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反应以及控制
双氧水反应方程式

双氧水反应方程式今天咱们来聊聊双氧水这个神奇的东西,它的反应方程式就像一场超级有趣的魔法表演。
你看啊,双氧水的化学式是H₂O₂,这就像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一个小团队。
当它发生分解反应的时候,就像是这个小团队内部闹矛盾啦,然后就分成了两拨。
反应方程式2H₂O₂ = 2H₂O+O₂↑,这就好比是两个氢和两个氧的组合突然就变成了两份水和一份氧气。
这就像是原本一个装满奇奇怪怪东西的魔法盒子,突然打开变成了两个装着水的小瓶子和一个装满氧气的大气球。
想象一下,那些氧原子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灵。
在这个反应里,一部分小精灵和氢原子手拉手变成了温顺的水,就像一群野孩子突然变得乖乖听话了。
而另一部分氧原子呢,就组成了氧气这个活力满满的小团体,像一群撒欢的小兔子到处乱窜。
要是把双氧水放到伤口上,那更是一场微观世界里的大战。
病菌们就像一群入侵的小怪兽,而双氧水释放出的氧气就像超级英雄一样,把那些病菌小怪兽打得落花流水。
这时候的反应方程式就像是超级英雄的变身咒语,“啪”的一下就启动了杀菌模式。
再说说双氧水和一些金属的反应。
比如说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就像是一个催化剂大魔法师,它一出现,双氧水的分解反应就像被施了加速魔法一样,“嗖”的一下就进行得更快了。
就好像本来慢悠悠走路的人,被魔法师一点,就像火箭一样冲出去了。
而且啊,双氧水在工业上的应用也离不开这些奇妙的反应方程式。
它就像一个百变星君,一会儿变成这个,一会儿变成那个。
在造纸工业里,它利用自己的反应把那些杂质都清理掉,就像一个超级清洁小能手,拿着反应方程式这个神奇扫帚,把脏东西都扫得干干净净。
在化学的世界里,双氧水的反应方程式就像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魔法书。
每一次的反应都是一个新的魔法故事,这些原子和分子就像故事里的角色,不断地上演着各种精彩的情节。
不管是在实验室里,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用途,双氧水的反应方程式都像一个隐藏在幕后的神秘导演,指挥着一切化学变化,真的是太有趣啦!。
双氧水生产质量控制点操作程序

双氧水生产质量控制点操作程序一、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中主要有3处关键控制点,分别是氢化效率控制、氧化效率控制和萃取含量控制。
生产过程中分别对氢化塔、氧化塔工艺指标调节,使氢化效率、氧化效率保持稳定,通过萃取塔进出水流量调节控制使得萃取液含量大于或等于产品规格所要求的质量浓度。
二、带质量控制点的工艺流程示意图三、氢化效率、氧化效率工艺指标的确定系统实际工作液循环量是635m3/h,假定年产10万吨27.5%双氧水,每年工作时间8000小时,氧化转化率90%,萃余含量0.1g/l.那么,氢化效率、氧化效率,及每小时需氢气、空气流量分别为:氢化效率={27.5%×10×104×106/(635×8000×103)+0.1}/0.9=6.13g/l氧化效率=6.13×0.9=5.51g/l每小时需氢量=10×104×106×27.5%×1/8000×22.4×1/34=2.26×103m3空气流量=2.26×103×1/(21.5%-5%)=13697m3在实际生产中为确保产品质量、产量达标,氢化效率、氧化效率控制指标要略高于理论值,在生产控制过程中维持氢化效率、氧化效率稳定,氢化效率过高或氧化不完全都将导致降解物增多,影响系统稳定运行。
四、萃取含量指标的确定% 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7 297 298.2 299.4 300.6 301.8 303.0 304.3 305.5 306.7 307.9由上表可以看出要使产品浓度到达27.5%,则必须控制萃取含量达到304g/l以上五、控制氢化效率,对操作条件选择及控制要点1、对温度选择及控制方法在氢化塔内,烷基蒽醌加氢是在绝热条件下的放热反应。
温度随着转化率升高而逐渐升高,随着温度升高,加氢正副反应都会加速,所以反应难于控制在最佳温度条件下进行,特别是触媒使用初期,在活性范围内尽可能使用较低的加氢温度比较有利,随着触媒活性降低,氢化反应温度的控制逐步提高,正常生产中氢化反应温度不应发生较大波动,控制氢化反应温度稳定,不仅是维持氢化效率稳定的基础也是维持氢化反应程度的关键因素。
双氧水使用环节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

