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铀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从“挖”铀到“泡”铀

从“挖”铀到“泡”铀

从“挖”铀到“泡”铀“挖”铀到“泡”铀的历程充满了曲折和困难,既涉及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关乎政治、经济和环境等多个领域。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铀。

铀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为U,原子序数为92,是自然界存在的最重的元素之一。

铀具有放射性,可以通过放射性衰变转化为其他元素,同时也可以用于核能产生和核武器制造。

由于铀在核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它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

铀的开采与使用历史悠久,最早的可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时期。

当时,人们将铀矿石加热后发现其含有放射性物质。

在那个时期人们对放射性的本质以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一无所知,因此铀的开采和使用并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

直到20世纪初,人们开始了解到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威胁,铀的开采和使用才开始受到更加严格的规范和限制。

此时,铀主要被用于科学研究和医疗领域,用于制造核武器的数量极其有限。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核能的广泛运用,对铀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能开始成为发电和航天领域的重要能源。

这就导致了全球对铀的需求快速增长。

为了满足增长的需求,全球多个国家开始大规模开采铀矿石。

这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南非以及美国等国家成为了主要的铀生产国。

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铀矿资源和发达的开采技术,使其在全球铀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由于铀的放射性和核武器的威胁,铀开采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一方面,铀开采为这些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收入,创造了就业机会,并支持了核能的发展;铀开采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特别是对开采地区的居民和劳动者。

铀也被用于核武器制造,这增加了全球核军备竞赛的紧张局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的规范和措施。

核不扩散条约和核武器非扩散条约等国际法律法规限制了核武器和核能的发展,要求各国负责任地开展铀开采和核能利用。

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法规也限制了铀开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促进了铀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铀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铀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

铀是什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铀是一种弱放射性的重金属元素,在民用和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反应堆燃料、核武器、飞机尾部压舱物和穿甲弹。

在陆地和海洋中自然分布的铀有三种同位素,按丰度从大到小排列为:铀-238、铀-235和铀-234。

数字是指每种同位素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质子的总数。

因为铀的质子数一定为92,所以铀-238含有146个中子,铀-235含有143个中子,铀-234含有142个中子。

铀-238占了天然铀的绝大部分,其丰度约为99.28%;其次是铀-235,丰度为0.72%;最后是铀-234,丰度约为0.0054%。

理想的同位素是铀-235,与其他两种同位素相比,它更容易发生裂变。

另一种理想的同位素是铀-233,它也很容易发生裂变,但是并没有天然的铀-233,因为它的半衰期相对较短。

铀-233可以由钍-232繁衍产生。

天然铀同位素的比例是随时间变化的。

要理解为什么如此,有必要简单地看一下地球的形成过程。

大约45亿年前,地球由在一个新生的恒星(即人类所说的太阳)周围旋转的星际物质聚合而成。

太阳是由一个巨大的气体球内部的氢、氦和其他物质在万有引力的作用下压缩而成的。

环绕着太阳,有一个巨大的涡旋物质的圆盘。

地球和其他行星就是由这些物质凝聚而成的。

这些物质来源于宇宙大爆炸初期形成的氢与氦的混合物,以及由超新星喷发出的物质。

超新星是正在爆炸的巨型恒星。

这些超新星制造了所有比铁-56重的元素。

前面已经提到,元素周期表中从氢到铁(包括铁)的元素都是通过聚变产生的。

恒星内部的聚变经历了一个非常长的时期——长达几十亿年。

超新星向星际空间喷发出了数十种不同的元素、几百种不同的同位素。

铀是超新星产生的这些元素中的一种。

当地球形成的时候,有数量众多的不是铀-238的同位素存在,但是铀-238的半衰期比其他同位素的长,在浓缩的过程中,铀-238开始富集。

铀-238的半衰期为44.7亿年。

与之相较,铀-235的半衰期是7亿年,铀-234的半衰期是24.6万年,而铀-233的半衰期是15.92万年。

世界铀采矿方法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铀采矿方法发生重大变化
世 界铀 采矿 方 法发 生 重 大 变化
近 十多 年来 ,世界 天 然 铀生 产 方法 发 生 了重 要 变化 。1 9 9 0年 ,世 界 铀 矿 山 产量 的 5 %来 自 5
于地 下常 规开采 方 法 ,但 是 ,从 1 9 9 9年开 始 ,地 下常 规 开采 方法 生 产 的铀 大 幅萎缩 (3 3 %左 右 ) 。
6 %下 降至 2 0 2 0 9年 的5 %,以副 产 品形 式 回收 的铀 产 量 已从 2 0 7 0 8年 度 的 1 %下 降 至 2 0 0 0 9年 的
7% 。
回顾 过去 7a 界铀 生产 中各 种采 铀工 艺 的变 化 ,可 见地 浸 采铀 的产 量 几 乎 翻了一 倍 。此 现 世
图 1 20 0 9年 度 各 种 采 铀 工 艺 的铀 产 量 在 世 界 总铀 产 量 中的 份 额

