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解剖
大脑结构图图例 ppt课件

ppt课件
13
垂体平面
ppt课件
14
红核黑质
ppt课件
15
女性人体解剖图 • 摘要:女性人体解剖图 女性内生殖系统。女性内生殖器, 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受精后,孕卵经输卵管 的输送进入子宫腔着床。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器官,内有许 多卵泡,能产生并排出卵子,分泌性激素,维持女性特有 的生理功能及第二性征。 • 女性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阴 道是经血排出和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又是性交器官。 子宫是孕育胎儿的场所,受精卵在这里着床,逐渐生长发 育成成熟的胎儿,足月后,子宫收缩,娩出胎儿。女性从 青春期到更年期期间,如果没有受孕,子宫内膜会在卵巢 激素的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及剥脱,产生月经。输卵管 具有输送精子和卵子的功能,并且还是精子和卵子相遇受 精的地方。受精后,孕卵经输卵管的输送进入子宫腔着床。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器官,内有许多卵泡,能产生并排出卵 子,分泌性激素,维持女性特有的生理功能及第二性征。 至绝经后,卵巢逐渐萎缩 ppt课件 16
女性人体解剖图
ppt课件
17
女性人体解剖图 子宫颈
• 子宫颈突出于阴道内,内含有腺体,可分泌一种 粘液,即宫颈粘液,这种粘液的性状和量的多少 , 与子宫内膜一样,受卵巢功能的影响并呈明显的 周期性变化。排卵期,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粘 液稀薄,有利于精子通过,与此同时,精子还能 从子宫颈粘液中摄取养分,增加其活力,促进精 子与卵子结合。而排卵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宫 颈粘液减少而粘稠,并可在子宫颈管内形成粘液 栓,使宫颈与外界分开,产生保护作用,同时, 不利于精子通过子宫颈。
ppt课件
25
女性生殖器官
• :女性人体结构解剖图:女性生殖器官。女性人体解剖图,女性人体结构图集包括女性生殖器官解剖图。包括卵子,
大脑结构解剖图

2021/10/10
Olfactory bulb Olfactory tract Olfactory trigone An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
16
2021/10/10
Hippocampus Dentate gyrus
Hippocampal form
Sulci and gyri of medial surface
Corpus callosum Callosal sulcus cingulate gyrus Cingulate sulcus
Paracentral lobule Marginal ramus
Parietooccipital sulcus
Collateral sulcus 侧副沟
Occipitotemporal sulcus 枕颞沟
Medial occipitotemporal gyrus 枕颞内侧回
Lateral occipitotemporal gyrus 枕颞外侧回
Hippocampal sulcus 海马沟
Parahippocampal gyrus 海马旁回
2021/10/10
3
Five lobes
Frontal lobe 额叶 Parietal lobe 顶叶 Temporal lobe 颞叶 Occipital lobe 枕叶 Insular lobe 岛叶
Parietal lobe
Insular lobe
2021/10/10
4
Sulci and gyri of Superolateral surface
Motor speech area 运动性语言中枢
《大脑》课件PPT

05
大脑的未来研究与发展
大脑科学的新技术与方法
1 2
神经影像技术
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深 入探索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计算与机器学习
结合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大脑进行建模 和模拟,以揭示大脑的工作机制。
3
应有重要影响。
纹状体
与习惯的形成和程序性记忆有 关,对技能学习如骑自行车等
有重要作用。
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
突触可塑性
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改变,是学习与记忆的基础。通过改变突触 的强度和数量,神经元可以重新编码信息。
神经元之间的同步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神经元之间的同步活动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整合,从 而形成记忆。
学习与记忆的能力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大脑中学习与记忆的区域
01
02
03
04
额叶
负责抽象思维、决策制定和问 题解决,与长期记忆的形成和
提取有关。
海马体
是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转化的 关键区域,负责情景记忆和空
间导航。
杏仁核
与情绪记忆和情感反应有关, 对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和情感反
决策对行为的影响
个体的决策会直接影响到其行为。例如,在面对一个选择时,个体会根据其目 标和价值观进行评估和选择,这个过程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方向和行动方 式。
04
大脑的损伤与疾病
脑损伤的类型和影响
01
02
03
脑震荡
脑部受到冲击后,出现短 暂的意识丧失、头痛、恶 心等症状,可能导致长期 认知障碍。
亨廷顿氏病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大脑)PPT课件

