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最新溶液 溶解度专题(含答案)经典
![最新溶液 溶解度专题(含答案)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eb7496489ec3d5bbfd0a74fa.png)
最新溶液溶解度专题(含答案)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列表和作图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结合材料所绘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格与图象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表格比图像更直观体现变化规律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C.40℃时,将50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都能得到饱和溶液D.40℃时,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答案】A【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可知,图象与表格均能反映温度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其中图象的优点是变化规律更直观,故A错误;B.由表格数据可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和溶剂影响,故B错误;C.4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29g,氢氧化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50g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酒精中,在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故C错误;D.40℃时,碳酸钠在酒精中难溶,所以将CO2通入饱和的NaOH酒精溶液中有沉淀生成,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然是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g100%39%32g+50g⨯≈,故D正确。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6a1f735ccc7931b765ce15b6.png)
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通过降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C.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A错误;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B错误;C.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C 错误;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2.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 g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答案】B【解析】A、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A错误;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故B正确;C、t2℃时,溶液的饱和状态不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不一定大于乙,故D错误。
2020-2021年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
![2020-2021年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https://img.taocdn.com/s3/m/6c76f459c1c708a1284a449a.png)
2020-2021年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一、溶液选择题1.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在60℃到80℃之间B.t℃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C.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含结晶水)无法比较D.把60℃时的105g KNO3饱和液降温至20℃,能析出晶体73.4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t℃时K2CO3和KNO3的溶解度相同,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60℃到80℃之间溶解度都包括126-139间的数值,所以t℃在60℃到80℃之间,故A正确;B、t℃时,两种物质只有是饱和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则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故B正确;C、等质量的两种饱和液从80℃降温到20℃,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硝酸钾比碳酸钾多,如质量不等,则无法比较,故C正确;D、把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则105g KNO3饱和液中溶剂是50g,溶质是55g,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50g水中最多能溶15.8g,所以降温后能析出晶体39.2g,故D不正确。
故选D。
2.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MgSO4的溶解度不是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B、t1℃时,氯化钾和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如果两种溶液是饱和溶液,并且溶液质量相等,则溶质质量一定相等,但题目未告知两溶液质量是否相等,故B错误;C、t2℃时,溶解度的含义是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g氯化镁,因此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镁的质量小于ag,故C错误;D、氯化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正确。
最新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最新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96136364e009581b6bd9ebe7.png)
故选 D。
5.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 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 4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 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 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 度相同,选项 A 正确; B、保持 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 B 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60g,故将 4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并 充分搅拌,只能溶解 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80g,选项 C 正确; 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 10℃时,将两种饱 和溶液升温至 30℃,都成为 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 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 D 错误。故选 D。
最新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一、溶液选择题
1.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t2℃时,将 50g 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充分溶解得到 a 的饱和溶液(a 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a=c D.t1℃时 a 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6.7% 【答案】C 【解析】 A. t2 ℃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B. t2 ℃时,a 的 溶解度是 30g,将 50g a 物质放入 100g 水中部分溶解,得到 a 的饱和溶液(a 物质不含结 晶水),正确;C. 将 t2 ℃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c 变为不饱
最新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最新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7d6c9710a6f524cdbf8523.png)
11.甲、乙两种固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a 对应的甲、乙两种溶液,溶质的质量相等 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 C.t2℃时,c 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将 t3℃时,甲、乙两种不饱和溶液、降温到 t1℃后,都能变为饱和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a 点表示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甲乙两种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不一 定相等,因为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错误; B、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错误; C、c 点是 t2℃时,甲的不饱和溶液,是乙的过饱和溶液,故 c 点所对应两种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甲>乙,正确;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故降温到 t1℃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故 选 C。 12.如图为某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该固体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M、N 两点分别表示该固体形成的两份溶液在不同温度时的浓度。当条件改变时,溶液新的状态 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也随之变化,其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反应时间的关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高锰 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高 锰酸钾受热分解时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碱性物质不管 怎么稀释 pH 都不会小于 7。 【详解】 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1:2, 该图象是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关系而不是 O2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故 A 不正确;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高锰酸钾的分解固体质量减少,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
![【化学】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f161620975f46527d3e1f7.png)
【化学】溶液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一、溶液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0℃时,甲饱和溶液质量大于乙的饱和溶液质量B.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D.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为20 g【答案】C【解析】【详解】A、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故A 错误;B、20℃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错误;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将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D、4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将4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C。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答案】C【解析】A、由题中信息知,A.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故错误。