双氧水使用环节安全风险辨识及管控措施涉及双氧水使用环节包括:一是作为氧化剂在脱硫、废水处理方面的使用;二是作为氧化剂、过氧化剂,在精细化工生产工艺中的应用;三是发生在双氧水装卸环节;四是发生在双氧水储存环节。
事故暴露出双氧水在存在铁离子等金属离子的环境中分解放热爆炸的风险、双氧水作为强氧化剂反应失控的风险以及与易燃易爆化学品混存的风险。
本文就双氧水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和防控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一)要充分认识双氧水遇金属离子分解爆炸的风险。
笔者曾检查过3家硫铁矿精制企业,均采用双氧水法硫酸尾气脱硫技术,但3家企业对采用的新技术都缺少设计与相应的变更,对双氧水存在的风险认识不够。
1家企业在双氧水卸车与混配时采用聚丙烯缓冲罐,罐顶有一个观察孔盖板使用铁较链。
另2家企业采用铁质卸车泵,而泵的进出口短管也是采用锈迹斑斑的铁管,卸车再套上橡塑软管。
3家企业现场地面飞散着铁矿残渣,企业均未意识到一旦铁渣落入罐内或管内的风险,也没有意识一旦铁较链掉入双氧水罐中,或铁质泵与进出口管道落入铁渣或将铁锈带入双氧水储罐后,铁离子引发双氧水分解爆炸的风险。
(二)要充分认识双氧水作为强氧化剂反应失控的风险。
笔者曾在山东省某地区调研了几家生产有机过氧化物的企业,都是采用双氧水作为过氧化剂,其生产工艺与上述案例中的广东这家企业不同,氧化反应釜采用碱液(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打底,先加入双氧水,再滴加有机物进行过氧化反应。
其风险在于,双氧水显碱性时极不稳定,且采用的氧化反应釜还是铁质内搪瓷,如果温度控制不合理或搪瓷破损,必将引发反应失控或腐蚀产生的铁离子引发双氧水分解爆炸。
而该工艺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也都是四级或五级,但评估报告中采用双氧水可能为低累积度的条件,将反应风险定级在一级或二级,且不管这样定级是否合理,就固有的风险来看,这样工艺所带来的风险是很难接受的。
在笔者的询问下,企业承认在一年前氧化釜曾发生过爆炸,幸运的是没有造成人员伤害。
双氧水制取氧气现象

双氧水制取氧气现象双氧水(H2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能够通过分解反应产生氧气(O2),这一反应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原理、实验方法以及反应机理。
一、原理双氧水的分子式为H2O2,由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在适当的条件下,双氧水可以分解成水和氧气,反应式如下所示:2H2O2 → 2H2O + O2二、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需要准备的实验仪器包括量筒、试管、导管等。
试剂为双氧水溶液。
2. 实验步骤:a. 取一定量的双氧水溶液,放入试管中。
b. 将试管倒置放入水槽中,使试管的开口处略低于水平面。
c. 用导管将试管与水槽外部的气体收集装置相连接。
d. 缓慢加热试管底部,观察氧气气泡从试管中逸出并进入气体收集装置。
三、反应机理双氧水分解反应是一个催化过程,其中铁、锰等金属离子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反应过程中的主要步骤如下:1. 催化剂吸附:金属离子吸附在双氧水分子表面,形成吸附物种。
2. 活化:吸附物种与另一个双氧水分子相碰撞,产生一个过渡态物种,即活化物种。
3. 分解:活化物种进一步分解成水和氧气。
四、反应条件双氧水分解反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催化剂种类和浓度等。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pH值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五、应用领域1. 实验室应用:双氧水分解反应常用于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用于实验或其他化学反应的需要。
2. 工业生产:双氧水分解反应在工业生产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用于漂白剂、消毒剂、医药中间体等的制备过程中。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双氧水是一种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应注意避免与易燃物质接触,以免发生火灾或爆炸。
2. 在进行实验或工业生产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眼镜等,以防止双氧水溶液溅入皮肤或眼睛。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催化剂浓度,避免发生意外。
双氧水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制取氧气,这一反应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双氧水氧化淀粉反应条件

双氧水氧化淀粉反应条件1.引言1.1 概述双氧水氧化淀粉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淀粉是一种由葡萄糖分子组成的多糖,可以作为能量储存和结构支撑的重要生物大分子。
而双氧水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
在双氧水氧化淀粉反应中,淀粉分子的部分羟基会被双氧水氧化为羟基,形成一系列氧化产物。
这些氧化产物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性质,可以应用于食品工业、生物医药、环境检测等多个领域。
本文旨在探究双氧水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以期为该反应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在分析反应条件的基础上,我们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反应条件要点,以及对这些要点进行实验验证的结果。
最后,我们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实验工作的展望。
通过对双氧水氧化淀粉反应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淀粉的化学性质和氧化反应的机理。
同时,对反应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反应的效率和产物的纯度。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优化传统工艺、开发新型材料以及解决环境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讨论双氧水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要点,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
随着对该反应的更深入研究,我们相信将会有更多有趣的发现和创新应用的出现。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写,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示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讨论和分析双氧水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
首先,将在引言部分概述该反应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两个关键的反应条件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关键的总结要点。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将能够清晰地了解双氧水氧化淀粉反应条件的相关内容。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逐一介绍两个重要的反应条件要点,以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这些条件的关键性。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并提供几个重要的总结要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的内容。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将能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双氧水氧化淀粉的反应条件。
双氧水化学反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双氧水化学反应-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漂白剂。
它在日常生活和工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双氧水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它不仅可以被用作消毒、漂白和清洁剂,还可以参与多种有趣的化学反应。
在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氧气释放特性。
当双氧水遇到催化剂或被加热时,它会分解成水和氧气。
这个反应是自发的,迅速释放出大量的氧气。
因此,双氧水可以被用作火箭燃料的氧化剂。
另一个重要的化学性质是双氧水的还原性。
它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还原反应,捐赠氧原子并氧化自身。
这种还原性使得双氧水在环境清洁和水处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它可以去除污染物和有毒物质,使水变得更加干净和安全。
双氧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电解法和过氧化氢法。
电解法是通过电解水来制备双氧水,在电解过程中,在阳极上生成氧气和氢离子,而在阴极上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并在溶液中形成双氧水。
过氧化氢法则是通过将氢和氧气反应制备双氧水。
这种方法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双氧水拥有丰富的化学性质和多种制备方法。
它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消毒和漂白到环境保护和水处理。
深入了解双氧水的化学反应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它的特性,并为未来的应用开辟新的可能性。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章节来展开双氧水化学反应的讨论。
第一部分是引言,这部分将提供本文的背景信息和概述。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双氧水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特点。
文章结构部分将详细说明本文的章节安排以及每个章节的内容。
最后,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阐述本文的目标和意义,即为读者提供关于双氧水化学反应的全面了解。
第二部分是正文,这部分将详细介绍双氧水的化学性质和制备方法。
在化学性质部分,我们将探讨双氧水的组成、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角色。
在制备方法部分,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双氧水的方法,并讨论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双氧水氧化二价铁

