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真假猴王读书笔记300字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012bbf4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4.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故事里的故事情节让我心惊胆战,“假孙悟空”的行为让我愤怒不已,如来佛祖的法术让我敬佩不已,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孙悟空因杀坏人,唐僧非常生气,将孙悟空赶出师门。
师徒三人走了不久,唐僧饿的头晕目眩,叫八戒和沙僧去化点斋饭,这时候“假孙悟空”来了,乘其不备在唐僧后背打了一棒,唐僧晕了过去,“假孙悟空”便逃走了。
八戒和沙僧化斋回来,看见师傅晕在地上,连忙扶起唐僧,不久唐僧醒了过来,将悟空打他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他们俩听后火冒三丈,要去花果山找孙悟空去算账。
谁知在山洞里面发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当场辨别不了真假孙悟空,所以八戒和沙僧只有去南海找观世音菩萨,菩萨招来真假悟空,使用各种方法也辨别不出来。
最后只有把唐僧叫出来念紧箍咒,因为紧箍只有一个,真的悟空戴着,假的没有,唐僧一念,假的就现行了,原来假的悟空是六耳猕猴假扮的。
真假孙悟空斗法相当,双方都奈何不了,最后只有请如来佛祖帮忙,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收走了。
孙悟空和唐僧的误会消除,和好如初,师徒四人继续上路西天取经。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比较痛恨,凭着自己本事到处惹祸,陷害悟空,对如来佛祖的法力也敬佩不已。
故事告诉我们所有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有时候真假难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出事情的本质,善于观察,分析细节,这样方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又如,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乞丐,有人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应该帮助,有人说现在好多乞丐都是骗子,说他们不劳而获,不应该帮助,所以我们要分辨出真假乞丐,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整个社会都需要我们这样的正能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果没有我们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那些面临生命而绝望的人们,该是如何的悲痛,您们就像白鹭奔走忙碌,如白鸽穿越病房,为病员打针注液,是您们无私的奉献,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都将成为美好的人间。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8f32d1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0.png)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里的“真假美猴王”这一段故事,那可真是精彩绝伦啊!每次看都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咱先说说这俩猴子,那长得是一模一样啊,从外表上根本分不出个真假来。
就好像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和你长得完全一样的人,那感觉得多奇妙啊!这假猴王呢,也真是厉害,把真猴王孙悟空都快给逼疯了。
孙悟空那暴脾气,遇到这种事能不抓狂吗?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看这一段的时候,那是瞪大了眼睛,心里想着:“哎呀呀,这可咋办呀,怎么会有两个孙悟空呢!”看着他们打来打去,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我都跟着着急。
那场面,真是激烈得不得了。
这假猴王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本事还那么大,和真的孙悟空几乎没什么差别。
他们俩从花果山打到南海,又从南海打到天宫,把那些神仙们也都弄得晕头转向的。
我就想啊,这些神仙平时不是都挺厉害的嘛,怎么这时候就分辨不出来了呢?难道是被这俩猴子给弄糊涂啦?后来他们又打到了地府,找阎王老儿帮忙分辨。
阎王老儿那也是没办法呀,他那地府里的本事,还真对付不了这俩厉害的猴子。
看着阎王老儿那一脸无奈的样子,我都忍不住笑了。
再说说唐僧他们师徒几个,唐僧那是肉眼凡胎,根本就分不出真假来。
猪八戒和沙和尚呢,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这一路上,他们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好不容易快到西天了,又冒出这么一档子事儿。
唐僧肯定心里也犯嘀咕:“这孙悟空怎么突然就变了呢?”孙悟空那叫一个委屈啊,自己忠心耿耿地保护师父,结果却被个假猴子给陷害了。
他心里肯定在想:“我这是招谁惹谁了呀,怎么这么倒霉!”我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也遇到了一件类似的事情。
那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在教室里做作业,突然有个同学跑过来,说我拿了他的东西。
我当时就懵了,我啥也没干呀。
然后就有另外一个同学站出来,说他看到是我拿的。
我那个气呀,简直和孙悟空一样,觉得自己被冤枉了。
后来经过仔细调查,才发现是那个说看到我的同学在撒谎,他想陷害我。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精选10篇)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30642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6.png)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精选10篇)真假孙悟空读后感 1出自于神魔小说,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假扮的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
