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检查

合集下载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泵,日夜不停地为身体各个部位输送血液和养分。

而心脏体格检查则是医生了解心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

通过一系列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问题,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心脏体格检查通常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四个方面。

视诊是首先进行的步骤。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比如患者的体位、呼吸频率、面色等。

重点观察心前区,看是否有隆起或凹陷。

还要注意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和范围。

正常情况下,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内 05 10 厘米处,搏动范围直径约为 20 25 厘米。

如果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或范围发生异常,可能提示心脏存在病变。

触诊在心脏体格检查中也十分重要。

医生会用手掌或手指轻轻触摸心前区,感受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和节律。

同时,还会检查有无震颤。

震颤是指用手触诊时感觉到的一种细小振动,它通常提示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比如狭窄性瓣膜病。

另外,医生还会通过触诊来判断心界的大小。

心界是指心脏相对浊音界,通过触诊可以初步了解心脏的大小和形态是否正常。

叩诊主要用于判断心脏的大小和形状。

医生会沿着心脏的相对浊音界进行叩诊,通过叩诊音的变化来确定心界的范围。

正常人心左界在第二肋间位于胸骨旁 2 3 厘米处,第三肋间位于胸骨旁 4 5 厘米处,第四肋间位于胸骨旁 5 6 厘米处,第五肋间位于锁骨中线内 05 10 厘米处。

如果叩诊时发现心界扩大,可能提示心脏肥大或心包积液等问题。

听诊是心脏体格检查中最关键的环节。

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在心脏的各个听诊区进行听诊。

心脏的听诊区通常有五个,分别是二尖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和三尖瓣区。

通过听诊,可以了解心率、心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等情况。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在 60 100 次/分钟。

如果心率过快或过慢,都可能是心脏疾病的表现。

心脏检查注意事项

心脏检查注意事项

心脏检查注意事项心脏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疾病情况。

在进行心脏检查时,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前的准备:在进行心脏检查之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准备工作。

一般来说,患者需要将相关的检查报告、病历历史等资料带到医院,并且需要提前了解检查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2. 充分沟通:在进行心脏检查之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包括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疾病史、家族病史等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心脏检查,以及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

3. 遵循医嘱:在进行心脏检查之前,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嘱咐,如是否需要空腹、是否需要停用特定药物等。

这些要求可能会因不同的检查方式而有所不同,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4. 注意安全:在心脏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注意安全。

例如,在进行放射性核素心脏检查时,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示,如保持平稳呼吸、保持体位稳定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如不进行剧烈运动等。

5. 心理调适:心脏检查对一些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心理负担。

因此,在进行心脏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心理调适工作。

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的交流,或者通过一些放松的活动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6. 了解检查风险:在进行心脏检查之前,患者需要了解相关检查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尽管心脏检查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的,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因此,患者需要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检查的风险和可能的不适症状。

7. 术后护理:一些心脏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等,可能需要进行术后护理。

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休息、饮食、服药等,以确保恢复的顺利进行。

此外,如果在术后出现不适症状,患者应及时向医生求助,以便及时处理。

总结起来,心脏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疾病情况。

在进行心脏检查时,患者需要充分准备,遵循医嘱,注意安全,进行心理调适,了解检查风险,并进行术后护理。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心脏体格检查是我们健康评估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心脏就像我们身体的发动机,保持着血液的循环,供应每个细胞所需的氧气和养分。

检查心脏的状态,能够早期发现潜在问题,绝对是“防患于未然”的好办法。

在进行心脏体格检查时,医生会先观察病人的外观。

这不仅仅是看脸,而是要注意肤色、呼吸情况,还有有没有水肿。

肤色苍白可能预示着贫血,发绀则可能是心脏或肺的问题。

注意呼吸,听听有没有喘息声,毕竟“病从口入”,有时呼吸困难也是心脏病的表现。

接下来,医生会进行体检。

触诊、叩诊、听诊,缺一不可。

手指轻轻一按,心脏的搏动就会传递出很多信息。

心脏的边界、大小、震动感,这些都是判断健康的关键。

“心脏如鼓”,鼓动的节奏正常,才会有力量。

听诊器是医生的“秘密武器”,清晰的心音、杂音,甚至是心脏杂音,都是重要的线索。

我们常常忽视心脏健康,但其实心脏病在我们周围无处不在。

高血压、糖尿病,都是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饮食均衡,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这些都能帮助我们远离心脏病的“魔爪”。

有些人以为“我年轻,就没事”,但其实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保持警惕才是“明智之举”。

在诊断过程中,心电图(ECG)是不可或缺的。

它能记录心脏的电活动,识别不规则的心跳。

医生通过波形的变化,可以判断心脏的健康状态。

心电图就像一幅心脏的“照片”,清晰地展现出心脏的秘密。

心脏超声波检查更是“窥探心脏”的绝佳工具。

通过超声波,可以看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它能评估心脏瓣膜的健康情况,了解心脏的泵血能力。

