO3陶瓷有哪几种晶型相变?画出BaTiO3陶瓷的介电常数-温度特性曲线示意图。
立方相、四方相、斜方相和三方相;5、何谓移峰效应和压峰效应?改性加入物可以有效的移动居里温度,即移动介电常数的居里峰,但对介电常数的陡度一般不呈现明显的压抑作用,这时所引起的效应为移峰效应;有的改性加入物可使介电常数的居里峰受到压抑并展宽所引起的效应为压峰效应。
6、为什么BaTiO3陶瓷最适合做低频电容器介质?由于频率f升高,ε降低,Tanδ升高性能恶化,所以要在低频下使用由于新畴的成核与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内,所以ε和f有关。
损耗产生的原因是:1、电畴运动:畴壁运动是克服杂质、气孔、晶界的摩擦阻力;2、自发极化反转时。
伴随着集合形变的换向,必须克服晶胞间与晶粒间应力作用的反复过程。
03-结构陶瓷-第3讲
![03-结构陶瓷-第3讲](https://img.taocdn.com/s3/m/21ef28eefab069dc50220190.png)
主要结论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第 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 东西。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 大的划时代的意义。
陶器的历史和发展; 陶器的原料和釉料(成份),工艺(温度,气 氛和设备),性质(力学,热学,光学)的演 变; 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关系……
专题讨论
《古代陶瓷原料成份和制备工艺》
陶瓷的成份
(粘土)成份对最终产品(陶瓷)性能的影响 是很重要的;此外,(烧结)工艺也能影响性 能;而且,(粘土)成份也决定了(烧结)工 艺; 根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 陶土 风化后的岩石又与其他物质混合 具可朔性 较低温 瓷土 高岭土 无杂质 较高温 可朔性低 釉料 高温植物灰 似玻璃 可绘画 釉上釉下
【晶体结构】 常见多型为1Tc型,三斜晶系;P1;a0=0.154 nm,b0=0.893 nm,c0=0.737 nm;α=91°48′,β=104°42′,γ=90°;Z=1。结构属TO型,二八面体型。 层间域没有阳离子或水分子存在,氢键(O—OH=0.289 nm)加强了结构层之间的联结。 在实际的高岭石结构中,由于八面体片(a0=0.506 nm,b0=0.862 nm)与[SiO4]四面 体片(a0=0.514 nm,b0=0.893 nm)的大小不完全相同,因此,四面片中的四面体必须 经过轻度的相对转动和翘曲才能与八面体片相适应。
古代制陶工艺——原料成份
我国古代制陶工艺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加工。所 需原料要选择含铁量高、粘性适度、可塑性强的 粘土,一般还要在粘土中加料(石英、长石、砂 石粉末、草木灰、碎陶片末等),目的是增强陶 土的成型性能和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提高成品 率。原料配制以后,须进行粉碎,以减少其中的 颗粒度,使坯泥细腻。捏练和陈腐是原料加工的 最后工序,以增强坯泥的可塑性。
陶瓷烧成工复习题
![陶瓷烧成工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e1f1077c1cfad6195fa7ff.png)
《陶瓷烧成工》复习题一、选择题1、按照陶瓷概念和用途,我们可将陶瓷制品分为以下两大类。
A、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B、陶器和瓷器C、传统陶瓷和新型陶瓷D、日用陶瓷和工业陶瓷2、我国陶瓷内陶器发展到瓷器的过程中,还经历了以下一个阶段。
A、带釉陶瓷B、原始瓷器C、青白瓷D、炻器3、青花和釉里红是我国代在景德镇瓷区首先烧制成的。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4、细瓷器的吸水率一般是。
A、<3% B、<12% C、<1% D、<0.5%5、炻器的吸水率一般是。
A、<3% B、<12% C、<1% D、<5%6、功能陶瓷是具有以下功能的陶瓷材料。
A、电、光、声功能B、耐磨、耐热、高强度、低膨胀C、生物、化学功能D、电、磁、光、声热及生物、化学7、传统陶瓷是以下几种陶瓷材料的通称。
A、粗陶、精陶、瓷器B、日用陶瓷、工业陶瓷C、陶器、炻器和瓷器D、日用的陶瓷、建筑卫生陶瓷8、官、哥、定、钧、汝五大名窑是我国代的重要的瓷工业成就。
A、宋代 B、明代 C、唐代 D、元代9、我国在已经能烧制Fe2O3含量少,胎体致密的青瓷。
