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知识总结
物品质量知识点总结
![物品质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2cb0a5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77.png)
物品质量知识点总结一、质量管理1. 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组织对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和管理,确保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强调“预防胜于治疗”,通过预防控制和改进工作流程,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实施各项措施、监控效果、不断改进等。
2. 质量管理的原则(1)客户导向原则: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是质量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持续改进原则:不断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3)集体参与原则:全员质量意识,全员参与质量管理;(4)科学决策原则:依据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QMS)是组织为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制订、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
QMS的核心是质量保证,通过规范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工作程序、文件管理、内审、不断改进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和期望。
4. 质量管理工具(1)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包括内部质量成本和外部质量成本,通过对质量成本的分析可以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从而加以改进。
(2)PDCA循环:PDCA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改正,是一种不断改进的方法。
(3)质量功能展开(QFD):QFD是一种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特性和制程特性的工具。
二、质量标准1. 什么是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对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和特性进行详细规定,是衡量产品或服务质量水平的尺度。
质量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国际标准。
质量标准一般包括产品的性能、外观、安全、可靠性、耐久性、维修性等方面的要求。
2. 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标准的制定一般遵循以下程序:确定标准的需要和目的;收集分析技术资料和用户需求;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制定初稿;试用;修订完善。
3. 质量标准的认证质量标准的认证主要是指产品的质量认证和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通过对产品的检验、检测和对企业的管理体系的审核,检验产品的质量水平和企业是否具备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小学质量知识点总结
![小学质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ae345e5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c.png)
小学质量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质量质量是一个物体所具有的重量、大小、形状、颜色、硬度等各种特征的总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关于物体质量的概念。
比如说,我们称呼身体的质量为体重,用千克(kg)来衡量;我们用克(g)来衡量食物的质量,用升(L)来衡量液体的质量。
二、什么是重量重量是物体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我们称重物体时,需要用天平来进行称重,然后把物体放在比较轻的一端,然后放上标准砝码,直到天平平衡,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重量。
我们通常用千克(kg)和克(g)来衡量重量,其中1千克=1000克。
三、怎样进行质量的比较当我们需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时,如果它们的形状相同,我们可以直接用天平比较它们的重量;如果形状不同,我们可以用容量相同的量杯来比较它们的容量,然后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来比较物体的质量。
四、测量长度的方法1. 使用尺子:长尺、卷尺、卡尺等。
2. 使用长度测量仪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用长度计算仪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比如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等。
五、长度和面积的关系长度和面积是两种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面积来表示一个平面上的大小,例如,房间的面积、书本的表面积、花园的面积等。
测量一个平面的面积通常需要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然后用单位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来填补平面,通过填补的个数来求得平面的面积。
六、体积和容积的关系体积和容积也是两种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之间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容积来表示一个物体所具有的三维空间大小,例如,箱子的容积、水桶的容积等。
我们通常用升来表示容积,1升=1000毫升。
七、怎样进行质量和体积的比较当我们需要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时,通常可以使用天平来比较它们的重量,使用容积相同的量杯来比较它们的容积,然后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来比较物体的质量。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不相同,我们通常使用密度的概念来比较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关于质量的总结
![关于质量的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6f6e9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5.png)
关于质量的总结
质量是衡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的物理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以下是一些关于质量的总结:
1.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随着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千克(kg),常用的单位还有克(g)、毫克(mg)、吨(t)等。
3. 质量的测量工具是台秤、天平等,通过测量可以得出物体的质量。
4. 质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工业生产中需要控制产品的质量,生活中需要保证食品的质量等。
5. 质量与密度、体积等物理量有密切的联系,通过密度和体积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6. 质量是决定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牛顿第二定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7.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而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二者之间存在转换关系。
8. 质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量,如直接测量、间接测量、比较测量等。
9.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改变。
10. 质量与物体的惯性、引力等物理量也有密切的联系。
总之,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质量的概念、单位、测量方法以及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质量体系知识点总结归纳
![质量体系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c19b5f8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3.png)
质量体系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质量体系概述1. 质量体系的定义:质量体系是指组织为了实现产品或服务质量的目标,并通过质量管理活动来实施和维护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程序、政策、流程和资源的总体。