(1)视交叉、视束(2) 视隐窝(3)漏斗(4)动 眼神经(5)颈内动脉(6) 大脑前动脉(7)大脑中 动脉(8)基底动脉(9) 大脑后动脉(10)终板前 池(11)外侧窝池(12) 桥池(13)小脑脑桥角池 (14)直回(15)嗅束沟 (16)嗅三角(17)眶回 (18)眶上壁(19)颞叶 (20)钩(21)侧脑室下 角(22)杏仁体(23)海 马足(24)海马旁回(25) 小脑幕(26)脑桥(27) 脑桥基底部(28)脑桥被 盖部(29)第四脑室(30) 正中沟(31)大脑纵裂 (32)外侧沟(33)小脑 半球(34)小脑镰(35) 颞肌(36)小脑上脚(37) 小脑蚓(38)齿状核(39) 横窦(40)乙状窦
(1)角膜(2)巩膜 (3)晶状体(4)外 毗(5)眶脂体(6) 翼腭窝(7)上颌神经 (8)鼻骨(9)鼻中 隔(10)筛窦(11) 鼻泪管(12)蝶窦 (13)翼突(14)蝶 骨大翼(15)翼管 (16)卵圆孔(17) 棘孔(18)颞肌(19) 枕骨基底部(20)颈 静脉窝(21)颈动脉 管(22)外耳道(23) 颞下颌关节(24)下 颌头(25)延髓(26) 小脑扁桃体(27)二 腹小叶(28)乙状窦 (29)颈静脉结节 (30)外耳廓(31) 头后大直肌(32)头 后小直肌(33)头半 棘肌
(1)胼胝体膝 (2)扣带回 (3) 额上回 (4)额中回 (5)额 下回眶部 (6)大脑纵裂 (7) 前连合 (8)终板旁回 (9) 穹窿柱 (10)侧脑室前角(11) 尾状核头 (1)第三脑室 (13) 中脑水管 (14)顶盖前区 (15)上丘 (16)内侧膝状体 (17)外侧膝状体 (18)下丘 脑 (19)乳头丘脑束 (20) 内囊膝 影像园(21)内囊后肢 (22)豆状核 (23)壳 (24) 苍白球 (25)外囊 (26)屏 状核 (27)最外囊 (28)岛 叶皮质 (29)外侧沟 (30) 蝶嵴 (31)颞叶 (32)枕叶 (33)小脑蚓 (34)小舌 (35)中央小叶 (36)山顶 (37)小脑幕 (38)四叠体池 (39)海马沟、海马 (40)侧 脑室下角 (41)毯和视辐射 (42)尾状核尾 (43)海马旁 回 (44)海马伞(45)侧副隆 起 (46)侧副沟 (47)枕极 (48)直窦(49)窦汇 (50) 枕内隆突
大脑的解剖ppt课件

(三)颞叶(tempor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损害 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患者对于 一个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说不出它的名称 3. 颞叶钩回损害 可出现幻嗅和幻味,做舔舌、咀嚼动作,称 为钩回发作
4. 海马损害 可发生癫痫,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 相识感、情感异常、精神异常、内脏症状和抽搐, 还可以导致严重的近记忆障碍 26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图2-2 右侧大脑半球内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其后端为枕极, 内侧面以距状裂 分成楔回和舌回
28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围绕距状裂的皮质为视中枢,亦称纹状区,接受 外侧膝状体传来的视网膜视觉冲动
距状裂上方的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下方的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1. 外侧 面: 以脑梗死、肿瘤和外伤多见
① 额极病变: 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 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缺乏始动性和内省力 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可有欣快或易怒
10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②中央前回病变:
刺激性病灶 破坏性病灶
② 运动前区 ③ 皮质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8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
⑤ 运动性语言 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 回 中枢(Broca区) 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⑥ 额叶前部 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 和冲动行为有关
9
(一)额叶(frontal lobe)
(完整ppt)大脑解剖结构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
少突胶质细胞 (oligodendroglia) 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s)
如同星形细胞一样,微神经胶质细胞负责消化掉部分 死去的神经细胞 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绝缘的包裹效果(myelin)
提供周边神经系统生理上的需求
许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 为周边神经系统提供绝缘的包覆效果
脑
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间脑、中 脑、脑桥和延髓6个部分组成。通常把中脑、脑 桥和延髓3部分合称脑干。
我国成人脑重男性平均为1375克,女性平均 为1305克。人的脑重虽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但 不能以此来衡量人种的优劣,人脑与动物脑的 重量和结构相比,脑发达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大 脑皮质面积的增加以及皮质各层细胞的高度分 化和严密的构筑。
刺激所获得临床结果观察 • 对于癫痫病人所做脑部半球外科手术的实
验研究,手术目的在于控制发作 • 运用新的大脑影像技术(brain-imaging
