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坡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预定目标承诺 (2)

编制说明 (2)

工程概况 (2)

施工准备 (7)

工期目标、施工进度安排及工期保证措施 (9)

隧道洞口及明洞施工 (9)

洞身开挖及出渣运输方案 (12)

隧道支护方案 (14)

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 (23)

隧道监控量测方案 (26)

风水电作业和通风防尘 (2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31)

1 预定目标承诺

1.1 工期目标

总工期:计划开工日期为:2013年10月20日,竣工日期:2015年4月20日,工期为个18月。

1.2 质量目标

确保工程达到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评定标准》(JTJ071-98)中的优良等级,单位质量检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0%以上,确保投诉处理率100%。

1.3 安全目标

消灭因违章施工危及公路行车险性及以上事故;

杜绝职工因工死亡事故,无职工一次负伤5人以上或一次重伤3人以上事故;

重伤率控制在0.06%以下,轻伤率控制在0.05%以内;

1.4 环境保护目标

杜绝重大环境污染责任事故,确保社会、居民投诉及抱怨事件的处理率100%。

2 编制说明

2.1 编制范围

中条山山隧道的掘进开挖、支护、称砌、路面、洞内装饰、洞口工程、附属工程以及临时工程。

2.2 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001-2003)

(2)《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

(3)《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026.1-1999)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

(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7)《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

(9)交通部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文件编制办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2.3 编制原则

隧道设计遵循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在遵守交通部颁发《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同时,借鉴国内若干类似条件隧道的实例,按新奥法理论,结合隧道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2.4 总体设计思路

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为总体目标,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做到开工必优,精益求精,铸造精品工程。

3 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况

3.1.1 工程概述

中条山隧道隧道位于青田县境内,起迄桩号为K0+340~K0+820,全长480m,其中明洞长6m,暗洞长474m。隧道位于直线段及不设超高圆曲线内。本隧道纵坡采用人字坡,上坡2.3%,下坡-0.3%。进洞口路面中心点设计高PH=39.338m,出洞口路面中心点设计高PH=43.881m。

隧道几何线形与净空按40km/h设计,隧道照明设计速度按40km/h设计。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及《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

定确定:

(1)建筑限界基本宽度

行车道:W-2×3.5m;

侧向宽度:L-2×0.5m;

人行道:R-2×1.0m。

(2)隧道建筑限界净高:5.0m,检修道净高:2.5m。

隧道横断面除应满足隧道建筑限界的规定以外,还应考虑排水、照明、消防、管线电缆等设施所需的空间,并考虑土压力影响,施工方法等必要的富余量。

本隧道为单洞公路40km/h标准横断面。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经过优化分析确定隧道净空断面,拱部为单心半圆,侧墙为大半径圆弧,仰拱与侧墙间用小半径圆弧连接,拱部考虑了施工误差6cm,净高5.0m。

隧道横断面采用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二次衬砌采用模筑砼衬砌,内夹防排水层。路面采用双向横坡,坡度为2%,本隧道内无超高及加宽。路面设双

侧排水沟,路基中心设中心排水沟。

3.1.2 地形地貌及地理位置

进洞口位于南彭镇新铺子五社,靠近现南彭至石岗二级公路内侧,出洞口位于南彭镇鸳鸯六社,交通便利。

隧道通过丘陵陡坡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40~160m,自然坡度10~45°地表植被发育,以毛竹、板栗、杉以及低灌草本植物为主。

隧址区工农业较发达。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红苕、家禽、家畜等,粮食和肉类自给自足有余。东山隧道的通车,不仅大大方便了沿线群众生产和生活,高湖镇--东源镇也将缩短4公里路程,对于促进中部工业园区的全面开发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3.1.3 工程地质

3.1.3.1 地质构造

隧道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构造比较简单,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有

华夏系、新华夏系,北西向构造、东西向构造等。区内无全新活动断裂分布,区域稳定性良好。

本路线断裂构造不发育,主要为次级小断层,走向主要NNW向,产状为8°∠74°带宽<0.5m,断面光滑,属压性断裂。隧道进硐口段有霏细斑岩脉岩侵入,走向160°,

与J3X岩层呈侵入接触,岩性上呈渐变关系,在钻孔ZKS1及其附近地表有揭露。3.1.3.2 地层岩性

据地表调查及钻孔揭露,丘陵边坡下部覆盖薄层残坡积(el-dlQ)土层,厚1.3~

4.4m等,河床阶地出露冲洪积(al-plQ3)含粘性土卵石,丘陵地段基岩裸露,岩性为

西山头组凝灰岩,岩石风化较弱,主要地层分述如下:

Ⅲ1(含角砾)亚粘土(al-plQ3):

灰黄色,硬塑,稍湿。粘性土占50%以上,角砾约20~30%,粒径0.2~0.5cm

之间,全~强风化状,次棱角状,含碎石10%。厚2.0m左右。推荐地基土容许承载

力[σ0]=180 KPa ,钻孔灌注桩桩侧土极限摩阻力[τi]=40KPa。

Ⅲ2含粘性土卵石(al-plQ3):

灰黄色,中密,湿。粘性土约占20%左右,卵石占60~70%,粒径2~5cm居多,

次圆状,成份为强风化凝灰岩夹全风化状,胶结较好。厚2.0~4.0m,推荐[σ0]=260

KPa,[τi]=60KPa。

Ⅳ1含角砾亚粘土(el-dlQ)

灰黄色,硬塑,稍湿。粘性土占50~60%,角砾20~30%,粒径0.2~0.4cm居多,

全~强风化状,次棱角状,碎石、块石10%。厚3.2m。推荐[σ0]=160 KPa,[τi]=35KPa。

Ⅳ2含粘性土角砾(el-dlQ)

灰黄色,稍密,湿。角砾40~50%,强风化状,粒径0.2~0.5cm居多,棱角状~

次棱角状,粘性土20~30%,呈全~强风化状,夹块石少量。厚4.4m。推荐[σ0]=200

KPa,[τi]=45KPa。

Ⅳ3含粘性土碎石(el-dlQ)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