B、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不再是饱和溶液;故C错误。
C、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100=1∶4;故C正确。
D、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故D错误。
故选C。
3.如图为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B.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质量相等C.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总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D.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甲【答案】A【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1℃乙物质的溶解度,故A正确;B.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但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所含溶质也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降温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但因不知道甲在t2℃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则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不一定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C错误;D.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最好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D错误;答案为A。
最新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100篇及答案
![最新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100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ddd1615ef7ba0d4a733bd9.png)
最新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100篇及答案一、溶液选择题1.NaCl、KNO3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析出KNO3最多C.使NaCl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最好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D.20℃时,30gNaCl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37.5%【答案】C【解析】A. 比较溶解度大小,一定指明温度,错误;B. 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析出KNO3最多,错误;C. 提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 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1.6g,故50g水最多能溶解15.8gNaCl,将30gNaCl加入到50g水中,不能全部溶解,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24.0%,错误。
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溶解度曲线的应用能力。
2.将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A.100g B.200g C.300g D.400g【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20%=(100g+x)×5%,解得x=300g,故选C.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1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是20g,故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选项A正确;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选项B正确;C、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故将4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并充分搅拌,只能溶解30g,故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选项C正确;D、根据溶解度曲线,物质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都成为30℃时的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故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选项D错误。
【化学】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100篇及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100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b4c8a84b35eefdc8d333f7.png)
【化学】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100篇及答案一、溶液选择题1.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将20℃时某NH4Cl溶液降温到0℃,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C.20℃时,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不能全部溶解D.t℃时,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NaCl和NH4Cl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正确;B、将20℃时某NH4Cl溶液降温到0℃,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其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减小,故错误;C、20℃时,NaCl的溶解度的溶解度为36g,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g氯化钠,故将20gNaCl加入到50g水中,搅拌后不能全部溶解,故正确;D、t℃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故NH4Cl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正确。
点睛: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中考化学溶解度计算题及答案[2024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溶解度]
![中考化学溶解度计算题及答案[2024年中考化学知识点大全溶解度]](https://img.taocdn.com/s3/m/49c14c2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d.png)
1.已知硫酸铜的溶解度为1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铜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硫酸铜的质量为10g.
2.已知硝酸银的溶解度为2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银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的质量为20g.
3.已知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36g.
4.已知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的质量为20g.
5.已知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铵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铵的质量为40g.
6.已知硫酸铁的溶解度为3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硫酸铁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硫酸铁的质量为30g.
7.已知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钾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钾的质量为50g.
8.已知硝酸钠的溶解度为25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钠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钠的质量为25g.
9.已知硝酸铜的溶解度为15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硝酸铜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硝酸铜的质量为15g.
10.已知氯化钙的溶解度为40g/100mL水,试计算溶液中含有的氯化钙的质量。
答案:溶液中含有氯化钙的质量为40g.。
2023年中考真题专题溶解度
![2023年中考真题专题溶解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ec4e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a.png)
中考真题专题汇编——溶解度1.(深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旳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对旳旳是(C)A、甲旳溶解度不小于乙旳溶解度B、a1℃时,甲、乙饱和溶液旳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C、a2℃时,M点对应旳甲溶液不饱和D、a2℃时,乙饱和溶液旳质量分数为20%2.(随州)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旳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对旳旳是( D )A. 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旳溶解度都是30B. 40℃时,甲旳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C. 40℃时,将50g乙物质所有溶于水中,恰好能得到150g乙旳饱和溶液D.将130g 20℃甲旳饱和溶液升温到40℃,最多还能溶解甲物质20g3.(孝感)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旳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对旳旳是(B)A. t1℃时,甲旳溶解度不小于乙旳溶解度B.t2℃时,乙旳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C.乙溶液从t3℃降温到t1℃,乙溶液中旳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变化D. t3℃时,50g水中加入40g旳甲物质充足溶解可得到90g甲旳饱和溶液4.(苏州)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旳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对旳旳是(C)A.硝酸钾旳溶解度不小于氯化钠旳溶解度B.常用冷却结晶旳措施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C.40℃时,将35 g硝酸钾晶体放入50 g水中,充足搅拌后,所得溶液旳溶质质量分数为39.0%D.将20℃旳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旳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视水分蒸发)5.(宿迁)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旳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对旳旳是(C)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旳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似B. 乙中混有少许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旳措施提纯乙C.甲属于易溶物质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6.(临沂)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旳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对旳旳是( D )A. 20℃时,甲溶液中溶质旳质量分数一定比乙溶液旳大B.将40℃时甲旳一定量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质量不变C.甲旳溶解度不小于乙旳溶解度D. 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各加入30g甲、乙,同步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7.(泰安)量旳硝酸钾和氣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旳两个烧杯中,充足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氣化钾旳瑢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最新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1
