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长城谣3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教学计划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时间的脚步没有停歇,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总结过去是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计划将来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现将本学期的语文课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材教本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分别以风俗人情、生命之音、名家讲坛和记游抒怀为专题内容,其中以记叙类文章为主,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一单元是以风俗人情为主题,且都出自大家、名家之手。《社戏》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回延安》追忆了诗人当年在延安的战斗生活,描绘了与亲人见面团聚的场面,描绘了延安的新面貌,赞美了10年来党领导下的延安巨大的变化,歌颂了延安的光辉历史,展望了美好的明天;《安塞腰鼓》描写了黄土高原的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灯笼》回忆了与灯笼的结缘,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感激与怀念;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 第二单元是由生命之音为主题,这个单元主要以说明为主,通过本单元让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及方法,体会科普文章语言简洁、准确、生动的特点;培养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培养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第四单元是以名家讲坛为主题编写的,三篇演讲词,一

篇议论文。《最后一次演讲》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由古代文化典籍中引出观点,以王阳明和自己的实例为论据,论证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讲述了作者自己一生中重要的抉择——大力扶植年轻人,表现了作者质朴的胸怀;《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演讲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五年来的发展,指出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实质,并提出了自己的美好祝愿;写作和综合性学习是在本单元的基础上,让学生撰写演讲稿和举办演讲比赛,增强对演讲知识的识记应用能力,体验多种活动经历。 第五单元以记游抒怀为主题编写。四篇优美的写景散文,采用多种修辞,语言生动形象,活泼幽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此外,写作也是围绕学习游记为主题设计;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文言文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四篇,共有两个单元,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做好以下两点:(一)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桃花源记》、《小石潭记》、《诗经》二首、《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唐诗二首》以及课外古诗词八首。(二)倡导探究式的学习,弃绝“填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文言和现代语同源而异流,极浅近的文言文,即使文化水平很低的人听人读一遍也能听出个

2017-2018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模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 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题2分,第7小题10分共2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蹒.跚(p án ) 歼.灭(ji ān ) 浩瀚(h ào ) 罄.竹难书(q ìng ) B.嶙峋.(x ún ) 河堤(t í ) 诘责(ji é) 油光可鉴(ji àn ) C.荒谬.(mi ù) 驿.站(y ì) 阻遏.(y è) 毛骨悚.然(s ǒn ɡ) D.辟邪..(p ì xi é) 潮汐.(x ī) 娴.熟xi án 锐不可当. (d ?ng ) 2.下列选项中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屈曲 斟酌 应衬 不拆不挠 B.磷峋 镂空 轩榭 坦荡如舐 C.提跋 星晨 凋谢 自出心裁 D.婆娑 主宰 秀颀 恹恹欲睡 3.下列语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这篇小说,人物个性鲜明,情节抑扬顿挫.... ,语言幽默诙谐,让人只想先睹为快。 B .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惟妙惟肖.... 。 C .进入考场后,大家屏气敛声.... ,听监考老师讲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 D .小张个子高高,仪表堂堂,在全班可以说是鹤立鸡群.... 。 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分) 早春天气, , ; , 水天一色, , 卧龙一般,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①湖水苍茫 ②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③它有生命 ④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⑤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 A .①②③⑤④ B .⑤④①②③ C .⑤①④②③ D .②③①④⑤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 经过学习,大家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C. 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D. 浙江卫视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综艺类节目都办得有声有色。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儒家经典著作“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B.“唐宋八大家”指的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白居易、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背影》作者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D.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杜诗反映了唐由盛转衰的 过程,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7.古诗词积累(10分) (1)角声满天秋色里, 。 (2)感时花溅泪, 。 (3). , 。小园香径独徘徊。 年级: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答 题 不 超 过 此 线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一、泛舟语湖(30分) 1、选择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3分) A、锲(qiè)而不舍 B、万籁( lài )俱寂 C、姹紫嫣( yīn)红 D、酣( hān )然入梦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是()。(3分) ⑴、清晨,在林间小路散步,一阵阵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⑵、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⑶、老舍作品的语言,“京腔”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⑷、乡亲们好奇地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纯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 B、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 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们单位的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务实了。 B、面对竞争的社会,我们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 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随着盐城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具有江海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4、诗海拾贝。(运用积累填空,并仿照题型完成练习。)(8分) (1)、诗有形那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轻烟淡月; 那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的花态草情。 (2)、诗有声那是“感时花溅泪,”的感时伤怀; 那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怆梦境。 (3)、诗有情那是“海内存知己,”的深情厚谊; 那是“,报得三春晖”的至爱亲情。 (4)、诗有神那是“,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执著追求; 那是“会当凌绝顶,”的心胸气魄。 5、口语交际。(3分) 振新中学二(8)班准备召开“同在蓝天下,共饮一江水——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二、阅读品茗(35分) (一)玩味古典(14分) 甲: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8