techniques)对脑的结构和功能做分析研 究
神经诊断的临床测验和脑成像技 术
• 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phy ) 事件相关脑电位ERP
74
左半球的语言功能
• 布洛卡氏运动性语言区(Broca’s area) 职司语言的发音,损伤导致原称表达性失语症, 現在称为非流利型失语症( nonfluent aphasia)
• Wernicke’s area氏区,损伤导致原称接收性失 语症,現在称为流利型失语症(fluent aphasia),书写及表达流畅,却无法连接字的 意义。
9
白质和髓质
• 中枢神经内神经纤维聚集的部位, 因多数纤维具有髓鞘而成白色, 称白质( white matter )。
《大脑解剖结构》课件

大脑髓质
大脑髓质位于大脑皮质下方, 主要由白质和脑室组成。
白质由神经纤维组成,负责在 大脑不同区域之间传递信息。
脑室是充满脑脊液的空腔,为 大脑提供营养和保护。
脑干和小脑
脑干是大脑的底部,连接脊髓和 大脑的其他部分,负责控制基本 生命功能,如呼吸、心跳和血压
。
小脑位于脑干上方,与运动协调 、平衡和肌肉张力等有关。
03
大脑的神经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总结词
感觉传导通路负责接收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感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到大脑 皮层进行处理。
详细描述
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第一级神经元位于感受器,第二级神经元位 于脊髓,第三级神经元位于丘脑和大脑皮层。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神经冲动 沿着感觉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感觉。
它通过与大脑皮质和脑干之间的 交互,参与复杂的运动控制和程
序性行为。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一组与情绪、记忆和动机 相关的结构,位于大脑的较古老部分 。
海马体与记忆形成有关;杏仁核参与 情绪反应;下丘脑调节激素和自主功 能;扣带皮层处理情感和社会认知功 能。
它包括海马体、杏仁核、下丘脑和扣 带皮层等区域。
大脑半球表面有许多 沟回,内部由灰质和 白质构成。
大脑的主要功能
01
02
03
04
认知功能
大脑负责感知、记忆、思考、 判断等认知活动。
运动功能
大脑通过发出神经冲动控制身 体的运动。
情感与情绪
大脑的某些区域如边缘系统与 情感和情绪有关。
语言功能
大脑的语言中枢负责人类的语 言功能。
大脑的分区
顶叶
与感觉、空间认知 和身体图式有关。
大脑解剖

1、蝶窦(Sphenoid sinus)2、延髓(Medulla oblongata)3、小脑(cerebellum)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4、第四脑室(Fourth ventricle)5、小脑中角(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6、乙状窦(Sigmoid sinus)7、颞骨及乳突气房(Petrous temporal bone and mastoid air cells)8、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9、脑桥(Pons) 10、垂体窝(Pituitary fossa)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11、小脑蚓部(Cerebellar vermis) 12、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13、桥前池(Prepontine cistern) 14、鞍背(Dorsum sellae) 15、侧脑室颞角(Tempor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16、环池(Ambient cistern) 17、角间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 18、大脑角(Cerebral peduncle) 19、侧裂池(Sylvian fissure) 绿色部分为颞叶(T 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20、小脑上池(Third ventricle) 21、侧脑室前角(Fron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21a、第三脑室(Third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22、尾状核头部(Head of caudate nucleus) 23、岛叶(Insular cortex) 24、外囊(External capsule) 25、豆状核(Lentiform nucleus) 26、丘脑(Thalamus)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27、纵裂(Interhemispheric fissure) 28、内囊前肢(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29、内囊膝部(Genu of internal capsule) 30、内囊后肢(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31、侧脑室三角区及脉络丛钙化(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 and calcified choroid plexus) 32、侧脑室枕角(Occipi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绿色部分为颞叶(Tempor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33、侧脑室体部(Body of lateral ventricle) 34、放射冠(Corona