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引言城市住宅区规划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涵盖了城市住宅的布局、道路系统的规划、公共设施的设置等方面。
良好的住宅区规划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原理及其重要性。
1. 人性化设计原则城市住宅区规划应以人为本,注重居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人性化设计原则:1.1 多样性和包容性住宅区应提供多样化的住宅类型,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
例如,可以规划多层住宅楼和独栋别墅,以及适合不同收入水平的经济住房。
此外,还应该考虑到不同年龄和家庭结构的居民特点,例如老年人和残疾人的需求。
1.2 社区设施和服务良好的住宅区规划应考虑到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并提供便利的社区设施和服务。
例如,可以设置公园、商店、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方便居民出行和获取所需的服务。
1.3 步行和骑行友好性为了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住宅区规划应鼓励以步行和骑行为主要交通方式。
可以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居民在社区内活动。
此外,还可以提供公共交通设施,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
2. 城市可持续发展原则良好的住宅区规划应符合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可持续发展原则:2.1 紧凑性和集约性住宅区规划应尽量减少土地的使用,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的高度和密度,减少建筑的占地面积。
此外,还可以采用混合用途的规划,将住宅、商业和办公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合理组织在一起,减少人们的出行距离。
2.2 绿色空间和生态环境住宅区规划应注重保护和增加绿色空间,提供舒适的生态环境。
可以设置公园、花园和绿化带,增加植被的覆盖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等技术,提高能源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3 循环经济和资源共享良好的住宅区规划应鼓励循环经济和资源共享。
可以设置废物分类和回收的设施,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
此外,还可以鼓励居民共享资源,例如共享汽车和共享自行车,减少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
居住区规划原理(推荐五篇)
居住区规划原理(推荐五篇)第一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一、居住区发展历程简介1、中国古代城市居住区规划基本组织形式:唐代以前:封闭的里坊制北宋仁宗末年以后为街巷制元代出现大街---胡同结构形制(一)里坊制里坊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形成,在西汉至唐代年间是发展的鼎盛时期。
里坊制特点:由经纬道所划分的地盘为“里”的地域范围,里的平面一般呈方形或矩形,四周围为墙,设里门出入,里内排列居民住宅。
封闭的里坊制体现了“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指导思想。
(二)街巷制:北宋中叶以后,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封闭式的单一居住性的里坊制已不适应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变化,逐渐撤去围墙,演变为街巷制。
坊内的街改造为东西向为主的“巷”,巷直达干道,交通大为便利。
(三)大街---胡同元朝时期,已发展为大街----胡同,原来的巷改为胡同,形成了大街—胡同---四合院三级组织结构。
胡同内的院落式住宅并联建造。
2、近现代城市居住区规划(一)传统的大街---里弄的规划结构街---弄---里三级组成,街是城市行车干道,街两侧的分支就是里弄,一般情况下不通机动车,弄两侧的分支是里,一般为死胡同。
(二)、邻里单位1929年,美国人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理论中国在50年代初居住区建设受到此理论影响。
邻里单位规划的基本原则:a.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b.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c.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d.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e.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合64.75hm²)f.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三)、人车分流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提出,在1933年美国建筑师斯泰恩设计的雷德朋居住区中实施。
被称为雷德朋体系。
在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进入住宅区后步行道路与汽车道路在空间上分开,设置步行路与车行路两个独立的路网系统。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交通规划、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旨在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介绍居住区规划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一、居住区规划的原理1. 人性化原理人性化原理是居住区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
建立一个符合人们需求和习惯的居住区,可以使居民生活更加舒适和便利。
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如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合理设置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社区性原理社区性原理是指将居住区划分为不同的社区,每个社区内部设有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组织。
社区之间通过道路、交通线路和绿地相连,方便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社区性原理有助于建立和谐的社区关系,增加居民的互动和参与感。
3. 可持续性原理可持续性原理是指在居住区规划中考虑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措施,降低环境对居民的影响,并提高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居住区规划还应该考虑到社区的社会需求和经济状况,提供适应未来需求的发展空间。
二、居住区规划的设计方法1. 空间布局设计空间布局设计是指居住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组织方式。
首先需要进行土地利用调查和人口普查,了解居民的人口密度和需求。
然后根据居民的需求和规划目标,合理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公园区等。
在空间布局中考虑到交通路径和便利设施,以确保居民的出行和生活便利。
2. 功能分区设计功能分区设计是指根据不同功能的要求,将居住区划分为多个相互配套的功能区域。
例如,住宅区应该与商业区、教育区、医疗保健区等相连,方便居民的日常活动。