2. 质量体系的重要性:质量体系能够帮助组织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或服务符合客户需求和法规要求,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声誉。
3. 质量体系认证:质量体系认证是指组织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审核,证明其质量体系符合相关标准(如ISO 9001)的一种认可方式。
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1. ISO 9001标准:ISO 900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2. ISO 9001质量管理原则:ISO 9001要求组织遵循一系列质量管理原则,如客户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等,以实现持续改进和客户满意度。
3.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规定了一系列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以确保组织有效运行和不断改进。
三、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的定义: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技术手段,对产品或服务进行检验、测量、监控和纠正,以确保其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2. 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抽样检验、过程控制、统计过程控制、质量管理工具等,通过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3. 质量控制工具:质量控制工具包括流程图、直方图、散点图、因果图、控制图等,通过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手段,帮助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四、质量改进1. 质量改进的目标:质量改进旨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水平,减少缺陷和浪费,提高组织绩效和客户满意度。
2. 质量改进方法:质量改进方法包括PDCA循环、六西格玛、DMAIC等,通过系统性的问题识别、分析和解决,推动质量持续改进。
3. 质量改进工具:质量改进工具包括质量成本分析、5W1H分析、鱼骨图、Pareto图等,帮助识别问题根源和改进机会。
关于物体质量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物体质量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45e0f6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95.png)
关于物体质量的知识点总结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量大小。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性质,不随物体所在的地点、状态和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改变。
物体的质量是由其中的分子和原子的质量总和所确定。
在物理学中,质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它用来描述物体的惯性和引力。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ilogram, kg)。
国际单位制中,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定义为国际原子时钟中Caesium-133的多个原子的质量的1650763.73倍。
质量有时也以克(gram, g)来表示,1千克等于1000克。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统一使用千克。
质量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质量描述的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量大小,而体积描述的是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
不同的物体可以有不同的质量和体积。
质量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数量和密度,而体积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质量的测量可以通过天平、磅秤等工具进行。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它通过平衡物体的重力和弹簧力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原理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通过比较物体的重力和弹簧力的平衡来确定物体的质量。
不同的物体可以有不同的质量,质量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种类、数量和密度。
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会因为它所在的地点、状态和其他物体的变化而改变。
质量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可以用天平、磅秤等工具进行测量。
质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与物体的惯性和引力有关。
质量越大的物体,它的惯性就越大,即它对外力的抵抗能力就越强;质量越大的物体,它受到的引力也就越大。
质量的概念对于理解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有重要的意义。
在物理学中,质量还与能量有关。
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E=mc^2,物体的质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当物体发生变化时,它的质量和能量会相互转化,质量和能量的转化是守恒的,它们的总和是不变的。
总之,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量大小。
质量体系知识点总结归纳
![质量体系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23fe8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3.png)
质量体系知识点总结归纳质量体系是指企业为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建立和运行的一套规范、程序、流程和方法,以确保质量的可控性和持续改进。
下面是对质量体系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质量体系概述1. 定义:质量体系是企业为实现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建立和运行的一套规范、程序、流程和方法。
2. 目的:确保质量的可控性,实现持续改进,并满足相关法规和市场需求。
3. 构成要素: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质量记录等。
二、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1. 质量方针:企业的质量方针是为了指导企业实现质量目标而确定的方向和原则,要求明确、可执行并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
2. 质量目标:企业的质量目标是通过实现质量方针来达到的具体成果,通常包括质量改进、客户满意度、产品合格率等指标。
三、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1. 质量手册:是质量体系的基本文件,用于记录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组成要素和职责等基本信息。
2. 程序文件:是根据质量手册编制的详细操作规程,用于指导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流程,确保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四、质量流程与流程控制1. 质量流程:质量流程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常见的流程有检验流程、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客户反馈流程等。
2. 流程控制:流程控制是指对质量流程进行监控和调整,以确保流程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包括监测流程绩效、提出改进意见、制定纠正措施等。
五、质量记录与质量档案1. 质量记录:是对质量体系中进行的各种活动和操作进行记录的文件,包括检验记录、操作记录、不合格品记录等。
用于追溯产品的质量历史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2. 质量档案:是对质量活动和结果进行归档和保存的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等。
用于作为审核和考核依据,并支持追溯和法律纠纷解决。
六、内部审核与体系改进1. 内部审核:企业需要定期进行内部审核,以评估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质量知识总结
![质量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9643d7a1c7aa00b42acb04.png)
