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课件精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钢法,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先进炼钢工艺。是中
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 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 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 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 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 时代贡献。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 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进一步推广;元代黄道婆革新内 地棉纺织技术,使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 衣料
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明中叶,私营手工业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在纺织行业,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标志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产生。
瓷路 我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即开始向外输出,时间
(2011·重庆文综)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
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
织业状况的是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A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2009海南历史)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
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
□制度评价:
积极作用: ·盐铁官营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的安 定。 ·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和封建经济的繁荣。 消极作用: ·增加朝廷财政负担。 ·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 社会。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封闭,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制度
□匠户概念: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称做“匠户”。 □匠户制度沿革: 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定期服役的制度; 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的方式役使; 元代: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称“匠籍”,由专门 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承担指定 工役。
二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 营、集中、 大作坊
田庄手工业 地主控制, 农户生产经 营
私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产 品 流通方式
武器军用品和 不在市场 官府贵族生活 流通 用品
加工农副产品 、主要满足
工具、生活日 本田庄需
用品
求
民间消费的产 在市场流
品
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 剩余部分 纳赋税的产品 出售
做燃料;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南北朝时: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 北宋时期:有了以煤作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中国人赋予织造工具一个极佳的名称:机。从此,机 成了机智、巧妙、机动敏捷的同义词。”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提花机作为一种纺织工具,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 明。花本式提花机出现于东汉,又称花楼。是我国古代 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
——ຫໍສະໝຸດ Baidu颜氏家训》
2.田庄手工业
□出现:
土地集中导致汉代田庄出现 □性质:
田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生产部门不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 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
态并存,且私营手工业比重日益增大,直至主导地 位。 • 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 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 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 赞誉。
唐代
唐三彩;制瓷成独立生产部门南 青北白 秘色瓷、釉下彩绘
宋代
官、民窑 海上陶瓷之路
元代
成熟青花瓷
清
粉彩瓷雍正登峰造极
历史悠久 世界领先 多种经营型态并存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发展历程:
商周时期:青铜冶炼. 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 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两汉时期: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使用煤炭
不同。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男耕女织的生 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对资本起阻碍作用。
黄
地 珐
康
琅熙
彩年
花 瓷
间
碗
粉 康熙时期又出现了珐琅彩
光彩
绪 年
云 龙 盘
间螭
的瓷器,其花纹凸起有立体 感,画面瑰丽,华美绝伦。 到雍正时期,把珐琅彩中花、
长 鸟、竹、石与诗、书法融为
瓶 一体,富丽中见古雅之风,
使人爱不释手。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水排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 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 早于欧洲一千多年。建武七年(公元三十 一年),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 机械水排,引 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最初 的鼓风设备叫人排,用人力鼓动。继而用 畜力鼓动,因多用马,所以也叫马排。直 到杜诗时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
汉朝原始青瓷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 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陶器 不是中国独有的发明,而瓷 器则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 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 献之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君家白碗胜霜雪”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越窑青瓷
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绘
成都大邑 景德镇
邢窑白瓷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 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 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 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
浙江龙泉(哥)窑 河南钧窑
河南官窑
宋 朝 五 大 官 窑
河北定窑 河南汝窑
景德镇: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这是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它色彩明快, 釉质光润。体现了元代制瓷业已经达到很高的 工艺水平。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在2002年香港苏 富比拍卖会上,这只清 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上拍,以4150万港元
1.官营手工业
我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再现在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工官”制度
□出现时期:汉武帝时代 □出现原因: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最有利可
图,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统治。 □制度特点: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盐铁官营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皇帝私用和官家专用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不计成本的奢侈性。 ·行业生产的封闭性。 ·束缚劳动者创造性。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成为半自由的手工 业者。 清代:顺治二年宣布废除“匠籍”,匠人才获得自由 身份。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 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 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 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不同点:表现在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明朝时机户 为早期资本家,清朝时帐房成为早期资本家。
清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形式上比明代有所发展。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 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女工)有力 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 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 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 造成什么影响?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 绵绵不绝。
原始 社会 商周
汉代
唐代
宋元
明清 时期
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历程
纺织技术萌芽:原料麻葛,开始养蚕织丝。
丝织业迅速发展: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纺织业 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形成丝织中心临淄。 丝织业进一步发展:提花机进一步完善、定型;马王堆汉墓 的素纱褝衣,代表这一时期丝织业的水平;丝织品经丝绸之 路远销地中海。中国称为“丝国”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也有相当规模。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 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成就突出,对文明进步产生了 重要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汉代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丝织品远销至地中海,中 国被称“赛里丝”
□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本质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 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 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 “(帐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 为生。”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说明了什么问 题? □相同点: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
持续千余年,从而形成了“海上陶瓷之路”。一八 五三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其中就有元代 德化的白釉瓷。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 近年来,埃及、肯尼亚也出土了许多从中国福建 输入的德化窑白瓷。
福建泉州的“瓷都”——德化
中国古代陶瓷业发展历程
新石器时代 彩陶 蛋壳黑陶
商中期到东汉 陶到瓷的过渡阶段 原始青瓷
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
D.商品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有了重大发展,其突出标 志是 ①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 ②铁制农具的出现 和推广 ③棉花种植的逐步普及 ④驭牛耕地的产 生和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 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D.②③④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
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
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 ”代表的手工业特
点不包括
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 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 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 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 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 D.保障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 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 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 矣”。 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 的本质是什么?
