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国民大革命
意
义
性质: 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群众基础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思考: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思考: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
从世界范围看,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从世界范围看,十月革命以后,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从运动主力看,无产阶级。 从运动主力看,无产阶级。 从革命前途国家看,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从革命前途国家看,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 从作用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从作用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2、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有那些进步之处? 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有那些进步之处? 失败的共同原因?大革命失败给我们哪些认识? 失败的共同原因?大革命失败给我们哪些认识?
答案 进步 领导阶级 革命目标 指导思想 依靠力量 彻底性 辛亥革命 民族资产阶级 推翻清政府 旧三民主义 会党、 会党、新军 不彻底 国民大革命 革命统一战线 打倒列强除军阀 新三民主义 工、农、小、民 彻底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和国民大革命
1919——1927
阶段特征
1、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标志) 标志) 五四运动
1919
1927
1937
新民主主义 革命开始和 第一次国内 第一次国内 战争( 战争(国民 大革命) 大革命)时 期
第二次国内 第二次国内 战争( 战争(土地 革命) 革命)时期 国共十年对 峙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
1919 5 4 1921 7 23 1926 1927 4 18 新民主主 开天辟地 推翻北洋 国民革命 义革命开始 焕然一新 军阀统治 失败
周恩来南昌起义 毛泽东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1927 8 1
1927 9 9
打响了武装反抗 开辟井冈山 国民党第一枪 根据地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日本投降
1938
国民党 李宗仁
1940
共产党 彭德怀
1945
1945 8 15
胜利的大会 百年反侵 团结的都会 略胜利
重庆谈判 中原解放区 陕北、山东 跃进大别山
1945
1946
1947
《双十协定》 国民党 国民党 和平建国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1947 6
共产党 战略反攻
1928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九一八事变 瑞金出发 遵义会议 会宁会师
1931 9 18 1934
1935
1936
日本侵略东北 长征开始
长征胜利
局部抗战开始
生死攸关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1931 9 18
1936 12 12
1937 7 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本侵略东北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 日本全面侵华 局部抗战开始 形成国共内战结束 抗日战争爆发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1948 1948
1949 1949 4 23
东北锦州 华东徐州 华北北平 东南南京 关门打狗 围点打援 和平解放 国民政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八、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中国近代化的进一步探索时期这一阶段是中国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政区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胜利的阶段。
1、时代特征:政治上: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运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
无产阶级有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表现出较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继续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遭到摧残。
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得到一定发展。
思想上:国民党一大会议上新三民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毛泽东思想产生并发展成熟。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还有许多知识分子怀着对农村实施改造与建设的良好愿望,做了艰辛的探索与努力,如胡适关于走哪条路的探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等,但是由于他们并未抓住改造与发展农村的关键,因而农民仍摆脱不了贫穷与悲惨的命运。
在这一时期,国民党强化一党独裁统治,所以国内存在有民主与独裁的辩论,同时依然存在有中西文化之争,即“本位文化派”和“西化派”的论争。
社会生活上:在国民党统治初期,物质生活、交通通讯事业、影视事业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西方物质文明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城市出现了许多新风尚,兴起一批大城市,比如大上海。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缓慢。
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的总特征:政治上: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北洋军阀统治结束,中国完成了形式上的统一,国共对峙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南京国民政府进行了一些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如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法币改革等。
思想上:新三民主义思想,国民党强化一党专政,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毛泽东思想的提出和发展。
外交上:南京国民政府曾发起改订新约运动,帝国主义国家的一些特权逐步被取消,但截至1946年,治外法权才最终完全废止。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三、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 1、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A) (1) “四.一二”政变 蒋介石,1927年,上海;1927年4月18日,蒋介
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2) “东北易帜” 张学良;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3)改订新约运动(A) 内容:1928年6月,国民政府对外发表宣言,与美、 英、法等国改订新约。 结果: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领事裁判权(但 位真正实行),一定程度提高中国的自主地位,但 没有从根本上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 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D
下列表述中,与五四运动有关的是①由 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②形成“罢课”、 “罢工”、“罢市”局面③运动中心初期 在北京后转移到上海④迫使北洋军阀政府 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B
一处中共会议旧址纪念馆的标牌 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全中国国民革命 者联合起来。”此处纪念馆为 A、中共一大会址 B、中共二大会址 C、中共三大会址 D、中共七大会址 C
二、北伐战争( 1926.7—1927.4)(A) 1、背景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 原因: –中共“二大”以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认识到要完成反 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屡遭挫折 –中共三大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正式形成: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 开。 –大会通过的宣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从而把旧三 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 工三大政策。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意义:加快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中国历史进入国民革 命运动时期。 (2)黄埔军校的创建 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 (3)1925年,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广州)
