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儒家思想贯彻始终。但是由于现代社会与过去的断层,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受到了很深的撞击,特别是当今的园林设计已经很难见到古典园林的韵味。当前最为紧迫的便是在景观设计中继承并发展我们固有的传统文化,使新的中国园林能继续傲立于世界园林之林。

关键词:传统文化风景园林传承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向来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与任何西方园林都有很大差别,蕴含着中国传统特色,是中国面向国外的象征符号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对于我所学专业——风景园林,便有很大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具体派系可以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以及岭南园林。这三种派系的园林同时也融合了本土的地域传统文化,同时也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例如儒家文化在三者中或多或少都有很深的影响。

如今的景观设计非常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以及与自然的融合。而这些方面,中国古典园林完全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过去,造园人特别注重因地制宜,注重天人合一。江南园林会浓缩天地与君怀。皇家园林将园外自然之景收入园中。岭南园林则直接把园林建到了自然之中。中国传统造园思想就是希望“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与传统文化思想也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理论一向被认为是伪科学,是迷信。事实上,风水理论也有其科学的一面,它是人们部分的经验总结,只是缺乏科学依据。风水是人们在建造都城、住宅、坟墓等建筑时,通过对所择地点环境的自然形势、方位以及流水等综合观察判断,以寻求最佳地点的思想理论体系。其核心思想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这种理论思想对于景观设计,特别是当今污染严重,环境条件极度恶化的现代社会是相当必要的。强调崇尚自然、融入自然,建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与城市空间的生态景观,正日益成为世界各地景观设计的重中之重。正如2008年北京提倡绿色奥运,设计建设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后滩公园等等,生态的主题在其中得到彰显,其中也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对于意境的运用非常在行,意境很多情况下也是评判一个园子好坏的主要标准之一。颐和园的谐趣园内著名的知鱼桥便是由庄子和惠子辩论鱼的典故而来。一个说鱼很快乐,另一个问道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一个反驳,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很快乐。而这样一个典故在园林中运用,表明了造园者对庄子惠子机智和口才的钦佩,以及对景观的把握。当游园者站于知鱼桥低头欣赏脚边鱼儿游动,熟知典故的人自然会会心一笑。但是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现今社会与过去的文化断层,对于典故的不了解,即使站在知鱼桥上,也不会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是经过文革,经过种种现代化、国际化、全球化建设,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被西方文化取代。特别是在园林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设计是在模仿西方手法。零星的中国园林不仅没有过去的味道,甚至变得牵强。这不得不说是非常可悲并且需要警醒的。曾经辉煌世界的中国园林在现代没有了,更多人想到的东方园林是指的日本枯山水。

周维权在《中国古典园林史》中曾说道:“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历史表明,在新旧文化碰撞的急剧变革时候,如果不打破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传统’会成为包袱,足以强化自身的封闭性和排他性。一旦旧文化的束缚被打破、新文化体系确立之时,则传统才能够在这个体系中活得全新的意义,成为可资借鉴,甚至部分继承的财富。就中国当前园林建设的情况而言,接受现代园林的洗礼乃是必由之路,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除旧布新,而这个‘新’不仅是技术和材料的新、形式的新,重要的还在于园林观、造园思想的全面更新。展望前景,可以说,园林的现代启蒙完成之时,就是新的、非古典的中国园林体系确立之日。博大精深

的中国园林传统必然会发挥其财富的作用,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融汇于新的园林体系之中,发扬光大,并对今后多极化世界的园林文化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周维权先生这段话,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相当好的理解。但是现状是西方文化大行其道,现今可以设计真正的中国传统园林人寥寥无几。掌握传统园林技术的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理解传统园林的人数量也非常有限。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对于西式园林规整的设计相对于中国古典园林而言,更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人模仿西方造园手法,运用几何形、运用对称式、运用更多人工元素造园。而现代园林设计中,商业气氛、经济效益更是处于非常高的位置。真正值得设计者考虑的人的感受却被丢掷在一边,特别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更多的时候,进入一个新设计建造的绿地,人们是去晒太阳的,而不是和自然亲近的。城市千篇一律,本土特色也慢慢消失殆尽。生态环境恶劣,人们的居住环境质量也在下降。各地政府擅自对历史景观风貌进行拆除、破坏,其根本原因也在与传统文化的缺失。传统文化的缺失,不仅表现在对于传统的不了解及忽略,同时还表现在盲目崇洋。

一方面从业人员对于传统文化冷漠,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培养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对于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教育在国内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校还是屈指可数,更多的加强的是西式风格、现代风格的教育。

还有一方面便是社会整体倾向便是崇尚西洋风格。各大楼盘主打欧陆风情、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国家大剧院,等等的西式景观的出现便是很好的例证。

而在这样的现状下,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我们对于国外设计的盲目跟风,只是学会了简单的复制拷贝,真正国外内涵的东西我们没有学到,另外还丢了自己特色的东西。

想要发扬、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需要全社会审美取向的调整,需要更多园林设计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及坚持和创新,还需要对于风景园林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补充。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最终自我扭转对于西方的盲目崇拜,我国的传统文化才能进一步被传承、保留。

由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本身和占据领导优势的西方文化差距非常大,特别是现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经济全球化,在西方文化与本身固有文化中找到平衡也需要漫长的一段时间。而今,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吸取及借鉴西方园林中精华的部分,包括思想与手法,学习最新的技术并且大胆创新,另一方面则是要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发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园林精神,加强对于学生的传统熏陶及认识。

我们可以利用西方新技术,新手法的同时,揉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以此做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冯纪忠教授在上海松江设计的方塔园便是一个很好的中西方风格相结合的园林实例。方塔园以北宋古文物——方塔为主体,利用附近大片竹园,集中一批古建筑,揉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无论是园内的自然风景、构筑物、小品等,处处表现着传统园林的趣味。但是他所用的技术又是现代的,是有理性在其中的现代建筑手法。可以说,方塔园是一个不错的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发展方向,是我们都可以借鉴并学习,并且一定会有所启迪的园林设计实例。

孟兆祯教授认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包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独特、优秀的艺术元素。我们应比较、借鉴国外设计理念和方法,中为体、外为用,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科学是风景园林行业的“敲门砖”,具有中国特色的综合性专业知识才是我们的“看家本领”。的确,只有保证我们的特色,不丢失,不抛弃传统文化,继承并发展,我们才有与西方不同,与西方相媲美的东西。无论我们能否将西方的景观设计手法学得多么的出众,我们所做出来的总是缺少一定的深度。我们很难并且不能将西方的文化全盘学习,西方园林风格蕴含其特有的西方文化,因此我们所做的只能,并且一定是融入自己的文化,这才是最好的出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