房县实验中学—(下学期) 八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面对chà zǐ yān hóng( )的花朵,你想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吗?走进沙漠,你能把那些guāng guài lù lí()的现象说清楚吗?我们每天看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你考虑过物质结构的特点吗?我们的知识yǔ rìjù zēng (),为什么又说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2.按课文原文填空。(4分,每题1分) ①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②羌管悠悠霜满地。,! ③,,古道西风瘦马。 ④《陋室铭》中描写无任何干扰而清静修学的两句是: ,。 3.下面的习作片段有几处错误,请选择3处并选用所给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3分) (1)换用号:(2)调位号: 当第一场骤雨打破计划时,请不要躲避,因为在雨中的畅快淋漓,会吹开心中的迷惘与惆怅,既便分不清是雨还是泪,你终究会耳闻目睹雨后绚丽的彩虹,那时的番然醒悟会让你微笑永驻。 4.阅读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每小题1分,共3分) 这一天,他们走到野猪林的险恶去处,董超、薛霸便把林冲捆在树上,举起水火棍往林冲脑袋上便劈下去。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听松树背后雷鸣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两个公人看那和尚,生的面圆身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绒须。身高八尺,腰阔十围。穿一领皂布直裰,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 (1)上文选自《》,作者是。 (2)这两段话选自一部古典小说,其中选段中的“胖大和尚”是,从原著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人(性格特点)。(3)上文是小说中很有名的故事情节,这一节的故事叫做(用简要的语句概括)。 5.认真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就“鸟类与人类的关系”说说自己的发现。(4分)材料一:宋代葛天民的《迎燕》诗:“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台湾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1社戏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社戏”视频。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是——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 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

——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目标导学二:把握线索,概括文章事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1)线索:看社戏。(2)七件事: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 2.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3.“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 好处: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②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目标导学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1.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景物描写: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

邯郸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有答案)(精品文档)