2 0 - 0 9年 ,世 界地 浸 铀 矿 产 量 在 矿 山 总 铀 产 量 中 的 份 额 变 化 详 见 图2 03 2 0 。
4 O 。 。 2 o

. 一 .
o o
象表 明 ,开发 高效益 的铀矿 资源 是 当前世 界铀 工业 发展 的 主流 。
谈成 龙 供 稿
另外 值得关 注 的是 ,用 地浸 工艺 采铀 的产 量在世 界总铀 产量 中的份 额一 直在 稳步 增加 ,2 0 09
年 ,地 浸 工艺采 铀 的产量 在 世界 矿 山总铀 产量 中的份 额达 到历 史最 高 : 占 3 %。其 主要 原 因是 地 6
浸工 艺采 铀 的生产 成本 远低 于其 他采 铀方 法 。 20 0 9年 度各 种采 铀方 法 的产量 及其 在世 界 总铀 产量 中 的份额 ,详 见 图 1 。

铀

铀纯度为3%的U-235为核电站发电用低浓缩铀,U-235纯度大于80%的铀为高浓缩铀,其中纯度大于90%的称为武器级高浓缩铀,主要用于制造核武器。

获得铀是非常复杂的系列工艺,要经过探矿、开矿、选矿、浸矿、炼矿、精炼等流程,而浓缩分离是其中最后的流程,需要很高的科技水平。

获得1公斤武器级U-235需要200吨铀矿石。

由于涉及核武器问题,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严禁扩散的敏感技术。

目前除了几个核大国之外,日本、德国、印度、巴基斯坦、阿根廷等国家都掌金属铀握了铀浓缩技术。

提炼浓缩铀方法主要有气体扩散法和气体离心法。

气体扩散法: 使待分离的气体混合物流入装有扩散膜(分离膜)的装置来得到富集和贫化的两股流的同位素分离方法。

基本原理是:在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忽略不计的情况下,气体混合物中质量不同的气体分子 (例如235UF6和238UF6)的平均热运动速率与其质量二次方根成反比。

当气体通过扩散膜时,速率大的轻分子(235UF6)通过的几率比速率小的重分子(238UF6)的大。

这样,通过膜以后,轻分子的含量就会提高,从而达到同位素分离的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的实践证明,气体扩散法能够用来大规模生产铀 235。

它是目前最成熟的大规模分离铀同位素的方法,是对各种新的浓缩方法的大规模商业应用的挑战,是比较各种方法的基本点。

美国和法国大型气体扩散工厂的分离功率达1万吨/年以上,比能耗均在 2400千瓦·时/千克左右。

气体扩散法的缺点是分离系数小,工厂规模大,耗电量惊人,成本很高。

气体离心法: 气体离心分离机是其中的关键设备。

铀原料放置于离心机中央反应室内,离心机以7-8万转/分钟的速度旋转。

较重的U-238原子逐渐靠近离心机的边缘,而较轻的U-235则保留在离心机中心部位。

结晶U-235被称为“富铀”(浓缩铀),其余的“贫铀”则被丢弃。

仅靠单个离心机一次分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更多离心机加工,才可以分离提纯。

铀矿的开发之路

铀矿的开发之路

铀其实是一个很老资格的矿产元素,早在十八世纪的时候就被科学家克拉普罗特发现。

虽然资格很老,但是铀的名声却比较小,被发现之后一直默默无闻,躺平在元素周期表的角落里。

直到二十世纪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铀矿作为容易推动核裂变的唯一自然资源,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普通元素,一下子被推到了聚光灯下,成为了矿产界的宠儿。

各国纷纷开始勘探铀矿,生怕晚了一步铀矿便会自己跑了似的。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决定要搞自己的原子弹。

既然要搞原子弹,那肯定是需要大量的铀作为裂变材料。

但当时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战略封锁,铀这样的高级战略物资必定是不可能卖给中国的。