第一节质量一、质量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物体:占据一定空间,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的实物。
物质:泛指组成物体的材料,无形状和体积可言。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1公斤=2市斤=1Kg=500g)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测量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1、基本步骤(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四、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1、性质可分为特性和属性,特性(在外界条件变化较大时可以改变,但在变化不大时近似不变,如密度、沸点、熔点);属性(在外界条件改变时,直接不变。
如质量,惯性)2、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估计为50千克,一个鸡蛋的质量:60克(1市斤鸡蛋的个数大约8个);一只鸡的质量:2千克左右。
3、天平衡量平衡的意义:左盘中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物体的质量+游码的示数。
如:某同学在称一物体的质量时,错把物体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若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是100g,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为2g,则物体的质量应为()A.102gB.98gC.104gD.96g4、天平读数时一定先观察清楚这架天平的感量(即标尺的分度值),切记。
质量分析知识总结
![质量分析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fd665e9551810a6f52486de.png)
第一章1,质量的定义:(1)美美国质量专家朱兰对质量的定义是质量就是适用性(2)ISO9000的定义是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的内涵:质量是一种标准,一种承诺,一种系统。
3,真正质量特性:直接反反映用户对产品期望和要求的质量特性。
代用质量特性:间接反映真正质量特性的数据和参数。
4,产品质量特性:性能,实用性,可信性,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美观性。
5,工作质量与产品质量的关系:产品质量的好坏取决于企业工作质量水平的高低,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和基础,提高产品质量不能孤立地就产品抓产品质量,而必须从改进工作质量入手,在提高工作质量上下功夫,离了工作质量的改善,提高产品质量是不可能的。
6,质量,产量与效益的关系?答: 企业获利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以增加产量获得利润,即努力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以价廉来占领市场扩大销售获得较多的利润。
另一条稳固而持久的途径就是靠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以质量求利润。
但应该强调的是在一定质量水平下,质量愈高愈好,而无条件追求高质量是不足取的,所谓质量水平就是企业在考虑了用户的满足程度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情况下的产品质量状况。
质量水平的确定既要考虑产品销售价格的高低又要考虑企业和生产成本及收益,其最佳点可用质量水平曲线确定。
7,质量管理的发展历史?答:第一阶段质量检验管理阶段20世纪初至40年代第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二战时期至60代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8,全面质量管理定义?答:ISO8402:1994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9,全面质量管理特点?答:(1)全面管理的目标以适用性为标准(2)是“三全”的质量管理(全面的质量概念,全过程,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3)是企业经营中心环节的管理(4)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5)是一种突出质量改进的动态性管理。
质量常识知识点总结高中
![质量常识知识点总结高中](https://img.taocdn.com/s3/m/364cbf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4.png)
质量常识知识点总结高中一、什么是质量?质量是指物体所具有的一种固有的性质,是表示物体在相同条件下与其他物体相比之下所具有的独特属性。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质量的重要性和意义1. 社会意义质量是产品或服务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2. 科学意义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
在科学研究和实验中,对质量的准确测量和控制是获取准确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
3. 生活意义质量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三、质量管理的原则1. 客户导向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目标。
只有满足客户需求,产品和服务才能得到认可和信任。
2.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该对工作的质量负责。
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够形成质量管理的整体合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3. 系统化管理质量管理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质量目标、质量手册、作业程序和工作指导书等,通过系统化管理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4. 过程控制质量管理需要通过过程控制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包括原材料的采购、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的检验和客户反馈等环节,通过过程控制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性。
5.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通过不断地对管理体系和工作流程进行改进,从而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只有不断地改进,才能够跟上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变化,保持竞争力。
四、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 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方法,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四个环节。
通过PDCA循环可以周期性地开展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质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d1cf6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9.png)
物质的质量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质量概念1. 物质的质量是指物体内在固有的属性,是物体所具有的重量。
2. 物质的质量可以通过称量的方法来测定,常用的单位有千克、克等。
3. 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即在封闭系统内,物质的质量不会增加或减少,只会发生转化。
4. 物质的质量与其分子结构、化学成分和密度等有密切关系。
二、物质的质量测量1. 秤量方法:通过天平、砝码等工具来进行物质的质量测量。
2. 电子秤量:通过电子天平等高精度仪器来进行微量物质的质量测量。
3. 流体比重法:通过将物质置于浮于液体表面,并测定液面位移来确定物质的密度和质量。
4. 体积法:通过测量物质的体积和密度来计算其质量。
三、物质的质量特性1. 不变性: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质量不受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
2. 可加性:不同物体的质量可以加总,形成新的物体。
3. 可分性:物质可以分成微小的部分,每一部分仍具有原物质相同的质量。
4. 惯性:物质质量表现出对外力作用的抵抗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四、物质的质量与能量的关系1. 质量-能量等价原理:根据爱因斯坦的质量-能量关系公式E=mc^2,质量与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 核能:核反应中的质量变化可以释放巨大的能量,如核聚变和核裂变。
3. 质能关系:在物体运动中,其质量和速度的变化会引发能量的变化,即质能关系。
五、物质的质量与化学变化1.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保持不变。
2. 化学平衡与质量:在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例保持稳定。