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 选择题(1—6题每小题2分,7—12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①9102=x ②0722 =-+xy x ③01232=-+t t ④2)1(2 -=-x x x ⑤ 01 12 =-x x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将方程0562=-+x x 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所得的方程( ) A. 14)3(2 =-x B. 5)6(2 =+x C. 14)3(2 =+x D. 5)3(2 =+x 3. 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2≥x 的是( ) A. x y -= 2 B. 1 1-= x y C. 24x y += D. 2-=x y 4. 要得到423-- =x y 的图象,可把直线x y 2 3 -=( ) A. 向左平移4个单位 B. 向右平移4个单位 C. 向上平移4个单位 D. 向下平移4个单位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 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 D. 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6. 已知直线17+-=x y 过点A (-5,y 1)、B (-4,y 2),则y 1与y 2的大小关系为( )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不能确 定 7. 如图,在宽为20m ,长为32m 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 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m 2 ,求道路的宽。如果设小路宽为x ,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540)32)(20(=--x x B. 100)32)(20(=--x x C. 540)32)(20(=-+x x D. 100)32)(20(=-+x x 8.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0)1(2 2 =+++m x m x 的两个根互为倒数,则m 的值( ) A. m =0 B. m =-1 C. m =1 D. m =1± 9. 某班同学毕业时都将自己的照片向全班其他同学各送一张留念,全班共送1035张照片,如 果全班有x 名同学,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 A. 1035)1(=+x x B. 1035)1(=-x x C. 1035)1(21=+x x D. 1035)1(2 1 =-x x 10. 某同学在解关于x 的方程032=+-c x x 时,误将-3x 看作+3x ,结果解得x 1=1,x 2=-4, 则原方程的解为( ) A. 4,121-=-=x x B. 4,121==x x C. 4,121=-=x x D. 3,221==x x 11. 一名考生步行前往考场,10分钟走了总路程的 4 1 ,估计步行不能准时到达,于是他改乘出租车赶往考场,他的行程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假定总路程为1)。则他到达考场所花的时间比一直步行提前了( ) A. 20分钟 B. 22分钟 C. 24分钟 D. 26分钟 12. 两直线b kx y +=1和k bx y +=2在同一坐标系内图象的位置可能是( ) A. B. C. D. 二、 填空题 13. 一个面积为120平方米的矩形苗圃,它的长比宽多2米,苗圃长是 ________. 14. 如图菱形ABCD 对角线相交于O ,且OE ⊥AB ,若AC =8,BD =6,, 则OE 的长是___________。 15. 一次函数3+=kx y 与63+=x y 的图象的交点在x 轴上,则k =__________。 16. 已知关于x 的方程01)12(2 2 =+++x m x m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_________。 17. 某超市这个月的营业额为288万元,两个月前的营业额为200万元,如果每月的增长率相同, 则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________。 18. 已知方程04)2(22 2 =++-+k x k x 有两个实数根,且这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积的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诗句的填空 1.《式微》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2.《子衿》中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的句子是“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3.人们常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来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名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二、划分句子节奏 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准确的一项是(A) A.式微/式微,胡不/归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D.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解析】A项,正确的划分应为“式微/式微,胡/不归”。 三、古诗歌阅读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胡.不归(胡:为什么) B.微.君之故(微:小) C.胡为乎中露 ..(中露:即露中,露水中) D.微君之躬.(躬:身体) 【解析】B项,“微”,(如果)不是。 (2)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这是人民苦于劳役,对君主发出的怨词。全诗用简短的几句话,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压迫奴役的极端憎恨。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曹操的《短歌行》一诗引用了本文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2)诗中两句“纵我不往”有什么作用? 两句“纵我不往”,以假设的语气、让步的姿态,发出了强烈的反问。只有爱如烈火,思如涌潮,才会有这样的嗔怪和责备。 8.(广州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八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肥东圣泉中学1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制卷人:黄卉做卷人:盛晶晶审卷人:周静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②,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⑥,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补写李煜的《相见欢》(4分)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5.请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不得超过5个字。(2分) 6.“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这句话中的“巴结”一词有什么特点?这句话描写了阿标叔什么性格?(4分) 7.从上文的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8.“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为什么用“一定”?猜想一下当时是怎样的情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5分) (二)回家(16分)

