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难题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题难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b5c8ff192e45361166f575.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
非糯性花粉中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
而糯性花粉中含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必需用杂合非糯性水稻(Aa)自交B.取杂合非糯性水稻(Aa)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蓝黑色花粉占C.二倍体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可得到单倍体水稻,稻穗、米粒变小D.含有a基因的花粉死亡一半,则非糯性水稻(Aa)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 2.玉米子粒的种皮颜色无色透明(可描述为白皮)和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如用纯种的红皮玉米与白皮玉米杂交,将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白皮玉米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性状分离B.F1自交时,含双隐性基因的配子不能存活C.如果对F1红皮玉米进行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D.F2白色种皮个体中纯合子的概率是3.豌豆豆荚绿色对黄色是显性,子叶黄色对绿色是显性.现把纯合绿色豆荚、黄色子叶豌豆的花粉授给纯合的黄色豆荚、绿色子叶的豌豆,该植株所结出的豆荚及种子子叶的颜色分别是()A.绿色豆荚、绿色子叶B.黄色豆荚、绿色子叶C.绿色豆荚、黄色子叶D.黄色豆荚、黄色子叶4.大豆子叶颜色(AA表现深绿,Aa表现浅绿,aa为黄化且此表现型的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受B、b基因影响,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B基因存在时,A 基因能正常表达;当b基因纯合时,A基因不能表达.子叶深绿和子叶浅绿的两亲本杂交,F1出现黄化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B.F1中子叶深绿:子叶浅绿:子叶黄化=3:3:2C.大豆子叶颜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子代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5.小鼠A基因决定黄色皮毛,R决定黑色皮毛.同时具有A、R基因时表现灰色皮毛,只有a、r基因时表现白色皮毛.现有一只灰色雄鼠和一只黄色雌鼠交配,统计多次交配产下的子代的表现型比例如下:黄色,灰色,黑色,白色.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Rr♂,Aarr♀B.AaRr♂,AaRr♀C.Aarr♂,AaRr♀D.AaRR♂,Aarr♀6.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15:1,那么F1与纯合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A.1:3;1:2:1;3:1B.3:1;1:2:1;1:3C.1:2:1;4:1;3:1D.3:1;3:1;1:47.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l:1:l,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C.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8.豌豆的A基因控制某一优良性状的表达,对不良性状a基因为显性.用该豌豆杂合子(Aa)自交,子一代中淘汰aa个体,然后再全部自交,再淘汰…的方法育种,问该杂合子至少自交多少次后其后代中纯合子占有比例大于95%?()A.4次B.5次C.6次D.7次9.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幼年期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F1相互交配得F2,F2自由交配得F3,理论上F3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A.B.C.D.10.某种蛇体色的遗传如图所示,当两种色素都没有时表现为白色,选纯合的黑蛇和纯合的橘红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亲本黑蛇和橘红蛇的基因型分别为BBoo、bbOO;F1表现型全部为花纹蛇B.图示表明控制黑色素与控制橘红色素生成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让F1相互交配所得的F2花纹蛇再相互交配,F3花纹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D.让F1花纹蛇与杂合的橘红蛇交配,其后代出现白蛇的概率为11.某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后获得160颗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染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检测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c7584e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d2.png)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于孟德尔成功揭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可有效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B.分析生物性状时,由简单到复杂,先后对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C.实验过程中对结果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增加准确度、可信度D.创造性地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方法,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2.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3.“割双眼皮”是一个非常盛行的医疗美容小手术,很多成年人选择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单眼皮变成双眼皮。
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某日,生物兴趣小组成员遇到一对夫妇(均为双眼皮,但不确定是否为“割的”)带着一双儿女(是双胞胎,且哥哥为单眼皮,妹妹戴着墨镜未能观察到其眼皮性状)在逛街,他们根据遗传学的相关原理作出了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该对夫妇及儿子的眼皮性状表现可作为判断双眼皮为显性性状的依据B.哥哥为单眼皮,其双胞胎妹妹一定也为单眼皮C.若妹妹也是单眼皮,则该对夫妇一定都是割的双眼皮D.若母亲是割的双眼皮,则妹妹一定携带单眼皮基因4.某雌雄同株植物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携带绿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2可以存活。
现用纯合紫茎植株与纯合绿茎植株杂交,F1全为紫茎,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A.3∶1B.7∶1C.5∶1D.8∶1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
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A.①或②B.①或④C.②或③D.③或④6.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型一致。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cdfb0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25.png)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1.对某豌豆植株进行测交得到的后代的基因型有两种 Rrbb和RrBb 则该豌豆植株的基因型是()A. RrBbB. RRBbC. rrbbD. Rrbb【答案】B【解析】解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子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对某植物进行测交即某个体×rrbb→Rrbb和RrBb 其中rrbb只能产生一种配子rb 则该个体能产生Rb和RB 两种配子因此该植物的基因型为RRBb故选 B2.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由于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 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 红色宽叶Aabb 白色窄叶aaBB、aaBb 白色宽叶aabbA.根据分析可判断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错误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B错误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C错误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 所占比例为1/12+1/12=1/6 D正确故选 D3.与野生型拟南芥WT相比突变体t1和t2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下图示意图)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图b)进而引起光合速率差异但叶绿素含量及其它性状基本一致在不考虑叶绿体运动的前提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t2比t1具有更高的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强增加而增加时的光照强度)B. t1比t2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光合吸收\ CO_2与呼吸释放\ CO_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C. 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素的含量无关D. 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答案】D【解析】解选项分析D项正常光照条件下三者的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分布及位置不同造成叶绿体相对受光面积的不同从而影响光合速率在一定的光照强度后三者光合速率的差异不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变大故D项叙述错误A项在正常光照下 t2的叶绿体的相对受光面积低于t1 即二者光合作用速率相同时 t2所需的光照强度高于t1 当二者光合速率分别达到最大时 t2所需光照强度高于t1 即t2具有比t1更高的光饱和点故A项叙述正确B项在正常光照下 t2的叶绿体的相对受光面积低于t1 当呼吸作用释放 CO_2速率等于光合作用吸收 CO_2速率时 t1所需光照强度低于t2 即t1比t2具有更低的光补偿点故B项叙述正确C项由题可知三者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他性状基本一致因此三者光合速率的高低与叶绿素含量无关故C项叙述正确故选 D4.果蝇的灰身(B)与黑身(b)、大脉翅(D)与小脉翅(d)是两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独立遗传灰身大脉翅的雌蝇和灰身小脉翅的雄蝇杂交 F_1中47只为灰身大脉翅 49只为灰身小脉翅 17只为黑身大脉翅 15只为黑身小脉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亲本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Dd和BbddB. 亲本雌果蝇可产生4种基因组成不同的卵细胞C. \ F_1中体色和翅型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3∶1和1∶1D. \ F_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答案】D【解析】解 A.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可把两对性状分开考虑由题中数据可知子代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 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 大脉翅∶小脉翅=(47+17)∶(49+15)=1∶1 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Dd和dd所以亲本灰身大脉翅雌蝇基因型是BbDd 灰身小脉翅雄蝇基因型是Bbdd A正确B.由A项可知亲本灰身大脉翅雌蝇基因型是BbDd 其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有BD、Bd、bD、bd共4种类型 B正确C.由题中数据可知 F_1中灰身∶黑身=(47+49)∶(17+15)=3∶1 大脉翅∶小脉翅=(47+17)∶(49+15)=1∶1 C正确D.由亲本基因型可知 F_1中表现型为灰身大脉翅个体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 D错误故选 D5.某二倍体植物的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控制两对相对性状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配子时发生如图甲→乙的变化图中①②③表示除A基因外的其他基因已知各种类型的配子均能正常存活和受精产生的个体均正常存活AB、Abb aaB、aabb四种类型的表现型均不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乙中①为B或b ②为a ③为b或BB. 乙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为AB、B、Aab、abC. 乙自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9∶3∶3∶1D. 该植株产生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答案】B【解析】解 A.在图甲中①为B或b 若①为B 则②为a ③为b 若①为b 则②为a ③为B A正确B.若甲中①为B ②为a ③为b 则乙产生的配子为AB、B、Aab、ab 若甲中①为b ②为a ③为 B 则乙产生的配子为Ab、b、AaB、aB B错误C.若乙产生的配子为AB、B、Aab、ab 且四种配子比例均等乙自交子代表现型为 9(AABB+2ABB+2AAaBb+4AaBb)∶3(AAaabb+2Aaabb)∶3(BB+2aBb)∶1aabb 若乙产生的配子为Ab、b、AaB、aB 乙自交子代表现型之比为 9(2AAaBb+4AaBb+2AaaBb+AAaaBB)∶3(AAbb+2Abb)∶3(2aBb+aaBB)∶1bb C正确D.据图示及题干信息判断 AaBb个体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D正确故选 B6.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可以用来体验孟德尔关于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假说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两种配子B. 两个小桶中相同颜色小球的数量必须相同C. 实验中抓取的彩球不需放回原来的小桶内D. 将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彩球进行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答案】D【解析】A、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A错误B、两个小桶中相同颜色小球的数量不一定要相同但每只小桶中两种不同颜色小球的数量要相同 B错误C、实验中抓取的彩球需放回原来的小桶内 C错误D、将从两个小桶中抓取的彩球进行组合的过程模拟了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D正确故选D.7.彩椒有绿椒、黄椒、红椒三种类型其果皮色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彩椒为绿色当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彩椒为黄色其余基因型的彩椒为红色现用三株彩椒进行如下实验实验—红色×绿色→绿色∶红色∶黄色=9∶22∶1实验二绿色×黄色→绿色∶红色∶黄色=1∶6∶1对以上杂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 控制彩根果皮色泽的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实验—子代中绿色个体纯合子比例为0C. 实验一亲本红色个体隐性基因有4个D. 实验二子代中红色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答案】D【解析】解 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二中绿色×黄色→绿色∶红色∶黄色=1∶6∶1 相当于测交说明果皮的色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A正确B.实验一中子代有黄色说明亲代绿色的基因型为AaBbCc 根据子代绿色所占比例为9/32(3/4×3/4×1/2)可知亲代红色基因型中两对等位基因各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对等位基因隐性纯合可能为aaBbCc、AabbCc或AaBbcc 因此实验一子代中绿色个体中不可能存在纯合子纯合了比例为0 B正确C.实验一亲本红色个体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abbCc或AaBbcc 隐性基因有4个 C正确D.实验二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 则子代的基因型共有8种其中绿色的基因型为AaBbCc 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 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 D错误故选 D8.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相同B. 检测花生种子匀浆中是否含有脂肪需要使用显微镜C. 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要求为各组实验均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答案】B【解析】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所含有的化学成分都是NaOH和 CuSO_4 A正确B、检测花生种子匀浆中是否含有脂肪可直接向待测液中滴加适量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不需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B错误C、无关变量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应当保证各组实验均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才能弄清实验中的因果关系 C正确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处理根尖使组织细胞分散)→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着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 D正确故选B9.隐性性状是指()A. 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B. 