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的性质和危害讲解
高中硫化氢知识点

高中硫化氢知识点
1、物理性质
常温下,硫化氢为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另外,硫化氢为有毒气体。
2、化学性质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主要包括酸性、可燃性、不稳定性以及还原性。
硫化氢为酸性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为二元弱酸。
硫化氢为可燃气体,能够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当氧气的量不足时产物为水和硫单质,而当氧气过量时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硫,这一点在做题时尤其需要注意。
硫化氢本身不稳定,在受热的情况下会自己分解产生氢气和硫单质。
硫化氢为高中阶段常见的强还原剂之一,能够和大多数的氧化剂(如二氧化硫、卤素单质、浓硫酸、硝酸等)发生反应。
除以上主要性质外,我们还需要记住一个特殊方程式,将硫化氢通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够产生黑色的硫化铜沉淀。
此方程式为弱酸制强酸的特殊方程式,故而需要特别记忆。
3、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中我们选择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气体。
选取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进行反应。
使用向上排气法进行收集并使用氢氧化钠
对尾气进行吸收。
硫化氢的特性及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硫化氢的特性硫化氢(H₂S)是一种无色、有毒、易燃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类似于蛋味或腐肉味。
它通常是由硫化物的生物降解而来,因此在废物处理、石油开采、腐烂的有机物等场合可能会产生硫化氢。
由于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因此在使用和处理硫化氢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性:毒性硫化氢对人体的健康有害,其短时间内的接触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眩晕、倦怠和意识混乱等。
较长时间的接触可能导致死亡。
在低浓度下,硫化氢可以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而在高浓度下则会引起呼吸困难和心跳骤停,因此必须注意适当的防护措施。
易燃硫化氢是一种易燃气体,其下限爆炸浓度为4.3%(体积分数)。
这意味着如果在空气中的浓度高于 4.3%,就存在着着火和爆炸的风险。
密度硫化氢的相对密度比空气轻,其密度约为0.77克/升,因此硫化氢气体通常会上升到空气中。
在高温和高压下,硫化氢可以以液态形式存在。
溶解性硫化氢的水溶性较好,可以在水中形成硫化氢酸(H₂S),这种酸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和有毒性。
硫化氢的安全措施由于硫化氢具有很强的毒性和易燃性,因此在使用和处理硫化氢时要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防御性装备•戴上符合标准的防毒面具和呼吸器•穿戴防护服、安全鞋和手套气体检测仪在使用和处理硫化氢之前,必须使用气体检测仪来确定气体的浓度和存在量。
这有助于检测到气体泄漏,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通风系统应当确保通风系统运作正常,并且对空气质量进行持续监测。
注意火源和静电由于硫化氢易燃,因此应保持安全的火源和静电条件。
同时,在使用、贮存和处理硫化氢的设备和区域,必须采取必要的防静电措施。
储存和处理硫化氢只能在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的监督下使用,存储和处理。
其储存和处理的设备也必须符合标准,并随时保持干燥和清洁。
硫化氢的应急处置原则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必要措施以应对危险。
以下是应急处置原则:立即撤离如果硫化氢泄漏引起了燃烧或爆炸,必须立即撤离。
在此过程中,必须保证通风系统和紧急设备运作正常。
硫化氢危害专业知识

生产中硫化氢旳预防
1、涉及硫化氢旳生产操作、检修及有关作业人员上岗前应接受硫化氢 防护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2、配合格旳硫化氢防护用具:防护用具必须符合国标和行业原则,要 定时进行检验、检验、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作业人员进入硫化氢工作 场合时,必须正确佩戴防护用具。
3、安装检测报警器:在硫化氢易汇集旳区域,应安装硫化氢检测报警 器。一旦硫化氢浓度超出国家所要求旳安全暴露极限,监测器显示出 硫化氢旳浓度,报警器报警,使硫化氢可能涉及到区域旳全部员工, 采用紧急有效措施,预防中毒事故发生。
(mg/m3)
生产中硫化氢旳起源
1、油气井钻井中硫化氢旳主要起源于四个方面:
热作用于油层时, 油气中旳有机硫化 物分解,产生硫化
氢
石油中旳烃类、有机质与 储集层水中旳硫酸盐经高 温还原作用而产生硫化氢
钻井
经过裂缝等通道,下 部地层中硫酸盐层旳
硫化氢上窜而来
钻井液某些处理剂 在高温热分解作用
下,产生硫化氢
生产中硫化氢旳起源
2、采油作业 a、水、油或乳剂旳储备罐。 b、用来分离油和水,乳化剂和水旳分离器。 c、输送装置,集油罐及其管路系统。 d、用来燃烧酸性气体旳放空池和放空管汇。 e、提升石油采收率也可能产生硫化氢
另外三处起源途径与设备所在地有关。 a、装载场合。油罐车一连数小时装油,装卸管线时管理不严,司机没
有经过专门培训,而引起硫化氢气体泄漏。 b、计量站调整或维修仪表。 c、气体输入管线系统之前,用来提升空气压力旳空气压缩机。
生产中硫化氢旳起源
3、注水操作: 从注入液体中旳硫酸盐分解细菌带来旳对底层旳染,
能在地层中产生硫化氢气体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增长硫化 氢含量。 4、酸洗:
硫化氢防护知识

