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移动网络覆盖设计方案资料
铁路移动宽带施工方案
铁路移动宽带施工方案1. 引言铁路移动宽带施工方案是指在铁路线路上部署移动宽带网络的一套实施方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铁路移动宽带网络的建设已经成为铁路运营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铁路移动宽带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
2. 施工方案设计2.1 网络设备布局网络设备布局是铁路移动宽带施工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光纤布线、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部署。
根据铁路线路的长度和需求,需要确定网络设备的数量和位置,以实现网络信号的覆盖与传输。
2.2 信号覆盖设计根据铁路线路的特点和覆盖需求,进行信号覆盖设计是铁路移动宽带施工的关键步骤。
通过有线和无线信号传输技术,将网络信号传输到铁路线路上的各个站点和车辆上,以实现移动宽带网络的覆盖。
2.3 网络安全设计网络安全设计是铁路移动宽带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设计网络拓扑结构和配置网络设备时,需要考虑网络安全的方面,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通信数据的安全和可靠。
3. 实施过程3.1 前期准备在实施铁路移动宽带施工方案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采购、设备调试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完成将为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2 施工过程铁路移动宽带施工的具体过程分为硬件设备安装、网络布线、信号传输调试和网络安全配置等环节。
施工人员需按照施工方案的设计要求,有序地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3 验收与运维施工完成后,应进行相关的验收工作,确保移动宽带网络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建立相关的运维机制,定期进行网络设备的维护和巡检,及时解决网络故障,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4. 施工风险与应对措施在铁路移动宽带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如设备损坏、线路故障等。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施工方案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风险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5. 总结铁路移动宽带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铁路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华为高铁LTE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FD跨频段载波聚合,提升单用户体验;
智能载波关断,节能减排;
支持简单拼叠,向更多制式和更多频段扩展;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1
华为LTE高铁组网规划
场景:TDS/TD-LTE双模高铁(考虑后续2*20M演进)
TDS小区1
TDL 小区1
3172 3172
主邻电平相等位臵 满足切换电平要求位臵
200ms 对称 A
128ms B
50ms
A:过渡区域,信号到满足切换电平迟滞(2dB)需要的距离
B:切换区域
A B 重叠带 站点间距
200ms: 终端测量上报周期 128ms: 切换时间迟滞
50ms: 切换执行时延,实测时延在50ms以内
考虑单次切换时,重叠距离= 2* (电平迟滞对应距离+周期上报 距离+时间迟滞距离+切换执行距离)
3、采用RRU3172时,该组网方式后续可演进为LTE 2*20M,且无需进行拓扑结构调整
采用RRU3172时,考虑后续高铁2*20M演进,建议单BBU下RRU数量不超过12个,级联数不超过2级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2
目录
1
高铁移动通信概述
2
华为高铁无线解决方案
TDL 小区2
3172 3172
TDL 小区3
3172 3172
3172 3172
3172 3172
UBBPb
LBBPd LBBPd UBBPb UMPT WMPT
3172 3172
LBBPd
PTN
9.8G GE
5G优化案例:高铁场景的5G无线网络规划及优化
