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科学原理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高一政治原理复习知识点

高一政治原理复习知识点

原理(理论)一供求价格价值影响决定价格的上升与下降主要要考率两方面因素:供求和价值举例说明:一台冰箱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3000个小时,是3000小时的价值量(1小时的价值量是1元)卖3000元(价值决定价格),同时冰箱供过于求所以卖2800元供求(影响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原理(理论)1.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

2.价值决定价格: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反之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价格越低★原理的具体运用:(大题:原理+自己的观点(材料)原理是支撑自己的观点的。

注:不能直接写自己的观点,要先写理论,再分析材料写自己的观点,以支撑自己的观点)(1)笔记本价格下降的原因?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耗费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反之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价格越低(理论)。

+笔记本行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价格下降(材料分析,自己的观点);2.供求影响价格。

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下跌。

笔记本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笔记本的数量增多,笔记本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房地产行业、石油行业价格上升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耗费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格越高,反之商品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短,价格越低。

房地产行业、石油行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长,价格升高。

2.供求影响价格。

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下跌。

房地产行业、石油行业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二、纸币的发行量原理1.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量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1个苹果=4元,1个苹果=8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量发行过少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货币升值,商品销售发生困难,阻碍商品流通,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1个苹果=4元,1个苹果=2元)纸币发行过多的实质: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提高存贷率,扩大商品生产)纸币发行过少的实质: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原理运用:美国开启印钞机(理论)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量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美国开启印钞机会使美元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美元贬值,美元汇率下降。

政治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

政治学考试必背知识点总结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的学科,涉及政治的理论、制度、行为等方方面面。

在政治学的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背诵的,包括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思想、国际政治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一些政治学考试必背的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学理论1. 政治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政府、国家、政权、政治组织、政治行为等方面的内容。

2. 政治学的分类及其特点政治学可以按照研究的内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对象等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有:按照研究内容分为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学实证研究;按照研究方法分为政治学的历史研究和政治学的比较研究;按照研究对象分为国内政治学和国际政治学等。

3. 政治学的基本原理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社会规律对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的制约作用,政治制度对政治行为的规范作用,政治文化对政治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影响等。

4. 政治学的方法和途径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

途径包括图书资料的查阅、文献的搜集、数据库的利用、采访调查等。

5. 现代政治学的发展趋势现代政治学的发展趋势包括理论建设与实证研究的结合,比较研究的广泛开展,全球化视野的拓展,政治参与与社会治理的重视,政治变革与制度创新的关注等。

二、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的概念及其组成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包括宪法、政府、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政党、选举制度等组成部分。

2. 各国政治制度的比较各国政治制度的比较可以从政体类型、政治体制、政治文化、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揭示不同国家政治制度的异同之处。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治国、民族区域自治等多方面内容,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体现。

4. 政治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政治体制改革与制度建设是指在不断改革中完善政治制度,建设现代政治体制和现代国家制度,既要符合国情又要适应时代要求。

《政治理论》复习重点大全

《政治理论》复习重点大全

《政治理论》复习重点(仅供参考,请勿外传)说明:★号表示该题为综合论述题。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

(P1-5)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含义:答: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来说,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

它的内涵: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革命和解放、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前进的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工人阶级极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

它是一个完备的和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有三个来源: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马克思主义,包含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科学研究和反杜林主义斗争中的发展。

(P15-16)答:在19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恩格斯一方面认真研究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探索和揭示自然界发展的辩证规律;另一方面,又同小资产阶级思想家杜林(1833—1921)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展开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他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发。

1、恩格斯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及他对世界统一性的理解。

2、恩格斯从理论与历史两个方面对辩证法作了系统的阐述。

关于辩证法的规律,恩格斯指出,辩证法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3、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般唯物主义前提,并在这个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认识的辩证法及其与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的关系。

三、商品生产和劳动价值理论。

(P20-26)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概括地说,就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客观必然性。

考研政治原理知识点归纳

考研政治原理知识点归纳

考研政治原理知识点归纳考研政治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对考研政治原理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1. 唯物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 辩证法:事物的发展是矛盾的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认识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

政治经济学1. 商品和货币: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2. 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剩余价值。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科学社会主义1. 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3. 改革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法律基础:了解宪法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尊重和遵守法律。

