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窗口(一)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单元速记巧练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B卷·提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78年以来,我们先后冲破了思想僵化、计划经济和固步自封的樊篱。
冲破“思想僵化”的樊篱要归功于()A.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B.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
“伟大转折”体现在()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3.1978年12月,邓小平再一次成为《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该刊认为邓小平“给饱受极端主义之苦的中国带来了稳定与安宁”。
这是因为他()A.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B.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国家C.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4.“春联”可以折射出社会的风貌。
1974年的一副春联:过年只有两斤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20世纪80年代的一副春联: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中国农民生活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主要得益于()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经济特区的建立5.1984年到1988年,我国乡镇企业的数量平均每年增长52.8%,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0.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
这一时期乡镇企业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B.农村完善自治的实现C.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D.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党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战略;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后作业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课后作业一、知识点填空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中共以后,中国迈出了________的步伐。
2、建立:_______年,中央决定在广东、两省兴办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4个经济特区。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
3、政策:①实行特殊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②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作用:对、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扩大:①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等14个。
②1985年,又把长江三角洲、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③1988年,_________建立;1990年,建立。
④1992年,对外开放又向纵深推进,陆续开放了内地的城市。
2、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了_________——沿海开放城市——沿海___________——内地,这样一个_______、多层次、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背景: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2、时间:_______年12月3、作用: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知识点应用1.1980年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上海③广州④汕头⑤珠海⑥厦门A. ①②③④B. ②①③④C. ①④⑤⑥D. ④③②①2.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珠海B.汕头C.深圳D.厦门3.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一五计划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改革开放4.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所说:“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的是()A.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B.实施“一国两制”政策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的是()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海南经济特区6.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②经济特区③沿海经济开发区④内地()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④①② D. ④③②①7.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练习
【初中历史】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练习经济特区的建立※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特区为什么“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和个人以及华侨和港澳侨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与延伸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其他一些沿海市县。
※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放区。
内地:1992年,对外开放纵向推进,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
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
随后又开放内地的一些市县。
※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的影响: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1、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一个苦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它是A.深圳B.厦门C.汕头D.珠海2、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A.经济特区的创办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C.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D.内地的开放3、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一一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A.经济特区B.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D.经济技术开放区4、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C.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5.实行对外开放的最终目的是A.引进外国资金B.引进外国技术C.学习外国管理经验D.发展民族经济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三合一特色教案】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三合一”特色教案】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经济特区就像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
圳、珠海、汕头、厦门成为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年,中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海南经济特区。
学思之窗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
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中央确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思考◎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答:a.水陆交通方便,与港澳台邻近,便于连接国际市场;b.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C.这一地区具有发展海外贸易的传统;d 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可以发扬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e.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