高铁场景的5G无线网络规划及优化XX分公司XXXX年XX月目录1、引言 (3)2、5G网络覆盖在高铁场景面临的挑战 (3)1.1、穿透损耗 (3)1.2、传播损耗 (5)2.2、多普勒效应带来的频偏 (10)2.3、用户集中多,容量需求大 (11)2.4、频繁切换重选影响感知 (11)3、5G网络规划 (11)3.1、NSA/SA 网络架构 (11)3.2、连续覆盖规划 (12)3.3、Massive MIMO 选择 (12)3.4、高铁覆盖站点规划 (15)3.5、高铁主要场景的规划 (16)4、高铁场景5G网络优化 (17)4.1、覆盖的优化 (17)4.2、多普勒频偏补偿 (18)4.3、切换参数优化 (18)4.4、PRACH参数优化 (19)5、总结 (20)高铁场景5G网络的规划及优化【摘要】为了做好高铁场景5G网络的规划及优化,介绍了 5G在高铁场景面临的挑战,研究了高铁场景的网络架构、天线选择、站点选择等方面的网络规划,分析并给出覆盖、切换、随机接入方面的参数优化建议。
【关键词】高铁;5G;多普勒效应;大规模MIMO;网络规划1、引言随着5G网络建设的推动和应用场景的丰富,5G不仅需要满足人们对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的需求,能够为用户提供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桌面、在线游戏等极致业务体现,同时还要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领域,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进行深度的融合,实现“万物互联”的愿景,有效地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信息化服务需要。
通过分析5GNR高铁覆盖面临的挑战,研究了高铁场景的网络架构、天线选择、站点选择等方面的网络规划,分析并给出覆盖、切换、随机接入方面的参数优化建议。
2、5G网络覆盖在高铁场景面临的挑战在移动通信的网络覆盖中,高铁场景一直是一个很复杂的场景。
高铁列车的封闭性很好、列车速度很快、用户集中、高铁沿线网络覆盖场景的多样化等特征使得5G网络覆盖在高铁场景中存在一些挑战。
高速铁路TD-LTE网络覆盖方案研究及应用
因为单个基站覆盖范围是有限度的,所以铁路沿线需设置很多的基站,由于高铁运行速度非常快,接收机必须频繁切换小区。以列车行驶速度300km/h为例,用户大约12s就要切换一次。频繁的切换会降低网络性能,增加掉线的几率,使用户通信质量大大降低。
2改善高铁TD-LTE网络覆盖的方案与应用
高速铁路TD-LTE网络覆盖方案研究及应用
摘要:随着4G网络的大规模部署,高速铁路沿线场景下的多普勒频移、车厢穿透损耗、小区频繁切换等关键问题影响着4G网络的覆盖,本文因此分析了这些问题的来由,并对解决方案及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TD-LTE;网络覆盖;高速铁路;应用
目前,我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已超过1万公里,接近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一半。伴随着高铁的飞速发展,运营铁路上2G/3G通信方案已难以满足用户对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由于高铁用户中商务人士比例较高,他们对高质量的数据业务要求很迫切,TD-LTE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平台之一,因此在高铁沿线覆盖TD-LTE成为中国移动公司展现品牌优势的主战场。但是高铁环境与常规移动通信场景有着显著差别,其关键问题[1,2]包括:(1)列车运行速度快,正常运营速度可达200~350km/h,多普勒频移导致接收性能恶化;(2)高铁车厢对无线电信号穿透损耗大,高出普通车厢10dB左右;(3)小区切换频繁,影响网络整体性能。此外,高铁沿途复杂的地形地貌、线状覆盖区域特点等也是高铁TD-LTE网络覆盖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本文针对相关问题探讨了改善高铁覆盖TD-LTE方案及应用。
1.2车厢穿透损耗
高铁列车车厢为全封闭结构,箱体材质为不锈钢或铝合金,车窗玻璃厚度较大,因此室外信号在车厢内穿透损耗较大。经测试,高铁新型列车CRH型、T型、K型、D字头型和庞巴迪型的车体穿透损耗分别为10dB、12 dB、14 dB、20 dB和24 dB,所以车厢穿透损耗一般以庞巴迪型列车进行考虑,穿透损耗至少取24 dB。
高铁隧道移动网络覆盖方案
高铁隧道移动网络覆盖方案摘要:高铁移动网络覆盖是国内三大运营商的一个重点,而高铁隧道内移动网络覆盖更是运营商的一大难点。
本文根据我国中部某高铁线路覆盖规划实例,采用“设备+PoI+泄漏电缆”模式,即3家运营商信号源设备通过同一多系统接入平台接入,信号输出到泄漏电缆进行隧道覆盖,隧道口场坪站安装宽频切换天线对隧道外进行延伸覆盖,通过链路预算合理布置各运营商主设备信号源,从而实现隧道到室外的无缝覆盖。