心脏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任何零件的异常,都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转。

而对于有家族心脏病史的人,定期体检更是“安全网”。

遗传因素是不可忽视的,保持关注,才能做到未雨绸缪。

有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等。

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心脏状况。

在心脏体格检查中,沟通也非常重要。

医生和病人之间的对话,能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病人的状况。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心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生命的质量和延续。

心脏体格检查是评估心脏功能和发现潜在心脏疾病的重要手段。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心脏体格检查的相关内容。

心脏体格检查通常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这四个主要部分。

视诊,就是用眼睛观察。

首先,我们会观察患者的一般状态,比如是否有呼吸困难、发绀(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或者水肿等情况。

然后重点观察心前区,看看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和范围。

正常情况下,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 05 10cm 处,搏动范围直径约为20 25cm。

如果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或范围发生了异常改变,可能提示心脏存在问题。

比如,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可能是左心室增大;心尖搏动减弱,可能是心肌收缩力减弱。

触诊,这需要医生用手指去感受。

触诊心尖搏动时,除了要确定其位置、强度和范围外,还能感知其是否有抬举性搏动。

如果有抬举性搏动,往往提示左心室肥厚。

另外,医生还会通过触诊来检查心前区是否有震颤。

震颤是一种细微的震动感,出现震颤通常意味着存在器质性心脏病,而且震颤出现的时期、部位和强度对于判断心脏病的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收缩期震颤,可能提示主动脉瓣狭窄。

叩诊,主要是为了判断心脏的大小和形状。

通过叩诊,可以确定心界的范围。

正常人心相对浊音界在胸骨右缘第 2 肋间位于距胸骨中线约 2 3cm 处,在第 3 肋间位于距胸骨中线约 35 45cm 处,在第 4 肋间位于距胸骨中线约 5 6cm 处,在第 5 肋间位于距胸骨中线约 7 9cm 处。

如果心界扩大,可能是心脏肥大或者心包积液等原因导致的。

听诊,这是心脏体格检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

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在心脏的各个听诊区听取心音、额外心音、杂音和心包摩擦音等。

心音包括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

第一心音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主要由房室瓣关闭产生,听起来比较低沉、长而响亮。

第二心音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主要由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产生,听起来比较清脆、短而高。

心脏检查(视叩诊)

心脏检查(视叩诊)

如何进行视诊检查
1
呼吸检查
2
医生会注意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节律,
以及是否出现呼面部色泽和皮 肤情况,特别是是否出现苍白、发绀 等异常。
胸廓检查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胸廓形态,检查是 否存在隆肺、呼吸音异常等病理表现。
视诊检查的作用
初步评估心脏状况
通过视诊检查,医生可以 初步了解患者的心脏状况, 包括有无肿胀、心包积液 等病变。
心脏检查(视叩诊)
视叩诊是一种常用的心脏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听诊,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 心脏功能和病变程度。本节将介绍视叩诊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它在 临床上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视诊检查
视诊检查是一种通过观察患者的外貌和体征来获取有关身体健康状况的信息 的方法。在心脏检查中,医生会注意患者的面色、呼吸状况、胸廓形态等以 判断心脏的病变情况。
指导进一步检查
视诊检查的结果可以为医 生进一步选择适当的检查 方法提供参考,如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等。
了解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视诊检查,医生 可以观察和了解患者心脏 病情的变化,指导治疗方 案和调整药物剂量。
视诊检查的优点
非侵入性
视诊检查不需要穿刺或使用特 殊设备,非常安全,对患者无 创伤。
简便快捷
直观准确
结论和总结
视诊检查作为一种简便、非侵入性的心脏检查方法,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准确的视诊检查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脏功能、指导进一步检查和 调整治疗方案。
视诊检查不需要复杂设备,可 以在医生诊室或患者床边进行, 省时省力。
通过视诊检查,医生可以直接 观察和听诊患者的病理表现, 对病情有直观准确的判断。
视诊检查的注意事项
• 医生应该充分了解视诊检查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 在进行视诊检查时,要给予患者足够的隐私和尊重。 • 注意观察患者的不适症状和体征变化,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 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应当注意不同的操作方法和观察指标。

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

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

心脏检查的注意事项
心脏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
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在进行心脏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考虑:
1. 饮食,在心脏检查前,通常需要空腹,因此在检查前几个小
时内不要进食。

这是因为饮食会影响身体内的血液成分,从而影响
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 药物,如果患者正在服用药物,尤其是心脏相关的药物,需
要提前告知医生。

有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
会建议在检查前暂停服用这些药物。

3. 运动,在进行某些心脏检查前,如心电图或运动心电图,可
能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体力活动。