杂种F_1未显现的亲本性状C. 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D. 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答案】B【解析】A、测交后代既会出现显性性状也会出现隐性性状 A错误B、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F_1未显现的亲本性状为隐性性状出现的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B正确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如AA自交后代不会出现隐性性状 aa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显性性状而杂合子自交后代既会出现显性性状也会出现隐性性状 C错误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可能是显性性状也可能是隐性性状如AA的后代不会出现隐性性状而aa的后代不会出现显性性状 D错误10.豌豆的花色和花的位置分别由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为AaBb的豌豆植株自交获得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是红花顶生:白花顶生:红花腋生:白花腋生=9:3:3:1 将红花腋生与白花顶生豌豆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 F_1 F_1自交得到的 F_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 则亲本植株的基因型是()A. AAbb与aaBBB. Aabb与aaBBC. AAbb与aaBbD. Aabb与aaBb【答案】B【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_bb 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_ 两者杂交得到的F_1自交 F_2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花顶生:红花顶生:白花腋生:红花腋生=15:9:5:3 其中白花:红花=5:3 说明 F_1为1Aa:1aa 顶生:腋生为3:1 说明 F_1为Bb 因此亲本红花腋生的基因型为Aabb 白花顶生的基因型为aaBB F_1为AaBb、aaBb故选 B11.白花三叶草有两个品种叶片内含较高水平氰(HCN)的品种和不含氰的品种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代谢过程如下图两个不含氰的品种杂交 F_1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 F_1自交获得 F_2 则()A. 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或Ddhh)和ddHH(或ddHh)B. \ F_2中性状分离比为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15∶1C. 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溶酶体中D. 向\ F_2不含氰品种的叶片提取液中加入含氰葡萄糖苷约有3/7类型能产生氰【答案】D【解析】解 A.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 子代为DdHh 全部含有较高水平氰如果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 则子代会出现不含氰的品种 A错误B. F_1为DdHh F_2为9D_H_ 3D_hh 3ddH_ 1ddhh 高含氰品种∶不含氰品种=9∶7 B错误C.氰产生后主要储存在叶肉细胞液泡中 C错误D. F_2不含氰的品种有 3D_hh 3ddH_ 1ddhh 品种ddH_不能产生葡萄糖苷但是加入含氰葡萄糖苷能产生氰比例为3/7 D正确故选 D12.已知菊花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E和e、F和f)控制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其中f酶能促进E基因的表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自然种群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B. 白花EeFf植株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花∶黄花=13∶3C. 白花EeFf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纯合子占3/13D. 白花EeFf植株测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白花∶黄花=3∶1【答案】C【解析】解 A.自然种群中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有EEff、Eeff共2种 A正确B.白花EeFf植株自交的性状分离比为白花(9E_F_、4ee_ _)∶黄花(3E_ff)=13∶3 B 正确C.白花EeFf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纯合子(1EEFF、1eeFF、1eeff)占3/16 C错误D.白花EeFf植株测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Ff∶Eeff∶eeFf∶eeff=1∶1∶1∶1 其中只有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表现为黄花故白花∶黄花=3∶1 D正确故选 C13.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_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B.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_1产生的两类配子C.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_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 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答案】C【解析】A、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_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没有出现性状分离 A 错误B、杂合的F_1产生的两类配子是对出现性状分离的解释 B错误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_1自交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 C正确D、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这是生物的多样性不是性状分离 D错误14.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 F_1 F_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 则下列正确表示 F_1基因型的是()A.B.C.D.【答案】B【解析】解测交为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aabbcc产生的配子只有一种abc 因此 F_1产生的配子种类有 abc、ABC、aBc、AbC 并且四种配子比例相等由四种配子可以看出 A和C基因、a和c基因连锁即对应图中B故选 B15.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 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作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如果从亲代起至\ F_2代每代均自交则\ F_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dfrac12B. 如果从亲代起至\ F_2代每代均自交则\ F_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dfrac12C. 如果从亲代起至\ F_2代每代均自由交配则\ F_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dfrac12D. 如果从亲代起至\ F_2代每代均自由交配则\ F_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dfrac12 【答案】D【解析】A.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每代中只有基因型为Dd的个体可以自交得到 F_2 F_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dfrac12 A正确B.由A项可知每代中只有基因型为Dd的个体可以自交得到 F_2 因此 F_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 即 F_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dfrac12 B正确C.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 dd=1∶2∶1 再进行自由交配时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1∶2 dd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2∶1 所以自由交配直至 F_2 dd的基因型频率为\dfrac23×\dfrac13=\dfrac29 DD的基因型频率为\dfrac13×\dfrac23=\dfrac29 Dd的基因型频率为\dfrac59 则 F_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dfrac12 C正确D.由C项可知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 F_2 则 F_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dfrac59 D错误故选D16.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实验判断不正确的是()A. 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得出植株甲是杂合子B. 要判定植株甲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C.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得出植株甲是杂合子D. 让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得出植株甲是杂合子【答案】D【解析】解 A.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A正确B.要判定植株甲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如果后代都为全缘叶植株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出现羽裂叶则为杂合子 B正确C.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 C正确D.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 D错误故选 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17.(1)假说一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该生物小组中的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一对开白花与开紫花的个体杂交 F_1自交得F_2 若甲组同学的 F_2有3种花色且紫色∶红色∶白色=9∶3∶4 乙组同学的 F_2只有2种花色且紫色∶白色=3∶1 则 F_2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另有丙组同学选择另一对花色不完全同于甲组的个体杂交也得到与甲组一样的结果则丙组选择的花色组合是________ 以及对应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17.(2)假说二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选择开红花与开白花的个体杂交 F_1表现为开紫花 F_1自交得 F_2 则 F_2花色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3)若假说一正确则 F_2开红花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若甲组 F_1植株进行测交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答案】(1)两组选择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不同, 红色和白色, AAbb×aaBB【解析】解(1)已知花色由两种基因控制表现型一样的亲本杂交得到后代比例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组选择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不同分析可得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_ 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 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 将花色不完全同于甲组的个体杂交也得到与甲组一样的结果则丙组选择的花色组合只能是红色和白色以及对应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答案】(2)红色∶紫色∶白色=1∶2∶1, 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解析】(2)开红花与开白花的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全为紫花说明亲本基因型为为AAbb×aaBB 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F_2花色的表现型为红色∶紫色∶白色=1∶2∶1【答案】(3)1/3, 紫色∶红色∶白色=1∶1∶2【解析】(3)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 因为酶B不表达可将其视为A_ 故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 由甲组 F_2的比例可得 F_1的基因型为AaBb 测交可得后代的表现型为紫色∶红色∶白色=1∶1∶218.(1)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________18.(2) F_1中灰身小脉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身小脉翅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 研究发现 F_1中黑身大脉翅果蝇减数分裂产生了基因型为AB的配子试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________18.(3)用上述 F_1中小脉翅果蝇与自然捕获的多只大脉翅果蝇进行杂交请预测杂交结果 ________【答案】(1)Aabb, AB:Ab:aB:ab=1:1:1:1【解析】解(1)由题干子代中灰身:黑身=3:1 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Aa和Aa 由大脉翅:小脉翅=1:1 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 所以亲本灰身大脉翅雌蝇基因型是AaBb 灰身小脉翅雄蝇基因型是Aabb 雌蝇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为AB:Ab:aB:ab=1:1:1:1 【答案】(2)1/9,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解析】(2) F_1中灰身小脉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Aabb 比例为1:2 F_1中灰身小脉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子代中出现黑身小脉翅个体的概率2/3×2/3×1/4=1/9 由于 F_1中黑身大脉翅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 其减数分裂产生基因型为AB的配子只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答案】(3)大脉翅果蝇多于小脉翅果蝇且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解析】(3)自然捕获的多只大脉翅果蝇中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所以子代中大脉翅果蝇多于小脉翅果蝇又由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所以性状遗传与性别无关19. (1)上述正反交实验目的是排除________ 由实验结果可知小麦颖果皮色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19. (2)用 F_1与品种B杂交后代中红皮和白皮的数量比为________19. (3)某兴趣小组用另一纯合红皮品种C与品种B杂交 F_1全为红皮 F_1自交 F_2中的红皮和白皮的数量比为3∶1 文献表明小麦颖果皮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为探究品种C决定红色的基因与品种A是否不同请完成下列实验实验步骤①用品种C与________杂交得到 F_1②________③观察并统计________如果实验结果是________ 则说明品种C决定红色的基因与A中不同【答案】(1)细胞质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在细胞质), 基因的自由组合【解析】解(1)由于细胞质遗传的后代总是保持和母本性状一致故常用正反交实验判断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正反交结果相同说明一定不是细胞质遗传故上述正反交实验目的是排除细胞质遗传根据 F_1自交 F_2中的红皮与白皮的数量比为15︰1 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小麦颖果皮色的基因至少是两对等位基因(设为A、a和B、b)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2)3 1【解析】(2) F_2中的红皮与白皮的数量比为15︰1 可知 F_1为AaBb aabb为白皮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为红皮故用 F_1(AaBb)与品种B(aabb)杂交后代中红皮(AaBb、Aabb、aaBb)和白皮(aabb)的数量比为3:1【答案】(3)①品种A, ②用\ F_1自交得到\ F_2, ③\ F_2的表现型及数量比, \ F_2代中红皮︰白皮=63︰1(或\ F_1与品种B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数量比若红皮︰白皮=7︰1)【解析】(3)为探究品种C决定红色的基因与品种A是否不同需让品种C和品种A杂交然后让 F_1自交得到 F_2并统计 F_2的表现型和比例故实验方案为①用品种C与品种A杂交得到 F_1②用 F_1自交得到 F_2③观察并统计 F_2代的表现型及数量比如果品种C决定红色的基因与A中不同则 F_1含有三对等位基因 F_2代中红皮︰白皮=63︰120.(1)研究人员让无虎斑纹雌蚕蛾和有虎斑纹雄蚕蛾交配 F_1雌雄幼蚕均出现无虎斑纹和有虎斑纹若考虑伴Z染色体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让 F_1中的有虎斑纹雌雄蚕蛾相互交配若 F_2雄家蚕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20.