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储层特征111页PPT

合集下载

煤层气储集层课件

煤层气储集层课件
矿物质对煤的孔隙产生两方面的影响:① 它充填了一部分大、中孔隙,使孔隙总孔容下降;② 矿物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孔隙,如晶间孔,对煤的孔隙度有微弱贡献。
(4) 煤体结构的影响
煤体结构的分类
糜棱煤与原生结构煤不同孔径孔的孔容也存在差异
在构造应力或其它力(如重力)的作用下煤体将发生变形,煤体原生结构将遭到破坏,同时也改变了煤的孔隙特征。总体上破坏程度越深,煤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增加越大。
2、Ro,max=1.3%∼2.5%,大孔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则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煤中植物组织残留孔仍然存在的结果。该阶段中孔、过渡孔和微孔的孔容与比表面积达到了极大值,说明该阶段大量的烃类生成,造成气孔的大量增加。 3、Ro,max>2.5%,各类孔隙的孔容和比表面积均呈现下降趋势。这是由于此阶段煤的生烃能力显著下降,新的气孔的生成微弱,而高温高压作用下进 一步的煤化作用引起的大规模缩聚作用导致各类孔隙的减少。
一、基质孔隙
基质孔隙为煤的基质块体单元中未被固态物质充填的空间,由孔隙和通道组成。一般将较大空间称为孔隙,其间连通的狭窄部分称为通道。
1. 基质孔隙的分类
(1) 成因分类
气孔
残留植物组织孔
次生孔隙
晶间孔
原生粒间孔
(2)孔径分类
气孔
气孔是指煤化作用过程中气体的生成与逸出留下的痕迹,是煤体在较高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处于近塑性状态,由其自身形成的气体作用的结果
割理被次生显微组分充填,因后期应力的作用沿一侧被裂开,焦作古汉山山西组二1煤
割理内充填的次生显微组分形成的次生裂隙,焦作古汉山山西组二1煤。
经有机溶剂刻蚀后显示出割理被次生显微组分充填的特征,充填的割理与现存的方向、大小基本一致,焦作古汉山山西组二1煤组3号煤,SEM

第5章 煤层气藏形成条件及特征

第5章 煤层气藏形成条件及特征

精选版课件ppt
18
(2)水压向斜型煤层气富集区:一般为中小型盆 地,这类气藏位于盆地内构造向斜部位,是由于大气水 的渗流受阻形成异常高压,阻止气体向外扩散、渗流而 聚集成藏;
精选版课件ppt
19
(3)气压向斜型煤层气富集区:是指在盆地深部, 煤生成的气体的扩散速率小于聚集速率,形成气压单斜 气藏。具有埋深大、渗透率低的特点,是深盆气的一种。
精选版课件ppt
27
(2)中煤阶煤层气藏
多数为深成变质作用的结果,一般不存在二次 变质作用。
如山西河东煤田、美国的Piceance盆地、 SunJuan盆地。
此类煤层气藏以含气量较高、储层渗透性好为 特征。
精选版课件ppt
28
(3)低煤阶煤层气藏
低煤阶煤层气藏可区分为两类:
① 未成熟低煤阶煤层气藏
精选版课件ppt
26
(1)高煤阶煤层气藏
一般情况下高煤阶煤层气藏都存在二次变质作用。 先期发生了正常古地温下的深成变质作用和与之伴随 的第一次生烃;之后在区域岩浆热作用之下发生了第 二次变质作用,使得煤阶增高并发生第二次生烃。
此类煤层气藏以煤的吸附能力强、含气量高、渗 透性较差为特征,如山西沁水盆地东南部、宁夏二道 岭煤层气藏。
(2)赵庆波等(1996)根据构造和水动力提出了 四种煤层气藏类型:压力封闭气藏、承压封堵气藏、顶 板网络微渗滤水封堵气藏和构造圈闭气藏,该分类方案 侧重于水动力影响,对其精他选版控课件气ppt 地质因素考虑不周。15
(3)孙平等(2007)以压力为主线、结合边界类 型及煤层气藏自身的构造特征,提出了一套煤层气藏分 类方案:
孙平(2007)在借鉴国外煤层气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煤层气藏的研究,认为煤层气成藏条件包括: 含气性、吸附特征、煤阶储层物性、压力、封闭条件、 煤层空间展布等。

煤层气储层特征共113页文档

煤层气储层特征共113页文档
煤层气储层特征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煤层气ppt课件

煤层气ppt课件
输入型:多位于构造高点。初期本井降压解吸气随降压漏斗从 本井产出,后期构造下倾部位解吸气又运移到本井产出。排采 井一般位于构造高点,日产气量呈上升—稳产—上升—递减四 个阶段。此类井一般高产、稳产期长。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效果
煤层气的产出是一个“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的 过程。有效应力效应、基质收缩效应和克林肯伯格效应三种 效应共同作用决定了煤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变化过程,而这一 过程对煤层气井的开发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根据渗透率及产 气量可以将煤层气的开采效果分为三类: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产量递减法
产量递减法是使用递减曲线分析预测煤层气产量的方法。最 早是由Hanby(1991)在使用指数递减对美国黑勇士盆地的 煤层气井进行经济评估时提出来的。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研究煤层气井的产出规律、分析气井的生 产特性和历史资料来预测储量。假设一旦煤层气井达到了实 际高峰值,产气量就开始下降,持续呈典型的可预测的递减 趋势,并沿着一条拟定的递减率曲线变化,由此就可以利用 传统递减分析法及开采特征
开采特征
外输型:多位于构造翼部、非均质性强的地区。气产量一部分通 过本井降压解吸半径内从本井产出,大部分通过高渗通道或沿上 倾部位扩散到其他井内产出。排采井一般位于构造翼部、非均质 性较强的地区。日产气量呈不产—上升—缓慢递减三个阶段。此 类井多低产。
成藏模式及开采特征
开采特征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
因为缺乏科学的工具,早期对煤层气排采动态分析预测是很困 难的。大多数煤层气井初始排采时气、水产能较高,经过一段 时间(如数月)的抽排后,出现产量衰减甚至被迫关闭,对后 续产能缺乏系统的预测,极大地制约着煤层气产业的发展。通 过近几十年发展,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煤层气井的排采动态分析 预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当前在国外对煤层气井煤层气 排采动态分析预测采用较多的方法主要是产量递减法及数值模 拟法。

