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学困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学困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大关注焦点。
有些学生由于各种原因面临学习困难,需要得到心理辅导来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并提高学习成绩。
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探讨学困生心理辅导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解决学生的学习困境。
案例背景:小明(化名)是一名初三学生,从小就表现出对数理化科目缺乏兴趣和信心。
不管多么努力,他总是在这些科目上取得低分,并逐渐形成了自卑和消极的态度。
他的家庭环境也非常紧张,经常发生争吵和冲突。
考虑到他已经努力了很长时间但没有看到进步,学校决定给他安排一位专门的心理辅导师。
心理辅导过程:发掘潜能:最初阶段,心理辅导师与小明进行沟通,试图了解他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受。
通过开放式问题和倾听技巧,辅导师鼓励小明表达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逐渐,小明开始敞开心扉,向辅导师倾诉他的学习困境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树立目标:在与小明沟通了一段时间后,心理辅导师认识到小明缺乏自我肯定感和目标设定能力。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动力,辅导师鼓励他思考自己希望实现的目标,并制定出可行的计划。
通过此过程,小明逐渐找回了对学业的兴趣并愿意付出努力。
培养学习技巧:在确定目标之后,心理辅导师着重培养小明的学习技巧。
通过指导他阅读方法、记忆技巧和解题策略,辅导师帮助小明建立了积极的学习方式。
此外,辅导师还鼓励他主动寻求帮助并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在互相支持中提高自身水平。
情绪管理: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辅导师也注意到小明面临情绪管理问题。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往往会失去信心并陷入自责的情绪中。
为了帮助他处理负面情绪,辅导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冥想技巧来教导他如何积极应对挫折,并改变负面思维模式。
家庭合作:除了与小明本人的工作,心理辅导师还非常注重与家庭的合作。
他与小明的父母进行沟通,在给予支持和鼓励的同时,共同制定了学习上的规划和时间表。
辅导师还提供了一些家庭活动建议,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和小明学业发展的支持。
成果分析:经过数个月的心理辅导,小明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学困生心理辅导内容及存在问题
学困生心理辅导内容及存在问题心理辅导对学困生的重要性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遇到各种问题的学生,他们可能面临着认知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管理困难等多种困扰。
针对这些问题,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学困生心理辅导所需内容以及现存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方案。
一、提供与学习相关的情绪调节技巧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容易出现焦虑和压力。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心理辅导师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
首先,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情绪,并正确认识不同情绪所代表的含义。
其次,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和积极思考等方法来缓解紧张和压力感。
最后,鼓励孩子培养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如进行体育运动、听音乐或参加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来缓解压力。
二、引导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心理辅导还应该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态度。
很多学困生由于经历了持续失败,产生了消极的学习观念和态度。
为此,心理辅导师应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并认识到成功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
通过鼓励、赞扬和正面激励来增强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让他们相信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三、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困生通常在学习方法和技巧方面存在困难。
心理辅导师应该引导他们掌握一些高效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其学业成绩。
比如,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笔记、整理资料以及合理安排时间等。
另外,在需要背诵大量知识时,可以指导孩子使用记忆术和联想法等有益的学习工具来辅助记忆。
四、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除了个体辅导之外,还应注重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家庭中给予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校园以及社会活动。
同时,学校也应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氛围,组织一些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和培训课程,以拓宽学困生的视野并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五、加强家校合作成功的心理辅导需要家庭和学校之间密切的合作。
家长和老师应该相互沟通,并了解孩子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
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及辅导方法
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及辅导方法学生学习困难是教育领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逐渐提高,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压力也逐渐增大。
本文将从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入手,探讨可能的辅导方法。
一、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原因1.学习焦虑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的竞争压力和评价制度给他们带来了学习焦虑。
学习焦虑使得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害怕面对挑战。
他们常常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无法达到期望,从而导致学习困难。
2.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学生获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因素。
然而,一些学生在学习中缺乏动力,对学习没有兴趣。
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出现学习困难。
3.自卑心理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会因为自身的能力不足而感到自卑。
他们常常担心自己无法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这会导致他们产生学习困难。
4.学习习惯问题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拖延、做事不认真等,这些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