![最新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1](https://img.taocdn.com/s3/m/19e3b85bb9f3f90f77c61b74.png)
最新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word)1一、溶液选择题1.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2 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于50 g的水中B.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C.将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D.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答案】B【解析】A.根据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分析;B.根据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分析;C.根据溶液是否饱和分析;D.根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
解:A. 由图可知,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因此20℃时,12 g的乙物质不能完全溶于50 g的水中,故错误;B. 由图可知,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C. 将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因为此时溶液不一定饱和,故错误;D. 由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因此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是错误的。
点睛:饱和溶液与溶解度。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答案】D【解析】A、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B、根据题中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正确C、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当降温到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丙为不饱和溶液,在t1℃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D、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140100%=28.6%,故错误故选D3.右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 >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0ga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降低温度,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 错误;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C。
最新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
![最新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586bf70b83d049649a66580d.png)
最新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20篇(附带答案解析)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此数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在20℃~30℃B.在20℃时,NaCl和KNO3固体各34g分别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均不能形成饱和溶液C.在60℃时,KNO3的饱和溶液105g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55gD.从含有少量NaCl的KN03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KNO3晶体,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答案】B【解析】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相交;B、根据20℃时NaCl和KNO3的溶解度及溶解度的定义分析解答;C、依据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分析解答;D、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提纯硝酸钾的方法。
解:A、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正确;B、在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KNO3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分别将两种物质34g 加入两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可形成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错误;C、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相当于210g溶液最多溶解硝酸钾110g;则105g饱和溶液溶液含有硝酸钾55g,正确;D、根据图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小,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且变化较大;所以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得到较多的硝酸钾晶体,可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正确。
故选B。
点睛:重点是抓住溶解度的实质进行分析,结合图表所提供的信息即可解决。
2.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会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放砝码的托盘上忘了放纸D.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答案】D【解析】A.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量取实际水的体积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B. 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相当于溶剂水的体积偏大,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C. 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放砝码的托盘上忘了放纸相当于称量氯化钠的质量偏小,故配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错误;D. 将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水溅出,相当于溶液中水的体积偏小,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正确。
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539ce5e6af1ffc4fff47ac37.png)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 B.t2℃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30% C.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温度小于 t1℃时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乙小;t2℃时甲的饱和溶液 的溶质质量分数=30 克/130 克×100%,小于 30%;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相等;可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 B. 考点:溶解度及其曲线
溶解度 等,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溶解度+100g ×100%,可知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
大,t2℃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b >a >c。故错误。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的溶解度是 50 g C.t1℃时,100 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0 g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30% 【答案】B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是 50g,故正确; C、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 130g 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0g,故错 误; D、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
1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t2℃时,20g 丙溶解于 50g 水中能形成 70g 溶液 C.分别将 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
初中化学中考专项训练溶解度含答案
![初中化学中考专项训练溶解度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377bb6d1f34693daef3ef3.png)
溶解度(曲线)专题训练1.(5分)下表列出了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46(1)由上表可推出KNO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是。
(2)20℃时,把40 g KNO3放入小烧杯中,然后再加100 g水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该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如右图所示,把上述(2)中的小烧杯放到盛水的大烧杯中。
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能够使小烧杯中的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的是。
①浓硫酸②硝酸铵③氢氧化钠④冰2.(4分)下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1)6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2)在30℃时,10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溶液质量为g。
(3)欲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应采取方法。
(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g。
3.(3分)下表是3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0 20 40 60 80 100溶解度/g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13.3 31.6 63.9 110 169 246 Ca(OH)20.18 0.16 0.14 0.12 0.09 0.07(1)某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要配制20℃时的NaCl饱和溶液100g,需要NaCl的质量为g(3)某KNO3晶体中有少量NaCl、Ca(OH)2杂质,要得到纯净KNO3的方法是:先加热溶解,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KNO3晶体。
4、(4分)我国北方有许多盐湖,湖水中溶有大量的Na2CO3和NaCl,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Na2CO3),夏天晒盐(NaCl)。
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1
![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e75538f02020740be1e9be0.png)
溶液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1一、溶液选择题1.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150g水B.t1℃时,将25g丙溶解到50g水中能得到饱和溶液C.t2℃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答案】C【解析】A.将100g10%的甲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水的质量为:10010%4%g-100g=150g,故A正确;B.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所以将25g丙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饱和溶液,故B正确;C.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错误;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丙物质的溶解度次之,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低温度,甲、乙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到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正确;故选C。
