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目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20年浙江卷作文解析(带范文)

2020年浙江卷作文解析(带范文)

2020年浙江卷作文解析(带范文)一、2020年浙江卷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立意解析这篇作文,主要指向了个人的人生坐标跟家庭、社会之间的错位。

现实中,处于叛逆期的高中生,也往往容易在人生定位上,出现跟家庭预期不一致、社会需要不符合的情况,进而导致矛盾和冲突。

随后,有的人通过反思,可以处理好。

然而,有的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处理好,这样往往比较悲催。

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说,浙江卷作文既有思辨性,也有现实意义。

这样的命题,确实令人眼前一亮。

具体立意方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构思:第一种角度:活出自我。

人这辈子,虽然会受到家庭、社会影响,但究其本质,还是应该为自己而活,活出自我。

因为,自我才是内在,而家庭和社会,毕竟只是属于“外在”。

因此,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当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出现落差或错位时,我们可以坚持自己的人生定位,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声音,为自己而活,活出自我风采。

这个立意,也比较契合00后心声,应该可以写出畅汗淋漓的感觉!第二种角度:学会妥协。

所谓学会妥协,是根据现实变化的情况,适当调整自己和家庭、社会的关系,最终,逐步消除三方的错位和落差,缓和矛盾,实现和解。

这种做法,符合中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也是一种理性、务实的选择。

第三种角度:既活出自我,也学会妥协。

这是一种辩证式的立意,其实就是把上述观点,综合起来去写。

这样写,能够展现思维的全面性和思辨性,是一种灵活而实用的立意方式。

以上三点,可以任选一个角度去写作。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忽略“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这个提示,也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的角度,去处理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写出文通意顺、内容丰富、新颖深刻的好作文!三、范文学会校准人生坐标张岱在《自为墓志铭》中,叙述了自己调整人生坐标的经历:少时富贵,乐享繁华,于是“好精舍,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茶淫橘虐,书蠹诗魔”,活脱脱一个纨绔子弟形象。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与片段交流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与片段交流

命题特色 内容:以人文与人生为主,偶有时政社会类 形式:话题、标题、材料 文体:叙述类、论述类
考场实践 论述文写作是主流 观点的确立与展开是重点
浙江各地教师对2020浙江高考作文题的解读
▲ 第一句,人有坐标,有期望。坐标与期望,所以要并举,是 因为坐标相对明确,期望相对大略。但究其实,它们的指向是一 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 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中学生的作文,应当有两个指向: 一、指向“外部社会生活”;二、指向“内部个体生活”。 回顾:2018,2019作文题 思考:这两个命题指向,有没有交替出现?
(2018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
(2020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 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 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 的看法。
基于这样的逻辑分析,我们可以明确,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需 要考生思考表达的是,落差或错位的原因分析,解决落差或错位 的策略分析。
▲ 关于话题。个人定位、家庭预期、社会角色,这些问题本 就值得每位青年学生尤其是即将迈入大学校门的高中毕业生认 真思考,能引导广大考生在个人与家、国的关系上进行积极思 考和选择,是“文以载道”的传统精神在浙江卷中的体现。而 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发生落差或错位,也是青年经常遇到的 困惑和难题,是他们愿意表达并有话可说的。以一个常规话题 导入对一个崇高命题的思考,这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巧妙所 在。

2020年浙江高考英语写作原文及试题分析

2020年浙江高考英语写作原文及试题分析

2020年浙江高考英语写作原文及试题分析展开全文2020高考英语听力解析和原文已经为大家推送,今天,天学网教研中心继续为您带来写作部分的解析,一起来看看他们考了什么题材的写作吧。

应用文写作(满分15分)题目假定你是李华,你校将举办外国学生中文演讲比赛,请给你的英国朋友George写封邮件邀请他参加内容包括:1. 比赛时间;2. 演讲话题;3. 报名方式。

注意:1.词数80左右;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题型解读应用文写作主要考查学生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该题型写作目的明确,测试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下运用英语传达信息,表达观点的能力,题目侧重英语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

