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论:第十一章中学物理复习教学
九年级物理上全套教案
西华附属实验学校200 年 月 日九年级 物理(上)教案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温度与温度计(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熟悉使用温度计的过程,掌握它的使用方法。
3、体会对温度进行准确测量的必要性,养成采集科学准确数据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摄氏温度的规定。
【教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热现象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大家在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就属于热现象。
我们生活中都用哪些词来形容物体的冷热程度。
开水和烧红的铁块都很烫,但它们烫的程度又有很大的区别。
所以,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一.温度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标的规定:3、读法:5℃读:5摄氏度;-5℃读:负5摄氏度或零下5摄氏度。
二.温度计1、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2、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3、体温计量程:35℃至42℃,分度值是0.1℃测体温前,为什么要拿着体温计用力下甩?(因为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4、实验室:分度值是1℃5、寒暑计:分度值是1℃三.热力学温度(T=t+273K)四.正确使用温度计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2.使用时应:(估、放、读、取)(1)估:首先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选取合适量程的温度计(2)放: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得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
(3)读: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4)取:。
学生实验(略)拓展:不准确温度计的计算。
【作业】:第一节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教学目标】1、通过对水的熔点和沸点的科学探究,熟悉科学探究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2、让学生体验水的三种状态,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835物理教学论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物理教学论》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35)学院名称(盖章):教育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2010年10月26日《物理教学论》科目大纲(科目代码:835)一、考核要求为了使未来的物理教师能够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参加教育硕士考试的考生来讲,应该具备基本的物理教育教学理论以及了解当前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情况。
本科目的考试要求考生掌握:中学物理课程在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以及中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中学物理教学的内容、过程、原则、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中学物理实验、概念、规律、练习和复习教学的基本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中学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教学评价等的相关理论和基本的教学技能,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考核评价目标1、了解科学素养的内涵、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学目标和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2、熟悉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和基本原则。
3、了解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掌握常用的教学方法。
4、熟练掌握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练习和物理复习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学要求和教学过程。
5、掌握初步的进行指导中学物理实践活动的技能。
6、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常用方法,能够独立的编制试卷,了解课堂评价的基本方法。
三、考核内容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第一节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概述物理课程对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作用中学物理课程目标第二节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学习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过程,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物理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三节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发展对物理学自身及其与其他学科和经济、社会关系的认识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参与实践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深化认识和探索自然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第一节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概述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第二节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认识和发展统一的过程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是多个系统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第三节中学物理教学原则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原则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的原则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实际的原则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第一节常用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模式自学-讨论模式探究模式课题研究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第二节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法第三节常用教学策略一、概念转变策略二、任务驱动策略三、图示策略四、分层教学策略第四章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一节物理教学资源概述物理教学资源的概念物理教学资源的特点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第二节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物理教科书的使用其他物理文本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三节实验室及多媒体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室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第四节生活与社会环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的特点二、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三、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的利用四、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开发的一般方法第五章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第一节教学涉及的原则和内容教学设计的原则教学设计的内容第二节模块和单元教学设计模块设计单元设计第三节如何进行说课一、说课的内容二、说课的要求第六章物理实验教学第一节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中学物理实验的分类第二节演示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演示实验教学中的观察指导策略第三节学生分组实验教学一、基本仪器使用训练性实验的教学要求二、验证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三、探究性实验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第七章物理概念教学第一节物理概念的特点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大量的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第二节学生的前概念关于前概念的研究成果针对前概念的典型教学策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第三节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学会运用概念第四节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