最终,在真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的去思考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 2真假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
悟空打死谋财害命的'强盗,却被唐僧赶走。
于是假悟空出现了,打倒唐僧,抢去包袱,并声言自己将去西去天取经。
真悟空闻讯与假悟空怒斗,两个悟空挥舞金箍棒上天入地一番恶战。
一时间真假难辩。
后来如来指认假悟空是六耳弥猴,使他现了原形,悟空一棒将其打死。
假作真时真亦假,谁真谁假谁能辨?一善一恶,或许正是悟空心中的善恶相斗。
其实,每个人都有善恶两面,只有克服了恶的心魔,才能显现出善的本源吧。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 3我读了《真假孙悟空》这篇文章,文章是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段。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事要团结一致,这样才能成功。
《真假孙悟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过程中,唐僧被强盗抓住,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强盗。
唐僧一怒之下将孙悟空赶走,赶走后又被六耳猕猴趁虚而入,变成了假孙悟空欺骗,差点误了取经大事。
令我感动的是其中,“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后,见了观音菩萨倒身跪拜,泪如泉涌。
”这个句子说明了孙悟空很委屈,也很着急,因为孙悟空对唐僧是一片忠心,他很担心唐僧的安危和生活。
我想孙悟空是把唐僧当作父亲了,因为有一句话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西游记真假美侯王读后感
![西游记真假美侯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12562a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9.png)
西游记真假美侯王读后感《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一《西游记》里的真假美猴王那一段可真是太精彩了,看得我是又迷糊又兴奋。
你想啊,突然冒出来一个和孙悟空一模一样的猴子,那简直就是孙悟空的“复制粘贴”版。
这假猴王六耳猕猴,那手段也是相当厉害,和真悟空打得是天昏地暗,不分上下。
他们从花果山打到天庭,又从天庭打到地府,所到之处那真是一片混乱,就像两团超级旋风,“呼呼”地席卷一切。
我在想,这六耳猕猴到底是个啥来头呢?也许他就是孙悟空内心深处那些叛逆、不服管的情绪给实体化了。
你看啊,孙悟空本来就老是被唐僧误会,那心里肯定憋着一股气呢。
这六耳猕猴就像是他这股气的发泄口,借着这个假身份,把对唐僧的不满,对那些神仙们的不服,都一股脑地爆发出来了。
就像有一次我在学校里,被老师冤枉了,我心里那个委屈啊,就特别想找个方式发泄。
我虽然不能像孙悟空那样变出个假的自己来搞事情,但我就故意在课上不回答问题,就像无声的抗议一样。
当时我就觉得,我心里好像也有个“小恶魔”在作祟,就像六耳猕猴在孙悟空心里捣鼓一样。
这真假美猴王打到地府的时候,地藏王菩萨的谛听神兽听出了真假,却不敢明说。
我就觉得这谛听也挺“鸡贼”的,他为啥不敢说呢?可能他是怕得罪了六耳猕猴背后的势力吧。
这就像在生活中,我们有时候看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却不敢站出来说真话,怕给自己惹麻烦。
比如说,看到有人在公交车上偷东西,很多人都选择装作没看见,这是不是也有点像谛听的做法呢?最后还是如来佛祖出马,才分辨出了真假。
如来佛祖就像一个超级大法官,不慌不忙地把六耳猕猴给收拾了。
这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没有如来佛祖这么厉害的角色,这真假美猴王的事儿是不是就没完没了了呢?这也让我明白了,在一个团队或者一个社会里,还是得有个权威的人或者规则来维持秩序。
不然的话,就像那真假猴王一样,乱成一锅粥了。
这真假美猴王的故事,看似只是个神话故事里的小插曲,可仔细想想,还真能给我们不少生活上的启示呢。
我还得再好好琢磨琢磨,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呢。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183567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2.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实用十四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篇1今天我读了《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故事里的故事情节让我心惊胆战,“假孙悟空”的行为让我愤怒不已,如来佛祖的法术让我敬佩不已,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孙悟空因杀坏人,唐僧非常生气,将孙悟空赶出师门。
师徒三人走了不久,唐僧饿的头晕目眩,叫八戒和沙僧去化点斋饭,这时候“假孙悟空”来了,乘其不备在唐僧后背打了一棒,唐僧晕了过去,“假孙悟空”便逃走了。
八戒和沙僧化斋回来,看见师傅晕在地上,连忙扶起唐僧,不久唐僧醒了过来,将悟空打他的事情告诉了他们,他们俩听后火冒三丈,要去花果山找孙悟空去算账。
谁知在山洞里面发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孙悟空,当场辨别不了真假孙悟空,所以八戒和沙僧只有去南海找观世音菩萨,菩萨招来真假悟空,使用各种方法也辨别不出来。
最后只有把唐僧叫出来念紧箍咒,因为紧箍只有一个,真的悟空戴着,假的没有,唐僧一念,假的就现行了,原来假的悟空是六耳猕猴假扮的。
真假孙悟空斗法相当,双方都奈何不了,最后只有请如来佛祖帮忙,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收走了。
孙悟空和唐僧的误会消除,和好如初,师徒四人继续上路西天取经。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对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比较痛恨,凭着自己本事到处惹祸,陷害悟空,对如来佛祖的法力也敬佩不已。