B.唐朝时青花瓷、粉彩瓷大量行销海外 C.指南针在宋朝时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D.纸的发明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用最为显著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 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 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 工业。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 立的生产部门。
一、中国古代传统手工业部门发展状态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 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袍出现在剧场 曾轰动一时。那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 会上层的风尚。
宋代,棉花种植和绵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丝 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 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 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 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 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的惊人价格拍出。价格 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 的世界纪录。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 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 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 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 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清朝 珐琅彩瓷
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由北齐著名冶金家綦母怀 文发明。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 办法,钢铁不能熔化,铁和渣不易分离,碳不能迅速渗入。经 过“块炼法”--“百炼钢”--“炒钢法”的发展历程,中国发明 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 时代贡献。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下图是成都地区出土的东汉说唱俑。作为历史材料, 它
①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②有助于我们了当时的文化生活 ③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④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宋代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进一步推广;元代黄道婆革新内 地棉纺织技术,使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 衣料
明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扩大 明中叶,私营手工业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在纺织行业,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标志中国资本 主义萌芽产生。
瓷路 我国瓷器在唐代中期即开始向外输出,时间
(2011·重庆文综)中国古代丝织业一直很发达,不
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下列选项中,反映明代丝
织业状况的是
A.使用新式“纱绸机”
B.开始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C.开始培育八辈之蚕
A
D.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开始西传
(2009海南历史)明代中期以后,私营手工业在许
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这主要的
□制度评价:
积极作用: ·盐铁官营有利于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社会的安 定。 ·有利于手工业的发展和封建经济的繁荣。 消极作用: ·增加朝廷财政负担。 ·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 社会。 ·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技术工艺的传承封闭,往往导致失传。
匠户制度
□匠户概念: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 称做“匠户”。 □匠户制度沿革: 唐代:已有工匠在官营手工业作坊定期服役的制度; 宋代:匠户往往被官府以强制的方式役使; 元代: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称“匠籍”,由专门 机构直接管理,不得脱籍改业,世代相袭,承担指定 工役。
二 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官营手工业 政府直接经 营、集中、 大作坊
田庄手工业 地主控制, 农户生产经 营
私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
自主经营
产 品 流通方式
武器军用品和 不在市场 官府贵族生活 流通 用品
加工农副产品 、主要满足
工具、生活日 本田庄需
用品
求
民间消费的产 在市场流
品
通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自己消费和交 剩余部分 纳赋税的产品 出售
做燃料;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南北朝时:出现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灌钢法。 北宋时期:有了以煤作燃料冶铁的明确记载。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中国人赋予织造工具一个极佳的名称:机。从此,机 成了机智、巧妙、机动敏捷的同义词。”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提花机作为一种纺织工具,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 明。花本式提花机出现于东汉,又称花楼。是我国古代 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
——ຫໍສະໝຸດ Baidu颜氏家训》
2.田庄手工业
□出现:
土地集中导致汉代田庄出现 □性质:
田庄手工业生产也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生产部门不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 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 • 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
态并存,且私营手工业比重日益增大,直至主导地 位。 • 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 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 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 赞誉。
唐代
唐三彩;制瓷成独立生产部门南 青北白 秘色瓷、釉下彩绘
宋代
官、民窑 海上陶瓷之路
元代
成熟青花瓷
清
粉彩瓷雍正登峰造极
历史悠久 世界领先 多种经营型态并存
中国古代冶金技术发展历程:
商周时期:青铜冶炼. 春秋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人工炼铁; 战国时期:炼钢和淬火工艺已经有所发展; 两汉时期:武帝时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使用煤炭
不同。材料三反映的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男耕女织的生 产方式,不是资本主义萌芽。对资本起阻碍作用。
黄
地 珐
康
琅熙
彩年
花 瓷
间
碗
粉 康熙时期又出现了珐琅彩
光彩
绪 年
云 龙 盘
间螭
的瓷器,其花纹凸起有立体 感,画面瑰丽,华美绝伦。 到雍正时期,把珐琅彩中花、
长 鸟、竹、石与诗、书法融为
瓶 一体,富丽中见古雅之风,
使人爱不释手。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水排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 的发明,是机械工程史上的一大发明,约 早于欧洲一千多年。建武七年(公元三十 一年),杜诗创造了利用水力鼓风铸铁的 机械水排,引 这种钢材的制作方法。最初 的鼓风设备叫人排,用人力鼓动。继而用 畜力鼓动,因多用马,所以也叫马排。直 到杜诗时改用水力鼓动,称水排。
汉朝原始青瓷
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 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陶器 不是中国独有的发明,而瓷 器则是我国独特的创造发明, 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 献之一。
“夺得千峰翠色来” “君家白碗胜霜雪”
唐代: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越窑青瓷
长沙铜官窑釉下彩绘
成都大邑 景德镇
邢窑白瓷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 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她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 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同时还吸取了中国国画、雕 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 。
浙江龙泉(哥)窑 河南钧窑
河南官窑
宋 朝 五 大 官 窑
河北定窑 河南汝窑
景德镇: 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这是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它色彩明快, 釉质光润。体现了元代制瓷业已经达到很高的 工艺水平。
清朝雍正粉彩蝠桃纹瓶
在2002年香港苏 富比拍卖会上,这只清 雍正粉彩蝠桃纹橄榄瓶
上拍,以4150万港元
1.官营手工业
我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再现在历史上的哪一时期?