3. 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结束语考研政治的学习不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希望以上的归纳能够帮助大家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年研究生政 治考试大纲重点

2024年研究生政 治考试大纲重点

2024年研究生政治考试大纲重点对于准备参加 2024 年研究生考试的同学们来说,了解政治考试大纲的重点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还能提高复习的效率和效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2024 年研究生政治考试大纲的重点内容。

首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依然是考试的重要板块。

在这一部分,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相关原理需要我们重点掌握。

比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等。

这些原理不仅是理解社会发展规律的关键,也是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重要工具。

另外,政治经济学部分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内容也是常考的重点。

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掌握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过程,明白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根源。

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

其中,“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等内容是重中之重。

我们要了解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明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安排和目标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都是需要我们牢记的重点。

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思想和贡献,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规范和法律基础知识是重点。

我们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掌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要求,了解我国的主要法律部门和法律制度。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需要关注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热点,以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比如,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贸易争端、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等。

政治理论重点,大二必看,考试必备

政治理论重点,大二必看,考试必备

政治理论重点,大二必看,考试必备政治理论重点政治理论是大二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一些考试必备的政治理论重点。

1. 政治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政治理论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理论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具有学科性;- 反映了客观现实;- 具有普遍性。

2. 主要的政治理论流派2.1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公民的自由。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洛克、亚当·斯密等。

2.2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和社会变革,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等。

2.3 保守主义保守主义强调传统、秩序和稳定,主张保护现有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

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爱德蒙·伯克、邓肯·麦克鲁汉等。

2.4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追求公平和社会正义,主张公有制和劳动人民的利益。

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列宁、等。

2.5 民粹主义民粹主义强调民主和人民的力量,主张通过直接民主方式决策。

民粹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巴洛丁、拉古阿等。

3. 政治理论的发展方向3.1 新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是对传统自由主义的一种重新诠释,主张更少的政府干预和更多的市场自由。

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海耶克等。

3.2 后现代政治理论后现代政治理论质疑传统政治理论的合理性和普遍性,主张关注个体权利和身份认同。

代表人物包括费希特、汉娜·阿伦特等。

以上是政治理论的一些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为考试做好准备。

> 注意:以上内容为一份简要概述,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政治理论内容。

建议在复时从课本和研究资料中获取详细的知识和理论内容。

政治科学复习重点

政治科学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为公民所拥有、为政府所保障的合法权利。

公民权利分为四类: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

2.公民义务:公民义务是指权利主体应当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约束,如享有一定权利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应负的责任。

公民义务是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之一,要依靠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履行。

任何一项权利必有相应的义务,在法律上以明示,或者默示的形式予以规定。

3.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离。

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任何人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既平等地享有权利,又平等地履行义务。

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只履行义务不享有权利,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不存在的。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和行使的权利,使公民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就可以激发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公民更自觉地履行义务。

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必然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公民享有和行使各种权利创造必要的条件。

因此,不能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

4.人民、公民、臣民等各种民的差别:(1)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

(2)公民或国民是个法律概念,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它反映一定的法律关系。

(3)市民是平等自由的、具有独立人格的财产所有者。

从19世纪开始,“市民社会”被用来专指从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种种政治性支配下获得解放的近代市民阶层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

(4)臣民是指屈从或被动服从于权力的人。

臣民的本质是“奴性”。

臣民对国家具有强烈的依附性,缺乏独立的人格和意志,相对国家权力而言只有义务没有实质上的有效权利。

政治理论重点复习资料

政治理论重点复习资料

政治理论重点复习资料
本文档旨在帮助您复政治理论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
主题和概念,供您参考:
1. 政治理论基本概念
- 政治:指导社会行为的权力分配和决策过程。

- 政治体系:人们通过其实力和机构来管理和规范社会的方式。

- 政党:为了追求特定政治目标而组织的集体。

2. 政治学派
- 自由主义:强调个体权利和自由,主张少量政府干预。

- 社会主义:倡导公有制和经济平等。

- 保守主义:强调稳定和传统价值观。

- 极权主义:强调集权和国家控制。

- 环境主义: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3. 政治体系和制度
- 民主制度:公民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权利。