A、汉代 B、东汉晚期 C、唐代 D、隋代10、半导体陶瓷、压电陶瓷、铁氧体材料是。
A、结构陶瓷 B、氧化物陶瓷 C、功能陶瓷 D、非氧化物陶瓷11、母岩风化崩解后在原地残留下来的粘土是。
A、次生粘土 B、沉积粘土 C、原生粘土 D、高岭土12、膨润土、木节土、球土是。
A、硬质粘土 B、低可塑性粘土 C、高可塑性粘土 D、高岭土13、粘土主要矿物类型有以下三种能。
A、高岭土、膨润土、绢云母B、高岭土、膨润土、白云母C、多水高岭、蒙脱石、伊利石D、高岭石、蒙脱石、伊利石14、粘土原料中主要杂质矿物除碳酸盐及硫酸盐类,铁和钛的化合物,有机质外,还有。
A、长石B、石英C、石英和母岩残渣D、碱石15、影响粘土烧结的主要因素是粘土是。
A、颗粒组成B、化学组成C、颗粒组成和化学组成D、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16、生产日用陶瓷一般选用含钾长石较多的钾钠长石。
陶瓷制备与技术复习
![陶瓷制备与技术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40496ea6294dd88d0d26bdd.png)
1.对特种陶瓷用超细粉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对先进陶瓷用超细粉的基本要求随材料体系、制备工艺及材料用途的不同,对粉料的要求不完全相同。
但其共性可归纳如下:(1) 超细 由于表面活性大及烧结时扩散路径短,用超细粉可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将会获得高密度、高性能的陶瓷材料。
目前先进陶瓷所采用的超细粉多为亚微米级 (<1μm)。
但实践表明,当陶瓷材料的晶粒由微米级减小到纳米级时,其性能将大幅度提高。
(2) 高纯 粉料的化学组成及杂质对由其制得的材料的性能影响很大。
如非氧化物陶瓷粉料的含氧量将严重地影响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氯离子的存在将影响粉料的可烧结性及材料的高温性能,功能陶瓷中某些微量杂质将大大改善或恶化其性能。
为此要求先进陶瓷用粉料的有害杂质含量在几十个ppm 以下,甚至更低。
(3) 粉料的形态形貌 要求粉料粒子尽可能为等轴状或球形,且粒径分布范围窄,采用这种粉料成型时可获得均匀紧密的颗粒排列,并避免烧结时由于粒径相差很大而造成的晶粒异常长大及其它缺陷。
(4) 无严重的团聚 由于比表面积的增加,一次粒子的团聚成为超细粉料的严重问题。
为此,粉料制备时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一次粒子的团聚或减小其团聚强度,以获得密度均匀的粉料成型体及克服烧结时团聚颗粒先于其它颗粒致密化的现象。
(5) 粉料的结晶形态 对于存在多种结晶形态的粉料由于烧结时致密化行为不同,或其它原因,往往要求粉料为某种特定的结晶形态。
如对Si3N4粉料就要求α相含量越高越好。
2.特种陶瓷的特点是什么。
特种陶瓷定义: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及控制的制造方法进行制造加工的,具有优异特性的陶瓷。
(1) 产品原料全都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分离、精制的高纯度的人造原料(2) 在制备工艺上,精细陶瓷要有精密的成型工艺,制品的成型与烧结等加工过程均需精确的控制(3) 产品具有完全可控制的显微结构,以确保产品应用于高技术领域特种陶瓷,由于不同的化学组分和显微结构而决定其具的不同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腐蚀,同时在电磁热声光和生物工程等各方面的特性,广泛应用在高温、机械、电子、宇航、医学工程等方面。
陶瓷和复合材料复习题
![陶瓷和复合材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b4a0801de80d4d8d15a4f18.png)
陶瓷和复合材料复习题名词解释:1、复合材料: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单一材料,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经人工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2、快速烧成:产品性能无变化,而烧成时间大量缩短的烧成方法。
3、二次莫来石:由高岭石分解物形成的粒状或鳞片状莫来石成为一次莫来石;由长石熔体形成的针状莫来石称为二次莫来石。
4、晶界异相偏析效应:在高温条件下的烧结和冷却过程中,异性杂质离子从晶粒内部向晶界扩散和迁移,使之在晶界部位富集的现象。
