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优质课教案 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

合集下载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一等奖4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6学习内容爬山虎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学会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均匀、重叠、空隙、痕迹、触角”等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背诵下来。

3、我要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

学习分析《爬山虎的脚》作者叶圣陶,这篇文章细致描述了爬山虎脚的.特点,通过学习这篇文章,要学生学习做着的观察方法和表达能力,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习准备1、读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正确。

碰到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并读准字音。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叶圣陶及其主要作品。

学习流程一、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会认5个生字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一部分。

二、自主独学1、初读全文,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初步掌握生字,理解词语,(均匀蜗牛触角蛟龙萎)了解课文大意2、检查生字预习情况(1)一个学生领读,全体学生齐读(2)任选生字,指名学生认读。

(3)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均匀蜗牛触角蛟龙萎3、指名讲述课文大意。

三、合作研学小组探究:1、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并总结段落大意。

2、学习第一自然段(第一部分)(1)齐读,思考: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2)填空:爬山虎生长的特殊环境————————————————————。

爬山虎是生长——————————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四、汇报展示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一、目标导学1、谈话导入2、明确学习任务二、引出行为1、明确自主独学任务2、指名反馈并点评三、呈现材料1、出示合作研学任务2、师点评小组学习情况四、反馈学习1、小组汇报展示2、教师小结教学后记略《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理解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新人。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爬山虎的脚》首先是介绍某种植物形状特点的一篇说明性的文章。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懂得爬山虎脚的特点,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公开课《爬山虎的脚》的教案,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一、教材分析:《爬山虎的脚》是小学语文第七册里的一篇观察描写植物的精读课文。

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

叶圣陶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本篇课文是安排在本册中的第二单元组中,其目的是在读懂,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巩固怎样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知识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具有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背诵2~3自然段。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本课词句的理解,进一步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这是课文的理解难点。

四、教具准备:1、爬山虎实物展示。

2、学生准备水彩笔及白纸一张。

3、多媒体课件:幻灯片八张。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出示实物,你在哪儿见过?爬山虎是一种植物,一般的植物都是怎么组成的?(由根、茎、叶组成,可爬山虎还有脚,觉得奇怪吗?)学了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么样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

齐读课题。

2、介绍作者(课件出示)叶圣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优质教案(精选7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优质教案(精选7篇)
(2)引导学生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划分层次,归纳每一层次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2、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边听边感受朗读的节奏和语气。
3、学生自读课文,同时圈出生字新词。
4、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教师相机纠正。
会写的字:爬山虎(hǔ),操(cāo)场,占(zhàn)据,嫩(nèn)红,舒(shū)服,一顺(shùn)儿,均(jūn)匀,重叠(dié),空隙(xì),茎(jīnɡ),叶柄(bǐnɡ),枯萎(wěi),瞧(qiáo)不起,牢固(ɡù)。
预设: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景物的描写手法的把握。首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从“风拂过”“漾起”中体会这句话是对爬山虎的叶子的动态描写。其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叶子在风的吹拂下的其他动态,用流畅、生动的句子写下来。
C、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爬山虎的脚?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描写得这么细致?)
B、用波浪线画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
C、用“○”圈出描写爬山虎的动作的词语。
(2)小组合作交流,理解圈画的重点词句。
2、汇报展示,品读课文。
(1)小组代表汇报圈画的词句,教师相机点拨重要语句。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4篇《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通课文,感知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

3、读懂第一部分,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及它的叶子。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爬山虎叶子的。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一)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3、对课题质疑。

(二)提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5、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

(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6、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1、这节课我学会了:均匀、重叠等词语,明白了均匀、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的意思。

《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

《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

《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
教案主题:《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
教案目标:
1.了解并分析《爬山虎的脚》的故事情节、主题和教育意义;
2.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深入思考故事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爬山虎的脚》获奖情况,并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了解过《爬山虎的脚》这个故事吗?它讲述了什么?你们认为它为什么会获奖?”
第二步:阅读理解(15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爬山虎的脚》故事,并回答相关问题,比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是什么?主题是什么?教育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步:角色扮演(20分钟)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包括爬山虎、小猫、小鸟等)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之间的互动,深入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变化和人物形象。