硫化氢的性质与危害一、硫化氢的性质:硫化氢是无色有毒、有臭鸡蛋气味、溶于水有强腐蚀性的气体。
硫化氢能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等,易燃,与空气混合可以形成爆炸气体。
硫化氢比空气重,易集聚在低洼处,而且可扩散范围大,能被远处的火源引燃。
硫化氢可经呼吸系统吸入或皮肤吸收侵入人体,毒害级别为高度危害等级(Ⅱ级),我国《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中规定硫化氢最高允许质量浓度为10 mg/m3。
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低浓度时,对呼吸道和眼的局部刺激作用明显,长期接触会引发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高浓度时,全身性作用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会出现眼痛、流涕、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症状。
极高浓度(1000 mg/m3以上)接触数秒即可致人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低浓度时,硫化氢臭味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浓度超过10 mg/m3左右后,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导致人的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
不同浓度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见下表。
二、硫化氢的危害:储运含硫化氢原油对大气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以含硫化氢原油为燃料的加热站向大气中排放的烟气中二氧化硫超标。
含硫化氢原油在首末站存储时硫化氢和易挥发轻组分对大气易造成污染;含硫原油收发作业时硫化氢挥发对人员造成伤害。
含硫原油在码头卸油作业、卸车作业、储罐人工检尺作业时,易导致硫化氢中毒;硫化氢溶于原油中,罐车内的液相硫化氢经过长途颠簸运输,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积聚在设备上部,一旦设施敞开硫化氢气体迅速扩散;含硫化氢原油储罐在清罐作业时,罐内气体浓度等指标比普通储罐更为严格;高含硫原油在储运过程中,为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加强硫化氢浓度检测,硫化氢防护的佩戴及硫化氢输送中的信息告知。
硫化氢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硫化氢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物理性质。
| 化学性质。
| 危险特性。
|分子式:H2S。
| 可燃,分解为硫和氢气。
| 毒性:腐蚀性、窒息性。
|分子量:34.08 g/mol | 与氧气反应逐渐分解。
| 危险品分类:剧毒气体。
|外观:无色气体。
| 具有特殊臭蛋味。
| 爆炸极限:4.3%-46.0%体积浓度 |密度:1.535 g/L。
| 高温条件下可以燃烧。
| 燃烧产物:二氧化硫、水。
|熔点:-85.01°C。
| 与金属产生硫化物。
| 危险特性:易燃、易爆。
|沸点:-60.03°C。
| 可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
| 导电性:不导电。
|硫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有毒气体,具有腐蚀性和窒息性。
它是可燃的,可以与氧气反应产生燃烧,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硫和水。
在高温条件下,硫化氢可以燃烧,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特性。
此外,硫化氢还可以与金属产生硫化物。
它具有特殊的臭蛋味,可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但不导电。
由于硫化氢的剧毒和危险特性,它被归类为剧毒气体。
在使用和处理硫化氢时,应注意防范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避免直接接触硫化氢,并且要适当通风以确保室内气体浓度低于危险级别。
同时,应遵循合适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面罩和防护服等。
以上是硫化氢的一些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简要介绍。
了解硫化氢的危害和特性,对于相关行业和应用领域的工作人员至关重要,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处理和使用硫化氢,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潜在风险和危险。
硫化氢培训课件

硫化氢的来源与分布
来源
硫化氢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如石油炼制、合成氨生产、煤气制造等。此外 ,在有机物腐败场所如沼泽地、阴沟、化粪池、污物沉淀池等处也可能产生硫化 氢。
分布
硫化氢在空气中的分布受气象条件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在密闭空间内,硫化 氢可能积聚并达到危险浓度。在开阔环境下,硫化氢的浓度通常较低,但在某些 特定条件下(如气压低、无风等),也可能出现高浓度聚集现象。
• 化学性质: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剂氧化为硫单质或硫酸根离子。同时 ,硫化氢还具有腐蚀性,能与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
• 危害: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短期内吸入高 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 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 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 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 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人员中毒
如有人员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 将其移至安全区域,脱去污染衣 物,用清水冲洗皮肤或眼睛。同 时拨打急救电话,将中毒者送往
医院救治。
火灾事故
若发生硫化氢引起的火灾事故, 应立即切断气源并使用干粉灭火 器进行灭火。同时拨打火警电话
并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
硫化氢相关法规与
06
标准解读
国家相关法规政策解读
硫化氢安全防护措
02
施
个人防护措施
配备防护用品
在接触硫化氢的作业场所,必须 佩戴适用的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 器,以及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和防
化服等个人防护用品。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