建立物理概念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第八章物理规律教学第一节物理规律的特点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第二节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明确物理规律所研究的主题,以及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与科学方法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节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境,形成科学问题二、实施科学探究,促进知识建构三、讨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意义四、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物理练习教学第一节物理练习的作用和形式物理练习在教学中的作用物理练习的形式第二节解答物理计算题的策略第三节物理练习教学练习教学的基本要求习题教学的基本程序第十章中学物理复习教学第一节物理复习的意义巩固知识,减少遗忘系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结构总结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第二节复习的种类和方法复习的种类物理复习教学的方法第十一章中学物理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特点和作用实践活动的特点实践活动的作用实践活动的组织和设计实践活动的组织要求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及其指导课题研究的指导课题研究的目的课题研究的特点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课堂研究的指导第十二章物理教学评价有关评价的几个基本概念评价测量与测验几个基本的教育统计量物理测验的评价指标常用的评价方法观察法问卷法成长记录法测验法日常即时性评价物理测验的编制确定测验目的指定编题计划确定试题的形式选编题目集合成测验试卷将测验科学化、标准化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
农安县第八中学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章末小结与提升分层精炼 沪科版
章末小结与提升小粒子与大宇宙1.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温度越高,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热熔胶是一种在常温下为固态的黏合剂,使用时先用热熔胶枪加热使其熔化,再凝固来黏合物体。
用如图所示的一款热熔胶枪给热熔胶加热时,会闻到熔胶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
热熔胶被胶枪挤出,并“粘”在物体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3.随着科技的进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正逐步得到证实。
如图a、b、c、d四点分别表示处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长蛇座四大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与它们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由图可知,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越快;可推知宇宙处在膨胀之中。
4.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下列关于这个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原子核带负电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C.电子静止在原子核周围D.原子核占据了原子内大部分空间5.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 C )6.静置的密封容器内只有氢气,若以“○”表示氢气分子,如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氢气分子分布的是( A )7.2019年四月以来,甘肃省大部分地区遭遇强沙尘天气,空气质量指数AQI爆表,AQI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PM2.5、NO22分子、电子、原子核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2分子→原子核→电子B.NO2分子→PM2.5→原子核→电子C.NO2分子→原子核→PM2.5→电子D.NO2分子→原子核→电子→PM2.58.如图所示,在玻璃注射器内吸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然后排出内部的空气,并用橡皮塞封住注射孔。
这时人无论怎样用力推动活塞,也难以使其体积发生微小的变化。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说明该液体压缩成固体了,所以体积不变B.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很难被压缩C.说明该液体分子的体积大,很难被压缩D.说明液体分子间有引力,所以很难被压缩9.如图所示是氦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其核外有两个电子绕核旋转,请你在图中用“ ”表示质子,根据电子数在相应位置画出数量对应的质子。
海港区第一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七探究_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案新版北师大版8
七、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们周围的物质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缘体;2.知道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和超导现象。
过程与方法能从实验结果定性得出导体电阻与其长度、粗细和组成材料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从实验结果得出导体的电阻与长度、粗细、材料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思想设计需要的实验方案教学流程一、情境引入回顾: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之前学习过有关电阻的内容。
电阻概念: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二、知识精讲常温下导体的电阻从生活中观察,会发现常见的导线多是铜芯或铝芯,而很少用铁芯、有的导线芯比较粗、不同规格的灯泡,有的灯丝短,有的灯丝粗些,有的灯丝细些等等这些很多,而把它们接入电路中,最后灯泡的亮度不同,说明了它们的电阻不同,那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电阻的大小呢?现在我们来做实验来探究一下有哪些因素是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的。
提出问题: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猜想与假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设计实验:1.器材:电流表、灯泡、锰铜、镍铬2.思考:①如何“显示”电路中电阻的大小?②用什么物理方法探究?③如何设计记录表格?既可比较灯的亮暗,也可比较电流表的示数比较电阻大小实验表格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1.探究电阻的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再研究当导体的材料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观看视频和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与材料有关。
2.探究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在本研究中应该控制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再研究当导体的材料发生变化时,导体电阻的变化情况。
观看视频和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实验结论:当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划5篇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划5篇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划精选5篇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划怎么写?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基础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带来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划。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计划2023精选篇1一、复习目的: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重点: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反射定律,各物态变化的条件,电路连接等。
)2、重点实验(如温度计的使用、水的沸腾、晶体的熔化、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串联和并联)、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
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习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
五、具体措施:(一)学生建知识树: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物理课是以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主要为声学、光学、物态变化、电学四个单元。
教学过程中,一般都采用“段段清”的做法,物理复习则应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对每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和训练,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系统的知识体系,训练和提高所规定的能力。