】①“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如在吸引外资、减免税收等方面,给予特殊待遇,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所以“特”在经济管理权限大;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予以扶持;所有制结构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
作用和影响:设立特区后,国家给予特区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三大改造——精选推荐
三⼤改造1.三⼤改造1、改造的内容:个体农业、⼿⼯业、资本主义⼯商业。
2、改造的⽅式:建⽴合作社,赎买。
3、改造的⽬的:实现把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4、改造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社会主义制度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建交⼀、近代史上美国的侵华步骤:1.追随英法、协同侵略。
从⼗九世纪中期开始,美国追随英法加⼊侵略中国的⾏列。
向中国⾛私鸦⽚,强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美《天津条约》等,以攫取侵华特权。
19世纪60年代觊觎我国领⼟台湾。
2.独⽴的“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9世纪末美国⼯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但在帝国主义⽠分中国时,因忙于美西战争⽽错失时机。
为加深和扩⼤美国在华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即在承认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的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这⼀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有了独⽴的侵华政策。
3.⼀战期间和20年代,与⽇本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战间美国扶植黎元洪,20年代后期积极扶植蒋介⽯政权。
4.“扶蒋反共”政策。
⼆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实⼒、军事实⼒⼤为增强,凭借强⼤的实⼒,美国⼒图称霸世界。
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的,美国实⾏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发动反共反⼈民的内战。
⼆、现代史上中美两国关系1.1949年~1972年的全⾯对抗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以美国为⾸的西⽅世界拒绝承认,并对新⽣的中华⼈民共和国实⾏军事包围,外交孤⽴,经济封锁,致使中美关系⾛向全⾯对抗)。
2.1972年中美关系⾛向和解、建交和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签订上海公报,结束了20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向正常化。
1978年美国同意在台湾问题上的“断交、撤军、废约”三原则,中美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1979年中美建⽴起正式外交关系)。
3.发展到今天的合作与⽃争相交织(中美正式建交后,双⽅在⼴泛的领域开始了合作关系,对中美经济、⽂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一、选择题1.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同时,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
据此推断合理的是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B.深圳特区是我国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C.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果的体现D.深圳和浦东的崛起,标志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边陲小镇,首批特区,一夜崛起,开放窗口”所描述的城市是A.厦门B.汕头C.深圳D.珠海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放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相结合的特点。
“全方位”主要是指是A.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B.全行业对外开放C.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D.对所有周边国家开放4.改革开放后,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对这个格局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B.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沿海经济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D.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5.揭示历史的因果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且标。
下列史事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D.1988年国家决定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式形成6.2019年4月,智利总统皮涅拉在中国访问期间,考察了被称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他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还有什么是这个城市制造不出来的!”这个城市是A.深圳B.珠海C.厦门D.上海7.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
这个“伟大的支点”是A.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B.开放沿海城市C.设立经济特区D.开发上海浦东开发区8.1992年及以后的几年,我国基本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其特点是()A.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B.宽方位、多层次、全领城C.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9.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原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有助于中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转型B.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对外开放,实现“走出去”战略C.可以更好地阻挡外国经济势力的进入D.符合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是中国更加融入世界经济10.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下列城市按照开放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厦门---浦东---海南岛---重庆;B.厦门---海南岛----浦东---重庆C.浦东---海南岛---厦门---重庆D.厦门---重庆---海南岛---浦东11.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欠、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9课 对外开放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下学期福建省八年级历史(含解析)
3.9对外开放一、选择题1.(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A.厦门B.深圳C.珠海D.广州2.(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这句话概括了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A.背景B.条件C.作用D.格局3.(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统考期末)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 邓小平对设置特区论述旨在强调特区能A.解决就业问题B.扩大对外开放C.解决原料问题D.推动农村发展4.(2022春·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是一本传记的章节目录节选。
该传记介绍的人物应该是()A.黄继光B.雷锋C.周恩来D.邓小平5.(2022春·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78年邓小平呼吁“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
”下列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A.国有企业实行改革B.实行分田包产到户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D.设立海南经济特区6.(2022春·福建南平·八年级统考期末)右图是2004年CCTV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颁奖词。