第四步:小组讨论(15分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回答一些问题,比如:你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你觉得故事中的人物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品质?
第五步: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总结《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教学评价:
1.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何,是否能准确再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对《爬山虎的脚》故事情节和主题的理解程度。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设计意图】《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

”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

《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校附近有爬山虎,课前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

观察前我布置了观察提纲: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共同评议学生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习作)。

这样处理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容易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

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⑴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⑵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教学准备1、实地观察爬山虎。

爬山虎脚获奖教案爬山虎脚课教案

爬山虎脚获奖教案爬山虎脚课教案

爬山虎脚获奖教案爬山虎脚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特点,知道它是如何攀爬的。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爬山虎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攀爬方式。

(2)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观察爬山虎的脚结构,分析其攀爬原理。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热爱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及其攀爬方式。

(2)爬山虎脚的结构和功能。

2. 教学难点:(1)爬山虎脚的粘附原理。

(2)爬山虎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攀爬。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爬山虎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2)准备爬山虎的实物或模型。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知识。

(2)准备好观察记录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爬山虎的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爬山虎是如何攀爬的吗?它的脚有什么特别之处?2. 探究爬山虎的生长特点:(1)介绍爬山虎的生长环境和攀爬方式。

(2)引导学生观察爬山虎的实物或模型,了解其脚的结构。

3. 分析爬山虎脚的攀爬原理:(1)让学生观察爬山虎的脚,分析其粘附原理。

(2)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攀爬?4. 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操作,模拟爬山虎的攀爬过程。

(2)观察并记录爬山虎攀爬的过程和结果。

(2)引导学生思考:爬山虎的脚结构对其生活有何意义?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思考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和攀爬原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果。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1)了解学生对爬山虎生长特点和攀爬原理的掌握程度。

《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5篇

《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5篇

《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5篇第一篇:《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爬山虎的脚》优质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感受叶圣陶先生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品以及他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文品。

3、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教学重点: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稳重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感受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第一课时一、迁移导入师:板书课题。

还记得《爬山虎的脚》吗?记得它是谁写的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也和爬山虎有关,而且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之一就是叶圣陶爷爷。

揭题简要介绍叶圣陶和肖复兴。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的要求:(1)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

(2)画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3)遇到难读的字、词或者句子,请多读几遍,争取读通,读流利。

2、理清脉络,巩固生字生词(1)通过自由朗读,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讲一讲)课文最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2)指名朗读“修改作文”的部分和“做客”的部分。

学生点评。

教师相机出示生字新词。

3、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新词放进课文中再读一读,看一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加流利了。

读的时候,请做一件事情,用直线画出“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再用波浪线画出“看到批改过的作文时,我有什么感受”。

(出示自由读的要求)好,现在开始。

(1)学生汇报,读叶圣陶爷爷批改作文的语句。

(2)(出示修改原稿)现在你们就是作者肖复兴,你们把作文交给大作家叶圣陶爷爷修改,当你们看到叶圣陶爷爷这么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你会怎么想?你觉得叶圣陶爷爷是一位怎样的人?(叶圣陶爷爷认真、平和、温暖、不摆架子……)讲得真好,那么作者看到自己被修改的作文后有什么反应,他是怎么想的,他想得和你们一样吗?读描述作者感受的语句。

4、出示会写的生字,讲一讲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记的,大家互相帮助,提提建议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优秀5篇)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优秀5篇)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优秀5篇)《爬山虎的脚》的优秀教案篇一课时目标:1、认识本文生字,学会本文生字。

2、感受爬山虎叶的美。

3、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了解本文作者;本课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谜底为“丝瓜”“葡萄”的谜语。

2、谈话激趣:同学们,丝瓜和葡萄往高处爬都需要搭架子。

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爬到墙上,爬到房顶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呢?叶圣陶爷爷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小组合作交流:(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检查交流:(1)领读词语。

(2)你读懂每个自然段都写什么了吗?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的茂盛。

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和形状。

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变化。

三、理解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1、读第一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的叶子的?2、你从“满是”、“一大片”中体会到了什么?3、欣赏爬山虎爬到岩石、屋顶、墙上的图片。

4、说说你的感受,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感受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爬山虎的叶子颜色变化美,形态美。

四、布置作业,积累语言。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爬山虎的脚颜色:嫩红、嫩绿、绿叶形态:密而均匀、一顺儿脚爬教学反思:四年级的学生对植物比较感兴趣,教学本课时,我的思路是按照课文的顺序,先理清作者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注意研读爬山虎各部分的特点。