硫化氢的危害及预防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见于石油、天然气、污水处理等工业过程中。
它具有高度的毒性,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硫化氢的危害1. 健康危害:硫化氢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严重的损害作用。
吸入高浓度的硫化氢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眼痛、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
在高浓度下,硫化氢可导致窒息和昏迷,甚至致死。
2. 环境危害:硫化氢的释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它可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对植物、动物和水生生物造成毒害。
此外,硫化氢还参与大气污染反应,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对大气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二、硫化氢的预防措施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来控制硫化氢的危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1. 工程控制措施:通过工程手段来减少硫化氢的产生和释放。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密闭系统、有效的通风设备和排气系统来控制硫化氢的浓度。
此外,还可以使用吸附剂和催化剂来净化废气中的硫化氢。
2. 个体防护措施:对于那些可能暴露在硫化氢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必须提供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
这包括呼吸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或呼吸器)、防护服、防护手套、安全鞋等。
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方法。
3. 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和执行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是预防硫化氢危害的关键。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充分的培训,了解硫化氢的危害性、安全操作程序和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此外,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并确保设备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4. 紧急响应措施:在发生硫化氢泄漏或事故时,必须迅速采取紧急响应措施。
这包括立即撤离受影响区域,并向相关人员发出警报。
紧急响应团队应及时到达现场,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泄漏、修复设备,并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援。
5. 定期监测:对可能存在硫化氢泄漏的工作区域进行定期监测是必要的。
硫化氢防护PPT课件

03
硫化氢的检测与预警
硫化氢的检测方法
化学检测法
通过化学反应检测硫化氢的存在,常 用的有醋酸铅试纸法和硝酸银比色法。
电子检测法
生物检测法
利用对硫化氢敏感的生物材料作为指 示剂,通过颜色变化或荧光反应来检 测硫化氢。
利用电子传感器检测硫化氢浓度,具 有快速、准确、连续监测的特点。
硫化氢的预警系统
人为源
化工生产
硫化氢常作为化学反应的副产品产生,例如在生产硫酸、染料、橡胶等化工产 品过程中。
垃圾填埋场
有机物在垃圾填埋场中分解可产生硫化氢。
工业生产中的硫化氢来源
煤炭和天然气燃烧
在煤炭和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硫化物会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化 氢。
石油精炼
石油精炼过程中,硫化物会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出来,其中就 包含硫化氢。
大气污染
硫化氢排放到大气中会形 成酸雨,对建筑物和农作 物造成危害。
土壤污染
硫化氢溶于土壤水分中, 影响土壤质量,影响农作 物生长。
02
硫化氢的来源
天然源
火山活动
硫化氢是火山喷发时释放的主要气体 之一,来自地壳内部的硫化物经过高 温和压力作用形成硫化氢。
天然气和石油开采
在天然气和石油开采过程中,硫化氢 可能伴随气体一同被释放出来。
启动应急预案
02
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人员对泄漏进行处置,确保事故得到
妥善处理。
就医检查
03
对于受到硫化氢气体伤害的人员,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以
保障其身体健康。
05
硫化氢事故案例分析
硫化氢泄漏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某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硫化氢气体发生泄漏,导致现场作业人 员中毒。
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治

硫化氢的危害和防治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由于其易燃、爆炸、有毒的特性,常常在生产和工作中造成安全隐患。
本文将从硫化氢的生成和危害、硫化氢的防治措施、硫化氢的检测和监测方面进行介绍。
一、硫化氢的生成和危害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毒、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常见于石油、煤炭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主要的生成途径有两种:1. 生物发酵产生:例如在废物、污水处理装置中,细菌对有机物进行发酵代谢,会产生硫酸盐,进而产生硫化氢。
2. 化学过程产生:例如在油气采集中,地下的盐水和油混合后,会产生硫化氢。
硫化氢拥有很强的毒性,最低致死浓度为0.0005%(5ppm),一旦大量吸入会立即影响到人体的呼吸和神经系统,会导致浑身疼痛、恶心、呕吐、眩晕、昏迷等症状。
长期接触硫化氢对人体也有很大危害,常会导致气道、肺和眼睛等病症,并可能患上慢性疾病。
二、硫化氢的防治措施在工作场所,对硫化氢的防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1. 加强通风设备和气息控制:通风和依靠自然气流来循环空气较好的地方,应为硫化氢易积聚的地方安装通风装置,尽量把它分散并排放到室外空气中。
2. 戴好防毒面具:在处理有硫化氢颗粒的物资时,工人应戴上防护面具及呼吸防护装置,以防止吸入硫化氢。
3. 保持安全距离:处理有加热环节的物资时,处理化学应用时,应与产生气体的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4. 进行安全培训:无论是在任何产业领域,都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人们对硫化氢的认识和了解,这样能有效提高其对这种有毒气体的注意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5. 迅速撤离:工人身上携带着的瓶子、筒子等装有硫化氢的容器在爆炸时会释放出硫化氢,导致难以控制的致命后果,应及时送到安全区域。
三、硫化氢的检测和监测在防止硫化氢危害时,硫化氢的检测和监测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1. 有机鹍纸:有机鹍纸成本低且操作简单,因此常被用来检测硫化氢含量。
2. 电子鼻:电子鼻又称气体传感器,依靠气敏元件进行气体成分的分析和检测。
硫化氢知识点总结