最后,根据已有成熟网络覆盖解决方案,对未来5G高铁隧道移动网络覆盖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运营商;高铁隧道覆盖;多系统接入平台;泄漏电缆;链路预算;5G截至2018年底,中国高铁营运里程超过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中国高铁动车组累计运输旅客突破90亿人次,中国高铁世界领先。
高铁已经成为百姓日常出行必备的交通工具,伴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网络覆盖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铁公共通信网络覆盖成为各运营商提升品牌效应,提高用户黏合度的重要竞争领域。
由于高铁车厢材质特殊、高速移动、全封闭等特点,导致其移动通信网络覆盖存在穿透损耗大、多普勒频偏大、切换频繁等诸多困难。
随着高铁建设飞速发展,尤其是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山区地形中的高速铁路具有大量隧道,网络覆盖难度进一步加大。
以我国中部某一铁路为例,铁路线路全长265km,其中隧道67座,共约132.947km,隧道占比为50.17%。
由于隧道占比较高,且均位于铁路红线内,需要与铁路部门进行协调,建设难度大,因此隧道覆盖成为高铁移动网络覆盖的重点和难点。
1高铁隧道覆盖总体原则1.1隧道覆盖设计原则。
(1)隧道内设计双漏缆方式覆盖,移动为LTEFDD1.8GHz和TD-LTE(F频)系统,电信为CDMA800MHz和LTEFDD800MHz 系统,联通为WCDMA2.1GHz和LTEFDD2.1GHz系统,各需求系统信号源接入两根漏缆。
(2)基站采用BBU+RRU方式,BBU均设于铁路红线外,铁路红线内仅设置RRU设备。
高铁移动互联网运营解决方案
高铁挪移互联网运营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挪移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者缺的一部份。
高铁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交通工具,为乘客提供了舒适的旅行体验。
然而,高铁列车上的挪移互联网服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速度慢、信号不稳定等。
因此,为了提升高铁挪移互联网的运营质量和乘客体验,我们制定了以下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1. 增加基础设施为了提供更稳定和快速的挪移互联网服务,我们建议在高铁列车上增加更多的基础设施。
首先,可以增加更多的挪移网络基站,以增加信号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
其次,可以增加更多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以提高网络传输速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增加更多的天线,以增强信号接收能力。
2. 提升网络速度为了提高高铁挪移互联网的网络速度,我们建议采用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升级现有的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
其次,可以增加带宽,以增加网络的数据传输能力。
此外,还可以优化网络架构,减少网络拥堵和延迟。
3. 强化信号覆盖为了解决高铁列车上的信号覆盖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增加挪移网络基站的数量,以提高信号覆盖范围。
其次,可以优化基站的布局,以确保信号覆盖的均匀性。
此外,还可以采用信号中继器和信号放大器等设备,以增强信号的传输能力。
4. 提升用户体验为了提升乘客在高铁列车上的挪移互联网体验,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提供免费的高铁挪移互联网服务,以吸引更多的乘客使用。
其次,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如高清视频和音乐等,以满足乘客的娱乐需求。
此外,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根据乘客的兴趣和偏好推荐相关内容。
5. 加强安全保障为了保障高铁挪移互联网的安全性,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如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以防止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其次,可以加密数据传输,以保护乘客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此外,还可以建立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事件。
浅谈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方案