八年级英语下第三次月考试卷

美联教育2016年春季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英语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沉着应试,认真书写,祝你取得满意成绩! 听力部分(15分) 听短对话,回答问题。(共5小题,计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题的相应位置。 1. What will the weather be like tomorrow? A. Windy B. Hot C. Rainy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She will watch TV. B. She will cook. C. She will ring her uncle. 3.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Buying a birthday gift. B. Learning English. C.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4. How much are the boy’s jeans? A. 40 yuan. B. 160 yuan. C. 80 yuan. 5. What does Bill think of the book? A. He likes it very much. B. He can’t stand it. C. He doesn’t mind it. 二、听较长对话,回答问题。(共1小题,计6分)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8三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6. What did the two speakers do yesterday afternoon? A. They saw a film. B. they visited a museum. C. They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7.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yesterday afternoon? A. She hurt her left leg. B. She knocked into a bike. C. She lost her bike. 8. When did the match begin? A. At 2:40 pm B. At 3 pm C. At 3:20 pm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9—11三个小题。现在,你有15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三个小题。 9. What time did the woman get to the airport to meet her father? A. 3 pm B. 2 pm C. 4 pm 10. What’s her father’s flight number? A. BA 506 B. VA 407 B. VA 408 11.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 on the plane B. on the phone C. at the airport 三、听独白回答问题。(共4小题,计4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并按要求在试卷上完成任务。独白连读两遍。(stand for 代表) 12. What does the boy mainly talk about? A. Words and letters B. How to learn English words C.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Chinese” 13. How many letters does the boy explain? A. 5 B. 6 C. 7 14. What does the boy think of the Chinese? A. Noble and hard-working B. Brave and elegant C. Intelligent and noble 15. Can you guess what the letter left stands for? A. Smart B. Clever C. Excellent 笔试部分(135分) 一、单项选择(40) 1.Our parents often tell us not_______alone in the river in summer. A.swim B.to swim C.swimming D.swam 2.This story happened________ a small island. A.at B.on C.in D.of 3.Uncle Ted was very rich. But now he has no place to_______. A.live B.live on C.live in D.live with 4.We found_______necessary to protect animals in danger. A.it B.this C.that D./ 5.You should_______smoking. It’s bad for your health. A.get up B.put up C.give up D.look up 6. Mo Yan is one of _______most popular writers in the world. He was_______honest boy when he was child. A.a; a B.a; an C.the; a D.the; an 7 .The old man was _______angry _______ say a word. A. so, that B. as, as C. too, to D. very, to 8. Why _______home tomorrow? A.not go B.not going C.not to go D.didn’t go 9.I _________ some mo ney from him, but I’ll _______ it to him in a few days. A.borrow, return B.lend, borrow C.borrow, keep D.borrow, lend 10.It was _________ exciting news for all the students. A.a B.an C.the D. / 11. I am much better _________ Chinese _________ our teachers’ help. A.in, at B.at, in C.at, with D.with, with 12._______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 poor mountain village is a difficult job. A.Teaching B.Teach C.Teaches D.Teachers 13. Mother couldn’t find her ring. So she wanted to know _________. A.where it is B.where it was C.where is he D.she was where 14.We_____ go on a picnic if it_____rain tomorrow. A.don’t, isn’t B.don’t, stop C. will, doesn’t D.aren’t, doesn’t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词语(全拼音版)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藤野先生 绯fēi 红hóng 标biāo 致zhì 落luò第dì 不bù逊xùn 诘jié责zé 托tuō辞cí 油yóu 光guāng 可kě鉴jiàn 抑yì扬yáng 顿dùn 挫cuò 深shēn 恶wù痛tòng 疾jí 匿nì名míng 凄qī然rán 适shì值zhí 第2课 我的母亲 责zé罚fá 气qì量liàng 质zhì问wèn 广guǎng 漠mò 管guǎn 束shù 宽kuān 恕shù 文wén 绉zhōu 绉zhōu 穈mén 庶shù 翳yì 第3课 我的第一本书 幽yōu 默mò 凄qī惨cǎn 奥ào 秘mì 翻fān 来lái 覆fù去qù 第4课 列夫 托尔斯泰 黝yǒu 黑hēi 滞zhì留liú 愚yú钝dùn 器qì宇yǔ 禁jìn 锢gù 酒jiǔ肆sì 轩xuān 昂áng 侏zhū儒rú 尴gān 尬gà 犀xī利lì 粗cū制zhì滥làn 造zào