因此在检查前需要穿着舒适的运
动服装,并且需要告知医生自己的体能状况。

4. 放松,心脏检查可能会让一些患者感到紧张或焦虑,这可能
会影响检查结果。

因此在进行心脏检查前,尽量保持放松的状态,
可以通过深呼吸等方法来缓解紧张情绪。

5. 预约,有些心脏检查需要提前预约,因此在进行心脏检查前需要提前与医院或医生进行沟通,确保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检查。

总的来说,心脏检查前需要注意饮食、药物、运动、放松和预约等方面的事项,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心脏检查

心脏检查

25
3、心尖搏动移位:
生理性:体型、年龄、体位、呼吸、 妊娠
病理性:
心脏病引起 :
如心室肥大(左、右、全 心、右位心)
胸部疾病: 肺、胸腔、胸廓、脊柱
腹部疾病: 腹水、腹腔大肿瘤
26
心脏增大的结果: 左心室扩大,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
27
左心室扩大
28
心脏增大的结果: 右室大,心尖搏动左移
29
左右心室同时扩大,向左下移位
• 定义: 用手触到的一种细小的震动感。

发生机制:心血管存在器质性病变
• 观察内容:部位、时相、临床意义 震颤强弱决定因素:
43
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相 收缩期 部 位 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 动脉导管未闭
44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心尖区
震颤
震颤
摩擦感
震颤
时 震颤
63
(七) 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
64
1、心脏本身因素
(1)左心室增大:靴型心。常见于主 闭、高心,又称主动脉型心。
65
(2)右心室增大: (3)左、右心室增大:普大型
66
67
68
叩诊内容小结:
心脏浊音界异常的临床意义?
(1)左心室增大:靴型心(心界向左下扩大);
常见于主闭、高心,又称主动脉型心。
30
正常肺部
左肺不张
31
肺气肿及其心脏
32
4.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 影响心尖搏动的因素:
心肌收缩能力 胸壁厚度和肋间隙宽度
心脏-心包-胸腔-胸壁之间的震动传导

心脏体格检查-听诊

心脏体格检查-听诊

心脏体格检查-心音
心音的鉴别
返回
特点
标志
机制:瓣膜 起源学说 音调 强度 性质 历时 心尖搏动 最响部位
S1
心室收 缩开始
二、三尖瓣 关闭
较低
较响
较钝
较长 0.1s
同时
心尖部
S2
心室舒 张开始
主、肺动脉 瓣关闭
较高
较S1 低
较S1 清脆
较短
0.08 s
S3 心室舒
张早期 血流冲击心 S2之后 室壁(心室 低 0.12- 充盈音)
no(不是)
with apical impulse
(与心尖搏动同步)
36
2024年11月9日
S3:出现在心 室快速充盈期 末,为低频低 振幅振动
心脏体格检查-心音
产生机制:心室快速充盈期末血流流入心室, 冲击心室肌壁,使肌纤维伸展延长,使房室 瓣、腱索与乳头肌突然紧张,振动所致。
2024年11月9日
S2强度改变:
体(肺)循环阻力或半月瓣的完整性和弹性最关键 含主动脉瓣A2和肺动脉瓣P2部分。 增强:体(肺)循环阻力增高或血流量增多 减弱:体(肺)循环阻力降低或血流减少、瓣膜狭窄
A2增强:由于主动脉内压力增高所致。
○ 主要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粥样硬化。
A2减弱:由于主动脉内压力降低所致。
心音性质改变
钟摆律 (Pendular rhythm) –
类似于胎儿心 音,又称胎心 律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 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 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 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
观点。
(embryocardia rhythm)
主要见于心肌 严重受损,如 急性心肌梗塞、 重症心肌炎、 克山病。

心脏相关检查项目

心脏相关检查项目

心脏相关检查项目心脏的常规检查,首先有最简单的事,这里叩诊听诊以及触诊,等诊室内检查,还包括一些临床检验项目,如心电图判断心脏是否有急性缺血症状,心脏彩超检查心脏结构及功能,胸片儿观察心脏大小与形态学改变,以及平板实验好,24小时心电图及血压检测,还有冠脉造影,心脏的核磁以及心脏的增强ct等。