放手让学生都自悟,然后适当点拨。

四年级重要的词语还是需要落实,比如“一顺儿”,通过借助工具书或插图来理解都很好,如果要更进一步,可以让学生看着插图,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一下什么叫“一顺儿”;注重课文的诵读和背诵,安排的时间、机会也比较多。

爬山虎的脚的优秀教案(优秀9篇)

爬山虎的脚的优秀教案(优秀9篇)

爬山虎的脚的优秀教案(优秀9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教案篇一情景说明《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细致介绍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为了突破课文的难点,我充分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呈现课文内容画面。

在学习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时,让学生在电脑画面中动手找出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深化对文本的认识。

在学习爬山虎如何利用脚“一脚一脚”地向上爬的部分时,先让学生读书,抓住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的词语,并在电脑上将这一组词语按顺序排列。

再将整个动作过程的动画呈现出来,让学生分步点击单个的动词,分解动画,逐幅观察,最后完整地演示整个爬的动画过程。

这样去有效地突破学习的难点,使课文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易于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爬山虎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出爬,这是为什么呢?2、通过预习,你们对爬山虎有了哪些了解?3、根据课题你想了解哪些问题?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二)探究问题,深入学习1、学习爬山虎叶子的特点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爬山虎叶子的?(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批画)生1:作者是抓住爬山虎的叶子的形状和动态两方面来写的。

生2:作者是从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两个方面来写的。

师:刚长出来的叶子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读书、汇报)。

爬山虎的脚教学教案一等奖3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教案一等奖3篇

1、爬山虎的脚教学教案一等奖【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2、认识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和位置。

3、重点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一脚一脚爬上墙的。

4、结合观察发展学习的审美情操。

5、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认真细致的观察习惯。

【教具】文字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读课题,认识“虎”。

一、学习过程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脚?自由朗读。

2、精读重点段,抓训练项目过关。

3、学习写脚的样子:(第三自然段)⑴自读描写“脚的样子”部分。

⑵小组合作,分别找出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句并划下来。

⑶抽生读。

⑷出示实物练习说。

⑸演示并指导背诵。

⑹总结。

4、学第四五自然段:齐读后小组合作找出与“爬山虎”有关的动词。

抽生读,板书,触、变、巴、拉、贴。

上台演示,生评议,师引导,体会动词表达的准确性。

演示。

指导朗读、背诵。

齐读“脚的变化”部分.并说说有哪些变化.5、总结:3~5自然段分别讲什么?完整说说,围绕脚先讲什么?又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演示“叶子”部分,看后谈感受,指导朗读。

二、全文总结三、拓展选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介绍它的特点。

2、爬山虎的脚教学教案一等奖教学课题: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2、能流利得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教学重点:1、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教学难点:爬山虎的脚往上爬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也是奇妙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欣赏了理想的无比的五彩瑶池,感受了高大的皂荚树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3、齐读课题思考:从课题看,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什么?4、质疑看到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一些什么呢?(学生自己提问)(1)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2)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与我们人的脚是一样的)(3)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二、总体感知,明确重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爬山虎的!2、再一次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解决新词的读音问题均匀(junyun)空(konhg)隙茎(jing)柄(bing)蛟(jiao)龙三、重点讲解学习3----5自然段1、解决第一个问题(1)让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让我们来找一找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把这一段找出来,读一读(2)说说你找出的这段话中哪一句准确地描写了爬山虎脚的位置,认真读一读(2—3遍,个人读,齐读)——————原来,爬山虎的脚是长在茎上的。

关于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精选范文4篇)

关于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精选范文4篇)

关于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精选范文4篇)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优秀教案4篇第一篇: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优秀教案《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设计《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通课文,感知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写爬山虎。

3、读懂第一部分,了解爬山虎的生长位置及它的叶子。

4、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5、通过学习,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学重难点: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1、谜语:(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葡萄)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搭架子。

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2、导语: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

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

3、对课题质疑。

(二)提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5、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情感。

(在书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批批划划,并在旁边做上读书笔记。

)6、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至少约束8分钟)(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完成)1、这节课我学会了:均匀、重叠等词语,明白了均匀、痕迹、牢固、休想等词语的意思。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爬山虎、空隙、拂过、漾起、叶柄、弯曲、逐渐、瞧不起等词语。

