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诗歌中的“茶”

合集下载

与茶有关的古诗

与茶有关的古诗

与茶有关的古诗与茶有关的古诗自古以来,茶文化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文学、绘画、音乐还是日常生活中,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许多古人也因为对茶的热爱,留下了不少与茶有关的诗篇。

以下是一些精选的与茶有关的古诗:1.《茶诗》 - 杨万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提到茶,但在描述春天的景象时,作者提到了“绿杨阴里”,也就是茶树的生长环境。

另外,茶文化与风景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首诗把茶与美景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

2.《大观茶山谣》 - 陆羽大观道士义,力求语心许。

春分自外来,静美廊庙促。

莲花火不吐,佳竹虫空曲。

湖色丹青里,溶溶一汤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茶山景象,通过对茶山、莲花、竹子、湖水等元素的描写,将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3.《茶花》 - 宋祁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枫叶夜,舞人只爱醉中乡。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托起。

它将茶花的美丽与诗人借宿茅屋的遭遇结合起来,表现出淡泊明志的精神。

茶花在这首诗中成为了清雅高洁的象征。

4.《太真外传·茶》 - 笛卡尔淡淡香生南国夏,披绿华茵茶煮佳沫。

忽逢酒友回东岳,一斟金句笑千古。

这首诗出自元代作家郑光祖所著的《太真外传》。

它将茶的煮制过程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表达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

5.《饮中八仙歌》 - 唐代李白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咏乐未吞声,忽然听琴后。

应是白髮三千丈,试问闲愁都几许?茫茫江汉寸心摸,不觉得松龙骤雨泻。

清商一曲今何在?樽前无去路,萧萧班马鸣。

雄鸡天已红,眼看尘世扰。

赤霄直接赴仙桂,幸逢此度驻颜有。

这首诗通过描述喜欢独自在茶园的茶仙独坐于环境清幽的茶山茶园中品茶听琴的情景,展现了茶与音乐的和谐统一。

与茶有关的古诗,将茶的美好与文学艺术相融合,成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四句

十首最出名的茶诗四句

1、《山泉煎茶有怀》
白居易〔唐代〕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2、《桑茶坑道中》
杨万里〔宋代〕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3、《与赵莒茶宴》
钱起〔唐代〕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

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4、《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陆游〔宋代〕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5、《尝茶》
沈括〔宋代〕
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

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6、《尝茶》
刘禹锡〔唐代〕
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7、《湖州贡焙新茶》
张文规〔唐代〕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8、《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
陆游〔宋代〕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9、《公益尝茶》
黄庭坚〔宋代〕
子云窗下草玄经,寒雀争喧户昼扃。

好事应无携酒榼,相过聊欲煮茶缾。

10、《湖州贡焙新茶》
张文规〔唐代〕
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

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

桑茶坑道中杨万里古诗解释

桑茶坑道中杨万里古诗解释

桑茶坑道中杨万里古诗解释杨万里是明朝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深情和哲理,让人颇为折服。

其中,他的《桑茶坑道中》这首诗被广为传颂,堪称经典。

这首诗表现了杨万里在茶园里游览时的一段真实情景,他的笔触轻盈细腻,意境深远。

整首诗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他以极简的语言,勾勒出了桑茶坑道中那幽静寂寥的景象。

诗的开头两句"桑茶茶桑坑底林,林前新雨叶成阴"描绘了茶园中的景色。

杨万里首先注意到茶树之间的桑树,它们在坑道底部形成了一片茂密的林荫。

接着,他描述了新落的雨水使得叶子变得阴暗,给人一种清新凉爽的感觉。

紧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坑道中看到的情景:"草色文纤合度茶,坑边人度春生话"。

他看到了草地上的野花散发出文雅的气息,与茶叶相得益彰。

坑边有人走过,也带着春天的气息,或许他们在谈论着茶园的生活和种植技巧。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运用短暂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他观察到的茶树的特点:"树腰肥过金丝筛,柯古任人醉颜开"。

他发现茶树的树腰非常粗壮,与金丝筛相比更为粗大。

茶树的树皮上有着复杂的肌理,仿佛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在春天,茶芽像是开放着呢喃的嘴巴,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最后两句诗道出了杨万里的情感体验:"帘边双蝉连晚凉,茶掩东篱一夜蛮"。

帘边传来蝉鸣声,也随着晚凉而不再继续。

他发现有人将茶树的叶子轻轻遮掩住,犹如一夜之间突然变得有些野性。

整首诗以其简洁而深沉的笔触,以及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让读者仿佛亲临茶园,感受到其中的宁静和美好。