- 制度:政府完全控制权力,缺乏民主制度。

- 共和制度:国家元首不是继任者,由选举产生。

- 君主制度:国家元首通过继承产生。

4. 政治经济学
- 资本主义:基于私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经济体系。

-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归全体公民所有的经济制度。

- 公共政策:制定政府决策以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

5. 政治权力和决策
- 分权:将政府权力分配给不同的机构和层级。

- 单一权力:权力掌握在一个机构或个人手中。

- 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的分立和相互制约。

- 民意和选举:通过选举和公众表决来表达政治意愿。

以上仅是政治理论复习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继续加油复习,祝您考试顺利!。

政治科学基础要点整理

政治科学基础要点整理

政治科学基础简单要点整理第一篇政治和政治学1.政治的含义作为强制性分配社会资源的一种社会上层建筑,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有限、社会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发展现象。

它产生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于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建立与演进,消亡于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资源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

2.政治的基本特征包括政治主体政治的根本目的政治驱动力政治特质政治主要内容(详见P13-15)3.政治与其他社会现象的关系政治与经济宗教法律道德的关系。

第二篇政治主体政治主体的含义指在社会政治关系或政治过程中,具有主体身份并对政治资源的配置产生作用的政治决策者和政治参与者。

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的政治主体包括国家、政府、阶级、阶层、政党、政治利益集团、民族、公民、公务员(官僚)、政治家或政治领袖,以及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等。

政治主体的类型以政治主体的组织结构作为划分标准,一般分为团体型和个体型两类。

1)组织型或团体型政治主体:国家,政府,政党,阶级,阶层,利益团体,民族,国际组织,国际社会等。

2)个体型政治主体:政治家或政治领袖、公民等。

政治主体与政治角色见P37末段。

政治角色:是指与政治主体的一定政治地位相适应的政治行为模式。

政治系统:由各种互相作用的政治角色或政治角色结构组成,通过研究政治人在政治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根据角色分类、角色期待和角色冲突来解释政治行为。

第一章国家不同国家学说:一。

社会共同体说二。

社会契约学说三。

国家统治说四。

国家要素说五.当代西方国家学说:1.现代自由主义2.现代新保守主义3.民主社会主义4.西方马克思主义六.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国家的类型:有若干种分类方法,并各有诠释。

国家的形式:1.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 2.国家政权整合形式,即国家结构。

政体的划分标准,政体的各种类型,及各种政体类型的主要形式,代表国家。

君主政体:1、立宪君主制2、二元君主制;共和政体:1、议会共和制2、总统共和制3、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形式,具体实例国家。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

高考政治必考的知识点归纳高考政治作为文科综合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查学生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经济以及国际政治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高考政治必考知识点的归纳: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梦的内涵与实现途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三、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 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四、经济生活与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五、国际政治与外交政策- 当代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组织的作用与影响六、公民道德与法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法治国家建设: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七、时事政治-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 党的政策和方针- 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结语:高考政治的复习需要系统地掌握以上知识点,并结合时事政治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同时,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拟考试,加强答题技巧和时间管理,以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2024考研政 治12大必背核心考点

2024考研政 治12大必背核心考点

2024考研政治12大必背核心考点考研政治一直是众多考生重点关注的科目之一,掌握核心考点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以下为大家梳理 2024 考研政治的 12 大必背核心考点。

考点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哲学部分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以及唯物史观需要重点掌握。

比如,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

政治经济学里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也是常考内容。

考点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是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点必须牢记。

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等。

考点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清晰了解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脉络,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更是重中之重,如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考点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部分要注重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比如,理想信念的作用和实现途径、爱国主义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践行。

法律基础方面,要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以及常见的民事法律、刑事法律等相关知识。

考点五: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国际经济秩序的变革,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重点关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政治中的大国关系、国际组织的作用等。

考点六:党的建设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等是基本内容。

党的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建设的主线以及党的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要求需要牢记。

考点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包括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和体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等。

完整word版,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推荐文档

政治学原理重点归纳1.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概念:政治是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是以政治权利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应以国家政权或国家问题为核心。

政治学研究对象:即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3.政治学研究范围:(1)政治学基础理论(2)中国政治(3)比较政治(4)公共政策(5)行政管理(6)国际政治4.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5.政治学的研究方法(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从具体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具体。