煤层气储层特征分析与开发研究

煤层气储层特征分析与开发研究

煤层气储层特征分析与开发研究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可持续的新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煤层气储层作为煤层气开发的基础,其特征分析和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煤层气储层特征分析1. 孔隙结构特征煤层气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决定了煤层气的产出能力和运移性能。

煤层中的孔隙可以分为微孔、介孔和宏孔三类,其中微孔是煤层气储层的主要孔隙类型。

煤层中的孔隙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层理性,不同层段的孔隙结构特征不同,这是影响不同层段煤层气开发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孔隙连接特征孔隙连接特征是煤层气储层中孔隙之间的连通关系,对于煤层气的产出和开发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煤层中的孔隙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三维网络结构,煤层气的储存和运移受孔隙之间的连接方式影响很大。

当孔隙之间存在弱连通性或断裂带等现象时,煤层气的产出难度会增加。

3. 煤层气成因特征煤层气的形成过程主要与煤炭的生生物成因、气源和生成条件等因素有关。

煤层气储层中气组分的组成与气源的降解程度密切相关,早期生成的气成分主要是甲烷、乙烷等轻烃气,随着煤炭的进一步演化,气组分中重烃气和惰性气体占比逐渐增大,这对于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带来了一定困难。

二、煤层气储层开发研究1. 气井井下工艺研究煤层气的开发主要是通过气井进行的,因此,气井井下工艺研究是煤层气开发的核心内容之一。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研究者开展了气井井下流体动力学等相关研究,以优化气井的产出效率和稳定性。

2. 联合开采煤层气的联合开采可以将煤炭和煤层气的开发有效地整合起来,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联合开采的主要方式有平行开采和交错开采两种。

平行开采是指煤炭和煤层气的共同开采,交错开采则是指煤层气的开采与煤炭的开采交替进行,这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同时对采煤和煤层气开发的影响也有所缓解。

3. 技术创新随着煤层气开发的深入,已有开发技术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而技术创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全部)煤层气课件

(全部)煤层气课件

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意义1、能源意义煤层气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其勘探开发可以弥补常规能源的不足。

2、安全与减灾的意义煤层气,严重的影响着我国的煤矿生产安全。

在煤炭开采前预先进行煤层气抽采,有利于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瓦斯灾害事故。

3、环境意义煤层气开发降低了煤炭开采中的瓦斯排放,从而降低了由此产生的温室效应。

4,形成新的支柱产业煤层气的利用并不仅仅在民用方面,已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如煤层气发电、汽车燃料、锅炉改造、工业用气、煤化工项目等。

可以有利于衰老煤矿区转业,发展新型的相关产业,缓解转岗就业困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5、巨大的经济意义通过采气销售直接获取经济效益(目前煤层气的井口价一般为1~1.5元/m3),如果民用或发电,还可得到0.2~0.25元/m3的财政补贴,出售减排碳指标(CDM项目)可得到0.2~0.5元/m3 。

对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采煤过程中的瓦斯治理费用在10~20元/吨煤;同时突出矿井建设费用也远远高于一般矿井。

地面煤层气开发预先抽放了瓦斯,就可大大降低采煤过程中的瓦斯治理费用,晋煤集团的蓝焰公司一直在坚持这一发展思路。

预抽瓦斯,降低了煤矿瓦斯事故,由此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二,煤层气生成过程1、泥炭化作用和成岩从成煤原始物质被埋藏开始至门限深度为止。

地层条件:低温(小于50~60℃)、低压。

鉴别指标:Ro小于0.5%。

气体成因:生物成因气通过微生物的作用,使复杂的不溶有机质在酶的作用下发酵变为可溶有机质,可溶有机质在产酸菌和产氢菌的作用下,变为挥发性有机酸、H2和CO2;H2和CO2在甲烷菌作用下最后生成CH4。

2、变质作用阶段地层条件:高温(大于50)。

鉴别指标:Ro大于0.5%。

煤在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的同时,也生成大量的气态和液态物质。

由于煤隶属III型干酪根,属于倾气性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烃类以甲烷为主。

气体成因:热成因气三,煤层气开发过程渗透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地质因素:地应力埋藏深度天然裂隙煤体结构储层压力水文地质条件流体介质毛管力、贾敏效应等(在地面排水降压开发煤层气过程中,随着水、气的排出,一方面在地面排水降压开发煤层气过程中,随着水、气的排出,一方面煤储层内流体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大,渗透率降低(简称为负效应)煤储层内流体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大,渗透率降低(简称为负效应);另一方面煤基质收缩,渗透率增大(简称为正效应)煤基质收缩,渗透率增大(简称为正效应)。

煤层气资源特点43页PPT

煤层气资源特点43页PPT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煤层气资源特点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