1.心脏电活动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来进行的。

2.心功能、心脏结构的检查主要是通过心脏彩超来完成的。

3.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还需要结合抽血化验,比如BNP、心肌酶谱等。

4.冠脉血管病变更详细的检查,可以通过冠脉CT或冠脉造影。

5.心脏磁共振可以用于心肌病、心肌炎等的诊断。

6.心肌活检主要用于判断心肌炎、心肌病。

一个病人需要做哪些心脏相关的检查,医生还需要结合病史症状和体征来判断。

从最基本的听诊、抽血,到心血管造影、核医学检查都是心脏病常规检查,到底该做哪一样,才能救自己一命?其实所谓的“心脏病”,只是个模糊的统称。

不同种类的心脏病,医师会利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做诊断。

通常医师会从最简单、最不具侵袭性、最符合经济与安全效益的方式,循序渐进做诊断。

临床上,医师最普遍使用的心脏血管检查是理学检查。

到心脏内科医师的门诊,医师或护士除了先询问症状、病史、家族病史外,医师首先会量病人左右两手的血压,并且听诊、量脉搏与做理学检查。

听诊的目的是听心跳是否正常、有否杂音。

除此之外,听诊也会听肺部、颈部、腹部是否有杂音,以判断病人是否有心脏衰竭、心律不整、瓣膜性心脏病、大动脉疾病或者血管狭窄的问题。

有时医师会敲一敲或摸一摸病人的身体上部各处,判断有否心脏肥大的毛病。

心电图大多数到心脏内科看诊的病人,都会做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就像测“心脏发出的电流”,因为心脏心跳与节律,会形成电位传导。

心电图就是收集心脏发出电波,绘成心跳搏动的波形图,以判断是否有心肌缺氧、心律不整、心肌梗塞、传导障碍等等问题。

运动心电图当心电图测完,医师有怀疑是狭心症或缺血性心脏病时,会建议病人做运动心电图,也就是病人一边跑步,一边记录心电图的变化。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检查步骤心脏体格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观察: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外貌,注意是否有水肿、发绀等心脏病常见的症状。

2. 颈动脉触诊:医生会用手触摸患者的颈动脉,检查颈动脉搏动的规律性和强度,以判断心脏的收缩功能。

3. 接触触诊:医生会用手在胸部感受心脏的位置和震颤情况,观察是否有心脏扩大的迹象。

4. 听诊:医生会用听诊器对患者的心脏进行听诊,以检查心脏的杂音、心律和心音强度。

通常会在不同位置听诊,如心脏底部、心尖、肺动脉区等。

5. 血管触诊:医生可能会触摸患者的股动脉、腘动脉等位置,以评估动脉搏动的强度和规律性。

6. 腹部触诊:医生有时会通过腹部触诊来了解心脏的位置和扩大情况,尤其是左心室扩大时可触及心尖搏动。

检查结果和意义心脏体格检查可以提供一些指示性的信息,但不能用于明确诊断心脏疾病。

根据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进一步安排其他心脏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心脏体格检查可以发现心脏扩大、心脏杂音等异常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病,进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心脏体格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患者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注意事项心脏体格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通常是疼痛和风险较低的。

但在进行检查时,患者和医生都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患者应服从医生的指示,配合检查操作。

- 检查前应通知医生有无药物过敏史、心脏病史等重要信息。

- 部分检查可能需要患者取下衣物,需保护个人隐私。

- 儿童和老年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特殊的配合和关注。

- 如果检查中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以上是关于心脏体格检查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或进一步了解,请咨询专业医生。

心脏病检查内容

心脏病检查内容

心脏病检查内容
心脏病检查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身体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听诊心脏和肺部声音,以及触诊腹部、下肢浮肿等。

2. 血液检查:通过采集血液样本检测心脏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心肌酶等)和血脂(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3. 心电图(ECG):通过将电极贴在胸部、手臂和腿上记录心脏电活动,以评估心脏的节奏和功能。

4.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借助超声波检查心脏结构
和功能,包括心腔大小、心肌收缩和舒张情况等。

5. 心脏监测:通过佩戴便携式心电图监测器(Holter监测),
监测心脏电活动的变化,通常持续24至48小时。

6. 应力测试:通过运动负荷(如步行或跑步)或药物刺激,评估心脏在负荷下的反应。

7. 心导管检查(Cardiac catheterization):通过导管插入血管
进入心脏,以观察冠状动脉的状况、测量心室功能和压力。

8. 核医学检查:通过注射放射性物质(如放射性同位素)或注射造影剂,观察心脏血液流动和心肌供血情况。

9.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通过
断层扫描或磁共振影像技术,观察心脏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10. 心脏病的特殊检查:如心脏瓣膜疾病的超声多普勒、心脏
节律异常的电生理检查等。

这些检查的具体选择和顺序可能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以及医生的判断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需要进行心脏病检查,请咨询专业的医生。

心脏检查有几种方法

心脏检查有几种方法

心脏检查有几种方法首先,常见的心脏检查方法之一是心电图(ECG)。

心电图是通过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的一种方法。

它能够检测心脏的节律和传导情况,帮助医生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通过放置电极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部,心电图机器可以记录下心脏的电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图形显示出来。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图形来判断心脏是否存在异常,比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

除了心电图,另一种常见的心脏检查方法是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m)。

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清晰地显示心脏的各个部分,包括心脏壁、心脏瓣膜、心腔等。