浅谈高铁场景 4G无线网络覆盖方案【摘要】:当前,我国乘坐高铁出行的人越来越多,高铁4G无线网络覆盖成为了各大电信运营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论述了高速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组网部署策略和覆盖方案,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一、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覆盖面临的挑战高铁场景通信覆盖的特点是速度快、穿透损耗大、切换频繁,在车厢内使用移动通信网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其主要表现有:1、高铁列车运行速度高。
列车高速的运动,必然会带来接收端接收信号频率的变化,即产生多普勒效应,且这种效应是瞬时变的,高速引起接收机的解调性能下降,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2、穿透车体导致网络信号损耗大。
高铁列车采用全封闭车厢体结构,这导致信号在车内穿透损耗较大,从而导致掉线率、切换成功率、连接成功率等 KPI (关键绩效)指标发生变化,网络性能下降。
3、网络切换频繁。
由于单站覆盖范围有限,在列车高速移动之下,穿越单站覆盖所需时间是很短的,必然在短时间内频繁穿越多个小区。
终端移动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穿越覆盖区的时间小于系统切换处理最小时延,从而引起切换失败,产生掉线,影响了网络整体性能。
二、高铁场景4G无线网络组网部署策略1、组网策略。
高铁场景4G网络覆盖,可以考虑采用同频组网,也可以考虑使用异频组网。
(1)同频组网。
同频组网采用和大网宏站相同的频点、参数覆盖,不单独设置。
该组网需要兼顾高铁沿线及附近区域的网络覆盖和业务需求;(2)异频组网。
这是高铁覆盖目前普遍采用的组网方案,该组网是针对高铁场景使用单独的频点覆盖,配合独立参数配置以保证高铁场景的网络质量。
对比同频组网,异频组网采用单独位置设区,无需考虑高铁站点与周边站点间的频率干扰,避免覆盖和容量的降低,降低了因位置区更新导致的寻呼失败等异常情况。
通常下,一般高铁沿线场景可选用F或D频段双通道设备+高增益窄波束天线进行背靠背组网。
特殊场景则采用泄漏电缆方式覆盖,每个物理点安装一台RRU(射频拉远单元),以功分方式实现不同方向信号,多RRU进行小区合并实现覆盖。
GSM网络优化:高速铁路覆盖技术方案
规划方案之位置区边界规划
• 位置区边界设置在话务量很少的地区。 • 位置区边界小区应尽量多配置SDCCH信道,满足列车通过时大量的位置更新
3. RRU,射频拉远模块。
BBU
APM30
分布式基站建设方案之分布式基站简介
分布式基站建设方案之铁塔选型
铁塔选型: 由于高速铁路建设工程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形象工程,所以在铁塔选型方面也应 该考虑实用、美观等因素,建议以单管美化铁塔为主。 但各路段轨面高度不同,限于美化塔的高度问题,及综合考虑共建共享的需求, 本期工程推荐以单管美化塔为主,辅助以四角角钢塔的建设方式。 具体要求见下表:
序号 1 2
铁塔高度 大于50米 小于等于50米
铁塔类型 四角角钢塔 单管美化塔
如果美化塔需要共建共享,则在铁塔发货前,铁塔厂家需要与建设单 位确认好铁塔平台数、铁塔需安装天线数及天线的挂高等技术参数!
• 高速列车用户在常规小区中只能驻留十几秒,为保障业务的连续性,手机必须频繁切换 或重选。不同车速下,手机在常规小区(lkm)中驻留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列车行驶速度(km/h)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穿越单个小区所用时间(s) 24 18
14.4 12
10.3 9
专网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之车厢穿透损耗大
网络辅助的小区重选NACC
• 手机在决定进行小区重选之前,会向BSC发送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其中携带有目标小区的ARFCN和BSIC信息。如果服务小 区支持NACC,BSC收到PACKET CELL CHANGE NOTIFICATION消息后,将判断目 标小区是否支持NACC,如果目标小区支持NACC,则向手机下发目标小区的系 统消息SI1,SI3,SI13 。
高铁覆盖解决方案
高铁覆盖解决方案★高铁资料高铁覆盖解决方案(现网优化):覆盖以现网基站为主,新建基站为辅;在现网基站结构的基础上针对高铁覆盖的特点进行局部的基站建设、工程参数和系统参数的调整,来满足高铁覆盖的要求。
公网方式:就近接入本地大网的BSC,利用公网频点资源,邻区关系配置与大网一致。
高铁覆盖解决方案(建设专网):通过在高铁沿线新建基站进行封闭性覆盖,通过参数调整,新建基站与现网基站不做切换,切换点设在列车停靠站,类似建立一个覆盖高铁的“专网”。
专网方式:采用独立的BSC,沿线采用与大网异频点方式,不与周边小区做邻区关系。