既然不能进口,那么中国就只能用自己的铀矿,中国地大物博,难不成还找不到一点制造原子弹需要用的铀吗?但是去哪里找铀呢?勘探人员通过查阅外文资料,最终在一则由澳大利亚所发表的本国铀矿数据的声明中找到了勘探方法。

澳大利亚的勘探专家在对其南部阿德莱德市郊区的一普通山体进行探测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

这座平白无奇的大山里面,竟然蕴藏着超过一百万吨的铀矿资源。

在铀矿附近还发现了几千吨的铜矿和金矿。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一百万吨的铀矿产量都算是世界顶级的铀矿宝库了。

澳大利亚更是兴奋的把这座矿山命名为奥林匹克坝铀矿,足见其对此矿的重视。

这座大山和周围的其他山群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何唯独在这里发现了巨量的铀矿呢?当时大家对铀矿如何勘探的方法争论不一,澳大利亚的勘探人员觉得奥利匹克坝矿床拥有如此巨量的铀矿资源,必然具有一些关于铀矿勘探的共性。

于是研究人员开始对奥利匹克坝矿床的山体结构进行研究,最后他们发现这座山体外表确实和周围山群相同,但是内部却大有乾坤,这座山体内部和周围山体不同,它的内部含有大量的花岗岩,而铀矿正是在花岗岩周围发现的。

由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颠覆前人的研究理论:铀矿一定分布在花岗岩中。

这一结论一经问世,当即得到了世界各国矿产、地质等各个门类专家的讨论。

由于奥利匹克坝矿床的铀矿储量实在是太过于惊人,最终世界各国的地质学家也纷纷认同了这一结论。

有关铀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铀的知识点总结

有关铀的知识点总结1. 铀的发现和历史铀是在1789年由德国化学家马丁·海涅发现的。

他在对矿石样品进行研究时,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放射性物质,命名为"铀"。

铀的发现引发了人们对放射性现象的兴趣,也开启了核物理学的研究。

2. 铀的化学性质铀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元素,它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铀。

铀还可以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形成多种化合物,如硫化铀、氟化铀等。

有一些铀的化合物也具有放射性。

3. 铀的物理性质铀是一种较为稳定的金属,它的密度较高,熔点和沸点也较高。

铀具有放射性,它会持续地放射出α、β和γ射线。

这些射线的释放是由于铀的原子核中存在放射性衰变过程导致的。

4. 铀的同位素铀有多种同位素,其中最稳定的两种是铀-235和铀-238。

铀-235是裂变反应的关键物质,也被称为裂变性铀。

而铀-238则是铀矿石中最常见的同位素,它可以通过中子捕获反应转变成铀-239,后者是原料钍-239的前驱体。

5. 铀的应用铀在核能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铀-235在裂变反应中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因此被用作核电站和核武器的燃料。

铀-238也可以用于生产钍-239,钍-239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或者用于核动力系统。

6. 铀的安全与环保问题铀的放射性使得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和环保问题。

核能的使用需要严格控制,一旦发生核反应堆事故或者核武器泄露,都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巨大的伤害。

因此,对于核能的开发和利用应该进行谨慎管理,以确保人类和环境的安全。

7. 铀资源全球范围内,铀资源分布非常广泛。

铀的主要产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南非等国家。

这些地区的铀资源储量丰富,为全球的核能供应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8. 铀核战争风险虽然核战争的风险已经大幅降低,但仍有可能发生。

一旦发生核战争,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因此,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促进全球的核裁军,消除核武器,确保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铀的三生三世主题宣讲

铀的三生三世主题宣讲

铀的三生三世主题宣讲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我是今天宣讲的主讲人,为大家讲解的是铀的“三生三世”。

人类最初使用天然含铀化合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79年,当时它被用作陶瓷釉料中的黄色着色剂。

直到1789年,铀元素才被德国化学家马丁·克拉普罗特首次发现。

但到了1938年,一项发现彻底改变了铀的命运,它华丽地转变为显著影响着当今政治、军事、能源、环境等各大领域的战略性资源。

铀通常并不被认为是一种稀有的金属资源。

地壳中铀的平均含量约为百万分之二点五,即平均每吨地壳中约含2.5克铀,这比钨、汞、金、银等大家比较熟悉的元素的含量还高。

1942年9月2日,美国曼哈顿计划中以费米为首的团队在芝加哥大学足球场下的一个地下实验室成功地制造了历史上第一个人造核反应堆,称为芝加哥1号。

而首个被用于战争中的核武器“小男孩”是一颗铀弹。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演变为和平与发展。