双氧水氧化二价铁1.引言1.1 概述双氧水氧化二价铁是指双氧水与二价铁发生反应,使其氧化成三价铁的化学过程。
双氧水,也称过氧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和杀菌作用。
二价铁是指铁元素的价态为+2的离子形式,常见于一些铁化合物中。
在双氧水氧化二价铁的反应中,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气泡同时与铁离子发生反应,将其氧化为三价铁离子。
这个反应过程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铁离子被氧化,而双氧水被还原。
双氧水氧化二价铁的反应速度较快,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二价铁完全氧化为三价铁。
双氧水氧化二价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首先,三价铁是一种常见的氧化态,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如环境治理、水处理、生物化学等。
通过双氧水氧化二价铁可以快速制备得到三价铁,从而应用于这些领域,发挥其特殊的氧化性能和催化作用。
其次,双氧水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氧化剂,使用起来方便且安全性高,与二价铁的氧化反应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要求,使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潜力。
然而,双氧水氧化二价铁也存在一些优势和限制。
首先,双氧水是一种容易得到和使用的化学试剂,不需要复杂的配制和处理过程,可以直接应用于二价铁的氧化反应中。
另外,双氧水具有较好的机理稳定性和选择性,可以在不影响其他化学物质的情况下完成对二价铁的氧化反应。
然而,双氧水氧化二价铁的效果也受到一些限制。
首先,双氧水氧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需要特定的温度和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反应效果,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会有影响。
此外,双氧水对二价铁的氧化反应需要一定的反应时间,不能实现即时的氧化过程,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可能需要采取其他方式或辅助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综上所述,双氧水氧化二价铁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和利用双氧水氧化二价铁的特性,提高其氧化效率和选择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环境治理中。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清晰地展示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逻辑关系。
过氧化氢(双氧水)使用方法和用途

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使用方法和用途2010-07-07 来源: 印染在线点击次数:5374 关键字:过氧化氢使用方法用途1、过氧化氢(双氧水)双氧水对纤维素的氧化,主要是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酮,即所谓的酮纤维素;次氯酸钠则主要使葡萄糖分子的羟基氧化成醛,而醛基的存在又可使纤维素的降解继续进行,造成纤维大面积的损伤,有关资料表明:使纤维素分子断裂所需的耗氧量比较,双氧水大于次氯酸钠和亚氯酸钠,这是双氧水对纤维素损伤程度较轻的一个原因。
另外,醛基的存在是导致漂白物泛黄的原因,这说明了氯漂易于泛黄,而氧漂的白度稳定,不易泛黄。
又由于双氧水去杂能力强,在几种漂白剂中只有双氧水可以实行煮漂一浴工艺,加上双氧水的分解产物无污染、无毒、不腐蚀设备,这些都使双氧水成为短流程处理工艺中漂白剂的最佳选择。
双氧水的化学名称是过氧化氢,市场上出售的双氧水大多数是30%-35%浓度的产品,无色透明溶液,对皮肤具有腐蚀性.由于其性质活泼且容易分解,保存时应该尽量使用密闭容器,防止日光照射(双氧水出厂的包装都是黑色塑料或套上黑色塑料袋的瓶子),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双氧水的工作性质是新生态氧[O],它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工作情况和彩漂非常相似,也是适于去除天然色素类的污渍和提高水洗的洗净度.可以在水洗时加入到洗涤液中,也可以单独处理.使用条件:10-15倍的70度-80度的热水,30-60毫升的双氧水/每件衣物,浸泡10分钟左右,浸泡过程中注意翻动和拎洗.在纤维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加入一些碱性洗衣粉用以调整PH值,可以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比较小的斑点型天然色素渍迹,还可以将双氧水以1:1清水稀释后点浸去除.2、双氧水的作用是什么?双氧水是一种每个水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的液体,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氧化作用,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
据最新研究发现,双氧水不仅是一种医药用品,还是一种极好的美容佳品。
面部皮肤直接接触外界环境,常被细菌、灰尘等污染,再加上皮肤本身的汗腺、皮脂腺分泌物形成的污垢,极易诱发粉刺、皮炎、疖肿等疾病,从而影响皮肤的美丽。
双氧水化学反应方程式