一般工程上,软切换时间1秒,以时速250公里计算,切换区域需大于139米。
双向切换,覆盖重叠区= 切换距离×2,避免切换区域过小,可采用单小区双向方式来进行覆盖。
RRU+功分站+窄波束天线,功分器虽增加了3.5dB损耗,但两个扇区为同一小区,减少了切换次数,适用于多级级联的RRU覆盖。
建议选择RRU+BBU方式,并尽量选用同PN方式,若6个RRU同PN,可将软切换比例降低83%。
保持足够重叠切换区域,尤其在跨MSC 的硬切换区域,重叠区域应大于1公里。
考虑高于铁轨面15米放置天线。
参数设置上,新分裂小区串接为简洁的邻区关系,割裂与大网的关联。
列车覆盖主要依靠车窗进行覆盖,入射角在10°之内时,列车车体穿透损耗增加幅度明显加快。
因此站点与铁路垂直最小距离d不能太小,入射角宜大于10°。
考虑路径损耗,城、郊区站点距离铁轨不宜超过500m,农村站点不宜超过1km。
原则上不在红线内(距离铁轨50米以内)建设站点。
“)”型弯道铁轨时,站点要选择在曲线弯曲的内侧。
隧道解决方案:◆铁路隧道建议采用漏缆方式覆盖,覆盖更均匀,覆盖效果更好,使用更少的有源设备。
◆公路隧道建议采用天线方式覆盖,成本更低,有源设备使用数量与漏缆方式相当,但省了漏缆的成本。
◆对于独立的短隧道,隧道内覆盖与隧道外协同考虑,采用与隧道外同小区的RRU为信源。
高速铁路上的无线网络覆盖技术
高速铁路上的无线网络覆盖技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速铁路已经成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速铁路行驶过程中,乘客对于网络连接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如何在高速铁路上实现稳定、快速、无死角的无线网络覆盖技术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 一、需求分析高速铁路乘客对无线网络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速度:乘客希望能够享受到与城市中心地区相当的网络速度,保证网络通信畅通无阻。
2. 稳定性: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网络信号的不断切换以及信号屏蔽等情况需要得到稳定的解决,确保网络连接不会频繁中断。
3. 覆盖范围:在高速铁路上,覆盖范围需要能够覆盖整个列车,包括车厢内部和外部区域,以及隧道和高铁桥等环境。
### 二、技术解决方案针对高速铁路上的无线网络覆盖需求,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技术解决方案:1. 天线技术:通过在列车车顶、车底等多个位置安装多频段、多模式的天线,利用波束成形技术和自组织网络技术,实现对多频段、多制式终端的智能覆盖和优化。
2. 信号增强技术:在高速铁路上,信号传输容易受到多种干扰,可以通过在列车内部设置信号中继设备、信号放大器等设备,增强信号的覆盖范围和稳定性。
3. 车载设备优化:对于车辆内部的网络设备,需要采用低功耗、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并通过信道切换、传输协议优化等技术手段,实现高效率的数据传输。
### 三、实际应用目前,中国高速铁路网络覆盖技术已经在不断完善和应用中。
例如,中国铁路通信信号公司联合电信运营商,通过在高速铁路沿线建设和优化基站,实现了对高速铁路上移动通信的全面覆盖。
同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也在不断探索无线网络技术在高速铁路上的应用。
### 四、发展趋势未来,随着5G技术的逐步普及和应用,高速铁路上的无线网络覆盖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5G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更快的网络速度和更低的时延,还可以支持更多设备的连接,为高速铁路上的无线网络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高铁移动互联网运营解决方案
高铁挪移互联网运营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高效出行的需求增加,高铁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之一。
然而,高铁上的挪移互联网服务向来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号不稳定、网络速度慢等,给乘客的上网体验带来了困扰。
因此,为了提升高铁上的挪移互联网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1. 基础设施优化为了改善高铁上的信号问题,我们建议在高铁路线沿线设置更多的基站,提升信号覆盖范围。
同时,对现有基站进行升级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我们还建议在高铁车箱内安装信号中继设备,增强信号强度,减少信号死角。
2. 网络带宽增加为了提高高铁上的网络速度,我们建议增加高铁车箱内的网络带宽。