2.氯化铵和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B.a℃时,氯化铵与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变为不饱和溶液D.40℃时,50g水中加入50g硝酸钾,充分搅拌,得到质量分数约为39%的硝酸钾溶液【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中看出,5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铵的,故A不正确;B、a℃时,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则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否相等无法确定,故B不正确;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明显增大,将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剩余的溶液仍然是低温下的饱和溶液,故C不正确;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4g,则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32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2g100%39%32g+50g⨯≈,故D正确。
【化学】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100篇及答案(word)1
![【化学】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100篇及答案(word)1](https://img.taocdn.com/s3/m/94be25400508763231121292.png)
【化学】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100篇及答案(word)1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B.将t2℃时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C.t2℃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D.将t1℃时甲、乙饱和溶液升温的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答案】D【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错误;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所以从t 2℃降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确定,故错误;C、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即100g溶剂中甲物质的质量>乙物质的质量,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乙,故错误;D、由于在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时也相同。
甲、乙的溶解度都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都变成了不饱和溶液,由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都不变,所得甲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正确。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详解】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溶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改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一定不改变,故选D。
3.右图是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b >c=a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答案】C【解析】【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A正确;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将50g 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0ga的饱和溶液,故B正确;C.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物质次之,降低温度,a、b物质会析出晶体,c物质降低温度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进行计算,所以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故C 错误;D.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C。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100篇及答案1
![中考化学溶液 溶解度100篇及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762d68a9a5e9856a561260a5.png)
中考化学溶液溶解度100篇及答案1一、溶液选择题1.小龙同学在工具书中查到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在水、酒精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通过分析他得出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氢氧化钠碳酸钠20℃40℃20℃40℃水109 g129 g21.8 g49 g酒精17.3 g40 g不溶不溶A.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B.NaOH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Na2CO3 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C.20℃时,将CO2通入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D.40℃时,若将50 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 g酒精中,均能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表可知,影响物质的溶解度的因素有:温度、溶质性质、溶剂性质,正确;B、 20℃时,NaOH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109 g和17.3 g,所以易溶于水也易溶于酒精,20℃时,Na2CO3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21.8g和不溶,所以Na2CO3 易溶于水不溶于酒精中,正确;C、20℃时,Na2CO3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为不溶,CO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0℃时,将CO2通入NaOH的酒精饱和溶液中,会产生白色沉淀,正确;D、40℃时,NaOH在水和酒精的溶解度分别为129g和40g。
40℃时,若将50 g NaOH分别投入到100g水和100 g酒精中,NaOH在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在酒精中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D。
点睛: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物质,叫易溶物质。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详解】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
化学初三溶解度试题及答案
![化学初三溶解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7997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ed.png)
化学初三溶解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影响溶解度的因素?A. 温度B. 压力C. 溶剂种类D. 溶质种类2. 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
这里的36克指的是:A. 溶解度B.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 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 饱和溶液的总质量3. 下列关于溶解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B. 溶解度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C. 溶解度与压力无关D. 溶解度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二、填空题4. 溶解度的四要素包括温度、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5.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_______,不能再溶解更多的溶质的溶液。
三、简答题6. 解释什么是溶解度曲线,并说明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7. 描述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一般规律,并举例说明。
四、计算题8. 某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现有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求其中硝酸钾的质量。
9. 已知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为:\[ S = 2t + 5 \](其中\( S \)为溶解度,\( t \)为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若在25℃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多少克该物质?五、实验题10. 设计一个实验来测定食盐的溶解度,并简述实验步骤。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2. 答案:A3. 答案:B二、填空题4. 答案:温度、压力、溶质的质量5. 答案: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三、简答题6. 溶解度曲线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来展示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变化。
它在实际应用中,如制药、化工等领域,有助于确定物质的溶解特性,指导生产和实验操作。
7. 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不同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幅度不同。
例如,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020-2021年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2020-2021年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6159d7d4be23482fb5da4c0a.png)
2020-2021年溶液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一、溶液选择题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仍是饱和溶液B.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C.a2℃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形成 160 g 溶液D.a1℃时,甲和乙各 30 g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答案】D【解析】A、由图象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a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a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B、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不是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不等,错误;C、a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饱和溶液,并有10g甲溶解不了,错误;D、a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所以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正确。
故选D。
2.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g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不变的是A.溶质的质量B.溶液的质量C.溶质的质量分数D.蔗糖的溶解度【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和,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详解】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不确定蔗糖是否溶解,溶质、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是否改变,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温度没有改变,溶解度一定不改变,故选D。