硫化氢知识点总结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极易引起中毒和爆炸,因此被称为“鬼气”。
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硫化氢,因此理解硫化氢的性质和安全知识非常重要。
一、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硫化氢分子式为H2S,为无色、有臭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生成弱酸。
硫化氢在空气中极易燃,遇到氧气即可自燃。
在高温下,硫化氢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硫化氢还可以与许多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沉淀。
二、硫化氢的来源硫化氢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常常与火山喷发和腐烂有机物质有关。
在工业上,硫化氢是酸气型污染物之一,常常沿火炉和烟囱排放。
三、硫化氢的危害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体和动物有很大的危害。
其致害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中毒硫化氢中毒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的刺激作用而导致,当接触到硫化氢浓度较高或暴露时间过久时,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心悸等症状。
严重时,可造成昏迷、抽搐、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2. 爆炸和火灾硫化氢是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时可形成爆炸性混合气,触发火源轻易导致爆炸和火灾,同时还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加重危害。
3. 腐蚀硫化氢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对金属、塑料等材料都有一定的侵蚀作用,长期存在时,会对环境、设备和结构造成破坏。
四、硫化氢的安全知识为了避免硫化氢的危害,我们需要了解与硫化氢有关的一些安全知识:1.防护措施在可能有硫化氢泄漏的场所,必须佩戴防毒面罩和化学防护服等防护设备。
工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和考核,了解硫化氢的性质、危害和应急处理方法。
2.通风通风是防止硫化氢中毒的有效手段,通过排除空气中的硫化氢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工作场所必须有严格的通风设施和应急通风措施。
3.监测使用硫化氢的作业场所必须安装硫化氢监测仪,对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进行时时监测。
发现浓度超标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4.应急处理一旦发现硫化氢泄漏,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应先进行人员疏散和安全隔离,关闭泄露口和通风设备,采取掩埋、散布碱性物质等化学方法进行消除。
硫化氢 分子量

硫化氢分子量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分子量为34.08。
它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硫原子组成,是硫的一种化合物。
硫化氢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常见于一些地质活动和生物过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硫化氢的性质、用途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1. 硫化氢的性质硫化氢是一种可燃气体,能够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其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硫和水。
硫化氢具有非常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即使在极低浓度下也能被人类嗅觉察觉。
它的溶解度较大,可溶于水,形成硫酸。
硫化氢的密度比空气大,易积聚在低洼处,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
2. 硫化氢的用途硫化氢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被用作硫化剂,可用于生产硫化物、硫酸、硫酸铵等。
其次,硫化氢也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起到催化或还原的作用。
此外,硫化氢还被用于石油和纸浆工业中的脱硫过程。
尽管硫化氢有很多用途,但由于其有毒性和易爆性,使用时需严格控制风险。
3. 硫化氢的危害和安全注意事项硫化氢是一种有毒气体,高浓度的硫化氢能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
低浓度下,硫化氢会引起眼睛和呼吸道的刺激,高浓度下则会导致头痛、恶心、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在使用硫化氢时应采取以下安全措施:首先,应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硫化氢积聚;其次,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防护眼镜和防护服;此外,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 硫化氢的环境影响硫化氢不仅对人体有害,对环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高浓度的硫化氢能杀死水生生物,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硫化氢还能与大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进而形成酸雨,对土壤和植被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工业生产和使用硫化氢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结:硫化氢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其分子量为34.08。
它具有可燃性、刺激性和有毒性。
硫化氢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但使用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可以降低硫化氢带来的风险,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三篇)

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一)硫化氢的性质H2S是无色气体,具有臭蛋气味,式量34.08,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密度1.539g/L,熔点-85.5℃,沸点-60.7℃。
易溶于水,亦易溶于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中。
可燃上限为45.5%,下限为4.3%。
燃点292℃。
H2S可用来分离和鉴定金属离子、精制盐酸和硫酸(除去重金属离子),以及制备元素硫等。
它是一种好的还原剂。
溶于水形成弱酸性,对金属会产生氢脆破坏。
氢脆破坏往往会造成井下管束的突然断落、地面管汇和仪表的爆破、使得井口装置破坏,甚至发生严重的井喷失控或者着火事故。
H2S能加速非金属材料的老化,使地面设备、井口装置、井下工具中有橡胶、浸油石墨、石棉等非金属材料制作的封件失效。
(二)硫化氢对人体的危害对人的危害主要是经呼吸道吸收。
可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咽干、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恶心、意识模糊,部分患者可有心脏损害。
重症者可出现脑水肿或肺水肿。
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骤停,很快出现急性中毒,呼吸加快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硫化氢对粘膜的局部刺激作用系由接触湿润粘膜后分解形成的硫化钠以及本身的酸性所引起。
对机体的全身作用为硫化氢与机体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这类酶中的二硫键(-S-S-)作用后,影响细胞色素氧化过程,阻断细胞内呼吸,导致全身性缺氧,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缺氧最敏感,因而首先受到损害。
但硫化氢作用于血红蛋白,产生硫化血红蛋白而引起化学窒息,是主要的发病机理。
急性中毒早期,脑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即受到抑制,谷胱甘肽含量增高,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未见变化。
急性中毒均由呼吸道吸入所致。
H2S进入人体后,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小部分可以原形或随呼出气排出,大部分则被氧化生成无毒的硫化物、硫代硫酸钠及硫酸盐等排出体外,在体内无蓄积作用。
对机体产生危害的是来不及代谢和排出的游离H2S,它进入血液的可先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硫化高铁血红蛋白,过量的未能结合的H2S,即随血液进入组织细胞,发挥致毒作用。
硫化氢知识培训讲解