该城市成为()A.中国革命的摇篮B.军旗升起的地方C.中国改革第一村D.对外开放的窗口7.(2022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1979年7月,中共中央同意福建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这一背景下,福建省决定()A.设立厦门经济特区B.开放福州作为沿海开放城市C.设立浦东开发区D.开放闽东南经济开放区8.(2022春·福建龙岩·八年级校考期末)在英国《经济学人》杂志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
初中中国现代史知识点梳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1.农村改革
(1)时间: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2)地点:我国首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
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3)改革方式: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4)乡镇企业:改革中,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
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开放14个沿海城市
(3)开放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厦漳泉
三角区)
(4)开放内地(省会城市和边境城市)
(5)对外开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国有企业的改革(城市改革的重点)
(1)我国城市改革开始的时间:1985年
2.对外开放
(1)经济特区的建立:
①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
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深(经济特区对于引进外资、国外先进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促进
我国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经济特区特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社会制度相同)
(2)城市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改革
(3)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教部编版:八下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预习+知识点+习题
部编历史八下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梳理一、对外开放背景1.外交基础: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中国的封锁解除2.现实需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二、对外开放格局1.经济特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的城市”)作用:设立经济特区,有利于①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②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③扩大对外交流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2.沿海开放城市1984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4.内地沿江、沿边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内陆市县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注:特区的选择有何考虑?①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②地处沿海,交通便利③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④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注: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既要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面向全世界开放。
“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不仅在经济领域,也涉及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
三、对外开放的意义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9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但也给中国的经济体制带来挑战。
※※注:世界贸易组织(英语: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简称WTO),中文简称是世贸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03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0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 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考号:______总分栏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 同盟会政治纲领B. 三民主义C. 民权主义D. 民族主义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了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3、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于是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次侵略的主凶是()A. 英国、法国B. 美国、俄国C. 英国、美国D. 法国、俄国4、【题文】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A. 京张铁路B. 京九铁路C. 淞沪铁路D. 青藏铁路5、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的历史事件是()A. 北伐战争的胜利B. 东北易帜C.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D. 四一二政变6、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A.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B. 蒋介石、汪精卫背叛C. 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D. 工农运动转入低潮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3分)A .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B. 率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
C、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尾”作用的城市8、______ 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______ 年,我国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
9、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_在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10、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一届政协制定并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四特区
总结四特区引言四特区,指的是中国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四特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
本文将对四特区的发展进行总结和评价。
1. 深圳深圳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个经济特区。
多年来,深圳以其开放、创新的发展理念,快速崛起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
以下是深圳发展的主要特点:•经济快速增长:深圳的GDP增速迅猛,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得益于深圳在科技、制造业、金融和物流等方面的卓越表现。
•创新创业氛围浓厚:深圳拥有众多创新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如华为、腾讯等。
政府支持创新创业,提供了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吸引了大量人才。
•产业结构优化:深圳积极推进产业升级,逐渐摆脱了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制造业模式,转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
•教育与人才培养:深圳拥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综上所述,在多个方面,深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 珠海珠海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毗邻澳门和香港,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另一特区,与深圳类似,珠海的发展也充满了活力和机遇:•旅游业发展:珠海凭借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制造业转型:珠海正积极转变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珠海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港口经济:珠海港成为南中国海的重要港口之一,发挥着枢纽和物流中心的作用,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珠海的兴起离不开海洋优势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