3.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B.t1℃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仍然相等D.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答案】C【解析】A.由图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50g,故A错误;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但是不知道所配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故需要的水的体积也不一定相等,故此选项错误;C. 因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当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溶液质量仍然相等,此选项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 溶解度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一、溶液选择题1.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将等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析出甲的质量大大B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 ,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D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答案】D【解析】A 、将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 3℃降到t 2℃,可通过比较甲、乙两物质在t 2℃和t 3℃时溶解度的差的大小作出判断,差值大析出晶体多。
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 2℃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而t 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故析出甲的质量大,正确;B 、据溶解度曲线知,t 2℃时,甲和乙两种溶液的溶解度相同,故t 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 ,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正确;C 、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 3℃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由于饱和溶液中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100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故t 3℃时甲、乙、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乙>丙;降温至t 1℃,甲、乙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此时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降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t 3℃时相等,而t 3℃时丙的溶解度小于t 1℃时甲的溶解度,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正确;D 、饱和溶液中=?100%+100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知。
t 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40g =?100%40g+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40%,错误。
故选D 。
2.下表是KCl 与KNO 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温度/℃20 30 40 50KCl 34.0g 37.0g 40.0g 42.6gKNO331.6g45.8g63.9g85.5gA.20℃时,KC1的溶解度大于KNO3的溶解度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C.40℃时,5gKCl中加10g水可得33.3%溶液D.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知20℃时,KNO3溶解度小于KC1的溶解度,A正确;由表格数据可知温度在20~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有相同的部分,即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20~30℃之间,B正确;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40g氯化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10g水中最多溶解4g氯化钾,形成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g/14g ×100%=28.6%,C错误;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5.8g,即该温度下45.8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那么2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9.16g,即50℃时,10g KN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再降温到30℃,有KNO3固体析出,D正确。
故选C。
考点:溶解度3.将100g 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为5%的硝酸钾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A.100g B.200g C.300g D.400g【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100g×20%=(100g+x)×5%,解得x=300g,故选C.4.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B.t1℃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仍然相等D.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答案】C【解析】A.由图知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50g,故A错误;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50g,但是不知道所配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是否相等,故需要的水的体积也不一定相等,故此选项错误;C. 因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当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两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溶液质量仍然相等,此选项正确。
D.因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故错误。
答案为C。
5.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C.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D.将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答案】C【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正确;B、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正确;C、由于不知道A和C的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确定其中含有溶质的质量是否相同,错误;D、由t2℃降温到t1℃,C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A和B的溶解度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由图可知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因此B>C>A,正确。
点睛: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即曲线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
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上可以找到。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的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6.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为NH4Cl B.t3应介于40℃﹣50℃C.55℃时,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甲>乙 D.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答案】C【解析】A. 据溶解度表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乙是NH4Cl,正确;B、40℃时,Na2SO4的溶解度是48.4g,50℃时,溶解度变小,是47.5g,且t3℃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t3应介于40℃﹣50℃,正确;C、据溶解度表分析可知,55℃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2SO4的溶解度,故分别将两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得到固体质量乙>甲,错误;D、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从t3降温到t1时,溶解度变化相同,故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正确。
故选C。
7.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2:5B.t2℃时甲、乙各100g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质量仍相等C.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40:100=2:5;B. t2℃时甲、乙各100g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甲析出晶体较多,剩余溶液质量,甲小于乙;C.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选B8.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向l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蒸发溶液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乙D.t2℃甲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小【答案】D【解析】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指明温度不能比较溶解度的大小;B. 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t1℃甲的溶解度为60g,向l00g水中加入60g甲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较大,且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时甲析出,而乙由于受温度影响较小,且量少,几乎不析出,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D. t2℃甲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溶解度减小,溶质因析出而减少,溶剂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小。
选D点睛: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
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减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D【解析】【详解】A、t2℃时,将甲、乙的两种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因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t1℃时,向50g水中加入甲可得80g饱和溶液,则乙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60g正确,因为该温度下50g水溶解了30g溶质,那么100g是就恰好溶解60g溶质,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C、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正确,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大,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分别降温到0℃,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溶液是否饱和,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