公共设施区应该设置在居住区的核心地带,以方便居民的使用。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绿地和公共空间的布置,以增加居住区的宜居性。
3. 交通规划设计交通规划设计是指为居住区设计合理的交通网络和道路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_居住区基本知识
道路
居住区景 观环境设
计
技术经济 指标
城市 规划 原理
居住
区
四、道 路
规划
居住区基 本知识
居住区规 划设计
公建用地 规划布置
道路
居住区景 观环境设
计
技术经济 指标
1、概述
道路是住宅区内外各种路径的统称,包括小径、车路和 街道。
②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 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 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 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 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 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技术经济 指标
城市 规划 原理
特点:这种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较好的解决了私人小汽 车和人行的矛盾,在私人小汽车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广为采 用。
居住 区
规划
居住区基 本知识
居住区规 划设计
公建用地 规划布置
道路
居住区景 观环境设
计
技术经济 指标
城市 规划 原理
居住 区
规划
居住区基 本知识
居住区规 划设计
•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213:13:5813:13Aug-212-Aug-21
•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13:13:5813:13:5813:13Monday, August 02, 2021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知识点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知识点居住区规划设计是指针对一个特定地区的居住需求进行的规划和设计工作。
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包括人口密度、道路网络、公共设施、绿地空间等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原理知识点。
1.地理环境分析在进行居住区规划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目标地区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分析。
这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方面的考虑。
地形因素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道路布局和建筑设计。
气候因素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绿化设计和建筑材料选择。
水资源因素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供水和排水系统的设计。
2.人口需求分析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人口需求。
这包括人口密度、家庭结构、居住方式等方面的考虑。
人口密度决定了居住区内的住宅建筑的规划和布局。
家庭结构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公共设施的规划和布局。
居住方式可以影响到居住区内的交通系统的设计。
3.道路网络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道路网络的设计。
道路网络的设计要满足交通需求,提供便捷的交通通道,并且考虑到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
道路的宽度和长度、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人行道的规划等都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4.公共设施规划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公共设施的规划。
公共设施包括学校、医院、购物中心、公园等。
这些公共设施的规划要充分满足居住区内居民的需求,并且要方便居民的日常生活。
公共设施的规划要考虑到容量、位置和距离等因素。
5.绿地空间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绿地空间的设计。
绿地空间包括公园、花坛、绿化带等。
这些绿地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居住区内的植被和景观的需求。
绿地空间的规划要考虑到大小、形状和位置等因素。
6.环境保护考虑居住区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
这包括噪音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方面的考虑。
居住区规划设计要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提供清新的空气和干净的水资源。
总结:居住区规划设计涉及到许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人口需求、道路网络、公共设施、绿地空间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因素。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1.人性化布局:城市住宅区应当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需求和舒适度。
规划师应当设法创造一个居住区,便利居民的移动,并为居民提供接近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和购物中心等。
2.混合用途:住宅区应当包含多种用途,如商业、文化和娱乐设施等。
这有助于提高住宅区的活力,并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3.便利公共交通:住宅区应当便利公共交通。
这包括提供公交车站、地铁站和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
这可以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同时也有助于环保。
4.社区内部面积分配:住宅区规划应当合理分配不同功能的面积,如居住、公园和商业等。
这有助于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并促进社区的健康发展。
5.注重生态保护:住宅区规划应当注重生态保护,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这可以通过保留绿地、湿地和自然景观等方式实现,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6.空间尺度和密度:住宅区规划应当考虑空间尺度和密度。
规划师应当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住宅区的大小和规模。
这可以确保居住区的合理利用,并避免过度拥挤。
7.绿化和景观设计:住宅区规划应当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
通过种植花草树木和规划景观设施,可以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美丽的景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8.鼓励社交互动:住宅区规划应当设计成鼓励社交互动的环境。