3. 汕头汕头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三个经济特区。
汕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业多元化:汕头以其电子信息、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而闻名。
这些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汕头经济的快速增长。
•学术交流和教育:汕头大学是中国著名的私立大学,以其教育质量和学术研究而闻名。
重点强化:初中历史八下“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点汇总,快来看_
夯实基础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2、时间:1980年。
3、经济特区: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4、成就:在短短的几年内,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作用: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意义)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6、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
(4)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到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三、对外开放的格局的形成(1)格局: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开放区到内地(2)特点: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
拓展延伸1、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为什么率先在这两省设立经济特区?(1)广东、福建(2)①靠近国际市场。
【历史】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材料题(含解析)
【历史】人教中考历史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材料题(含解析)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1.观察图片及阅读文字,回答问题图一: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
12月,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
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正确地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解决过去留的问题,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邓小平的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图二: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
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
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2)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根据图片及解说文字写出图一和图二有什么关系?【答案】(1)A。
(2)可以从文章(会议)内容、(文章)会议名称、(发表)召开时间、召开地点、主持人等符合题意即可。
(3)图一是图二的思想基础。
【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两幅图片属于史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故选A。
(2)依据图片及解说文字我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信息点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时间:1978年12月18日22日;信息点二: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地点:北京;信息点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中心议题: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2019-2020年中图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练习题
B、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享乐奢靡之风盛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答案】:
【解析】:
改革开放之后,被成为当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
D、科学发展观
【答案】:
【解析】:
形成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两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中共十五大
【答案】:
【解析】:
被誉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
A、毛泽东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周恩来
【答案】:
【解析】: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材料中提到的“深圳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有何地位?请再写出位于广东的经济特区两例。
①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②体现了中共“十四大”的精神
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推行的是股份制④是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的成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答案】:
【解析】:
我国南方的一座城市,与香港仅一河之隔,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而来,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就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 )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第9课 对外开放-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导入 示标
授新
探究 达标 提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86年7月10日,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 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历经15 年谈判,最终在2001年11月11日,中国正 式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拥有13亿人 口的巨大市场带入全球贸易体系,标志着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 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 竞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助于中国商 品进入国际市场,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 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影响。
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导入 示标
授新
探究 达标 提升
四、对外开放持续推进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 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 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86年——2001年历时15年的入世路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 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 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 国”之称。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 和公平贸易等原则,实现推动世界贸 易自由化的目标。
中国加入WTO,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就是 要彻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导入 示标
授新
探究 达标 提升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导入 示标
授新
探究 达标 提升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 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