工业生产过程
如化工、炼油、煤气生产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硫化氢气体未经过 充分的净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污水处理及垃圾填埋场
在污水处理及垃圾填埋过程中,含硫有机物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 生硫化氢气体,并释放到大气中。
自然灾害
部分地区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等可能导致地层中的硫化氢 气体大量释放。
硫化氢对人体的影响
硫化氢治理技术分类
根据处理原理和应用场景的不同,硫化氢治理技术可分为物理法 、化学法、生物法和联合法等。
硫化氢治理技术流程
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工艺流程,但一般包括吸收、吸附、氧 化、还原、提纯等步骤。
硫化氢治理技术比较分析
处理效果
各种处理方法对硫化氢的去除率、回收率、副产物及排放都有 不同的特点。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以保护皮肤和眼睛免受硫化氢侵害。
定期检查和维护
03
对呼吸器和防护服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有
效防护。
应急处理措施
紧急疏散
当工作场所出现硫化氢泄漏时,立即启动紧急疏散程序,组织工 作人员有序撤离,避免恐慌和混乱。
紧急救援
在专业救援人员到达之前,现场工作人员应采取初步应急处理措 施,如关闭泄漏源、使用灭火器材等,为后续救援创造条件。
易燃易爆
在空气中,硫化氢的浓度 达到一定量时,遇到火源 或高温,极易燃烧爆炸。
易溶于水
硫化氢极易溶于水,特别 是在潮湿的环境下,更易 溶解。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酸性
硫化氢是一种酸性气体,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对金 属和非金属材料都有很大 的破坏作用。
不稳定性
在空气中,硫化氢易分解 ,不稳定,需要储存于密 封容器中。
02硫Biblioteka 氢来源与释放途径硫化氢的来源
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

硫化氢的性质及危害一、理化性质硫化氢,分子式H2S,分子量34.08,蒸汽比重1.19,熔点-83.7摄氏度,沸点-60.7摄氏度,自燃点260摄氏度,爆炸极限(V%)4.3-46.0。
硫化氢是具有臭鸡蛋味的无色气体,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原油。
溶于水后生成轻硫酸,化学性质不稳定。
燃烧分解物为氧化硫。
易聚集在低洼处。
人的嗅觉阈为0.012-0.03mg/m3,远低于引起危害的最低浓度。
起初臭味的增强与浓度的升高成正比,但是当浓度超过10mg/m3左右之后,浓度继续升高而臭味反而减弱。
在高浓度时因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能察觉硫化氢的存在,故不能依靠其臭味强烈与否来判断有无危险浓度出现。
侵入人体的途径:吸入、经皮肤吸收。
毒害分级:高危毒物(2级)。
二、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爆炸的危险。
三、职业接触限值最高允许浓度(MAC):10mg/m3。
四、毒性硫化氢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低浓度时,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明显,浓度越高,全身性作用越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
高浓度时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引起迅速窒息而死亡。
而长期接触低浓度的硫化氢,引起神衰症候群及植物神经紊乱等症状。
慢性作用对眼的影响表现为结膜炎、角膜损害等。
硫化氢经呼吸道吸收很快,在血中一部分很快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等经尿液排出,一部分游离的硫化氢经肺排出,体内无积蓄作用。
硫化氢的局部刺激作用,是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高浓度时引起颈动脉窦的反射作用使呼吸停止,更高浓度也可直接麻痹呼吸中枢而立即引起窒息,造成“电击样”中毒。
五、中毒表现1、急性中毒1)轻度中毒较低浓度引起眼结膜炎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畏光、流泪、眼刺激、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
硫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三篇)

硫化氢安全技术说明书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
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
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
极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
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切断气源。
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重要有机物质,也称为毒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具有有害和腐蚀性。
它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H2S。
它的分子量约为34.08 g/mol,沸点为-61.2 ℃、凝固点为-85.6 ℃,与氮、氧、氢和其他气体混合时,可形成不同程度的混合气体。
硫化氢具有十分强烈的毒性,当硫化氢环境浓度达到4000 ppm 时,死亡期限可达15分钟。
它有害地影响人体的呼吸,以及关于神经系统、心脏、血液和肝脏的健康。
长期暴露于硫化氢还有可能导致甲状腺机能的减弱。
人们在接触到硫化氢时会发生嗅觉灭失症、皮下出血和肿胀等现象。
硫化氢在气体及液体溶液中具有剧烈的氧化性,可以直接氧化铝、钢、木材和其他金属材料,因此它常用作杀虫剂、消毒剂、金属清洗剂和选矿剂。
在工业生产和冶金生产中,硫化氢也被用作除尘剂、脱硫剂和去氧剂。
此外,它还在医药领域被用来制备有效的药物。
总之,硫化氢具有危险的毒性,但它也是工业生产、冶金生产、医药领域的重要的原料,因此在安全的条件下使用时就能发挥很大的价值。
硫化氢的物理特性和对生理的影响

