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风俗50字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50字5篇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50字5篇下面是收集整理的端午节风俗的作文5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50字1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
在我妈妈的故乡_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
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
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
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
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50字2很多亚洲国家或地区也有端午节,但是各地的传统习俗各不相同。
中国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端午节本身的纪念屈原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义。
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
台湾端午节习俗与中国大陆南方相似,但略有不同。
台湾俗称为“五月节”,中国大陆北方地区也叫五月节。
是台湾民间三大民俗节日之一。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50字3端午节的起源习俗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风俗的作文50字4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精选10篇)端午节呢,是我国一个很传统的节日。
自古以来都有端午节的一个设立的习惯,在端午节的时候呢大家也会遵循我们的一些传统习俗。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相关内容。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篇1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中原汉人南徙开发八闽,带来了中原纪念屈原的端午风俗,与闽越族的“龙子节”糅合成八闽传统的端午趣俗。
端午节“出生”在中国,习俗由来与传说甚多。
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名篇,已广泛深入人心。
但总体而言,福建和台湾的端午节庆同出一源,民间沿袭习俗亦大致相若,足见台海两岸人民一脉相承、鱼水相依。
福建泉州地区端午节庆更具独特的风格。
明清以来,每逢五月初五都会出现“泉州总口,与台湾鹿仔港对渡”的盛况。
两地人民身披节日盛装,同江竞舟泼水,交融情谊。
一九九九年六月十八日古镇蚶江和台湾彰化县和美镇镇平里联袂举办“海峡龙舟竞渡邀请赛”系列活动,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海峡情”民俗画卷,令海峡两岸同胞流连忘返,期待着“三通”实现日,神龙飞架两岸来。
福建和台湾各地,民间在过端午节时,一般家庭都要吃粽子、挂艾蒲、饮雄黄、佩香囊等作“避邪”保健用。
同时在自家门楣间插上艾叶、菖蒲,兼插禾稗茎以及榕树枝,象征老而弥坚。
台湾民众采艾插榕的习俗,实际上也是一种思念乡里故土的寄托。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篇2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多种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到战国时代。
比赛中,鼓声急促,众桨翻飞,刻成龙形的独木舟你追我赶,不相上下,既是竞渡游戏,亦是以祭神与乐人的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英国等。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50字左右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50字左右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源自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风俗繁多,其中包括赛龙舟、草艾包粽子、挂香囊等。
以下是关于端午节的各种风俗。
1.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传统的习俗之一。
这是因
为在战国时期,有位爱国诗人屈原曾投江自尽,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啃食他的尸体,就将一些食物扔进江里,这样鱼虾就会不去啃屈原的尸体。
2. 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传统体育
活动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龙舟比赛具有鼓舞士气、
提高团队凝聚力的作用,也是重要的文化交流形式。
3. 战楼山:战楼山是四川省自贡市的一种传统风俗,主
要表现民间娱乐文化和封建社会的残酷压迫。
当地的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的“战楼山”上进行斗蟋蟀、斗鸟、斗鱼等各种游戏
活动,从而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4. 挂香囊:在端午节期间,许多人会在家中挂香囊,这
是一条香气袋,主要是用独特的香草做成的,具有驱邪、消瘟、祛毒、避邪的功效。
挂香囊也是一种古老的民俗设计,用来祈求家庭平安。
5. 包粽子:在端午节的时候,许多地方都会制作和食用
粽子。
粽子是由糯米和各种甜或咸馅料包裹而成,以叶子包裹,
然后用细麻绳捆扎而成。
端午节期间,包粽子也是一种团圆的方式,许多家庭会一起包粽子,分享其欢乐和回忆。
以上是关于端午节的风俗,每一种风俗都有其深远的意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这个端午节,我们可以一起学习和欣赏其中的一些风俗,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端午节简介50字