5、晶界:结晶方向不同的、直接接触的同成分晶粒间的交界处,称为晶界(晶粒间界或粒界)。
6、复合材料增强相:其中一个组分是细丝(连续的或短切的)、薄片或颗粒状,具有较高的强度、模量、硬度和脆性,在复合材料承受外加载荷时是主要承载相。
7、实心注浆:泥浆中的水分被模型吸收,注件在两模之间形成,没有多余泥浆排出的一种注浆方法。
8、空心注浆:将泥浆注入模型,当注件达到要求的厚度时排出多余的泥浆而形成空心注件的方法。
9、陶瓷基复合材料: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第二相材料,使之增强、增韧的多相材料。
主要以高性能的陶瓷为基体,通过加入颗粒、晶须、连续纤维和层状材料等增强体而形成的复合材料。
10、原料破碎:破碎是对块状固体物料施用机械作用,克服物质的内聚力,使之由大块状物料转变为小块状物料的物理作业过程。
11、釉:指的是覆盖在坯体表面的玻璃状薄层。
12、釉上装饰:在烧成后的制品上进行彩饰加工的方法。
通过彩绘、贴花等方法加彩后,进行低温烧成(750-850),获得丰富多采的效果。
13、釉下装饰:在生坯或素坯上加彩后,施以透明釉经高温1200)一次烧成的装饰方法。
釉中装饰:在釉坯或烧成制品的釉面上加彩后,高温(1100-1200)一次烧成使装饰图案渗入釉层中的方法。
14、烧结范围:软化温度与烧结温度之差。
15、陶瓷烧成:是指多孔状陶瓷坯体在高温条件下,表面积减小、孔隙率降低、机械性能提高的致密化过程。
16、触变性:黏土泥浆或可塑泥团受到振动或搅拌时,黏度会降低而流动性增加,静止后逐渐恢复原状。
工程材料复习题4-9单元
![工程材料复习题4-9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0abe8cf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f.png)
习题四高分子材料一、名词解释塑料:塑料是在玻璃态下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增塑剂:用于提高树脂的可塑性和柔软性的物质。
稳定剂:用于防止塑料老化,延长其使用寿命的物质.固化剂:用于使热固性树脂由线型结构转变为体型结构的物质。
润滑剂:用于防止塑料加工时粘在模具上,使制品光亮的物质.热固性塑料:是指在树脂中加入固化剂压制成型而形成的体型聚合物。
热塑性塑料:是指在树脂中加入少量稳定剂、润滑剂、增塑剂而形成的线型或支链型结构的聚合物。
通用塑料:是指产量大、用途广、价格低廉的一类塑料,主要包括聚烯烃类塑料、酚酸塑料和氨基塑料。
工程塑料:作为结构材料在机械设备和工程结构中使用的塑料.特种塑料:用千特定场合及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塑料。
注射成型:利用专用设备,将粉状或颗粒状的塑料置于注射机的机筒内加热熔融,然后注射成型的方法.浇注成型:类似于金属的浇注成型,将液态树脂浇入模具型腔中,在常压或低压下固化或冷却凝固成型。
挤压成型:将原料放在加压筒内加热软化,利用加压筒中螺旋杆的挤压力,使塑料通过不同型孔或口模连续挤出成型的方法。
聚酰胺:聚酰胺(PA)又称为尼龙或锦纶,是一种热塑性材料,它的强度较高,耐磨及自润滑性好,广泛用作机械、化工及电气零件。
聚甲醛:以线型结晶高聚物为基的塑料。
聚砜:以透明微黄色的线型非晶态高聚物聚砚树脂为基的塑料。
ABS:以丙烯腊A、丁二烯B、苯乙烯S的三元共聚物ABS树脂为基的塑料。
酚醛树脂:由苯酚和甲酪在催化剂条件下缩聚,烃中和、水洗而制成的树脂.橡胶: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具有显著高弹性的材料。
合成纤维:以石油、煤、天然气为原料制成的、保待长度比本身直径大100倍的均匀条状或丝状的、具有一定柔韧性的高分子材料。
胶粘剂:是指通过粘附作用,使同质或异质材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在胶接面上具有一定强度的物质。
涂料:即油漆,是一种有机高分子胶体的混合溶液.二、填空题1.按应用范围分类,可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达标训练 硅及其化合物(一)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达标训练 硅及其化合物(一)](https://img.taocdn.com/s3/m/a9181433b14e852459fb57b4.png)