硫化氢的物理特性和对生理的影响1 物理数据通常物理状态:无色气体,比空气略重,15℃(59℉)、0.10133 MPa下蒸气密度(相对密度)为1.189。
自燃温度:260℃(500℉)。
爆炸极限:空气中蒸气体积分数在4.3%~46%。
溶解度:溶于水和油,溶解度随溶液温度升高而降低。
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二氧化硫。
气味和警示特性:硫化氢有极难闻的臭鸡蛋味,低浓度时容易辨别出。
但由于容易很快造成嗅觉疲劳和麻痹,气味不能用作警示措施。
2 生理影响硫化氢是一种剧毒气体,常在天然气生产、高含硫原油生产、原油馏分、伴生气和水的生产中可能遇到。
处于高浓度[超过150 mg/m3(100 ppm )]的硫化氢环境中,人会由于嗅觉神经受到麻痹而快速失去嗅觉。
长时间处于低硫化氢浓度的大气中也会使嗅觉灵敏度减弱。
过多暴露于硫化氢中能毒害呼吸系统的细胞,导致死亡。
血液中存在酒精能加剧硫化氢的毒性,即使在低浓度[15 mg/m3(10 ppm )~75mg/m3(50 ppm )]时,硫化氢也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
吸入一定浓度的硫化氢对身体的伤害,参见表1。
表1在空气中的浓度暴露于硫化氢的典型特性(体积分数)%10-6mg/m30.000013 0.13 0.18通常,在大气中含量为0.195 mg/m3(0.13 ppm)时,有明显和令人讨厌的气味,在大气中含量为6.9 mg/m3(4.6 ppm)时就相当明显。
随着浓度的增加,嗅觉就会疲劳,气体不再能通过气味来辨别0.001 10 14.41 有令人讨厌的气味。
眼睛可能受刺激。
0.0015 15 21.61 推荐的15 min短期暴露范围平均值0.002 20 28.83 在暴露1 h或更长时间后,眼睛有烧灼感,呼吸道受到刺激0.005 50 72.07暴露15 min或15 min以上的时间后嗅觉就会丧失;时间超过1 h,可能导致头痛、头晕和(或)摇晃;超过75 mg/m3(50 ppm)将会出现肺浮肿,也会对人员的眼睛产生严重刺激或伤害0.01 100 144.143 min~15 min就会出现咳嗽、眼睛受刺激和失去嗅觉。
硫化氢环境人身安全防护