二、辅导方法1.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励志活动、组织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家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培养学习策略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制定学习计划、合理规划时间等。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学习方法课程,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3.鼓励积极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通过思考解决。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积极引导。
老师和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他们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原因,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5.建立学习支持系统学校可以建立学习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帮助。
通过开设辅导班、提供学业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学困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原因
学困生的心理状况分析及原因端树小学陈晓燕我认为:学困生的学习困难是指学生的智力发展正常,身心发展水平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习成绩与其他学生相比有明显差异。
究其原因,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更与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关。
我们认为,学困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习态度偏差由于此类学生长期学习成绩偏差,教师对他们的重视不够,成为被遗弃的“羔羊”,又兼于他们在学习上常常遭到挫折和失败的打击,仅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走出失败的困境,没有成功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久而久之,形成了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学习目的和自觉性,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消极应付作业等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严重地制约了这类学生的进步,成为他们难以走出学习困境的原因之一。
(2)学习技能存在障碍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不能与相应的技能相结合,不能将知识转化成某种技能和能力,进而出现阅读、表达、计算、写作、会话等技能的缺陷。
这种学习技能上存在的障碍使他们难以走出学习困境的原因之二。
(3)情绪情感消极通过对有关材料的分析研究,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学习困难,并不是智力比其他学生差多少,而是由于消极情绪情感对学习活动的干扰。
(4)意志薄弱在与学困生进行座谈的过程中,80%的学生反映,自己很想把学习搞好,在教师和家长的关心和帮助下,他们也曾努力过一段时间,但由于基础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一时又难以克服,渐渐地放弃了努力,这些都是由于学困生意志薄弱的心理品质所引起的。
他们缺乏自制力,不能控制、约束、协调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也不能支配自己去克服困难,所以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和学习不景气的局面。
这是制约他们走出学习困境的原因之四。
(5)学习策略和方法欠缺学习策略和方法是指学生掌握、理解和学习知识、支配调控学习过程所采用的方式方法的总称。
其内容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自我管理能力,认真听课技术以及读书、记忆、思维、复习、应试、联想与创新的策略等。
高中数学学困问题的心理分析与干预
高中数学学困问题的心理分析与干预导语:高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遇到了困难,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中数学学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高中数学学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时,由于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焦虑情绪。
这种焦虑情绪会干扰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其在数学考试中表现不佳。
干预措施:1.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数学学习,认识到数学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实践的学科,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相信自己的潜力。
2.提供适当的学习支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家长可以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提供积极的学习环境。
二、自我效能感的缺失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够完成特定任务的信心和能力评估。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一些学生由于长期的学习困难和挫折经历,逐渐失去了对自己学习数学的信心,导致自我效能感的缺失。
干预措施: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应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给予学生一些简单的成功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2.提供积极的学习反馈。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潜力和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学习动机的缺乏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驱动力。
当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动机,往往会出现学习兴趣的缺乏,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干预措施:1.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提供有趣的学习材料。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有趣的数学题目和案例,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投入度。
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矫正研究
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矫正研究
学困生是指在学业上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的心理问题可能与学习压力、自我认同、社交关系等多个方面有关。
以下是学困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矫正策略:
一、学困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1. 学习压力过大: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他们可能因为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感到焦虑和无助。
2. 自尊心受损:学困生可能会因为学业成绩不佳而感到自卑和自我怀疑,认为自己无法取得进步,从而失去信心。
3. 社交焦虑:学困生可能因为担心被他人评价而不敢与同学交流,导致社交能力受限。
4. 抑郁情绪:学困生可能因为学业压力和心理困扰而产生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活力等症状。
二、矫正学困生心理问题的策略
1. 建立支持系统:学校和家庭应该为学困生提供支持,帮助他们减轻学习压力,增强自信心。
可以组织学习小组、提供课后辅导等多种形式。