杨万里通过这首诗将自然景物与人类的情感紧密结合,展示出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使这首诗成为不可忽视的精彩之作。

杨万里茶诗的文化探析_彭庭松

杨万里茶诗的文化探析_彭庭松

农业考古2015·52015年第5期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水人,南宋中兴诗坛的重要诗人。

在杨万里众多诗歌中,闪现着茶的身影,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信息。

对诚斋茶诗进行较为系统的解读,对研究杨万里本人以及宋代茶文化无疑是有意义的。

遗憾的是,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显得零碎和稀少。

基于此,拙文不揣浅陋,拟就此问题进行梳理和探讨,聊作抛砖之用。

一杨万里一生与茶结缘,茶天然成为他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曾经担任过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职务,具体负责广东茶盐事务,对促进广东茶叶发展作出了贡献。

杨万里一生嗜茶如命,称之为茶痴一点也不为过。

“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穿折脚鼎(《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1](P26293),正是典型的夫子自道。

诗人一生与茶相伴,茶在他的生活中可谓是须臾不离。

在他每天的生活中,念念不忘的是茶。

“玉照堂中瀹早茶,下临溪水织纹纱(《走笔和张功父玉照堂十绝句》其九)”[1](P26356),和平民人家一样,“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杨万里早上起来也是忙着张罗煮茶;“有酒相勾引,无茶作寇戎(《舟中午睡》)”[1](P26397),只是到了午睡时间,杨万里才以顽强的意志养成了不喝茶的习惯;“连宵眠不著,犹自爱新茶(《秋圃》)”[1](P26378)。

晚上是杨万里喝茶的集中时段,但苦于喝得太多,过于兴奋,无法入眠;“何曾梦到龙游窠,何曾梦吃龙芽茶(《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1](P26293),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但在梦中惦记的也还是吃茶。

杨万里喜欢那悠悠茶香,《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其七云:“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1](P26106);他欣赏茶的“清”与“明”的特性,并以之来推许人的气质,故《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云:“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1](P26293);他陶醉于松林中静听煎茶声,《初三日游翟园》云:“茂松轩里清更清,松风一鼎煎茶声”[1](P26228)。

杨万里的茶故事

杨万里的茶故事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

吉州吉水(江西)人。

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杨万里的诗文创做,年逾50时突然顿悟,由师法前人到师法自然,创造了他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显的语言表达。

在诗人众多的诗歌里,我们看到品茗咏香的诗句,贯穿其一生,成为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杨万里一生嗜茶如命,我们在一首《谢木舐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诗中可以略见一二。

,,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阱折脚鼎。

”诗人煮茶时使用了折脚鼎,鼎这件器物因长期煮茗而有所损坏,可见诗人爱茶由来已久。

”何曾梦到龙游窠,何曾梦吃龙芽茶。

”这一句道明了诗人品尝佳茗的殷切心情,连梦中都萦绕心头,可见爱茶之深。

“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因病未愈,罢了,罢了,感叹只能少喝点了。

说起生病少茶,倒是这一首诗更能体现诚斋先生爱茶《武陵春•长铁归乎逾十暑》“长铁归乎逾十暑,不著篇雕冠。

道是今年胜去年。

特地减清欢。

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

儿信问平安」其中“频啜得中寒”“瘦骨如柴痛又酸。

”很明显诗人是在说饮茶过量已经身有寒毒,那是因贪杯龙团所致,龙团是宋朝时期的贡茶,为皇上御用或赏赐大臣,龙团茶为蒸清绿茶,性寒。

因爱茶之味美,诚斋先生频频饮用,欲罢不能。

有点像我们现代人所说“拼死吃河豚”的意味。

所以以“嗜茶如命”形容诗人再贴切不过了。

嗜茶如命绝非单纯的口腹之贪,诗人追求还有茶味之外的味道。

杨万里将饮茶作为他的读书之法,在《诚斋集•习斋论语讲义序》中说:读书必知味外之味。

不知味外之味,而日我读书者,否也。

《国风》诗日:'方便谓荼苦,其甘如养,,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

〃古时''荼〃即为茶。

杨万里认为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读书后的获益却如同茶的回味一样甘甜,这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理。

中国茶道经典诗句

中国茶道经典诗句

中国茶道经典诗句中国茶道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智慧。

茶道中的经典诗句,既是对茶文化的歌颂与赞美,也是对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思考与感悟。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中国茶道诗句,让我们一起品味其中的雅韵和内涵。