双氧水化学反应方程式双氧水(化学式:H2O2)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液体,具有强氧化性质,可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双氧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分为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一、双氧水的分解反应方程式:双氧水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 → 2H2O + O2这是双氧水最常见的反应之一,也是其最基本的性质之一。
在适当的温度和pH条件下,双氧水分子中的氧气键断裂,形成水和氧气。
这个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因为分解产物的能量比反应物要低,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氧气气体,可见为什么双氧水可以用作氧化剂和消毒剂。
二、双氧水的氧化反应方程式:双氧水可以被许多物质氧化,形成不同的产物。
以硫酸为例,反应方程式如下:H2O2 + H2SO4 → H2SO4 + H2O + O2在这个反应中,双氧水被硫酸氧化,生成硫酸、水和氧气。
双氧水的氧化性质使其可以与许多有机和无机物发生反应,如金属离子、有机酸等。
三、双氧水的还原反应方程式:双氧水也可以被还原,形成不同的产物。
以亚硝酸为例,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2 + 2HNO2 → 2H2O + 2NO2 + O2在这个反应中,双氧水被亚硝酸还原,生成水、二氧化氮和氧气。
双氧水的还原性质使其可以作为强氧化剂和漂白剂使用。
双氧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揭示了它的分解、氧化和还原性质。
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和反应物,可以利用双氧水进行很多有用的化学反应。
双氧水在医疗、环境、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消毒、漂白、废水处理等。
了解双氧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应用和性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双氧水 氧化反应

双氧水氧化反应
双氧水,即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其氧化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与有机物的氧化反应:例如,双氧水可以与醛或酮反应生成相应的羧酸。
这个反应的方程式可以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RCHO + H2O2 → RCOOH + H2O。
在这个反应中,醛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双氧水中的氧原子氧化,生成了羧酸。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因为在反应中,双氧水的氧气键断裂产生了新的化学键,释放出能量。
与无机物的氧化反应:例如,双氧水遇到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重铬酸钾酸性溶液,双氧水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生成氧气。
双氧水自身的分解: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双氧水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这个反应也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双氧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需要注意的是,双氧水作为氧化剂的反应一般只需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条件不苛刻。
而且,通过加水稀释双氧水,可以调节得到不同浓度和不同氧化能力的双氧水,便于控制某些特定氧化反应进程。
然而,高浓度的双氧水易爆,长时间放置会分解,使其含量变低。
在某些重金属催化下,双氧水自身也会分解。
此外,双氧水作氧化剂的氧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但催化剂的使用可能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反应体系复杂、稳定性较差、催化剂成本较高、
回收困难等。
双氧水反应以及控制

双氧水反应以及控制Fendon试剂的作用机理:Fe 2++H 2O 2→Fe 3++·OH+OH-Fe 3++H 2O 2→Fe2++·H02+H +F 2++·0H→Fe3++OH -Fe 3++·HO 2→F 2++02+H +过氧化氢与催化剂Fe 2+构成的氧化体系通常称为Fenton试剂。
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能产生两种活泼的氢氧自由基,从而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氧化。
Fenton试剂一般在pH 3.5下进行,在该pH值时羟基自由基生成速率最大。
1894年,化学家Fenton首次发现有机物在(H 202)与Fe 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能被迅速氧化,并把这种体系称为标准Fenton试剂,可以将当时很多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氧化为无机态,氧化效果十分明显。
Fenton试剂是由H 2O 2和Fe 2+混合得到的一种强氧化剂,特别适用于某些难治理的或对生物有毒性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由于具有反应迅速、温度和压力等反应条件缓和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1.Fenton试剂降解有机物的机理Fenton试剂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氧化能力,是因为在Fe 2+离子的催化作用下H 202的分解活化能较低(34.9kJ/too1),能够分解产生羟基自基OH·。
同其它氧化剂相比,羟基自由基具有更高的氧化电极电位,因而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
COD的双氧水降解发现钻井污水处理的影响因素中,H202/CODcr对CODcr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为pH值,最后为反应时间。
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H202/CODcr为1.5,PH值为3,氧化反应时间3h,钻井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95.2%,该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开始加入H202前180min,CODcr,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基本维持一种线性关系,当超过180min以后,CODcr,去除率基本稳定,其主要原因是反应速度的降低和产生了难以被H202氧化的一些中间体,使CODcr,难以进一步降低。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双氧水,又称过氧化氢水,是氢氧化物的一种,主要由氢氧化物、一定量的二氧化氢组成。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其中包含大量的活性氧,能将有机物和金属迅速氧化,因此也被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双氧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双氧水)=2H2O+O2(氧气)。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方法可大致分为两个步骤。
首先,将洁净的水加入双氧水容器内,用酸碱计测双氧水浓度。
之后,将计算好的双氧水加入反应容器,并将夹具加热,控制温度在60-70℃。
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情况下,双氧水会被加热水解,形成活性氧(O2)和水(H2O),氧气会随时间累积,实现氧气的制气。
最后,可将氧气通过气管输出。
上述制氧气的反应属于无定向的反应,反应的过程可以通过双氧水的分解化学方程式来描述:2H2O2(双氧水)=2H2O+O2(氧气)。
在实际应用中,实验室应用双氧水制氧气需要注意一些安全措施。
首先,双氧水对皮肤极具腐蚀性,使用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其次,反应容器及反应仪器应做好防腐处理并定期检查;最后,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火源等危险因素的发生,保障安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清楚的理解到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双氧水)=2H2O+O2(氧气),及实际操作中应
注意的安全措施。
在合理的操作下,可以有效的实现实验室的氧气制取,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转。
- 1 -。
双氧水