(2)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杂合的有虎斑纹雌家蚕得到一只基因A或a易位(不影响繁殖)到W染色体上的雌家蚕若用该雌蚕蛾与无虎斑纹的雄蚕蛾杂交 F_1雌蚕全为有虎斑纹雄蚕全为无虎斑纹则父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 母本发生易位的基因是________(填“A”或“a”) F_1雌家蚕中常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F_1常染色体正常的雌家蚕作为遗传标记亲本用于繁育具有遗传标记的雄幼蚕请写出杂交组合和筛选雄蚕的方法杂交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筛选雄蚕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Z^aWtimes\ Z^AZ^a或\ aatimes\ Aa, 有虎斑纹∶无虎斑纹=3∶1【解析】解(1)考虑伴Z染色体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为Z^aW× Z^AZ^a或aa×Aa 这样才存在 F_1中雌雄幼蚕均出现无虎斑纹和有虎斑纹的情况F_1中的有虎斑纹雌雄蚕蛾相互交配(Aa×Aa或 Z^AZ^a× Z^AW) F_2雄家蚕的表现型和比例为有虎斑纹∶无虎斑纹=3∶1【答案】(2)aaZZ(或aa), A, 1/2, 有虎斑纹雌蚕蛾×无虎斑纹雄蚕蛾(或\aaZW^A×aaZZ), 挑选子代表现型为无虎斑纹的幼蚕这些幼蚕均为雄蚕【解析】(2)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有一只基因A或a易位(不影响繁殖)到W染色体上的雌家蚕与无虎斑纹的雄蚕蛾杂交 F_1雌蚕全为有虎斑纹雄蚕全为无虎斑纹说明父本的基因型为aaZZ(或aa)因为蚕有虎斑纹对无虎斑纹为显性又为常染色体遗传而母本发生易位的基因是A 只有A易位在W染色体上才有 F_1雌蚕全为有虎斑纹的情况 F_1雌蚕中常染色体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 aaZW^A 而亲本基因型可推断为aOZW^A×aaZZ 因此 F_1雌家蚕中常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 用于繁育具有遗传标记的雄幼蚕即雄幼蚕变现出特定的性状因此杂交组合为 aaZW^A×aaZZ 筛选雄蚕的方法为挑选子代表现型为无虎斑纹的幼蚕这些幼蚕均为雄蚕21.(1)在玉米中黄粒对白粒是________性在黄粒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中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 白粒玉米果穗上黄粒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21.(2)某同学为了获得杂种 F_1来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为准确起见他应选用上述________玉米果穗上结的________玉米粒来进行播种杂交实验中对母本的处理是________21.(3)图中________(填标号)类型的授粉方式的长期进行对植株有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4)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有哪些优点?(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显, YY或Yy, Yy【解析】解(1)黄粒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全为黄粒白粒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有黄粒有白粒则在玉米中黄粒对白粒是显性在黄粒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中胚的基因型是YY或Yy 白粒玉米果穗上黄粒胚的基因型是Yy【答案】(2)白粒, 黄粒, 套袋、传粉、套袋【解析】(2)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用杂合子Yy测交或自交即用白粒玉米植株上的黄粒玉米来进行播种, 这个黄粒一定为杂合子杂交实验中对母本的处理是套袋、传粉、套袋【答案】(3)Ⅲ和Ⅳ, 异花授粉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解析】(3)图中Ⅲ和Ⅳ类型的授粉方式的长期进行对植株有利其原因是异花授粉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f43c3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e.png)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测交是指()A. F_1与双亲之一相交B. F_1与显性亲本相交C. F_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D. F_1进行自交【答案】C【解析】测交是指F_l与隐性纯合子相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通过测交实验若测交实验出现1 1 则证明符合分离定律如出现1 1 1 1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某学生用小球做分离定律模拟实验每次分别从如图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再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重复多次.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同学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内的小球总数可不等C. 从统计数据来看两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D. 重复100次后统计的DD和Dd组合的概率均约为25%【答案】D【解析】A、由于Ⅰ、Ⅱ小桶中各有一对两种配子所以该同学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A正确B、由于两小桶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而雌雄配子的数目不一定相等一般都是雄配子多于雌配子 B正确C、由于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而小桶中D d=1 1 所以两小桶中摸出的D、d数量基本相等 C正确D、该同学实验重复100次后由于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所以Dd 概率约为\frac12 \times \frac12 + \frac12 \times \frac12 = \frac12 D错误3.有同学翻阅资料后做了如图的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代表基因实验室需要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以下关于此实验的要求及实验操作模拟的过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甲中D基因和d基因数量必须相等乙中也是②甲中的D基因和乙中的D基因数量必须相等 d基因也是③等位基因的分离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⑤同源染色体的联合⑥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A. ①③⑥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②④⑥【答案】A【解析】解①甲、乙中的棋子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在雌雄配子中 D基因和d基因数量必须相等即1:1 ①正确②甲、乙中的棋子分别代表雌雄配子而雌雄配子的数量不一定相等所以甲中的D基因和乙中的D基因数量不一定相等 d基因也是②错误③由于甲、乙中都有D、d 所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只能获得D或d 中的一个说明等位基因的分离③正确④实验中只有一对基因不可能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④错误⑤同源染色体的联会是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之间的配对所以随机抓取一枚棋子没有体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⑤错误⑥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不同字母的随机结合可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⑥正确所以正确的有①③⑥故选 A4.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 F_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的问题B. 孟德尔做的多组杂交实验中 \ F_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 能用于验证其假说的成立C. 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也能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D. 孟德尔在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时 \ F_2的数量越多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答案】B【解析】解 A.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 F_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的问题 A正确B.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F_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 这属于确定提出的问题的真实性和广泛性与假说验证无关应该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B错误C.孟德尔提出的假说能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也能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C正确D.孟德尔在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时 F_2的数量越多其性状分离比越接近3∶1 D正确故选 B5.小麦幼苗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对照实验应使用含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B. 据实验结果推测无机盐X可能是一种含镁元素的无机盐C. 与正常幼苗相比该幼苗叶绿体内的NADPH的合成速率增加D. 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可能会增加【答案】C【解析】解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无机盐X 实验组缺乏无机盐X 对照组应使用含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 A正确B.将小麦幼苗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根据现象推测无机盐X可能是一种含镁元素的无机盐 B正确C.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反应速率下降叶绿体内NADPH的合成速率下降 C 错误D.植物吸收无机盐具有选择性当植物吸收水的量大于吸收某种无机盐离子时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该种无机盐离子浓度可能会增加 D正确故选 C6.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传粉的植物种子子叶的颜色黄子粒与白子粒为一对相对性状若黄子粒玉米植株与白子粒玉米植株间行种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自然状态下玉米植株间只进行杂交B. 若黄子粒玉米植株上结有白子粒说明黄子粒为隐性性状C. 若黄子粒玉米植株上只有黄子粒说明该植株为显性纯合子D. 若白子粒玉米植株上结有黄子粒说明该植株为杂合子【答案】C【解析】解 A.玉米在自然状态下既可以自交又可以杂交并不固定 A错误B.黄子粒玉米植株上结有白子粒玉米并不能确定黄子粒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设黄子粒玉米植株基因型为Aa 若与aa的玉米杂交则该黄子粒玉米植株上既结有白子粒玉米又结有黄子粒玉米 B错误C.黄子粒玉米植株上只有黄子粒玉米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该黄子粒玉米植株基因型纯合且为显性纯合子 C正确D.若白子粒玉米植株上结有黄子粒设白子粒玉米基因型为aa,与Aa的植株杂交则白子粒玉米植株上结有黄子粒但是该白子粒植株是纯合子 D错误故选 C7.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孟德尔遗传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 F_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_1的基因型D. AaBbCc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一定有27种【答案】B【解析】解 A.孟德尔遗传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错误B.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 F_2表现出3:1的性状分离比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正确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用于检测 F_1的基因型还可检测某个体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C错误D.按照孟德尔定律 AaBbCc个体自交当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子代基因型才有3×3×3=27种 D错误故选 B8.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 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I、II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 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 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50%【答案】D【解析】解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了遗传因子(D、d)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A正确B、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每只小桶内小球的总数不一定要相等 B正确C 、III桶中的遗传因子是A、a 而IV桶的遗传因子是B、b 两者属于非等位基因所以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C正确D、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II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其中Dd概率约为\dfrac12\times \dfrac12+ \dfrac12\times \dfrac12= \dfrac12 乙同学每次分别从III、IV 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其中AB组合的概率约\dfrac12\times \dfrac12= \dfrac14 D错误.故选 D.9.某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 F_1均为蓝色若让 F_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1∶3 若让 F_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 F_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A. 蓝色∶鲜红色=1∶1B. 蓝色∶鲜红色=3∶1C. 蓝色∶鲜红色=9∶1D. 蓝色∶鲜红色=15∶1【答案】D【解析】解由题意可知 F_1蓝色植株测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 而非1∶1 因此该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设控制该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 则纯合的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 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 杂交产生的F_1基因型为AaBb F_1蓝色品种与纯合鲜红色品种aabb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AaBb、Aabb、aaBb)∶鲜红色(aabb)=3∶1 因此 F_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 F_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鲜红色(aabb)=15∶1 D正确故选 D10.已知某种植物果皮的有毛和无毛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 F_1的表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1(不考虑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 该植物果皮的有毛对无毛为完全显性B. 亲本的基因型有 DD、Dd 两种且比例为 1∶1C. F_1中 d 配子所占比例为 1/4D. F_1果皮有毛植株中 DD∶Dd=4∶1【答案】D【解析】A、由题意可知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 F_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 即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该植物果皮的有毛对无毛为显性 A正确B、由题意可知如果亲本只有Dd一种基因型那么 F_1的表现型比例应为3:1 但 F_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 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4:(见分析) B正确C、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1: 由此推出D的基因频率为=12× 1+12× 12=3344, 1=1/4 C正确D、据上述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1: 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5:2:1 有毛果皮的比例为DD:Dd=5:2 D错误故选D.11.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 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B. 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 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答案】C【解析】解 A.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 A错误B.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 B 错误C.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正确D.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配子中成单存在 D错误故选 C12.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 mmol/L)不同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A. ①⑤B. ②③C. ②④D. ③⑤【答案】C【解析】A、①⑤中除了丙离子的浓度不同以外甲离子的浓度也不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A错误B、②③两组三种离子的浓度都不相同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B错误C、②④中甲离子和乙离子的浓度相同控制了无关变量 C正确D、③⑤两组三种离子的浓度都不相同也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D错误故选C.13.