(3)理论联系实际。

(4)阶级分析。

(5)经济分析。

常用具体方法:(1)历史研究法(2)制度研究法(3)比较研究法(4)结构—功能研究法6.学习和研究政治学的意义(1)学习研究政治学有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政治文化水平。

(2)学习政治学有助于借鉴和吸取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

(3)学习政治学有助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管理才能,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管理的民主化。

7.原始氏族公社制度氏族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人类最古老,最原始的家庭形式是群婚。

群婚的第一个阶段的家庭形式是血缘家庭。

氏族是由普那路亚家庭直接引起的。

氏族,是具有血缘关、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氏族社会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氏族内部禁止通婚。

第二,氏族制度的组织机构—议事会,是一切成年男女平等表达意见的民主集会。

第三,氏族成员有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义务。

8.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第一,国家是个历史现象,它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大学政治课程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大学政治课程考试中的重要考点

大学政治课程考试中的重要考点在大学政治课程的考试中,有几个关键考点值得关注,这些考点往往成为学生成功的关键。

首先,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如政治体制、权力分配和政治参与,是考试中的重中之重。

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不仅有助于回答直接的问题,还能帮助学生深入分析复杂的政治现象。

考试中的题目经常要求学生对这些理论进行解释,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应用分析。

其次,历史背景和政治发展是考试考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政治变革以及主要政治人物的影响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这种历史与理论的结合,往往成为试题的重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和分析能力。

此外,理解并能够批判性地分析不同的政治观点和理论流派也是考试的关键。

课程中常见的观点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学生需能够准确区分,并理解其在不同历史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

批判性分析不仅要求对这些理论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能够独立思考和形成个人见解。

在考试准备中,学生还需特别注意时事政治。

时事政治考点能够反映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通过最新的政治事件来测试学生对理论的应用能力。

熟悉当前的政治事件,并能够将其与所学理论相结合,是提升考试成绩的有效途径。

最后,写作能力也是考试中不容忽视的部分。

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观点,以及提供有力的论据支持,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良好的写作技巧不仅帮助学生准确回答问题,还能展示其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大学政治课程考试的成功依赖于对核心政治理论、历史背景、不同政治观点的理解,以及时事政治的把握。

通过深入学习和系统复习这些考点,学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挑战,取得理想的成绩。

政治学科的重点内容与考点

政治学科的重点内容与考点

政治学科的重点内容与考点政治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其重点内容和考点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学习和备考政治学科时,掌握重点内容和重点考点,可以事半功倍。

下面将介绍政治学科的重点内容与考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国家与革命国家与革命是政治学科的基础内容和重要考点。

学习这一部分,需要了解国家的本质、形式与特征,以及革命的产生与发展规律。

重点关注国家权力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并研究革命的原因、目标和方式。

同时,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革命历程和影响,以及革命对国家建设和社会变革的作用。

二、政治制度与政党政治制度与政党是政治学科的核心内容和考点之一。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和政治决策程序等方面。

学习这一部分,需要掌握不同政治制度的优劣势,了解各主要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特点。

此外,政党作为政治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织形式、政治目标和影响力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三、政治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与思想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和考点之一。

学习这一部分,需要了解各种政治理论与思想的发展历程、核心观点和影响。

重点关注经典政治思想家如孔子、亚里士多德、洛克、卢梭等的政治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实践。

四、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和考点之一。

学习这一部分,需要了解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国际秩序与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重点关注世界上重要国际组织的组成、性质和作用,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安全、发展、环境等。

五、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政治学科的重要内容和考点之一。

学习这一部分,需要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重点关注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如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经济学等。

同时,还需掌握政治经济学在现实问题分析和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综上所述,政治学科的重点内容与考点包括国家与革命、政治制度与政党、政治理论与思想、国际关系与国际组织以及政治经济学等。

2023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3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3政治必考知识点总结随着2023年政治考试的临近,我们需要对政治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复习。

政治科目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掌握好政治知识可以为我们的高考成绩增添不少分数。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2023政治必考知识点。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是其认识论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强调对客观事物矛盾性的认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历史发展是由生产力变革所决定的。

这两种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2.阶级斗争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是阶级斗争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着两个对立的阶级,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两者之间的矛盾斗争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3.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的基础,所有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