通过超声心动图,医生可以评估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检测心脏是否存在肥厚、瓣膜疾病等问题。

这种检查方法无需使用放射线,安全无害,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此外,心脏核磁共振(MRI)也是一种常用的心脏检查方法。

心脏核磁共振可以提供非常清晰的心脏影像,帮助医生全面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相比于超声心动图,核磁共振可以更准确地显示心脏的细节,对一些心脏疾病的诊断有着更高的准确性。

不过,心脏核磁共振需要患者进入磁共振机器中进行检查,对于一些患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限制。

最后,心脏负荷试验(Stress Test)也是一种常用的心脏检查方法。

心脏负荷试验通过让患者在运动时进行心电图监测,来评估心脏在负荷状态下的反应。

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在运动时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对于一些隐匿性心脏疾病的筛查也有一定的帮助。

总的来说,心脏检查有多种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磁共振和心脏负荷试验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心脏问题,保护心脏健康,对于预防心脏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心脏健康,及时进行心脏检查,保护自己的心脏健康。

心脏检查(视叩诊)

心脏检查(视叩诊)
06
主动脉型心 ·二尖瓣型心
07
烧瓶心
08
视触叩的内容和顺序
(二)震颤的临床意义
震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如触及震颤则可肯定心脏有器质性病,常见于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及心脏瓣膜狭窄时(如二尖瓣狭窄)。瓣膜关闭不全时,震颤较少见。不同类型的病变,震颤出现的时期亦不同。按出现的时期可分为收缩期震颤、舒张期震颤和连续性震颤三种。
临床意义按震颤部位和时期而不同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时期 部位 常见疾病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 主动脉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狭窄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心尖部 二尖辩狭窄 连续性 胸骨左缘第2肋间 动脉导管未闭
右界叩诊时先叩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间(通常为第4助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逐一肋间向上,抵第2肋间,分别作标记。
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
左界叩诊的具体方法是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一般为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稍外),内外向内,叩至由清音变为浊音时用笔作一标记,如此向上逐一肋间进行,直至第2肋间。
(二)心尖搏动的定义
心尖主要由左室构成。 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胸壁对应部位,使局部助间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apical impulse)。
(二)正常心尖搏动
正常心尖搏动 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cm处,范围以直径计算为cm。一般明显可见,肥胖者或女性乳房垂悬时不易看见。
总 结 检查程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健康评估-心脏检查

健康评估-心脏检查
4
3、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不是向外搏动, 反而内陷称为负性心尖搏动,见于粘连性 心包炎心包与周围组织有广泛粘连时,亦 可见于右心室显著肥大者。
5
3.心前区异常搏动 (1)胸骨左缘第2肋间搏动,见于肺动脉扩 张、肺动脉高压,亦可见于正常青年人; (2)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胸骨上窝的搏动, 多为升主动脉或主动脉的搏动,可见于主动 脉扩张或主动脉瘤; (3)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见于右心室 肥大; (4)剑突下搏动,见于肺气肿或肺气肿伴 右心室肥大,亦可见于腹主动脉瘤引起。
22
5. 心音
第一心音:为心脏开始收缩时,主要由二尖 瓣和三尖瓣骤然关闭时,瓣叶突然紧张产生 振动所致。第一心音的出现,标志着心室收 缩期的开始。 第二心音:为心脏开始舒张时,主要由主动 脉瓣和肺动脉瓣骤然关闭,瓣叶突然紧张产 生振动所致。第二心音的出现,标志着心室 舒张期的开始。 第三心音:可出现在心室舒张早期,第二心 音后0.12~0.18s。其产生是由于心室舒张 早期房室瓣开放,血流自心房快速冲入心室, 使心室壁、房室瓣和腱索突然紧张产生振动 所致。
11
三、叩诊
方法:间接叩诊法,左侧轻叩,右 侧较重叩
顺序:先左后右,由外向内,从下 向上
12
叩诊心脏是叩诊心脏的相对浊音界,它可反映 心脏的实际大小。
心脏各部在 胸壁的投影
心脏的相 对浊音界
13
正常成人心脏左右相对浊音界与前正中线的距离
右界(cm)
肋间
左界(cm)
2~3 2~3 3~4