2. 调整学习方法:针对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可以引导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3. 培养自尊心:通过鼓励、肯定等方式帮助学困生建立自尊心,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4. 增强社交能力: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与同学建立
良好的关系,提高社交能力。
5. 关注心理健康:定期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扰,增强心理素质。
6. 与家长合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学困生的成长。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充分的关注和解决。
通过建立支持系统、调整学习方法、培养自尊心、增强社交能力和关注心理健康等策略,可以帮助学困生克服心理困扰,取得学业上的进步。
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学生心理问题分析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与完善,学生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学业压力学业压力是目前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学生在学校中面临着严重的学习压力,高考、考试成绩等因素常常导致学生情绪紧张、焦虑等症状。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学校和家庭共同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学校要积极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减少学生的竞争性。
其次,家长应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相信他们的能力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态。
同时,学生个人也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通过参加运动、培养兴趣等方式来缓解学业压力。
二、人际关系问题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一直是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学校和社会交往中,许多学生会经历友谊的起伏、人际冲突等问题,进而产生自卑、孤独等情绪。
为了解决人际关系问题,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或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生的社交活动,引导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生个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尊重他人并主动与他人交流,以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情绪管理困难情绪管理是学生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许多学生在情绪管理方面存在困难,常常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培训和课程来帮助学生学会处理情绪,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家长也应该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合理指导,并通过鼓励和称赞来提高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关注自己的情绪状态,逐渐培养积极的情绪表达和调节能力。
四、自我认知问题自我认知是学生心理问题中的重要环节。
许多学生由于对自我能力的质疑、自卑心理的困扰,常常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学校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多样化的活动、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自我认知。
家长应该鼓励和支持孩子的个性和潜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自我形象。
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的研究
学困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的研究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获取知识或技能比同龄人困难,进步比同龄人慢或随年级升高而落后的学生。
学困生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也对教育工作者、学校及家庭带来一定的挑战。
深入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并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对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征1.自信心不足学困生普遍具有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特征。
他们可能因为长期的学习困难而产生自卑感和不自信心理,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甚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这种自信心不足的心理特征会使他们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学习积极性,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
2.焦虑和抑郁面对学习困难,学困生往往会产生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特征。
他们可能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担心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同时也可能受到同学或家长的责备和批评,使得他们产生自我否定和消极情绪。
长期的焦虑和抑郁会严重影响到学困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产生其他心理问题。
3.自我保护心理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学困生往往会产生自我保护心理。
他们可能会采取逃避、推脱责任、找借口等方式来掩饰自己的学习困难,不愿意面对问题,甚至对学习进行抗拒。
这种心理特征使得学困生难以接受教师或家长的帮助和指导,增加了解决学习困难的难度。
1.建立自信心针对学困生的自信心不足特征,教育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教育者可以通过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教育者可以采取渐进式的学习方式,逐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起学业自信心。
教育者可以组织学困生参与集体活动和小组学习,让他们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支持,从而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
2.关注心理健康针对学困生的焦虑和抑郁特征,教育者需要重视学困生的心理健康。
教育者可以设置心理健康辅导课程,让学困生了解心理问题的成因和应对方法,学会通过积极的心理调适来缓解焦虑和抑郁。
教育者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学困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
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辅导策略学困生是指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面临诸如学习习惯不良、学习动力低、自信心不足等问题。
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辅导策略,对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和辅导策略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学困生的心理特点1. 学习动力低下:学困生常常缺乏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对学习缺乏积极性。
他们可能因为学习压力过大或者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而产生厌学心理。