硫化氢在空气中容易燃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 引起燃烧爆炸。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
酸性
硫化氢是一种酸性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够与水反应 生成氢硫酸(一种弱酸),也能与碱反应生成酸碱化合物。
氧化性
在某些条件下,硫化氢能够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硫酸和其他 化合物。
硫化氢的危害
感谢您的观看
对重大安全事故要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 政府部门,并进行初步调查和分析。
对事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行考核和奖惩, 以提高员工对安全事故报告的重视程度。
05 硫化氢环境人身安全防护 设备
呼吸器
过滤式呼吸器
提供清洁空气,通过过滤 装置消除硫化氢等有毒气 体。
正压式呼吸器
向人体内部提供清洁空气 ,防止外部有毒气体进入 人体。
固定式喷淋设施
安装在工厂或车间外部,用于紧急情况下对操作人员进行喷淋冲 洗。
便携式喷淋设施
操作人员可以随身携带,一旦发生事故可以立即进行自我保护。
高压喷淋设施
利用高压水流对操作人员进行冲洗,去除附着在皮肤和衣物上的有 毒物质。
06 硫化氢环境人身安全案例 分析
案例一:硫化氢泄漏导致人员伤亡事件
事故背景
爆炸。
02 硫化氢环境安全防护措施
预防硫化氢泄漏的措施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应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没有缺陷或故障,以防止硫 化氢泄漏。
安装安全设施
在可能产生硫化氢的区域,应安装适当的安全设施,如紧急排气系 统和吸收系统,以防止泄漏的硫化氢扩散。
培训员工
应对员工进行硫化氢防护培训,使他们了解硫化氢的性质、危害和应 急处理措施,以确保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原因(病原体)
为防止人员死亡,应从众多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分析 预防入手,即防止“万一”
概述
硫化氢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学气 体,在石油钻井行业中,高压、深井的钻探就会 经常遇到含有硫化氢的地层。目前,在我国已经 发现的陆上油田中,就有许多油田不同程度的含 有硫化氢气体,主要有四川川东卧龙河地区、华 北油田冀中凹陷、新疆地区、长庆油田等.(美 国得克萨斯州含硫的气田高达 98% ,前苏联 70% 的油气田均含硫)
开县 12.23 事故
• 6 被告刑期档案
• 法院认为,上述 6 名被告人的主观疏忽和 违章行为,共同造成了开县井喷的严重后果, 其行为均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罪,遂对他们作 出如下判决:
• 吴斌 川东钻探公司钻井 12 队队长,井队 井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刑期:有期徒刑六年。。
• 王建东 定向井服务中心工程师,开县罗 家 16 H 井现场技术组负责人刑期:有期徒刑五 年。。
—— 1997 年,中原油田采油三厂在管道清 洗中产生硫化氢气体,致使工人张敬玺、 技术员袁涛、司机王成三人相继中毒死亡。
塔河油田 8 区油藏 H2S 分布情况
• 该区域长 25 公里,宽 15 公里,方圆近 380 平方公里。
• 在该区域内有 5 处含硫区,最低的含硫量 为 2 mg/m3,最高的含硫量为 5000 mg/m3 ; 其中含硫量在 50 mg/m3 以上的区域达 100 平方公里。
第一单元
硫化氢的性质和危害
一、什么是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强酸性气体; 其化学分子式是 H₂S ,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 硫原子组成;其分子量为 34.08 。
硫化氢的相对密度为 1.189 ,较空气重, 易积聚在低洼处,不易飘散。燃点为 260 度, 燃烧时带蓝色火焰,并产生对眼和肺非常有害 的二氧化硫气体。
• 宋涛 川东钻探公司钻井 12 队技术员刑期: 有期徒刑五年。
开县 12.23 事故
• 吴华 川东钻探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安 全和井控总监、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刑期:有期 徒刑四年。
• 向一明 川东钻探公司钻井 12 队副司钻刑 期:有期徒刑三年。
• 肖先素 川东钻探公司地质服务公司地质工 刑期: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 22:01 钻杆被井内压力上顶撞击在顶驱上,撞 出的火花引发钻杆内喷出的天然气着火。
• 22:03全关闭,钻杆未被剪断而发生变形,火熄 灭,但井口失控。
开县 12.23 事故
• 22:32 向井内环空注 1.60 g/cm3 的泥浆,全部 熄火。
• 24:00 井队人员全部撤离现场。 • 24 日 13:30 井口停喷,两条放喷管线放喷,井
——四川石油管理局含硫化氢气田约占已 开发气田的 78.6%,其中卧龙河气田硫化氢 含量 10% ;中坝气田硫化氢含量 6.75 — 13.3% ;川东罗家寨气田硫化氢含量 6.7 — 16.6% 。
——华北油田晋县赵兰庄硫化氢气田, 硫化 氢含量高达63%。
硫化氢是仅次于氰化物的剧毒物, 是极易致人死亡的有毒气体,全世界每年 都有人因硫化氢中毒死亡,已成为职业
2 、气味
低浓度的硫化氢有一种令人讨厌的臭鸡 蛋味,当闻到这种气味时,就意味着有硫 化氢溢出。绝对不可以用鼻子来检测这种 气体。
3 、密度
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气体,其相 对密度为 1.189,因此,它常聚集在地势低 洼的地方,不易扩散。如地坑、地下室、 大容器里等等。因此,工作时你应处于地 势较高的上风头。
• 2H₂S+ O2=2 H₂O+2S↓ •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解退色,除此之外,硫化氢