提供公共广场、社区活动中心和健身中心等设施,可以增加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9.可持续发展:住宅区规划应当注重可持续发展。
采用可再生能源、水资源管理和废物处理等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10.历史保护和文化保持:住宅区规划应当尊重历史和文化,并保护其中的重要遗产和文化景观。
这有助于保持城市的独特性和历史特色。
通过遵循这些原则,城市住宅区规划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全文(可编辑)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全文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11资源1 概论1.城市详细规划概念: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的具体规划。
它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
2.城市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详细规划根据不同需要、任务目标和深度要求,可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落实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意图为目的,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规定各类用地适建情况,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结合、规划设计与开发衔接,将总体规划的宏观控制要求转化为微观控制的转折性规划编制层次。
4.控制体系指标有: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及兼容范围、土地使用强度、道路及其设施、城市环境景观5.修建性详细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具体化。
它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即将建设的各类设施作出具体安排,对建筑空间和艺术处理加以明确,并核算技术经济指标,为各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6.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建设条件分析及综合技术经济论证;(二)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三)道路交通规划设计;(四)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五)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六)竖向规划设计;(七)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绿地率。
7.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规划说明书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二、图纸规划地段位置图规划地段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4、道路交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单项或综合工程管网规划图8.居住区用地:是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项用地的总称9.公共绿地: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应安排游憩活动场地的居民共享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居住小区的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带状公共绿地。
居住区规划原理
住宅区规划1.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2.住宅区按照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
3.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较完整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4.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是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1.5万)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5.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配建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6.构成社区的四个条件1)一定的社会关系2)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3)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4)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7.邻里单位及其原则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住宅区规划理论。
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路分开设置。
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
8.社区发展原则(核心:以人为本)需求层次理论:1954年美国社会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一书中提出了“需求等级”学说,把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分成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9.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1)按使用性质分(2)按使用频率分(3)按营利与非营利性质分10.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按使用性质分为8类1)教育2)医疗卫生3)文化体育4)商业服务5)金融邮电6)社区服务7)市政公用8)行政管理及其他11.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频率分为2类1)经常使用2)必要而非经常使用12.公共服务设施按营利与非营利性质分为2类1)营利2)非营利13.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1)教育:幼托、小学、中学等(2)医疗卫生:医院、诊所、保健等(3)文化体育:电影院、文化馆、运动场(4)商业服务: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5)金融邮电:银行、邮电所等(6)社区服务:居委会、社区服务中心、老年设施等(7)市政公用:变电室、高压水泵房(8)行政管理及其他: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市场工商管理部门、防空地下室等14.配建指标的控制:−住宅区配套公建的项目应符合规范规定的千人指标。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袁青第一章居住形态与居住区第一节居住形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居住是人类基本的生存需求之一(一闾=五个伍,一个伍=五户)第二节决定居住环境的因素一. 社会生产力水平二. 自然条件.气温.通风湿度.雨量.地形.地貌影响处居住形态三. 家庭结构及生活方式四. 科学技术进步五. 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六. 规划布局思想第二章居住区总体设计原则第一节社区发展原则一. 需求层次理论二.从满足人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居住环境的适居性,识别性与归属性以及营造具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