2. 自信心不足:由于学困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的自信心往往受到打击。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永远无法超越困难,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3. 学习方法不当:学困生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常常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4. 学习习惯不良:学困生常常存在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如拖延症、不会自主学习、不善于总结等,这些问题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
二、辅导策略1. 调整学习动力:为了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动力,辅导员要积极调动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同时,辅导员要帮助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确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2. 建立自信心:辅导员要重视学困生的自信心问题,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此外,辅导员还可以通过与学困生建立亲密的关系,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教授学习方法:为了帮助学困生改善学习方法,辅导员可以向他们介绍一些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制定学习计划、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思维能力等。
并且要根据学困生的具体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4.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辅导员可以通过培养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等。
同时,辅导员还可以帮助学困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复习、及时总结、积极参与课堂等。
综上所述,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辅导策略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制定和实施。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1. 学习压力:学生在面临考试、作业等学习任务时常常感到压力。
解决方法可以是:- 时间管理: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将任务分成小块,逐步完成,避免拖延造成的压力增加。
- 分享压力:学生可以找到可以倾诉的人,如家人、朋友、老师等,向他们诉说自己的压力,通过交流减轻心理负担。
- 放松身心:学生可以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运动、听音乐、看电影等,缓解紧张情绪。
2. 社交困难:一些学生可能面临着与同龄人交流、适应新环境等社交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是:- 参加兴趣班、俱乐部等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可以结识新朋友,提升社交能力。
- 寻求帮助:学生可以向老师或心理辅导员寻求帮助,让他们提供一些社交技巧和建议。
- 提升自信:学生可以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与他人良好交流,在与人交往时要展示真实自我。
3. 情绪问题:学生可能会面临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
解决方法可以是:- 寻找支持:学生可以向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辅导员寻求支持和倾诉。
- 学习应对技巧:学生可以学习一些应对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等,帮助他们缓解负面情绪。
-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情况严重,学生可以考虑寻找专业心理医生进行咨询和治疗。
4. 成就焦虑:一些学生可能面临着对自己学业成绩的过度关注和焦虑。
解决方法可以是:- 调整心态:学生可以意识到成绩并不是衡量自己价值的唯一标准,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
- 建立目标:学生可以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努力改善学习成绩。
- 寻求平衡:学生可以在学习之余,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提高整体幸福感。
以上是一些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但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同,如果问题严重且无法自行解决,建议寻求专业心理辅导或咨询。
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探析
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成因及对策探析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生要在这个阶段面对许多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
学习困难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一、心理成因1.焦虑和压力大学生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很大,有些同学对学习有很高的期望值,其思维和行为都带有强烈的竞争性,或者对自己绩点的要求过高,导致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始终感到不满意。
这些压力可能会引起焦虑情绪,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2.自我否定和消极情绪有时候,大学生可能会过度关注自己的不足,在心理上自我否定,并认为自己不能成功。
这种负面想法和消极情绪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不敢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3.个体差异和性格人的个体差异和性格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学习。
一些同学,如内向、孤独、沉闷的人可能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或缺乏合适的学习伙伴和交流方式,从而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二、对策探析1.有效管理时间,减少压力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环境,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很容易让学生感到焦虑和不安。
如果学生能够学会管理时间,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目标,就可以避免在学习上的压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调整心态,培养积极心态调整心态是解决过度焦虑和自我否定问题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尝试积极思考,展现出是否存在的其他方面的优势和才能。
同时,要接受自己的不足,并与别人共享自己的困惑和压力,积极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3.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缓解学习时的压力、促进身心健康非常重要。
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坚持运动、健康饮食,学习时远离电子产品,在工作和休闲时间之间保持平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减轻负担。
4.与他人合作学习大学生常常会自我封闭,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和合作方式。
需要和同学一起讨论和研究问题,利用大学的资源和社会资源,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5.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随着心理学领域的深入发展,专业的心理帮助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知。