藏cáng 污wū纳nà垢gòu 郁yù郁yù寡guǎ欢huān 鹤hè立lì鸡jī群qún 正zhèng 襟jīn 危wēi 坐zuò 颔hàn 首shǒu 低dī眉méi 锃zèng 亮liàng 诚chéng 惶huáng 诚chéng 恐kǒng 无wú可kě置zhì疑yí 鬈quán 发fā 黯àn 然rán 失shī色sè 广guǎng 袤mào 无wú垠yín 胡hú髭zī 第5课 我的童年 琐suǒ事shì 溺nì爱ài 肃sù然rán 起qǐ敬jìng 气qì象xiàng 更gēng 新xīn 孤gū苦kǔ伶líng 仃dīng 生shēng 疏shū 相xiāng 依yī为wéi 命mìng 不bù以yǐ为wéi 然rán 家jiā徒tú四sì壁bì 浑hún 浑hún 噩è噩è 习xí以yǐ为wéi 常cháng 椽chuán 子zǐ 光guāng 大dà门mén 楣méi 第二单元 第6课 雪 博bó识shí 美měi 艳yàn 消xiāo 逝shì 褪tuì尽jìn 升shēng 腾téng 凛lǐn 冽liè 脂zhī粉fěn 奁lián 磬qìng 朔shuò方fāng 眷juàn 念niàn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八年级下学期孟溪镇初级中学第三次月考 物 理 试 卷 (全卷共四个部分,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增大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 ;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一定时,增大 。 2.由于液体受 作用,液体对容器的底部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 ,液体对容器的侧壁有压强。 3.液体内部向 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著名实验是 ;最早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 5.浸在任何 或 中的物体都会受液体或气体 的力,这力的方向: 。 6.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在液体中的 有关,跟液体的 有关。 7.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 ,适用于 和 。 8.质量是300克的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受到的重力是____N ,桌面受到的压力是___ _N ,压力的施力物是__ __。 9.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5,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 接触面积之比为1:2, 则甲、乙两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之比为____,压强之比为____。 10.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____来实现的;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未露出水面之前,所受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重8N 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2N 的水平拉力拉动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水平拉力增加到3N 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N ;若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为___Pa . 12.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4,密度之比为1:3,若它们漂浮在某液体中,所受浮力之比为____;若把它们全部浸没在同种液体中,受到浮力之比为____。 13.“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吨,表示它浮在海面上,排开的海水质量是4800吨,此时舰所受的浮力是____N ,当舰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所受浮力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海水>ρ江水)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2分)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 .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D .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15.下列有关液体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越大,说明容器内液体重力越大 B .相等质量的液体对不同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可以是不相等的 C .密度较大的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肯定比较大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藤野先生》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教学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 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 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是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难忘、最使他感激的老师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来解开这个疑问。 二、根据预习,提示生字 挟着芋梗汤诘责寒颤颤畸形绯红 三、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提醒学生注意: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 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讨论。 (中国人原来是不留辫子的,满清入关后,“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之后中国人的脑后才拖上了一根辫子,所以说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另外留辫子也是表示对满清王朝的忠心,所以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者如孙中山及后来的毛泽东等人都是先剪掉自己的辫子以示和专制政权的决裂)可是这些清国留学生对辫子的态度如何呢?(他们十分珍视这根辫子……)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标致”,“标致”的本意是什么?(漂亮),鲁迅真的认为