铀带来的核能几乎不排放温室气体或空气污染物。

如果用核能取代传统的化石燃料来供能的话,全球的环境问题和温室效应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因此,国际社会把铀视为一种能够帮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气候承诺的低碳燃料。

和平、安全、高效地发展利用核能已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铀作为战略资源,影响着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

同时,含铀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是放射化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铀将在基础科学、国防、能源、环境等众多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的宣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发明的故事】(202)---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

【发明的故事】(202)---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

【发明的故事】(202)---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第一篇:【发明的故事】(202)---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发明的故事】(202)---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发明的故事】(202)---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物质——铀1896年初,伦琴发现X射线不久之后,在法国科学院的一次例会上,法国科学家彭加勒向人们展示了这个发现,并且提出了一个猜想:既然阴极射线在放出X射线时有荧光出现,那么说明X射线与荧光物质有关,而许多荧光物质是在阳光照射下才会发光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荧光物质在太阳光下都能放出类似伦琴射线那样的射线呢?彭加勒的这番话,引起了在座科学家的研究热情,不少科学家都打算一探究竟,其中包括法国物理学家安东尼·亨利·贝克勒尔(Antoine Henri Becquerel)。

会议结束后,贝克勒尔就急忙赶回自己的实验室,和他的科学家父亲一起来设计实验验证彭加勒的猜想。

贝克勒尔在工作中贝克勒尔取来一瓶叫硫酸钾铀的荧光物,仿照伦琴检验X射线的方法,把一张照相底片用黑纸包得严严实实,再把荧光粉倒在纸包上,然后放在阳光下曝晒。

过了一会儿,他急匆匆钻进暗室去冲胶片,冲出胶片后果然看到上面竟有一团黑影,难道这就是伦琴射线吗?父子俩一连又试了两天,都一一应验。

于是,当年的2月24日,贝克勒尔向法国科学院报告了他的发现:只要阳光照射荧光物就会发出类似x射线的射线。

法国科学院让贝克勒尔做好准备,在下一次例会上做报告。

为了更好地准备报告,贝克勒尔决定多做几次试验。

可是没想到,一天几天都是阴天,没有阳光,试验没法继续进行下去。

好不容易贝克勒尔等来了阳光的出现,他取出原材料正要再次进行试验时,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些胶片用黑纸包着放在抽屉里这么多天了,会不会漏光呢?不如先冲洗出来看一下。

于是他把底片冲洗了出来。

这时,他有了惊人发现:底片感光了,其中一张底片上还有把钥匙的图影。

铀资源现状

铀资源现状

2002 年以后,世界核能的消费比例开始下降,原因是,在90 年代低油价时期,核电的替代性减弱,西方各国降低了对核电的投资,核电站建设期5-6 年,因此核电消费的降低开始于2002 年左右。

2004 年后西方国家在高油价和碳减排的双重压力之下恢复了核电的投资,中国从2009 年也开始推进核电的“大跃进”,我们判断,全球核电将于2010 年后进入新一轮集中投产期,全球迎来“原子能复兴”。

铀矿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其供给地与消费地分割,随着全球核电陆续进入投产期,铀矿争夺战必然展开。

中国铀矿储量虽然大有潜力可挖,但先争夺境外资源已成为我国的能源竞争战略,同时在我国核电2012 年开始集中投产之前,国内铀矿开采未必能跟上需求,因此中国参与铀资源全球争夺势在必行。

2007 年铀(U3O8 )现货价上涨到138 美元/ lb,极大刺激了铀矿勘查开采和生产,供给大幅增加而世界核电的装机容量并未同步增长,形成了铀供过于求的局面。

截至目前,铀(U3O8 )现货价格约在45-50 美元/1b 处稳定,基本形成了新的供需平衡。

世界核电站将于2010 年后进入集中投产期,新的需求释放将打破目前的铀矿供需状态,使铀价进入又一轮上升周期。

根据历史铀价的走势,我们预计未来铀价最高可能上涨至80-100 美元/1b,即比现在价格最高上涨60-100%。

核电发电成本对铀价的敏感度较小,铀(U3O8)价格变动5%,单位发电成本仅变动0.2%,假设铀价未来最高上涨到80-100 美元/1b,将提高核电发电成本2.4-4%,因此,世界原子能复兴可能推高铀价,但不会使核电成本大幅增加。