中学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中期报告
中学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中期报告
1、心理特征
中学学习困难学生心理上常伴随着自卑、焦虑、压抑、消极、自责、沮丧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甚
至导致学生放弃学习。
2、教育对策
(1)积极培养学生自信心。
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比较、评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树立
自信心。
(2)个性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发展方向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
成就感。
(3)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困难。
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采取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4)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挫折。
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让学生懂得挫折是成长的过程,认识到成功来源于
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
(5)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
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对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很有帮助,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解
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成因及心理特点
一、导致学习困难的心理因素:儿童学习能力与其心理因素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儿童心理紧张、学习动机低、学习价值取向偏差等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
父母与学校对儿童的要求互相矛盾或父母与学校对儿童期望水平过高,可能使儿童产生焦虑、紧张、逃避学习等不良情绪,从而造成学习困难。
另外,儿童的自尊水平、自信水平、对学业的态度、儿童对学业的归因等心理特点都与学习困难密切相关。
二、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特点1.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加工特点从信息加工论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过程实际上是个体对外来知识信息接收、编码、储存、提取以及运用信息与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习困难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则表现出较多的障碍,如注意、记忆、解决问题等方面的障碍。
⑴注意。
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存在突出的问题。
不少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明显的注意缺陷,哈根曾做了这方面的实验研究。
研究者认为,一个选择性注意强的学生会把注意集中于目标刺激,而选择性注意差的儿童则会同时注意目标刺激和附加刺激。
通过显现一组图片后的回忆结果发现,一般学生比学习困难学生能记住较多的中心刺激,而学习困难学生则比一般学生记住了更多的附加刺激。
这表明学习困难学生确实存在选择性注意缺陷。
⑵记忆。
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在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系统存在障碍。
感觉记忆中信息编码、提取的速度较慢。
爱尔伯特的研究发现,对再认词的编码时,学习困难学生比一般学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搜索记忆,这就可能导致他们的阅读速度低于其他学生。
莱哈曼等人比较了阅读困难学生与阅读正常学生的词语编码能力,发现在编码过程中,阅读困难学生比一般学生分类范围要小、要窄。
许多学者认为,学习困难学生从感觉记忆中提取信息不够迅速可能与注意缺陷有关。
短时记忆中复述频率与复述策略水平低。
学习困难学生复述的缺陷之一是复述频率低于其他学生。
托格斯等人研究儿童记忆任务时的嘴唇运动,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嘴唇运动次数少于其他儿童。
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分析报告
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分析报告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学生问题和困难的存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本报告旨在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实现全面的发展。
一、学习压力过大1.1 学业负担沉重随着教育的竞争加剧,学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学业压力。
课程内容紧张,学习时间过长,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休息和放松,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
解决方案: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提供适当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帮助学生减轻学业压力。
1.2 考试焦虑考试的重要性经常被强调,学生对于取得好成绩感到极度焦虑。
此焦虑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失眠、抑郁等。
解决方案:学校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和应对策略。
二、社交问题与沟通障碍2.1 孤独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虚拟社交变得普遍,学生更多地沉浸在网络世界中,缺乏实际与他人交流的机会。
这导致学生感到孤独,缺乏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
解决方案:学校应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如俱乐部活动、团体项目等,帮助学生扩大社交圈子,并推广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方式。
2.2 交流障碍一些学生由于害羞、语言障碍或沟通技巧不足,面对交流时常感到困难和尴尬。
这影响他们与同伴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限制了他们在学习和社交方面的发展。
解决方案:学校可以举办沟通技巧的培训课程,教育学生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多参与小组活动,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以加强交流技巧的实践。
三、心理健康问题3.1 压力导致的心理问题学习压力、社交问题和其他困难往往会造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解决方案: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识别和应对压力,培养积极的心理健康态度和 coping 策略。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成因及心理特点
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成因及心理特点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成因及心理特点学习困难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在儿童时期,很多孩子由于种种原因,无法适应学习环境,导致学习不佳,这给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成因及心理特点。
一、心理成因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成因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遗传因素:学习困难儿童有些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导致的,这些孩子可能存在学习障碍或者神经生物学问题。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学习困难的重要成因,不良的家庭环境、缺乏家庭教育等都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3.认知因素:认知是孩子学习的基础,如果孩子认知能力较差,就会影响其对学习的掌握程度,从而出现学习困难。