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增加卫星通信设备、引入5G网络等,以满足乘客对高速网络的需求。
此外,我们还建议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提供专属的高铁挪移互联网套餐,确保高铁上的网络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 用户体验优化为了提升乘客在高铁上的上网体验,我们建议开辟专属的高铁挪移互联网应用。
该应用可以提供实时的车次信息、车箱内温度和湿度等环境信息、高铁旅途中的景点推荐等功能,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服务。
同时,我们还建议在高铁车箱内安装充电设备,方便乘客充电使用挪移设备。
4. 安全保障为了保障高铁上的挪移互联网安全,我们建议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可以引入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对高铁上的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防护。
同时,还应加强对乘客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其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受到网络攻击和欺诈。
5. 数据分析和运营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乘客的需求和行为,我们建议对高铁上的挪移互联网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
可以通过采集乘客的上网行为数据、用户反馈等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从而优化高铁挪移互联网的运营策略。
通过精准的推荐和个性化的服务,提升乘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三、预期效果通过实施以上的解决方案,我们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提升高铁上的挪移互联网信号覆盖范围,减少信号死角,提高信号稳定性。
高铁无线网建设方案
高铁无线网建设方案1,高铁覆盖方式1.1 红线外(明区间)高铁线路红线外采用分布式基站覆盖,采用S11 配置,2 个扇区专门覆盖高铁线路。
基站采用“小区合并”,减少切换和干扰,降低掉话,提高网络速率。
郊区和农村优选4-6 小区合并;城区优选背靠背小区合并。
图1 红线外覆盖方式图2 多RRU 小区合并狭长地形:狭长地形一般是由自然或人为形成的内凹地形,其中典型场景有“两山夹一谷”的狭长山谷和为高铁专做的“U”型地堑。
狭长地形的特点是地形内凹、具有一定方向性,不便外部信号覆盖。
对于狭长地形的高铁覆盖,应合理利用地形优势,尽量采用红线外建站方式,适当减小站间距和站轨距。
桥梁:应尽量采用红线外建站方式覆盖。
在实际受到环境影响红线外无法获取电力、传输等资源的情况下,可考虑与铁路方协调在红线内建站。
对于长距离的跨峡谷、过江或过海的桥梁覆盖,可在桥梁上安装BBU+RRU+天线或BBU+RRU+泄漏电缆进行覆盖。
1.2 红线内(隧道)红线内主要采用RRU+泄露电缆+定向天线方式,RRU 设置在洞室内(间距500m);在隧道出入口设置场坪站,用定向天线向外延伸覆盖,保证平滑切换。
小区合并应满足:隧道内6-12 个RRU 小区合并,场坪站小区与隧道内小区合并。
漏缆安装于隧道壁,挂高2.1 米~2.7 米,与车窗齐平,并保留至少10~15cm 净空。
图3 隧道内覆盖方式2,无线组网方案高铁作为重点场景,为保障高铁用户体验,建议对沿线覆盖高铁基站采用专网组网方式。
对于列车速度不大于120km/h 的城区内路段,为确保高铁基站周边的覆盖和容量需求,可考虑利用沿线大网5G 基站(64/32TR)对高铁进行兼顾覆盖。
2.1 新建高铁线路5G 基站:建议优先采用NR 2.1G 覆盖,新建1.8G~2.1G 8TR/4TR 宽频多模基站,并做好3.5G NR 配套资源的预留。
4G 基站:在1.8G~2.1G 宽频多模设备上,同步开通4G 功能,并向5G 共享方提供4G 共享,按照4G 一张网相关要求开展结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04
内容
温福高铁概况 高速列车对移动网络的影响 高铁覆盖设计思路 无线覆盖链路预算 无线网建设方案 传输需求 电源配套需求
2018年10月31日
2
温福高铁概况
• 目前正在施工建设中的温福高速铁路,北起浙江省温州南站,南至福州, 是全国铁路网中沿海铁路通道的一部分,设计时速为200公里,并预留时 速250公里的提速条件。
外网小区,车站室内分布系统小区,站台小区以及 铁路小区的切换和小区重选关系可以通过如右图的 设计建设,需要确保的是外网小区的信号在站台处 不能过强,不然室内分布小区将会切换到外网,而 无法返回铁路专线小区。同样站台小区的信号不能 越区覆盖到车站外,避免用户在出站时从室内分布 小区误切入站台小区而无法回到外网小区,最终导 致脱网后才能重选入外网小区。