2~3
20
4.心律
是指心跳的节律。 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为提前出 现的异位心律。按异位起搏点的不同,分为三种
类型,即房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杂音(cardiac murmur)
指在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连续时间较长 旳声音。 杂音产生机理:因为某些原因造成血液在心脏 和大血管中流动过程中发生激流和旋涡冲击室 壁、瓣膜或血管壁振动产生。 常见原因:①血流速度加紧(贫血、甲亢); ②瓣膜口狭窄;③瓣膜关闭不全;④心腔或大 血管之间异常通道⑤断裂旳腱索和破碎、翻转 或有赘生物附着旳瓣膜在血流中振动。
➢ 机制:血液流经狭窄口径或异向流动形成湍流→瓣 膜、血管壁、心腔壁振动传至胸壁所致。
➢ 临床意义:为心血管器质性病变旳体征,见于先心 及狭窄性瓣膜病变。
心前区震颤旳临床意义 部位 时期 收缩期 胸骨右缘第2肋间
常见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肺动脉狭窄
胸骨左缘3-4肋间 室间隔缺损
舒张期 心尖区
心律(cardiac rhythm):心脏跳动节律,正常人节律 规整。 部分青年人窦性心律不齐,吸气时心率增快,呼 气时心率减慢。 听诊常见心律失常有:期前收缩(permature contraction,extrasystole)和心房颤抖(atrial fibrillation)。
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指在规则心律基础上,忽然提前出现一次 心跳,其后有一较长间歇。<6次/分为偶发,≥ 6次/分 为频发。每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为二联律 (bigeminal beats);每两次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 收缩为三联律(trigeminal beats)。
正常心尖搏动:一般可见,一般位于第5肋 间,左锁中线内0.5-1.0cm,距正中线7.09.0cm,波动范围直径2.0-2.5cm。体胖或 女性乳房悬垂时不易看见。
心尖搏动位置变化
生理原因:
体型:超力型↑;无 力型↓

心脏不舒服应该做哪些检查

心脏不舒服应该做哪些检查

心脏不舒服应该做哪些检查心脏不舒服是指心脏在承受一定负荷的情况下产生不适的感觉,如心慌、胸闷、气短、心跳加快等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及早进行检查、治疗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一、心脏不舒服应该做哪些检查?1.心电图(EKG)心电图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帮助医生了解心脏的节律和功能,查看心脏是否存在异常。

该检查通过将电极附加到胸部和四肢,将心脏电波转换成荧光线记录在纸上。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可以使用声波来查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医生可以借此检查血液流动情况、心脏的形状和大小、心脏肌肉收缩情况等等。

3.心脏监护心脏监护是通过佩戴一个类似于手表的设备来检查心脏的活动情况。

它能够检测心率、心脏节律和事件,并根据所收集的信息提供康复建议。

4.心脏造影心脏造影是一种需要注射染料的 X 光检查,用于检查心脏和动脉的形状和大小。

5.核磁共振核磁共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可检查心脏组织,检测心脏的数量和结构,最大限度地减少辐射的危害。

二、心脏不舒服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治疗心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医生会开具不同的药品。

例如,抗凝剂可以减少凝血并预防心绞痛和心心悸,而类固醇和其他消炎药则可以减轻心肌炎和心肌病的症状。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严重情况下的治疗方法。

如果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无法缓解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一些手术。

例如,像冠状动脉介入术(CABG)、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治疗方法。

3.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方法。

患者应该放弃不健康的食品、戒烟、减少饮酒,提高身体素质。

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运动。

患者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合适的运动训练。

将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和改善血液流动情况。

4.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并应对自己的病情。

例如,停止过度使用蓝宝石药物,控制焦虑和压力,控制情绪波动等等。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自己的心态,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心脏体格检查的内容

心脏体格检查的内容

心脏体格检查的内容
心脏体格检查。

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人体
的生命安全。

因此,定期进行心脏体格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
介绍一些常见的心脏体格检查项目以及其操作方法。

一、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是通过听诊器来检查心脏的功能状态。

医生通常会在
胸部不同位置进行听诊,以便全面了解心脏的情况。

在进行心脏听
诊时,患者应该保持平静,医生会先对着患者的心脏部位进行听诊,然后再进行侧面听诊,以确保全面了解心脏的情况。

二、心脏触诊。

心脏触诊是通过手触摸来检查心脏的大小、位置和搏动情况。

医生通常会在患者的胸部进行触诊,以便了解心脏的情况。

在进行
心脏触诊时,医生会先让患者取下上衣,然后用手轻轻触摸心脏部位,以确保全面了解心脏的情况。

三、心脏听诊。

心脏听诊是通过心电图仪器来检查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贴上电极,然后通过心电图仪器来记录心脏的电活动情况。

在进行心脏听诊时,患者应该保持平静,以确保心电图的准确性。

四、心脏彩超。

心脏彩超是通过超声波来检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情况。

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进行超声波检查,以便了解心脏的情况。

在进行心脏彩超时,患者应该保持平静,以确保超声波的准确性。

以上就是关于心脏体格检查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心脏健康,定期进行心脏体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治疗,以确保自己的健康。

心脏常见检查方法

心脏常见检查方法

心脏常见检查方法
心脏常见检查方法:
心脏一般可以做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成像、冠状动脉造影、心脏血管造影等检查。

1、心电图:心脏做心电图是一种常见的检查方法,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的变化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节律。