导入 示标
授新
探究 达标 提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练习题(有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练习题一、填空题1.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我国在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3.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选择题5.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D )①深圳②厦门③上海④汕头⑤珠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6.“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的这一讲话主要强调了( B )A.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性B.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C.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D.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性7.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D )A.上海浦东开发区 B.海南经济特区C.厦门经济特区D.深圳经济特区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
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
”文中的“第一扇‘窗’”是指( A )A.设立经济特区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放沿江、边境城市9.下列哪一城市既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又是现代史上设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 D )A .上海B .深圳C .南京D .厦门10.“1984年广东的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增长238%。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C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经济特区的建立D.国有企业改革的启动11.1980年,经济特区的稳定,实现了我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历史大跨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点总结+过关训练+答案)
第9课对外开放知识要点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概况: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兴办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 4个经济特区。
其中,_________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作用: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中国融入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1984年,进一步开放________个沿海城市。
2.1985年,把__________三角洲、_________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一带。
3.1988年,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4.1990年,_____________也建立起来。
5.1992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又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边境城市、昆明等内地省会。
6.形成了“___________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____________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加入:______________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意义:为我国参与__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难点释疑1.本课对外开放重要历史事件:2.建设经济特区的意义:建设经济特区,可以增强同国外的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世界了解中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
过关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深圳从只有“一条街道、一盏红绿灯、一个小公园”的小镇,迅速崛起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这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一五”计划C.邓小平的南方谈话D.改革开放2.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经济特区: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窗口(一)摘要: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政策的窗口”的著名论断,其完整的内涵表现在:经济特区是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窗口;经济特区是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窗口;经济特区是加强中国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的窗口。
不能简单地把经济特区定义和解释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大背景下,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圳经济特区,一直发挥着中国对外政策尤其是对外经济政策窗口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特区;对外政策窗口;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深动和形象地把经济特区描述“对外政策的窗口”。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国际背景下,经济特区始终发挥着中国外交战略格局前沿阵地作用,尤其是广东经历了SARS的考验之后,使我们深刻地感到邓小平这一判断的高度科学性、深刻性和战略性,而决不仅仅是“对外开放”或者是仅仅只是通过这个窗口了解中国的对外政策。
经济特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中国整体发展发挥前沿支撑和样板作用,进而带动全国的发展,发展起来的中国,必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一、政治上,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同第三世界团结和合作的窗口作用(一)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窗口作用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而经济特区是这个重要力量的窗口。
在和平与发展为当今世界主题的条件下,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华政策逻辑仍然是“遏制+牵制+分化+推销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其核心内涵就是最终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目的。
中国经济特区都设置在东部沿海地区,他们的榜样力量不只是表现在经济发展能力和财富积累手段方面,还表现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政治立场的辐射能力和吸引力,对全国都会产生直接的或潜移默化的影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对这样如此关键的地方进行渗透的力度和重视程度是很容易推测到的。
针对和平演变,国内有这样几种消极的情况:一种是出发点善意者,他们认为经济特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中国的颜色,使之演变为西方反华势力的桥头堡,持这种想法的人既不代表“左”,也不代表“右”,他们只是表达了一种本能的担心,没有明显的政治倾向;第二种则是“左”,就是邓小平批判的“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者;第三种则是“右”,这些人虽然不多,但是非常危险,他们“非常希望中国被和平演变,只要中国领导人坚持改革开放政策,这就正中了和平演变的下怀”。
在国际上,西方国家都希望中国被全盘西化,首先是要把中国变为西方国家的精神奴隶,进而政治上让中国成为西方的附庸,其方式主要是加强思想渗透、利用经济科技杠杆、培植亲西方势力、争取下一代亲西方派、进行宗教渗透等等;从战略上,正如邓小平早就告诫我们的,“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西方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作长期谋划和打算;从地缘选择上,西方国家主要把目光集中在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键区域——特别是深圳这样的经济特区。
他们的基本假设是,中国东部沿海相对于内陆,由于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最先受到西方的感染,所以最容易被西化,因为在他们看来,“十九世纪以来,中国对西方和日本的感情复杂。