应用文写作文体以书信(邮件)类为主,这类应用文通常出现提纲式要点,话题常常与学生的校园实际生活相关。

此次浙江新高考英语写作部分第一题应用文写作考查的方向是邀请信。

推荐词汇和句型书信类文章,除去开头和结尾的称呼,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写信目的、书信主体、愿望表达,这次英语高考应用文写作题目,邀请外国朋友参加演讲比赛,是朋友间的书信,可以使用以下高分词汇和句型:Chinese Speech Contest 中文演讲比赛theme n. 主题register v. 报名I am writing to inform you of...I take great pleasure in informing you that...I think it would be a great idea if you could participate in...I sincerely hope you can accept my invitation.范文:Dear George,It is a great privilege for me to invite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Chinese Speech Contest for foreigners at my school on March 1st, 2020.The theme of the upcoming speech contest is British Culture which we sincerely expect to listen to from a native of Britain. Undoubtedly, your fluent Chinese, excellent public speaking skills, and especially profound knowledge will not fail to impress and inspire the audience. If you accept our invitation, we will be more than pleased to welcome you to register at the Student Organization Office.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stunning performance.Yours,Li Hua读后续写(满分25分)题目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给情节进行续写,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020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精准解析及优秀范文两篇

2020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精准解析及优秀范文两篇

2020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精准解析及优秀范文两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文解析首先,浙江卷高考作文属于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第一步。

对于材料作文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法、由果溯因法、分层概括法等方法来找到材料的表述要义。

材料分为三大句,第一句的关键词是“每个人”“坐标”“期望”,第二句的关键词为“家庭”“预期”“社会”“角色”,第三句的关键词为“落差”“错位”。

综合三句话的关键词句,我们可以看出,材料要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同时家庭和社会又赋予了我们责任与角色,而这两者之间,即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可能会有落差与错位。

材料的重点是第三句,第一句是引子,第二句是铺垫,第三句才是核心。

所以我们写作时不可只关注第一句或第二句,如果行文大谈个人的理想、坐标,或者大谈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而不提及“偏差”“错位”的问题,其审题便是有偏差的。

第二,浙江卷高考作文关注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具有任务驱动的性质。

写作时应注意其任务情境。

浙江卷高考作文考生并没有选择时下的抗疫等热点作为命题点,但其命题依然体现了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它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变化现状,提出了不少考生现在或以后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所产生的“落差或错位”的问题?这审视的是考生在“落差或错位”面前如何进行个人和家庭、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思考。

它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考查了考生“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的要素。

所以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自己对于个人与家庭、社会“落差或错位”的思考,可以分析造成这种“落差或错位”的原因、列举“落差或错位”的现象,提出解决的措施等等。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评析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评析

试题分析摘要:面对个体的期望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与错位,我们需要进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如何处理自我定位与外在期盼的矛盾”等哲学式的追问,如此才能在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群体的考量中走向平衡。

202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在落实课标理念、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时代社会、切近学生心理、重视理性思辨、渗透家国情怀、彰显立德树人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是一道高质量的好题。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题评析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评析洪方煜(浙江省台州中学,浙江临海317000)一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理解题意,首先要理解“人生坐标”这个关键词。

人生坐标,指的是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所扮演的角色。

个体对自己的位置与角色往往有着美好的期盼,其内在指向是理想。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期望往往与家庭、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之间会有落差与错位。