过氧化氢百科名片展开编辑本段过氧化氢简介管制信息过氧化氢(*)(易制爆)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但低浓度医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不受管制。
中文名称:二氧化氢,双氧水英文别名:Hydrogen peroxide,30% solution,Hydrogen dioxide 30% solution,Albone,Perhydrol 30% solution,Hioxyl,Lensan A化学式H₂O₂相对分子质量34.01储存用瓶口有微孔的塑料瓶装阴凉保存。
用途氧化剂。
漂白剂。
点滴分析测定钙、钴、铜、锰、钛、钒、铵及铬酸。
有机合成。
安全措施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气、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燃烧性:不燃,但可助燃爆炸下限(%):12爆炸上限(%):19引燃温度(℃):615最大爆炸压力(MPa):0.490灭火剂:水、雾状水、干粉、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须马上撤离。
紧急处理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编辑本段结构组成英文名称:hydrogen peroxide化学式:H₂O₂CAS No.: 7722-84-1EINECS登录号:231-765-0催化原理双氧水的分解是个自身氧化还原的反应,也叫歧化反应。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

双氧水生产原理与工艺引言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和消毒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的生产原理与工艺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双氧水的生产原理和常用的工艺流程。
双氧水的生产原理双氧水的化学式为H2O2,它由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
双氧水的生成反应是一个自发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 H2O(l) → 2 H2O2(l)在常温下,双氧水是不稳定的,容易分解成水和氧气。
为了稳定双氧水的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加入稳定剂,如磷酸盐、砷酸盐等。
双氧水的生产工艺双氧水的生产工艺包括反应、分离和稳定三个步骤:1. 反应双氧水的反应通常采用工业规模的自动化反应装置进行。
在反应设备中,将氢气和氧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
常用的催化剂有银催化剂和钯催化剂。
在反应过程中,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和产量。
反应时间通常较短,可以在几小时内完成。
2. 分离反应结束后,双氧水需要与反应废气和杂质进行分离。
分离的主要方法有蒸馏和萃取两种。
•蒸馏:将反应混合物加热至双氧水的沸点(约150°C),双氧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冷却,从而得到纯净的双氧水。
•萃取:将反应混合物与有机溶剂相接触,利用双氧水在有机溶剂中溶解的特点,将双氧水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
3. 稳定得到的双氧水需要添加稳定剂以防止其分解。
常用的稳定剂有磷酸盐和砷酸盐。
稳定剂的添加能够提高双氧水的稳定性,延长其保质期。
在稳定剂添加后,双氧水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常见的测试项目包括双氧水浓度、pH值、溶解度等。
双氧水生产的优化与挑战双氧水生产过程中存在一些优化和挑战。
1. 能源消耗双氧水的生产过程需要大量的能源输入,如高温和压力条件下的反应和蒸馏。
因此,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是一个重要的优化目标。
一种方法是改进反应条件或催化剂,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量,从而减少反应时间和能源消耗。
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反应方程式

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反应方程式双氧水制备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2H2O2 -> 2H2O + O2这个方程式描述了双氧水(H2O2)分解产生水(H2O)和氧气(O2)的反应过程。
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包含了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接触到某些催化剂或受到外界的物理刺激(如热、光、电等)时,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水和氧气。
在反应过程中,双氧水分子中的氧气键(O-O键)被打断,生成两个水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同时也是一个自催化反应,即反应物中的双氧水分子可以作为催化剂加速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的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供反应过程中所需的反应路径,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是一个重要的化学反应,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燃烧、氧化反应、氧气供应等多个方面。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将双氧水加热或加入催化剂来促使分解反应的进行。
例如,可以加热双氧水溶液,使其温度升高,分解反应速率加快。
也可以加入一些催化剂,如二氧化锰(MnO2)、二氧化铁(Fe2O3)等,这些催化剂能够提供反应路径,使反应速率增加。
工业上,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提供氧气供应。
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广泛应用于燃烧、氧化反应、氧气供应等方面。
例如,在化工生产中,氧气可以用于氧化反应,如氧化炉中的燃烧反应、合成气体的制备等。
在医疗行业中,氧气可以用于病人的呼吸辅助,提供氧气供应。
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描述了双氧水分子中的氧气键被打断,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过程。
这个反应在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产生的氧气可以用于燃烧、氧化反应、氧气供应等多个方面。
双氧水反应