1.适居性2.识别与归属3.文化与活力第二节生态优化原则一. 原则: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充分利用和营造生态环境,改善住宅区及其周围的小气候二.现代住宅规划设计应该考虑的基本要求:1.实现住宅区的自然通风与采光2.减少机械通风与人工照明3.综合考虑交通与停车系统4.饮水供水系统5.供热取暖系统6.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第三节共享社区原则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1.共享2.公众参与第三章住宅区的规划结构第一节历史改革第二节居住区组成基本单位的演变1.街坊分析街坊的主要缺点:1)街坊面积小,很难为居民设置较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2)汽车交通的迅速发展,带来的噪声、废气还严重地影响沿街坊周边布置的住宅的安宁和卫生,居住环境质量很差。
3)街坊面积小,很难为居民设置公共绿地和运动设施4)道路交叉口过多,而大大影响了车辆的通行能力和速度。
5)市政工程密度大(道路、管线),城市总投资高。
2.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六个特点:1)邻里单位四周应为城市干道所包围,城市干道不穿入邻里单位内部2)邻里单位内部的道路为尽端式3)以一个小学校的规模来决定邻里单位的规模(居住密度45户/ha,我国目前250户/ha)4)小学校应布置在邻里单位中心,使步行交通内向,与车行尽端路的交通互不干扰5)儿童上学的半径不大于800m(邻里单位的用地控制在40ha之内)6)住宅应按照日照、通风、朝向的要求来布置3.居住小区4.社区5.综合区6.综合体第三节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形式一. 类型、规模、分级1.居住区规模:人口30000~50000,户数10000~16000户,用地50~100公顷。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原理包括以下几点:
1. 城市空间布局合理:通过合理规划住宅区的位置和布局,使其与城市的其他功能区相互配合,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和完善的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功能分区合理:根据居民的需求和城市的发展方向,合
理划分住宅区的功能区域,例如商业区、休闲区、教育区等,使居民在附近就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3. 人车分流:通过合理的道路设计和交通组织,使住宅区
内的行人和车辆分流,避免交通拥堵和行人安全问题,提
高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4. 绿地和公共空间:住宅区内应设有充足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增加居民的社交互动和身心健康。
5. 小区规模适宜:住宅区的规模应根据就近生活和服务设
施的原则,适当控制规模,使居民的居住环境舒适宜人。
6. 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性:住宅区规划应考虑环境保护
和生态可持续性,合理规划水源、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7. 社区共享设施:住宅区内应设有各种社区共享设施,如
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等,方便居民的教育、医疗、
娱乐等需求。
8.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住宅区规划应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前规划好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确保居民的基
本生活需求。
总之,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原理是以人为本,注重合理布局、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绿化配套等,提供舒适、便捷、环保、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导言城市住宅区规划是指针对城市中的住宅区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合理的住宅区规划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并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原理和一些重要考虑因素。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1. 人性化布局人性化布局是城市住宅区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
合理的布局应该考虑到居民的需求和便利性。
住宅区应该便利于日常活动,例如购物、上学、就医等。
此外,步行和骑车的交通方式应该得到鼓励,以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2. 多功能配套设施住宅区规划应该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需要提供多种配套设施。
这些设施包括商业设施、教育设施、医疗设施、公共交通等。
合理的配套设施可以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3. 绿色生态空间绿色生态空间是城市住宅区规划的重要原则之一。
合理的绿化设计和景观布置能够提供宜人的自然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
此外,绿化还有助于调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防洪措施,并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4. 社区发展城市住宅区应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建设。
社区设施应该齐全,有助于居民的互动和社交活动。
此外,社区还应该鼓励社会参与,提供居民参与决策的机会。
社区发展不仅有助于建设和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还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城市住宅区规划考虑因素1. 人口需求在进行城市住宅区规划前,需要了解人口的规模和结构,以确定住宅区的规模和类型。
对于不同人口群体,如老年人、学生、家庭等,还需要考虑到他们的特殊需求,并在规划中进行适当的考虑和设置。
2. 土地利用城市住宅区规划需要合理安排土地利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节约土地资源。
合理的土地利用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规划中,应该考虑到不同用地类型的合理组合,并进行合理的分区和布局。
3.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城市住宅区规划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住宅区规划应该考虑到交通的便利性和流动性,以减少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引言城市居住区规划是城市开展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合理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能够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开展。