3. 化学反应的质量计算:通过化学计量关系,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六、物质的质量与热学过程1. 物质的比热容:不同物质由于其分子结构、化学成分不同,其比热容也不同,比热容是物质在单位质量下,温度升高1摄氏度,所需吸收的热量。
2. 热量和物质质量的关系:温度升高或者降低时,物质的热量变化与其质量有直接关系,Q=mcΔT。
质量知识总结报告范文(3篇)
![质量知识总结报告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6b7646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8.png)
第1篇一、前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更好地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提升产品质量,本报告对质量知识进行总结,以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质量基本概念1. 质量定义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质量不仅包括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服务过程的质量。
2. 质量特性质量特性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需要)的特征和特性。
质量特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性能:产品或服务满足使用目的的能力。
(2)适用性:产品或服务适应不同使用条件的能力。
(3)可靠性:产品或服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和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4)安全性:产品或服务在使用过程中,对人身和环境安全的保障能力。
(5)经济性: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与使用效果的比值。
二、质量管理基本理论1. 全面质量管理(TQM)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
它强调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要求全体员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共同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2. 质量管理体系(QMS)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实施、维护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是ISO 9001标准。
3. 质量控制(QC)质量控制是指通过预防、检查和纠正措施,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过程。
4. 质量保证(QA)质量保证是指为使顾客确信产品或服务质量满足规定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三、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要点1. 确立质量方针和目标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发展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按照ISO 9001标准,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组织结构、职责、程序和过程。
3. 质量教育培训加强员工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员工质量技能,确保全体员工都能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工作。
质量意识的知识点总结
![质量意识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3b4389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ce.png)
质量意识的知识点总结一、什么是质量意识质量意识是指企业与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质量问题的认识、态度和行为。
具体来说,质量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质量的重视:对产品质量的认识和重视是质量意识的核心。
企业和个人必须意识到,只有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满意,从而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2. 对质量问题的责任感: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和个人会自觉承担起保证产品质量的责任,不推卸责任,不敷衍了事,对质量问题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3. 对提升质量的追求: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和个人会不断追求提升产品质量的目标,不满足于现状,时刻保持对质量的警惕和追求。
4. 对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和个人会深刻理解并认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质量管理活动,为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而努力。
5. 对改善质量的行动: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和个人会通过行动来改善产品质量,例如加强职工培训、优化生产工艺、强化质量检验等。
6. 对客户需求的理解: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和个人会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将客户需求作为提升产品质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为什么要培养质量意识培养质量意识对企业和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培养质量意识的重要性:1. 提升产品质量:培养质量意识可以帮助企业和个人认识到产品质量对企业和客户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2. 降低成本:通过提高质量意识,可以减少产品与服务的缺陷及产品与服务质量所造成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增强竞争力:质量意识强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更好地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树立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占有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4. 增强客户满意度:培养质量意识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提高客户忠诚度,最终实现客户口碑传播和业务持续增长。
5. 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培养质量意识有助于企业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树立优质品牌形象,更好地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如何培养质量意识培养质量意识需要全员参与,包括企业领导、员工和个人。
质量常识知识点总结
![质量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c3e96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9.png)
质量常识知识点总结一、质量管理1. 质量管理概念质量管理是指在整个产品或服务的生命周期中,通过计划、控制、保证和改进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以实现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过程。
质量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它贯穿于组织的全部活动之中。
2. 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管理的原则包括客户导向、领导力、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方法、持续改进、事实依据决策和互惠关系等。
这些原则是质量管理活动的指导方针,有助于组织实现质量管理的有效运作。
3.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通过规定的质量政策、目标、流程和程序等,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符合要求的一个组织框架。
常见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
二、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概念质量控制是指通过实验、检验、测量和评价等手段,对产品或服务进行监督和控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的管理活动。
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避免和减少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缺陷。
