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学案 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导入新课为了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话题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导入新课:•你有没有遇到过溶解的情况?•什么是溶解?溶解的原理是什么?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与学生分享和讨论其经验。
这将为引入新的概念和知识做好铺垫。
二、引入概念•溶解:指的是一个物质在另一个物质中以单分子(原子、离子或分子)的形式散布,形成透明的溶液。
溶解过程是物质间作用的结果。
•溶剂:指在溶液中占主要成分的物质。
溶剂的量多少可以影响溶解度。
•溶质:指在溶剂中被溶解的物质。
溶质的种类和量都会影响溶解度。
•溶解度: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单位质量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解度达到最大时的溶液。
三、溶解度与溶质的种类不同的溶质在相同的溶剂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这是由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导致的。
以氯化铵和氯化钠为例,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氯化铵在水中的溶解度较高,而氯化钠的溶解度较低。
这是因为氯化铵中的离子能够与水分子形成更强的相互作用力。
即使是同类离子,如氯离子和溴离子,在相同的溶剂中也具有不同的溶解度。
这是因为离子的尺寸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也会影响其溶解度。
四、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一般来说,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这是由于在较高的温度下,分子的运动速度增加,相互之间的碰撞概率增加,从而有利于溶质溶解。
但也有一些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会下降。
例如,硫酸铜在20°C以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在20°C以上则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这种特殊性是由于在较高温度下硫酸铜会分解为硫酸和二氧化硫气体。
五、实验探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进行以下实验:1.实验材料与器材:氯化钠,烧杯,温度计。
2.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烧杯。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案班级:初三()姓名:学科:化学课型:新授编者:陈友楼审核:备课组【学习目标】1.理解并区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知道并区别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3.通过实验,认识本课中所用仪器与药品,了解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一.定向入境1.揭题示标: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变化。
投影本课目标。
2.情境激趣:P(播放视频):水的沸腾。
3.讲述:⑴观察实验的一般方法: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仪器、药品操作、现象产物、结论⑵本组实验主要观察目标——物质、物质的变化。
二.自学架构知识模块——(一)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Ⅰ.个人自学1.阅读:P6~P7相应内容。
2.实验演示:⑴胆矾的研碎⑵石灰石与盐酸反应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沉淀⑷镁与盐酸反应⑸木条燃烧3.建构:⑴叫物理变化。
叫化学变化,又叫。
⑵仪器名称:图1—1、、、。
图1—2。
图1—3、、、。
⑶填表P7“实验现象记录”(在课本上填写)⑷化学变化中的常见现象:、、、、、。
4.即学即练⑴(07无锡)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石蜡熔化C.粮食酿酒D.汽油挥发⑵(烟台中考)制造下列用品所需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木器B.铁器C.陶瓷D.青铜器Ⅱ.个人(小组)疑问知识模块——(二)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Ⅰ.个人自学1.阅读:P7~P9相应内容。
2.建构:⑴叫做化学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
⑵熔点、沸点、密度。
⑶闻气味方法。
⑷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3.即学即练⑴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B.挥发性C.氧气通常是无色气体D.食盐易溶于水⑵下列用途或做法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用酒精作燃料B.根据气味鉴别酒精和水C.用铁块制铁丝D.用冰致冷Ⅱ.个人(小组)疑问三.精讲补架1.两种变化⑴归纳两种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本质有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现象变色、放气、沉淀、吸热、放热、发光形状、状态的改变实例纸燃烧水——水蒸气——冰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关系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⑵如何判断“其它物质(也叫新物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学习内容一物理变化【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1)和1-1(2),简单介绍一下实验仪器及药品。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讨论交流】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木头制成课桌、瓷器破碎、车胎爆裂、汽油挥发等。
【名师归纳】1.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如水、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反馈练习】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BCDE。
A.铁铸锅B.木头制桌椅C.汽油挥发D.灯泡发光E.香水挥发F.蜡炬成灰学习内容二化学变化【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7页实验1-1(3)和1-1(4),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装置。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1.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学会观察?2.请举出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铁生锈、煤燃烧等。
【名师归纳】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都不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导学案
溶解度第一课时饱和溶液。
1.取装有20 mL水的烧杯操作加入5g的氯化搅拌再加5g氯化钠搅拌再加5mL水搅拌现象结论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操作现象结论加入5g硝酸钾搅拌再加5g硝酸钾搅拌……加热再加5g硝酸钾搅拌冷却[投影板书]一、饱和溶液1.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如何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讨论、总结][投影板书]2.判断某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在一定条件下,溶质是否继续溶解。
[课堂练习](投影展示)1.如何判断某一蔗糖溶液是否饱和?2.在一定温度下,向100克食盐饱和溶液中加入3克食盐,充分搅拌后,溶液的质量变为103克。
此说法对否?为什么?3.“在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发现硝酸钾固体消失,则说明原氯化钠溶液不饱和。
”这句话是否正确?[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回答][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引导]调动学生的逆向思维,思考:如何将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讨论][结论]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提问]“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矛盾吗?[教师总结]在加热溶液的过程中,起初溶液温度升高,溶剂蒸发得比较少,溶液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所以固体继续溶解;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溶剂不断蒸发,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所以又析出固体。
“升高温度”与“蒸发溶剂”是同一过程的两个矛盾体,只要我们把握好一定的尺度,就能将饱和溶液与不饱溶液相互转化。
[讲解]以上我们讨论出的转化关系与条件是大多数物质存在的普遍规律,但不可否认的水溶液,降温时可由饱和转化为不饱和。
因此上述转化特殊性的存在。
例:Ca(OH)2规律只适用于大多数物质。
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①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 (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学习目标】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在一定下,一定量的里,不能再溶解某种物质时,叫作这种物质....的溶液。