基站与铁路间距在300米以内,通过新建第四小区的方式提供高铁覆盖,所使用的天线为窄波
瓣(33度)高增益天线,天线波束方向沿铁路方向; 基站与铁路间距在300~500米范围内,一般这个距离的站点不建议使用。除非特 殊情况(比如:在合适范围内无法提供电源、传输等),新建第四小区覆盖高铁; 所使用的天线为宽波瓣(65度)高增益天线; 基站与铁路间距在500m~1000m范围,可利用现有机房使用光纤拉远将射频单元 放置在距离铁路较近的区域,或者直接在距离铁路较近的合适地点建新站点; 基站与铁路间距在1000m以上的,不列入规划考虑范围。
2018年10月31日
6
高铁覆盖设计思路
室外覆盖设计思路:
• 对于室外的铁路覆盖,使用窄波瓣高增益天线前后对打覆盖,尽量减少 小区数目和扩大小区覆盖范围,从而减少小区重选次数和切换次数。如 下图所示:
小区 A
小区 A
2018年10月31日
高铁覆盖设计思路
隧道覆盖设计思路:
• 隧道的覆盖建议使用泄露电缆。如果在洞口使用天线对洞内进行覆盖或 者是在长隧道中使用天线,当车体进入隧道时会导致通话质量差、掉话、 接通率低等问题; • 放置在隧道洞口提供隧道外覆盖天线的增益需要根据覆盖距离和切换重 叠区域的要求进行选择; • 本次设计的要求是250km/h,但是考虑到将来可能会提速到300km/h, 并且泄漏电缆设计、安装好后再进行改动比较困难,所以在进行隧道内 覆盖重叠区域计算时以300km/h计算,需要的GSM小区重叠区域为833 米,考虑到末端保护余量,隧道内漏缆小区重叠长度建议为900米; • 对于超长隧道建议把它分割成几个独立的长隧道来进行覆盖。
1. 按照福建联通对本次规划的指导意见和基于对现网的分析,选择专网方式 进行高铁覆盖,充分利用专网在网络质量上有保证和提升的优点; 2. 在进行各种地形和场景的覆盖设计时,结合网络设备的特点,提供相应的 解决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合适的覆盖方案; 3. 考虑到高铁沿线地形复杂、建设困难、维护难度大、成本高等特点,在进 行设备选型时,充分选择稳定、建设容易的设备; 4. 从加快建设进度和降低建设成本角度出发,在进行方案设计时充分考虑对 现有资源的利用; 5. 根据福建联通的覆盖规划要求,本次高速铁路的覆盖按照CRH2型车体设计, 车体损耗为16dBm; 6. 高铁平均时速为200公里,最高可达250公里,预计再次提速后时速可达 300公里。因此本次规划选择以时速300公里作为设计基础,避免后续提速 影响网络质量。
接入尝试失败比例
呼叫拥塞比 切换失败比例 掉话比例 产生多普勒频移
1.07%
0.21% 3.20% 1.71%
6.35%
1.59% 3.17% 1.60%
3.06%
1.02% 3% 2%
1.82%
1.82% 3.63% 1.81%
3.08%
1.16% 3.20% 1.75%
1.30%
•
铁路全长298公里,其中福建省境内229公里,宁德境内146公里、福州境 内83公里,是我国目前已开工建设的铁路项目中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之一, 又是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铁路之一。
温福铁路福建段中,桥隧占线路总长的78.84%,桥隧比重居全国现有及在 建铁路之最,其中高铁隧道共有45段,隧道总长131.2公里,最长隧道为 13.1公里。 温福铁路客专建成后,将会吸引大量高端的客流。
•
•
2018年10月31日
3
高速列车对移动网络的影响
指标情况
拨打次数 话音质量(误码率) 清晰无杂音比
京沪高速
468 0.85 79.59%
沪杭高速
63 1.31 70.96%
京石高速
98 0.65 74.91%
津京高速
55 1.12 73.46%
高速平均
171 0.98 74.73%
普通列车
174 0.55 84.06%
2018年10月31日
8
高铁覆盖设计思路
车站及站台覆盖设计思路:
• 按照专网设计原则,车站是用户专外网进行配合的 地方。这样外网小区和站台小区及铁路专网小区不 做邻区关系。正常情况下外网小区与此两组小区完 全隔离,只能通过候车室室内分布系统进出入。用 户从候车室到站台时将会进行位置更新,进入铁路 专网。而用户从站台进入车体后,将会从站台小区 切换或重选到铁路专网小区并停留在专网小区里, 直到到达目的站点。对于到站的用户,首先将会从 铁路专网小区切换或重选到站台小区,再进入室内 分布系统,进行位置更新,从专网进入外网。
0% 0.30% 0%
穿透损耗更大,覆盖信号强度要求 更强 相邻小区的重叠区域要求更大 位置更新失败率高,接通率下降, 掉话率上升 切换频繁,切换成功率下降 语音质量差,吞吐量降低甚至掉线
用户投诉大幅上升 对品牌影响大
话务量低,收益低
2018年10月31日
4
高铁覆盖设计思路
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2018年10月31日
5
高铁覆盖设计思路
现网站点资源利用原则:
• 站点密集区域(市区或车站)
基站与铁路间距在100米以内,利用其站点和天馈资源,新建第四小区形成专网来 专门进行高铁覆盖;使用的天线为窄波瓣(33度)高增益天线,天线波束方向沿铁 路方向。超过100米的站点尽量不考虑。
•
站点非密集区域(农村或开阔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