1. 《茶经》 - 陆羽茶之味,出于小苏州。

冲热茶,宜用温瓷壶。

茶须舂,剪其糁。

茶罗匏,槽匡甑。

2. 《剑门送茶》 - 王之涣茶圣起,剑门程。

千里送茶,路风轻。

加草帷,雪山明。

张广生,云水情。

3. 《寒夜雨中送郑司推及程敬德》 - 杨万里茶香微,杯盏寒。

斗茶者争雄,江潮帉帉,先采将军英雄。

4. 《碧梧寺》 - 文天祥带岚残雨护云台,落花时节胜草莓。

碧梧寒食登高客,绿波烟泛小船回。

5. 《赠别诗》 - 秋瑾茶叶蓝白添寒碧,一杯水向舒润辞。

紫芽金黄心具在,热铁烧成最客迟。

苏水沐兰泉温溽,煎将九转光晔晔。

麻姑状暖晨昏发,夜泛烟波云外碧。

6. 《红楼梦》 - 曹雪芹半云封子神仙姿,一叶嫩芽绿玉枝。

日挂轻帆走矶渚,坐饮孤山茗雪时。

7. 《满江红·中秋执行腊月三》 - 水调歌头·孙权冷云鄂渚渔舟冷,寒潮华山梨苦寒。

九月中秋寄雪霜,从此万里江山愁。

8. 《茶》 - 杨洪基秋阳照熟谷,一缸十岁酒。

云雨来时,飘过了我身躯。

昨日情长,今日是酒馆如故。

这些诗句不仅仅是对茶道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通过茶的香气、色彩和品饮的方式,诗人们将茶与自然、人情融为一体,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情感的思索和赞美。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经典诗句凝聚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并将之融入茶道的修行与品饮中。

茶道之美,不仅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更来源于诗人对茶道的感悟和赞美。

中国茶道经典诗句的美妙之处,正是因为其充满哲理与情感,通过诗词的形式将抽象的情感与具体的茶文化相结合,给人以启迪。

茶道诗句的优雅和深刻,让我们感受到了“品茶”的意义和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道诗句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它们既是文字的艺术表达,又是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更是中国茶道文化的珍贵遗产。

茶诗句最出名诗句

茶诗句最出名诗句

茶诗句最出名诗句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具有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茶也成为了诗人们吟咏的对象,许多脍炙人口的茶诗名句也因此流传至今。

下面是一些著名的茶诗句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高山流水觅茶踪,茶瓯充爽世间钟。

——陆游《茶经七首·其一》这是陆游的茶诗《茶经七首之一》,作者以高山流水为背景,描绘了觅茶之旅的情景,表达了对茶的喜爱之情。

2. 茶歇风琴,雨停时间,满旗空际星丝。

——黄遵宪《茶非力舟而浩荡》这是黄遵宪的茶诗《茶非力舟而浩荡》中的一句诗句,作者运用生动的修辞手法,把品茗的场景与风琴、星丝等描绘得生动形象。

3. 怜君行茶青玉案,与君端茗丹砂壶。

——杨万里《山居秋暝》这是杨万里的茶诗《山居秋暝》中的一句诗句,通过描写茶具的情景,表达了与好友共品茶的愉悦之情。

4. 茶朝梵字过乱云,石迳松径懒送君。

——纳兰性德《观公子沂平壑众峰富贵翁恶盖寸心荧》这是纳兰性德的茶诗《观公子沂平壑众峰富贵翁恶盖寸心荧》中的一句诗句,通过茶朝梵字的描绘,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5. 茶是朱颜粉志合,烹茗于乡土,烟光便素馨。

——丁雪峰《繁花与茶》这是丁雪峰的茶诗《繁花与茶》中的一句诗句,以茶为媒介,表达了茶与人情、锦绣的关联。

6. 于归味作沙苑,茶容对月飘香花。

——曹雪芹《独对西风,江南暮》这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一句茶诗,在描述茶的醇香的同时,也借茶喻人情的美好。

7. 苦楝蒙茶心,流霞赠花情。

馨过砌红菡,囊残秀秋筠。

——张有道《玉壶春韵》这是张有道的茶诗《玉壶春韵》中的一句诗句,通过苦楝蒙茶心的形象描绘,表达了对茶的深情厚意。

以上是一些著名的茶诗句及相关参考内容。

茶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鲜明的意象,把品茶的场景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们对于茶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茶诗作为文化的遗产,也延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和审美观念,使茶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杨万里诗中的茶事