故事告诉我们所有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有时候真假难辨,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出事情的本质,善于观察,分析细节,这样方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又如,这个世界上有好多乞丐,有人说乞丐是弱势群体,应该帮助,有人说现在好多乞丐都是骗子,说他们不劳而获,不应该帮助,所以我们要分辨出真假乞丐,对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整个社会都需要我们这样的正能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如果没有我们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那些面临生命而绝望的人们,该是如何的悲痛,您们就像白鹭奔走忙碌,如白鸽穿越病房,为病员打针注液,是您们无私的奉献,舍小家顾大家,谱写了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都将成为美好的人间。
真假猴王 600字读后感
![真假猴王 600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b21a419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7.png)
真假猴王 600字读后感《真假猴王》篇一:《真假猴王》读后感《西游记》里的“真假猴王”那一段可太精彩了,看得我是一愣一愣的。
一开始,那个假猴王突然冒出来,我就想,“哟呵,这哪儿来的冒牌货啊?”这假猴王和真猴王长得那叫一个像,就像照镜子似的。
他们俩打来打去,我都有点迷糊了,到底谁是谁啊?那些神仙也分不清,我就寻思,这些神仙是不是眼神儿不好使啊?还是这俩猴子太狡猾了?这真假猴王的事儿,让我觉得有时候啊,真的很难分清真假对错。
就像我们生活里,也许有人表面上对你好得不得了,就像那假猴王在别人面前装成真的一样,背后却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我就遇见过这样的人,有个同学,平时在老师面前表现得可乖巧了,跟个小绵羊似的。
可一到没人的时候,就对我们可凶了,那简直就是变了一个人。
这时候我就特别能理解唐僧的那种迷茫,谁能分得清啊?而且这俩猴子打架的时候,那动静可大了,感觉天都要被他们捅个窟窿。
我仿佛看到那俩猴子在云端上你一拳我一脚的,周围的云彩都被搅得乱七八糟,像被龙卷风席卷过一样。
这时候孙悟空肯定特别委屈,自己好好的,突然冒出来个假货来捣乱,就像自己的名誉被人给偷走了一样。
这让我想到有时候我们被人冤枉了,那心里可难受了。
比如说我有一次,我弟弟的玩具丢了,他非说是我拿的,我怎么解释他都不听,我那时候就感觉自己像那被冤枉的真猴王一样,有苦说不出。
最后还是在床底下找到了玩具,我才被“平反”。
这真假猴王最后还闹到了如来佛祖那儿才被分辨出来,我就想,要是在生活里也有这么个厉害的人物,能一下子就分清好坏就好了。
这一段故事啊,真的让我又觉得新奇又让我深思,这世界上的真假有时候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看透的。
篇二:《真假猴王》读后感《真假猴王》这故事,那可真是充满了戏剧性。
我读的时候就在想,这假猴王到底是个什么来头呢?是妖怪的恶作剧?还是上天故意安排来考验孙悟空的呢?这就像个未解之谜一样,让我心里直痒痒。
这俩猴子,在我眼里就像两个调皮的孩子在争抢一个心爱的玩具,谁也不肯让步。
真假美猴王六年级读书笔记5篇
![真假美猴王六年级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534790b307e87100f6964d.png)
真假美猴王六年级读书笔记5篇真假美猴王六年级读书笔记作文(1)真假美猴王这一回,不明白欺骗了多少观众,今日,看我来戳穿泼猴的鬼把戏。
其实呢,这一回中根本就没有妖怪,那个所谓的六耳猕猴并不存在。
从头到尾都是孙悟空一个人捣的鬼!大家看西游记把大脑都看的僵化了,总以为孙悟空是捉妖怪的,却怎样都想不到:孙悟空也会冒充妖怪,把唐僧这个泼秃领导暴打一顿以泻私愤吧!孙悟空在这件事的起先,他是个受害者,而结果,却变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孙悟空是第一嫌疑人。
我们再来重新看这一幕:一、起因孙悟空打死了两个强盗,唐僧念经超度强盗的亡灵:拜惟好汉,我以好话,尔等不听,却遭行者,棍下伤身。
你到森罗殿下兴词,他姓孙,我姓陈,各居异姓。
冤有头,债有主,切莫告我取经僧人。
八戒笑道:“师-父推了干净,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
”三藏又祷告道:“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
”孙悟空道:“师-父,你老人家忒没情义。
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
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样会来那里打杀人!”然后骂道:“触恼了我的性子,将你打死了,尽你到那里去告,我老孙是不怕,玉帝认得我,天王随得我;二十八宿惧我,九曜星官怕我;十代阎君曾与我为仆从,五路猖神曾与我当后生;三界五司,十方诸宰,都与我情深面熟,随你那里去告!”这绝对是在恐吓唐僧,把老子惹火了,连你也打死,你去告吧!三藏见他说出这般恶话,心惊肉跳道:“徒弟呀,你怎样就认真起来”晚上,在老杨家借宿,老杨的儿子是强盗一伙,孙悟空又打死了二三十个强盗,还把老杨儿子的头割下来,拧给唐僧看。
唐僧大惊,念起《紧箍儿咒》,把个行者勒得耳红面赤,眼胀头昏,在地下打滚,翻筋斗,竖蜻蜓,疼痛难禁。
把大圣咒倒在地,箍儿陷在肉里有一寸来深浅。
并威胁道:“快走!迟了些儿,我又念真言,这番决不住口,把你脑浆都勒出来哩!”这是唐僧第三次赶孙悟空滚蛋。
西天路走了一大半了,眼看就要出成果了,他要他滚蛋!大圣疼痛难忍,忽然省悟道:“这和尚负了我心。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a7535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7.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5篇)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真假猴王》来自神奇小说《西游记》,是经典典故之一。
它说悟空因为杀死了几个土匪而被主人赶出了主人,而孙悟空假装是六耳猕猴,试图偷走圣经,去西方学习圣经。
最后,在真正的孙悟空和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绳之以法,师徒们又回到了一起。