双氧水反应嘿,你们知道吗?我觉得双氧水反应可神奇啦!有一天,在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超级好玩的实验,就是关于双氧水反应的。
老师拿了一个瓶子,里面装着一种透明的液体,老师说这就是双氧水。
然后老师又拿了一些黑色的粉末,老师告诉我们这叫二氧化锰。
老师把二氧化锰倒进了双氧水里,哇,一下子就发生了神奇的事情。
瓶子里开始冒泡泡,就像汽水一样。
那些泡泡一个一个地冒出来,越来越多,越来越快。
老师说这就是双氧水在和二氧化锰发生反应呢。
我觉得好有趣啊,就像变魔术一样。
我问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老师说,二氧化锰是一种催化剂,它能让双氧水分解得更快。
双氧水分解的时候就会产生氧气和水,那些泡泡就是氧气。
老师还让我们闻了闻瓶子里的气体,我闻到了一种淡淡的味道,有点像青草的味道。
老师说这就是氧气的味道。
老师又拿了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伸进了瓶子里,小木条一下子就燃烧起来了。
老师说这是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
我觉得这个实验太好玩了。
我回家后,就想自己也做一个双氧水反应的实验。
我找了一个小瓶子,倒了一些双氧水进去。
可是我没有二氧化锰怎么办呢?我想了想,就去厨房找了一些酵母粉。
我听说酵母粉也能做催化剂呢。
我把酵母粉倒进了双氧水里,果然,也开始冒泡泡了。
虽然没有老师做的实验那么厉害,但是也很有趣。
我看着那些泡泡,心里好开心啊。
我还想做更多的实验,看看还有什么东西能让双氧水反应。
我找了一些盐、糖、面粉,都倒进了双氧水里。
可是都没有什么反应。
我有点失望。
后来我又去问了老师,老师说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做催化剂的。
只有一些特殊的物质才能让双氧水反应得更快。
老师还说,科学实验要小心,不能随便乱做,不然会很危险的。
我听了老师的话,觉得很有道理。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做更多有趣的实验。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学习,我就能发现更多神奇的事情。
双氧水的消毒原理反应

双氧水的消毒原理反应
双氧水(化学式为H2O2)的消毒原理反应主要是通过氧化作用来杀灭或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
1. 氧化剂作用:双氧水中的氧气原子能够与细菌、病毒或真菌的细胞膜或核酸等有机物发生反应,从而破坏其结构和代谢功能,导致其死亡或失去活性。
例如,H2O2能够氧化细菌膜上的脂质,使其破裂;氧化细菌的DNA或RNA,阻断其复制和转录过程。
2. 氧自由基产生:双氧水在接触到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时,会分解为水和氧自由基。
氧自由基是高活性的自由基分子,能够与微生物的细胞膜和核酸等重要组分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总的来说,双氧水通过氧化剂的作用和氧自由基的产生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代谢,达到消毒的效果。
双氧水的最佳反应温度