radiata)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35、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黄色部分为枕叶(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 额骨(FB— Frontal bone) 顶骨(PB — Parietal bone) 枕骨(OB— Occipital bone)36、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 37、中央沟(Central sulcus ) 38、中央后回(Post-central gyrus) 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浅红色部分为额叶(Frontal Lobe),褐色部分为顶叶(Parietal Lob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优势侧纹状区周围病变 ➢患者并非失明,但对图形、面容或颜色等都失去 辨别能力,有时需借助于触觉方可辨认 ➢如给患者看钥匙不能认识,放在手上触摸一下即 能辨认,称之为视觉失认
3. 顶枕颞交界区病变 ➢ 可出现视物变形 ➢ 患者对所看物体发生变大、变小、形状歪斜及 颜色改变等现象,这些症状有时是癫痫的先兆
➢对侧膝以下瘫痪
➢矢状窦旁脑膜瘤可压迫两侧下肢运动区而 使其产生瘫痪,伴有尿便障碍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3. 底面: 多见于:
➢额叶底面的挫裂伤 ➢嗅沟脑膜瘤 ➢蝶骨嵴脑膜瘤
病损主要位于额叶眶面
➢表现为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 热、出汗和皮肤血管扩张等症状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Foster-Kennedy syndrome):
➢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 ➢对侧视乳头水肿
(二)顶叶(parie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位于中央沟后、 顶枕沟前和外 侧裂延线的上 方。
(二)顶叶(parietal lobe)
③ 嗅觉中枢: ➢位于钩回和海马回前部,接受双侧嗅觉纤维 的传入
(三)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颞叶前部: ➢与记忆、联想和比较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⑤ 颞叶内侧面:
➢此区域属边缘系统,海马是其中的重要结 构,与记忆、精神、行为和内脏功能有关
(三)颞叶(temporal lobe)
区在此的排列由上向下呈“倒人 状” (图2-4)
② 运动前区
位于皮质运动区前方
③ 皮质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
⑤ 运动性语言 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 回 中枢(Broca区) 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⑥ 额叶前部
与记忆、判断、抽象思维、情感 和冲动行为有关
➢强握反射(grasp reflex)是指物体触及患者病变对侧 手掌时,引起手指和手掌屈曲反应,出现紧握该物不放 的现象 ➢摸索反射(groping reflex)是指当病变对侧手掌被物 体触及时,该肢体向各方向摸索,直至抓住该物紧握不 放的现象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古茨曼综合征(Gerstmann syndrome): 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 ➢ 计算不能(失算症) ➢手指失认
主要表现 ➢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 ➢书写不能(失写症) ➢有时伴失读
(3)失用症:
➢优势侧缘上回病变时可产生双侧失用症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颞叶病变时主要引起听觉、语言、记忆及精 神活动障碍
1. 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e区)损害
➢患者能听见对方和自己说话的声音,但不能 理解说话的含义,即感觉性失语(Wernicke aphasia)
(三)颞叶(tempor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损害 ➢命名性失语(anomic aphasia):患者对于 一个物品,能说出它的用途,但说不出它的名称
围绕距状裂的皮质为视中枢,亦称纹状区,接受 外侧膝状体传来的视网膜视觉冲动
➢距状裂上方的视皮质接受上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下方的视皮质接受下部视网膜传来的冲动 ➢枕叶主要与视觉有关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枕叶损害主要引起视觉障碍
1. 视觉中枢病变 刺激性病灶
➢出现闪光、暗影、色彩等 幻视现象
④ 额中回后部病变:
刺激性病灶
引起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破坏性病灶
双眼向病灶侧凝视
额中回更后部位病变 产生书写不能
⑤ 优势额下回后部病变: 产生运动性失语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2. 内侧面: 多见于:
➢大脑前动脉闭塞 ➢矢状窦旁脑膜瘤
旁中央小叶(paracentral lobule)病变
③ 视觉性语言中枢 ➢又称阅读中枢 ➢位于角回,靠近视觉中枢 ➢为理解看到的文字和符号的皮质中枢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顶叶病变主要产生皮层性感觉障碍、失用和失 认症等 1. 中央后回和顶上小叶病变:
破坏性病灶
➢病灶对侧肢体复合性感觉障碍 ➢如实体觉、位置觉、两点辨别觉
和皮肤定位觉的减退和缺失
(二)顶叶(parie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刺激性病灶
➢可出现病灶对侧肢体的部分性感 觉性癫痫