2. 质量控制方法质量控制方法包括统计质量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控制等。
其中,统计质量控制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通过抽样检验和过程控制图等手段,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过程质量控制强调通过优化产品生产流程和控制参数,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产品质量控制则侧重于对成品或服务的检验和评价,以确保产品或服务质量符合要求。
三、质量保证1. 质量保证概念质量保证是指通过规范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检验等手段,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保证的管理活动。
质量保证旨在确保产品或服务从设计、生产到交付的全过程中,质量符合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
2.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一个组织内部的规范和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框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指导书等。
常见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ISO 9000系列标准,其包括了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0(质量管理基础和词汇)、ISO 9004(质量管理体系的综合指南)等。
质量知识的管理总结
![质量知识的管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9dc112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8.png)
质量知识的管理总结一、引言质量知识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组织、策划、控制和改进,以确保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质量要求的满足。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注重质量知识管理。
从品质控制到持续改进,质量知识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质量知识管理作一总结与归纳,包括概念、原则、方法、应用及未来展望等方面。
二、质量知识管理的概念质量知识管理是管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概念,它指导着企业如何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行管理。
质量知识管理不只包括传统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还包括在质量保证、质量策划和质量管理方面的各种活动。
通俗地讲,质量知识管理是通过有效的组织和规划,以确保生产和服务过程中质量要求的满足。
三、质量知识管理的原则1. 客户导向原则:以客户需求和满意度为中心,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2. 领导承诺原则:企业领导层必须把质量知识管理看作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亲自参与并承担质量管理的责任。
3. 全员参与原则:强调企业全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感,通过培训和激励机制,激发员工对质量的关注和投入。
4. 过程管理原则:关注生产和服务的整个过程,强调预防胜于治疗,通过分析和改进流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5. 数据驱动原则:通过数据和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和改进,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质量知识管理的方法1. PDCA循环:PDCA即Plan-Do-Check-Act,是质量知识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
在这一循环中,企业首先制定计划,然后执行计划,接着检查执行效果,最后对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一循环的过程不断重复,帮助企业实现持续的改进。
2. 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质量知识管理的核心方法之一。
企业需要从不断反馈中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和改进,并确保不断提高生产和服务的质量。
3. 统计分析:通过对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识别生产和服务的问题,找出问题根源,为改进提供依据。
质量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归纳
![质量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8a8ed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5.png)
质量工程师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质量概念1. 质量的定义和特点2. 质量管理的历史和发展3.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4. 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素和关系5. 以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二、质量管理体系1.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2. ISO9000系列标准3. 质量管理体系的规划、运行和改进4. 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价5.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与文档控制三、质量工具与方法1. 质量管理的基本工具2. 质量规划、控制和改进的方法3. 质量成本和效益的分析4.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和工具5. 高效能团队的建立和管理四、产品质量控制1. 产品质量的特性和影响因素2. 产品质量评价的方法和指标3. 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 产品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和手段5. 基于过程管理的产品质量控制五、供应商质量管理1. 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2. 供应商选择和评价的方法与手段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作4. 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风险及控制5. 供应商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六、质量风险管理1. 质量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质量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和工具3. 质量风险的分析、控制和应对4. 质量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5. 质量风险管理的案例分析和思考七、质量改进与创新1. 质量改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质量改进的效益和成本3. 质量改进的策略和实施4. 创新对质量管理的影响5. 创新思维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八、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1. 质量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2. 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标准的关系3. 质量问题与法律责任的界定4. 质量问题应对的法律风险5. 质量诉讼的预防和处理九、质量数据分析与决策1. 质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质量数据的分析方法与技术3. 质量数据的决策支持4. 质量数据分析与绩效评价5. 质量数据分析的案例研究和实践十、质量故障分析与预防1. 质量故障的概念和特点2. 质量故障的诊断与定位3. 质量故障的分析方法与技术4. 质量故障预防的原理和方法5. 质量故障分析与预防的案例与实践有了以上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质量工程师可以更好地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质量物理知识点总结
![质量物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c909b4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eb.png)
质量物理知识点总结1. 质量的概念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的性质。
它是物体所含有的物质的量的度量。