端午节简介50字端午节简介50字【篇一:端午节简介50字】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篇二:端午节简介50字】小编特别推荐| | | | | |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呢?小编为您整理提供关于端午节的习俗50字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参考。
端午节的习俗50字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端午节是我国法定之一,调休3天。
详细介绍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
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的意义。
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云南傣族同胞则在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
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
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越南等及。
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端午节的风俗50字左右
端午节的风俗50字左右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庆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风俗有很多,下面就来介绍一些。
1. 包粽子包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日食品,通常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成三角形,再用芦叶绑起来,煮熟后食用。
南北地区的包粽子方式和口味不同,南方的粽子通常用甜味的馅料,包裹成扁平的形状,而北方的粽子却通常用咸味的馅料,粽子形状也略有不同。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民间小技巧和传说,让这个过程更加充满了乐趣。
2. 赛龙舟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据传,这个习俗源于中国古代吴越地区的一个故事,当地人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创办了赛龙舟比赛。
现在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了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许多地方都会举办龙舟比赛,并且组织各种文艺表演和游戏活动。
3. 悬蒲鞭悬蒲鞭又叫挂艾草、穿艾叶,是端午节的一项传统习俗。
也是为了纪念屈原,根据民间传说,在屈原遇难后,当地人民为了不让鱼虾虫蠕等小动物咬伤屈原的身体,就在江边挂起艾草和菖蒲,这样便可避免小动物招惹屈原。
后来这个风俗被发展成为了悬蒲鞭的形式,在各地悬挂艾草,还会用艾草为人驱邪、祛瘟疫。
4. 饮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传统中药酒,使用雄黄和黄酒制成。
在端午节这天,很多人会喝一杯雄黄酒,这个习俗也源于民间的传说,传说雄黄酒可以驱邪、保平安。
不过,由于雄黄酒中含有毒性较大的成分,因此不适合过量饮用。
5. 贴艾叶端午节时也可以在门口、床上、窗前等处贴上艾叶,以驱避邪气、辟瘟疫。
又称“贴五福”,贴艾叶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继承,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除了以上的风俗之外,还有许多其他与端午节相关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例如狮子舞、踩大头皮、踏青等等。
这些传统活动不仅有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能让人们更好地感受到这个节日以及在端午节期间的欢乐气氛。
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_端午节风俗习惯
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_端午节风俗习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夏季最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缘起和许多节俗活动均与夏令有关,且与夏至时间相邻,故称为夏节。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民间传统习俗1、吃粽子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拴五色丝线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
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佩香囊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
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
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
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饮雄黄酒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
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
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
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
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5、悬艾叶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
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
端午节风俗内容50字