2、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3、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设计爬山虎的画(隐去它的脚),也可制作演示的课件。

布置学生课余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完第25课《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由学生自由汇报)1、应注意正确书写的字有:隙、漾、茎、逐、瞧。

2、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将预习中画出的不理解的词句提出来讨论。

着重讨论空隙、漾、均匀、重叠、蛟龙、蜗牛、休想等词语。

4、预习中还遇到哪些问题?(有些问题同学之间当时能解决就解决,有些可放在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读读课文,想想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爬山虎的?(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等。

)2、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叶子的颜色和样子;第三至第五自然段写爬山虎脚的特点。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共两句话,第一句讲学校里的爬山虎,第二句讲家里的爬山虎。

)3、这段中的哪个字较能体现爬山虎的特点?(爬)4、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爬山虎的脚教案特等奖五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特等奖五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特等奖五篇第1篇:爬山虎的脚教案特等奖1、导入同学们,每年的夏天,在刘老师家里的小院里有一道美丽的风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呀?学生:……师:你是一个有心人,请大家一起伸出手,跟我一起写爬山虎三个字,注意虎字的第三笔是横沟。

师:你们都在哪见过爬山虎呢?生:路边、公园、小区……师:哦,原来爬山虎就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攀附在墙壁上的植物,你们来看大屏幕,谁能用一个词语或一个句子来说说你看到的爬山虎,请你来?生:……师:非常好,大家都说的非常好。

老师现在要把这幅图放大一点,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一大片绿绿的叶子师:咱们再走进一点,贴近墙,老师再放大一点,细心的看哦!你们看到了什么?生:爬山虎的叶子一顺儿朝下师:你们看到的都是爬山虎的叶子,可有一位作家,他的名字叫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不仅看到了爬山虎的叶子,还细心的观察到了躲藏在叶子背后的脚,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课文,齐读课题——爬山虎的脚。

从课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叶老先生重点写的是什么呀?生:写的是爬山虎的脚师: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开,翻到36课,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

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再想一想,叶老先生这篇课文里哪几个自然段着重讲了爬山虎的脚,除了写脚,还写了什么?好,开始吧!二、师:读完的同学请把书放好!老师先来检查下你们的生字词读的怎么样?师:大屏幕上有四个词语,谁能来读一读?谁再来试一试?均匀蛟龙叶茎叶柄师:这篇课文里有两个后鼻音的字,一个是茎,一个是柄。

这两个字都是后鼻音的字,我们可要把它读好,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看看哪组坐的最端正,我们就说横排火车开起来,快快开到我这来……从你开始读茎……从你开始读柄师:真不错,读的很标准,请看图片,这个挨着墙粗一点的就是爬山虎的茎,连接茎和叶子的这一段就是他们的柄。

师:最后咱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四个词语,每个词语我们读两遍,均匀预备起……师:生字词我们都会读了,下面我们来挑战一个难一点的。

《爬山虎的脚》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

《爬山虎的脚》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

《爬山虎的脚》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爬山虎的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颜色,它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以及与墙的关系。

2、学习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地描写事物。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爬山虎的叶子,那么今天我们来继续深入学习爬山虎的脚。

二、明确学习任务,交代学习方法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3、4、5自然段,边读边想你打算从哪几方面去了解爬山虎的脚【3个方面,(1)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2)它是如何爬的;(3)它与墙的关系。

】出示学习方法:第一部分由老师引导完成,第二部分由同学之间讨论完成,第三部分由同学自学完成,学习方法十分简单,找出关键句用﹏﹏画出来,再找出关键词用▲▲标出来。

三、导学第三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找出写爬山虎的脚的关键句子,读一读。

2、请在这3个关键句中找出写位置。

形状。

颜色的关键词,用这些关键词帮助老师完成板书:(1)脚的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2)脚的形状:枝状、细丝。

①细丝是什么样的呢?全班齐读。

(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谁见过蜗牛的触角?(蜗牛的触角很细,而且头上还有小圆点。