4.情绪因素:情绪因素也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孩子的情绪影响了他的学习态度和效果,如果孩子情绪不稳定,可能导致学习困难。
二、心理特点1.自我评价低:学习困难儿童往往自我评价较低,他们觉得自己比其他孩子差,缺乏自信心。
2.学习态度消极: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态度往往比较消极,可能出现抵触学习、缺乏兴趣等情况。
3.情绪不稳定:学习困难儿童的情绪往往不太稳定,可能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突发的情绪波动,影响学习效果。
4.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儿童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注意力难以持续。
5.记忆力差:学习困难儿童的记忆能力较差,不易记忆内容,可能需要采取较为特殊的记忆方式来协助学习。
6.交往困难:学习困难儿童可能存在交往困难,难以融入群体,导致孤独感较强。
三、对策建议1.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对于学习困难儿童尤为重要,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引导等方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和情绪波动进行引导和疏导。
2.个性化教学:针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学校应该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3.心理辅导:心理辅导对于学习困难儿童尤为重要,学校应该安排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
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和心理疏导
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和心理疏导学习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有些小学生面临着学习困难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导致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一、原因分析1.学习方法不当小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常见原因之一。
例如,他们可能没有掌握良好的记忆技巧和学习策略,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另外,一些小学生可能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无法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任务,致使学习进度落后。
2.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动力是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小学阶段,学习任务相对较多,学生可能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一些学生可能因为自身能力不足而产生挫折感,导致学习动力进一步下降。
3.学习环境不良学习环境也是影响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一些来自贫困家庭或家庭关系紧张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家庭支持。
这样的环境可能对他们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加重学习困难。
二、心理疏导方法1.了解学习困难的原因首先,对于遇到学习困难的小学生,我们应该首先去了解他们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
通过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并尝试找出根源。
2.启发激发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动力是帮助小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关键一步。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有趣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找到学习中的乐趣和动力。
此外,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认可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增强他们对学习的自信心。
3.提供个性化教育每个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都不相同,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教育支持。
通过对小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了解,提供适应性强、针对性强的学习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4.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是帮助小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另一个重要策略。
教室、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空间,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时间。
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学困生的心理问题及指导
学困生是指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表现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弱、学习成绩差等。
学习困难本身并不是一个心理问题,但是长期面对学习挫折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1. 自卑感
学习困难可能导致学生自信心的下降,进而产生自卑感。
他们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够聪明,无法达到其他同学的水平,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应对方法:鼓励学生不要过分强调成绩,而是注重进步,每次进步都应该得到肯定。
同时,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提高自信心。
2. 焦虑和压力
学习困难可能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焦虑。
他们可能会感到压力巨大,害怕失败,进而导致学习焦虑。
应对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学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并指导他们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适当放松,减轻压力和焦虑。
3. 抑郁和情绪障碍
长期的学习困难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导致抑郁和情绪障碍。
他们可能会感到无助、无望和失落,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应对方法: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引导他们寻求帮助。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缓解负
面情绪。
总之,学习困难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学习问题,而是与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重建自信,提高学习水平和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与解决方法
教育心理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学科。
在教育过程中,学习困难是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现象。
本文将探讨学习困难的原因,并提供解决这些困难的方法。
一、原因分析:1.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会导致学习困难的产生。