杨万里诗中的茶事

名人食趣·MING REN SHI QU51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世称“诚斋先生”。

杨万里嗜茶,在其4200多首诗作中,有茶诗70余首。

杨万里的出生地吉州,在《茶经·八之出》中有记载:“江南,生鄂州、袁州、吉州。

”按陆羽《茶经》所言,吉州盛产茶叶,所以杨万里一出生便与茶结缘。

杨万里对江西的双井茶情有独钟。

双井茶在宋代备受欢迎,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欧阳修和黄庭坚多次写诗赞美双井茶。

杨万里在《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写道:“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兔毫霜。

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在煎家乡双井茶时,杨万里联想到同乡黄庭坚咏双井茶的诗句,又联想到王勃《滕王阁序》中描写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色,不禁想念起家乡来,感觉家乡的双井茶与日铸、建溪名茶一样,都是好茶,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阁亲自煎饮双井茶。

杨万里还在《晚兴》中赞美双井茶芽甘甜爽口、风味独特:“双井茶芽醒骨甜,蓬莱香烬倦人添。

蜘蛛政苦空庭阔,风为将丝度别檐。

”他还写有《南海陶令送水沉,报以双井茶二首》来赞美双井茶。

杨万里酷爱分茶,这在他的诗中多有描述。

最著名的是《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诗中描述的是南宋隆兴年间,杨万里兴致勃勃地去澹庵先生家赴宴,席间,杨万里观看显上人分茶的情景:细腻的茶粉与水搅拌,在兔毫盏面上变幻出各种奇特的画面,有杨万里诗中的茶事文 / 刘玉凤 曾海华如变幻莫测的山水天空,或似劲疾洒脱的草书。

这位显上人分茶,不但能使茶汤变幻出种种奇异的物象,还可使茶汤显现气势磅礴的文字,令人惊叹。

茶文化诗词对联

茶文化诗词对联

1.元代诗人刘秉忠——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尝云芝茶》)2.杨万里的咏茶诗曰犀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3.西晋左思的《娇女》“心为茶荈剧。

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

4.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5.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6.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7.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8.回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

他们是: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

诗曰: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宋词精选有关茶的

宋词精选有关茶的

宋词精选有关茶的1.《品茗》- 苏轼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底幽,人在画图间。

翠嶂朝朝多,竹影晚来还。

野老与人稀,相逢竟何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船。

听儿啼隔篱,怀旧欲人闻。

天涯共此时,情人共长云。

2.《夜泊牛渚怀茶》- 陆游牛山群白低潮凸,牛窝官嶂手抬趋。

小亭轻模隔水阑,夜泊头深暗湖渚。

同来晚月同去晓,马伏石临寒短窄。

孤灯不少思徽华,寒窗冷看秋霜物。

3.《茶山道中》-杨万里驱车上山路,茶桧万年青。

苍翠供人挹,清香逐人生。

斜斜抛下一泷湾,短筇筑点泉。

野客心求得,城人尽来寻。

四方云颺新暑,八极雪催春饕。

云物猎若沙,铺成淘光布。

石龙混怪文采壮,森松重叠木丛长。

漳负山连海,衽帷岱众邃洋。

山禽藻骇句,清泉焕以膏。

谁与五斗珠,又荡不轻担。

4.《太湖行》- 郑板桥林间山笑眼里泉,茶寮香红渺渺然。

岸带轻舟十万峦,带航绕行儿不闲。

坐焉攀折百突遒,葛藤丛脱江山腰。

争似禹门凭岳麓,千株竹笋一身豪。

5.《次山中事》- 李之仪不饮浊流,不食脂腥,茗风松、夜葛轻。

何妨有志在凡尘,生抱茶枝。

持匣闭全帏,满瓯红一斝,天高有云歌,绿萝青篱。

梅槐何事山边立,握友高谈冰雪供。

人生事时新且好,但将宠辱意温授,非特真伪。

挨砖澄野路,捻幽空群英凸。

更得古矣、梁州黍,堪摇酒熟。

兰蕙之清情,偏绕苔阳去。

小谷西风劲景容,水声犹若忠臣许。

待情体脉口,定礼即杯头。

既悲且叹,杳霭相思濯、石下清溪。

云履交柯,晴雪愎吹、浅矶悲贞妇,君看青楹。

明年花犹在,犹在而不如。

孰云破,写尽青山如旧。

此时应是霓裳中,临眺草堂,炎凉中单桧。

独选此际里,为君翩翩复往。

敲断山榾枝,废塞宛平肺,何妨过眼烟虹上,照秋浸。

日暖山茶新犹露,碧琉璃、连往也随去。

携手捧菊桠杜之如男,相逐好音簧浮。

筹管山垄,松间烟史流。

昔日忝师同,才高气满如新,谁人桐畔鹤汀,乘桡来青楼。

最美十首茶诗

最美十首茶诗

最美十首茶诗茶是中国的国饮,也是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茶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茶叶也被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意象和诗意。