阅读后,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从正确的角度看待事物的人。
悟空帮他除恶魔。
他不欣赏。
他还盲目地认为悟空杀人不眨眼,甚至不放过人民的生命。
在__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唐僧赶走了悟空.那一段。
虽然悟空对师父的做法很不满意,但他宁愿被师父念咒也不愿离开师父。
他不得不护送师父学习经文,但唐僧听了八戒的胡说八道,强行赶走了悟空。
看完这篇__,我明白了要多方面思考,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真假猴王》是《西游记》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
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正如如如来佛所说,六耳猕猴是由孙悟空的恶魔制成的。
这实际上是一面发现人们内心丑陋一面的镜子。
孙悟空本性是冲动,感性的。
常年在唐僧身边伺候,有时自己明明做好事,却被师傅惩罚,总会有怨恨。
时间长了,就要发泄了,之前出走过很多次,还因为三打白骨精被驱逐回花果山。
埋在心底的怨恨没有完全释放,于是幻化了一个齐天大圣。
打师傅,抢行李,占领花果山,很多都是孙悟空心中曾经想做的事情。
之前有举棍打师傅的场景。
另一个孙悟空的孙悟空,怎么能分辨出来呢?他有孙悟空的能力,唐僧,玉帝,天上众神仙,连观音都分不清真假。
最后,法力无限的如来佛看穿了六耳猕猴的幻化,被悟空一棍打死。
孙悟空杀死了六耳猕猴,这是对过去的切断。
从此,他全心全意地保护唐僧,心境比以前更加平和。
《真假猴王》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颗慈悲的心。
坏的一面会反映我们所做的,就像一面镜子想法最终只会伤害我们自己。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3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它描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三篇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34dfa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6d.png)
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三篇【篇一】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西游记讲述的师徒四人奉命去西天取经,遇到了很多妖魔鬼怪,他们都想吃唐僧的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师傅的故事,接下来就讲讲《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吧!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一天,他们在荒山中遇到了一群强盗,孙悟空不顾唐僧的阻拦,几下就把强盗打死了。
唐僧怒发冲冠,把孙悟空赶走了,悟空委屈的`回到了花果山。
可是,没过多久,“孙悟空”又从云层里跳出来,抢走行李,把唐僧退下了马。
沙僧找到悟空,一问才发现不是真悟空强的行李。
悟空觉得是妖怪变成他的模样,于是去了花果山,果然有个假悟空在那里占山为王。
真假两个美猴王都说自己是真的,他们为分辨出谁真谁假,就去东海找龙王,然而,在南海观音那里都没有辨认真伪。
最后,他们打到佛法无边的如来佛祖面前辨认。
佛祖只用手一指,假悟空就现出了原形。
假悟空原来是只七耳猕猴。
这只猕猴慌慌张张想逃跑,结果被悟空一棒打死了。
最后唐僧原谅了悟空,师徒四人战胜了又一道挫折,他们更加团结的上路了。
从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做人一定要诚实,不能撒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篇二】西游记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bcd020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6e.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西游记》这部名著,那可是家喻户晓,而其中“真假美猴王”这一章节,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要说这俩猴子,那长得是一模一样,本领也不分伯仲。
就为了辨出个真假,可把唐僧师徒,甚至各路神仙都给折腾得够呛。
我读这一段的时候,心里那叫一个着急,恨不得钻进书里去帮他们分辨分辨。
我就想到自己小时候,也遇到过类似让人分不清真假的事儿。
记得有一回,我妈买了两双一模一样的运动鞋,一双给我,一双给我表弟。
那款式、颜色、大小,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有一天,我和表弟出去玩,回来后累得不行,脱了鞋就瘫在沙发上。
过了一会儿,我妈让我们把鞋收拾好,我瞅了瞅地上的鞋,傻眼了,这哪双是我的呀?我拿起一只左看看右看看,表弟也在旁边抓耳挠腮。
我俩就像那分不清真假美猴王的唐僧一样,一脸懵。
我仔细回想,我这双好像鞋底磨损得稍微厉害点,可再一看,两双鞋底看起来都差不多啊!表弟说他的鞋好像有点脏,结果一看,两双都不干净。
哎呀,这可把我们难住了。
最后没办法,我和表弟只能一双一双地试穿,看哪双穿着更舒服。
结果穿来穿去,感觉都差不多,脚都快被折腾麻了。
我心里那个郁闷啊,这咋就跟那真假美猴王一样,让人没法分辨呢!就在我们俩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其中一只鞋的鞋垫下面有个小小的划痕,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赶紧把另外一只鞋也拿过来对比,果然,有划痕的那双是我的!那一刻,我简直比孙悟空打败了假猴王还高兴。
再看这真假美猴王,他们从花果山打到天宫,又从天宫打到地府,谁也奈何不了谁。
那些神仙们也是束手无策,照妖镜照不出来,李天王的宝塔收不了,观音菩萨也分不清。
这场景,就跟我和表弟面对两双几乎一样的鞋时的无奈一模一样。
最后还是如来佛祖厉害,一眼就看出了假猴王的破绽。
这就好像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题,自己怎么也解决不了的时候,总会有一个像如来佛祖那样的“高人”出现,帮我们指明方向。
读了这一章节,我觉得有时候生活中的真假善恶也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
真假难辨美猴王的读后感