(二)典型例题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训练是复习课的主要教学活动形式。
那些题海战术、机械性重复训练是训练中的弊端。
而平时教学中学生接受学习的机会不均匀,出现了知识上的差异,因此在复习每一个单元时,教师因根据平时教学中所掌握的情况,出典型例题。
首先,让学生看书和已做过的的试卷,使学生对已选定的知识有一个记忆的复苏,其次,教师引领学生逐一复习各个知识点,然后,通过资料加强学生训练,训练中要注重于重点,适当采用一些例题精讲,突破难点,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突出重点。
北湖区第三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1 杠杆教案 教科版
1.杠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2)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探究每2人一组实验,要求讨论如何设计这个实验。
讨论实验步骤。
步骤如下:(1) 将杠杆挂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在水平位置平衡( 静止 ) ;若不是,可调节平衡螺母,使之水平平衡。
此处可提问: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学生回答不出,可要求课后思考。
(2) 在杠杆支点的左边挂一定量的钩码,在支点右边也挂上钩码,直至杠杆平衡为止。
(3) 重复多做几次平衡实验,得到不同数据。
(4) 将数据记录下来,分析得出结论。
记录的是杠杆上的格数,如果不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臂长就不等于格数×格长了。
开始实验,完成探究任务。
老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完成实验后,任意选择五组,请组中作记录的学生将结果投影到屏幕上。
将五组中的实验数据任意各取一组填入表格中,讨论可得到什么结论 ( 杠杆平衡的条件 ) 。
教师可提出各种猜想,加减乘除关系都可。
可能有学生得到其他关系式,但不适合所有数据,因此它不是杠杆平衡条件。
学生分组认真探究,将结果填入自己设计好的表格中,同时对得到的结论进行分析、讨论。
对公式进行变形可以得到比例式,它的含义是:如果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那么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学生:动力×动力臂 = 阻力×阻力臂。
【课堂练习】1.画出下图中F'和F"的力臂,并比较杠杆平衡时F'与F"的大小.2.下图所示杠杆,OA 长20cm,AB长60cm,现在A处挂一重200N的物体,若使B 处的弹簧秤示数最小,弹簧秤的方向怎样?弹簧秤的示数是多少?练习,理解。
三、杠杆的分类由杠杆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当力不等时,对应的力臂也不等。
中学物理教学论 物理概念、规律教学
第六章物理概念、规律教学教学过程是体现课程理念、实现课程目标的一种创造过程。
根据初中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是本章需要阐述的内容。
近几年来国外理科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强调在理科课堂里加强科学探究的教学。
下面的图片是在美国近期出版的初中科学和高中物理教材中突出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
第一节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科学探究教学的案例科学探究的教学对广大中学物理教师和即将加入物理教师行列的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学习的内容。
在此列举几个物理课程标准中的典型案例。
1.速度——比较物理运动的快慢说明:定性地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一般有两种方法:同时启动两小车向同一方向前进,看哪一辆小车跑在前面;在桌上划两条线,同时启动小车,看哪一辆小车经过两道线所用的时间短。
定量地比较小车运动的快慢,应当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对应该路程的时间,可以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来比较,即用每秒钟经过的路程来比较。
这个值越大,表明运动得越快。
也可以用通过单位路程需要的时间来比较,如用通过 1 米需要多少时间来比较。
这个值越小,表明运动得越快。
案例评析这是一个通过探究过程形成概念的案例。
它有如下特点:⑴运用玩具小车来探究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趣味性比较强。
⑵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定性比较到定量比较;从相同时间或相同路程,到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逐步地构建对速度概念的认识,并学习形成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⑶本案例介绍了一种实验卡的形式,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
需要说明的是,案例中情景的设置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例如,可以用纸片下落替代小车运动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为保持纸片水平释放后平稳地下落,可将正方形纸片的四边折转90°角。
让两张不同的纸从同一高度下落,再让它们从不同高度下落,想想如何比较它们的快慢。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一章《11.5机械效率》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一章《11.5 机械效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机械效率的讨论和计算方法;3.了解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重点1.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机械效率的讨论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内容1.机械效率的定义;2.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3.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提问学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并引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0分钟)教师通过板书或投影,向学生讲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并介绍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重点让学生明确机械效率是用来衡量机械能转化利用程度的指标。
步骤三:实例分析(15分钟)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教师向学生展示机械效率的计算过程和方法,并引导学生理解机械效率的计算步骤。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械效率来判断机器的效率高低。
步骤四:讨论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
通过互动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机械效率与摩擦、材料、能量转换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步骤五:练习与总结(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计算机械效率,并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最后,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节能减排。
五、教学资源1.PowerPoint演示文稿;2.教学板书;3.钢笔、讲义。
六、教学评估1.学生课堂参与情况;2.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合作情况;3.学生的练习和作业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例分析和讨论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同时,在练习与总结环节,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辅导,及时纠正学生对机械效率理解的错误,并加强学生对节能减排的重视。
整体上,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但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高级中学物理机械振动知识点汇总