全球即将迎来“原子能复兴”西方国家在高油价和碳减排的双重推动因素之下,恢复了核电的投资,中国从2009 年也开始推进核电的“大跃进”,我们判断,全球核电将于2010 年后进入新一轮集中投产期,全球迎来“原子能复兴”。

西方国家恢复核电投资,核电建设掀起高潮90 年代低油价导致世界核电消费从2002 年开始增长趋缓2002 年以后,世界核能的消费比例开始下降,2002 年为6.41%,2003 年为6.09%,至2007 年下降到5.6%。

世界铀发展历程

世界铀发展历程

世界铀发展历程1. 发现铀矿石:铀的存在早在1789年就被法国化学家马丁-海涅发现,他从铀矿石中提取出了一种未知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铀”。

2. 铀的放射性研究:在1896年,亨利·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并随后查尔斯·伯奇纳和皮埃尔·居里夫妇继续对铀和其他放射性元素进行了研究。

3. 铀矿开采和提炼:20世纪初,铀开始被用于生产放射性药物和染料。

随着科学家们对核能的研究兴趣的增加,铀矿开采和提炼变得更加重要。

4. 核能利用的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意大利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成功实现了铀原子的裂变,这开启了核能利用的先河。

此后,德国物理学家奥图·汉斯·迈斯纳等人进一步推动了核能的研究。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核能竞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核武器的发展,对铀的需求大大增加。

战后,核能竞赛迅速展开,各国开始建造核电厂和研究核技术的应用。

6. 核电厂的建设: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世界各国纷纷建设核电厂,以满足能源需求。

核电厂使用铀核燃料进行裂变反应,产生热能,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7. 核能的扩散和非扩散体系:为了防止核能被滥用并限制核武器扩散,国际社会确定了一系列非扩散条约和安全协议,通过监督和限制核技术的传播。

8. 核能发展的挑战:随着核能的快速发展,人们也开始对核能的安全性、废物处理和核事故的后果提出了质疑。

这些挑战促使各国加强核能安全和废料管理措施。

9. 铀资源的供需平衡:随着核能需求的增长,全球铀资源供给逐渐紧张。

各国开始考虑开发新的铀矿石资源,如深海矿床和稀土矿床。

10. 核能和可持续能源转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国家开始减少对核能的依赖,并转向可持续能源的利用。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核能仍然是重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介绍铀元素

介绍铀元素

除了核能,铀还被用于制造各种合金和化合物, 如铀氧化物、铀酸盐和铀氟化物等。这些化合 物在核能、陶瓷、玻璃和合金等领域都有应用。 此外,铀还被用于生产荧光材料和超导材料等
环境和健康影响
尽管铀是一种重要的元素, 但它的使用和生产过程可能 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影

首先,开采和处理铀矿石的 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废 料和废水,这些废料中可能 含有放射性物质,对环境和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01
02
03
在20世纪早期,铀并没有被 广泛研究和利用,因为其提 取和纯化过程非常困难。然 而,随着核能的发展和冷战 的开始,铀的需求和应用迅 速增加。在20世纪50年代和 60年代,核能成为了一个重 要的能源来源,而铀是核能 的关键元素
在冷战期间,铀被广泛用于 制造核武器和核反应堆。美 国、苏联和其他国家都在大 力发展和生产铀,以满足其 军事和能源需求
到了21世纪,随着全球对可 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铀的 应用逐渐减少。尽管如此, 核能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能源 来源,而铀的需求也仍然存 在
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
1
尽管铀的应用广泛,但其在环境中 的存在和其放射性特性也带来了许 多挑战。因此,未来的研究和开发 可能会更加注重寻找可替代的能源
来源,减少对铀的依赖
有轻微放射性,是用于核能 发电的主要铀同素异形体
铀-234
有轻微放射性,是铀-238的 衰变产物
物理性质
铀的密度高,达 18.9克/立方厘米, 是所有元素中最高 的。其熔点为 1132.3℃,沸点为 3818℃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
1
2
铀是一个化学活泼的元素, 能与多种元素发生反应, 包括氢、氧、氮、氯、氟

铀详细资料大全

铀详细资料大全

铀详细资料大全铀(Uranium)的原子序数为92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U,是自然界中能够找到的最重元素。

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同位素,均带有放射性,拥有非常长的半衰期(数亿年~数十亿年)。