比如,有的学生偏好“死记硬背”,而忽视了思维的拓展和应用。
2.学习动机不足: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如果学生缺乏兴趣和动机去学习,就会出现学习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不深,找不到学习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3.学习焦虑:学习焦虑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和不安情绪。
焦虑可能源于高考压力、学业压力等各种外部和内部因素。
过度的焦虑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集中力,从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出现。
4.学习环境不良: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物质基础和社会背景。
如果学生身处一个噪音干扰多、学习资源匮乏的环境中,就会影响学习效果。
此外,家庭和社会对学习的期望和支持也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二、解决方法:1.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校和家庭应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制定学习计划、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
学生也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学习方法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2.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学生自身也需要主动探索学习的乐趣,并与他人分享学习心得。
3.应对学习焦虑:学生应学会应对学习焦虑的方法,比如进行心理调适、参加小组讨论、与他人交流学习经验等。
此外,家长和老师也应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和焦虑。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和家庭应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安静、整洁、舒适的学习场所。
家长可以与教师积极沟通,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自身也要调整学习环境,尽量避开噪音和其他干扰。
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
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
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学校中不应被忽视的群体,为了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针对学困生现象进行了研究。
本文尝试着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期望能对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
一、对学困生的理论界定一些传统观点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低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
这样的界定只是概括出学困生的部分表现,并没有揭示出学困生的实质问题。
随着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困生问题的内涵。
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将学困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就与其智力的期望值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
学习困难(1earningdisabilities)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Kirk(1983)提出来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认知过程方面。
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开始把研究视线伸向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领域。
对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因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行为特征和社会技能方面。
二、对学困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困生自身特点和社会性因素两大方面。
其中学困生自身的特点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和行为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则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几方面的影响。
1.学困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学困生在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
也有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度较慢。
学生学习困难问题诊断
学生学习困难问题诊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习困难。
这些困难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能对他们的自信心和未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准确诊断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一、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力量。
当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他们往往表现出对学习的消极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可能有多种。
首先,学习目标不明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缺乏努力的方向。
其次,学习内容枯燥乏味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如果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很容易感到无聊和厌倦。
此外,家庭环境和社会氛围也可能对学生的学习动力产生影响。
例如,家庭关系不和谐、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或者社会上存在“读书无用论”等不良观念,都可能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
对于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学习氛围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学习方法不当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困难。
有些学生死记硬背,不理解知识的内涵和逻辑关系,这样虽然能够暂时记住一些内容,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无法灵活运用。
还有些学生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没有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另外,一些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过度依赖老师和家长的督促,无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理解记忆、归纳总结、举一反三;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学会合理分配时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
三、基础知识薄弱基础知识是学习的基石,如果学生在某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上存在漏洞,那么后续的学习将会变得十分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概念界定
我们对“学习困难”界定的具体标准是:三门主要学科(语、数、英)在一年内平时考查,期中、期末、学年考试其总成绩与教学要求有较大距离,且学习成绩大大低于自己的智力水平。