![真假难辨美猴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c0b83a9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8a.png)
真假难辨美猴王的读后感
读完真假美猴王这一段啊,我就觉得这简直是孙悟空的一场超级大麻烦,也是一场超级精彩的大戏。
你看啊,那个假猴王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就跟真悟空一模一样,那本事也是杠杠的。
这俩猴子啊,在天上地下到处找人分辨,那场景可热闹了。
从花果山打到天庭,又从天庭打到地府,最后打到了如来佛祖那儿。
这一路上啊,那些神仙们一个个都懵了,像什么玉帝啊,观音菩萨啊,他们也都分不清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我就想啊,这假悟空也太牛了,竟然能把这么多厉害的神仙都难住。
不过呢,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说明了孙悟空的独特性。
要是他是个普通的小角色,谁会费劲去假扮他呢?就像我们如果自己没点厉害之处,也不会有人来模仿我们或者算计我们。
这也算是一种别样的“认可”吧,虽然是个麻烦的认可。
还有啊,这如来佛祖可真是厉害,一下子就把假悟空给分辨出来了。
这就告诉我们啊,不管这世界上的事情有多复杂,有多乱,总会有那么一个厉害的人或者方法能够解决问题的。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可能找了很多人都没办法,但是说不定再坚持一下,找到那个真正有本事的人或者找到正确的办法,这事儿就迎刃而解了。
这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冤枉、麻烦,也看到了独特性和希望。
总之呢,这个故事可太有趣了,每次想起来,都觉得那两只猴子在眼前打得热火朝天的呢。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b9f077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1.png)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1.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哇塞,真假孙悟空那可真是太精彩啦!“俺老孙才是真的!”孙悟空叫着。
就好像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争谁的玩具更好玩一样,都觉得自己的才是最棒的。
这故事让我明白,有时候真假真的很难分辨,就像我和小伙伴争的时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谁对谁错呀。
我觉得我们遇到事情得仔细去观察和思考,可不能轻易下结论呢!2.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你是假的!”“你才是假的!”真假孙悟空吵个不停。
这多像我和弟弟抢东西时啊,都说对方不对。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了不能光看表面就判断,要深入了解才行。
就像我和弟弟,不能只凭一句话就说谁对谁错,得知道前因后果呀。
所以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我要更加冷静去分析呢!3.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哼,你这个冒牌货!”真孙悟空生气地说。
这让我想起我和同学闹矛盾的时候,也会互相指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轻易被外表迷惑。
就像真假孙悟空,不仔细看真发现不了。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有一双慧眼,不能随便就相信别人呀。
我觉得我们得学会分辨真假,这样才不会被欺骗呢!4.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我才是真的孙悟空!”真悟空大喊。
哎呀,这和我跟妹妹争谁先看电视一样激烈呢。
从这个故事里,我知道了不能盲目相信。
就像真假孙悟空,得用心去判断。
以后我要是遇到类似分不清的情况,一定不能着急,要慢慢去搞清楚,可不能随便就下结论呀。
5.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你竟敢冒充我!”孙悟空愤怒地指责假悟空。
这和我在学校看到有人模仿别人时的场景好像啊。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刻体会到要保持自己的独特。
不能像假悟空一样去模仿别人。
我们都应该做最真实的自己,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样才是最棒的呀!6. 《真假孙悟空读后感》“假的就是假的,永远变不成真的!”孙悟空大声说道。
这让我联想到我和朋友吵架说对方不好的时候。
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要认清本质。
就像真假悟空,得看出他们的不同。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看到事物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蒙蔽呀。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b4541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f.png)
《真假美猴王》读后感《真假美猴王》读后感1《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内含众多故事。
今天,我写的就是其中一篇,名曰“真假美猴王”。
这则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遇到一伙强盗,孙悟空因两次杀死强盗而惹怒唐僧,被赶回花果山,那猴子寻思回去会被笑,想回到唐僧身边,却又被赶走,只得向guany诉苦。
另一边,唐僧被六耳猕猴打昏,抢走包裹,沙僧去花果山寻他,敌不过,向guany求助,撞见孙悟空,向菩萨问明之后,二人一同前往花果山,真假美猴王一见面就打起来,二人实力旗鼓相当,为查明真相,二人依次找到guany、玉皇大帝、唐僧、龙王、阎王,都无法辨别。
阎王的`一名手下建议他们去找如来,方得真相。
如来一句点破六耳猕猴的本相,六耳猕猴最终惨死在孙悟空的金箍棒下。
经过guany的劝阻,孙悟空与唐僧冰释前嫌,师徒二人和好如初。
这一切都源于唐僧肉眼凡胎,如果他不赶走孙悟空,就不会挨饿、挨打,孙悟空也用不着在guany、玉帝、阎王、如来中间疲于奔命了。