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
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为四个阶段:
1、1919-1927年为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称为“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为国民革命时期,
1926-1928年为北伐时期。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并直接促成了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2、1927年至1937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土地革命”时期。
从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秋季起义后,确定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辟了以井冈山为代表的众多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粉碎了国民党的“围剿”。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
3、1937-1945年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称为“抗日战争”时期。
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人民进入了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时期。
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代表,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1945-1949年为第四阶段:这一阶段称为“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签订了和平建国协定(“双十协定”)。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解放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及重大事件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及重大事件1、崛起:1919五四运动、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北伐2、1927~1936土地革命时期:南昌起义、土地革命(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长征、遵义会议3、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正面战场四大会战、日军暴行、百团大战、远征军4、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政协会议和政协协议、战略反攻、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抗争史——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最高峰、新特点)2.《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前者是农民的空想,后者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二.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反帝爱国农民运动)三.辛亥革命(1911.10.10)1.兴中会,同盟会,《临时约法》,袁世凯夺成果2.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南京,孙中山)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共同原因:主观上,本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上,是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C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开启了新纪元,推翻三座大山,人民当家作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进入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时期,同时鼓舞了世界上其它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D解放战争(1946-1949)(1)全面内战的爆发(1946年中原解放区)(2)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3)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1927.4-1949.4.23)E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相同点:(1)所处社会性质相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任务相同:反帝反封建(3)性质相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同点:(1)领导阶级不同(2)指导思想不同(3)革命发展与群众发动的程度不同(4)结果与前途不同(5)所属的世界革命范畴不同——前者属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后者属世界无产阶级革命F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1)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夹缝产生2)19世纪末20世纪初:初步发展3)1912—1919年(一战时期):短暂春天4)1927—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①1927—1937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较快发展②1937—1945年:(抗战时期)日益萎缩③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5)1949—1956年(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获得新生G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苏联→1917建立苏维埃政权(建立政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成就失误并存(确立制度,斯大林模式形成发展)→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体制改革)→没能摆脱原有经济体制束缚(探索失败)中国→1949新中国成立(建立政权)→三年恢复,一五“计划实施(巩固政权恢复经济)→1956三大改造完成,十年曲折探索,十年文革(确立制度,斯大林模式形成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企业(体制改革)→形成对外开放格局建立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探索成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旨在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这场革命发生在20世纪初,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斗争,最终实现了中国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背景是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和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时期,中国遭受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民族压迫,经济和政治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开始觉醒,迫切需要一场彻底的革命来重建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策略是以农民为基础的革命,以工农联盟为主体,同时借助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首先建立了农民的农会、地方武装和农村根据地,实施土地革命,打破封建土地私有制,使农民成为革命的坚实基础。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城市中组织和动员工人阶级,开展了一系列的罢工和武装起义。
1927年至1949年的这段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多次失败和挫折,但中国共产党坚持领导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总结了经验教训,逐步形成了以武装斗争为基础、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工农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最终,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国民党政府被推翻。
中国实现了政权的根本性转变,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被打破,土地问题得到解决,农民成为新社会的主人。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地位被恢复,外国的压迫和剥削得到了抵制。
同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得到了改造,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地位得到了提高,新的经济政治制度逐步建立起来。