此外还有12种人工同位素(铀-226~铀-240)。

铀在1789年由马丁·海因里希·克拉普罗特(Martin Heinrich Klaproth)发现。

铀化合物早期用于瓷器的着色,在核裂变现象被发现后用作为核燃料。

基本介绍•中文名:铀•外文名:Uranium•元素符号:U•原子量:238.02891•元素类型:金属元素•原子序数:92•发现人:克拉普罗特发现历史,分布范围,物理性质,单质性质,元素性质,原子性质,同位素,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破碎和磨细,浸取,矿浆的固液分离,离子交换法提取,萃取法提取和精制,从溶液中沉淀,碱中和法,过氧化氢沉淀法,范德华浓缩技术,套用领域,发现历史铀(yóu)英文名Uranium,得名于天王星的名字“Uranus”。

1789年,由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M.H.Klaproth)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就用1781年新发现的一个行星——天王星命名它为uranium,元素符号定为U。

1841年,佩利戈特(E.M.Peligot)指出,克拉普罗特分离出的“铀”,实际上是二氧化铀。

他用钾还原四氯化铀,成功地获得了金属铀。

1896年有人发现了铀的放射性衰变。

1939年,哈恩(O.Hahn)和斯特拉斯曼(F.Stras *** ann)发现了铀的核裂变现象。

自此以后,铀便变得身价百倍。

铀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一种稀有金属,尽管铀在地壳中的含量很高,比汞、铋、银要多得多,但由于提取铀的难度较大,所以它注定了要比汞这些元素发现的晚得多。

尽管铀在地壳中分布广泛,但是只有沥青铀矿和钾钒铀矿两种常见的矿床。

铜铀云母地壳中铀的平均含量约为百万分之2.5,即平均每吨地壳物质中约含2.5克铀,这比钨、汞、金、银等元素的含量还高。

采铀历史故事

采铀历史故事

采铀历史故事
采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发现了铀的潜在军事用途,并开始对其进行开采和利用。

然而,真正的商业性采铀活动则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冷战导致了对核武器的巨大需求,进而推动了铀矿的开采和利用。

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采铀主要用于生产核武器和核反应堆。

美国、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开始大规模采铀,以满足其军事和能源需求。

然而,这一时期的采铀活动主要是由部门控制的,私人企业很少涉足。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全球石油危机的爆发和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采铀业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除用途外,铀还被用于生产核能发电所需的燃料。

此外,一些新的采矿技术也使得采铀成本降低,进一步推动了采铀业的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核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因此,采铀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

总的来说,采铀业经历了从用途到能源用途的转变,并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变化和技术的进步,采铀业还将继续发展和扩大。

然而,采铀活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因此,在推动采铀业发展的同
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铀纯化的发展趋势

铀纯化的发展趋势

铀纯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使得各国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重视。

铀作为一种重要的核燃料资源,对于核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铀矿石中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和杂质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铀-238、钍等,这些放射性元素对核燃料的制备和利用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铀纯化技术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铀纯化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战后,当时主要是为了核武器的研制和生产。

随着和平利用核能的推广,铀纯化技术在核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铀纯化主要包括化学法纯化和物理法纯化两种方法。

化学法纯化是指利用化学反应将矿石中的铀和其他杂质物质进行区分和分离的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化学法纯化方法是浸出-吸附-洗脱法。

该方法将铀矿石粉碎与研磨后,用酸性浸出液将铀从矿石中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吸附剂将铀吸附下来,最后通过洗脱剂洗脱得到纯铀。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并且适用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然而,随着化学法纯化技术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对铀的高度纯化,难以进一步提高纯度。

物理法纯化是指利用物理性质差异实现铀与其他成分的分离。

目前,物理法纯化主要包括离心法、磁选法和气浮法等。

离心法是指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铀与其他杂质物质分离的方法。

磁选法是指利用铀的磁性性质与其他无磁性物质的差异进行分离。

气浮法是指利用铀与其他成分在气流中的密度差异实现分离的方法。

这些物理法纯化方法相对于化学法纯化来说,纯化效果更好,但操作复杂度较高,并且适用于规模较小的试验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铀纯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一方面,随着核能的发展,对纯度要求更高的核燃料也越来越多。