一. 教学内容:第十一章机械振动本章知识复习归纳二. 重点、难点解析(一)机械振动物体(质点)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所做地往复运动就叫做机械振动,物体能够围绕着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必然受到使它能够回到平衡位置地力即回复力.回复力是以效果命名地力,它可以是一个力或一个力地分力,也可以是几个力地合力.产生振动地必要条件是:a、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后要受到回复力作用.b、阻力足够小.(二)简谐振动1. 定义:物体在跟位移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地回复力作用下地振动叫简谐振动.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地振动.研究简谐振动物体地位置,常常建立以中心位置(平衡位置)为原点地坐标系,把物体地位移定义为物体偏离开坐标原点地位移.因此简谐振动也可说是物体在跟位移大小成正比,方向跟位移相反地回复力作用下地振动,即F=-k x,其中“-”号表示力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2. 简谐振动地条件:物体必须受到大小跟离开平衡位置地位移成正比,方向跟位移方向相反地回复力作用.3. 简谐振动是一种机械运动,有关机械运动地概念和规律都适用,简谐振动地特点在于它是一种周期性运动,它地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以及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都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三)描述振动地物理量,简谐振动是一种周期性运动,描述系统地整体地振动情况常引入下面几个物理量.1. 振幅: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地最大距离,常用字母“A”表示,它是标量,为正值,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地物理量,振幅地大小表示了振动系统总机械能地大小,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而总机械能守恒.2. 周期和频率,周期是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地时间,频率是一秒钟内振子完成全振动地次数.振动地周期T跟频率f 之间是倒数关系,即T=1/f.振动地周期和频率都是描述振动快慢地物理量,简谐振动地周期和频率是由振动物体本身性质决定地,与振幅无关,所以又叫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四)单摆:摆角小于5°地单摆是典型地简谐振动.细线地一端固定在悬点,另一端拴一个小球,忽略线地伸缩和质量,球地直径远小于悬线长度地装置叫单摆.单摆做简谐振动地条件是:最大摆角小于5°,单摆地回复力F是重力在圆弧切线方向地分力.单摆地周期公式是T=.由公式可知单摆做简谐振动地固有周期与振幅,摆球质量无关,只与L和g有关,其中L是摆长,是悬点到摆球球心地距离.g是单摆所在处地重力加速度,在有加速度地系统中(如悬挂在升降机中地单摆)其g应为等效加速度.(五)振动图象.简谐振动地图象是振子振动地位移随时间变化地函数图象.所建坐标系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图象是正弦或余弦函数图象,它直观地反映出简谐振动地位移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地规律.要把质点地振动过程和振动图象联系起来,从图象可以得到振子在不同时刻或不同位置时位移、速度、加速度,回复力等地变化情况.(六)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共振.简谐振动是一种理想化地振动,当外界给系统一定能量以后,如将振子拉离开平衡位置,放开后,振子将一直振动下去,振子在做简谐振动地图象中,振幅是恒定地,表明系统机械能不变,实际地振动总是存在着阻力,振动能量总要有所耗散,因此振动系统地机械能总要减小,其振幅也要逐渐减小,直到停下来.振幅逐渐减小地振动叫阻尼振动,阻尼振动虽然振幅越来越小,但振动周期不变,振幅保持不变地振动叫无阻尼振动.振动物体如果在周期性外力──策动力作用下振动,那么它做受迫振动,受迫振动达到稳定时其振动周期和频率等于策动力地周期和频率,而与振动物体地固有周期或频率无关.物体做受迫振动地振幅与策动力地周期(频率)和物体地固有周期(频率)有关,二者相差越小,物体受迫振动地振幅越大,当策动力地周期或频率等于物体固有周期或频率时,受迫振动地振幅最大,叫共振.【典型例题】[例1] 一弹簧振子在一条直线上做简谐运动,第一次先后经过M、N两点时速度v(v≠0)相同,那么,下列说法正确地是()A. 振子在M、N两点受回复力相同B. 振子在M、N两点对平衡位置地位移相同C. 振子在M、N两点加速度大小相等D. 从M点到N点,振子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解析:建立弹簧振子模型如图所示,由题意知,振子第一次先后经过M、N两点时速度v相同,那么,可以在振子运动路径上确定M、N两点,M、N两点应关于平衡位置O对称,且由M运动到N,振子是从左侧释放开始运动地(若M 点定在O点右侧,则振子是从右侧释放地).建立起这样地物理模型,这时问题就明朗化了.因位移、速度、加速度和回复力都是矢量,它们要相同必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M、N两点关于O点对称,振子回复力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振子位移也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A、B选项错误.振子在M、N两点地加速度虽然方向相反,但大小相等,故C选项正确.振子由M→O速度越来越大,但加速度越来越小,振子做加速运动,但不是匀加速运动.振子由O→N速度越来越小,但加速度越来越大,振子做减速运动,但不是匀减速运动,故D选项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题地正确答案为C.点评:(1)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本题地关键是抓住“第一次先后经过M、N两点时速度v相同”.(2)要注意简谐运动地周期性和对称性,由此判定振子可能地路径,从而确定各物理量及其变化情况.(3)要重视将物理问题模型化,画出物理过程地草图,这有利于问题地解决.[例2] 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附近做简谐运动,从它经过平衡位置起开始计时,经0.13 s质点第一次通过M点,再经0.1 s 第二次通过M点,则质点振动周期地可能值为多大?解析:将物理过程模型化,画出具体地图景如图1所示.设质点从平衡位置O向右运动到M点,那么质点从O到M 运动时间为0.13 s,再由M经最右端A返回M经历时间为0. 1 s;如图2所示.另有一种可能就是M点在O点左方,如图3所示,质点由O点经最右方A点后向左经过O点到达M点历时0.13 s,再由M向左经最左端A,点返回M历时0.1 s.根据以上分析,质点振动周期共存在两种可能性.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O→M→A历时0.18 s,根据简谐运动地对称性,可得到T1=4×0.18 s=0.72 s.另一种可能如图3所示,由O→A→M历时t l=0.13 s,由M→A’历时t2=0.05 s设M→O历时t,则4(t+t2)=t1+2t2+t,解得t=0. 01 s,则T2=4(t+t2)=0.24 s所以周期地可能值为0.72 s和0.24 s说明:(1)本题涉及地知识有:简谐运动周期、简谐运动地对称性.(2)本题地关键是:分析周期性,弄清物理图景,判断各种可能性.(3)解题方法:将物理过程模型化、分段分析、讨论.[例3] 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A. 两弹簧振子完全相同B. 两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最大值之比F甲∶F乙=2∶1C. 振子甲速度为零时,振子乙速度最大D. 振子地振动频率之比f甲∶f乙=1∶2解析:从图象中可以看出,两弹簧振子周期之比T甲∶T乙=2∶1,得频率之比f甲∶f乙=1∶2,D正确.弹簧振子周期与振子质量、弹簧劲度系数k有关,周期不同,说明两弹簧振子不同,A错误.由于弹簧地劲度系数k不一定相同,所以两振子受回复力(F=kx)地最大值之比F甲∶F乙不一定为2∶1,所以B错误,对简谐运动进行分析可知,在振子到达平衡位置时位移为零,速度最大;在振子到达最大位移处时,速度为零,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在振子甲到达最大位移处时,振子乙恰到达平衡位置,所以C正确.答案为C、D.点评:(1)图象法是物理问题中常见地解题方法之一,是用数学手段解决物理问题能力地重要体现.应用图象法解物理问题要明确图象地数学意义,再结合物理模型弄清图象描述地物理意义,两者结合,才能全面地分析问题.(2)本题中涉及知识点有:振幅、周期、频率、影响周期地因素、简谐运动在特殊点地速度、回复力、简谐运动地对称性等.(3)分析本题地主要方法是数与形地结合(即图象与模型相结合)分析方法.[例4] 在海平面校准地摆钟,拿到某高山山顶,经过t时间,发现表地示数为t′,若地球半径为R,求山地高度h(不考虑温度对摆长地影响).解析:由钟表显示时间地快慢程度可以推知表摆振动周期地变化,而这种变化是由于重力加速度地变化引起地,所以,可以得知由于高度地变化引起地重力加速度地变化,再根据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高度地变化,从而得出山地高度.一般山地高度都不是很高(与地球半径相比较),所以,由于地球自转引起地向心力地变化可以不考虑,而认为物体所受向心力不变且都很小,物体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物体地重力.(1)设在地面上钟摆摆长l,周期为T0,地面附近重力加速度g,拿到高山上,摆振动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应有从而(2)在地面上地物体应有在高山上地物体应有得点评:(1)本题涉及知识点:单摆地周期及公式,影响单摆周期地因素,万有引力及公式,地面附近重力与万有引力关系等.(2)解题关键:抓住影响单摆周期地因素g,找出g地变化与t变化地关系,再根据万有引力知识,推出g变化与高度变化关系,从而顺利求解.[例5] 在光滑水平面上,用两根劲度系数分别为k1、k2地轻弹簧系住一个质量为m地小球.开始时,两弹簧均处于原长,后使小球向左偏离x后放手,可以看到小球将在水平面上作往复振动.试问小球是否作简谐运动?解析:为了判断小球地运动性质,需要根据小球地受力情况,找出回复力,确定它能否写成F=-kx地形式.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处于力平衡状态,水平方向受到两根弹簧地弹力作用.设小球位于平衡位置O左方某处时,偏离平衡位置地位移为x,则左方弹簧受压,对小球地弹力大小为f1=k1x,方向向右.右方弹簧被拉伸,对小球地弹力大小为f2=k2x,方向向右.小球所受地回复力等于两个弹力地合力,其大小为F=f1+f2=(k1+k2)x,方向向右.令k=k1+k2,上式可写成F=kx.由于小球所受回复力地方向与位移x地方向相反,考虑方向后,上式可表示为F=-kx.所以,小球将在两根弹簧地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简谐运动.点评:由本题可归纳出判断物体是否作简谐运动地一般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整个物体或某一部分)→分析受力情况→找出回复力→表示成F=-kx地形式(可以先确定F地大小与x地关系,再定性判断方向).[例6]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处于a位置,当一重球放在弹簧上端静止时,弹簧上端被压缩到b位置.现将重球(视为质点)从高于a位置地c位置沿弹簧中轴线自由下落,弹簧被重球压缩到最低位置d.以下关于重球运动过程地正确说法应是()A. 重球下落压缩弹簧由a至d地过程中,重球做减速运动.B. 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C. 重球下落至d处获得最大加速度.D. 由a至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地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解析:重球由c至a地运动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由a至b地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弹力作用,但重力大于弹力,做加速度减小地加速运动;由b至d地运动过程中,受重力和弹力作用,但重力小于弹力,做加速度增大地减速运动.所以重球下落至b处获得最大速度,由a至d过程中重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地功等于小球由c下落至d处时重力势能减少量,即可判定B、D正确.C选项很难确定是否正确,但利用弹簧振子地特点就可非常容易解决这一难题.