双氧水的最佳反应温度双氧水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化学式为H2O2。
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医疗卫生、环境清洁和工业生产等。
然而,双氧水的反应性质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同的温度下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本文将探讨双氧水的最佳反应温度。
双氧水的分解反应是其最常见的反应之一。
在低温下,双氧水分解缓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分解。
而在高温下,双氧水的分解速度会显著加快。
通过实验可以得知,双氧水的最佳分解温度约为50℃。
在这个温度下,双氧水的分解速度较快,反应时间较短。
因此,如果需要快速分解双氧水,可以将其加热至约50℃左右。
双氧水还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在低温下,这些氧化反应往往较为缓慢。
而在高温下,反应速度会明显增加。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温下,双氧水也容易分解,从而降低了其氧化能力。
因此,选择适当的温度对于双氧水的氧化反应至关重要。
双氧水还可以用作漂白剂。
在低温下,双氧水的漂白效果较为有限。
而在高温下,双氧水的漂白效果会显著提高。
这是因为高温下分子的热运动加快,使得反应物分子更容易与被漂白的物质发生反应。
因此,如果需要进行漂白处理,可以适当提高双氧水的反应温度。
双氧水还可以用作消毒剂。
在低温下,双氧水的消毒效果较弱。
而在高温下,双氧水的消毒效果会明显增强。
这是因为高温能够加速双氧水与细菌等微生物的反应速度,从而更有效地杀灭它们。
因此,在需要进行消毒处理时,可以考虑提高双氧水的反应温度。
总结起来,双氧水的最佳反应温度是根据具体的应用而定的。
在分解反应、氧化反应、漂白和消毒等方面,适当的温度可以提高双氧水的反应速度和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导致双氧水的分解,从而降低其反应能力。
因此,在使用双氧水时,应选择合适的温度来实现预期的反应效果。
双氧水的最佳反应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对于提高双氧水的应用效果和开发新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双氧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机制,进而优化其应用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氧水反应以及控制Fendon试剂的作用机理:Fe 2++H 2O 2→Fe 3++·OH+OH-Fe 3++H 2O 2→Fe2++·H02+H +F 2++·0H→Fe3++OH -Fe 3++·HO 2→F 2++02+H +过氧化氢与催化剂Fe 2+构成的氧化体系通常称为Fenton试剂。
在催化剂作用下,过氧化氢能产生两种活泼的氢氧自由基,从而引发和传播自由基链反应,加快有机物和还原性物质的氧化。
Fenton试剂一般在pH 3.5下进行,在该pH值时羟基自由基生成速率最大。
1894年,化学家Fenton首次发现有机物在(H 202)与Fe 2+组成的混合溶液中能被迅速氧化,并把这种体系称为标准Fenton试剂,可以将当时很多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醇、酯类氧化为无机态,氧化效果十分明显。
Fenton试剂是由H 2O 2和Fe 2+混合得到的一种强氧化剂,特别适用于某些难治理的或对生物有毒性的工业废水的处理。
由于具有反应迅速、温度和压力等反应条件缓和且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1.Fenton试剂降解有机物的机理Fenton试剂之所以具有非常高的氧化能力,是因为在Fe 2+离子的催化作用下H 202的分解活化能较低(34.9kJ/too1),能够分解产生羟基自基OH·。
同其它氧化剂相比,羟基自由基具有更高的氧化电极电位,因而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
COD的双氧水降解发现钻井污水处理的影响因素中,H202/CODcr对CODcr去除率影响最大,其次为pH值,最后为反应时间。
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H202/CODcr为1.5,PH值为3,氧化反应时间3h,钻井污水中CODcr,的去除率达95.2%,该工艺具有能耗低、运行成本低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开始加入H202前180min,CODcr,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且基本维持一种线性关系,当超过180min以后,CODcr,去除率基本稳定,其主要原因是反应速度的降低和产生了难以被H202氧化的一些中间体,使CODcr,难以进一步降低。
随着H2O2加入量的增加,COD的降解率的变化为先增大后又减小,当加入量为110mL时,COD的降解率已达到最大,但当加入量超过1.60mL时,COD测定值会超过电镀废液原样的COD值,这是因为重铬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强酸条件下,双氧水被重铬酸钾氧化表现出还原性,其反应式为:Cr2O72-+3H2O2+8H+→2Cr3++7H2O+3O2样品液中反应剩余的双氧水消耗了部分重铬酸钾,从而使COD计算值增加。
当H2O2的量不变,改变放置时间,COD的降解率则出现明显的差异:当天配制的H2O2处理效果最显著,随着时间延长,降解效果越来越差,这与双氧水的不稳定性有关。
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COD的降解率随之增加,当氧化时间超过45min,随着氧化时间的增加,COD的降解率已达平衡。
随着废液pH的增大,COD的降解率也随之增加,当pH达到10以后,COD的降解率变化已趋于平缓。
这是由于电镀废液中含有较多的金属离子(Cr3+,Ni2+,Cu2+),它们的存在会加速H2O2的分解,而在一定的碱性环境中,这些金属离子会生成沉淀而被除去,从而消除了金属离子对双氧水的干扰。
另一方面,H2O2的活性成分是过氧羟基离子:H2O2→HOO-+H+,当溶液中存在OH-时可促进上述反应向右移动,就会生成大量的HOO-,加强其活化度。
在pH为10以上的碱性条件下,用当天配制的双氧水氧化。
Fenton试剂氧化降解有机物是依靠Fe2+催化H202分解产生的高活性、高氧化电极电位的羟基自由基·OH来完成的,不同的废水成分所需的最佳工艺条件不尽相同。
废水,去除率较低,这因为Fenton试剂主要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作中CODcr用,在中性和碱性的环境中,Fe2+不能催化H202产生·OH,且pH过高会导致Fe2+。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起不到催化剂的作用,阻碍了·OH 的生成,从而不能有效降解、去除有机物。