端午节风俗内容50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很多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下面介绍部分代表性的端午节风俗。
一、龙舟比赛。
许多地区都会举办龙舟比赛,龙舟上人们齐声高呼,充满竞争与激情,展现了中国人独有的团队精神。
二、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大家熟知的传统习俗,有红枣、肉粽、咸蛋黄等多种口味,寓意着平安幸福。
三、赛龙舟。
河南南阳及其周边地区流传着“桃花江上赛龙舟”的美好传说,每逢端午节,南阳民众就会在桃花江上举行龙舟比赛活动,旨在铭记古人精神,传承中华文化。
四、挂艾草、菖蒲、艾叶和香囊。
端午节,许多人会在家里挂艾草、菖蒲、艾叶和香囊,以祛邪驱瘟,保平安。
五、游百炮。
江西修水县的百炮为修水独有的风俗,于端午节燃放各种爆竹,令人震耳欲聋、热闹非凡。
六、拜五岳神。
端午节,各地有许多拜山的传统,其中拜五岳神的风俗最为盛行,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戴香囊。
端午节,不少地方还有戴香囊的习俗,香囊里面常常装有艾草、菖蒲等药材,可以驱蚊避毒、消炎镇痛。
此外,还有些人会在香囊里放入铜钱、花生、红枣等物品,寓意着祈求好运。
以上只是部分端午节风俗,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节庆方式,透过这些传统风俗,人们向往和祈愿的东西也在变幻中延续。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精选)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精选)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端午节,即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来庆祝和纪念,包括参加龙舟比赛、包粽子、挂艾草、佩戴五彩丝线等等。
下面,我们将一一介绍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1. 龙舟比赛:龙舟比赛是端午节最具特色和受欢迎的习俗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分成不同的队伍,划着装饰有龙头的长船,在江河湖海中比拼划桨的速度和技巧。
乘船者会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船身也被装饰得非常漂亮。
龙舟比赛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2. 包粽子: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会提前准备好糯米、糖、红枣、豆沙等各种馅料和粽叶,然后将其包裹成三角形或矩形。
包粽子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也是一项家庭团聚和传统技艺的体现。
包好的粽子可以蒸煮或煮熟后食用,其口感香甜可口,成为人们在端午节期间的美食。
3. 挂艾草:在端午节,人们还会挂艾草以驱邪避疫,以示祈福和祭祀先祖。
艾草是一种草本植物,被认为具有辟邪、祛病、驱虫的功效。
人们会将艾草捆绑成串,挂在门口或悬挂在家中的柱子、玄关等位置。
挂艾草不仅是一种保护家庭健康的信仰和习俗,也是一种装饰和喜庆的表达。
4. 佩戴五彩丝线: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还会佩戴五彩丝线,用以辟邪和祈福。
五彩丝线由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每种颜色代表不同的寓意。
红色代表喜庆吉祥,黄色代表富贵平安,蓝色代表平安顺利,绿色代表健康长寿,白色代表纯洁祥和。
人们会将五彩丝线系在手腕上或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吉祥平安的福运。
5. 观赛艇比赛:除了龙舟比赛,端午节期间还会举行赛艇比赛。
赛艇是一种桨式划船运动,与龙舟比赛相比,赛艇的船形更修长,划桨的动作更规范。
赛艇比赛吸引了国内外众多选手和观众的关注和参与,成为端午节期间的一大亮点和节目。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样,每个地区和家庭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习惯。
无论是参加龙舟比赛、包粽子、挂艾草,还是佩戴五彩丝线,这些习俗都是人们表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统精神的追求。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有哪些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端午节的风俗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端午食棕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
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
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
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3、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4、悬艾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端午节的风俗50字
端午节习俗 1.吃粽子:纪念屈原端午节习俗中,吃粽当然自不待言。
古代中国人为防止水中蛟龙啃食屈原遗体,便将白米放入竹筒内再投入水中,祈求水中蛟龙吞噬竹筒而非屈原。
为此,包粽子、吃粽子便演化成为端午节的习俗,更是与新年吃年糕、中秋吃月饼一样,成为中式食品大放异彩的好时节。
端午节习俗 2.划龙舟:迎神、送疫船儿歌都有得唱:「五月初五系龙舟节。
」划龙舟的起源相传为古代民众争相划船,以寻找屈原尸体; 亦有指划龙舟是越王勾践训练军队的方式。
无论起源为何,划龙舟今天已成端午节指定动作。
香港更每年都有端午节龙舟国际邀请赛,将划龙舟转化为竞技活动。
端午节习俗 3.挂菖蒲:驱毒避邪农历五月被称为「恶月」,传统上,端午节不少习俗都跟驱毒驱疫有关。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挂菖蒲。
挂菖蒲并不限于菖蒲单此一种植物,更泛指菖蒲、艾草、兰草等芬香类植物。
传说挂上这些植物可保佑家中免受「五毒」入侵。