绝密★启用前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达标训练 硅及其化合物(一)【原卷】 一、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70 年来,我国在载人飞船、北斗卫星、高铁、5G 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们均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国庆阅兵中出现的直-20直升机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其中锂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B . “神州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 .截止2019 年11 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纤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D .我国2020 年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2.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单晶硅是电子工业中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也能用于制作太阳能电池B .二氧化硅制成的玻璃纤维,因导电能力强而用于制造通讯光缆C .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所以硅酸不是二氧化硅对应的水化物 3.有些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B. 玻璃中含有的2SiO 可与NaOH 溶液反应,故常用NaOH 溶液雕刻玻璃纹饰C. 陶瓷、水泥、石英玻璃都属于硅酸盐材料D. 硅酸盐2239Na Fe Si O 用氧化物的形式可表示为22Na O 2EeO 3SiO ⋅⋅4.硅及其化合物在新基建所涉及的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SiO 熔点高、硬度大,易与NaOH 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玻瑙瓶盛放NaOH 溶液B.向23Na SiO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能产生沉淀,其离子方程式为2323Na SiO 2H H SiO 2Na +++↓+C.工业生产高纯度硅通过以下流程实现:2H HCl(aq)24SiO SiCl Si →→高温D.高纯硅可用于制作光感电池,实现能量的转化5.2SiO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Y-TZP材料在150℃-400℃温度范围内长时间热处理,材料的力学性能严重下降,这一现象被称为低温退化现象(低温性能时效)。
根本原因:在使用过程中材料表面的四方氧化锆相变为单斜氧化锆,形成大量微裂纹,微裂纹贯通形成宏观裂纹,致使材料力学性能下降。
配位数
键长
位置
存在温度
转化温度滞后
M
7
0.205-0.228nm不等
低
T
8
扁平四面体:0.2065nm
细长四面体:0.2455nm
中
三者互相转化均存在温度滞后(这里貌似是只有mt之间转换存在滞后)
C
8
八个键长均等长
高
2.马氏体相变的基本特征。p/97
(1) 相变是一级的,形核长大和无扩散型相变,相变时没有原子的无规则行走,或顺序跳跃穿越界面,新相承接了母相的化学成分、原子序态和缺陷;
前提:在使用温度下材料内部存在可相变的t-ZrO2
机理:当裂纹扩展与介稳t-ZrO2相遇时,裂纹尖端的张应力诱发四方到单斜的马氏体相变,吸收能量,,缓解裂纹尖端的应力集中,对裂纹产生屏蔽作用,阻止裂纹的进一步扩展从而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和弯曲响度。
b.微裂纹增韧:Βιβλιοθήκη 当材料冷却至室温时,t-ZrO2晶粒在机体中自发发生马氏体相变,并产生许许多多裂纹和裂纹核,当他们处于主裂纹前的作用区时,由于它们的延伸释放主裂纹的部分主应变能,增加主裂纹扩展所需能量,从而有效地抑制裂纹扩展,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材料的弹性应变能主要将转换为微裂纹的新生表面能。
8.反应烧结制备ZTM陶瓷有何特点?p/131
答:
1) 先烧结后反应 2)
9.为了改善陶瓷的断裂韧性,可采取哪些有效的方法?并叙述其原理。
答:
1)加入氧化锆,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及微裂纹增韧
2)晶须补强相变增韧
3)晶界增强
4)细化晶粒 (不是很确定)
非氧化物陶瓷复习题
10.氮化物有哪些主要特点?p/139