因此,铀纯化技术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纯铀的纯度。

另一方面,随着矿石资源逐渐枯竭,未来的铀纯化趋势之一是从废料或低纯度铀矿中提取。

这意味着铀纯化技术需要更加高效、低成本的方法来处理这些资源。

在未来,铀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技术创新将是推动铀纯化技术发展的关键。

世界铀矿开采现状及发展前景

世界铀矿开采现状及发展前景

世界铀矿开采现状及发展前景世界铀矿开采现状及发展前景2009-12-14 09:31:19 作者:敏⽟来源:国⼟资源情报浏览次数:270 ⽂字⼤⼩:【⼤】【中】【⼩】关键字:世界铀矿开采现状发展最近5年来,世界铀矿开采业处于⿍盛时期。

核电需求强劲、铀价飘升,使铀矿地勘公司和铀矿开采业步⼈⼀个新的发展阶段。

铀矿的投资热潮,使现有的铀矿⼭得到扩⼤和改造,⼀系列后备铀矿床也迅速投产。

在澳⼤利亚、加拿⼤、蒙古和⾮洲⼀些国家,铀矿普查评价和勘探⼯作⼗分活跃。

仅在2007年⼀年,铀矿地勘公司就新增500多家。

⼀、天然铀价格近年来,铀精矿价格飞涨。

2007年7⽉,在现货交易市场上,每公⽄U3OS⾼达358美元,在长期合同市场上为每公⽄247美元,⽽2004年中期,这两种价格即仅为每磅2 0美元上下。

2008年9⽉初,铀精矿开价下跌,现货价格降⾄每公⽄167美元(每磅64.5美元),期货价格为每公⽄220美元(每磅85美元)。

长期合同市场上的交易,提供了世界90%以上铀需求量,其⾼昂的价位促使⽣产⼚商不仅开采成本在每公⽄80美元以内的矿⽯,⽽且会开采⾼成本矿⽯。

⼆、世界各国的铀储量据2008年公布的最新权威资料称,截⽌2007年1⽉1⽇,价位在每公⽄130美元以内的世界可采储量共有546.88万吨。

2005-2007年⼀些主要国家的铀储量分布及变化情况⽰于表1。

在这两年⾥,世界可采铀储量增长了72.6万吨,增长了15%。

2007年,按照铀储量的世界排名,俄罗斯已从2005年的世界第⼋位跃升⾄第三位,仅次于澳⼤利亚和哈萨克斯坦。

近年来,俄罗斯努⼒开发核电,巩固铀矿物原料基地,为保证铀原料供应打下坚实基础。

2006-2008年,通过⼤⼒整改,在俄罗斯联邦核能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了国营核电股份公司(POCATOM),将原来核电⼯业股份公司领导的⼀些民⽤核电与核燃料企业并⼈国营核电股份公司。

APM3铀矿控股公司(铀⼀稀有⾦属⼀⾦股份公司)是俄罗斯铀矿开采业的龙头⽼⼤,控制着俄罗斯联邦境内的⼀切铀矿开采活动,在哈萨克斯坦还有合资铀矿开采企业,并参与⼀系列外国远景项⽬的地质勘探与开采⼯作。

铀水冶工艺-铀水冶工艺-1.2铀生产简史

铀水冶工艺-铀水冶工艺-1.2铀生产简史

后端(乏燃料处理)
转化浓缩
燃料元件加工

核反应堆

乏燃料暂存
乏燃料后处理
开采选冶
地质勘探
核能工程与核技术
地质永久处置
核素嬗变
1.2 铀生产简史
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初开始,就世界范围 看,作为核能开发计划一部分的铀生产 工业、经历了建立、大发展、停顿和新 发展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建立阶段—原子弹原料
20世纪40年代初到1949年是铀生产工业的建立阶段。在这段期间, 铀的生产只是为了制造原子弹。当时,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普遍 找矿,故所需铀矿石,主要来自已知的铀矿床和以前提镭、钒的含 铀尾矿,到1946年,有关国家的铀矿地质勘探及开采工作才普遍 开展起来。
1950年至1959年是铀生产的大发展阶段。 1945年美国首先研制成原子弹,其后又进一步加紧了核武器的研制,并于1952年进行
了氢弹爆炸试验。 随后,苏、英、法等国也相继赶上,大量生产核燃料,发展核武器。这一切都给铀生
产的发展以巨大的刺激。在此阶段,美国集中力量普查了西部铀矿资源,其矿石可采 储量由1946年的90.7万吨,激增到1959年的8000万吨左右。同时,美国、加拿大及南 非等共建成、投产了七十余座铀水冶厂,这些厂的矿石总处理能力已达15万吨/日。 到1959年,资本主义国家铀的年产量,按U3O8计,达到39,319吨,创造铀生产的最高 水平。铀生产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铀提取工艺的革新。在这一时期,铀矿石的硫酸 浸取和碳酸盐浸职流程,无论从工艺或设备方面均更趋完善。同时,矿浆离子交换、 萃取法提取铀以及无介质磨矿等新工艺也相继出现。
五十多年来,世界的铀生产工业已发展到相当 大的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到1977年底,除已 拆除的外,国外铀水冶厂共有100余座,按 U3O8计的总生产能力在33000吨/年以上。与 此同时,随着铀生产的发展,铀生产的工艺技 术也在不断更新、改进。

铀为什么会衰变?铀不停地衰变,为何在45.5亿年后地球上还有铀?