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时应注意定时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使估算值偏小C. 对试管中酵母菌种群进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之前需将试管振荡几次D. 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答案】C【解析】解 A.解析制作生态缸时必须封闭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A错误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根据公式(M_总=\dfracm_首次标记数\times N_再次标记数n_再次捕获中的标记数)可知估算值偏大 B错误C.对试管中酵母菌种群进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之前振荡几次使酵母菌混合均匀C正确D.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一般采用记名计算法 D错误故选 C14.如表表示控制秃顶这一性状的不同基因型在男女性别中的表现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为不完全显性B. 秃顶性状的遗传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相同C. 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 基因型为Bb的男女表现型不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答案】D【解析】解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属于完全显性 A错误B.由于男性秃顶的基因型是BB和Bb 正常的基因型是bb 所以秃顶性状的遗传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因此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不相同 B错误C.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错误D.由于基因型为Bb的男孩和女孩的性状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D正确故选 D15.已知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双亲为黄色高秆和绿色矮秆的豌豆植物杂交得 F_1 选取 F_1的数量相等的两种植株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1∶3∶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B. 上述\ F_1用于测交的个体基因型是YyDd和yyDdC. 上述\ F_1用于测交的个体自交后代表型比为 9∶15∶3∶5D. 若\ F_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有4种【答案】D【解析】解 AB.选取 F_1的两种植株测交后代中黄色∶绿色=1∶3 高秆∶矮秆=1∶1 可以推知选取的 F_1的基因型为YyDd和yyDd 因此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 AB正确C.YyDd自交后代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3∶3∶1 yyDd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高秆∶绿色矮秆=3∶1 因此用于测交的YyDd和yyDd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15∶3∶5 C正确D.若 F_1的所有个体自交其中YyDd自交后代会出现YYDd、YyDD、YyDd、yyDd、Yydd这5种杂合子 yyDd自交后代有yyDd的杂合子所以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有5种 D错误故选 D1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B. 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称性状分离C.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 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答案】A【解析】解 A.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错误B.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B正确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 C正确D.等位基因是指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正确故选 A17.下列遗传学概念的解释正确的是()A.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 闭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C. 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D.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答案】A【解析】解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A正确B.闭花传粉是指花在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而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 B错误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错误D.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错误故选 A18.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重复多次实验后结果发现AB、Ab、aB、ab的比值接近1∶1∶1∶1 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B. 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C. 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D. 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但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可以不同【答案】C【解析】解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 A错误B.小球的颜色和字母表示等位基因的种类 B错误C.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正确D.每个容器中两种小球的数量需相等且甲、乙两个容器中小球的总数也要相等 D错误故选 C19.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小鼠的体色情况该小组同学认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不能确认哪个性状是显性性状需重新设计杂交组合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请选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A. 让①与⑥杂交③与⑧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B. 让⑤与⑧杂交⑥与⑦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C. 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D. 让③与⑥杂交④与⑤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答案】C【解析】解由于杂交组合Ⅰ、Ⅱ中的显性个体为杂合子所以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如果①与④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白色为隐性性状如果①与④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灰色为隐性性状故选 C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0.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性状统计结果为黄色圆粒376 黄色皱粒124 绿色圆粒373 绿色皱粒13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和yyRrB. \ F_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8C. 用\ F_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_2有四种表现型D. 用\ F_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_2中 r基因的频率为1/3 【答案】B, D【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 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 黄色∶绿色=1∶1 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 杂交后代 F_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A.根据分析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Rr和yyRr A正确B. F_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绿色皱粒(1yyrr)=3∶1∶3∶1 其中纯合子占1/4 杂合子占3/4 B 错误C. F_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 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 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最多为4种 C正确D. F_1中圆粒基因型为1/3RR、2/3Rr 皱粒基因型为rr 杂交后代基因型为1/3RR 1/3Rr 1/3rr r基因的频率为1/2 D错误故选 B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________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21.(2)基因A与基因a不同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21.(3)实验一F_2中的红花植株与实验二F_2中的粉花植株杂交后代花色的表现型是________21.(4)实验三中 F_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 F_2的红花植株和粉花植株杂交后代中基因a的频率是________ 基因B的频率是________【答案】(1)遵循, 实验三中 \ F_2表现型比例为3:1:1 是9:3:3:的变形某种基因型的个体致死(或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致死)【解析】(1)根据实验三的子二代出现紫花、红花和粉花比例为3:1:1:1:3:3:3 是9:3:3:的变形故可知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2)基因A与基因a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解析】(2)基因A与基因a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答案】(3)紫花(植株)【解析】(3)实验 -F_2中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 实验二 F_2中的粉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或AAbb 两者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 表现为紫花【答案】(4)AABB、AABb、AaBB、AaBb, 5/8, 3/8【解析】(4)实验三的F_1基因型为AaBb 故F_2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 F_2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13AAb 23Aab或1/3aaBB 2/3aBb)和粉花植株(基因型为1/3aaBB 2/3aabb或13AAb 2/3AAabb杂交亲本产生雌雄配子分别为2/3AD. 13ab:22338 13ab 故子代基因型为4/9aBBB229aabb. 29Aabb. 1/9abb 由于aabb致死所以存活子代为AaBb:a30, Aab=4:2=2:1 基因a的频率是(2+2+1)/(4× 2)=5/8 基因B的率是(2+1)/(4× 2)=3\sqrt822.(1)设计实验时下列选项可以不用考虑的是()(填写相应字母)22.(2)实验中A组为________组 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__ 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保证CO_2供应充足使结果更科学准确22.(3)实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 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________的影响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 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22.(4)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A. 每组均用一株幼苗作为材料B. 幼苗进行随机分组C. 所选幼苗长势相同D. 重复进行实验【答案】A【解析】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重复性原则、幼苗进行随机分组【答案】对照, (等量)H_2O, 诱导气孔开放【解析】实验中A组用清水处理属于对照组 B组是C组的对照检测光合速率之前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答案】明显降低,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 促进【解析】①根据柱形图可知在低温但提前外施SA可明显减轻低温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 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促进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答案】探究水杨酸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对黄瓜幼苗光合速率和G基因表达量的影响【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水杨酸且条件是低温和弱光所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水杨酸对低温23.(1)相对性状是指________23.(2)性状分离是指________23.(3)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答案】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解析】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答案】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答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24.(1)该植物种群内共有________种表现型其中杂合红花窄叶细茎有________种基因型24.(2)若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则M与N杂交后 F_1中红花植株占________ 中粗茎窄叶红花植株占________24.(3)若植株M体细胞内该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让植株M自交 F_1红花窄叶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比例占________24.(4)若用电离辐射处理该植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B、b基因从原染色体(如图所示)随机断裂然后随机结合在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形成末端易位已知单个(B或b)基因发生染色体易位的植株由于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是高度不育的现有一植株在幼苗时给予电离辐射处理欲确定该植株是否发生易位或发生怎样的易位最简便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结果及结论的分析如下(只考虑Bb和Cc基因所控制的相对性状)①若出现6种表现型子代则该植株__________________②若不能产生子代个体则该植株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宽叶粗茎∶窄叶细茎∶窄叶中粗茎=1∶1∶2 则B和b所在染色体都连在了C、c所在染色体的上末端且。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练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2dc8850c22590102029d71.png)
3.在一个人为组成的高茎豌豆种群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是1:3,让全部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则所有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A.3:1B.5:1C.9:3:3:1D.13:3
4.以下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直毛与卷毛B.人的酒窝与雀斑
C.西瓜的红瓤与黑色种皮D.豌豆的黄色子叶与绿色豆荚
C.两亲本杂交的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
D.两亲本杂交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1/32
二、多选题
11.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了巨大成功。下面各项中,他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包括( )
A.选择了严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B.科学地设计实验,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16.某雌雄同株作物的花色(紫色、粉色、白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B与b)控制,叶片的宽度由一对等位基因(D与d)控制。如表是某校研究小组所做的杂交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组别
亲本组合
紫花
宽叶
粉花
宽叶
白花
宽叶
白花
宽叶
粉花
窄叶
白花
宽叶
甲
紫花宽叶×紫花窄叶
9/32
3/32
4/32
(3)现欲鉴定一株粉花宽叶植株是否为纯合子,请简要描述鉴定方法及预测结果和结论:
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C
3.D
4.A
5.A
6.A
7.D8.BFra bibliotek9.A10.D