Fe2+是催化产生自由基的必要条件,在无Fe2+的条件下,H202很难分解产生·OH自由基,当Fe2+浓度过低,Fe2++H2O2→Fe3+十OH-十·OH 速度极慢,当Fe2+的浓度过量时,它被还原且自身氧化为Fe2+,消耗药剂的同时增加出水色度。
二硝基重氮C6(NO2)2N2O,简称DDNP,D2DNP废水处理,废水pH值是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H2O2和Fe2+的投加量。
最后是光照时间;当pH在3-4之间、H2O2用量8mL/L左右、Fe2+加入量为5—6mL/L和光照4h条件下,CODcr去除率可达98.5%以上。
镀镍废水中氰化物的处理方法用漂水处理含镍废水中的氰化物,由于生成氢氧化高镍沉淀,次氯酸钠利用率太低,方法不可行。
用双氧水破氰效果较好,但过量的双氧水分解后产生氧气,使氢氧化镍沉淀上浮,给沉淀分离带来了困难,用焦亚硫酸钠还原过量的双氧水,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加氢氧化钠将废水pH控制在10左右,既可使镍离子完全沉淀,又可以使双氧水破氰反应顺利进行。
产品在镀镍前要先在氰化物电解液中镀铜,镀件镀铜后不可避免地将少量的氰化物带到镀镍槽,使镀镍废水中含有氰。
在碱性条件下,二价镍能被氯、溴或次氯酸盐氧化成黑色紧密的Ni(OH)3沉淀。
在上述破氰实验中,向混合反应池中加入漂水后,是次氯酸钠将氢氧化镍氧化成了氢氧化高镍。
由于破氰反应速度较慢,而氢氧化高镍沉淀的生成速度则十分迅速,因此,如果用碱性氯化法处理含镍废水中的氰化物,次氯酸钠首先将二价镍氧化成三价镍而生成氢氧化高镍沉淀,然后,次氯酸钠才能与氰发生反应。
含镍电镀废水中镍离子的质量浓度较高,约为100~200mg/L,而氰化物的质量浓度则较低,一般为1~10mg/L,由此可见,如果用漂水破氰,次氯酸钠的利用率是很低的,该方法的可行性很小。
在pH9~11的范围内,双氧水的破氰效果较好。
含镍废水中除了含有氰化物外,还含有二价铁和有机添加剂等还原性物质,它们也影响破氰时双氧水的质量浓度。
二价铜离子对双氧水的破氰反应起催化作用,如果没有铜离子参与,双氧水的氧化速度则较慢。
双氧水不能将氢氧化镍氧化成氢氧化高镍。
在pH9~11的范围内,双氧水的破氰效果较好。
工艺流程用泵将含镍废水送至混合反应池,加氢氧化钠溶液和双氧水,氢氧化钠与镍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镍沉淀,氢氧化钠的加入量用pH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将pH控制在10左右,双氧水与氰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双氧水的加入量用ORP控制系统自动控制,ORP值的设定应根据破氰反应的结果调整,通过化学分析,以氰化物达标为准。
在pH 约为10的条件下,镍离子能够完全沉淀,双氧水的破氰效果也较好。
含镍废水从混合反应池进入反应池,双氧水继续与剩余的微量氰反应。
设计两个反应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双氧水的破氰效率,因为双氧水破氰反应的速度不是很快。
如果只设一个反应池,那么,当含镍废水进入反应池后,在搅拌机的搅动下,未经充分反应就会进入絮凝池,设计两个反应池,相当于延长了双氧水破氰反应的时间。
含镍废水经过沉淀和破氰后进入絮凝池,在絮凝池中加絮凝剂使氢氧化镍沉淀絮凝成较大的颗粒,以便于沉淀物的沉降分离。
在絮凝池中同时还需要加入少量的焦亚硫酸钠溶液,用其还原破氰反应后剩余的双氧水。
如果不采取这项措施,在絮凝池和后面的沉淀分离池中双氧水分解产生氧气,气体会吸附在沉淀颗粒上使沉淀上浮,给沉淀的分离带来困难。
焦亚硫酸钠的用量可依据经验控制,以沉淀分离池中沉淀物不上浮为准。
在絮凝池中用焦亚硫酸钠还原过量的双氧水,会使废水中COD值增高,如果由此导致COD超标,在pH终端控制池中加入适量的漂水可以有效降低废水的COD值。
1过氧化氢法处理含氰污水原理在用铜(Cu2+)作催化剂,pH=9.5-11的条件下,H2O2能使游离氰化物及金属络合物(铁氰化物除外)氧化成氰酸盐,以金属氰络合物形式存在的铜、锡等金属,一旦其氰化物被氧化除去后,它们就会生成氢氧化物沉淀,CN-+H2O2Cu2+CNO-+H2O Me(CN)2-4+4H2O2+2OH-Cu2+Me(OH)2↓+4CNO-+4H2O,那些过量的过氧化氢也能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2H2O22H2O+O2↑。
铁氰络合物稳定,不能被双氧水氧化,但可通过与铜离子络合形成亚铁氰化铜沉淀除去,Fe(CN)64-+2Cu2+[Cu2Fe(CN)6]。
上述反应中生成的氰酸盐水解生成铵离子和碳酸盐离子或碳酸氢盐离子,水解速度取决于pH[1]由于双氧水的分解受时间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处理效果越好,一般控制反应时间90min以上,最低不低于60min。
氧化效果受pH值的影响较大,在中性条件及偏碱性条件下,总氰去除率较高,在中性时达到最高。
随着酸性条件或碱性条件的逐渐增强,总氰去除率下降较为迅速。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pH值=7~8),由于Cu2+的催化作用,H2O2的氧化电位比较高,有利于CN-氧化反应的进行。
但随着pH值的逐渐增加,一方面络合态氰可能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更稳定,且Cu2+在强碱性条件下会形成Cu(OH)2沉淀,影响了其催化作用;另一方面,pH值的升高加剧了H2O2的无效分解。
而酸性条件下废水中的氰根离子又以较难被氧化的络合态为主,因此氧化效果较差。
(1)试验得到的最佳参数为:pH值为7,电机搅拌速度为100r/min,体积分数为30%的H2O2投加量为2.5mL/L,H2O2氧化处理时间为2h。
最终处理后水样总氰质量浓度由5.30mg/L降至0.32mg/L,Cu2+的去除率达90%。
(2)该工艺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具有高效、经济、易于操作等优点。
实际工程运行中排放口出水总氰的质量浓度由3.06~ 6.54 mg/L降至0.10mg/L以下。
CN一+H2O2→CNO一+H20CNO一+2H2O→NH3+HCO3~含铜铬电镀废水的处理2Cr(OH)3+3H2O2+4OH-=2CrO42-+8H2OPb2++Cr2O72-+H2O=2PbCrO4↓+2H+Pb2++2OH-=Pb(OH)2↓众所周知许多还原剂,如亚铁盐、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硫化物等在酸性条件下还原六价铬,一般控制PH2-3,这是由于六价铬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氧化还原电位远高于同一条件下的上述还原物的氧化还原电位。
那幺在碱性条件下又是如何呢?从文献中不难查到,在pH=14时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的克式量电位=一O.12V,此时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的克式量电位<-0.56V,这就是说在碱性介质中,CrO42-/CrO2-,氧化还原电位仍然太干Fe3+/Fe2+的氧化还原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