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及提分重点提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学习方法及提分重点提醒
一、必须建立“大语文教育”概念
多年来,关于语文学习最糊涂的认识是把“学语文”等同
于“学语文课本”,这一认识导致的后果就是师生把大量的时间
花费在学语文课本上,不重视课外阅读。学生们付出许多精
力,到头来语文水平却不高。
语文水平低下不但影响其他课程的学习,即使是语文课
本身也学不好。很多不阅读的学生在低年级时通过用功,语
文成绩还不错,但死记硬背之下的好成绩不过是“虚胖”,随着年级增长,越到后来越力不从心。
为了说清楚这个事情,我认为有必要区分一下关于语文
学习的两个概念,我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表达能力的教育称为“大语文教育”,把仅仅围绕课本和考试进行的语文教育称为“小语文教育”。大语文教育着眼的是能力和素质,小语文教育着眼的是考试成绩。
大语文教育远远高于并大于小语文教育,小语文教育不
过是大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学好大语文,小语文自然差不了;学不好大语文,小语文最终也不可能学好。
这些年来,很多人之所以在语文学习上对儿童有错误引
导,在于概念不清,把学“语文”理解为学“语文课本”,以小语文教育代替大语文教育,甚至把大语文教育和小语文教育对
立起来。具体表现就是忽略阅读,只是死抠语文课本——很
多教师和家长为了孩子能学好语文课本,甚至不允许孩子读
课外书。这样的观念,让语文教育走入死胡同。
二、必须有丰富的课外阅读
小学语文教育之所以无法完成语文教育的重任,是因为
语文课本的文字体量太小,又大部分是短篇白话文,从小学
到高中,所有语文课本加起来,文字总量还不及三部长篇小说。想要通过这么少的文字获得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根本不
可能,哪怕对每一篇课文都掰开揉碎地讲,也无济于事。叶
圣陶就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些例子”,这是对语文课本比较中肯的评价。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先生这里说的学好语文即是大语文教育。有一个事实可以证明钱先生的论断:所有杰出的作
家以及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人,他们谈起自己的成长,十有
八九会提到大量阅读带来的益处,即他们都是大语文教育的
受益者。迄今为止,我们几乎看不到一个人说他的成长归功
于小语文学习。
,必须要有丰富的课所以,学“语文”不要光学“语文课本”
外阅读。当然,并不是只要阅读就一定会有好的考试成绩,
因为考试也是件复杂的事,很多因素会影响成绩。但如果没
有阅读,却可以肯定地说语文一定学不好。
三、语文学习最简单、行之有效的方式:大声朗读
这里,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学习语文非常简单又行之有效
的操作方式:大声朗读。
请孩子大声朗读,这是最有效语文学习方法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
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的一项重要的基本
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文章的重
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
感的传递。
发掘特洛伊城遗迹的德国人希泊来,是一位杰出的语言
天才。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许多国家的语言,用的便
是朗读的方法。他即使阅读相同的文章,也一遍一遍地大声
朗读,一直念到深夜。听说,希泊来数次被房东赶出门,就
是因为这个原因。结果,每一种外语,他仅用了三到六个月
的时间就都学会了。
我国家朱熹也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
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
觉。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
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可见,只有三者并用才能达到良好的读书效果。而朗读完全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朗读,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
让你的家里每天都响起孩子的朗读声,会有以下奇效:积累词汇、
扩大知识面、
增强语感、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提升写作能力
请家长为孩子朗读,这是最有效的教育秘诀
孩子朗读的重要性
提示:尽早给孩子朗读。你越早开始,做起来越容易,效果越好。
提示:每天至少安排一段固定的读故事时间,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提示:切记:聆听的习惯是后天养成的,我们必须逐步教导、培养孩子——聆听不会在一夕之间学会。
提示:不妨从一页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再逐步使用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逐步进展到有章节的故事书及小说。
提示:为了鼓励参与感,在时机适当时,请孩子帮忙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