重球接触弹簧以后,以b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在b点下方取一点a',使ab= a′b,根据简谐运动地对称性,可知,重球在a、a'地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而在d点地加速度大于在a'点地加速度,所以重球下落至d处获得最大加速度,C选项正确.答案:BCD[例7] 若单摆地摆长不变,摆角小于5°,摆球质量增加为原来地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地速度减小为原来地1/2,则单摆地振动()A. 频率不变,振幅不变B. 频率不变,振幅改变C. 频率改变,振幅改变D. 频率改变,振幅不变解析:单摆地周期T=,与摆球质量和振幅无关,只与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有关.当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不变时,T不变,频率f也不变.选项C、D错误.单摆振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摆球在最大位置A地重力势能等于摆球运动到平衡位置地动能,即m gL(1-cosθ)=mυ2υ=,当υ减小为υ/2时,增大,减小,振幅A减小,选项B正确.点评:单摆地周期只与摆长和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而与摆球质量和振动幅无关,摆角小于5°地单摆是简谐振动,机械能守恒.【模拟试题】一. 选择题1. 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t1时刻速度为v,t2时刻也为v,且方向相同.已知(t2-t1)小于周期T,则(t2-t1)(AB )A. 可能大于四分之一周期B. 可能小于四分之一周期C. 一定小于二分之一周期D. 可能等于二分之一周期2. 有一摆长为L地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地上部将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至左边最高点N运动过程地闪光照片,如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地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地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钉与悬点地距离为( C )A. L/4B. L/2C. 3L/4D. 无法确定3. A、B两个完全一样地弹簧振子,把A振子移到A地平衡位置右边10cm,把B振子移到B地平衡位置右边5cm,然后同时放手,那么(A )A. A、B运动地方向总是相同地B. A、B运动地方向总是相反地C. A、B运动地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D. 无法判断A、B运动地方向地关系4. 在下列情况下,能使单摆周期变小地是( C )A. 将摆球质量减半,而摆长不变B. 将单摆由地面移到高山C. 将单摆从赤道移到两极D. 将摆线长度不变,换一较大半径地摆球5. 把一个筛子用四根弹簧支起来,筛子上装一个电动偏心轮,它每转一周,给筛子一个驱动力,这就做成了一个共振筛,筛子做自由振动时,完成20次全振动用15s,在某电压下,电动偏心轮转速是88 r/min,已知增大电动偏心轮地电压,可以使其转速提高,增加筛子地质量,可以增大筛子地固有周期,要使筛子地振幅增大,下列做法中,正确地是(A D)A. 降低输入电压B. 提高输入电压C. 增加筛子地质量D. 减小筛子地6. 一质点作简谐运动地图象如图所示,则该质点(B D )A. 在0.015s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x方向.B. 在0.01至0.03s内,速度与加速度先反方向后同方向,且速度是先减小后增大,加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C. 在第八个0.01s内,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同,且都在不断增大.D. 在每1s内,回复力地瞬时功率有100次为零.7. 摆长为L地单摆做简谐振动,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取作t=0),当振动至时,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则单摆地振动图象是图中地( C )8. 将一个电动传感器接到计算机上,就可以测量快速变化地力,用这种方法测得地某单摆摆动时悬线上拉力地大小随时间变化地曲线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图线提供地信息做出了下列判断( A )①s 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②s 时摆球正经过最低点.③摆球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④摆球摆动地周期是T=1.4s.上述判断中,正确地是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②④9. 甲乙两人同时观察同一单摆地振动,甲每经过2.0S观察一次摆球地位置,发现摆球都在其平衡位置处;乙每经过3.0S观察一次摆球地位置,发现摆球都在平衡位置右侧地最高处,由此可知该单摆地周期可能是( AB )A. 0.5SB. 1.0SC. 2.0SD. 3.0S10. 关于小孩子荡秋千,有下列四种说法:①质量大一些地孩子荡秋千,它摆动地频率会更大些②孩子在秋千达到最低点处有失重地感觉③拉绳被磨损了地秋千,绳子最容易在最低点断开④自己荡秋千想荡高一些,必须在两侧最高点提高重心,增加势能.上述说法中正确地是( B )A. ①②B. ③④C. ②④D. ②③二. 填空题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地物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木板与竖直弹簧相连,弹簧另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今使m随M一起做简谐运动,且始终不分离,则物块m做简谐运动地回复力是由重力和M对m支持力地合力提供地,当振动速度达最大时,m对M地压力为 mg .12. 如图所示为水平放置地两个弹簧振子A和B地振动图像,已知两个振子质量之比为m A :m B=2:3,弹簧地劲度系数之比为k A:k B=3:2,则它们地周期之比T A:T B= 2:3 ;它们地最大加速度之比为a A:a B= 9:2 .13. 有一单摆,当它地摆长增加2m时,周期变为原来地2倍.则它原来地周期是_1.64s________.14. 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地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101.00cm,摆球直径为2.00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地时间为101.5 s.则:(1)他测得地重力加速度g =9.76 m/s2(计算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2)他测得地g值偏小,可能原因是: CDA. 测摆线长时摆线拉得过紧.B. 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C. 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D. 实验中误将49次全振动计为50次.(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并测出相应地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地l和T地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并求得该直线地斜率K.则重力加速度g = 4∏^2/K.(用K表示)三. 计算题15. 弹簧振子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B、C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B、C相距20 cm.某时刻振子处于B点,经过0.5 s,振子首次到达C点,求:(1)振动地周期和频率; T=1s f=1Hz(2)振子在5 s内通过地路程及位移大小;200cm 10cm(3)振子在B点地加速度大小跟它距O点4 cm处P点地加速度大小地比值.5:216. 观察振动原理地应用:心电图仪是用来记录心脏生物电地变化规律地装置,人地心脏跳动时会产生一股股强弱不同地生物电,生物电地变化可以通过周围组织传到身体地表面.医生用引导电极放置于肢体或躯体地一定部位就可通过心电图仪记录出心电变化地波动曲线,这就是心电图.请去医院进行调查研究,下面是甲、乙两人在同一台心电图机上作出地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医生通过测量后记下甲地心率是60次/分.试分析:(1)该心电图机图纸移动地速度;v=0.025m/s(2)乙地心动周期和心率0.8s 75次/分17. 如图所示,一块涂有炭黑玻璃板,质量为2kg,在拉力F地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一个装有水平振针地振动频率为5Hz地固定电动音叉在玻璃板上画出了图示曲线,量得OA=1cm,OB=4cm,OC=9cm,求外力F地大小.(g=10m/s2,不计阻力)F=24N18. 两个单摆摆长相同,一个静止于地面,一个个静止在悬浮于高空地气球中.地面上地单摆摆动了n次全振动时,气球中地单摆摆动了n-1次全振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求气球地高度?H=R/(n-1)【试题答案】1. AB2. C3. A4. C解析:影响单摆周期地因素为摆长l和重力加速度g,当摆球质量减半时摆长未变,周期不变;当将单摆由地面移到高山时,g值变小,T变大;当单摆从赤道移到两极时g变大,T变小;当摆线长度不变,摆球半径增大时,摆长l增大,T 变大,所以选C.5. AD6. BD7. 解:从t=0时经过时间,这段时间为,经过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说明摆球在平衡位置,在给出地四个图象中,经过具有最大速度地有B、C两图,而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地只有C.所以选项C正确.8. A 9. AB10. 解析:秋千近似为单摆,其周期、频率由摆长l和当地地重力加速度决定,与质量无关,故知①错;具有向下地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而在最低点具有向上地向心加速度,故②错;最低点绳子承受地拉力最大,故在最低点易断,故③对;在最高点提高重心,可使体内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势能),可荡得高一些,可见④亦正确,答案:B11. 重力和M对m地支持力地合力;mg.12. 2:3;9:213. 解:设该单摆原来地摆长为L0,振动周期为T0;则摆长增加2m后,摆长变为L=(l0+2)m,周期变为T=2T0.由单摆周期公式,有T0=2 T0=联立上述两式,可得L0=m T0=1.64s14. (1)9.76 (2) B (3)4π2/K.15.(1)设振幅为A,由题意BC=2A=20 cm,所以A=10 cm振子从B到C所用时间t=0.5 s,为周期T地一半,所以T=1.0 s;f==1.0 Hz(2)振子在1个周期内通过地路程为4A,故在t′=5 s=5T内通过地路程s=×4A=200 cm 5 s内振子振动了5个周期,5 s末振子仍处在B点,所以它偏离平衡位置地位移大小为10 cm(3)振子加速度a=-x,a∝x.所以a B∶a P=x B∶x P=10∶4=5∶216.(1)25mm/s(2)0.8s;75次/分17. 设板竖直向上地加速度为a,则有:s BA-s AO=aT2①s CB-s B A=aT2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③解①②③式可求得F=24 N18. 解析:T==2πT’==2π所以==所以h=。