二、研究的目的、内容、方法
1、目的:探索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问题,利用心理按摩、心理疏汇合提高学生自身心理调节能力的办法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提高心理素质,发挥潜能、改善学习状况,提高学习效率。
2、内容:注意力、自信心、逆反心理、懒散心理。
3、方法:①个案分析法。
各班学习困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个案,进行追踪记录分析。
问卷调查法。
自制问卷进行自评、家长评、教师评。
三、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向于一定事物时聚精会神的程度。
牛顿由于思考问题入迷,曾把手表当鸡蛋煮。
这是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极端性例子。
注意的稳定性指的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
无数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是呈正相关性,它们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前提。
注意力自侧评定法
1、听别人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
2、学习时,常常想起毫不关联的事情。
3、学习时,往往急于想干另外一件事。
4、一有担心的事,便终日萦绕在心。
5、学习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慢。
6、被人指责时的情景始终不会忘记。
7、有时忙这忙那,什么都想干似的度过一天。
8、想干的事情很多,却不能专心于一件事情。
9、听课时常常哈欠不止。
10、说话时,有时会无意识地说起其它事。
11、在等人时,感到时间长得难熬。
12、对刚看完的笔记会重新阅读好几遍。
13、读书不能坚持2小时以上。
14、一件事情做得时间太长后,就会急躁地希望早点结束
15、学习时,对周围人的说话声听得很清楚
把以上15项所打“X”相加作为计分,0—3分者注意力差;4—7分者注意力稍差;8—11分者注意力一般;12—13分者注意力好;14—15分者为很好。
表一、学习困难学生注意力情况表
分值0—3 4—7 8—11 12—13 14—15
人数(百分比)58 31 11 / /
由表一可知,这批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力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陷。
表二:学习困难学生上课情况测试表
你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吗?理解9% 不理解13%似懂非懂78%
你希望老师请你回答问题吗?想82% 不想9% 无所谓9%
老师经常请你回答问题吗?经常22% 不经常78%
你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吗?经常能26%偶尔能74%
答错了,老师是什么态度?批评69% 鼓励31%
由表二可看出近91%的同学不能很好地去理解老师授课的内容。
尽管如此,大部分学生还是非常希望能被老师重视,但能经常得到老师照应的却只有22%,两者之间反差特别大。
表三:学习困难学生注意力情况与上课情况相关程度测试表:
注意力分值0—3 4—7 8-11
占人数比例66% 30% 4%
由表三可看出:注意力的品质与上课的效果之间是成正比的,两者有很密切的联系。
希望受到老师的关注,也想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中。
但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不理解的痛苦以及长时间的坐冷板凳,他们经历了从希望到失望到无忘的一段心路历程,学习的主人成了局外人。
一节课四十分钟他们觉得很漫长,显得无所事事,于是就开始做一些其它的事情来打发时间。
压抑久了,就会有一种要释放的冲动,于是就会开始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去招惹同学,以引起同学和老师的主意。
当原因大致分析清楚后,我们的任课老师有意为这一部分学生多留了一份心,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兴趣,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学生的注意力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2、自信心与自卑心理
作为独生于女的当代学生生活上有着绝对的优越感,出于对子女的宠爱,对于一些微不足道的表现,动不动就表扬赞誉。
甚至,有的即使是发现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常常以“孩子是聪明的,就是有些粗心”,“孩子懂全懂,就是思想不集中”等言语轻描淡写地加以原谅了。
来自家长的肯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打上了烙印。
在对“你觉得自己很聪明吗?”这一问题调查中,有78%的同学持肯定态度。
“我是聪明的。
”大多数学生都这么一种太好的自我感觉。
然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却没有表现出良好的状态,学习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志。
由于学业不佳,老师和家长表现出来的有意或是无意的责备和冷淡,多次的受挫使他们又产生了一种不如人的心理,渐渐对学习放弃了热情,感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也不可能获得好成绩,消极情绪占了上风。
在对“你有过在某件事情决不亚于别人的自信吗?”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82%的学生持否定态度。
盲目的自信使学生放弃了认真刻苦、勤奋,而过分的自卑又使得他们不思进取,自暴自弃。
一方面他们以“我是聪明的”来进行自我安慰,另一方面又觉得反正己经做不做都一样,抱着“横竖横”的态度针对这么一种现象,我们的心理老师和班主任通过“认知矫治法”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的不足和优点,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鼓励学生通过努力在专长方面寻求发展。
3、逆反心理
据我们调查,其中87%的学生有逆反心理,而且79%是由于教育工作的失误造成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差,教帅和家长从提高他们学习成绩出发,给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作出了详尽规划。
提出种种“注意事项”。
如:下课不许出去活动,周末加班加点做练习等等。
我们在教师中作过调查:有92%学生的老师制定了这些要求。
这种强制的触犯学生个性的方式,学生非常敏感,条条框框限制了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行动的自主权被剥夺,他们深为反感。
再者,由于老师的定型心理和偏激心理,对学习困难学生采取不公正态度,不问青红皂白,采取过激措施。
下表足以说明这一点。
表四:教师教育方法调查表
随意批评肆意挖苦状告家长弃之不管
83%86%74%79%
以上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造成学生对老师教育不屑一顾,表现出不满和
反抗。
师生之间很难建立和谐相关的关系,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
根据学生这种消极心态的成因,我们利用坦诚交谈和以诚相待的方法,使得师生之间相互信赖;同时也要求以过来人的心态去“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这样,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
五、讨论与建议
1、家长的不良教养态度是导致学习困难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研究结果表明,家长不良的教养态度是形成学习困难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是残缺家庭和再婚家庭。
那么,如何使家长懂得什么样的教育最有利于儿童的学习,有利于儿童的健康发展,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2、教育方法的失当是造成学习困难儿童增加的原因之一。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不分场合的批评、不留情面的挖苦,没有耐心的训斥、状告家长、弃之不管等等做法直接带来的是师生的对立。
特别是班主任的偏心更容易使学习困难儿童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情绪,越来越落后。
作为老师,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我们没有理由去放弃一个学习上的后进生,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双向活动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提高教师的素质,加强师生合作是矫治学习困难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