挂菖蒲的习俗后来延伸至屋外,人们亦会简单捆扎青草,造成配饰或花环,配戴当成挂菖蒲。
不过这是古时农家的传统生活习俗之一,现在香港已甚少人跟随此传统。
端午节习俗 4.立鸡蛋:求好运古时端午节正日,人们会将鸡蛋或钱币直立于地板上。
传说正午时分阳气最重,立起鸡蛋或钱币,即可吸取天地阳气,可获得一年好运。
大家不妨在一试!端午节习俗 5.贴神符:驱瘟神五月初五既是端午节亦是「恶月恶日」,老百姓认为那天是不吉利的日子。
因此人们会在这天进行不同的拜神仪式,像是贴神符、拜瘟祖大神。
避免让瘟神降临或鬼魂附体,引致疾病。
端午节习俗 6.驱五毒:防害防病五毒,是指蛇、蝎、壁虎、蜈蚣、蟾蜍五种生物,相传他们身带祸害。
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古人便会五毒的图像剪下来,并贴到门、窗,甚至小孩的手上,就好像农历新年会贴挥春一样,祈求平安。
端午节习俗7.戴香包:驱蚊避邪端午节正日,妈妈会为自己的孩子制作各种形状的香包,挂在孩子身上。
这些香包里面有白芷、丁香,具备驱蚊的功效。
戴香包寓意着助你驱蚊、除疫。
端午节风俗作文10篇
端午节风俗作文10篇1. 端午节起源及其风俗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据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
屈原是一个愚直清高的诗人,他因为忠于国家而被贬谪,最终投江自尽。
为了防止屈原的身体被鱼虾啃食,人们就在这一天抛下米角、龙舟,以示悼念。
端午节的主要风俗有龙舟竞渡、吃粽子、挂艾草制作包等。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具有代表性的活动之一,它源自古代人们对于水神和龙神的崇拜,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项运动。
吃粽子则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之日而制作的,许多地方还会在粽子中夹着艾草,以驱邪、驱疫的作用。
挂艾草制作的包则是为了保佑家庭健康、平安。
2. 龙舟竞渡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龙舟竞渡通常在水上进行,每艘龙舟上都有数十名船员,他们齐心协力划桨,鸣鼓传神,比力划行。
观众群众则会沿着河岸或桥船上观赛,为选手们呐喊助威。
据说龙舟竞渡最初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一种运动。
这项活动现在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和观众。
不仅如此,反映着中华民族潜在的集体素质和民族精神,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
3. 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一道传统食品,由糯米、肉、蛋黄、香菇等多种材料制成。
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会把粽子作为必备节日食品之一,以纪念屈原。
粽子通常都是用粽叶包裹,再用棕绳系紧。
颜色、口味等因地而异,有咸有甜,有鲜肉粽、咸蛋黄粽、枣莲蓉粽等。
吃粽子的习俗流传已久,它寓意着人们对思念故乡和抗外侵的缅怀。
据说,人们在粽子中夹着艾草,就是为了去驱邪,驱疫,以保佑家庭平安健康。
4. 赛艇竞赛同龙舟竞渡一样,赛艇竞赛是另一项传统的端午节活动。
赛艇是一种单人或多人坐着的小型水上竞赛船,选手们要齐力划桨,在赛道上竞逐着速度。
赛艇竞赛在一些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是一项有很好发展前景的运动。
赛艇竞赛通常都是在河流、湖泊等水上场地进行,选手们必须身穿专门的比赛服装,定时定点出发。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50字左右5篇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50字左右5篇端午节的风俗作文50字1“小懒虫!快起床,今天是端午节,妈妈和你一起包粽子,你怎么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
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和了,可是我昨天答应妈妈和她一起包粽子的啊,想想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
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一、选料,选择好合适的粽叶;二、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三、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四、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
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我心里暗想原来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
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
真不愧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我的进展又如何呢?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是这粽子似乎看我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是不和我的心意。
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包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
”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
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
果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终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
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