本文将介绍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原理,包括功能分区原那么、布局原那么、空间组织原那么、环境保护原那么等。
功能分区原那么功能分区原那么是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根底。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和开展目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文化娱乐区等。
每个功能区都有不同的规划要求和限制条件,以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
在功能分区原那么的根底上,还可以考虑便利性原那么、混合利用原那么等,以促进不同功能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
布局原那么布局原那么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良好的布局能够提高居住区的可达性和交通便利性,减少居住区内的交通拥堵问题。
在布局上,应考虑到城市的交通网络,合理规划主干道和次干道的位置和宽度,确保交通的流畅性。
同时,还要考虑到公共设施的布局,如学校、医院、购物中心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的效劳。
此外,还应考虑城市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景观规划,以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系统。
空间组织原那么空间组织原那么是指如何合理组织城市居住区的空间布局。
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组织应考虑到人口密度、居住面积和公共空间的舒适性。
在空间组织上,可以采取高密度住宅区和低密度住宅区相结合的方式,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同时,还要合理规划公共绿地和休闲设施,提供居民的休闲和娱乐空间。
环境保护原那么环境保护是城市居住区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原那么。
城市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在规划中,应考虑到城市的生态系统,合理保护绿地和湿地,提供生态功能,减少水源和土地的污染。
同时,还应推广可持续开展的概念,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减少环境负荷。
结论城市居住区规划是实现城市开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工作。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是基于人们生活需求和城市发展需求的综合考虑,旨在提供舒适、安全、环保和高效的生活空间。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
1. 结构合理性原理:住宅区应该有合理的地块划分、道路网格、绿化空间等基础设施布局,以实现良好的交通流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2. 综合性原理:住宅区应该提供丰富的社区设施,如学校、医疗机构、商业中心和休闲娱乐场所,以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并促进社区的交流和互动。
3. 环保性原理:住宅区规划应当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合理的绿化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垃圾分类处理等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4. 层次性原理:住宅区规划应根据不同居民的需求和社会经济条件,提供不同类型、不同价格的住房,以促进社会多元化和共融。
5. 社区感原理:住宅区规划应鼓励建立紧密的社区网络和居民组织,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参与感,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稳定。
6. 可持续性原理:住宅区规划应考虑未来可持续发展,通过能源节约、资源利用和碳排放减少等措施,实现住宅区的长期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是以人为中心,综合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旨在创造宜居、宜人的城市生活环境。
这些原理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是指在城市规划中,针对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所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准则。
它旨在通过合理的布局、合理的功能配置、合理的交通组织等手段,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便利、安全、宜居的居住环境。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
首先,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人本主义原则。
人本主义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需求和福祉。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包括居住、工作、教育、医疗、休闲等方面的需求。
同时,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创造社区共享的空间和设施,促进居民之间的社交和社区凝聚力。
其次,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空间,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居住区规划设计应遵循功能分区原则。
功能分区是指将不同的功能区域合理划分,如居住区、商业区、教育区、医疗区等。
通过合理的功能分区,可以提高居住区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时间成本。
同时,要注重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和衔接,提供便捷的交通和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
第四,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交通组织原则。
交通组织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居民的出行和交通安全。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合理规划道路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要注重非机动车和公共交通的发展,提倡低碳出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独特之处,也是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保留和修复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提升居住区的文化品质和历史价值。
同时,要注重文化活动和艺术设施的建设,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设计原理包括人本主义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功能分区原则、交通组织原则和历史文化保护原则。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一、引言居住区规划是指对城市或者乡村中的居住区进行合理布局、设计和管理的过程。
它涉及到人口分布、土地利用、交通配套、公共设施等多个方面,旨在创造一个宜居、便利、安全的生活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居住区规划的原理和相关要点。