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深远。
中国的革命勇气和毅力,给了其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解放运动以启示和激励。
中国人民在革命中形成的团结、勇敢和智慧的精神,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影响深远。
党的发展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经历了北伐战争(1924—1927年)、土地革命战争(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和全国解放战争(1945—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共同抗击侵略者,赢得了抗战胜利。
1945年,国民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经过三年解放战争,于1949年推翻了国民党政府。
其中的重要历史事件有:1919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共诞生——民主革命从此焕然一新,有了新革命政党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革命的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件——中日民族矛盾开始1937年卢沟桥事件——全面抗战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中华民族崛起有了契机,国际地位提高1946年国共内战又开始——国共从合作走向对抗1949年新中国诞生——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1921~1927年:中共建立到国民革命失败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和“救亡图存”斗争的屡遭失败,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社会基础;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政治上的觉醒,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传来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干部基础。
在各种条件具备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就成为了历史必然。
1921年7月至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1924年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推动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但由于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右派的妥协退让,放弃了对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领导权,致使国民党右派势力得逞,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事变”,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事变”,相继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五四运动国共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共“二大”第一次会议会场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会址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底广州起义爆发中共一大会议后期,由上海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第四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四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1、背景:国际:日美加紧侵略中国,特别是日本在一战期间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国内:北洋军阀,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加重对人民的剥削;有利条件,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获得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无产阶级的队伍得到壮大,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激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3、经过:5月4号----6月3号北京学生6月3号后上海工人4、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4、结果: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个卖国罪的职务,并且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5、意义:在运动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实现了空前的团结,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运动中,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一部分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段的主要矛盾:国民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与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三、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年的奋斗与探索1、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背景:国内(思想基础、阶级基础、组织基础);国际(共产国际的支持)成立:时间、地点、内容、意义局限:没有正确认识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正确认识中国革命的敌人。
2、中共二大(1922年上海)中心议题:讨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民主革命纲领内容: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革命的对象、革命的目标、革命的依靠的力量、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主义革命3、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1)中共三大(1923年广州)背景:工人运动的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工人阶级力量的弱小,必须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
1928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
九一八事变 瑞金出发 遵义会议 会宁会师
1931 9 18 1934
1935
1936
日本侵略东北 长征开始
长征胜利
局部抗战开始
生死攸关转折点
-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卢沟桥事变
1931 9 18
1936 12 12
1937 7 7
日本侵略东北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 日本全面侵华 局部抗战开始 形成国共内战结束 抗日战争爆发
-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1948 1948
1949 1949 4 23
东北锦州 华东徐州 华北北平 东南南京 关门打狗 围点打援 和平解放 国民政府
-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北伐战争 国民政府
1919 5 4 1921 7 23 1926 1927 4 18 新民主主 开天辟地 推翻北洋 国民革命 义革命开始 焕然一新 军阀统治 失败
-
周恩来南昌起义 毛泽东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1927 8 1
冈山 国民党第一枪 根据地
-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日本投降
1938
国民党 李宗仁
1940
共产党 彭德怀
1945
1945 8 15
胜利的大会 百年反侵 团结的都会 略胜利
-
重庆谈判 中原解放区 陕北、山东 跃进大别山
1945
1946
1947
《双十协定》 国民党 国民党 和平建国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1947 6
共产党 战略反攻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历史条件 ①工人阶级队伍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国内 ②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国际: 共产国际的帮助
——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2)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
⑴时间: 1921年7月23日 ⑵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⑶人物: 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⑷内容: 名称、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机构
2)、经过:
时间
第一阶段
中心 1919年5月4日 北京 6月3日起 上海
主力 学生 工人阶级
斗争形式 罢课 三罢斗争
第二阶段
3)、结果: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探究一: 如何理解“初步胜利”的含义?