可以检测心脏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2、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和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可以提供关于心脏壁运动、心脏瓣膜功能、心腔大小等信息,帮助医生诊断心脏病变。

3、心脏磁共振成像:心脏磁共振成像是通过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详细的心脏图像,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功能、血流等方面的信息,对心脏病变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高分辨率和准确性。

4、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通过向冠状动脉注射对比剂,观察冠状动脉是否狭窄或阻塞。

5、心脏血管造影:心脏血管造影是通过导管插入血管,观察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叩:心脏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听:主动脉瓣区可闻及粗糙的收缩期杂音,并向颈 部传导,强度3级以上
主动脉关闭不全

症状:心前区不适,头部搏动感,体位性头晕等 体征:
视:颈动脉搏动明显,心间搏动向左下移位,可见点 头运动及毛细血管搏动征
触:心间搏动向左下移位,呈抬举性,有水冲脉



叩: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呈靴型
血压 步骤2
充气与放气 -Korotkoff五期法 -第一声:收缩压 -最后一声:舒张压
血压
步骤3
关闭血压计
记录血压值
血压

血压的标准
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 1.高血压 大于140/90mmHg
2.低血压
小于90/60mmHg
3.双侧上肢血压差别显著 4.上下肢血压差异常
5.脉压改变
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
4.额外心音
5.杂音 6.心包摩擦音
杂音
指心音与额外心音之外,在收缩期和/或舒张期出现的一 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异常声音
可与心音分开或相连续,甚至遮盖心音
产生杂音的机制

1.血流加速
2.瓣膜口狭窄 3.瓣膜口关闭不全
4.异常血流通道
5.心腔异常结构 6.大血管瘤样扩张
杂音怎么听
二尖瓣关闭不全

症状:心悸、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
体征: 视:心间搏动向左下移位
触:心间搏动向左下移动
叩: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 听:心尖部有较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左腋下 传导,强度3级以上
主动脉狭窄

症状: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体征:
视:心间搏动向左下移位
触:心间搏动向左下移位,主动脉瓣区可触及收缩 期震颤
2.心尖搏动 3.心前区搏动
胸廓外形
正常胸廓外形:胸廓前后径、横径左右基本对称。
异常胸廓外形:1.心前区隆起
2.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心尖搏动
主要由心室收缩时心脏摆动,心尖向前冲击前胸壁相应 部位而形成。 正常成人心尖搏动点 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侧0.51.0cm,搏动范围以直径计算为2.0-2.5cm 。
额外心音
指S1、S2之外听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可构成三音律, 少数构成四音律

(1)舒张期额外心音 :奔马律、开瓣音、心包叩击音、
肿瘤扑落音

(2)收缩期额外心音:收缩早期喀喇音、收缩中晚期喀 喇音

(3)医源性额外心音:人工瓣膜音、人工起搏音
心脏听诊

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第四心音
产生机制: 在心室舒张末期,收缩期前,与心房收缩使二尖瓣、三 尖 瓣及其相关结构突然紧张振动有关。

第四心音
听诊特点:

低调、沉浊而弱 在心尖部及其内侧较明显

生理情况下一般听不到,属 病理性
心音改变
(1)心音强度改变
(2)心音性质改变 (3)心音分裂

第一心音强度的改变
1.主要影响因素:
心 脏 叩 诊
心脏叩诊
叩诊方法
1.方法:间接叩诊法,轻、中度叩法 2.顺序:先左后右,由下到上,由内到外
叩诊内容
1.心浊音界 2.心浊音界的改变及意义
正常成人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2~3
肋间
左界(cm) 2~3
II
2~3
3~4
III
IV V
3.5~4.5
5~6 7~9
心脏浊音界各部分的组成
心音性质的改变

钟摆律:心率增快时,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几乎相等,
两个心音强弱相等,间隔均匀 , 有如钟摆声,故称钟摆律 或胎心律,提示病情严重。
心音的分裂
S1分裂
机制:
1.生理情况下, 三尖瓣较二尖瓣延迟关闭0.02-0.03s,人耳不 能 分辨 2.当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S1的两个成分相距> 0.03秒时出现 心音 分裂
心脏检查
概述
心脏检查:运用视、触、叩、听等基本方法初步判定有无 心脏病及心脏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程度等,在临床上具 有重要作用
心 脏 视 诊
心脏视诊方法
检查者站在病人右侧,两眼与病人胸廓同高,以 便观察心前区异常搏动和隆起;视诊心尖搏动时,双眼视线
应与心间区呈切线位置。
心脏视诊
视诊内容:1.胸廓外形
部位
分级 时期 性质 传导
胸骨右缘第2肋间可 闻 及 3/6 级 SM , 粗 糙,向颈部传导 心尖部可闻及4/6级 隆隆样DM
杂音的影响因素