4.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对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的革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进行社会主义改革,逐步实现共产主义。

5.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无阶级、无国家的自由平等的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

共产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社会,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其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安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体布局和实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政治考试内容要点

政治考试内容要点

自然辩证法1.科学的特点,趋势,发展历程这部分涉及到的内容要点:技术革命,技术革命是一把双刃剑;环境问题;科技(求真);人文(忽略);生命(价值);生活(意义)。

科学发展向纵深化发展: ⑴深度⑵广度⑶对物质出于极限态的研究科学发展速度越来越快:⑴科学技术成果呈指数级增长⑵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⑶现代科学技术转换成商品的周期在不断缩短⑷科学技术的研究力量在成倍的增长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⑴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借助于其他学科的内容、方法,形成相互交叉,学科的界限被打破。

⑵综合科学迅速发展,综合科学指几门科学的整合,以自然界的客体为对象,采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方法等进行研究。

⑶系统科学的创立,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研究客观世界之间的普遍联系法,为管理学和科学建立了沟通的桥梁。

⑷数学向各个学科渗透,如运筹学,计量经济学 。

⑸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紧密结合,形成交叉渗透,自然学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哲学、社会学的理论应用到自然科学。

⑺软科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发展的社会化:⑴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 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化体现在从个体到群体再到集群协作的过程。

⑵科学、技术、生产形成一体化 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就是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思想。

科学交流的国际化: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

人类面临的这些问题都具有综合性质,如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污染)、资源问题(能源、粮食)等,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须综合运用各门自然科学、各种技术手段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去研究解决。

所以加强科技工作者和人文、社会科学家的联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科学技术的价值⎩⎨⎧悲观(非主流)乐观(主流)对二者有所了解。

科技乐观主义--实际上就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本质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绝对化或圣神化,认为技术的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

政治课程考试的重点考点分析

政治课程考试的重点考点分析

政治课程考试的重点考点分析在政治课程考试中,考点往往像是课程的核心脉搏,精准把握这些考点对于取得优异成绩至关重要。

每一个考点都是课程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代表了理论知识的关键部分,也反映了课程设计者对学生知识掌握深度的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考点,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深入分析。

首先,政治课程中的理论基础知识是考试的重点考点之一。

政治理论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涉及到现代政治经济学说、政治体制与法律制度等。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学生需要理解并记忆重要的理论概念,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理论、国家与政府的功能等。

这些知识点通常会以选择题、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因此,需要通过不断的复习和练习来强化记忆。

其次,政治课程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也是考试考点的关键组成部分。

历史事件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实际体现,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例如,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等重大事件的发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都可能成为考试中的考题。

学生需要能够详细描述这些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并分析其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此外,政治制度与政策分析也是考试中的重点。

考生需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制度有深入了解,特别是对本国政治制度的了解尤为重要。

对于政治制度的理解,通常涉及到政府的结构、职能划分、选举制度以及法治建设等方面。

考生不仅需要记住这些制度的基本知识,还需能够分析其运作机制及其优缺点。

再者,当前热点政治问题和政策走向也常常成为考试的考点之一。

政治课程通常会涉及到一些时事政治,尤其是与国家政策相关的热点话题,如环境保护、经济改革等。

这些问题不仅考验学生对当前政治动态的把握,还需要他们具备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学生应关注相关的政策文件、新闻报道和政府公告,从中提炼出核心信息,并能够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刻的分析和讨论。

为了在政治课程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还需要重视考试题型的练习。

政治考试中的题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政治权力、政治权利与政治权威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政治权利:所谓政治权利,就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以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政治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的主张其共同利益的法定资格。

政治权力:是指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赖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政治权力是主体对客体的影响力,反映二者的制约、服从关系。

政治权威:是政治权力的合法化。

即对政治权力正当性的认同。

它通常以政治权力为后盾,依据正义或人格的感召力,产生具有高度稳定性、可靠性的政治影响力和支配与服从的权力关系。

它是政治权力最有效能的表现方式。

1、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关系A、政治权利决定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来源于政治权利的属性,决定了政治权力的从属性。

政治权利对公共事务有决定权。

政治权利选择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参与共同体内的利益分配、决定资源增益。

政治权利监督与制约国家权力。

B、政治权利体现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规定政治权力和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的范围、内容和方式,对政治权力具有价值的导向性、目标性。