落差指个体的定位与家庭、社会期望的角色有高下之分,错位指个体的定位与家庭、社会期望的角色有方向之别。

家庭、社会所期望的角色往往指向现实。

如何处理与平衡这种落差与错位,是我们写作所要考虑的重点。

简而言之,文题是在引导我们思考理想与现实、自我定位与外在期盼的关系。

考生在立意上,可以有以下三种选择:一是坚持自己的人生定位;二是顺应家庭与社会的角色期盼;三是在自我定位与外在期盼之间寻找一种理性的平衡。

以上是对题意的简单分析。

如何让文章写得深刻些?我们需要作一些哲学式的追问。

“我”是谁?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中,“我”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父母眼中,自己是他们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在兄弟姐妹中,自己与他们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在老师眼中,自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在同学眼中,自己是风试题分析雨三年一起学习的同窗;在朋友眼中,自己是他们人生路上的重要同伴;在陌生人群中,自己与他们只是没有交集的“路人甲”……“我”从哪里来?从生命角度而言,“我”来自于父母;从地域角度而言,“我”来自城市或者乡村;从身份而言,“我”是刚要迈出高中、走向大学的学生……“我”往哪里去?就自己的期盼而言,问题指向理想——包括心仪的大学、将来的职业、人生的规划;就家庭而言,问题指向我们肩负着的父母的希望——是光耀门楣,还是继承家业,抑或是过一种平淡的生活;就社会而言,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为社会承担怎样的责任……明了这些,我们才可以深入追问:我们该如何处理自我定位与外在期盼的矛盾?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当一名科学家、军人、医生,或当一个明星、网红。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浙江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浙江卷,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含答案)语文试题卷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第1至10题为选择题,30分;第11至22题为非选择题,120分,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第1到10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11至22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鸡肋.(lèi) 蛮横.(hèng)不着.边际(zhuó)大楷字帖.(tiè)B、内讧.(hòng)哂.笑(shĕn)断壁残垣.(yuán)不落窠.臼(kē)C、惊悚.(sŏng)愤懑.(măn)怙恶不悛.(quān)狼奔豕.突(shĭ)D、难处.(chŭ)括弧.(hú)唾.手可得(tuò)不胫.而走(jì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愧疚必须品防微杜渐额手称庆B、搜寻吊胃口炙手可热按捺不住C、剽悍金刚钻始作俑者不明就理D、撮合板着脸破涕为笑奉为圭臬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是一个处事谨慎的人,一向奉行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所以很少交朋友,即使有朋友,也不愿交往过深。

B、亚冠联赛小组赛上,鲁能泰山队的另一个对手韩国首尔FC对以6 :1取得了胜利,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泰山队的亚冠之旅格外..艰险。

C、平遥人过去在外经商的极多,赚了钱,要往家里送,很不安全,还要雇保镖,于是便生出这票号,专管对换..银钱。

D、老张按照惯例把买回来的对虾和猪肉分别称了称,才发现他买的对虾被偷工减料....了,足足少了半斤。

2020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ō)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à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彤.(dān)云密布,朔.(shuò)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历史”并非噱(xué)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的行为粗暴抹.(mǒ)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城”必然岌岌可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水驻心中,即便身形赢.(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5分)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

该节目地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来....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

近两年来,该节目收获..了大量粉丝。

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例也接近六成。

【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需要【丙】有导演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020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精准立意及范文两篇

2020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精准立意及范文两篇

2020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精准立意及范文两篇2020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详细解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同时又带有任务驱动性质,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材料先从个人角度入手,阐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有自己的期望,这是引子;接着从家庭、社会角度入手,阐述它们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更多的是从限制这个角度来设定,与前一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紧接着从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角度入手,阐述两者之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落差或错位是难免的;最后从作文的写作任务指向角度,明确考生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在这四个层次中,第一、二两个层次只是为了引出第三层次的内容;第三层次是本次作文的内容重点,不仅要关注个人的人生成长,更要关注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关键词要体现出“落差”或“错位”;第四层次则指清楚明了写作方向,包括文体的选择。

因此,在不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考生可以分析个人的成长与家庭对个人的预期、社会赋予个人的角色之间产生“落差或错位”的原因,也可以阐述寻找解决“落差或错位”的办法,还可以合二为一。

本题探讨的是考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自我)与家庭、社会所产生的“落差或错位”的问题,审视的是考生在“落差或错位”面前如何进行个人(自我)和家庭、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思考。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应该公道处置惩罚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

2.正视落差,肩负责任,展示自己的风采。

3.无惧人生变化,笑对错位落差。

……偏题立意: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目及考场优秀作文点评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目及考场优秀作文点评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目及考场优秀作文点评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优秀作文】正视落差,走好人生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我们的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可是,我们很难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的步伐,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当出现落差时,我们需要正视落差,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理性看待落差,正视自我。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在不断为梦想努力。

实现梦想固然值得高兴,但当现实与梦想产生落差时,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落差,正视自我,反思自我。

《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在人生年华最好的21岁因腿疾再也没有站起来,本是追梦的年纪却突然失去双腿,这种落差对于任何人都是巨大的痛苦。