)②屏幕显示:蜗牛的触角与爬山虎脚的细丝的对比图。

瞧,爬山虎的脚的细丝与蜗牛的触角都非常细,而且头上还有小圆点,所以在这儿作者的比喻用的非常准确。

全班齐读比喻句,好好体悟。

③脚的颜色:嫩红色。

3、小结:同学们一块儿把这三个关键句连起来读一读,注意读出特点。

4、用电脑演示验证一下大家刚才读对了没有。

5、再读本段,注意读出脚的可爱来。

四、讨论完成第四段1、组成4人学习小组,也用刚才找关键句的办法学习爬山虎是怎么往上爬的。

2、学生汇报讨论情况关键句、词: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3、全班齐读关键句。

爬山虎的脚优秀的教案范文(精选4篇)

爬山虎的脚优秀的教案范文(精选4篇)

爬山虎的脚优秀的教案范文(精选4篇)爬山虎的脚优秀的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有顺序,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3、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及爬墙过程。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脚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第二自然段,揭示目标。

上节课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所写的叶圣陶爷爷把爬山虎的叶子写得美极了,你们还记得吗?下面我们一边看录像(出示课件),一边回忆课文是如何写爬山虎的叶子的。

(边看录像,指名读课文)爬山虎爬满整整一墙,确实好看,它是靠什么爬的呢?(靠脚)爬山虎确实有脚,它的脚是什么样的,是怎样靠着脚往上爬的,__又是怎样围绕它的脚来写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来学习的内容。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打开书本,回忆课文哪几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3-5)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哪几句话具体写了爬山虎的脚?(3-5句)2、指读这三句话,思考:这三句话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位置、样子、颜色)板书3、交流位置:A、看实物B、位置在哪儿?(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板书C、多媒体显示样子:A、看课件B、是什么样子的?(六七根丝构成的枝状的,每根细丝象蜗牛的触角。

)C、这里用了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蜗牛的触角见过吗?有什么特点?(头上有两对触角,在长触角的尖端长着很小的眼)爬山虎的脚就是这样的。

(投影显示)颜色:嫩红色4、这些内容作者是如何说的呢?齐读课文3-5句。

5、看着图,跟老师说。

按课文顺序说说看。

6、同桌独立练说,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指名说,齐说。

师:“......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第六句话起了小结的作用。

7、第三自然段的3-6句就写了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有第一,二句呢?这两句话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指读)点拨:“今年我注意了”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因为不知道爬山虎怎样爬,今年特别留心观察,原来是有脚的,说明作者正是因为如此注意观察,才能把脚的形状、颜色写得生动。

爬山虎的脚 教案优秀8篇

爬山虎的脚 教案优秀8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优秀8篇说板书设计篇一爬山虎的脚观察顺序:1、根、茎、叶先写……再写……2、脚的特点本课时我是于实物观察教学方法为主来对学生进行讲课堂教学,而把板书设计则作为观察教学方法的铺助教学。

纵观本课的教学,以观察实物为切入点,以文本为范本,教学写作方法贯穿整节课。

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正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追求的。

爬山虎的脚篇二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这篇课文细致地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读后使我们也产生了探究的愿望,激起我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课文第2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

从刚长出来到长大,叶子的颜色从嫩红变成嫩绿,长大后的叶子引人注目,并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课文的重点部分是第3至5自然段。

作者形象地把爬山虎茎上的卷须比作“脚”,非常生动地描写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向上攀爬的。

它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它的形状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颜色如新叶。

在第4自然段中,作者通过“触、变、巴、拉、紧贴”等一系列动词,清楚地写出了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与墙的关系:它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会枯萎。

通过读文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细致入微,而且是连续观察了很长时间。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连续地观察事物的,从而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本文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

2.词句解析。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顺儿”是指同一个方向或顺序;“铺”在这里读pū。

这两句话具体地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先概括地写出叶子绿得新鲜,看着舒服。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

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学设计《爬山虎的脚》公开课教案(优秀4篇)《爬山虎的脚》优秀教学设计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正确读出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并从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准备:爬山虎的实物、资料、课件(爬山虎触着墙时,怎样一脚一脚的向上爬)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脚?(猪脚、狗脚)这些都是动物的脚。

那你们见过不会走路的植物也长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篇文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并齐读)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课前布置搜集的资料:(1)叶圣陶的资料。

(2)爬山虎的资料。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爬山虎、均匀、重叠、空隙、茎上、叶柄、触角、痕迹、逐渐等词语卡片,指读,开火车领读。