二、居住区规划原则1. 人口分布原则居住区规划应根据当地的人口情况,合理确定居民的分布密度和居住空间。
根据人口数量的多少,可以决定居住区的规模和居住建造的高度、密度等。
2. 土地利用原则居住区规划应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域,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绿地等。
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合理划分界限,避免功能重叠和冲突。
3. 交通配套原则居住区规划应考虑交通配套设施,包括道路、公共交通、停车场等。
交通系统应合理布局,方便居民通行,并且与周边地区的交通网络相衔接,提高交通效率。
4. 公共设施原则居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公共设施的布局和建设,包括学校、医院、购物中心、娱乐设施等。
这些设施应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并且方便可及。
5. 绿化环境原则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包括公园、花园、绿化带等。
绿化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温、提供休闲场所,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6. 环境保护原则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环境保护,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
规划应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7. 社区参预原则居住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鼓励社区居民参预规划过程。
通过开展民主决策和社区活动,增加居民对居住区规划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三、居住区规划要点1. 综合考虑各类因素居住区规划要综合考虑人口、土地、交通、设施、环境等多个因素,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合理布局空间居住区规划要合理布局各类功能区域,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协调和便利性。
3. 强调可持续发展居住区规划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和谐。
4. 重视社区参预居住区规划要重视社区居民的参预,倾听他们的声音,充分考虑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是指在建设居住区时所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准则。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居住区的合理布局、舒适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及丰富的公共设施,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居住区规划原理:
1. 空间布局合理:居住区应根据不同功能区域的需要进行合理布局,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等。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居住区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2. 交通便捷性: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到交通的便捷性,包括道路交通和公共交通网络。
道路宜宽敞畅通,交通设施齐全,公共交通系统应与居住区相连,并且方便居民出行。
3. 绿化环境: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绿化环境的建设,包括植被覆盖率、绿化率等。
绿化环境不仅可以提供美丽的景观,还能净化空气、降低气温,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4. 公共设施完善: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到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场、体育设施等。
公共设施的完善能够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提供便利的生活条件。
5. 社区互动空间:居住区规划应注重社区互动空间的建设,包括公园、广场、休闲场所等。
这些场所不仅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还能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6. 灾害防范: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到灾害防范的需要,包括防洪、
防火、防地震等。
合理的规划能够减少灾害对居民的影响,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7. 可持续发展: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
合理的规划能够从长远角度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居住区规划原则是为了提供一个宜居、便利、安全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第一章居住区的意义与组成居住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
居住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因此,居住区的构成既应考虑其物质组成的部分,也应充分关注其非物质的内容。
第一节类型、规模、分级及其相关设施1、居住区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响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4、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
其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
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
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
5、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社和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
分级及其相关设施分级是居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城市居住区中,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和规模一般应根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进行配置。
第二节社区社区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Tonnize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会关系指一定地域内的居民之间有相互交往与协作;公共服务设施则保证了居民有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基础;文化价值认同感表现为居民相互认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相同或互不冲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则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生活与社会生活发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但影响往往是整个社会。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