再说孙悟空,记性也太差,知识太少,那六耳猕猴本与他是兄弟,知道他的能力,完全不用来回奔波。
唯一好点儿的就只有沙僧了,老实、踏实、能干,不过,他运气也太好了,打不过六耳猕猴,正好撞上孙悟空,一趟就知道他猴哥被冤枉了,之后马上去告诉师父,真机灵!只让猪八戒露了两次面,这是不是作者故意整他呢?唉!我也是醉了!《真假美猴王》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它描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唐三藏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奋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杀死,但是却也经常被唐三藏指责,还时不时地赶他回花果山的老家。
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三藏念了紧箍咒而赶走他。
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西游记读后感真假美猴王300字
![西游记读后感真假美猴王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78dba9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e.png)
西游记读后感真假美猴王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典文
学的瑰宝。
其中,孙悟空作为西游取经的主要角色,以其聪明机智、英勇善战、忠诚仁爱等特点,成为了读者心目中的经典形象。
在整部小说中,孙悟空的形象一直是最受人关注的。
他的
人物性格既具有传统神话中的英雄气概,又充满人性化的情感。
作为美猴王,他充满了狡猾和聪明,但在与唐僧一行人的相处中,他展现了赤诚的忠心和仁爱之心。
这种矛盾的人物性格赋予了孙悟空的形象更深层次的内涵和魅力。
读完《西游记》,我们不仅被孙悟空身上的独特魅力所吸引,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其中传达的正能量和智慧。
作为经典之作,它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启迪了读者对于人生、友情、忠诚等价值观念的思考。
然而,正是因为《西游记》中人物形象的真实和立体,才
使得作品在激发读者情感共鸣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孙悟空身上的美德是一种理想化的表现,与现实生活有所偏离。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西游记》中的人物塑造实际上是对人性的真实揭示,孙悟空的行为和心路历程都是对现实世界中人性的探讨。
因此,关于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这一问题,可能不存在
唯一的答案。
每个人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理解都是主观的,只有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才能更好地领略作品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总的来说,无论是孙悟空这位真假美猴王的形象,还是
《西游记》这部巨著所传达的思想,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品
味。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理解和珍视自己的人生。
行者难斗假猴王如来佛祖辨真假读后感
![行者难斗假猴王如来佛祖辨真假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8ec6e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20.png)
行者难斗假猴王如来佛祖辨真假读后感《行者难斗假猴王如来佛祖辨真假读后感》那天,我正坐在村头的老槐树下,手里捧着一本《西游记》,翻到“行者难斗假猴王”那一回。
老槐树的叶子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行者的困境叹息。
行者,也就是孙悟空,那可是个了不起的角色。
他一个筋斗云能翻十万八千里,一根金箍棒能搅动乾坤。
可就是这么个神通广大的行者,却被一个假猴王给难住了。
这假猴王,长得和行者一模一样,连唐僧、八戒和沙僧都分不清真假。
行者无奈,只得去找如来佛祖辨真假。
这故事让我想起了村里的老李头。
老李头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一辈子勤勤恳恳,种地为生。
可前些年,村里来了个骗子,长得和老李头有几分相似,说话也带着乡音。
骗子冒充老李头,骗走了村里不少人的钱。
等大家发现上当,骗子早已逃之夭夭。
老李头成了众矢之的,背上了骗子的骂名。
行者和假猴王的故事,和老李头的遭遇何其相似。
行者虽有通天本领,却难辨真假;老李头虽是老实人,却背上了骗子的黑锅。
这世道,真假难辨,人心难测。
如来佛祖辨真假的那一幕,让我想起了村里的老村长。
老村长是个明眼人,村里谁家有难,谁家有喜,他都一清二楚。
老李头被冤枉的时候,老村长站了出来,替老李头说了公道话。
他说:“老李头是个老实人,不会干那种事。
大家不要被假象蒙蔽了双眼。
”如来佛祖用慧眼辨出了假猴王,老村长用明眼替老李头洗清了冤屈。
这世间,总有人能辨真假,明是非。
行者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真假难辨,但总有慧眼能识破假象。
老李头的遭遇,让我懂得了另一个道理:人心难测,但总有明眼人能看清真相。
我合上书,抬头望向老槐树。
风还在吹,叶子还在沙沙作响。
我想,这世间的真假、善恶、美丑,就像这风中的叶子,看似纷乱,但总有慧眼能看清它们的本质。
真假美侯王读后感
![真假美侯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9052fe3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a.png)
真假美侯王读后感
这故事里突然冒出来个假悟空,跟真悟空那是一模一样,从模样到本事,就像照镜子似的。
刚开始我就寻思,这假猴子到底从哪蹦出来的呢?咋就这么大胆子,敢冒充齐天大圣啊?
真悟空那叫一个气啊,自己辛辛苦苦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结果被这个冒牌货坏了名声。
这俩猴子就开始各种斗法,从天上打到地下,从观音菩萨那打到地府,谁也不让谁。
那些神仙们也都懵了,看着两个一模一样的美猴王,完全分不出真假。
这就好比两个人穿着同样的衣服,长得还一样,说话做事也没差别,你说让旁人怎么判断?