C、政治权利制约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保障政治权利形成。

政治权力的强制约束性,使得政治权利更好的完善。

健全的、理性的政治权力能够保证政治权利的有序、健康实现。

D、政治权力的目的在利益,政治权力内在地具有扩张延展性。

基于利益的冲动,政治权力一经形成,即会最大限度地扩展其作用范围,在权力各层级上扩展且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这种自发的趋向,使权力的滥用不可避免;权力无限扩展其边界会导致权力腐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绝对的腐化。

E、“必要的恶”是现代政治权力理论的主要结论。

人性是有缺陷的,会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化;政治权力是有缺陷的,亦会追求利益集团及个人私利的最大化,破坏、损害一般民众的正当利益;因民众人性的不可靠,所以需要让渡部分权利组织公共权力;又由于政府不可靠,因此,必须对政府实行监督和制约,公民通过政治参与等方式实现政治权利,对政府运用政治权力进行监督。

这样有利于实现政治正义,促进政治体系的完善。

F、政治权利是一种法定资格,是政治权力的法律转化,总之,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权限划分与配置上的反比例关系和两者在政治运行中的双向互控;其统一性表现为两者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2、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关系A、宽泛的说,权威就是一种权力,是披上了被承认、认可的外衣;B、对某种行为如此行动的规范性承认,无疑可以加强和扩大政治权力;C、具有一种结构性的内在关系,政治权力是彰显政治权威力量的重要来源;D、政治权威的强弱本身是衡量政治权力高低、强弱、稳定与否的重要标准。

二、政治改革、政治革命的概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政治改革:指政治革命的调整和完善,换言之,也就是通知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政治革命: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

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生活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三、政治合法性政治合法性:所谓合法性是指政治主体客观上获得社会成员基于内心自愿的认同、支持与服从。

美国政治社会学家李普赛特指出: “合法性是政治系统使人们产生和坚持现存政治制度是社会最适宜制度之信仰的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政治合法性就是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统治地位的一种自愿认同。

A、政治转型发展中政治合法性巩固面临的挑战政治合法性是现代政治体系存在与发展的最重要基础.从世界范围来看,处于社会转型进程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遭遇过政治合法性危机的困扰. 政治合法性流失是指统治者的政治统治合理性和有效性受到严重削弱,从而使社会成员怀疑其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合理性,甚至采取反抗行为。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冲击着政治合法,经济绩效危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弱化,社会分配领域的严重不公,政治参与机制不健全,政府公信力下降等原因导致政治合法性不断流失,哈贝马斯指出在不求助合法化的情况下,没有一种政治系统能成功地保证大众的持久忠诚,即保证其成员意志的遵从,因而,有意识的通过各种合法化手段增强政治体系合法性,是保证政治稳定的必要措施,加强政治合法性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二)加强政治建设,强化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与意识形态;(三)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维护政治稳定的社会基础;(四)建立和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拓宽公民的参政议政渠道;(五)加强反腐倡廉科学建设,增强政府公信力。

B、政治合法性和政治合法律性政治的合法性与合法律性问题一直是政治哲学与法律哲学的主要论题之一,对于身处转型期的中国来说更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

从人类文明已有的经验来看,将政治的合法性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对于以现代化为发展目标的国家来讲,无疑是一种最为稳妥、也最为成熟的合法性获得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合法性与合法律性的关系实质上是同一的,法律不仅为国家权力行使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也为其权威性提供了意识形态基础”。

对此,马克思.韦伯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理论总结。

一、合法性、合法律性与支配合法性与合法律性这两个概念①总是指向社会中主体的某种行动。

在出现那种单方面地将某主体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并要求其服从的情况的时候,必然会引发我们对该种行动的“合法性”的追问。

尽管我们经常会把此种情况表述为“权力”的合法性问题,但权力一词的指涉范围过于宽泛。

依照韦伯,“权力意指行动者在一个社会关系中,可以排除抗拒以贯彻其意志的机会,而不论这种机会的基础是什么”四、公民:是摆脱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其权利和义务受法律规定的社会共同体成员的一种身份称谓,是具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政治行动者。