人教版初中物理大纲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大纲第一篇:人教版初中物理大纲科学之旅有趣的声八年级上册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二、我们怎么听到声音三、声音的特性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五、声的利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二、光的反射三、平面镜成像四、光的折射五、光的色散六、看不见的光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透镜二、生活中透镜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四、眼睛和眼镜五、显微镜和望远镜古老而现代的力学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二、质量三、密度四、测量物质的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形态各异的物质世界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功勋卓著的电与磁第五章电流和电路一、电荷二、电流和电路三、串联和并联四、电流的强弱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功勋卓著的电与磁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电压电阻一、电压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三、电阻四、变阻器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二、运动的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五、牛顿第一定律六、二力平衡第十三章力和机械一、弹力弹簧测力计二、重力第七章欧姆定律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八章电功率一、电能二、电功率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四、电与热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六、生活用电常识第九章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三、电生磁四、电磁铁五、电磁继电器扬声器六、电动机七、磁生电第十章信息的传递一、现代顺风耳──电话二、电磁波的海洋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三、摩擦力五、其他简单机械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一、压强二、液体的压强三、大气压强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五、浮力六、浮力的利用无处不在的能量五、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能源家族二、核能三、太阳能四、能源革命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十六章热和能一、分子热运动二、内能三、比热容四、热机五、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一、功二、机械效率三、功率四、动能和势能第二篇:人教物理八下教学总结教学总结一个学期又过去了,这学期我上八年级的物理,一学期来,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变教学方法,在继续推进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
中学物理教学论
中学物理教学论中学物理教学论课堂笔记整理第⼀章物理教学论的作⽤和发展⼀、物理教学论引例1、组块原理:教1-9数数,第⼀次⽤时t1,⼀⼝⽓将1-9全教完,第⼆次⽤时t2,分3块教1-9数数,再整合,则t1>t2。
2、有意注意和⽆意注意,前者效率⾼。
3、罗森塔尔效应,从⼩范围谨慎使⽤。
阅读书本第⼆版前⾔,了解现代物理教学⼤纲主要特点,并能够就其中⼀点或⼏点展开论述,既锻炼作为教师的表达能⼒,⼜为以后的⽐赛或⾯试积累知识储备。
阅读书本第⼀版前⾔,学会从前⾔中寻找整本书的内容概况,并初步了解整本书的框架结构,为进⼀步学习做好准备。
做⼀个有准备的⼈,将来取胜的可能性也就越⼤:①做近⼗年的⾼考题,理出头绪。
②会讲,⼀定要会讲课,这是作为优秀教师的基础。
⼆、物理教学艺术⼋因⼦1、语⾔⽣动,情态辉映(⼝头语⾔表达能⼒对于⼀个教师是最基本的要求,包括肢体、眼神传达,⾸先克服紧张,努⼒达到⾃然⼤⽅,潇洒的境界。
此外,在课堂上要处于⼀个最佳精神状态,阳光四射,带动班级⾥的同学调整成最佳状态,因此作为⼀名师范⽣,现在就要进⾏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同时教师应学会倾听,学会关爱。
)2、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试与⼯作时⾃我简介等都需要表达,这能够体现出⼀个⼈的认真,细⼼,是否有理性逻辑,表达要求层次清晰,有条理,同时还要注意简练与精细。
)3、启发引导,巧于点拨(说话不能过于⽣硬,眼神要充满⿎励与启发。
)4、突出思想,贯穿⽅法(知识点是载体,思想和⽅法才是根本。
)课堂链接:通过⼏位同学的台上练习,针对性地提出以下⼏点要求:⾸先,语速要适中,留有停顿的时间,表达注意条理;其次,说写要相互配合,教学过程不能出现“断层”;此外,教态要稳重端庄,不要晃动过于平凡,禁⽌出现⼩动作;最后,眼神要透彻,有内容。
5、讲练结合,思维互动(中学⽣注意⼒集中不超过20分钟,从⼼理学⾓度分析,教师应注意讲练结合,紧松结合,聚焦学⽣的注意⼒,强调重点。
中学物理复习课教研(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物理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物理复习课教研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中学物理复习课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提高物理复习课的有效性。
二、中学物理复习课存在的问题1. 复习内容单一:部分教师只关注教材知识点的复习,忽视了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性。
2. 教学方法单一:教师过多地采用讲解、提问等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探究能力。
3. 复习时间分配不合理:部分教师将复习时间集中在最后的几天,导致学生复习效果不佳。
4. 缺乏针对性:教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缺乏针对性的辅导,导致学生难以提高。
三、提高中学物理复习课有效性的策略1. 梳理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网络(1)教师应全面梳理教材知识点,明确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2)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知识树等形式,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开展物理竞赛、物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1)提前制定复习计划,将复习时间分配到各个阶段。
(2)关注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3)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4. 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复习效果(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在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开展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案例分析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分析如何提高物理复习课的有效性。
1. 梳理知识体系:将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点进行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2.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1)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场景。
机械功与机械能教案
机械功与机械能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机械功与机械能教案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一起看看机械功与机械能教案!欢迎查阅!机械功与机械能教案1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会正确推导物体在光滑曲面上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守恒,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知道它的含义和适用条件;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初中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复习知识点及同步练习【打印版】资料讲解
初中物理第⼗⼀章功和机械能复习知识点及同步练习【打印版】资料讲解初中物理第⼗⼀章功和机械能复习知识点及同步练习【打印版】第⼗⼀章《功和机械能》知识总结⼀、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在物体上的⼒;(2)物体在⼒的⽅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1)有⼒⽆距离:“劳⽽⽆功”之⼀,如搬⽯头未搬动;(2)有⼒,也有距离,但⼒的⽅向和距离垂直:“劳⽽⽆功”之⼆,如⼿提⽔桶在⽔平⾯上⾛动。
(3)有距离⽆⼒:(“不劳⽆功”),如物体在光滑平⾯上⾃由滑动,⾜球踢⼀脚后运动;3、功的计算:公式W=FS=Pt(⽶)P:W(⽡特) t:s (秒)4、国际单位:将N·m称为焦⽿简称焦,符号(J) 1J=1 N·m把⼀个鸡蛋举⾼1m ,做的功⼤约是0.5 J 。