胜利: 释放、罢免、拒签 初步: 对内:没有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 中国社会性质。 对外:没有赶走帝国主义。
最低:真正民主共和国 奋斗目标 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实现共产主义
二、国民革命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
1.兴起 :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中共: 工人运动严重受挫,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⑴原因: 的必要性。
国民党:孙中山从“以美为师”到“以俄为师”观念的 转变,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与中共合作。
革命模式 城市中心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理论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 党的建设 幼稚逐渐走向成熟(表现)
1927-1936年实践:南昌起义、创建革命根据地、长征、谋求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1945年实践:领导抗日战争(抗战路线、战术、主要战役)、 毛泽东思想逐渐走向成熟(表现) 1946-1949年实践:政治、经济、军事斗争策略(主要战役、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历史机遇。
这一时期,通过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最终推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于中国国共两党的合作。
它之所以被称为“新”民主主义,是因为这次革命旨在建立一个包括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在内的大联合,为国家的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而斗争。
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的党的正确路线的建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旗帜是一个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旗帜。
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以武装斗争和群众斗争的形式,将反帝反封的斗争推向了高潮。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创造了革命精神的奇迹,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一次重要事件是抗日战争。
面对日本侵略者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民族抗战”的口号,并积极参与了国民党领导的抗日战争。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力发展人民群众的抗战运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1949年取得了最终胜利。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胜利结束,中国迈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一部充满血泪和牺牲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工农群众,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为了追求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他们的斗争和牺牲,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团结一心,顽强抗争,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这段历史充满了荣耀和光辉,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间轴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1948 1948
1949 1949 4 23
东北锦州 华东徐州 华北北平 东南南京 关门打狗 围点打援 和平解放 国民政府
五四运动 中共一大 北伐战争 国民政府
1919 5 4 1921 7 23 1926 1927 4 18 新民主主 开天辟地 推翻北洋 国民革命 义革命开始 焕然一新 军阀统治 失败
周恩来南昌起义 毛泽东秋收起义 井冈山会师
1927 8 1
1927 9 9
打响了武装反抗 开辟井冈山 国民党第一枪 根据地
台儿庄战役 百团大战 中共七大 日本投降
1938
国民党 李宗仁
1940
共产党 彭德怀
1945
1945 8 15
胜利的大会 百年反侵 团结的都会 略胜利
重庆谈判 中原解放区 陕北、山东 跃进大别山
1945
1946
1947
《双十协定》 国民党 国民党 和平建国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1947 6
共产党 战略反攻
1928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九一八事变 瑞金出发 遵义会议 会宁会师
1931 9 18 1934
1935
1936
日本侵略东北 长征开始
长征胜利
局部抗战开始
生死攸关转折点
九1 9 18
1936 12 12
1937 7 7
日本侵略东北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 日本全面侵华 局部抗战开始 形成国共内战结束 抗日战争爆发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烬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
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
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
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这次大会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除了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社会上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但是,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却已在沉沉黑夜中点燃起来。
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简介ppt
• 三件大事: •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
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
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国民党军队 10万 20万 30万 30多万 50万
中央红军 4万多 3万多 3万多 7万多 8万多
人数比例 约 2.5:1 约 7:1 约 10:1 约 4:1 约 6:1
反“围剿”的 结果
胜利
胜利
胜利
胜利
失败
红军强渡乌江(油画) 乌江
到达陕北的部分红军队伍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会师楼(甘肃会宁)
会宁全貌
长征的路线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 →突破四 道封锁线→强渡乌江,占领遵义→遵义会议 →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 会师→甘肃会宁、静宁三军会师,(1936年 10月)胜利结束,行程二万五千里。
(2)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 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 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 中国共产党诞生意义: (1)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新的领导力量和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1)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第一阶段(1919-1927)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时期一、五四运动1、直接原因(导火索):一战(1914-1918)结束后1919年召开巴黎和会,中国的合理要求被拒绝(取消二十一条,归还一战期间被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等权利),北洋政府准备在合约上签字。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前期(1)时间1919年5月4日(2)地点北京天安门(3)主力军:学生(4)口号:“外争主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5)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3、后期(1)时间1919年6月5日(2)地点:上海(3)过程:三罢(罢工、罢课、罢市)(4)主力军:工人(标志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4、结果:中国代表拒绝签字,北洋政府释放学生,罢免国贼,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5 意义:(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一场中国各种社会力量挽救民族危机的运动。