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棕子的香味,终于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今天我不但与妈妈学到包粽子的“手艺”,还尝试了包粽子其中的快乐,真实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让这样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端午节快乐!端午节的风俗作文50字2农历每年的五月初五日,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民间节日“端午节”,因为在五月,又可称之为“五月节”。
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50字左右
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50字左右
端午节的风俗是什么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
人们在这一天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佩香囊等,这些习俗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寓意。
首先,吃粽子是端午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
传说屈原投江身亡,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遗体,就投入粽子,让鱼虾吃不到。
从此,吃粽子就成了传统风俗之一。
现在,各种口味的粽子琳琅满目,既有咸味的,也有甜味的,深受人们喜爱。
其次,赛龙舟也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活动。
据传,龙舟赛起源于屈原的故事。
当时,百姓听说屈原投江自尽,纷纷划船去救他,最终没能救到。
自此,人们就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行龙舟竞赛,以纪念屈原。
现在,龙舟赛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比赛,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赛。
最后,挂艾草和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风俗之一。
艾草是一种特别的植物,具有驱邪、祛病的功效,因此人们在端午节会把艾草挂在门前或者屋内,以祈求家庭平安和身体健康。
佩香囊则是一种用香料装饰的小包袋,里面装有各种香料和草药,可以驱蚊、提神、除异味等。
人
们在端午节佩戴香囊,也是为了祈求平安幸福。
总之,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寓意深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传统风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50字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50字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也是中国民间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以下是端午节的由来和一些常见的风俗习俗:端午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中国战国时代。
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忠臣叫屈原,他是一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
当时的楚国国君变得暴虐残暴,屈原忧心忡忡,痛于见国家民生日益恶化,于是他决定投江自尽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愤怒,以期唤醒国家的觉醒。
当屈原投江身亡的消息传开后,附近的百姓们悲痛欲绝,纷纷划船下江,希望能找到屈原的尸体。
为了保护屈原的尸体不被鱼虾吃掉,人们纷纷投下粽子,让鱼虾们吃粽子而不伤害屈原的身体。
为了让屈原的灵魂得到安抚,人们还会划龙舟以示悼念。
端午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多样,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吃粽子和划龙舟。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而丢下的粽子,粽子一般由糯米包裹而成,内陷多样,如糖葫芦、豆沙、咸肉等。
人们相信吃粽子能驱除瘟疫和恶鬼,保佑平安健康。
划龙舟是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习俗,它起源于人们搜寻屈原尸体的行动。
龙舟是一种长而狭窄的扁舟,船头呈龙头形状,船身多由竹子编制而成。
划龙舟的队伍由多名划手组成,每人手持划子,配合节奏划动,船头则装饰有一块彩带,象征龙头。
人们在划龙舟的时候会高呼加油声,络绎不绝,非常热闹。
此外,端午节还有一些其他的风俗习惯。
比如挂艾草、插菖蒲、系五色丝线等。
挂艾草是为了驱邪避灾,插菖蒲则是为了祈求平安健康,系五色丝线则是为了祈愿五福临门。
总之,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悼念屈原的历史意义,还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家国的深情厚意和喜庆祥和的生活态度。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习俗丰富多样,每年到来的端午节都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温馨的氛围。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50字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50字
关于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许多地方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端午节风俗。
下面,我们来一一介绍。
赛龙舟:端午节最著名的活动之一,起源于中国南方吴越地区,因为伍子胥的故事而流传至今。
赛龙舟是指将大型木质龙舟载满人后,在江河湖海上划水比赛。
龙舟的形状和装饰都非常精美,赛龙舟时还有鼓声和呐喊声相伴,很有情趣。
吃粽子:吃粽子也是端午节必有的风俗,因屈原喜食米粉而演变而来。
粽子是用糯米加上各种馅料(如红豆、肉等)包在竹叶或草叶里蒸熟的食品。