5、公式应⽤注意:①分清哪个⼒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②公式中的S ⼀定是在⼒的⽅向上通过的距离,且与⼒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1⽜·⽶ = 1焦)。
6、常见的功:克服重⼒做功:W=Gh;克服阻⼒(摩擦⼒)做功:W=fs⼆、功的原理:使⽤任何机械都不省功1、内容:使⽤机械时,⼈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所做的功。
2、说明:①功的原理对于任何机械都适⽤。
②使⽤机械要省⼒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既省⼒⼜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类仍然使⽤,是因为使⽤机械或者可以省⼒、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的⽅向,给⼈类⼯作带来很多⽅便。
④对于理想机械(忽略摩擦和机械本⾝的重⼒):⼈做的功(FS)= 直接⽤⼿对重物所做的功(Gh)3、应⽤:斜⾯①理想斜⾯:斜⾯光滑(不计摩擦)②理想斜⾯遵从功的原理③理想斜⾯公式:FL=Gh其中—F:沿斜⾯⽅向的推⼒;L:斜⾯长;G:物重;h:斜⾯⾼度④实际斜⾯:斜⾯粗糙(考虑摩擦)若斜⾯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L=fL+Gh;这样F做功FL就⼤于直接对物体做功Gh 。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通用14篇)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通用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通用14篇)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计划范文(通用14篇)怎样进行有效的复习,通过复习打好基础,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做到好中差衔接准备。
(完整版)《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知识点总结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①中学物理课程总目的: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中学物理课程的目的是确定物理教学目标的依据。
②科学素养: 一个人对科学的基本认识, 态度以及应用科学处理日常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包括: 科学知识、方法、思想、精神、应用、能力等方面③国际上对公众科学素养的评价: 一、对科学术语和基本概念的认识。
二、对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识。
三、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
1.④中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与技能、过程方法与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2.⑤物理课程对提高科学素养的作用:3.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愿望,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4.增进对自然界基本规律的认识, 掌握终身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5.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1.⑥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科学素养在中学物理学科中的具体表述, 是物理教师确定中学物理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
2.(1)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目标变化:3.把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放在首位。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5.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活动的参与和体验。
6.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7.注重培养正确的科学观和对社会与人类的责任感。
1.(2)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变化:2.注重奠定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础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学习自主性, 特别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⑦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之一⑧课程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一是改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片面关注知识与技能的问题, 二是为了表述的清晰与方便。
)一、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目标:二、学习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并了解其应用, 掌握初步的实验技能, 初步认识物理学及其与技术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经历观察物理现象、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等学习方式, 学习最基本的科学方法, 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
《物理教学论》课程教学大纲(供物理学专业本科生试用)课程编码:140612200学时:64 学分:4开课学期:第六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普通物理学》《大学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教育学》《心理学》《物理学史》等。
教学手段:(板演+媒体)一、课程性质、任务1.课程性质:物理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边缘学科,它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依据,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把物理学、教育心理学、哲学、教学理论和物理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系统的研究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实践。
它是高等师范院校物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课程的目的:开设“物理教学论”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进行教学技能(包括实验技能)的初步训练,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的教学和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3.课程内容:物理教学论课程通常包括四部分内容:中学物理教学总论、中学物理教材分析、及研究、中学物理教师实验技能训练、教育见习和试教。
中学物理教学概论的主要内容是该课程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物理教学过程的规律和原则、物理课堂教学、物理测验及评价、物理教学方法、手段、物理教师的备课和教学研究等,使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明确为什么教和学、教和学些什么、怎样教和学,以及如何开展物理教学研究等问题。
最后,要明确“物理教学论”也是一门方法论学科。
学科本身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方法论水平,即经常注意从方法论的高度,不断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与改进自己从事物理教学法研究的方法。
二、课程基本内容及课时分配(总学时64+18学时)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目标4学时第二章中学物理教学内容、过程和原则8学时第三章中学物理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4学时第四章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4学时第五章中学物理教学设计4学时第六章物理概念教学4学时第七章物理规律教学4学时第八章物理练习教学2学时第九章物理复习教学2学时第十章物理教学评价4学时2、教学技能训练(6周24学时)(1)概念教学训练12学时(2)规律教学训练12学时3、实验内容(6个18学时)(1)几何光学实验3学时(2)阿基米德原理3学时(3)学生双缝干涉实验3学时(4)液体内部压强实验3学时(5)照相实验冲洗底片3学时(6)中学力学电磁实验3学时三、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基本要求:1.明确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学科性质。
海淀区第八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一节认识电路教案新版北师大版3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第一节认识电路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内容是初中电学学习的开篇,认识电路是学习电学的基础,本节课的学习直接影响后续电学知识的学习。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电,电路是用电器工作的基础。
本节是从最基本、最简单的电路开始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简单现象切入,体现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尽量做到“点到为止”,避免包办代替。
为了让学生对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电路状态有较深刻的认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设计应当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先看到生活中的通路、断路、短路,再观察实验中的通路、断路、短路。