(3)体现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4)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a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目的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指导思想:马列主义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中共的成立1、思想准备(1)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A李大钊(由激进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具有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b:1918年《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C 1919年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研究专号》宣传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D 1919年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次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2、组织准备:各地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广泛建立(1)1920年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早期共产党组织,3阶级基础准备: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壮大资产阶级的同时,也壮大了无产阶级。
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年)具体分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工农武装根据)1927---1937年全面抗战时期1937---1945年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背景:国内:1政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2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无产阶级队伍壮大3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国际:1政治一战前后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并与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企图独霸中国2思想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过程:第一阶段中心北京先锋青年学生方式游行罢课第二阶段中心上海主力工人方式罢工罢课罢市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结果: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重要会议时间: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会议内容:制定党的最高革命纲领即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剥削压迫,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中共二大(1922年)会议内容:制定党的最低革命纲领即反专制,反军阀,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国;领导工人运动(罢工)中共三大(1923年)在共产国际的影响下决定同国民党进行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孙中山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推行“联俄、联共、辅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同共产党合作推翻军阀统治过程:1建立黄埔军校2开展北伐战争,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打败了张作霖结果: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工农武装根据)1927---1937年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地位: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共产党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内容:进行秋收起义;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地革命的方针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及影响过程: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放弃攻打长沙而是进入山区,开辟了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影响:1逐步形成了井冈山革命道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 广大的南方地区建立起大量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各省的边界地带)4红军长征(1934年---1936年)原因:1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围剿红军2 由于王明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过程: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从瑞金出发;冲破湘江封锁线;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与陕北红军会师于吴起镇;1936年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长征胜利结束遵义会议:内容: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恢复了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正确领导作用: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使中国革命的形式转危为安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原因: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逼张学良剿灭红军过程: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结果:在中共的介入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打下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局部抗战(1931年---1937年)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事变后日本占领东三省,东北地区组成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寇侵略2、1935年青年学生发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3、1932年国民党十九路军的“一二八淞沪抗战”;1933年国民党二十九路军收复长城喜峰口;1933年冯玉祥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全面抗战(1937年---1945年)爆发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过程:防御阶段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1淞沪战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2太原会战,国共双方密切配合的战役3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的最大的胜利4武汉会战,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1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2建立抗日敌后根据地相持阶段国民党主导的正面战场1942年确保滇缅国际交通线,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1945年与盟军配合击败缅甸日军发动三次长沙会战,取得昆仑关大捷等一系列战役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1940年彭德怀指导的在华北地区的百团大战(正太路破袭战)提升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反攻阶段1945年夏,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在日投下原子弹,对日大反攻开始,收复大量失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 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 图三 延安圣地 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或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没有 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