答:
1) 大多数氮化物熔点都比较高;
2) 氮化物陶瓷一般都具有非常高的硬度;
3) 一部分氮化物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4) 氮化物抗氧化能力较差;
5) 氮化物的导电性能变化很大。
11.氮化硅的晶型种类及特点。p/141
答:氮化硅有两种晶型,即α-Si3N4(颗粒状晶体,对称性低,活性大)和β- Si3N4(长柱状或针状晶体,对称性高),均属六方晶系。都是由[SiN4]四面体共用顶角构成的三维空间网络。
c.提高应力诱导相变机制的作用应该考虑:
(1)获得尽可能高的介稳四方相体积分数;
(2)复合体的弹性模量要高(因而可选择高弹性模量基体);
(3)应力诱导相变所作的功要大;
(4)相变区要大或相变临界应力要小(此处存争议)。
4.氧化锆马氏体相变受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
答:温度,压力,尺寸效应,稳定剂的种类和数量。(徐姗姗补充)
结构陶瓷复习题
———————————————————————————————— 作者:
———————————————————————————————— 日期:
ﻩ
1.氧化锆有哪几种晶型?其晶体结构有何特点?p/94
答: 单斜(m) 四方(t) 立方(c)
特点:根据老师上课复习时说的“特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配位数 、键长、 位置、 存在温度、 转化温度滞后。
(2) 相变时原子有规则的保持其相变前原子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切变式的位移,这种切变使母相点阵结构切变,产生点阵畴变,而且产生宏观的形状切变,出现表面浮突;
(3) 新相和母相将具有严格的位相关系;
(4) 两相界面(惯习面)往往不是简单指数面并在相变过程中保持不应变、不转动,进行不变平面应变;
(5) 在马氏体内往往具有亚结构;
(3)力学性能:(介个自己看书也能归纳个大概吧)
7.ZTA陶瓷中常见的增韧机理有哪些,如何通过工艺进行控制?p/126
答:
增韧机理: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
工艺控制:ZrO2含量,颗粒尺寸和稳定剂含量。
针对应力诱导相变增韧:
1) 氧化锆颗粒尺寸要细,稳定剂含量适中,在基体中呈弥散状分布。氧化锆含量超过一定限度,会出现颗粒聚集长大,t-ZrO2含量降低
针对微裂纹增韧:
1) 氧化锆粒径必须控制在大于自发相变的临界粒径d`C,而要小于自发形成微裂纹和出现宏观大裂纹的临界粒径d``C界即d`C<d<d``C。
2) 为了控制好微裂纹的生成,应该合理控制惨入的氧化锆含量,并且可以采取先采用粒度较细的氧化锆颗粒,烧结后通过合适的热处理制度,使其粒径缓慢逐渐长大至预期值,微裂纹在陶瓷体中均匀分布,细小的微裂纹又不贯通。
2) 综合调节氧化锆粒度使其略低于临界粒径以及稳定剂含量,加上氧化铝的约束作用,使氧化锆以介稳四方相存在于基体中,在应力诱导下相变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从理论上要求四方相全处在可相变状态。
3) 稳定剂太高,会出现t`(不可相变四方相?)相或c相,它们对相变增韧毫无贡献。稳定剂太低,会出现m相而降低应力诱导相变增韧效果。
6.对比Mg-PSZ和Y-TZP陶瓷的制备工艺,其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各有何特点?p/121(我的笔记记在121)
答:
(1)制备烧结温度:在Mg-PSZ立方固溶区,Y-TZP在四方或四方和立方的两相区交界附近烧结;
(2)显微结构:Y-TZP多晶单相,细晶粒,致密度高。Mg-PSZ包含,m t c三相,粗晶粒,致密度低。
由于强度衰退与Y2O3含量和t-晶粒尺寸有关,增加Y2O3含量或减小ZrO2粒径都可削弱强度衰退程度
措施:(1)以CeO2和Y2O3共同作稳定剂,强化稳定效果;
(2)将试样在Y2O3粉料中埋烧,是TZP材料表面有一层Y2O3-TZP保护层;
(3)惨入高弹性模量和高强度的Al2O3颗粒,抑制ZrO2相变。
(6) 马氏体相变具有可逆性。正逆相变温度不一致,具有相变温区。
3.何谓氧化锆的应力诱导相变增韧和微裂纹增韧,如何提高应力诱导相变机制的作用?p/105
答:
a.应力诱导相变增韧:
定义:当裂纹扩展与介稳的四方氧化锆相遇时,裂纹尖端的张应力诱发四方氧化锆向单斜氧化锆的马氏体相变,吸收能量,缓解尖端应力集中,对裂纹产生屏蔽作用,阻止裂纹的进一步扩展,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断裂韧性。(陶鑫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