理解公民的四个维度:A、社会的向度:强调民族国家内权利和义务的总结构,公民和国家之间的个人与群体的关系;B、法律的向度:焦点是个人服从于法律和领导人,法官和陪审团在法庭中确认公民个人的权利和义务;C、道德规范的向度:侧重公民个人应有的行为和态度,很少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不同组合;D、政治学的向度:公民具有参与公共事务权利其特质包括以下三点,公民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公民具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公民政治活动的频率较高。

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二者之间的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对同一主体两种形式的结论来自于马克思关于“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思想,由此,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对立统一关系。

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首先表现在权利义务的相互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过程中。

言其对应,是说任何一项权利都必然伴随着一个或几个保证其实现的义务,而不管这个义务是权利人自己的还是他人的,有其一,必有其二,无其二,其一便毫无存在意义。

言其依存,是说权利以义务的存在为存在条件,义务以权利的存在为存在条件,缺少任何一方,它方便不复存在。

就像婚姻关系中的男女,缺少任何一方,其夫妻关系便无法结成一样,夫为妻而存,妻为夫而存。

言其转化,是说权利人在一定条件下要承担义务,义务人在一定条件下要享受权利,法律关系中的同一人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从二个角度看该主体是权利人,从另一角度看,该主体是义务人,也可能他既是权利人又是义务人。

权利和义务就是对应、依存、转化的过程中在一组关系内由对立走向统一。

权利和义务的另一关系式是一社会的权利总量与义务总量的等式。

如果把权利作为数轴的正侧,把义务作为数轴的负侧,则权利每前展一个刻度,义务必向另一方向延展相同的刻度,权利的绝对值总是等同于义务的绝对值。

该关系式的原理可适用于每一社会主体。

一个为社会履行义务量多的人,必然社会应赋予其更多量的权利,这种量的对等关系是社会公正与正义的基本标准。

如果允许没有贡献的权威存在,如果允许没有劳动的财富存在,那么必定是做了贡献的人反而受制于人,付出劳动的人反而成为愈加贫穷的人,这种社会便是容忍罪恶存在。

虽然社会权利的总量与义务的总量不因罪恶而失衡,但总量平衡关系在具回答人的补充权利和义务关系的第四种展现方式是权利义务守恒定律。

该定律表现为权利义务在不同关系中的三大比例关系:其一,在权利义务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私权利义务与公权利义务间成反比例关系:其二,私权利主体间的权利义务成等比例关系;其三,权利义务相对于一国经济、社会文化及民主的状况成正比例关系。

用权利义务守恒的定律来分析公民与国家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两种不同本位的对立。

以国家权利(权力)为标准,强制公民只有服从的义务,该类型的法律便是义务本位的法,资本主义以前的法皆具这一特征。

反之,以公民权利为标准,以之判断国家是否以服从于公民权利为根本义务,该类型的法律便是权利本位的法。

民主制的法必定是权利本位的法。

权利义务关系,如果从价值主次上分析,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

六、政治发展的定义以及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关系政治发展就是政治体系及其运作不断完善与进步的积极变化过程和状况,其主要内容包括政治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法治化和高效化。

政治稳定主要指合法性政府的存在、政权的有序交接或轮换、政治生活的和谐有序、政治适应变化能力较强、政治制度和国家政策有效运转等等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是现代政治学的两个重要术语,是政治学研究的两个重要范畴。

政治发展意味着基本政治价值的不断实现和政治形态的前进上升,政治稳定意味着政治社会生活局面的安定和政府政策的连续性、相对稳定性,二者都是人们不断致力的政治价值目标。

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不是毫不相干的,二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有时候甚至互相冲突。

在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如何做到政治不断发展,同时又保持政治的稳定,使这两个政治价值目标并行不悖,这需要对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给与协调。

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政治发展是有利于政治稳定的,但不排除特定历史阶段、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对政治稳定会带来负面作用。

政治发展是政治体系自身的完善与进步,它能够促进政治生活朝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同时政治发展往往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而促进政治社会生活的稳定另外,政治发展意味着政治形态的变化,它会打破原有的政治结构,触及原有的利益格局,这样势必造成利益格局中的一部分人的利益受损。

如果不能对那些利益受损的人们给予引导、协调或补偿,很可能会激发他们的怨恨情绪,进而导致他们参与政治的扩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