(生字用红色标出)(2)指导书写难写字。

在田字格中书写叠、痕、逐3、课文主要内容。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这篇课文重要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4、小结过渡:孩子们你们的预习非常充分到位,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细读这篇文章,好吗?三、指读理解,读文精讲。

1、指名按段读文,正音。

2、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预设:课文先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再介绍爬山虎的脚和它怎么样向上爬的)3、自读爬山虎的叶子那一段,体会爬山虎的叶子特点,抓重点子理解。

例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叶子的特点;绿、整齐均匀;从一顺儿没有也说明作者观察得认真,语言准确。

(大屏幕出示爬山虎的叶子排列)4、指导朗读:读出绿得特点。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优选3篇)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优选3篇)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优选3篇)【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语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具准备:课件、彩色笔、画纸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欣赏课件。

问:你知道在这一大片叶子里面藏着什么?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一)研读第3自然段1、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呢?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脚的句子。

2、学生汇报。

出示句子。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直观理解叶柄。

4、请你选择恰当的颜色笔,边默读这三句话,边画出爬山虎的脚(一生板画,其余的在座位上画)。

5、评议图画。

6、出示影片,让学生配音。

7、小结。

(二)研讨第4自然段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找出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

2、学生汇报:爬山虎是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质疑:“这样”究竟是怎样?3、出示句子,用“5”画出动词。

4、谁来当爬山虎演一演?四人小组讨论,推荐一名代表表演。

评议。

5、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爬山虎吗?6、抓住动作词读好这两句。

个别读。

齐读。

7、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向上爬。

“一脚一脚”能换成别的词吗?看课件,讨论,小组汇报。

8、这段中,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9、齐读。

(三)研读第5自然段1、看课件,读课文,用“如果……就……”说说你的发现。

2、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总结课文学习了这篇课文,作者在观察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四、拓展作业仔细观察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以《我发现______的秘密》写片断。

【爬山虎的脚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有顺序,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3、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爬山虎的脚优质课教案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

正确读出“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并从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准备:爬山虎的实物、资料、课件(爬山虎触着墙时,怎样一脚一脚的向上爬)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脚?(猪脚、狗脚……)这些都是动物的脚。

那你们见过不会走路的植物也长脚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写的一篇文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板书课题并齐读)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

1、集体交流课前布置搜集的资料:(1)叶圣陶的资料。

(2)爬山虎的资料。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出示“爬山虎、均匀、重叠、空隙、茎上、叶柄、触角、痕迹、逐渐”等词语卡片,指读,开火车领读。

(生字用红色标出)(2)指导书写难写字。

在田字格中书写“叠、痕、逐”3、课文主要内容。

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这篇课文重要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向上爬的)4、小结过渡:孩子们你们的预习非常充分到位,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细读这篇文章,好吗?三、指读理解,读文精讲。

1、指名按段读文,正音。

2、想一想: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预设:课文先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再介绍爬山虎的脚和它怎么样向上爬的)3、自读爬山虎的'叶子那一段,体会爬山虎的叶子特点,抓重点子理解。

例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

”叶子的特点;绿、整齐均匀;从“一顺儿……没有……也……”说明作者观察得认真,语言准确。

(大屏幕出示爬山虎的叶子排列)4、指导朗读:读出绿得特点。

5、交流汇报“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和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1)实物观察: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与文中语言对应。

“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枝状、六七根……”:一个比喻句:“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体会语言的生动与准确,也体现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2)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抓住动作词:触、变、巴、拉、紧贴一系列词语清楚地写出爬山虎爬墙的过程。

)和同桌交流交流说一说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集体交流,老师配以图示(课件出示)爬山虎的“脚”与墙有什么关系呢?对比学习:没触着墙……萎了,没有痕迹触着墙的……变成灰色,相当牢固6、从刚才的学习当中,你有什么体会?预设:知道(1)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向上爬的;(2)作者观察细致;(3)不是一次观察而是长期观察。

小结:观察不但要用心,还得细心和有耐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也要像作者那样处处留心观察。