吃粽子时须取下叶子,先闻闻香味,再品尝入口,别有一番滋味。
挂艾草:端午节还有一个习俗是挂艾草。
艾草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草本植物,很多地区在端午节时会将艾草挂在门口、床边、车上或放在衣柜里,以驱邪祛病、保平安。
饮雄黄酒:雄黄是中药材,称为“神药”,有祛病、驱邪、
保平安的作用。
端午节这一天,有些地方会用雄黄酒招待客人,或在糯米酒中加入少量的雄黄,喝下去可祛邪驱瘴保平安。
荡秋千:在部分地区,还有一项古老的端午节习俗——荡
秋千。
人们用一根长绳在两棵高树之间绑上一块木板或布,然后荡上荡下地玩耍,有助于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介绍,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端午节习俗,这些传统活动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更让人们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民俗风情。
让我们在今年的端午节中,一起感受端午节美好的传统文化吧!。
端午节的风俗50字以内
端午节的风俗50字以内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许多地方都有相应的风俗习惯。
赛龙舟: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起源于古代的楚国,现已成为世界性的体育竞技项目。
吃粽子:由于屈原投汨罗江以后,百姓们不敢捕鱼腥味浓重,于是将米、肉、豆腐、蛋等包裹于箩中蒸煮,故称“粽子”。
贴艾草:端午节这天,人们用艾草插到门窗、柱子、床上等处,是为了驱毒、避邪,也被认为能保健身体。
戴香囊:香囊是一种装香料的小袋子,其中放入有驱蚊、通血管、祛秽气之效果的芳香草木,常被人戴在腰间或脖子上。
观龙舟比赛:除了参加龙舟活动外,有些人更倾向于观看比赛,尤其是具有竞技性质的,如福建南平三山岛的运河龙舟比赛。
为龙舟吃赛粽:在台湾,端午节有“为好事把良心留”的习俗,在赛前吃了“赛粽”,可让选手和龙舟连成一体。
举行药百斤:药百斤是广州端午节的特有仪式,人们以草药百斤,陈鸭(生鸭子)二十四只,参入龙舟内,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外,端午节还有猜谜语、涂雄黄、挂菖蒲、插艾叶、游闽江等风俗习惯,让人们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也欢度这个中华民族独有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50字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50字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50字一: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配香囊。
主题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驱除毒虫、邪魔。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50字四: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佳节,当然少不了粽子这个主角。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50字二: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
为了不让鱼虾们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
人们就用粽叶包裹着糯米,投放到汨罗江里。
并且人们也要吃粽子、咸鸭蛋,在家门前挂菖蒲和艾草,还要喝放了一些雄黄的酒。
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50字三: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
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端午节活动小短文50字左右
端午节活动小短文50字左右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日举行。
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些特别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端午节活动。
1.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物,它是一种由糯米、鲜
肉或豆沙等馅料包裹在竹叶中的食物。
在端午节这一天,许多人会吃粽子来庆祝节日。
吃粽子时,人们也会喝一些艾叶茶,这是为了预防疾病。
2.赛龙舟龙舟赛是端午节的另一项传统活动。
龙舟是一种
长长的船,船上有一排划手。
在比赛中,不同的队伍会划着龙舟比赛,看哪个队伍能够先到达终点。
赛龙舟是一个很有趣的活动,它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3.挂艾叶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在门上挂上一些艾叶。
艾叶是一种草本植物,它有一种独特的香味。
人们挂艾叶的目的是为了驱邪、避病。
此外,一些人还会把艾叶放在衣柜里或放在枕头下,以保持家庭的平安和健康。
4.游泳端午节这一天也是夏季的开始,因此,许多人会选
择在这一天去游泳。
游泳可以享受阳光和水的美好,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
一些人还会在游泳时玩水上运动,如打水枪、玩水球等。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很有趣的节日,我们可以通过吃好吃的粽子、参加龙舟比赛、挂艾叶和游泳来庆祝这个节日。
这些
活动不仅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体验传统文化。
端午节短文50字
端午节短文50字端午节短文50字篇一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就是我们中国民间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又称端午节,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诗人屈原,他写出了《离骚》、《天向》等名作。