高中生物_必修二_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_必修二_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d7c836e87101f69e3195c1.png)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选择题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A.杂交B.测交C.检查染色体D.观察性状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
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4.隐性性状是指()A.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B.杂种F1中未显现的性状C.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 1︰1 B.雌配子︰雄配子= 1︰3C.A雌配子︰a雄配子=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兔的长毛与短毛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避免小球损坏D.小球可再次使用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A .全部是患者B .全部是正常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重点知识归纳(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43506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19.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重点知识归纳单选题1、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 和 a,B 和 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
现选择 AABB 和 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 F1,F1自交得 F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的表现型是黄色B.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 9∶7C.F2的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 3/16D.F2中黄色个体自交有 2/3 会出现性状分离答案:D分析:根据图示信息,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
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所以其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是:A-B-、aaB-、aabb表现为白色,A-bb表现为黄色。
F1的基因型为AaBb,表现型为白色,A错误;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3,B错误;F2的白色个体应为A-B-(9)、aaB-(3)、aabb(1),其中纯合子有AABB(1)、aaBB(1)、aabb(1),所以F2的白色个体中纯合子占3/13,C错误;F2中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1/3AAbb,2/3Aabb, 所以黄色个体自交有 2/3 会出现性状分离,D正确。
小提示:正确分析题图信息,明确每种基因型的表现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另外还需熟练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基因型及比例。
2、植物的杂种一代会出现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的杂种优势,雄性不育品系能有效提高作物的杂交效率。
油菜花粉的育性由一对基因控制,现有三种花粉育性基因型不同的纯合油菜(具两性花)品系,品系甲、乙育性正常,品系丙雄性不育(肉眼可观测到雄蕊异常),杂交实验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基因重组的原因,杂交一中F1的育性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B.据杂交一二推测,与油菜花粉育性有关的基因共有三种C.杂交二F2中雄性不育株与品系甲杂交可获得兼具品系甲、乙优良性状的杂交种子D.杂交二自F2起逐代选取雄性不育株与品系乙杂交可使雄性不育株具有更多品系乙的性状答案:A分析:分析遗传图解:杂交一实验中F2表现3: 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该性状很可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品系甲的可育性状对雄性不育性状为显性;杂交二实验中F1与品系乙杂交,后代出现1 : 1的性状分离比,推测为测交实验且雄性不育性状对品系乙的可育性状为显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含答案)_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单元测试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含答案)_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392ffb17f1922791688e8f7.png)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 .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 .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 .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2.隐性性状是指( ) A .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B .杂种F 1未显现的性状C .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D .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3.测交是指( )A .F l 与双亲之一相交B .F 1与显性亲本相交C .F l 与隐性纯合子相交D .F l 进行自交4.父亲六指(致病遗传因子A ),母亲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手指正常,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A .12.5%B .25%C .50%D .75%5.让杂合子Aa 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 ) A .41B .81C .161 D .321 6.基因A 、a 和基因B 、b 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与aabb 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 和Aabb ,分离比为1∶1,则这个亲本基因型为( )A .AABbB .AaBbC .AAbbD .AaBB7.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 A .BbDD 和BBdd B .AaCc 和aaCC C .BBCc 和BbCC D .ddEe 和ddee8.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 l 全是白色盘状,F l 自交得到的F 2中,杂合子白色球状南瓜200个,那么纯合子黄色盘状南瓜应是( )A .450个B .100个C .200个D .300个9.水稻高秆(D )对矮秆(d )为显性,抗稻瘟病(R )对易感稻瘟病(r )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 1自交,F 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 .RRdd ,81B .Rrdd ,161 C .RRdd ,161和Rrdd ,81D .rrDD ,161和RRDd ,81 10.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ec1e7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e.png)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9小题每题3分共计57分)1.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实验揭示出了遗传的基本定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F_1体细胞中各种基因表达的机会相等B. F_1形配子时各种基因传递的机会相等C. F_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D. F_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答案】A【解析】解 A、F_1体细胞中各种基因表达的机会不相等显性基因能表达隐性基因不能表达 A错误B、F_1形成配子时各种基因传递的机会相等使产生的配子比为1: 1 B正确C 、F_1自交时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保证配子的随机结合 C正确D、F_1自交后各种基因型个体成活的机会相等使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比为3: 1 D正确.故选A.2.为了加深对基因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d).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结果 DD: Dd: dd= 10: 5: 5 该同学感到失望.给他的建议和理由中不合理的是()A. 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B. 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1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C. 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D. 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答案】B【解析】解 A、使用方块可能使两种积木混合不均匀因此应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 A正确B、桶内两种配子的比例相同这符合要求 10: 5: 5结果形成的原因若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1个但两种配子的比例仍相同不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B错误C 、继续重复抓取保证足够大的样本数以减少实验误差 C正确D、如果每次抓取后没有将抓取的积木放回原桶会使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不相等所以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以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 D正确.故选 B.3.已知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双亲为黄色高秆和绿色矮秆的豌豆植物杂交得 F_1 选取 F_1的数量相等的两种植株进行测交产生的后代数量相同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1∶3∶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B. 上述\ F_1用于测交的个体基因型是YyDd和yyDdC. 上述\ F_1用于测交的个体自交后代表型比为 9∶15∶3∶5D. 若\ F_1的所有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有4种【答案】D【解析】解 AB.选取 F_1的两种植株测交后代中黄色∶绿色=1∶3 高秆∶矮秆=1∶1 可以推知选取的 F_1的基因型为YyDd和yyDd 因此双亲的基因型可能是YyDd和yydd AB 正确C.YyDd自交后代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3∶3∶1 yyDd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高秆∶绿色矮秆=3∶1 因此用于测交的YyDd和yyDd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高秆∶绿色高秆∶黄色矮秆∶绿色矮秆=9∶15∶3∶5 C正确D.若 F_1的所有个体自交其中YyDd自交后代会出现YYDd、YyDD、YyDd、yyDd、Yydd 这5种杂合子 yyDd自交后代有yyDd的杂合子所以产生的后代中杂合子有5种 D错误故选 D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正确地运用统计方法孟德尔发现在不同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F_2的分离比具有相同的规律B. 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设”之一 F_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C. 根据假说进行“演绎” 若F_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D. 假设能解释F_2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原因所以假设成立【答案】D【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_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_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孟德尔通过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性状杂交实验分析发现F_2性状分离比都是相同的分离比 A正确解释实验现象时孟德尔提出F_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假说的内容之一 B正确提出假说依据假说进行演绎若F_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实验后代应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 1 C正确假说能解释自交实验但是假说是否成立需要通过测交实验去验证 D错误故选D5.某同学利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甲、乙两个容器中各放置两种小球球上标记的A、a、B、b代表基因实验时每次从甲、乙两个容器中各随机抽出一个小球记录组合情况如此重复多次并计算各种组合的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乙容器中的小球分别代表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型B. 本实验模拟了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C. 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再进行下一次抓取D. 该实验必须重复多次以保证实验结果真实可信【答案】A【解析】解 A.甲、乙两个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对同源染色体 A错误B.该实验模拟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B正确C.每次抓取的彩球都要放回原桶中再进行下一次抓取 C正确D.该实验必须重复多次以保证实验结果真实可信 D正确故选 A6.已知某种植物果皮的有毛和无毛由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 F_1的表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1(不考虑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 该植物果皮的有毛对无毛为完全显性B. 亲本的基因型有 DD、Dd 两种且比例为 1∶1C. F_1中 d 配子所占比例为 1/4D. F_1果皮有毛植株中 DD∶Dd=4∶1【答案】D【解析】A、由题意可知让多个果皮有毛的亲本自交 F_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 即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所以该植物果皮的有毛对无毛为显性 A正确B、由题意可知如果亲本只有Dd一种基因型那么 F_1的表现型比例应为3:1 但 F_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毛无毛=7: 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应该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4:(见分析) B正确C、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1: 由此推出D的基因频率为=12× 1+12×12=3344, 1=1/4 C正确D、据上述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有DD、Dd两种且比例为1: 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5:2:1 有毛果皮的比例为DD:Dd=5:2 D错误故选D.7.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实验判断不正确的是()A. 让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得出植株甲是杂合子B. 要判定植株甲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C.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得出植株甲是杂合子D. 让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得出植株甲是杂合子【答案】D【解析】解 A.让全缘叶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植株甲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A正确B.要判定植株甲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如果后代都为全缘叶植株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出现羽裂叶则为杂合子 B正确C.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说明植株甲与另一全缘叶植株均为杂合子 C正确D.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只能说明一个亲本为杂合子另一个亲本为隐性纯合子但谁是杂合子、谁是纯合子无法判断 D错误故选 D8.果蝇的翅型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决定但是也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如表1)现用6只果蝇进行3组杂交实验(如表2)且雄性亲本均在室温20℃条件下饲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表1表2A. 亲代雌性果蝇中⑤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喂B. 亲代果蝇中③基因型一定是AaC. 若第Ⅱ组的子代只有两只果蝇存活则子代果蝇中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为1/2D. 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答案】C【解析】解 A.根据⑤残翅与⑥正常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 因此亲代雌果蝇中⑤一定是在低温(0℃)的条件下饲养的 A正确B.根据③正常翅与④残翅杂交后代在室温条件下子代果蝇出现正常翅:残翅=1:1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测交类型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 因此亲代果蝇中③基因型一定是Aa B正确C.若第Ⅱ组的子代只有两只果蝇存活则由于子代果蝇数目少偶然性大所以出现残翅果蝇的概率无法确定 C错误D.