上述条件下,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作这种物质....的溶液。
【特别提醒】某温度下,A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A物质,但却可以继续溶解B物质。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3、结晶:晶体在溶液中形成的过程称为结晶。
(1)结晶方法:一般为两种,一种是结晶,另一种是结晶。
(2)结晶所经历的过程: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结晶(析出晶体)★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采用降温结晶,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采用蒸发结晶。
【特别提醒】★不饱和溶液一般降低温度可变成饱和溶液,但熟石灰是升高温度变成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当堂训练】1、饱和溶液是( )A.在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B.很浓的溶液C.不是稀溶液,也不是浓溶液D.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一杯20℃的硝酸钾溶液,能证明它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A.蒸发5g水有固体析出B.加入少许的硝酸钾固体,不溶C.把溶液降温到10℃有固体析出D.以上方法都行3、把6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降温到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溶液的质量不变②溶质的质量不变③溶剂的质量不变④仍是饱和状态A.①和②B.③和④C.①和③D.②和④4、(多选)欲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加溶质D.蒸发5、将60℃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有关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6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B.20℃时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温度越高,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得越多D.硝酸钾的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6、保持温度不变,向一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7、20℃时,50g水中溶解了18g氯化钠恰好成为饱和溶液。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导学案(第1课时)
合作探究 展示质疑
动手实验:仔细观察,做好记录。 ①5gNaCl 能溶解在 20mL 水中; ②10gNaCl 不能溶解在 20mL 水中,杯底有少许固体 NaCl。 即 NaCl 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质疑:“NaCl 不能无限制溶解在水中”这句话是否正确?教师有意漏读“一定量”三个字,引起学 生质疑猜想。 补充实验: 观察记录,感悟要素:“一定量”。
质疑:KNO3 为实验室里化学药品,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演示实验: 1、温度改变(加热搅拌),杯底没溶的 KNO3 固体继续溶解? 2、此温下再加 5gKNO3,能否再溶? 小结: 1、一定温度下,KNO3 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2、形成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 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增补结论,领悟涵义:饱和溶液二要素:“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1、演示实验: ①室温下,在 20mL 水中加入 10gKNO3 观察能否完全溶解; ②升高温度, 观察杯底 KNO3 固体溶解情况,再加 5gKNO3 溶解情况; ③冷却到室温,观察现象。 探究发现,联想顿悟:观察教材上从海水中提取食盐过程图。 联想:炒菜时,菜汤在锅里蒸发,锅底上有白色斑迹;运动出 汗衣服上会出现白色斑迹…… 2、小组讨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剂
总结梳理 拓展提升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达标检测 反思目标
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1.在一定温度下,要使任意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恒温蒸发溶剂 2.某硝酸钾溶液在 20℃时,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该溶液为 溶液,把该溶液升高 温度到 100℃,则 100℃时该硝酸钾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 含量的多少,人们还常常把溶液为 溶液和 溶液. 4.在一定温度下,向 KNO3 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KNO3 固体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 量 ,溶液的质量 . 5.要使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在不增加溶液质量的前提下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1. 课后习题 2、3、6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真阅读课本第11—1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用小刀可切2.1.燃烧时,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的过程中,你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黑色物质,黑色的物质是什么?2.点燃的蜡烛熄灭时,冒白烟,白烟是什么?烟是固体小颗粒,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珠。
1.记蜡烛燃烧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看谁记得又快又好,在同学中树立化学学习的标兵。
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A.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内焰B.蜡烛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C.燃烧能发光、不放热D.熄灭后的白烟是蜡烛的蒸气冷凝而成的固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阅读课本第14-1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实验探究。
2.每小组同学取出实验仪器,按照书本的提示,小组同学相互配合完成实验。
注意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的填写(装有空气的是A,装有呼出气体的是B)。
人呼出气体中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步骤2中,(1)如何给装满水的瓶子盖上玻璃片,不这样会有什么后果?(2)集气时,出现哪种现象表明已集满?集满后应怎样放置集气瓶?步骤4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后,为何要振荡?步骤3中燃着的小木条是如何放置的?放在瓶口行不行?做完每个步骤后,填写实验报告时,各小组的同学要积极发言,使现象和结论在语言表达方面更合理。
玻璃片的粗糙面应向下,现象是能用器官感知的,结论是根据现象得到的。
1.各小组相互之间说一说如何收集一瓶气体?2.每两个同学一组,相互之间说一下探究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这个实验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直到熟练为止。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同步导学案11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1课时氯化钠及粗盐提纯自主预习要点感知要点1氯化钠氯化钠:俗称,化学式为。
大部分以形式存在于体液中。
主要用于,配制,消除公路积雪等。
要点2粗盐的提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
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粗盐通过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等处理,可以得到初步提纯。
课后集训巩固提升1.有一则关于某物质的谜语:“原从水中来,不敢水中行。
人人都要我,无我事不成。