每当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的两边挂上艾草,用来辟邪,小孩子胸前还要带上各种形状的香囊,既可以防蚊虫叮咬,要可以象征吉祥。
过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习俗。
粽子有很多种做法,形状各异,有的用芭蕉叶包粽子,有的用荷叶包粽子,也有的用芦苇叶包粽子。
粽子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做成长方形,像个小枕头,有的做成三角形,像个小漏斗。
粽子里的馅有好多种,比如豆沙的、咸蛋黄的、肉馅的、红豆的等等。
过端午节的那天,我国各地还有赛龙舟比赛。
记得有一年的端午节,妈妈带我去观看了赛龙舟比赛。
这比赛可精彩了!每条船上坐了二十个人,船头上放着一面大鼓,船尾上放着一面大锣,用锣鼓指挥队员们行动一致,齐心协力争当第一。
河面上锣鼓喧天,加上两岸观众的呐喊声,可真称得上热闹非凡。
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赛龙舟,这些习俗,共同编织了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短文50字篇二“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带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船下水喜洋洋。
”每当听到这熟悉的童谣,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端午节的热闹,似乎已经闻到了艾叶的清香。
端午节是每年的五月初五,在这个节日里,人们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老人们要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者足踝上,称为长命缕。
我小的时候,每到端午节,姥姥总会早早用五彩缤纷的丝线编成漂亮的手链,还串上小铃铛系在我的手腕上,编成网兜挂在我胸前,里面还装着一只熟鸡蛋。
这一天,姥姥总是坐在家门口的小椅子上,面前的一只盆里浸着碧绿的粽叶,一只盆里装着白胖的糯米,还有让我垂涎欲滴的蜜枣、红豆,只见姥姥的手灵巧翻飞,不一会,一只小巧可爱的粽子就诞生了。
端午节的早餐是最丰盛的,姥姥说“吃五黄,不生疮。
”我却撅着小嘴无可奈何的吞下本不喜欢吃的咸鸭蛋黄。
端午节的风俗50个字左右
端午节的风俗50个字左右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境内的楚国。
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着许多的传统风俗和活动,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端午节的风俗。
一、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之一。
据史书记载,赛龙舟的起源与古代楚国的屈原有关。
屈原是楚国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为楚国做出了许多贡献。
然而,由于被宫廷的腐败和政治阴谋所排挤,屈原最终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自己对楚国的爱国之情。
为了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尸体,百姓们就纷纷下河打鱼,并在棹船上敲鼓喊叫。
这个习惯一直流传下来,最终形成了现在的“赛龙舟”活动。
二、喝雄黄酒雄黄是一种中药,相传有解毒、消痈等作用。
端午节喝雄黄酒的风俗也是源于“屈原投江”的故事。
当时,人们为了阻止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在糯米饭中加入了雄黄,让鱼虾不敢靠近。
喝雄黄酒相信能保健健康,驱瘟疫。
有的地方还会将雄黄贴在门上或身上,祈求神灵的庇佑。
三、配艾叶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风俗是“戴艾叶”。
艾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辟邪、驱鬼的作用。
许多地方在端午节会用艾草做成挂件,称为“艾包”,用来挂在门口、窗户或者颈部,以驱赶瘟疫和烟雾。
四、包粽子端午节吃粽子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习俗。
有的地方还会在粽子中夹上咸蛋黄、糖果、红枣等食品,以让粽子的味道更加丰富。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许多家庭都会组织家人一起包粽子,一起分享端午节的欢乐。
五、穿五彩线在端午节中,为了防止鬼魂在家中鬼混,人们会穿上五彩线,以吸引鬼魂的注意力,并将它们驱赶走。
这也成为了端午节的重要风俗之一。
六、踩高跷在广东、福建等地,端午节还有踩高跷的风俗。
踩高跷是一项需要技巧和勇气的运动,它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享受生命带来的乐趣。
七、观龙舟灯在端午节的晚上,不少人会在自家门口或公共场所放出龙舟灯,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的到来。
龙舟灯呈现出精美的工艺和美轮美奂的设计风格,让人们在烤肉、品茶之余,也能欣赏到美妙的艺术表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端午节的风俗50字
篇一:快乐的端午节作文50字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50字
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过节。
快乐的端午节作文50字
我一到外婆家里,只见外婆在厨房里忙着,姨爸爸,姨妈妈都在帮忙着,我连忙跑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呀?”外婆笑着说:我们在做好吃的,你猜猜是什么好吃的?我说不知道,让我好好的想想。
爸爸说开饭了,只见满桌子香喷喷菜,我说,不是和平时一样吗?我走过去盛饭。
打开高压锅..啊!原来还有胖乎乎的棕子和咸鸭蛋。
哦,原来外婆要我猜的是粽子呢。
我迫不及待的拿出一个又大又香的粽子,拨开棕叶,轻轻的咬了一口。
真好吃啊!我给大家一人分了一个。
篇二: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20XX年的端午节在6月2日,也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
年轻人一般只知道端午节吃粽子,其实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煮鸡蛋、赛龙舟、沐兰汤、带葫芦??