根据分析果蝇翅型的遗传说明了生物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共同调控的 D正确故选 C9.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相同B. 检测花生种子匀浆中是否含有脂肪需要使用显微镜C. 实验中对无关变量的控制要求为各组实验均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D.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答案】B【解析】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所含有的化学成分都是NaOH和 CuSO_4 A正确B、检测花生种子匀浆中是否含有脂肪可直接向待测液中滴加适量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不需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B错误C、无关变量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应当保证各组实验均相同且处于适宜状态才能弄清实验中的因果关系 C正确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装片的制作流程是解离(用酒精和盐酸的混合液处理根尖使组织细胞分散)→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着色)→染色(用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制片 D正确故选B10.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两个桶内都放进10只D小球和10只d小球某同学分别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为Dd组合的可能性是()A. 0B. dfrac18C. dfrac14D. dfrac12【答案】D【解析】解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为Dd的可能性有两种(1)从第一桶内抓取D的概率为\dfrac12 从第二个桶内抓取d的概率为\dfrac12 因此组合为Dd的可能性为\dfrac12\times \dfrac12= \dfrac14(2)从第一桶内抓取d的概率为\dfrac12 从第二个桶内抓取D的概率为\dfrac12 因此组合为Dd的可能性为\dfrac12\times \dfrac12= \dfrac14.所以从两个桶内随机抓取一个小球组合为Dd的可能性为\dfrac14+ \dfrac14= \dfrac12.故选 D.11.青霉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来杀死细菌某研究小组探究了物质M(实验中该物质的浓度不变)和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某种细菌死亡率的影响处理方法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 青霉素对具有细胞壁的各种细胞都具有抑制作用B. 该实验中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青霉素C. 物质M会减弱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形成的抑制作用D. 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物质M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答案】D【解析】解 A.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核细胞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青霉素对真核细胞的细胞壁应该没有抑制作用 A错误B.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青霉素的浓度、是否加入物质M B错误C.由图示可知在一定的青霉素浓度范围内物质M可以减缓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抑制作用而在青霉素浓度较低时不起作用 C错误D.据图分析可知随着青霉素浓度的增加青霉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物质M 对细菌没有抑制作用 D正确故选 D12.小麦幼苗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对照实验应使用含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B. 据实验结果推测无机盐X可能是一种含镁元素的无机盐C. 与正常幼苗相比该幼苗叶绿体内的NADPH的合成速率增加D. 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某些无机盐离子的浓度可能会增加【答案】C【解析】解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无机盐X 实验组缺乏无机盐X 对照组应使用含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 A正确B.将小麦幼苗在缺少无机盐X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叶片发黄的现象根据现象推测无机盐X可能是一种含镁元素的无机盐 B正确C.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光反应速率下降叶绿体内NADPH的合成速率下降 C 错误D.植物吸收无机盐具有选择性当植物吸收水的量大于吸收某种无机盐离子时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该种无机盐离子浓度可能会增加 D正确故选 C13.如表表示控制秃顶这一性状的不同基因型在男女性别中的表现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为不完全显性B. 秃顶性状的遗传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相同C. 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 基因型为Bb的男女表现型不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答案】D【解析】解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属于完全显性 A错误B.由于男性秃顶的基因型是BB和Bb 正常的基因型是bb 所以秃顶性状的遗传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因此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不相同 B错误C.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错误D.由于基因型为Bb的男孩和女孩的性状不完全相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D正确故选 D14.关于性状分离的模拟实验正确的是()A. 从甲乙两个小桶取出小球的次数不做要求B. 若甲桶内小球标记为D 则乙桶内小球标记为dC. 分别从两个小桶内随机抓取小球代表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D. 雌雄配子随机组合形成的组合比例为3: 1【答案】C【解析】解 A、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从甲乙两个小桶取出小球的次数要达到一定数量 A错误B、甲、乙两桶中都要有标有D、d的小球 B错误C 、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用不同彩球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C正确D、雌雄配子随机组合形成的组合比例接近1: 2: 1 D错误.故选 C.15.下列科学事件中没有应用“假说—演绎法”的是()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B. 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C. 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D. 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提出和证实【答案】B【解析】解 ACD.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DNA分子复制方式的提出和证实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ACD正确B.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采用了物质提纯、鉴定与细菌体外培养等技术没有运用“假说—演绎法” B错误故选 B16.孟德尔为了验证他所发现的遗传规律做了以下哪种实验来进行验证()A. 正交实验B. 反交实验C. 自交实验D. 测交实验【答案】D【解析】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进行了测交实验即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以测验子一代个体的基因型17.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 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 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 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 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答案】D【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由于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设红色基因为A、窄叶基因为B 则亲本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为红色窄叶AaBB、AaBb 红色宽叶Aabb 白色窄叶aaBB、aaBb 白色宽叶aabbA.根据分析可判断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A错误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 B错误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 C错误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 所占比例为1/12+1/12=1/6 D正确故选 D18.下列遗传学概念的解释正确的是()A.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 闭花传粉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C. 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D.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和D【答案】A【解析】解 A.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A正确B.闭花传粉是指花在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而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 B错误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错误D.等位基因是指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D错误故选 A19.下列关于遗传因子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②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有转化作用③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④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解①当显性与隐性遗传因子在一起时(杂合子)个体表现出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①正确②显性遗传因子对隐性遗传因子没有转化作用②错误③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显性时(显性纯合子)生物个体只表现显性性状③正确④当一对遗传因子均为隐性时(隐性纯合子)生物个体只表现出隐性性状④错误故选 C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20.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性状统计结果为黄色圆粒376 黄色皱粒124 绿色圆粒373 绿色皱粒13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和yyRrB. \ F_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8C. 用\ F_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_2有四种表现型D. 用\ F_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 F_2中 r基因的频率为1/3 【答案】B, D【解析】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1 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 黄色∶绿色=1∶1 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 杂交后代 F_1中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A.根据分析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Rr和yyRr A正确B. F_1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绿色皱粒(1yyrr)=3∶1∶3∶1 其中纯合子占1/4 杂合子占3/4 B 错误C. F_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 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 杂交后代的表现型最多为4种 C正确D. F_1中圆粒基因型为1/3RR、2/3Rr 皱粒基因型为rr 杂交后代基因型为1/3RR 1/3Rr 1/3rr r基因的频率为1/2 D错误故选 BD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假说一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该生物小组中的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一对开白花与开紫花的个体杂交 F_1自交得F_2 若甲组同学的 F_2有3种花色且紫色∶红色∶白色=9∶3∶4 乙组同学的 F_2只有2种花色且紫色∶白色=3∶1 则 F_2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另有丙组同学选择另一对花色不完全同于甲组的个体杂交也得到与甲组一样的结果则丙组选择的花色组合是________ 以及对应的基因型组合是________21.(2)假说二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若选择开红花与开白花的个体杂交 F_1表现为开紫花 F_1自交得 F_2 则 F_2花色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若假说一正确则 F_2开红花个体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若甲组 F_1植株进行测交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答案】(1)两组选择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不同, 红色和白色, AAbb×aaBB【解析】解(1)已知花色由两种基因控制表现型一样的亲本杂交得到后代比例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组选择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不同分析可得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_ 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 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 将花色不完全同于甲组的个体杂交也得到与甲组一样的结果则丙组选择的花色组合只能是红色和白色以及对应的基因型组合是AAbb×aaBB【答案】(2)红色∶紫色∶白色=1∶2∶1, 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解析】(2)开红花与开白花的个体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全为紫花说明亲本基因型为为AAbb×aaBB 且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F_2花色的表现型为红色∶紫色∶白色=1∶2∶1【答案】(3)1/3, 紫色∶红色∶白色=1∶1∶2【解析】(3)红花的基因型为A_bb 因为酶B不表达可将其视为A_ 故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1∶2 由甲组 F_2的比例可得 F_1的基因型为AaBb 测交可得后代的表现型为紫色∶红色∶白色=1∶1∶222.(1)甲图实验的亲本中母本是________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时间应在________.22.(2)甲图实验中操作②叫________ 此处理后必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套袋隔离其目的是________.22.(3)乙图II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每个细胞中有________个DNA.图III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是①阶段细胞的________.22.(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答案】高茎豌豆, 自花受粉之前【解析】解(1)在豌豆杂交实验中父本矮茎植株是提供花粉的植株母本即高茎植株是接受花粉的植株.【答案】授粉, 防止其它豌豆花粉的干扰【解析】(2)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受粉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其动作要轻、要干净、要彻底去掉雄蕊操作后还要套上纸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答案】次级精母细胞, 8, dfrac14【解析】(3)由以上分析可知图II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每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8条染色单体 8个DNA分子后期由于染色体加倍含有8条染色体 0条染色单体 8个DNA分子.图III为精细胞其细胞核中DNA 含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而①处的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其细胞核中的DNA含量是体细胞的2倍因此图III每个细胞的核DNA含量是①阶段细胞的\dfrac14.【答案】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解析】(4)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根本原因是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只复制一次主要表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23.(1)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23.(2)两只红眼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只有红眼和粉红眼两种类型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利用子代中的果蝇为材料探究其中某只红眼雄果蝇是否纯合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为纯合子23.(3)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 AaX^BX^b、 AaX^bY的果蝇杂交子代果蝇的眼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若受某种因素影响含基因b的精子不能成活则子代果蝇的眼色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解析】解由题意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A(a)、B(b)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B、b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基因A、B同时存在时果蝇表现为红眼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A_-X^BY、 A_-X^BX^B、 A_-X^BX^b B存在而A不存在时为粉红眼粉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aaX^BX^B、 aaX^BX^b、 aaX^BY 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A_-X^bX^b、aaX^bX^b、 A_-X^bY、 aaX^bY(1)由分析可知白眼果蝇的基因型是 A_-X^bX^b、 aaX^bX^b、 A_-X^bY、 aaX^bY 共有6种。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与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1f9bf8580216fc710afd64.png)