面對这种突然降临的意外,他想到过死,但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他正视自己失去双腿的现实,他知道在轮椅上也一样能生活,于是不再消沉,而是用笔杆写下激励青年的文字。

正如邓晓芒说的那样: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对于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

史铁生坚强面对不幸,理性看待落差,正视自我活出了自我。

化落差为动力,成就自我。

面对落差,除了正视,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化落差为动力,成就自我。

1969年,史泰龙回到美国并进入迈阿密大学学习戏剧。

原本想着学好戏剧来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史泰龙因为差三分从迈阿密大学退学,只好来到纽约。

面对这样的落差,史泰龙没有堕落,而是在星相家母亲的建议下,开始创作剧本。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答案解析(附作文解析与范文文言译文)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答案解析(附作文解析与范文文言译文)

【答案】8. C
A项,“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表述有误。原文 信息是“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 字阅读的热爱!”“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 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 大”“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可见二者并非变得越来 越相似。 B项,“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明确告 诉我们……”错误。原文表述为“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 ‘生活——网。’”可见“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无中生有, 过度解读,只能说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 另外寥寥三字具有言简义丰委婉含蓄的特点,自然不能说“明确 告诉”。
D项,“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甚至要为此举行一 种新的文化仪式”错误。原文表述是 “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 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 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可见选项遗漏了“似乎”,曲 解文意,把推断、揣测说成绝对、肯定;文化仪式相关的表述 也背离文意。
9. (1)材料二说明图像阅读的特点: 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
D项,“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接 收的电影原声”一句中,“看到……电影原声”搭配不当,可 在“和”字后面加“收听到”。
5【答案】 (1)是借助了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 (2)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了 (3)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6【答案】 (1)示例:图1
(图2
凝聚力量,抗击疫情 新门神)
《上曾子固龙图书》精校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徳,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 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隠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 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 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徳遁(浙江2020高考卷作“道”,疑误)志, 不可隠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 言与徳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 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徳,与夫无其徳而有其言 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 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 其身,其气酋,其趣髙,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 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 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 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 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 仙烟云,髙远而不可挹也。维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浙江卷)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浙江卷)

2020年高考语文试卷解析(浙江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北方的季节径(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屏幕中的剧情风生水起,扣人心弦。

屏幕上方一行又一行的字符络绎不绝,争先恐后。

某些字符甚至悬浮于屏幕中央,仿佛不忍退场。

【甲】“弹幕”是这些字符获得的形象称谓——那些字符如同密集射击的炮弹在夜空展开了眼花缭乱的一幕。

弹幕通常是对屏幕中剧情的即时评论,短小精悍。

【乙】评论内容五花八门,崇拜、感叹、剧透、调侃、吐槽,也包含了“前方高能反应”“美爆了”“劝你善良”……等弹幕文化的常用语。

【丙】弹幕文化显示出既丰富又单调的双重特征:一方面群情踊跃,图文并茂;另一方面彼此重复,似曾相识。

不必否认弹幕文化的狂欢气氛,若干小创意甚至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也不必否认众声喧哗主要不是来自思想的真正激荡,是来自互联网新型文化套餐的事先设计。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生水起 B.短小精悍 C.然而 D.激荡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 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及精选参考范文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及精选参考范文

【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范文第一篇生活如同坐标系,千千万万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点,每个人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才会释放出耀眼的光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凭着自己的才学,他来到了繁华的长安,成为了翰林学士成为了皇上面前的红人。

但这并不是他的理想,他寒窗苦读只为有一天能报效国家,而并非享受荣华富贵,在冷静思考之后,他选择快马一鞭离开长安。

从此,他纵情山水创下了许多名篇被后人所传颂,他就是“诗仙”李白,正是在选择命运的那一刻,李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铸就了永恒的辉煌。

鲁迅在年幼时,目睹了父亲从生病到去逝的整个过程,于是鲁迅便要立志学医,在出国留学期间,却看到中国的留学生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杀害的表现出的不是愤怒伤感而是大声地欢呼,从那一刻他才真正认识到,学医治人们的病不是关键,拯救人们麻木不仁的心才是关键,于是他便弃医从文,用笔作为斗争的武器,唤醒人们的心。