还可以于溴水、碘水、硝酸、浓硫酸等多种氧化 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⑶、可燃性: • 氧气充足时:2H₂S+ 3O2=2 H₂O+ SO2 • 氧气不足时:2H₂S+ O2=2 H₂O+2S↓ • ⑷、不稳定性:H₂S= H₂+S↓
• 2、物理性质:
• 所有的气体通常都是从以下七个主要方面
描述的:颜色、气味、密度、燃点、沸点、
燃爆极限和溶解度(在水中)。
硫化
氢也不例外,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七个方面 的学习来全面、准确的了解硫化氢的特性。
1 、颜色
硫化氢是无色、剧毒的强酸性气体, 人肉眼是看不见的。因此,用肉眼无法判 断硫化氢的存在与否。
4 、爆炸极限
当硫化氢气体以适当的比例( 4.3% — 46% )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就会发生爆炸, 造成令人恐惧的危险。
• 一、硫化氢的性质
• 1、化学性质
• 实验室中常用硫化亚铁与稀硫酸作用来制 备H₂S气体:FeS+2H+= Fe2++H₂S↑
• 分析化学中用硫代乙酰胺(CH3CSNH₂) 的水解来制备H₂S气体:
• CH3CSNH₂+2H₂O= CH3COO-+NH4+ +H₂S↑
• 在制取和使用H₂S是要注意通风。
—— 1993 年 9 月,华北油田赵 48 井,在试 油射孔起电缆时发生井喷失控,硫化氢气 体大量喷出,当场死亡 6 人, 500 多人中 毒,造成 20 余万人紧急疏散,直接经济损 失 60 多万元。
——四川高含硫化氢气井垫25井井喷失控, 迫使方圆数公里内的居民弃家逃难。
—— 1997 年 11 月 12 日新疆局采油一厂稀 油作业区 3 号站,在进行管线酸洗过程中, 由于管线破裂而泄露硫化氢,在露天情况 下, 3 名现场巡线工在距破口 15 米处中毒 死亡,其它人员乘车前去察看, 5 人相继 中毒,到次日凌时 30 分, 7 人死亡, 1 人 深度中毒。
硫化氢是动物、有机物或植物等经细
菌作用而生成。所以,它不仅在原油和天 然气、下水道和污水中发现,也可在沼泽 地发现以及在各种工业和生物生产过程中 产生。
当环境中有低含量( 0.13-4.6ppm ) 硫化氢时,就会有一种类似臭鸡蛋的气味, 含量稍高时就会有令人恶心的气味,高含 量时则无气味,很难被发觉,因为此时人 的嗅觉神经已经很快被麻痹,从而失去嗅 觉。因此绝对不能凭闻气味来检测硫化氢 是否存在。
• 因 H2S 气体造成的其它伤害:
•
1988 年 3 月 24 日,四川局温泉 4 井, 在川东开江县,钻至 1700 米时发生溢流后 关井,因表层套管下的不够,井内的 H2S 气体窜入煤矿,使煤矿 11 人死亡, 34 人 受伤, 25 口煤井停产。
• 1994 年 8 月,克拉玛依油田某养鸡场在 清理下水道过程中发生 H2S 中毒,死种物质反应,表 现出弱酸性。
• H₂S+2NaOH=Na₂S+2H₂O • H₂S+CuSO4=CuS↓(黑)+ H₂SO4 • ⑵、还原性:
• 2 H₂S+ SO2=3S↓+2 H₂O
• H₂S+ 2FeCI3=2FeCI2+2HCI+S↓
• H₂S+ CI2= 2HCI+S↓
• 含硫量在 2500 mg/m3 的区域有 60 平方 公里,其中有近 8 平方公里的区域含硫量 高达 5000 mg/ m3 。
事例:
2001 年,由华北局西部公司 5010 井 队施工的沙 91 井和 2003 年 7003 井队施工 的沙 112 井顺利完井两个井位均位于塔河 8 区,施工区域硫化氢含量高达 2500-5000 mg/m3 ,是塔河油田含硫量最高的区域。 两个井队从开钻直到完井均没有硫化氢外溢。 后在采油时发现硫化氢,当地媒体是这样报 道的 "测得硫化氢浓度足以致人死亡" 。据 此推测,硫化氢浓度应在 1000ppm 以上。。
开县 12.23 事故
• 罗家 16 井设计井深 4322 米,垂深 3410 米,水平段长 700 米,打算培育 100 万方 的高产井, H₂S 含量为 151000 mg/m3
• 罗家 16 井正处于高桥镇的一个山坳之中, 在周围 1 平方公里的山坡上,散落着高桥 镇晓阳村和高旺村的 2400 多人,最近的 村民住户距离井口还不到 50 米。
据向公司了解,该井在施工中采取了 抗硫钻具,高比重泥浆,提高泥浆 PH 值, 硫化氢中和添加剂和先进的钻进技术等一 系列防硫措施,使得两个井能够在如此高 的含硫区内不发生任何硫化氢外溢并顺利 完井,应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
这充分说明一个道理:严格的安全管 理和强烈的防硫意识,加之得当的防硫措 施是我们安全生产的绝对保障。
硫化氢 (H2S) 防护与处理
华北石油局职工培训中心 董素玲
开县 12.23 事故
• 2003 年 12 月 23 日夜,重庆市开县高桥镇, 由川东石油钻探公司承钻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东北气矿罗家 16 井 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造成高浓度的 H₂S 气体喷出,扩散。 富含硫化氢的气体从井口喷 出达30米高程,失控的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扩 散,导致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面积灾害。事故造 成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 ,疏散转移6万多 人,9.3万多人受灾,赔偿金额3300万元. 直接经济损失 1 亿 6 千万。
口压力 28 Mpa 。 • 24 日 16:00 点火成功。 • 27 日压井成功。
开县 12.23 事故
经过专家组的分析论证,认定这次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1 、有关人员对罗家16H井的特高出气量估计不足; 2 、高含硫高产天然气水平井的钻井工艺不成熟; 3 、在起钻前,钻井液循环时间严重不够; 4 、在起钻过程中,违章操作,钻井液灌注不符合规定; 5 、未能及时发现溢流征兆;
开县 12.23 事故
• 21:51 起钻至井深 195.31 米,发现溢流,立即 下放钻具至 197.31 m 。
• 21:55 抢接回压凡尔,顶驱未成功,发生强烈井 喷,钻杆内喷高 5 10 m 的,钻具上行 2 m 左 右,大方瓦飞出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