诸如殖民地占领、反共产主义活动、和平演变都来自沿海方向和被分割的中国沿海地区”。
但是深圳发展的事实和结果正好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愿望完全相反,经济特区反其帝国主义之“道”而行之,不但经济科技蓬勃发展起来,政治上也成长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突出代表,这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者大为迷惑不解,他们认为中国的这种表现实属西方政治文化和政治思维所不能解释。
他们简单地认为,中国肯定会因抵御和平演变而必然采取“收”的政策,中国必然会回到计划经济的老路上去。
实际上,中国抵御和平演变,正是为了更好更健康地开放。
中国在坚定地反和平演变的情况下而成为全球最有吸引力的投资场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在健康发展,中国不是“收”,而是更加“放”了,这些都是西方学者感到非常“困惑不已”之所在。
实践充分证明,经济特区不但充当了中国经济起飞的领头羊和试验田,而且也实实在在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方面发挥模范堡垒和示范作用。
(二)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窗口作用在传统安全领域,深圳特区等沿海经济重镇,正如日本陆上自卫队的一位中校所描述到的: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沿海地区作为生产基地、经济市场和战略防御目标变得日趋重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如果冒然发动对华军事冒险行动,这些地方必然首先成为攻击目标。
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维护国家安全,其实主要是维护中国关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重镇的安全。
深圳这样战略地位如此重要的经济重镇,它在中国总体外交政策中的地缘前沿地位,也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深圳人参与外交的意义自然非同小可。
在非传统外交领域,我们决不可掉以轻心,盲目乐观。
中国既然是国际反恐联盟主要成员,恐怖主义针对中国经济特区密集沿海地区发难,并非完全空穴来风,关键是要早作好防范的各项准备,将之消灭于萌芽状态。
再比如严重流行病问题,在广东曾经肆虐一时的SARS对中国内政外交的考验和影响,值得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探讨。
中国应对SARS的动员能力、运用手段、国际合作都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所能达到的水平。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普遍受到世界公认。
但也不可否认,就在SARS肆虐过程中,除了世界一些媒体对中国作了与SARS 有关的诸多善意和客观报道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主要是西方的媒体借SARS进行煽动性宣传,制造的舆论恐慌和紧张可以说空前绝后、前所未有。
如“SARS已经演变为一场削弱中国经济和动摇共产党统治基础的信任危机”啦!,声称“细菌所导致的威胁远超过恐怖主义”,还无不幸灾乐祸地说,“防止全球性SAILS流行为时已晚”,恶毒中伤中国政府,说“中国喜欢埋葬坏消息以政治目的操纵有关数据的倾向造成了人类苦难(humansuffering)”,“从一开始,中国似乎害怕信息远远甚于肺炎本身”,“中国常常把卫生健康数据,特别是那些尴尬的部分看作是官方秘密,北京要求绝对守口如瓶”,“中国的政治结构和其在世界舞台上迅速发展的经济地位不能并驾齐驱。
毫无疑问,中国仍然是孤立的,亚洲和西方国家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视民主价值为敌人”,更有煞有介事,故弄玄虚者:“SARS可能起源于一次小事故,它是非常不寻常的爆发,说不清楚是否它是有意而为还是非人为的”,断定中国封锁SARS信息的行为破坏了五年来中国外交意欲改变“头上长角,身上长刺”的地区大国形象(asapricklyregionalpower)和改善和邻国关系的努力”。
(三)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了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的窗口作用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成功,曾经对苏联解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产生过很大吸引力,他们先后来中国的经济特区进行考察、访问,都对中国经济特区的经验给予很高的评价,冷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印度、俄罗斯等国家对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也十分地感兴趣,纷纷到中国来“取经”,印度准备参考“广东模式”,俄罗斯在建设经济特区时将主要借鉴中国经验,朝鲜也准备如深圳和珠海一样,在它和南朝鲜接壤的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
经济特区集人、财、物的优势于一身,此外还有一定的制度优势,加大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力度,既是经济目的,也是营造和谐世界的政治目的。
中国西部地区周边国家的一些消极因素严重阻碍西部大开发顺利发展,在阿富汗、缅甸等西部地区的邻国,由这些国家的黑恶势力造成的贩毒问题成为中国和其相邻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威胁,而且也严重地威胁着东部改革开放的所取得的成果。
已经发展起来的东部沿海,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央权威的大力支持之下,可以有针对性地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和这些国家的政府、非政府组织,联合国的相关机构等合作,推动从根本上消灭毒品的战略性的、从外向内推进的工作,这一方面支持了周边国家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西部大开发的健康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使自身的发展环境变得更加优越。
深圳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样板,也是邓小平所说的“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技术的窗口”,一方面它发挥了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的窗口作用,另外一方面它又是中国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科技水平的重要平台。
正如学者指出,“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哨,自成立以来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外国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慷慨无私地把先进科学和技术传递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深圳在其中发挥骨干和战略支撑作用,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政策的题中应有之意,能不能做到“慷慨无私”,可以说是用事实来检验中国的发展是不是和平发展,是不是谋求为建立一个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主张真实性的核心检验指标,是中国区别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检验指标,当然也是深圳能不能抓住推动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和新使命,从而真正发挥中国对外政策窗口作用的核心检验指标。
二、经济上,深圳经济特区发挥中国对外经济政策的窗口和示范作用在邓小平的对外政策思想中,不但反映的是政治问题,而且也高度关注经济问题,他在1990年3月3日同几位中央负责人时指出,“我们的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
国际经济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和相应的贸易机制,通常包括国际分工、国际协议及惯例和贸易规则等。
(一)中国必须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真正接轨,经济特区则是中国按照国际规则办事的前沿阵地深圳从改革开放前的边陲渔村发展成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确实是邓小平高瞻远瞩谋划的结果,它和广州一起,共同成为中国华南经济圈的领头羊之一,而由于它政治上拥有经济特区政策优势,使它总是处于时代弄潮儿的特殊地位。
中国如何与国际接轨?如何按照国际惯例和规范办事实现双赢——即满足中国的经济政治利益的同时,又很好地遵守了国际规范?深圳在如何按照国际规范办事的经验与教训,对全国毫无疑问具有巨大的启发价值。
国际规则有3个明显的特性:即“外部性”、“约束性”、“非中性”。
“外部性”指规则运用越频繁,使用者获得的潜在收入就越大,在深圳这个窗口,可以说规则运用的频繁程度,是任何内陆地区所无法比拟的,所以深圳成为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各个省和地区,为了本地区利益的最大化,也纷纷借助深圳这个窗口;就“约束性”而言,单个国家将无权对国际经济规则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当然无权要求豁免。
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这样的经济前沿如何实施国际惯例和规则,如何应用之,在无权豁免的情况下如何适时地对这些国际规范在未来的修改和变通提出中国自己的主张,提供了实践的基础和条件;“非中性”即同一项规则会对不同国家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概念对深圳来说也很重要,既然中国是以“平等互利”为对外经济政策的宗旨,那么从深圳这个窗口所发生的对外经济活动和具体的经济贸易业务,就自然应该充分体现“平等互利”这一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