今天盘点端午节的15个习俗,看看你知道哪一个!
1、吃粽子
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
魏晋时期,周处所撰的《风土记》中记载:“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
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了屈原投江自杀后,楚国人民哀悼他,便在每年端午以竹筒贮米投于水中祭吊的事。
2、煮鸡蛋
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样不可。
女娲得知此事后,便去找瘟神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
不准许你伤害。
”
瘟神知道女娲法力无边,不敢和她作对,就问:“不知
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女娲一笑说:“我的孩儿很多,这样吧,我在每年端午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凡是挂有蛋袋的孩儿,都不准许你胡来。
”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见孩子们胸前都挂着一个小网袋,里面装有煮熟的咸蛋。
瘟神以为都是女娲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动手害人了。
这样,端午吃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
3、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
4、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
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
《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
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
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
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5、带葫芦
端午节带葫芦是历来的风俗,小孩、成人佩带葫芦,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佩带传统文化寓意“福禄”的葫芦,可以化戾气为平和,增强福缘气场。
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
6、系五色线
五色线又称五彩线,古代也叫五彩长命缕。
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
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
陕西地区的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
了,具有送灾的性质发展到现在,一般都用绣花用的丝线,颜色多且艳丽,用色比较灵活,多则十多种颜色,少则二三种。
用什么色也很灵活,有些人手头有什么色就用什么色。
等到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缕,走到一起时都会比比看谁的更漂亮,颇有情趣。
当然比较讲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线。
7、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
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8、游百病
游百病又名“走百病”,流传于陕北各地的农村,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多在妇女、老人、小孩或体弱多病者中间进行。
游百病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据说游就百病不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究的,这天男不做农活,女不做针线,做了叫“扎百病”。
就是说把百病的根子扎下了,所以在天水农村,男人赶早备足牛羊饲料,女人忙备吃的和穿的,游百病的主要去处是集镇、寺庙。
不去那里心中如今年白过了一般空落一般酸楚,要去也不易,山村里人要翻山越岭,要走几十里山路。
平时忙地里忙家里,看小孩敬老人。
十六是“大赦”,地里不管,家里放下,小孩拖上,老人扶上,倾家外游,不图升官发财,图个吉利,大人小孩百病不生。
9、送扇子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过去在宁波民间,凡新出嫁的姑娘,端午那天要带着“端午担”回到娘家来避一下,离开时要带上父母送的扇子,俗称“送扇子”。
如宁海等地丈母娘要给女婿回送衣料、手巾、
10、驱五毒
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恶月”。
因为这时候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人们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许多昆虫也都出来活动。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
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被人们认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间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
端午节驱“五毒”,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防病。
11、戴香包
香囊一般佩戴在胸前,可以驱虫辟邪,然而佩戴也是颇有讲究的。
一般来说,小孩子喜欢戴飞禽走兽类的,诸如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老人则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防病健身,也象征着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到白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