我就特别佩服如来佛祖,人家一眼就看出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在佛祖眼里,假的就是假的,不管装得再像,也总有破绽。
这就告诉我们呢,真相可能会被暂时掩盖,但永远不会被埋没。
而且啊,这故事里的真悟空也挺让人心疼的。
他一心向佛,保护唐僧,却被唐僧误会,还被这个假猴子捣乱。
不过他也倔,就是要把事情弄个清楚,把自己的清白找回来。
这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有时候被人冤枉了,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想办法证明自己。
这真假美猴王的故事啊,也像是在说人性里的善恶两面。
真悟空代表着正义、忠诚的那一面,而假悟空就像是我们内心的恶念或者是那些假冒伪劣的东西。
他们斗来斗去,最后真的战胜了假的,就像在说正义总是能战胜邪恶一样。
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400字
![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4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bad3eb02b160b4e777fcff5.png)
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400字【第1篇】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
它描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奋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杀死,但是却也经常被唐僧指责,还时不时地赶他回花果山的老家。
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僧念了紧箍咒而赶走他。
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真假美猴王一直厮打到灵山,要让如来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
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唐僧师徒四人在战胜了六耳猕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
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唐僧太不相信孙悟空了,而对妖怪们却心怀慈悲,导致了孙悟空经常被冤枉。
但是我很敬佩孙悟空,他对师父的忠心永远不变。
【第2篇】《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的去思考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第3篇】西游记非常好看,想必大家都看过。
《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0e0f0c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1.png)
《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人人都知道西游记主要是看孙悟空的戏,六耳猕猴这个妖怪居然敢冒充主角孙悟空,上演了一出《真假美猴王》的好戏。
下面,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五篇,欢迎大家借鉴参考!《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1】今天,我读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叫《真假美猴王》,它描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一路上遇见了很多妖怪,孙悟空奋力保护师父和师弟们,把很多妖怪都一一杀死,但是却也经常被唐僧指责,还时不时地赶他回花果山的老家。
这一次悟空又是被唐僧念了紧箍咒而赶走他。
悟空遭此冤枉后,忠心不改。
为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不得不去南海普陀,求助于观音菩萨。
但六耳猕猴自恃有一身通天的本领,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孙悟空掀起了一场场恶斗,两个猴子都使出了看家本领和浑身的解数,一直打上了凌霄宝殿,玉皇大帝令他们二人停止,但六耳猕猴竟然不服从玉帝的命令,闹得玉帝也无可奈何。
真假美猴王让如来佛辨个真伪,说出是非。
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六耳猕猴最终闹了个原形毕露,自食恶果。
唐僧师徒四人在战胜了六耳猕猴以后,又踏上了去西天取经的漫漫长路。
这个故事让我感觉唐僧太不相信孙悟空了,而对妖怪们却心怀慈悲,导致了孙悟空经常被冤枉。
但是我很敬佩孙悟空,他对师父的忠心永远不变。
《真假美猴王》读书笔记【2】我喜欢看书,今天我去了一个图书馆,那里有很多书,看得我眼花缭乱。
你知道这个图书馆在哪里吗?告诉你吧,它就是北京中小学生数字图书馆,这个网络图书馆中天文、地理、军事、文艺……种类非常多。
我再次读了我最喜欢的《西游记》。
其中《真假美猴王》故事主要描写一只猴子变成孙悟空的样子打伤师父、抢走行李、占领花果山。
孙悟空和他找了观音、玉皇大帝和师父,他们都没有分辨出来。
最后他们去找如来,如来说:“六耳弥猴最擅长模仿和变化,明白许多东西的品性,与悟空声音和相貌相同的只有六耳弥猴了。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e90697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7.png)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5篇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1《真假猴王》来自神奇小说《西游记》,是经典典故之一。
它说悟空因为杀死了几个土匪而被主人赶出了主人,而孙悟空假装是六耳猕猴,试图偷走圣经,去西方学习圣经。
最后,在真正的孙悟空和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绳之以法,师徒们又回到了一起。
阅读后,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从正确的角度看待事物的人。
悟空帮他除恶魔。
他不欣赏。
他还盲目地认为悟空杀人不眨眼,甚至不放过人民的.生命。
在文章中,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唐僧赶走了悟空.那一段。
虽然悟空对师父的做法很不满意,但他宁愿被师父念咒也不愿离开师父。