质量是一种基本物理量,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质量是一个物体的固有属性,不会因为物体所处的环境而改变。
质量是一个标量,即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2. 质量的测量质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测量。
天平利用物体的重力与支撑力之间的平衡关系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天平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端放置待测物体和标准砝码,然后调整天平直到两端平衡,从而得到待测物体的质量。
除了天平,还可以使用其他的测量方法来测量质量,比如利用弹簧秤来测量质量。
弹簧秤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物体所受的弹簧力的大小来得到物体的质量。
3. 质量的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指出在任何系统中,封闭系统的总质量,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是不变的。
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化学反应、核反应等过程中得到证实。
在这些过程中,原始物质的质量与反应产物的质量之和是相等的。
4. 质量与能量的关系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等价关系,这是质量能量转换原理的基础。
爱因斯坦提出了质量能量转换公式:E=mc^2,其中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
根据这个公式,质量可以转化为能量,而能量也可以转化为质量。
在原子核的聚变和裂变等过程中,质量产生了能量的转化。
这种能量转化的过程被广泛应用在核能发电、核武器等领域。
5. 质量的相对性根据相对论的理论,质量是依赖于物体的运动速度的。
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更大。
在宏观物体的运动中,相对论的效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在微观粒子的运动中,相对论的效应将变得非常明显。
总结:质量物理是一个研究物质和能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涉及到质量的概念、质量的测量、质量的守恒定律、质量与能量的关系等知识点。
通过本文的总结,希望能够对质量物理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质量方面知识点总结
![质量方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1f2368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8.png)
质量方面知识点总结质量管理是指通过管理过程和方法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的工作。
在现代企业中,质量管理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将对质量管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1.1 质量的定义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的概念涉及产品的功能、可靠性、性能、耐用性、外观、成本以及客户服务等方面。
1.2 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管理活动和方法来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目标,并持续改进和提高质量水平的过程。
1.3 质量管理的目标质量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降低成本,满足客户需求和期望,提高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市场地位,实现持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质量管理的原则2.1 客户导向质量管理的首要原则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来赢得客户。
2.2 全员参与质量管理需要全员参与,每个员工都应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负有责任,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
2.3 过程方法质量管理应该以过程为基础,通过对质量管理过程的控制和改进,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4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需要持续改进,通过不断地发现和纠正问题,来提高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2.5 事实决策质量管理应该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决策来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2.6 供应商关系质量管理需要和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努力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三、质量管理体系3.1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一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它包括质量管理要求、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等内容,是全球范围内最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3.2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六西格玛是一种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方法,它通过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等步骤,来降低缺陷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3.3 TQM全面质量管理体系TQM是一种以全员参与和持续改进为基础的质量管理方法,它包括领导力、客户导向、过程管理、改进和创新等要素,旨在实现全面的质量管理。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3147d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4.png)
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个基本属性,是描述物体惯性、对运动的抵抗能力以及与其他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程度的量。
质量守恒定律是描述在封闭系统中,物体的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物理定律。
质量的定义和单位
-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引力特征的度量。
-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为千克(kg)。
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 质量守恒定律是基于封闭系统的条件,即系统内所有物体与外界无物质交换的情况下成立。
- 质量守恒定律也适用于能量转化的情况,因为质量与能量是相互转化的。
质量守恒定律的具体规律
-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体的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不随时间变化。
- 当一个物体离开封闭系统或进入封闭系统时,封闭系统总体的质量仍然保持不变。
- 当物体发生化学反应、燃烧等变化时,物质的质量可能发生变化,但系统总体的质量仍保持不变。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 质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和化学领域的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和工程设计中。
- 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 在工程设计中,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确认系统中的质量流动及其影响。
以上是关于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八上质量知识点总结
![八上质量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1085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4.png)
八上质量知识点总结一、质量的概念和性质1、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惯性和重量的度量,用m表示,单位是千克。
2、质量的守恒性:在物体发生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时,物体的质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3、质量的比较:物体的质量大小可以通过天平进行比较测量,比较时要用相同单位的物体进行比较。
4、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5、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决定了物体的惯性,是其他物理量的基础。