“工官”制度
□出现时期:汉武帝时代 □出现原因: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最有利可
图,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统治。 □制度特点:
·特殊行业的垄断性。盐铁官营 ·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皇帝私用和官家专用 ·技术工艺的高超性。 ·不计成本的奢侈性。 ·行业生产的封闭性。 ·束缚劳动者创造性。
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成为半自由的手工 业者。 清代:顺治二年宣布废除“匠籍”,匠人才获得自由 身份。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 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 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 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
□不同点:表现在早期资本家身份的变化:明朝时机户 为早期资本家,清朝时帐房成为早期资本家。
清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在形式上比明代有所发展。
材料三《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 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女工)有力 焉。” 材料四: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 其末也……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材料三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现象是否 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二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 造成什么影响?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丝国),长期以来丝绸之路 绵绵不绝。
原始 社会 商周
汉代
唐代
宋元
明清 时期
中国古代纺织业发展历程
纺织技术萌芽:原料麻葛,开始养蚕织丝。
丝织业迅速发展:有负责指导桑蚕生产的专职官员,纺织业 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形成丝织中心临淄。 丝织业进一步发展:提花机进一步完善、定型;马王堆汉墓 的素纱褝衣,代表这一时期丝织业的水平;丝织品经丝绸之 路远销地中海。中国称为“丝国”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纺织也有相当规模。
□“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 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成就突出,对文明进步产生了 重要影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汉代纺织技术相当发达,丝织品远销至地中海,中 国被称“赛里丝”
□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雇佣关系。
□本质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材料二:《吴县志》记载清代苏州情况是”各帐房除 自行设机督织外,大都以经纬交与织工,各就织工居 处雇匠织造,谓之机户”。《清稗类钞》记载: “(帐房)散放丝经,给予机户,按绸匹计工资。” 《风麓小志》记载:”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恃帐房 为生。”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异同之处?说明了什么问 题? □相同点:都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
持续千余年,从而形成了“海上陶瓷之路”。一八 五三年在南非卓湾捞出一批瓷器,其中就有元代 德化的白釉瓷。这些瓷器现存放在大英博物馆。 近年来,埃及、肯尼亚也出土了许多从中国福建 输入的德化窑白瓷。
福建泉州的“瓷都”——德化
中国古代陶瓷业发展历程
新石器时代 彩陶 蛋壳黑陶
商中期到东汉 陶到瓷的过渡阶段 原始青瓷
因为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
B.私营作坊工人增加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
D.商品经济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有了重大发展,其突出标 志是 ①青铜农具的普遍使用 ②铁制农具的出现 和推广 ③棉花种植的逐步普及 ④驭牛耕地的产 生和推广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 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D.②③④
□《汉书·贡禹传》记载:“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
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
室亦然。”“三服官”“东西织室 ”代表的手工业特
点不包括
A.规模大
B.耗费大
C.政府设置机构管理 D.产品进入市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 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 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 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 C.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 D.保障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
“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 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 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 矣”。 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 的本质是什么?
B.唐朝时青花瓷、粉彩瓷大量行销海外 C.指南针在宋朝时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D.纸的发明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用最为显著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计中反 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 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 工业。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 立的生产部门。
一、中国古代传统手工业部门发展状态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公元 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袍出现在剧场 曾轰动一时。那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服,成为罗马社 会上层的风尚。
宋代,棉花种植和绵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地区。丝 织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
元代,棉纺织家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极大地推动了我国 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一 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最 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米, 宽1.16米,经纬条线一致, 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的惊人价格拍出。价格 创下当时清代瓷器拍卖 的世界纪录。
粉彩瓷又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 。出 现于康熙晚期,至雍正王朝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粉彩瓷 艳丽清逸、色调柔和,所绘花鸟虫鱼形态逼真,其精者甚 至到了“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程度,充分反映了雍正 时期制瓷工艺的精致细美。
清朝 珐琅彩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