四、指导朗读,回归整体1、文章语言生动优美,请你用心的、美美地读一读,体会爬山虎的特点。

2、读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下来。

2、继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3、积累语言并加以运用,使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写出事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爬山虎的脚》。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听写:爬山虎、均匀、重叠、空隙等10个词语。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蛟(jiāo yiǎo)龙蜗(wuōwō)牛痕迹(ji jì)波(bōpō)纹爪(zhuǎzhǎo)子茎(jing jìng)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学法指导。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略)2、学法指导: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时要让学生按照学过的方法进行:A: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

B: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地阅读,了解每部分的内容。

C: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归纳总结,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积累语言,指导背诵。

1、文章语言精炼生动,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交流喜欢的原因。

留待课后积累在读书笔记上。

2、指导背诵:在理解课文内容和反复读的基础上,按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

如:第2自然段可让学生找出过渡句,“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帮助记忆前后的内容,进行背诵。

再如:3、4自然段,要指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帮助记忆,然后熟读背诵。

(可自背,同桌或小组合作背诵,检查)读写结合,练习仿写。

1、用第一人称,说说写写“爬山虎脚的自述”2、布置学生观察一种动物或一种植物,把最有特点的部分写下来。

3、指导书写观察日记。

爬山虎的脚优质课教案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教学目的:1、能流利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了解爬凯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1、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进行细致、连续的观察的。

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地、有顺序地写下来的。

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出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并在书旁写下批注。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或疑问。

3、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文本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谈感受、谈体会或互相解疑。

4、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仿照课文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感兴趣的植物,写一写自己的发现。

【扳书】爬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山特点样子:像……像……(细丝)虎颜色:嫩红(灰色)的脚爬触→巴→拉、贴(牢固)爬山虎的脚优质课教案爬山虎的脚获奖教案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继续练习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爬山虎的教学挂图,设计爬山虎的画(隐去它的脚),制作演示课件。

布置学生课余观察爬山虎,对照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它不用像葡萄或葫芦等植物那样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

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学习完《爬山虎的脚》,就能找到答案了。

(板书课题)二、了解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1.轻声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刚长出来”和“长大了的”叶子各有什么特点。

2.填空:刚长出来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长大了的叶子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看插图,重点理解课文怎样写长大了的叶子。

(抓住“新鲜”、“一顺儿”、“均匀”)4.朗读指导:读出叶子的美来。

5.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下来。

三、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引言: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铺满墙,跟它的脚关系密切,它的脚到底是怎样的呢?请自学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画出写爬山虎脚的有关句子。

1.观察实物(或挂图),默读课文,进一步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用自己的话与同桌相互说一说。

2.屏幕显示描写爬山虎脚的话,学生说说每句话讲了什么,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

3.让全班学生选择彩笔,边默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边画出爬山虎的脚。

4.按照课文有关内容,小组评议画的情况。

5.熟读,指导背诵。

6.结合板书小结: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对爬山虎脚长的位置、样子、颜色才了解得这么详细。

那么它是怎么爬的?请自学课文第四自然段。

四、了解爬山虎是怎么向上爬的。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圈出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

2.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触巴拉贴3.小结:作者正是准确地运用了这些动词,才把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过程写得很具体。

作者正是按照爬山虎的生长顺序来观察的,所以写得才这么有序。

4.观察电脑演示的爬山虎的脚爬墙的过程,用课文语句来解说这一过程。

5.教师小结:原来爬山虎可不像动物那样只有几只脚交替着爬,而是长一只脚巴住墙,再爬就必须再长一只脚,再巴住墙。

一直往上长,必须不断长出新脚。

所以,叶圣陶爷爷说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6.看电脑演示爬山虎正面爬墙的过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

爬山虎不只往上爬,还往左边、右边爬,紧紧贴在墙上,爬满整个墙。

所以课文第二自然段才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7.小结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爬山虎触着墙的脚是怎么爬的,那么没触着墙的脚会变成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学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归纳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不同情况。

没触着墙:板书:萎了触着墙:板书:牢固2.爬山虎的脚与墙的关系怎样?3.朗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六、总结。

1.学生归纳第二、三、四、五自然段各讲的是什么内容。

2.复习第三、四、五这几个自然段,讲讲围绕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3.了解作者在观察方面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

4.总结:这篇课文重点围绕“爬山虎的脚”来写,为了说清楚这个意思,作者进行了细心而有序的观察,并且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使爬山虎的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拓展作业。

1.把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2.细心观察一种植物,将它最有特点的部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