挽救了国民。

是鲁迅正确的选择,让原本平凡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美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在年轻赴美留学,从事物理实验,可一段时间以后被人笑谈“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突然间他困惑了,坐下来冷静的思考从小到大自己的动手能力就很差,因此常常成为别人的笑谈,他改变航向专心投入物理学习,终于他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登上了世界级的科学舞台,源于总结,源于思考的他升华了生命的价值,点燃了人生的意义。

鲁迅因倾听了内心救国的声音,选择了弃医从文,拯救了国民;魏青刚倾听了自己内心的呼唤,选择了在巨浪中三进三出,挽救了年轻的生命;李剑英也因倾听了内心的呐喊,选择了放弃生命,保卫国家的利益。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行走在消逝中---完全解密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行走在消逝中---完全解密

浙江《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编辑彭治旗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

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个字。

⑤不得抄袭。

点评: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是一个关系型的作文题目。

“行走”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进”、“发展”、“进步”等涵义,而“消逝”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远离”等涵义。

二者联系起来看,极富思辩性。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社会革新都会有一个发展与保存、重建与扬弃的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当然“消逝”有的是成长的需要,有的是历史的选择,有的是自然的更替,还有的是进步的结果。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惆怅、失落和遗憾,也会有欢呼、惊喜和赞美。

破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的关系,以及“行走”过程中我们对“消逝”的态度。

可以联系的材料有改朝换代、观念更新、成长心语等等。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开放了考生思维既可以表现自己思维的缜密,也可以联系自己生活谈论感受,命题很好地综合了思维性、生活性等特点。

试题评析今年浙江卷依然延续了前几年的话题作文形式,依然是给出几个提示性的材料进行自主写作,依然是包含了对考生心灵世界的追问及人文精神的思索,依然是行走在生活和文化的一个个交叉点上,在命题上较好地体现了延续性。

在去年作文的思辨性的基础上,今年作文重在考查学生关注生活,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生命体验,同时还可对美好事物的消亡作出自己哲理性的思考,是哀伤沉湎还是豁达向前,是消极怀旧还是积极向新。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有详细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有详细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浙江诗路文化带以诗词文化为主线,结合水系、古道,将各地旖.(yǐ)旎风光串联成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旅游线路,让游客徜.(táng)徉在江南美景中。

B. 历经千年沧桑,觥.(gōng)筹交错的场面早已湮.(yān)没于历史深处,但留存至今的一件件青铜器足以让人们浮想联篇,去回味那个钟鸣鼎食的时代。

C. 生态文学应更多创作体现绿色发展理念、讴.(ōu)歌美好生活的作品,致力于鞭挞.(dá)滥杀野生动物、肆意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素养。

D. 北方的季节泾.(jīng)渭分明,春季的风一寸寸吹向大地,为山川褪去寒衣,一点点着.(zhuó)上春色,东风过处,整个原野为之一振,草木葳蕤,生机勃勃。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严重威胁全人类的健康与福祉,也暴露了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上的短板,推进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B.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自从首次飞行任务展开以来,各参研参试单位和全体同志团结拼搏,经历严峻考验,克服重重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C.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打贏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新思路,各地广泛开展的网络扶贫活动,让扶贫工作受益范围更广,使更多的群众有了存在感。

D. 汽车影院以停车空间为电影放映场地,通常设置超大银幕,观众坐在私家车内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象和车内收音机上接收的电影原声。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一般来说,阅读是和文字相关联的。

当然,人们有时也会把欣赏一幅好画说成“读画”。

用在这里的“读”,强调的是欣赏的深度了,就此也微妙地点出了看画与读画间的差异。

2020年浙江卷满分作文评析

2020年浙江卷满分作文评析

2020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是炫技还是实力?原题如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生活在树上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

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开篇提出传统的家庭及社会的期望在当下的社会已经丧失了意义,因而我希望像卡尔维诺那样生活。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

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

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

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对自我的期望进行简单界定:可以突破传统,但不能走向虚无,更不能让行为突破底线。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

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

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从自我角度分析主观原因:由于缺乏阅历,所以我们意识不到家庭和社会是实现自我期望的基础。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

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

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作文解析及同题作文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作文解析及同题作文

2020年全国普通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作文解析及同题作文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细读材料之后,今年浙江省作文的命题就是非常贴近生活,富有人间烟火气息。