这样很漂亮吗?(讨论)那他实际的意思是什么?(丑陋)──通过这里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反语”:(就是说反话,字面的意思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事实上,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同学们很可能会举出一些很有趣的例子)。 提问: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赏樱花)指读第二段:他们又在干什么?(学跳舞)他们做这些事应不应该呢?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给补充一些历史资料:鲁迅去日本留学是什么年代?当时中国是什么样的状况?(鲁迅于1902年去日本留学,1904年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当时正是中国积贫积弱受列强欺侮的时候……腐朽的满清政府与列强鉴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通过补充资料和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鲁迅对这些只知游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者的鄙视,所以鲁迅离开东京到了仙台。 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请大家在下文的学习中注意这一点。 板书: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暗线) 四、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师生总结板书: 五、速读课文,练习一下概括能力,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 讨论之后在第二部分后板书: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实习; 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从这几件事中可看出藤野先生的什么特点?结合讨论幻灯展示藤野先生的照片及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时的课堂笔记(内有藤野先生修改的笔迹)。 板书: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 六、鲁迅为什么要到仙台去学医呢?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鲁迅的《〈呐喊〉自序》,谁能给解释一下?(请同学们给补充资料) (从鲁迅小时候他父亲的病说起……说到鲁迅讲的关于中医的过分的话:中医是有意或无意的骗子……说到他学医的两个目的: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从这里我们能再次感受到鲁迅忧国忧民的情怀。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2017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琐屑(xiè) 滞笨(zì) 孕育(yùn) 销声匿迹(lì) b.诘问(jí) 吊唁(yàn) 呵斥(hè) 穷愁潦倒(liáo) c.疏懒(sū) 繁衍(yǎn) 奔丧(sāng) 风尘苦旅(chéng) d.克扣(kè) 惊悚(sǒng) 萌发(méng) 日薄西山(bó)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渴暮典质塌败五彩斑澜 b.翩然噩耗绮丽风雪载途 c.愧作赋闲萌发草长萤飞 d.烦躁取缔藩蓠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抗战时期,全国各地武术名家先后抵达重庆。虽然门派不同,但在那民 族存亡的时刻,他们都能相安无事。 b.陈独秀晚年困居重庆江津,他在生活上无固定的经济来源,除了微不足 道的稿费收入 外,主要靠亲友接济。 c.在被列为日本大轰炸的重点目标后,葛家大院在劫难逃,在硝烟中化为 一片废墟。 d.重庆地处西南,气候潮湿。抗战时库存于此的珍贵文物,鸡零狗碎,多 达二十多万件,防潮成为人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4.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郦道元,北魏人,其著作《水经注》被誉为“山水散文的集锦,神话传 说的荟萃,名胜 古迹的导游图,风土民情的采访录”。 b.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其小说代表作《背影》语言素雅、情感 真挚,被称赞为 “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d.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 首甘为孺子牛” 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5.下列选项中,句子语意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3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当时的各国首都中,重庆成为最早、最久、最多 的远程轰炸目标,,。。 。。 ①直到2001年9月11日国际恐怖组织对美国纽约世贸大厦的劫机轰炸等“空中屠杀”,在战它们都与“重庆大轰炸”保持着逻辑继续关系 ②成为将整座城市作为人质和对象的毁灭性恐怖轰炸的开端

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

2012八年级下第三次月考试题(Unit6-8) 听力部分(30分) I、听句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根据句子的内容和所提的问题,选择符合题意的图画回答问题,把最佳选项的字母编号写在题号前的括号内。每小题听两遍。 ()1.What does the man want? A B C ()2.How will the man go to work ? A B C ()3. What is Lucy doing? A B C ()4.Whom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A B C ()5.Which sign is talked about?

A B C II、听对话,选择正确的答案。听两遍。(10分)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6题。 ( ) 6.How long has Tom been watching TV this afternoon? A.Three hours B.Less than three hours C More than three hours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7-8题。 ( ) 7.What’s the best gift the girl has ever received? A.A piano B. A watch C.A guitar. ( ) 8. When did the girl get it? A. On her fifth birthday B. On her sixth birthday C. On her fourth birthday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9-10题。 ( ) 9. Does the boy think the scarf is boring? A.Yes, he does B.No, he doesn’t C.We don’t know ( ) 10.What would the boy get his teacher? A.A calendar B. Some flowers C. A hat 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11小题。 ( ) 11. When did Ted start to watch this TV play? A. At 8: 15. B. At 7:45. C. At 7:15. 听第五段对话,回答第12—13小题。 ( )12. Where does it probably happen? A. In a school. B. In an office. C. In a shop. ( )13. What’s wrong with the T-shirt? A.It is too small for the man. B.It is too big for the man. C.It is too dirty. 听第六段对话,回答第14—15小题。 ( )14. Why doesn’t the girl want to get Tony CDs? Because she thinks they are . A.not personal enough B. not special enough C. too expensive ( )15. What will the girl get Tony for his birthday? A.A new photo album. B.A new dictionary. C.A new book III、听短文(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完成句子的最佳选项,并将其字母编号写在题号前的括号内,本题听两遍。 ( ) 16. What will they go to spend their holiday? A. Sanya B.Shanghai C. Hongkong ( ) 17. What will they have in order to visit his aunt in Sanya? A.Money B.Time C.Clothes ( ) 18. What can they do in Sanya? A.Go swimming B.Go boating C. Go fishing. ( ) 19. What can they wear in Sanya in May? A.Sweater B.Coats C.Skirts ( ) 20. Who will they phone to book the tickets? A.Advertising agency B.The travel agent C. My friend IV、听填信息(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下面你将听到一段有关老师对学生评价的短文。请你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写信息,本题听两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