、选择题第 1 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A .杂交 C .检查染色体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 色( )A .一定是白色的C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A . F i x 隐性类型T 检测 F i 的基因型B .测交 D .观察性状3 只小羊是白色。
若它们再生第4 只小羊,其毛B .一定是黑色的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B •通过测定F i 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 .测F i 的基因型是根据 F i X 隐性类型T 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 .测交时,与F i 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4.隐性性状是指()A •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 C .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D •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5.某种基因型为 Aa 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A .雌配子:雄配子 =i : i C . A 雌配子:a 雄配子=i : i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B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 i 产生的两类配子C .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 F i 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 .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 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狗的长毛与卷毛B .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C .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 .兔的长毛与短毛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其原因是 () A .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 .避免小球的丢失B .杂种F i 中未显现的性状 B .雌配子:雄配子 = i : 3 D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F i 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15. 某男子患先天聋哑,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先天聋哑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几率是(C .避免小球损坏D .小球可再次使用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10. 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A .全部是患者B .全部是正常C .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 11. 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精编】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测试题(含答案)
![【精编】人教版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031459ad51f01dc281f1e3.png)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单选题1.为了加深对分离定律的理解,某同学在2个小桶内各装入20个等大的方形积木(红色、蓝色各10个,分别代表“配子”D 、d)。
分别从两桶内随机抓取1个积木并记录,直至抓完桶内积木。
结果,DD∶Dd∶dd=10∶5∶5,该同学感到失望。
你应该给他的建议和理由是()①把方形积木改换为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以便充分混合,避免人为误差②将某桶内的2种配子各减少到1个;因为卵细胞的数量比精子少得多③改变桶内配子的比例,继续重复抓取;保证基因的随机分配和足够大的样本数④每次抓取后,应将抓取的配子放回原桶;保证每种配子被抓取的概率相等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的花称为两性花。
开两性花的植物在进行杂交时需要进行人工去雄。
下列关于去雄及与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待花完全成熟后进行去雄B.对作为母本的植株需要进行去雄C.去雄后需要及时套袋,以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去雄一定要做到彻底,不能遗留雄蕊3.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理由,及对豌豆进行异花传粉前的处理分别是( )①豌豆是闭花受粉植物②豌豆在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用豌豆作实验材料有直接经济价值④豌豆各品种间具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且容易区分的性状⑤开花时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⑥花蕾期母本去雄,然后套袋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⑤⑥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4.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遗传因子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5.将具有一对遗传因子的杂合子,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子比例为()A.B.C.D.6.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
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总结(重点)超详细(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总结(重点)超详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d774e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d.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科学家已经将控制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定位于豌豆的染色体上,结果如下表所示。
若要验证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最适宜选取的性状组合是A.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B.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C.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D.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答案:D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及实质:1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 .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A、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指的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控制花的颜色和子叶的颜色的基因都在1号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B、控制豆荚的形状和植株的高度的基因都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C、控制花的位置和豆荚的形状的基因都在4号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控制豆荚的颜色和种子的形状的基因分别位于5号和7号染色体上,因此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D。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3∶1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D.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答案:C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若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则子一代为杂合子,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A正确;若子一代雌雄性都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3:1,B正确;若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2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则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不为3:1,C错误;若统计时,子二代3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则表现型比例为3:1,D正确。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d4107869eae009591bec1d.png)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5分,共100分)1.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再自交产生F2,将F2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
问F3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 3∶1B. 5∶1C. 8∶1D. 9∶12.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且这三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 6~14厘米B. 6~16厘米C. 8~14厘米D. 8~16厘米3.纯种甜玉米与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的子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子粒,这说明( )A.“甜”是显性B.“非甜”是显性C.子粒混杂D.与传粉有关4.通过饲养灰鼠和白鼠(遗传因子未知)的实验,得到结果如下表,如果亲本一栏中杂交组合Ⅳ中的灰色雌鼠和杂交组合Ⅱ中的灰色雄鼠交配,子代表现为()A.都是灰色B.都是白色C. 3/4是灰色D. 1/4是灰色5.下列哪项不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DdFf的个体产生的配子()A. AbDFB. abdfC. aBdFD. abdF6.下图表示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模拟实验过程,对该实验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桶内两种颜色小球大小轻重须一致B.甲、乙两桶内小球总数不一定要相等,但每个小桶内两种颜色的小球数目一定要相等C.抓取完一次记录好组合情况后,应将两桶内剩余小球摇匀后继续实验D.该实验须重复多次7.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该图找出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 RrMm、RrmmB. RrMm、RRmmC. RRMm、RrmmD. RRMM、RRmm8.对纯合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实验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F1能产生4种比例相同的雌配子和雄配子B. 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与分离定律相符C. F2出现4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D. F2出现4种性状表现类型的个体,且比例为9∶3∶3∶19.下列关于遗传因子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B.具有显性遗传因子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C.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单存在的D.具有隐性遗传因子的个体都表现为隐性性状10.已知玉米某两对等位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阶段检测卷(一)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阶段检测卷(一)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001e9d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0e.png)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阶段检测卷(一)(时间:7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孟德尔实验、方法及分离定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关键有选材恰当、运用统计学方法等B.孟德尔分离定律适用范围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C.孟德尔“假说—演绎法”的核心假说内容是“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D.测交实验中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 C解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关键有选材恰当、研究方法由简到难、运用统计学方法、科学设计实验程序等,A正确;孟德尔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B正确;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中有提出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而并未提出基因和染色体,而且此条假说也不是假说的核心内容,C错误;测交实验中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个体水平上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D正确。
2.完成下列各项任务,依次采用的最合适的方法是()①检验子一代的基因型②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③区分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或隐性A.杂交、自交、测交B.测交、自交、杂交C.测交、测交、杂交D.测交、杂交、杂交答案 B解析①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的基因型,关键原因是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②提高品种纯度是通过连续自交完成的;③区分一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和隐性要由两个亲本杂交,观察子一代的表型来检验,B正确。
3.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涉及的概念及实例,对应正确的是()A.相对性状——豌豆花的红色和腋生B.去雄——去除父本黄色圆粒豌豆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C.性状分离——F1高茎豌豆自交,F2中同时出现高茎和矮茎豌豆D.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答案 C解析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对性状,豌豆花的红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花的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A错误;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去雄是指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B错误;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C正确;就一对相对性状来说,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作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作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是纯合子,D错误。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带答案专项训练题