第二课时:第二次国共合作——人民解放战争
国 共 对 峙 的 十 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
局部抗战
人民解放战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阶段划分
新民主主义的开端: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
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1926年—— 1927年7月
国共对峙十年:1927年——1936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37年——1945年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完成下面的数轴,并且从:第一次国共合作、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共对峙的十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红军长征这五个时期中选四个表示代表下面的数字
遵义会议会址
飞夺泸定桥
过草地
课堂练习 1.右图是马星驰先生所作的漫画《民气一致之效 果》,它揭示了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 ( B)
·
A.商人罢市的推动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的巨大推动作用
C、各阶层人民的联合斗争
D、北伐战争胜利的鼓舞
2.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整整奋斗了28年。“日出东 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 赶考”这五个 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 C 业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一大召开 B.遵义会议 C.工农武装割据 D.七届二中全会 3.右图中的哪一位置是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的位 B 置( )
朱德任军长 毛泽东任党代表
甘
吴起镇 1935.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专题复习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4-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1927年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揭开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1931年以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1937-1945年全民族的抗日战争,赢得了近代史上第一次对帝国主义国家战争的彻底胜利;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反抗蒋介石政权的内战和独裁,最终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任务,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这段历史的学习,能够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及其重要内容。
纵观近5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阶段内容是考查的重点。
除客观题多次涉及有关内容外,主观题曾考查了第五次反“围剿”的背景和失败的主要原因、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抗战相持阶段美国对中国抗战态度的变化、解放战争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变化等考点。
复习这一阶段内容时,对日本侵华罪行及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统一战线政策、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政权建设、根据地建设、作风建设、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及其联系要予以充分的重视。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基本结构1919 1927 1937 1945 1949五.四运动日本全面侵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中共创立革命统一战线“工农武装割据”形成抗日统一战线内战爆发大革命的兴起和失败日军大举侵华日军殖民统治国统区政治经济危机王明“左倾”路线国民党内外政策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红军战略转移共产党坚持抗战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涨抗日战争伟大胜利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人民大众同北洋共产党同国民党新军阀中华民族同日本帝中国人民同美国支持军阀之间的矛盾的矛盾中日矛盾上升国主义之间的矛盾的蒋介石政权的矛盾中共领导的新民主国共政权十年对峙全民族抗战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主义革命的开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两个战场中国的政治形势、阶中共尚处幼年时期中共走向成熟两条路线级关系及力量对比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两种结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解折:我们依据教材内容和2005年高考历史考点范围设计了以上知识结构图示。
图示列举了这一时期各个阶段的重大事件, 突出了社会矛盾和阶段特征。
复习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时,应依据各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通过各派政治力量解决矛盾的途径、策略、过程、结果、影响, 建立相关知识结构;探讨中国共产党如何牢牢把握不同时期的主要社会矛盾制定相应的斗争策略和革命成功的艰难历程;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历史结论。
专题举例(一)列强侵华和中国军民的抗争图示专题知识结构:卜解析:从侵华的主要国家来看,20世纪20年代,列强打破日本独霸局面,再次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20世纪30年代以后到1945年,出现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解放战争时期,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最主要国家。
从列强之间的关系来看,20世纪20年代后,美日争夺中国,矛盾日益突出;1929年经济大危机后,日本企图灭亡中国,英美则推行绥靖政策;1935年华北事变后,英美由绥靖转变为遏制;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本改变侵华策略,英美企图制造远东慕尼黑阴谋,未能得逞;珍珠港事件后,逐渐形成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英美援助中国抗日。
从侵华的政策来看,20世纪20年代,列强由扶植各派军阀到扶植蒋介石作为代理人;30年代以后,日本实行灭亡中国的政策;1945年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政策,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后,又实行封锁、孤立中国的政策,发动朝鲜战争,威胁中国安全,还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