”这则谜语所指的一种物质是()A.氯化钠B.碳酸钠C.碳酸氢钠D.碳酸钙2.下列关于食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氯化钠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必不可少的B.人们每天摄入食盐来补充因出汗、排尿等排出的氯化钠C.人们每天要消耗氯化钠,因此氯化钠摄入越多越有利于健康D.氯化钠解离的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助消化,增强食欲作用3. 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地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4. 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取用粗盐B. 溶解粗盐C. 过滤粗盐水D. 蒸干滤液5.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NaCl溶液的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蒸发皿;③放置酒精灯;④加热并搅拌;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③②①④⑤6.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A.溶解B.过滤C.蒸发D.蒸馏7.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B.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C.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氯化钠8. 氯化钠的用途有很多。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课题2 溶解度导学案(1)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溶解度【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学习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学习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学习过程一、课前学习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一、固体溶解度1.在一定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________,如________;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如________。
二、溶解度曲线3.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横坐标表示________,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三、气体溶解度4.在压强为101 kPa和________时,某气体溶解在________水里达到________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叫做该气体的溶解度。
5.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 。
答案:1.温度100克饱和质量 2.增大硝酸钾变化不大氯化钠减小熟石灰 3.溶解度温度 4.一定温度1体积饱和 5.温度压强减小增大我的疑惑:(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供课堂解决。
二、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目标1 :溶解度实验:(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克20℃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新课程初中化学“十字教学法”导学案设计示例
新课程初中化学“十字教学法”导学案设计示例摘要:“十字教学法”导学案是引导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模式。
实施“预习――读书――议论――讲解――练习”的十字教学法模式,促进了优质高效化学课堂的打造。
关键词:初中化学;十字教学法;高效课堂;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76-03优质高效课堂的创建是实施新课程、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和有效学习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忽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教师自备、自用,学生对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只能被动学习。
在当今课程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ax课堂的活跃场面,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表面上轰轰烈烈,却难以取得实效。
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的自主意识强,却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弱,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为此,我们运用“预习――读书――议论――讲解――练习”的十字教学模式,促进了优质高效课堂的打造。
一、设计说明“运用十字教学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是我县初中化学课题研究的核心。
经过十年努力,从实践和理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从十字教学法在化学学科的实验与研究,到运用十字教学法设计教案,再到近三年来深入研究十字教学法设计导学案,每一次都有进步和提高。
“十字”教学法导学案设计二、十字教学法导学案示例――溶解度(第1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饱和溶液的涵义。
2.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了解结晶现象。
3.初步学会药品取用、液体加热以及玻璃棒等仪器使用的实验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探究的过程。
2.通过交流展示,初步形成观察、记录、分析等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
《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课题:溶解度......课型:新授.....执笔:...刘志伟...学习目标:.....1.、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含义,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2.、了解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会通过溶解度曲线,获取有关信息。
...................................3.、初步认识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制饮用汽水等过程蕴含的化学原理。
..............................学习重点:饱和与不饱和溶液及转化方法,对固体物质溶解度及曲线的认识。
..................................难点: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及曲线的认识。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预习....1.、.20..℃时..100...克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食盐吗?..............2.、在..、.里,加入某种溶质,当..........叫.做饱和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3.、热溶液....后,溶质从溶液中........叫做结晶。
.....4.、只有指明.....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它们之间的转化如下:..........或.不饱和溶液.....或.二、学习过程......(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活动与探究:观看演示实验,并将现象填...................入书中...表格。
...思考:...①、..物质能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②.当加热杯底有固体硝酸钾的溶液时,硝酸钾到哪里去?........................实验说明溶解能力与什么外界因素有关?..................2.、勾划并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思考:...①、..20..℃时试管....a .、.b.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②、..某同学认为.....b.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吗?为什么?...............③、..怎样验证....b.是饱和溶液?......3.、饱和与不饱和的相互转化。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 溶解度(第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9.2 溶解度(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
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学习研讨【自主学习】为了准确表示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能力大小,定量地描述KNO3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性强弱,我们可以用“溶解度”来表示。
(1)向盛有20℃水的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向盛有40℃等量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并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2)向40克20℃水中加入氯化钠,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都至饱和状态。
(比较氯化钠与硝酸钾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3)向100克20℃说中加入氯化钠直至饱和,向100克20℃水中加入硝酸钾配成不饱和溶液。
(比较二者溶解的量,讨论能否在该条件下定量地比较出二者的溶解能力)[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固体的溶解度:阅读课本P36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1. “在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g。