➢如扩散到中央前回运动区,可引 起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也可扩展 为全身抽搐及意识丧失
2. 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病变: (1)体象障碍: 顶叶病变可产生体象障碍 体象障碍的分类及特点详见第三章
大脑的解剖
概述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大脑
脑
间脑 脑干
小脑
脊髓
灰质 上、下行传导束
一、大脑半球 二、内囊 三、基底神经节 四、间脑 五、脑干
六、小脑 七、脊髓
一、大脑半球 (Cerebral Hemisphere)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三分之一,位于外侧 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是大脑半球主要功 能区之一(图2-1)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额叶的主要功能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 其主要功能区包括:
① 皮质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身体各部位代表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1. 外侧 面: 以脑梗死、肿瘤和外伤多见
① 额极病变: 以精神障碍为主,表现为: ➢记忆力和注意力减退 ➢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缺乏始动性和内省力 ➢思维和综合能力下降,可有欣快或易怒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破坏性病灶
➢可出现视野缺损,视野缺 损的类型取决于视皮质损害 范围的大小
(四)枕叶 (occipi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① 双侧视觉中枢病变 ➢产生皮质盲,表现为全盲,视物不见,但对 光反射存在
② 一侧视中枢病变
➢可产生偏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称黄斑回避(macular sparing) ③ 距状裂以下舌回损害 ➢ 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
②中央前回病变: ➢对侧上、下肢或面部的抽
刺激性病灶
搐(Jackson癫痫)
➢继发全身性癫痫发作
破坏性病灶 ➢多引起单瘫
➢上部受损产生对侧下肢瘫痪 ➢下部受损产生对侧面、舌或上肢的瘫痪 ➢ 严重而广泛的损害可出现对侧偏瘫
(一)额叶(front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
强握反射(grasp reflex) 摸索反射(groping reflex)
(三)颞叶(tempor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颞上回 颞中回 颞下回
位于外侧裂的下方,顶枕裂前方
图2-1 左侧大脑半球外侧面结构及功能区
(三)颞叶(temporal lobe)பைடு நூலகம்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感觉性语言中枢(Wernicke 区): ➢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
② 听觉中枢: ➢位于颞上回中部及颞横回
一、大脑半球
概述
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
岛叶
脑 半
扣带回
球
边缘叶 海马回
边缘系统
钩回
杏仁核
丘脑前核
下丘脑
一、大脑半球
概述 优势半球
➢在语言、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 ➢多位于左侧,只有一小部分右利手和约半数左利手者可
能在右侧
非优势半球
➢多为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 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 占优势
(五)岛叶(insular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又称脑岛(insula),与内脏感觉和运动有关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刺激性病灶
➢可以引起内脏运动改变,如唾液 分泌增加、恶心、呃逆、胃肠蠕动 增加和饱胀感等
破坏性病灶 ➢多引起内脏运动和感觉的障碍
(六)边缘叶 (limbic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3. 颞叶钩回损害 ➢可出现幻嗅和幻味,做舔舌、咀嚼动作,称 为钩回发作
4. 海马损害 ➢可发生癫痫,出现错觉、幻觉、自动症、似曾 相识感、情感异常、精神异常、内脏症状和抽搐, 还可以导致严重的近记忆障碍
(三)颞叶(temporal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5. 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 ➢可出现精神症状,多为人格改变、情绪异 常、记忆障碍、精神迟钝及表情淡漠
包括隔区、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旁回和钩回 (图2-2、2-3)
杏仁核 丘脑前核 边缘叶 下丘脑 中脑被盖
岛叶前部 额叶眶面等结构
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广泛联系,参与 高级神经、精神(情绪和记忆等)和内脏的活动
(六)边缘叶 (limbic lobe)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边缘系统损害时可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 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 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