二、质量的测量1、使用天平进行质量测量:天平是一种用来比较物体质量大小的仪器,它利用物体的惯性作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天平的使用方法:首先将天平调平,然后将待测物品放在天平上,并在另一边放置与之相同质量的砝码,使天平处于平衡状态,然后将砝码的质量记为待测物品的质量。
3、天平的精度:天平的精度取决于天平的刻度精确程度以及使用方法,通常情况下,天平的刻度越小,精度越高。
三、质量的变化1、物体的质量不变定律:无论物体经历怎样的变化,其质量都是保持不变的,这就是物体的质量不变定律。
2、物体的质量增加:物体的质量增加可以是由于物体吸收了其他物质,也可以是由于物体发生了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物体的质量减小:物体的质量减小可以是由于物体失去了一部分物质,也可以是由物体发生了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物体质量变化的原因:物体质量的变化主要是由于物体内部结构的变化或者物质的流失。
四、质量的计算1、质量的计算公式:质量计算公式为m = ρV,其中,m表示质量,ρ表示物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的体积。
2、质量的计算方法: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来计算物体的质量,也可以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加速度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五、质量的应用1、质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是研究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例如质量是物体的惯性特性的体现。
2、质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质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量,例如我们购买东西时要根据其质量来选择,我们制作物品时要根据其质量来决定使用的材料等等。
质量的定义知识点总结
![质量的定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396c7f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6.png)
质量的定义知识点总结一、质量的概念和含义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是物体所具有的重量、体积、形状、结构等物理特征的总和。
它是物体特有的属性,决定了物体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
质量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是物体所具有的固有的、与物质本身相联系的属性。
简单来说,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重量和各种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汇总。
二、质量的重要性1. 保障产品质量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
产品的质量差,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销售业绩下降。
而产品的高质量则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稳定客户,从而赢得好的口碑。
2. 促进经济发展质量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国际市场上,高质量产品更容易受到认可和接受,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而且,高质量产品的进口和出口都会带来更多的收入。
因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3. 保障人民生活品质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品质。
低质量产品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而高质量产品会为人民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提升生活品质。
三、质量的特点1. 相对性质量是相对的,不同的物体,不同的人对质量的要求和认识都有所不同。
2. 可比性质量是可比的,不同物体的质量可以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法可以采用天平、其他称量仪器等。
3. 不变性质量是不变的,只要物体不经过外力的作用,其质量是不变的。
这也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假设。
4. 可测性质量是可以被测量的,可以借助称量仪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称量是一个物质质量的重要方式。
四、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 管理方法(1) PDCA循环PDCA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改善(Action)四个阶段的循环。
这是一种管理方法,通过循环的方法来实现持续改进。
(2) Six SigmaSix Sigma是一种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来最大程度地减少质量缺陷。
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提高质量水平,减少浪费,并提高效率。
2. 工具(1) 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包括了直方图、统计图、因果图、散点图、Pareto图、流程图和控制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知识总结
质量三字经
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质量概念“三个阶段”:符合性质量的概念,适用性质量的概念,广义质量的概念
质量检验“三种形式”: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实物检验,派员进厂(驻厂)验收质量检验“三种时机”:进货或来料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或成品检验
质量检查“三种方式”:抽样检验,全数检验(百分之百检验或产品筛选),免检
质量检查“三个项目”:外观,尺寸,性能
质量“双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
首检,巡检,末检
首件“三检制”:工人自检,班组长复检,检验员检验
不合格品“三种缺陷”:严重缺陷(CR),主要缺陷(MA),次要缺陷(MI)
不合格品“三种处理方式”:返工返修,让步接收或降低,报废或拒收
质量“三不”:不接受不合格产品、不制造不合格产品、不移交不合格产品
质量“三按”:按图纸,按工艺,按标准。
质量“三员”:产品质量检验员,质量第一宣传员,生产技术辅导员。
质量“三满意”:服务的态度员工满意,检验过的产品下工序满意,出厂的产品客户满意。
质量事故“三分析”: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分析事故的危害性,分析应采取的措施。
质量事故“三不放过”:原因不明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体系运行“三种态度”:扯淡、扯皮、吹牛逼
体系人员的“三种工作状态”:撰写流程、评审流程、流程稽核
质量工程师的“三种工作状态”:分析异常、编写8D、检讨会
质量总监的“三种工作状态”:谈话、开会、看邮件
质量部的“三种情况”:哪都瞎掺和、投诉就找你、审核就牵头
检验员的“三低”:工资低、职位低、过错不低
总经理的“三种质量承诺”:支持你、奖励你、狠罚他
外审员的“3种职业病”:你策划了吗?你验证了吗?你关闭了吗?
作业指导书的“三种情况”:不知在哪!没人查看!看了白看
质量员“三状态”:出现问题------救火消防员状态;
纠正问题-----到处求人状态;编写客户7步法报告----忽悠不赔钱状态
质量人的“三心”:责任心,细心,平常心
品质管理“发展三阶段”:质量检验阶段(QC)、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TQM)
品质控制“三阶段”:来料、制程、出货
品质“严把三关”:进料关、生产关、出厂关
品质管理“三现”:现场、现物、现时
品质检验“三种方法”:全检、抽检、免检
品质判别“三种结论”:合格、特采、拒收
品质抽样检验“三种方式”:一次抽检、二次抽检、多次抽检
品质管制“三个阶段”:品质开发、品质维持、品质突破
品质“三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失败成本
品质管理“三注重”:注重过程、注重预防、注重细节
品质控制“三方法”:自检、互检、专检
品质检验“三方法”:首检、巡检、终检
品质管理“三不放过”:不查清原因不放过、不追查责任不放过、不落实改善措施不放过
品质管理“三追求”:追求零缺陷、追求零差错、追求零投诉
品质管理“三颜色”:红色(不合格)、黄色(返工/返修)、绿色(合格)搞质量的“3种死法”:
累死--真心真意的去搞质量;
闲死--弄虚作假的去搞质量;
怨死--只要出了问题,就是质量问题。
质量口诀、QC七大手法口诀
查检收数据
管制防变异
直方显分布
柏拉抓重点
散布找相关
层别找差异
特性找要因
5S管理推行口诀
整理: 需与非需、一留一清
整顿: 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 美化环境、拿来即用
清洁: 形成制度、贯彻到底
修养: 遵守制度、养成习惯
审核员行为规范口诀
遵纪又守法,专业声誉佳。
乐于助他人,不把海口夸。
超然利益外,保密是行家。
送礼不能要,流言不转达。
不损注册名,不一人事两家。
企业现场管理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
不是检验出来的,
是设计出来的,习惯出来的!