”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阅读课本P36-37)2.溶解度曲线:①含义:②作用:③溶解度的变化规律:3.[讨论](1)——打开汽水(或某些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这活命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什么有关?(3)对于气体物质,研究它的质量方便,还是体积方便?归纳总结:①气体的溶解度:②五因素:③影响因素:升高温度,;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减小压强,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当堂检测】1.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食盐,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食盐的溶解度是36℃ B.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C.食盐的溶解度是100克 D.食盐的溶解度是36℃2.影响同一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溶质的性质 B.水量的多少 C.温度 D.大气压3.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增大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减小4.小华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气5.下列关于硝酸钾的溶解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0℃时,20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B.20℃时,把20g硝酸钾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g C.把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形成饱和溶液,所以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D.20℃时,31.6g硝酸钾溶解在100g水里,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6.固体物质恶毒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在 g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
9-2-1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
樊城区学校九年级化学学科导学案课题:课题2 溶解度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 1.能从溶液形成的角度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通过演示实验协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强化辩证的物质观。
当堂测评 分层达标(7分钟)【基础落实】★1、常温下,向一未知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经充分搅拌,发现有局部硝酸钾晶体溶解,则原溶液是( ) A 饱和溶液 B 不饱和溶液 C 各局部的性质不相同的液体 D 无法确定2、能够证明某种硝酸钾溶液是20。
C 时的饱和溶液的事实是( )A 降温到10 。
C 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B 蒸发掉10克水,有硝酸钾晶体析出C 20 。
C 时,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 体,溶液中硝酸钾的浓度不变。
D 加热到30 。
C 后,再加入硝酸钾晶体能继续溶解。
3、指出以下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⑴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⑵.装有饱和溶液的瓶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⑶.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溶剂倒出一些;⑷ 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⑸.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发展水平】★★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溶液的硝酸钾溶液达到饱和溶液,以下措施达不到目的的是 ( ) (A )降低溶液温度 (B )加入溶质硝酸钾 (C )升高溶液的温度 (D )蒸发溶液中的溶剂5、20度时,将33克食盐放入100克水中,食盐全部溶解,此时溶液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又恰好全部溶解,则溶质为 克,现在溶液恰好饱和,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克,再向此溶液加入3克食盐,溶液的质量是 克 【提升素养】★★★6、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 )非常浓的溶液 (B )很稀的溶液 (C )增加该溶液的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D )增加该溶液的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7、以下说法准确的有 ( )A.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当温度升高到60℃时,其它条件不变,该溶液还是饱和溶液D.对同一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8、为什么汗水带咸味?被汗水浸湿的衣服晾干后,为什么常出现白色的斑痕?。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 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
[初三理化生]初中化学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初中化学溶解度(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从溶液形成的角度区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了解晶体及晶体的形成过程,理解海水晒盐的流程图及其原理。
4.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分析使学生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并会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5.知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
2.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曲线的绘制及其主要外界影响因素。
学习流程:一[温故知新]:1.请各小组同学将下列物质放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后完成下列各题:物质是否形物质颜色久置后溶解成溶液类别(是否分层)时吸热或放热NaClNaOH硝酸铵硫酸铜不填面粉不填不填植物油不填不填通过上表你能回忆出什么叫溶液吗?它有哪些基本特征?2.现有6.5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1)在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其质量为 g;溶剂的化学式为,其质量为 g.(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其质量为 g;溶剂的化学式为,其质量为 g.二[我会自学]: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3.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4. 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下,某固态物质在g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
5.固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g (20℃)>1010~11~0.01<0.01一般称为三 [我会探究][活动探究一]: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
然后再加入10mL水,搅拌,观察现象。
请同学们参阅33—34页并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完成下列表格:操作①20mL水中加入5克NaCl,搅拌②再加5克NaCl,搅拌③再加10mL水,搅拌现象结论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 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
化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是什么,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能举例说明化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
2.能够对化学产生浓厚兴趣;
3.明确初中化学的基础作用和考试的重要性。
【学习重点】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
【学法指导】课前认真阅读教材《绪言》,独立完成导学案所设计的内容;
由浅入深,为高中化学甚至大学化学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
一、独学
任务1: 1.化学是什么?简要说明化学的研究内容。
任务2: 2.举例说明化学在当今社会的地位。
任务3: 3.区分物质与物体的区别。
(从物理与化学的角度思考)
任务4: 4.概述化学发展(从古至今)。
任务5: 5.说说对水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溶解度(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判断;
2.知道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的原理;
3.能进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间的相互转化。
【课前预习】
1.