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在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中国共产党独立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在斗争中走向成熟, 最终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完成了反帝反封的伟大任务,建立了新中国。
探究与思考:1.近代史上日本是怎样实施其侵华政策的?其主要罪行有哪些?(1)日本侵华活动大事件:明治维新时代 1894-1895 1900-1901 1915年 1919年 1931年 1935年 1937年“大陆政策”《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二十一条》 巴黎和会 九一八事变 华北事变 卢沟桥事变(2)日本侵华的主要罪行:1919年 1949年1931年 1937年 1945年 《九国公约》 1922年 巴黎和会九一八事变 卢沟桥事变 日本投降 1946年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美国“扶蒋反共” 1927年 干涉国民大革命 五四运动 国民大革命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五次反“围剿” 长 征 共产党抗日反蒋斗争 国民党将领抗日爱国 西安事变 中华民族 抗日战争 重庆谈判 政协会议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21年 中共诞生 新中国 成 立军事上:发动战争,占领中国大片领土,制造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实行扫荡政策,三光政策等。
政治上:签订不平等条约,破坏主权、掠夺资源,建立伪满洲国,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施保甲连坐制度,企图肃清沦陷区的抗日力量;在华北,日伪政权发动“清乡运动”,对抗日爱国人士实行恐怖政策。
经济上: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将工矿交通运输业定为“统制事业”,以战养战,并从中攫取巨额利润;抢占银行、掠夺金银现款、滥发伪币、增加苛捐杂税、掠夺劳动力。
思想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进行反共宣传、禁中国人民阅读进步书刊,企图以此消磨、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同化政策。
2.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日本的侵略野心未得到遏制?(1)侵略中国的原因①是资本主义的扩张性、侵略性决定的。
日本是个小国,人口少,国内资源贫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发展资本主义需要扩大市场、原料和投资场所。
实质是尽量使沦陷区经济殖民地化,成为日本经济体系的附庸,这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
②日本长期受军国主义影响,这是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重要原因。
③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往往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直接原因。
(2)日本的侵略野心未得到遏制的原因国际上对日本的侵略持不干涉或支持的态度和中国政府的妥协和投降政策,助长其侵略野心。
3. 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中国一胜一败的原因甲午战争抗日战争领导清政府腐败无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战略清政府实行妥协、求和政策中国共产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持久作战军队军队腐败,将领贪生怕死国民党爱国官兵和八路军、新四军英勇奋战民众清政府没有发动民众形成了全民族的抗战,中共实行了全面抗战路线国际甲午战争时处于孤立状态反法西斯的组成部分,得到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援助4. 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概述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1)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1931年1932一1933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40—1944年1945年东北抗日义勇军19路军抗日“八一”宣言东北抗日联军正面战场抵抗枣宜会战中共领导中共抗日宣言民权保障同盟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敌后抗日斗争百团大战的全国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一二.九”豫湘桂战役规模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解放区的反扫荡斗争反攻(2)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全民族的抗战。
②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放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决定了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
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不仅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还制定、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决定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以斗争求团结,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⑤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⑥持久性。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5.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的几个问题(1)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①具有广泛的民族性。
战线中不仅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包括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
②没有一个统一的正式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一个为国共两党所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政治纲领。
③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中共领导的军队和抗日根据地是民族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
④统一战线内部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它们之间的斗争贯穿了抗日战争始终。
(2)统一战线内部矛盾斗争的历史根源①阶级矛盾国共两党所代表的不同阶级利益和矛盾冲突。
②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导致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③英美对华政策的影响相持阶段曾支持国民党的妥协活动。
(绥靖政策)④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为国民党顽固派所不能接受。
(3)统一战线能坚持到抗战胜利的原因①中共以民族解放大业为重,同国民党的反共摩擦进行坚决反击,坚持团结、坚持抗战,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维护了统一战线。
②采取种种政策,进一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壮大了民主力量,进行了百团大战、反“扫荡”,实行了三三制、减租减息交租交息、大生产、整风运动等巩固了抗日根据地。
③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始终未变,民族矛盾始终为主要矛盾。
这就决定了国民政府既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
④世界反法西斯形势的影响,英美等国际力量对中国的支持,坚决反击蒋介石发动的皖南事变,反对统一战线的破裂。
⑤“党外合作”方式也是统一战线能长久的原因之一。
⑥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和解放区日益壮大,逐渐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战略防御阶段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洛川会议制定全面抗还击国民党顽固派反共浪潮,提出“坚持抗战、坚持团结、抗日根据地战路线,建立敌后抗坚持进步”,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以斗争和人民军队日根据地,积极配合求团结,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