没有质量的产量,等于犯罪。
产品质量,要记心上;
看清标准,找对方向;
首样要齐,指引莫忘;
注意方法,轻拿轻放;
重视自检,用对包装;
写准标签,及时入仓。
ISO 9001:2015 顺口溜
环境分析SWOT,期望识别建清单范围确认见文件,不适条款要说明过程方法画乌龟,乌龟图中加风险必要情况留文件,保留证据仍必要领导作用增加多,共计列明有十个方针制定仍不变,需要多于他人享岗位职责仍要明,管代虚职已删除但需分到相关人,这个工作要做好风险策划飞马好,标准未给明方法目标策划依过程,目标执行有方案变更策划有点虚,最好回到乌龟图资源提供五大类,人机环测无大变知识管理是新增,环境管理三方面社会物理心里明,最难管控是人为管理知识靠积累,多从失败学经验把它弄成教材库,能力意识分别列能力提升看注解,意识提升建文化沟通管理更明确,内外沟通需确定五个方面要到位,促使沟通效率佳文件管理变化大,创建更新评审批更多关注电子化,访问泄密是重点单证表卡需保留,作为证据很重要其实概念有点虚,单证表卡是基础应多统计和分析,数据分析才有益顾客要求先沟通,事前事后要做好顾客财产要处置,必与顾客沟通妥关系重大有应急,应急措施也沟通顾客要求搞明确,组织大家来评审评审不过要沟通,评审可行下任务要求变更大家知,这样评审有价值设计开发调整大,输入控制和输出评审验证和确认,要做设计和开发首先应做策划表,明确阶段和分工输入增加两个点,设计飞马是一个标准规范又一个,控制使用组合拳具体情况自己定,输出没有新创意D条表述真拗口,特殊特性理解了D条就是这个理,设计更改DCN
变更控制有风险,应有授权才执行
设计条款留证据,这些经验可复制
外部供方范围广,物料服务和工艺
这些过程都控制,确保顾客要满意
如何控制评风险,措施多样自己定
一般分为三阶段,事前评审要把牢
事中也要多稽核,事后策划去验证
绩效评估是方法,此法关键靠沟通
不要做来自己看,多开大会晒绩效
保证此法更有效,外部供方是一家
信息充分很必要,一一明确告诉他
生产服务变化小,几个条款合并了
过程受控加防错,其他就是五要素(人、机、料、法、环) 标识管理无变化,外部财产分两份
顾客供方都的管,防护内容看注解
污染传送新概念,交付活动完成后
多多关注五大点,法规寿命是范围
实际和潜在失效,应该理解为程度
更改控制ECN,日本鬼子新叫法
4个M一个E,风险授权应关注
产品服务要放行,应按策划去验证
未完验证不交付,保留证据便追溯
验证得到不合格,报告顾客有新意、其他方法同旧版
监视测量有方案,明确对象和时机
执行监视和测量,结果报告领导层
顾客满意无变化,这里不再多啰嗦
监视测量有结果,这些结果要评价
以便证实两大性,符合有效要证实
评价也可找改进,改进方案往下看
内部审核按过程,检查表编制有学问
输入输出显过程,PDCA融入中
管理评审要求高,环境风险都得评
经营会议相结合,这个会议才有效
改进机会多的是,没人关注走死路
创新已是风向标,重视不足倒闭掉
预防措施已删除,两点思想仍旧在
一是可否制度化,二是可否教材化
如果措施都两化,公司管理现代化
纠正措施没变化,风险仍要关注啊
标准处处讲风险,不知你是怎么看
这次修订有点虚,其他体系都有之
只是做了大杂烩,估计执行仍困难
因为没有讲文化,没有文化何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