通过上表你能回忆出什么叫溶液吗?它有哪些基本特征?
2.现有6.5g锌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⑴在100g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质量为 g;溶剂的化学式为,质量为 g.
⑵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其质量为 g;溶剂的化学
式为,其质量为 g.
【情境导入】
你的饭量有多大?一次能能无限制的吃饭吗?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漂亮;饭后喝汤,肥胖晃晃。
”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碗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小槐一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二、自主探究:
一、概念及影响因素
[问题一]什么是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归纳】
物质的溶解性是指:
【实验探究】观察实验,思考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物质的溶解性与、和有关。
练习:
1.下列关于物质溶解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B、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C、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D、物质的溶解性与使用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有关
2.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洗去与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洁精洗去其原理一样吗?
[问题二]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
,NaCl能(不能)无限制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实验探究I】课本P
33—35
1.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⑴;⑵;⑶等。
2.概念:
⑴饱和溶液:在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
★判断是否饱和的方法:。
⑵不饱和溶液:溶质继续溶解的溶液。
⑶结晶:溶质以的形式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混合物的分离
⑴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
⑵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①蒸发结晶:如。
②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
【思考】通过实验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1.在饱和溶液中,为什么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2.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溶解其它溶质吗。
即概念中为何强调“这种溶质的饱溶液”?
【知识拓展】分析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间的关系。
1.对于同一种溶质来说,在相同温度时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
(填“浓”或“稀”)
2.对于不同种溶质来说,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
(填“一定”或“不一定”)
★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只有当溶质、溶剂、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例如20 ℃时的NaCl饱和溶液肯定比20 ℃时的NaCl不饱和溶液浓。
具体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右图有A、B两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相互转化
【讨论】根据实验探究分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如何转化?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回顾反思】想想你有哪些疑惑?还有什么知识想进一步探究?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40.1. P415~6.
1.用“饱和”或“不饱和”填空。
⑴20℃时,在盛有10g水的烧杯中加入3g某物质,充分溶解后还有1g剩余,则所得溶液是该物质在20℃时的溶液;若温度保持不变,向烧杯里再加入1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该物质的溶液。
⑵某氯化钾溶液在20℃时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钾,则该溶液为氯化钾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钠能继续溶解,则该溶液为氯化钠的溶液。
2.从括号中选取适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蒸发、分解、溶解、过滤、结晶)
⑴将蔗糖放入水中搅拌,蔗糖固体会。
⑵将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锰分离出来用方法(注:二氧化锰难溶)。
⑶从食盐水中得到食盐晶体,用方法。
⑷将热的硫酸铜溶液静置并慢慢降温,得到硫酸铜晶体的过程是过程。
3.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入该温度下相同溶质的饱和溶液;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⑤
4.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
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
倒出的溶液还可以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A. 是饱和溶液
B. 是不饱和溶液
C. 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 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5.向一杯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象中符合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中考直通车】
6.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乙物质的溶解度(填“>”、“=”
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
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7.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3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g。
(2)50℃时,将40g该物质加入到l00g水中,搅拌后得到的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20℃时可析出晶体 g
【拓展延伸】
8.实验室里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食盐水和蒸馏水,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很多,请简要写出你认为可行的两种方法。
①;②。
如图,在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中放了一个塑料小球。
⑴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情况有何变化,并简叙原
因:。
⑵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的具体方法是:________。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