时代在发展,为什么我们有空巢老人的现象,为什么有更多的留守儿童、离异家庭,为什么有各种心理疾病的患者出现?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时代观念的变革,有世俗风尚的变迁,有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弊端……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是自己的“预期”和他人给予或绑架在你身上的“预期”太多,太沉了。

材料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引出此次作文的核心话题——如何平衡自我的预期和家人、社会对自己的预期。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

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肩负的行囊越来越沉,越来越重。

有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爱情的憧憬,对亲情的渴望,对友谊的眷恋;有对名利的个人观点,有对精彩的外部世界探索之心……这也许就是自己的人生规划吧。

年龄越来越多,现实锋利的刀刃刺得我们生痛,才渐渐发觉原来——“人生规划”只是一场黄粱美梦。

理想幻灭,事业屡遭跌踣;爱情呢,被世俗的房子、车子、票子赶撵到爪哇国去了;友谊吧,只是活在虚拟的朋友圈中,甚而至于偶尔遭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我们的预期,我们的人生规划是被谁给毁灭了的。

是我们自己不够努力,不够诚实,不够温暖,不够哥们儿吗?其实很多时候是家庭、社会给予我们太多、太高的预期,让我们的生命不能承受这种预期之重。

你是爸妈的乖孩子,那当然该孝顺;你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那当然该废寝忘食,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为学生排忧解难,答疑解惑了;浙江省的这个作文题很有生活气息、现实意义,更像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的将是社会学家对社会结构、观念、文化的进一步探索、反思。

2020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深度解析及范文(4页)

2020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深度解析及范文(4页)

2020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作文题【2020年浙江卷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论题情境的限制性。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此句是审题的重点,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导入到具体写作论题的过渡句,隐含了对个人坐标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的价值判断。

聚焦于考生的社会责任,侧重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关注考生的个体定位“坐标”与家庭、社会定位“坐标”的“落差或错位”,致力于引导考生理性审视个人期许与现实的矛盾,从而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与家庭、社会责任。

2.典型任务的限制。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限定了写作的典型任务,考生不得脱离此要求写作,否则会被视为偏题、离题。

此外,“注意”项还限定了一些具体的写作要求,如明确文体等。

3.价值判断倾向的限制。

从命题者的价值判断倾向来看,文题旨在通过预设的写作论题情境,在考生的个性化思考中,检验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引导考生做一个具有社会担当精神的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开放性1.立意角度开放自由。

文题虽然规定了具体的论题与情境,但立意的角度是开放自由的。

考生可从不同角度追问,深化立意,拓宽写作思路。

如:“我”的人生坐标是什么?父母对“我”的期望是什么?社会对我们“00后”的期望又是什么?“我”怎样看待个人坐标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我”该如何解决这一落差或错位?在这个奋进的时代,“我”该如何承担起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我”在时代中该如何找准个人的坐标,赋能新时代?如此等等,才能将思辨引向深入,忌做贴标签式或口号式的简单思考。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在期许中自我定位在多维中实现价值(6页)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在期许中自我定位在多维中实现价值(6页)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在期许中自我定位在多维中实现价值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2020年的高考作文在延续去年作文风格的基础上更强化个体自我的价值认知,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诸如疫情、国际纷争)对于现实中的人的自我认识与公共生活中的责任认知的分析和强化,题目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今年的作文题也照应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发散能力,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一、作文题审题分析材料主体由三句话构成。

第一句从个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预期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思考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未来,又该如何在人生坐标中做好定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这里的“坐标”可以认为是人对自己成长的定位,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寻找人生定位的过程,定位决定了我们终究会成为怎么样的人,也就是后半句所说的“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换言之,我们的坐标定位决定了我们可以期待怎么样的未来;我们对未来有怎样的期待,也决定了我们可以找到什么样的人生定位。

因而,我们要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认真规划人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二句由个人延伸到家庭与社会。

材料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自我认知上,还把个体放在小群体(家庭)和大群体(社会)中,引导个体思考,在群体中我们应该完成怎样的自我定位。

我们要在与家人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我价值,这里所说的“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就是家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比如我们要身负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的职责,我们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这些要求也必然会影响我们的人生坐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