他不得不护送师父学习经文,但唐僧听了八戒的胡说八道,强行赶走了悟空。
看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思考,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2今天,我了《西游记》这本书,看到了《真假猴王》这篇文章。
看完之后,我真的很想进去让唐僧认出真正的'悟空!故事从那里开始:四师徒继续往西走,四师徒越走越累,就在一块大石头旁休息了一会儿。
师傅让悟空找水喝。
六耳猕猴趁着悟空走了,便假扮悟空,把唐僧的行李和碗都拿走了。
唐僧误以为是悟空干的,立刻让八戒和沙僧牵着马走。
但不到几步,六耳猕猴立刻来到唐僧面前,挡住了他的路,把他们带到了水帘洞。
之后悟空真的找到了那里,和六耳猕猴打了一架。
当他到达如来佛时,他收集了六耳猕猴。
嗨!唐僧真的不分是非,就是假悟空,也要试探。
不能怪最真实的悟空,太不公平了。
悟空什么都没做,却好心给师傅找水。
就这样,师傅还念着魔咒,把他赶走了。
我真的为悟空打抱不公!真假美猴王的读后感3团结是力量,但唐僧四人不团结,导致唐僧灾难。
正是因为孙悟空杀了几个土匪唐僧,才把悟空赶走了。
六耳猕猴趁机偷走行李和最后通牒,和几个恶魔变成了四个唐僧。
他想学习经文。
悟空知道他把六耳猕猴打到玉皇大帝、观音和阎王殿,最后让如来佛分辨出来,抓住了六耳猕猴。
这才明白,原来是孙悟空和唐僧不团结,才出现了六耳猕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真假猴王读书笔记300字
在“三打白骨精”中,狡猾的白骨精用了三计都未能将他们师徒打败,当唐僧因为误
会而念紧箍咒的时候,白骨精却在暗喜。
我多么痛恨白骨精呀!孙悟空每次被师傅赶走后,每次都是回来搭救师父。
每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的眼眶里都会布满泪水,我忍不住让它
们流下来,滴到我的手上。
书中主要介绍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为得取真经,而途中历尽艰险、困
难和各种妖魔鬼怪,行走了十万八千里,最后终于取得了真经。
对慈悲的观音,孙悟空敢骂她“惫懒”,咒她“一世无夫”;对庄严的佛祖,他敢说
是“娇精的外甥”。
而他那种斩尽杀绝的斗争风度,更直接抵触了佛教的戒律。
这位“西
天取经”的孙悟空还屡屡以“大闹天宫”的历史为荣,但最忌讳别人提起“弼马温”的旧名。
因此可以认为,孙悟空前后的命运是互相矛盾的,然而在性格上却自有一致之处。
“三打白骨精”这段故事主要讲的是:唐僧师徒西行取经路上,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妖怪白骨精却在这时候趁机化作一位美丽的村姑拿着斋饭说是特地来请唐僧用斋的,正在
这时,悟空回来了,识别那个女子是妖精后,便一棒打过去,妖怪虽然被打跑,悟空却因
此触怒了师傅。
妖怪走后不久,又化身成一个老婆婆,故技重施,结果又被悟空打死,第
三次,妖怪化作一个老头,还假装来寻找家人,而他的“家人”就是悟空刚打死的人,然
而这次依然被悟空识破并打死了妖怪。
唐僧是个一心向佛修善之人,但他的善心却被妖精
所利用。
在妖精的迷惑下,唐僧不能分辨真伪,这接二连三的“杀人事件”使得唐僧也忍
无可忍,再加上猪八戒在一旁火上加油,唐僧坚决撵他走。
悟空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给师
傅磕了头,飞回花果山了。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遇到的种种困难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这
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有许多的困难,这些也许不是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克服的。
所以我们需
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担,这些困难也许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们在此就要锻炼
自己不怕困难,以及坚定的不后退的信心…
面对这些繁杂的事物,我们不该只看它的表面现象,而要去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相信
科学,现实真理。
要知道,任何的谎言在科学面前都会自露马脚,任何的欺骗在科学面前
都会原形毕露。
让我们理智冷静地看待事物,那么我坚信,每个人都会远离虚伪,远离欺骗。
十四年前的时候中国只有小乘佛法:小乘只能渡己却不能渡人,所以一生信仰佛教的
唐僧只有去佛教发源地去求取渡己渡人的大乘佛法。
玉皇大帝三番四次的原谅孙悟空的过错,纵容他当官,是因为玉皇大帝向往和平,他
有一颗慈爱的心。
孙悟空受玉皇大帝宽容,不但不知恩不报,还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
底下受惩罚是应该的。
五百年后,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时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再也没有
撒野,孙悟空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质和精神非常让我敬佩。
《西游记》让我领悟到:想做成一件伟大的事情,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因此我们要学着勇敢,要有一颗执着的心,不断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最终才能取得成功。
《真假美猴王》出自于神魔小说《西游记》,是其中一个经典的典故。
它说的是悟空因为把几个土匪杀死而被师父逐出师门,而由六耳猕猴假扮的孙悟空又乘虚而入,妄图偷走圣经自己去西天取经。
最终,在真孙悟空以及众神仙的帮助下,六耳猕猴被如来佛祖绳之以法,师徒二人也就再一次重归于好。
通过阅读,我认为唐僧是一个没有用正确的角度看待事情的人,悟空助他除妖,他都不领情,还一味的认为是悟空杀人不眨眼,连百姓的生命也不放过。
读完《西游记》,我终身受益。
长大后,我要像唐僧一样善良。
看到大街上有要钱的可怜的人们,我总会施舍他们一些钱;看到有希望工程活动,我会第一个捐文具、书和钱;有些有意义的献血,我也会参加。
在文章当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唐僧赶走悟空的那一段。
虽说悟空对师父的做法感到十分的不满,但他宁可被师父念紧箍咒也不肯离开师父,非要护送师父去取经,而不分青红皂白的唐僧却听从了八戒的胡话硬生生地赶走了悟空。
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要多方面的去思考问题,要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情。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