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与申论的内在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测与申论的内在联系
重磅分享一下行测与申论内在的联系和侧重点,这块我会持续更新,我认为这是本质思维,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可以融汇贯通,相信会有一定的帮助。
行测考察的知识更全面,要求短时间内读出文段重点。而申论则考察能否精细的读出文章的每一个很小的重点,分析出文章每一句话的作用。这是他们的不同。
重点来了!
我认为他们还有内在的联系,尤其是行测言语以及逻辑推理,就是缩短了的申论,他们语言设置的内在逻辑都是完全相通的,无非就是言语进行了简化。给出一道行测言语真题以及申论文段原文,大家体会一下!
2016年省考联考行测言语真题:
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义是规范政府购买行为、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采购部门不从价格上把关,便违背了制度的初衷。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一份调研显示,一些地方政府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有近八成的商品高于市场价格。这反映了两个反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采购需求的不合理,只求贵的不求对的;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采购招标环节中存在猫腻。政府采购谁来监管,一直是采购制度的软肋所在,采购招标在没有阳光的空间操作,反而导致了“逆市场竞争”的乱象。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政府采购制度的初衷是防止腐败
B.政府采购需要在相关监督下进行
C.采购需求的不合理导致政务腐败
D.政府采购中存在大量的违规行为
脉络分析:
第一句:说政府采购是什么。
第二句:说目前存在的问题,但是问题是宏观的,后面还要具体解释。
第三句:事例引用解释问题。
第四句:就事例,将前面的宏观问题具体展开,分两个层次解释。
第五句:运用本质的表达手段,变相提出对策,对策就是:“监管”和“在阳光的空间操作”。
第一句是“是什么”层次,第二到第四句是“为什么”层次,第五句是“怎么办”层次,重点自然在怎么办层次,所以答案是B。
以上是到主旨题的行文脉络。下面在分析下申论的脉络,体会一下与行测的相同点。
2017年国考省部级申论材料
城市水系可以成为廉价、有效的净化城市污水的天然场所。如果按照生态的方式而不仅仅是按水利的要求、当地的要求来修建城市水系,使水面与岸边的生态系统相连接,就可以将水系改造为“城市之肾”,大大增强对污水的自然降解能力。城市的许多水生植物、微生物吸收磷化合物等污染
物的能力强,而投资成本又很低,如果换算成每吨污水处理费用,通常仅为传统二级污水处理厂的五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运行成本只有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是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发展模式,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就可以找到答案。将这种人工湿地式的城市水系与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回用再处理系统相连接,就可以将四类水净化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源取水标准,实现城市水源的循环利用。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缺水的百年大计。
第一句:分论点,提出宏观的作用,也就是“是什么”层次。
第二句:将分论点展开,讲应该怎么做,也就是“怎么办”层次。注意其中嵌套一个转折关系“是什么而不是什么”。
第三句:第二句比较晦涩,所以这句展开写了一下具体原因。属于“为什么”层次。与第二句的关系就是具体解释关系。
第四、五句:就是上面第二句做法带来意义的具体展开了,也属于“为什么”层次。注意这里连续应用两个指代性主体,分别是“由此”和“这些”,指代上面做法。
第六句:收束文段,起到上扬的基调。
是不是整个文段的脉络非常清晰?与上面行测题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从三个层次展开描述的,无非就是顺序有所不同,申论展开程度更深,内容更丰富而已。而且申论和行测很多知识点都是相同的,就像上面申论出现了:解释关系、指代性主体、原文对策等多个考点,还是挺有意思的。
在我们分析结构的时候,要吸收内化,有三个作用:快速理清行测文段结构、准确分析申论关键点、模块这种形式进行大作文的论述。要深深记住啊!
你也可以试着分析一下。谨献给喜欢深入研究一下公考的同学们。
订阅号:小夕川公考经验我的微信号:xc343005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