居住区规划原理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居住区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绿化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以达到优化居住区生活环境和提高居住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首先,居住区规划应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和利益。
规划者需了解居民的人口规模、结构和居住需求,根据这些信息制定相应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并确保居住区内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充足性和合理性,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其次,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的互补性。
规划者在确定居住区的用地布局时,要合理确定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区域的位置和规模,并合理规划道路、交通网络,以确保各功能区相互衔接、便捷连通,提高居住区的整体效益和利用率。
第三,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景观的营造。
规划者要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绿地的分布,增加居住区内的绿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舒适度。
同时,要加强对居住区的环境污染控制和噪音防治,确保居住者的身心健康。
第四,居住区规划要注重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
规划者应鼓励社区自治和居民参与规划过程,了解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加符合居民需求。
此外,还要注重社区公共空间和社交活动场所的建设,促进居住区居民的社交交流和社区凝聚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居住区规划原理包括考虑居民需求和利益、合理利用空间和功能的互补性、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景观营造、以及加强社区建设和居民参与等。
通过遵循这些原理,可以确保居住区规划的科学性、人性化和可持续性,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第一章居住区的意义与组成居住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住宅街坊和住宅群落等。
居住区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社区,包含了居民相互间的邻里关系、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等维系个人发展和社会稳定与繁荣的内容。
因此,居住区的构成既应考虑其物质组成的部分,也应充分关注其非物质的内容。
第一节类型、规模、分级及其相关设施1、居住区居住区是一个城市中住房集中,并设有一定数量及响应规模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的地区,是一个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为居民提供居住、游憩和日常生活服务的社区。
2、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
3、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4、住宅街坊是由城市道路或居住区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固定规模的住宅建设地块。
其规模介于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之间。
服务设施一般因环境条件而异。
通常沿街建有商业设施,内部建住宅和其他公共建筑。
5、住宅群落规模介于单栋住宅和居住小区之间,服务设施因规模和环境而异,是一种社和于现有城市道路网(特别是旧城区)的住宅区形式。
分级及其相关设施分级是居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城市居住区中,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和规模一般应根据居住区、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进行配置。
第二节社区社区指一定地域内人们相互间的一种亲密的社会关系。
德国社会学家Tonnize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社会关系指一定地域内的居民之间有相互交往与协作;公共服务设施则保证了居民有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基础;文化价值认同感表现为居民相互认可的生活方式、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相同或互不冲突的习俗和宗教信仰;一定地域内相对独立则反映了社区居民的居住生活与社会生活发生在一定的地域范围之内,但影响往往是整个社会。
居住区规划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其目标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是建构一种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从物质形态构筑而言是提供一些场所。
所谓“场所精神”便是一种在空间中进行的社会活动的特征。
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形成社区的基础,而邻里单位是一种广泛影响的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对现代居住区规划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邻里关系是一种以社会道德为基础,包括文化、价值观念等的社会关系,不同于亲缘或血缘关系。
邻里单位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西萨·佩里提出了邻里单位的住宅区规划理论。
它是针对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事故严重的状况提出的,目的是使人们居住生活在一个花园式的住宅区内。
形成邻里单位的原则:1、城市交通不穿越邻里单位,内部车行、人行道分开设置。
2、保证充分的绿化,使各类住宅都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设置日常生活必须的服务设施,每个邻里单位有一所小学。
4、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建筑物自由布置。
第三节用地构成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筑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四周的一些空地,其中包括通向住宅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家务院。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级、小区级或街坊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其四周的用地,包括道路、场地和绿化用地。
道路用地:指居住区级内各级道路的用地,包括道路、回车场和停车场用地。
公共绿地:指居住区级、小区级及街坊内的公共使用绿地,包括居住区级公园、小区级游园、小面积和带状绿地,其中包括儿童游戏场地、青少年和成年老年人的活动和休息场地。