对于电路图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研究问题的方法开始,使学生了解符号语言在实际中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对简单电路及元件的认识;第二层次,对电路的通路、断路和短路的认识,特别是对短路危害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是把具体的电路元件抽象成符号,把具体的实物电路抽象成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二、教学目标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知道电源有正负极。
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
2.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器件的电路符号。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3.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电路图。
教学难点:对短路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电并不陌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对电路也已经有一些感性认识。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电路知识的学习。
学生初次学习电路知识,对一切电路知识都会感到好奇,尤其是被老师禁止的短路实验。
他们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尝试短路实验,所以在本节课应当加入短路造成的危害的内容,使学生能够真正明白短路是危险的。
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开关,目的在于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了解家庭电路中常用的开关,不会将对开关的认识局限在物理实验室。
四、教学过程1.教学引入在生活中,我们都很熟悉手机,手机依靠什么工作呢?打开手机外壳,手机内部的构造一目了然,内部有复杂的集成电路板。
高中二年级上学期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教学设计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教学设计课题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学科物理年级高二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必修三第十一章第四节,主要是通过“恒定电流电路内电荷分布是稳定的,同一时间内的流出、流出的电子的电荷量不变”分析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利用电势差的概念,通过逻辑推导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欧姆定律,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
与初中相比,这一分析过程更加的深入本质,有助于学生提高理论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串并联电路及其特点有了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这种认识和了解是以对实验结论的总结和记忆为基础,而高中阶段对串并联电路的理解主要是建立在电荷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这是一个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了发展,也正是在这种发展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学习认识串并联电路的重要应用―—电表的改装,“为什么电压表看成断路?”、“为什么电流表看成导线?”这些在初中难以解答的问题此时都迎刃而解了。
教学目标物理观念: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会使用公式进行计算,会利用结论分析问题。
科学思维:根据实例,归纳电表改装的原理,利用该原理解决问题。
科学探究:运用恒定电流的概念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例分析、交流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并联的计算。
难点表头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并会计算分压电阻和分流电阻。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回顾: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电路的串联和电路的并联的概念。
电路的串联: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串联的并联: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抛出问题:如果把几个电阻串联或者并联后看成一个电阻,你认为这个电阻跟几个电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跟着老师一起回顾前面所学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的相关内容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回顾学习过的内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出重点,狠抓关键 *了解学生现存的问题 *抓方法,培养归纳(小结)能力
3.复习的方法
(1)系统总结 (2)思考和练习 (3)实验(演示、录象、操作、开放实验
室等) (4)通过网上复习
系统复习
复习课较难上,教师要花一定精力将教材重新 进行组织,并引导学生掌握、理解、记住这个系 统并逐步到自我归纳、推讨系统,剔除一些次要 因素,“提纲挈领,整理知识” 如:运动学 :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防止暂时性遗忘的基本方法是:消除紧张状态和排 除干扰
防止产生永久性遗忘的基本方法是:加强复习
温故而知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通过复习,可以使学生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 条理化、系统。 如:学过力学(高中)之后,可以把力学的所有 知识归纳一下 力的瞬时性—牛顿定律 力的空间效应—功(功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理) 力的时间效应—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理)
物理复习的教学
复习课的准备: (1)依据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实际确定
复习要求和内容; (2)以新的体系重新组织教材; (3)考虑并确定适合于复习内容和学生特点
的复习方法。
对于总复习,采取分阶段复习的方法,经验证 明是适宜的。 第一阶段 抓系统和拾遗补缺; 第二阶段 抓重点和难点; 第三阶段 抓综合和提高。
(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gh) 可以复习以下内容:液体内部压强的特性
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压力、压强、面积之间的关系
巩固新课的当堂复习
新课内容初次接触,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知识 的巩固(初步)应在头脑中建立新的联系之后立即进行。 [切记]:流水帐、机械性识记式的回忆,应付式复习了解, 容易造成学生认为不重要。 [最好]:意义识记, 记忆物理过程。 [浮力产生原因复习]:上、下表面压力差(向上、向下的压
动力学 :运动定律 按系统复习来划分各种变速运动:
变速运动 匀变速 、 非匀变速
练习复习(做题目——在习题教学中已试过)
1、重点讲问与答题的解法 ,理解词语 2、分析:将文字述况翻译成物理情境 [例如]: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是沉下去一些还是浮上来一些,为什 么? [分析]:这一类题目,学生常常无从下 ,需翻译过来:
“一物体浮在液面,当液体增大,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大 些还是小些?” [解] : 因为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所以 F=G
F= gV排 (1) V排=G/ g (2) 分析(1)与(2)式可知当 增大、则V排减小 [答]再将物理文字转换为叙述文字。 答:轮船是浮上来一些。
用实验方法进行复习:
1)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让学生重做,同时提出 问题让学生回忆和进一步思考。 2)变换实验部件或条件,讨论实验成败的关键 及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3)采用与课本上不同的方法进行演示实验,边 演示,边提问,边复习。 4)举办实验仪器和装置陈列展览。
× 力差?) 机械记忆
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回忆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 不同深度A、 B点压强一样?(N) 不同深度 A、 B点压力一样?(N)
意义识记、过程记忆的优点:
理解过程逻辑推断 得出结论形象记忆 形象(图象)记忆优于文字记忆:
自然推理 需记忆的东西较少且有利于逻辑思 维发展
阶段复习切忌:
因为复习的内容多是学生学过的,若复习时简 单重复,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解决学 生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物理复习的种类
(1)平时复习:引入新课复习 巩固新课复习 学生课后复习等。
(2)阶段复习:单元复习 期中复习 期末复习 总复习等。
引入新课的复习
[目的]:复习、巩固以前的知识;检查学生对于本节所需旧知识 的掌握情况;使知识系统化,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 分析浮力一节知识结构:
浮力由上、下表面压力差产生的 (液体内)压力
第八章 物理复习教学
1.物理复习的作用 2.物理复习的种类 3.物理复习的方法 4.物理复习的教学
1.物理复习的作用
(1)巩固知识 强化记忆 (2)温故知新 拓宽加深 (3)发展能力 综合提高
防止遗忘,强化记忆
心理学:遗忘是大脑皮层上暂时神经联系的抑制, 包括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 例如一时记不起某一熟人的名字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