铀为什么会衰变?铀不停地衰变,为何在45.5亿年后地球上还有铀?

铀为什么会衰变?铀不停地衰变,为何在45.5亿年后地球上还有铀?铀是人类利用核能的重要原料,也是一种会发生衰变的放射性元素,铀为什么会衰变呢?这就要从原子的微观结构讲起了。

众所周知,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则是由一定数量的质子和中子构成。

在拥有多个质子的原子核的内部,存在着两种力量的较量,其中的一方是强相互作用力,其作用是将质子和中子结合在一起,另一方则是电磁力,由于质子都带正电,因此当原子核内存在着多个质子时,它们之间就会产生排斥力。

强相互作用力是宇宙四大基本力中最强的一种,但这种力却是一种短程力,其作用距离仅为10^(-15)米,相比之下,电磁力却是长程力,从理论上来讲,其作用距离是无限的,而这也就意味着,质子之间的排斥力是可以叠加的,而强相互作用力却只能“单打独斗”。

正因为如此,当原子核内部的质子数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质子之间的排斥力就可以达到足以抗衡强相互作用力的强度,于是原子核就会变得不稳定。

实际上,铀原子核就是属于这种情况,铀是我们能够在自然界中找到的最重元素,其原子序数为92,也就是说,在铀原子核之中的质子数量高达92个,拥有如此多的质子,铀原子核当然也就不稳定了,而这就是铀会发生衰变的原因。

我们知道,宇宙万物都会自发地趋向于稳定状态,铀原子核当然也不例外,那如何才能让自己更稳定呢?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减少自己的质子数量。

然而对于铀原子核这种拥有大量质子和中子的重原子核来讲,想要单独释放质子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在重原子核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结团效应”,简单来讲就是,在重原子核的内部,质子和中子并没有均匀分布,而是结合成一团一团的,其中最容易结成的团就是由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的“α结团”。

所以铀原子核就总是会趋向于向外释放出一个“α结团”,是的,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α衰变”,当铀原子核发生“α衰变”之后,就会一次性减少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其原子序数就会减2,进而转变成90号元素——钍,比如说铀-238在发生“α衰变”之后,就会转变成钍-234。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铀发展历程
世界铀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以下是世界铀发展的主要里程碑:
1896年- 阿尔贝尔特·尤里的发现:法国科学家阿尔贝特·尤里在研究射线现象时发现了铀的放射性。

他意识到铀可能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能源资源。

1902年- 玛丽·居里的研究:波兰物理学家玛丽·居里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进一步研究了铀放射性,并发现了镭和钋等其他放射性元素。

这引发了对铀放射性的更深入研究。

1938年-铀分裂现象的发现:德国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策·施特劳斯曼发现铀核裂变的现象。

这成为了核能的基础,并引发了对核能的广泛研究。

1945年- 世界上首个核爆炸: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发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并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

这个事件标志着核能的首次使用并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关注。

1953年- 世界上首座商业核电站:美国在宾夕法尼亚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核电站。

这座核电站使用铀作为燃料,并为当地的城市提供了大量的电力。

1970年-《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联合国通过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旨在限制核武器的扩散和谋求核裁军。

这个条约限制了国际核能发展,并提出了核非扩散原则。

1986年-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

这次事故引发了对核安全的广泛关注,并导致了核能发展的一系列改革。

2011年- 福岛核事故: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这是自切尔诺贝利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

这次事故再次引发了对核能安全和可持续性的忧虑。

近年来,世界对于核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尽管一些国家继续在核能发展上投入大量资源,但许多国家开始转向更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如太阳能和风能。

这是出于对核能安全风险的担忧以及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未来,世界铀的发展将继续受到核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等方面的考量。

同时,尽管存在许多挑战,但铀仍然是一种具有巨大能源潜力的燃料,可能在未来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