体位
运动 呼吸


杂音的临床意义

杂音的分类
器质性杂音:较粗糙、强度高,与瓣膜自身改变有关
功能性杂音:较柔和、强度低,无心脏瓣膜病变,与“环境”改变 有关。 生理性杂音 病理性杂音
器质性:风湿性心脏病
舒张中晚期递增型隆隆样杂音。
几种重要的杂音
舒张期杂音
主动脉瓣区 功能性:少见
器质性:风湿性心脏病等
舒张早期递减型叹气样杂音,向心尖弥散
几种重要的杂音

连续性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 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心脏听诊

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额外心音
5.杂音 6.心包摩擦音
心包摩擦音

心前区、前倾位、呼气末更明显
见于各种感染性心包炎,也可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尿毒症、 心脏损伤后综合征等非感染情况 与胸膜摩擦音鉴别


血 管 检 查
脉搏检查
检查手法

拇指按住腕背 桡骨茎突
绒垫,30秒


脉搏检查内容

脉率


脉律
血管紧张度 脉搏的强弱
脉搏检查
检查内容:脉搏波形 1.水冲脉 2.奇脉
临床意义:
电活动延迟——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机械活动延迟——肺动脉高压
听诊部位:心尖或胸骨左下缘
心音的分裂
S2分裂:临床较常见,以肺动脉瓣区明显
生理性分裂 通常分裂 固定分裂 反常分裂或逆分裂
心脏听诊

听诊内容
1.心率
2.心律 3.心音
4.额外心音
5.杂音 6.心包摩擦音
第二心音
产生机制: 心室等容舒张期,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关闭,瓣膜突然紧 张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主动脉瓣关闭在前(A2),肺动脉瓣关闭在后(P2) ,但 两成分相距很近,人耳不能分辨,听诊仅为一个声音
标志着心室舒张的开始
第二心音

听诊特点:
音调较高而脆(62Hz) 强度较S1弱 历时较短(0.08s) 心底部听诊最清楚
心肌收缩力、心室充盈程度、心室开始收缩时二尖瓣和三 尖瓣的位置
2.包括:
S1增强 S1减弱 S1强弱不等
第二心音强度的改变
1.主要影响因素:体或肺循环阻力的大小 半月瓣的病理改变
2. S2的2个主要成分:主动脉瓣成分(A2) 肺动脉瓣成分(P2) 青少年:A2<P2 成人:A2=P2 老年人:A2>P2 3. S2增强 S2减弱
听:少量心包积液时可在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液 量增多后摩擦音消失。大量心包积液时,心率较快,心音 弱而远,偶尔可闻及心包叩击音
心力衰竭
左心衰

症状:乏力、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咳嗽、泡沫痰

体征:
视: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轻微发绀、高枕卧位和端坐体位 触:严重者出现交替脉
叩:无特异性
听:心率增快,舒张期奔马律,P2亢进,双肺闻及湿罗音, 也可有少量哮鸣音
横膈移位 移向内下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
(1)生理情况
(2)病理情况
负性心尖搏动
负性心尖搏动 :心脏收缩时心尖部胸壁搏动内陷,可见于粘 连性心包炎或心包与周围组织广泛粘连。
心前区搏动
1.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
2.剑突下搏动
3.心底部搏动
心 脏 触

心脏触诊
一、心脏触诊的方法

心脏触诊检查,通常用右手全掌、手掌尺侧或中指环指腹轻贴于胸壁上,并 调节压力以获得最好的效果。 检查震颤时常用手掌尺侧
听: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听到叹气样舒张期杂音, 并向心尖部传导。可听到枪击音及Duroziez双重杂音。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心包积液
症状:胸闷、呼吸困难等 体征:
视:心间搏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触:心间搏动弱而不易触到,如能触及则在心相对浊 音界内侧


叩: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且随体位改变
心室等容收缩期,二尖瓣、三尖瓣关闭,瓣叶突然紧张 产生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二尖瓣关闭在前,三尖瓣关闭在后,但两成分相距很近, 人耳不能分辨,听诊仅为一个声音 标志着心室收缩的开始
第一心音

听诊特点:
音调较低钝(55—58Hz) 强度较响 历时较长(持续约0.1s) 与心尖搏动同时出现 心尖部听诊最清楚


检查心间搏动常用指腹
二、心脏触诊的内容

1.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2.震颤 3.心包摩擦感
心前区震颤的临床意义
部位
胸骨右缘第2肋间 胸骨左缘第2肋间 胸骨左缘第3~4肋间 胸骨左缘第2肋间 心尖区 心尖区

时相
收缩期 收缩期 收缩期 连续性 舒张期 收缩期
常见病变
主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 室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二尖瓣狭窄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第三心音

产生机制: 在心室舒张早期、快速充盈期末,由于心室快速充盈的 血流自心房冲击室壁,使心室壁、腱索和乳头肌突然紧 张振动而产生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