![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带答案专项训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f1bc4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34.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带答案专项训练题单选题1、某生物基因型为A1A2,A1和A2的表达产物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N1N1.N1N2.N2N2三种蛋白。
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由A1和A2表达产物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A.1/3B.1/4C.1/8D.1/9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A1与A2基因表达产物结合成二聚体蛋白的种类。
当N1.N2的数量关系不同时,组成的二聚体蛋白的比例不同。
基因A1.A2的表达产物N1.N2可随机结合,组成三种类型的二聚体蛋白N1N1.N1N2.N2N2,若该生物体内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A1的2倍,则N1占1/3,N2占2/3,由于N1和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因此N1N1占1/3×1/3=1/9。
故选D。
小提示:解答本题需要考生明确关键字眼“N1和N2可随机组合”,根据题意可知A1与A2的数量关系,进而求出各二聚体蛋白所占的比例。
2、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B.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都是相对性状C.两个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D.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答案:A分析:1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 .测交是指杂种子一代个体与隐性类型之间的交配,主要用于测定F1的基因型,也可以用来判断另一个个体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
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可以是纯合子(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自交、杂合子自交。
A、自交是指植物中自花受粉和同株异花受粉,玉米雄花的花粉落在同一植株雌花的柱头上属于自交,A正确;B、兔的白毛和黑毛属于相对性状,但狗的长毛和卷毛不符合“同一性状”一词,不属于相对性状,B错误;C、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才是显性性状,C错误;D、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础知识题库(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础知识题库(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05c25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8.png)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厘米B.6~16厘米C.8~14厘米D.8~16厘米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所以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问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求出子一代显性基因的个数范围即可。
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长度最短为6+2=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为6+4×2=14厘米,故选C。
2、已知一批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2,分别间行种植,则在自然状态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A.9:1 .9:1B.8:1 .6:1C.9:1 .8:1D.5:1 .8:1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豌豆和玉米种子中,纯合子AA占1/3,杂合子Aa占2/3;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玉米间行种植,自然状态下可以发生自由交配。
豌豆种子中,纯合子AA占1/3,杂合子Aa占2/3,自交后代出现aa的概率为2/3×1/4=1/6,隐性性状为1/6,则显性性状为5/6,显性∶隐性=5∶1;玉米种子中,纯合子AA占1/3,杂合子Aa占2/3,玉米自由交配,利用配子法,产生的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都是A∶a=1/3+2/3×1/2∶2/3×1/2=2∶1,后代显性性状为AA+Aa=2/3×2/3+2×1/3×2/3=8/9,隐性性状为aa=1/3×1/3=1/9,显性∶隐性=8∶1,ABC错误,D正确。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b5c5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a.png)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阶段测试一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1.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内容不包括哪个?A。
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B。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
C。
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
进入配子中的遗传因子一定能形成受精卵并遗传给后代。
2.以下哪组杂交实验能判断性状间的显、隐性关系?①高茎×高茎→高茎②高茎×矮茎→高茎③高茎×矮茎→高茎+矮茎④高茎×高茎→高茎+矮茎⑤矮茎×矮茎→矮茎A。
1B。
2C。
3D。
43.下列杂交实验中,发生了性状分离的是哪个?A。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
B。
豌豆的黄色皱粒与绿色圆粒杂交,后代均为黄色圆粒。
C。
短毛兔与长毛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D。
红眼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后代中既有红眼果蝇,又有白眼果蝇。
4.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XXX假说的内容?A。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什么?A。
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
B。
雌配子∶雄配子=1∶3.C。
A雌配子∶a雄配子=1∶1.D。
雌配子∶雄配子=1∶1.6.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哪个?A。
F1显隐性之比为1∶1.B。
F2显隐性之比为3∶1.C。
F2的基因型之比为1∶2∶1.D。
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7.以下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③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兔是否为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③不断提高水稻抗病品种的纯合度A。
杂交、自交、测交。
B。
杂交、杂交、杂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选择题1.鉴别一株黄色子叶的豌豆是否为纯合子,常用的方法是()A.杂交B.测交C.检查染色体D.观察性状2.两只杂合子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3只小羊是白色。
若它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A.一定是白色的B.一定是黑色的C.是白色的可能性大D.是黑色的可能性大3.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4.隐性性状是指()A.测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B.杂种F1中未显现的性状C.自交后代中未显现的性状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5.某种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A.雌配子︰雄配子= 1︰1 B.雌配子︰雄配子= 1︰3C.A雌配子︰a雄配子= 1︰1 D.雄配子很多,雌配子很少6.下列关于性状分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就是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B.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产生的两类配子C.性状分离就是指杂合的F1的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表现D.性状分离就是指同一生物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类型7.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与卷毛B.蚕豆的高茎与豌豆的矮茎C.玉米叶鞘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兔的长毛与短毛8.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每次抓后统计过的小球要重新放回桶内,其原因是() A.表示两种配子的数目要相等B.避免小球的丢失C .避免小球损坏D .小球可再次使用9.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其原因是( )A .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B .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C .原核生物没有膜性细胞器D .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主要进行无性生殖10.人类多指是一种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若夫妇俩一方是患者,另一方正常,则子女出现的情况是( )A .全部是患者B .全部是正常C .一半是患者,一半是正常D .子女的情况要根据患者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来决定11.周期性偏头痛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引起的遗传病,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表现型正常的概率应该是( )A .41B .43C .83 D .100 % 12.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你认为这能说明( )A .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B .黑色为隐性性状C .枣红色是隐性性状D .什么也不能说明1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某同学接连抓取三次小球的组合都是Dd ,则他第4次抓取是Dd 的概率是( )A .41B .21 C .0 D .l 14.水稻的有芒和无芒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断性状显隐关系的是( )①有芒×有芒→有芒②有芒×有芒→有芒215 + 无芒70 ③有芒×无芒→有芒 ④有芒×无芒→有芒101 + 无芒97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15.某男子患先天聋哑,他的父母和妹妹均无此病,如果他妹妹与先天聋哑患者结婚,出生病孩的几率是( )A .21B .32C .31D .41 二、非选择题1. 下图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示意图,请据图分析。
(1)写出有关操作步骤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豌豆红花(R )对白花(r )为显性,把标号④杂种种子作为亲本种下,F 1的基因型为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表现型为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
(3)孟德尔通过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出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2.将纯种非甜(A )玉米种子和纯种甜(a )玉米种子间行种植(玉米为异花受粉植物),收获时发现甜玉米的果穗上有非甜玉米子粒,而非甜玉米穗上没有甜玉米子粒。
(1)在玉米中,甜味对非甜味是_______性。
(2)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中胚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从生物学上讲,玉米子粒的表皮是果皮和种皮的联合结构,则甜玉米果穗上子粒表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纯合非甜玉米果穗上子粒表皮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4)甜玉米果穗上甜玉米子粒和非甜玉米子粒中胚乳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 控制显性性状,d 控制隐性性状。
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做出这一判断是根据哪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 中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_,F 1中红果的基因型是________,F 2中红果中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
(3)P 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 1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需要得到纯种的红果番茄,你将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2自交得F3,F3中稳定遗传的红果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一种严重的精神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引起的。
如果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这个儿子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他们双亲中都有一个半乳糖血症患者,这种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预期他们生育患病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解析: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因此不能从观察性状得知,排除D ;携带遗传信息的是碱基对序列,利用光学显微镜检查染色体不能判断染色体,排除C ;而测交实验中观察到隐性纯合子(绿色子叶)的可能性最大。
2. C解析:双亲所产生的配子中,带有黑色隐性基因的概率各是21,因此出现黑羊的概率为412121=⨯,出现白羊的概率为43。
产下的各只小羊是黑是白完全是独立的,第4只小羊是何种颜色不因前3只羊的颜色而改变,因此它是白色的可能性较大。
3. D解析:孟德尔实验中,测交专指F 1与隐性纯合子的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所产生的配子必定带有一个隐性基因,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完全由F 1所产生的配子决定,从而可以通过后代反推F 1的基因型。
而基因分离定律预测测交子代的两种性状比为1︰1,通过测交可验证这种解释的科学性。
4. B解析:自交和测交的后代都可能表现不同的性状,而纯合子的后代永远只显现某一种现状,既可能是显性也可能是隐性;只有杂种F 1为Aa 基因型,只表现显性性状。
5. D解析:高等植物产生大量花粉(雄配子)和少量卵细胞(雌配子)。
6. C解析:杂合的F 1只表现显性性状,但F 1自交的后代可以具有不同的基因型,表现出不同性状,这种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7. D解析:相对性状是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B、C都不是同一种性状。
8. A解析:必须把小球放回桶内,保证桶内两种小球个数相等,才能让两种球被取出的概率相等。
9. D解析: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这种现象只在有性生殖的减数分裂中发生。
10. D1的概率解析:如果患者是纯合子,那么子女全部患病;如果是杂合子,每个子女都有2患病。
11. B解析:正常的双亲生了患病的后代,证明偏头痛基因是隐性基因,且双亲都是杂合子。
3。
故再生一个孩子的正常概率是412. C解析:假如枣红色是显性性状,那么纯种枣红马产生的后代中必然含有至少一个枣红色基因,从而表现枣红色性状,而实际上只有接近半数的子代马是枣红色,证明枣红色只能是隐性性状。
13. B解析:抓取的小球依照抓取顺序有DD、Dd、dD、dd四种情况,因此Dd组合出现的1,各次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概率是214. C解析:①无论显性还是隐性纯合子杂交后都能稳定遗传。
②亲本全部是有芒水稻,子代却产生了性状分离,证明亲本是杂合子,后代数量比为有芒︰无芒= 3︰1,说明有芒为显性。
③有芒与无芒的亲本杂交,子代必然带有无芒基因,但全部表现有芒,证明无芒是隐性性状。
④有芒的杂合子与无芒的隐性纯合子,或有芒的隐性纯合子与无芒的杂合子杂交(测交),后代的性状及数量比都接近1︰1。
15. C解析:某男子患先天聋哑,而他父母正常,说明先天聋哑是隐性性状,且父母都是杂合子。
他妹妹基因型有AA 和Aa 两种可能,且概率比为1︰2,因此她是Aa 型的概率为32。
与她结婚的患者是隐性纯合子,如果她是Aa 型杂合子,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1,因此她的子女患病的概率是312132=⨯。
二、非选择题1.(1)①去雄 ②受粉 ③套上纸袋解析:去雄是为了防止自花传粉,受粉是让指定父本提供雄配子,套纸袋为了防止其他花的花粉受精。
(2)RR 、Rr 和rr 1︰2︰1 红花和白花 3︰1(3)基因的分离2.(1)隐解析:甜玉米上的子粒必由带有甜(a )基因的雌配子和某一雄配子结合产生,却出现了非甜的子粒,证明甜对非甜是隐性。
(2)aa Aa AA Aa解析:间行种植时,花粉四处扩散,因此雄配子的基因既有可能是A 也有可能是a ,而雌配子(卵细胞)保留在母体上。
(3)aa AA解析:果皮种皮分别由母体的子房壁和珠被发育而来,带有母体的基因型。
(4)aaa Aaa解析:胚乳由受精极核发育而来,受精极核带有一组父本染色体和两组母本染色体。
3. (1)红果 红果自交出现性状分离(2)Dd Dd DD ︰Dd = 1︰2解析:P 中红果与黄果杂交产生后代中有红果与黄果两种性状,说明P 中红果是杂合子Dd ;F 1中红果由配子D 与d 结合而成;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中DD ︰Dd = 1︰2。
(3)测交解析:杂合 P 红果与隐性纯合子 P 黄果杂交。
(4)黄果 dd 黄果为隐性性状,只产生一种配子(5)红果连续多次自交解析:红果有DD 与Dd 两种可能基因型,DD 自交后仍为DD ;Dd 自交后能产生DD 、Dd 、dd 三种基因型,其中dd 表现黄果性状被淘汰,因此连续自交后纯合子DD 比例升高。
(6)163 解析:F 2中红果所占比例为834321=⨯,红果中31稳定遗传,32 的Dd 基因型红果的子代中DD 占41,故F 3中纯合子红果占 16341323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