其他用地:指上述用地以外的用地,例如小工厂和作坊用地、市级公共设施用地、企业单位用地、防护用地等。
第二章居住规划设计的总体原则第一节社区发展原则1、适居性卫生、安全、方便和舒适卫生—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环境卫生,如垃圾收集、转运及处理;二是生理健康卫生,如日照、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噪声与空气污染。
安全—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身安全,如交通安全、防灾减灾和抗灾;二是治安安全,如防盗、防破坏等犯罪防治。
方便指居民日常生活的便利程度,如购物、教育、交往、户内户外公共活动、娱乐、出行等,包括各类各项设施的项目设置和布局。
舒适—广义的舒适包含卫生、安全、和方便在内的与物质因素相关的内容,同时还包含居住密度、住房标准、绿地指标、设施标准、设计水平、施工质量以及人性化空间和私密性等。
2、识别和归属识别性与归属性是人对居住环境的社会心理需要,它反映出人对居住环境所体现的自身的社会地位、价值观念的需求。
场所与特征是居住环境具备识别性与归属感的两个重要要素,场所与居住环境的心理归属感具有密切的关系,特征与居住环境的形象识别性、社会归属性有着直接的联系。
场所指特定的人或事占有的环境的特定部分。
场所必定与某些事件、某些意义相关,其主体是人以及人与环境的某中关系所体现出的意义,不同的人或事件对场所的占有可以使场所体现出不同的意义。
场所不仅是一种空间,它的存在在于人们赋予这一空间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由此,它成为了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居住区规划设计应注重场所的营造,使居民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产生认同感,对自己的居住社区产生归属感。
特征是具有识别性的基本条件之一。
在住宅区物质空间环境的识别性方面,可以考虑的要素有:建筑的风格、空间的尺度、绿化的配置、街道的线型、空间的格局、环境的氛围3、文化与活力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是营造文明社区的重要条件,丰富的社区文化、祥和的生活气息、融洽的邻里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是富有文化与活力的人文环境的重要内容。
住宅区规划设计应通过有形的设施、无形的机制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参与和肯定,它包含了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精神文明和居住氛围等内容。
第二节生态优化原则住宅区的生态优化原则提出的背景是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开发世界委员会报告“人类共同的未来”中阐述为: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不损害将来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利益的基础上,能够满足现代人需要的发展。
第三节社区共享原则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观、公平参与景观环境是住宅区生活品质的重要构成部分。
要达到景观共享,可以根据用地条件,通过形态与空间的合理布局所形成的景观来实现。
带形的景观布局形态在许多情况下,更有利于较多的景象入景。
不同特征的景象区段增加了住户的选择性,同时也更富有人情味。
营造一个带风景的社区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是住宅区规划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公众参与包括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社区发展决策、社区后续建设和社区信息交流等社区事务内容,它反映了居民应该享有的公平的权益,同时也是使居民热爱社区、爱护社区、关心社区、对社区产生归属感和建设文明社区的一种重要方式。
社区应该建立一种积极的机制,向住户推出全面的社区信息,其内容不仅限于社区问题与意见征求、住户需求调查和服务意见反馈、服务功能的调整完善,更在于鼓励住户共同参与、决策社区的发展以符合绝大多数住户的利益。
第三章空间空间需要人感知其存在,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
空间具有层次性,它是由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归属感和私密性要求决定的。
第一节外部空间的构成要素外部空间一般由基本空间和附属空间构成。
基本构成要素:限定基本空间的建筑物、高大乔木和其他较大尺度的构筑物(如墙体、柱或柱廊、高大的自然地形)。
辅助构成要素:用来形成附属空间以丰富基本空间的尺度和层次较小尺度的三维实体,如矮墙、院门、台阶、灌木和起伏的地形等。
第二节空间的限定、类型、层次和变化空间的限定三种限定方式:围合、占领、占领间的联系围合是采用最多的限定和形成外部空间的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很强的地段感和私密性;2、易于限定空间界限和提供监视;3、可以减少破坏行为;4、可以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提供户外活动场所。
围合空间所具有的特点均更适合居住生活的需求,它符合居住空间需要安全性、安定感、归属感和邻里交往的要求,易于提供亲切宜人的、可靠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居住空间层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住宅区外部空间一般可分为住宅院落空间、住宅群落空间、住宅区公共街区空间和住宅区边缘空间。
其中,住宅院落空间、住宅群落空间、住宅区公共街区空间是规划设计着意塑造的、供居民活动使用的积极空间;边缘空间是一些在某些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形成的消极空间。
积极的外部空间需要能给人以心理上的安定感,并让人易于了解和把握,从而使人能安心地进行活动。
积极的外部空间也需要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使人易于接近和到达。
相对完整、较多出入口的空间是形成积极外部空间的基本条件。
不同的空间依据其不同的生活内容和规划概念,可采用不同的空间限定方式来形成。
一般情况下,在住宅院落空间的构筑上较多运用围合的空间限定方式;在住宅群落空间和由点状或塔状住宅限定的住宅院落空间的构筑中较多实体占领间空间的扩张联系来进行空间限定;而实体占领的空间限定方式则较多的运用在少量高层住宅的空间限定、街区公共空间及住宅区整体空间的重点部分。
在住宅区外部空间构筑中,上述三种空间限定方式往往根据具体的条件以及规划的构思综合加以运用。
空间的类型流动的带形空间、静止的院落空间将两种基本空间类型进行有机组合,营造富有变化和特征的住宅区空间景观。
空间的围合程度围合空间形成的关键是平面。
在平面上,使空间具有围合感的关键在于空间边角的封闭,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只要将边角封闭就易于形成围合空间。
在立体上,围合空间的比例则关系到空间的心理感受,过大的D/H会使人感觉不稳定甚至失去空间在平面上构筑的围合性,而过小的D/H会使人感到压抑。
(营造围合空间必须对它的平面和立体关系同时进行分析。
围合空间根据其平面上围合的程度可分为强围合、部分围合和弱围合,越完整的空间形态围合感越强。
根据围合的空间比例可分为全围合、界限围合和最小围合,住宅区的外部空间的D/H在1~3之间为宜。
若围合常用在住宅群落空间和住宅区街区空间中;部分围合常用在住宅区街区空间的局部地段;界限围合、最小围合的空间比例常出现在集中绿地、商业街区等住宅群落和住宅区街区空间中。
街道空间的比例与尺度在住宅区中,街道空间是一种不同于院落空间的线形空间,与街道生活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一种使人感到亲切舒适并适宜生活的街道空间的D/H为1,而D/H大于4的空间会使人感觉是一个广场或院落。
在传统的街道中,D/H为1的街道空间比例一般均属于住宅街区中的生活性街道。
一般一个城市感觉亲切的外部空间距离为20~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