下面是最美的十首茶诗,这些诗句描绘了茶的优雅和文化内涵。

1.《品茶》- 陆游品茶独自幽闲,闻香醉极春寒。

一片轻烟缭绕处,万般柔情萦心间。

这首诗表达了品茶者独自享受茶香的宁静和愉悦,茶香在寒冷的春天里充满了温暖与柔情。

2.《夜泊牛渚怀茶》- 陆游细雨蒙蒙湿透巾,荷叶罗裙湿不见。

东篱抱茗待晚凉,檐滴初霁夜闲眠。

这首诗以夜晚泊船时抱茶等待凉爽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茶在夏夜中的清凉和宁静。

3.《太湖船上》- 杨万里轻舟静泛太湖中,暖晴微风满舱空。

绿叶洗开红尘梦,一壶清茶带幽香。

这首诗将船上的宁静与太湖的美景结合在一起,茶叶的香气更是为这幅画面增添了浓郁的诗意。

4.《西湖六月》- 茅盾西泠一片春风里,小舟湖水上。

青山绿水清风,一壶茶暖心头。

这首诗以西湖的美景为背景,将茶的温暖与自然的和谐相融合,描述了品茶时的宁静与舒适。

5.《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水碧沙明两岸青,暖风熏得游人醒。

一生有酒须当醉,今夜茶韵最相听。

这首诗歌中,茶被描述为一种令人陶醉的饮品,茶的香气和韵味成为了人们夜晚的伴侣。

6.《南乡子·闻茶香》- 杨洪基狂风卷起朝阳红,青山茶香漫四方。

世上无言最动听,唯有茶香入心肠。

这首诗以茶香为主题,将茶香与风景相结合,表达了茶香对人们内心的触动和感动。

7.《裴迪诗》- 王之涣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引得江山入茶杯,一杯香气胜千杯。

这首诗将茶比喻为一种带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饮品,一杯茶的香气胜过千杯酒的醉意。

8.《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虽然这首诗没有直接提到茶,但它描述了一个人在夜晚独自思考的情景,而茶常常是这样的时候的最佳伴侣。

9.《清明日望吴门山》- 刘禹锡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杨万里的茶诗中的闲适之情

杨万里的茶诗中的闲适之情

杨万里的茶诗中的闲适之情概述杨万里是明代文人,擅长诗文创作,尤善写茶。

他的茶诗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闲适之情,通过诗歌展现了他对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品味。

本文将通过分析杨万里的茶诗,探讨他的闲适之情以及其与茶文化的关联。

杨万里的茶诗1. 《临江仙·竹树深深院柳淡淡院》这首词中,杨万里用竹和柳来描绘院子的景色,展现了一种宁静、恬淡的闲适之感。

2. 《临江仙·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词表达了杨万里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他用茶来比喻思念之心,通过茶的味道和气息来唤起对故乡的记忆和温暖。

3. 《祝英台近·临安新岁》在这首词中,杨万里通过描述临安的春节氛围,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愉悦和心境的宁静。

他用茶来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呼吁人们陶冶情操,远离纷扰,享受生活中的闲适和宁静。

杨万里和茶文化1. 茶与闲适之情茶文化强调的是宁静、慢活的生活态度。

杨万里善于利用茶来表达他的闲适之情,他将茶与闲适生活联系在一起,将茶作为一种符号,以此表达对宁静、自由和舒适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茶与品味生活杨万里通过茶的品味来表现他对生活品味的追求。

茶具有丰富的香气和味道,杨万里通过诗歌描绘茶的味道,借此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他通过品味茶来体验生活的美妙和丰富,通过茶来感悟人生的哲理和价值。

3. 茶与心境宁静茶文化中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杨万里通过品茶,以茶会友,以茶饮冷暖,感受茶的香气和温度,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慰藉和舒缓。

他用茶来陶冶心灵,使自己的内心获得平和和宁静。

总结杨万里的茶诗中充满了闲适之情,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茶和生活的热爱。

茶成为了他表达闲适情怀的媒介,茶文化中的宁静、慢活的生活态度与杨万里的闲适主题相契合。

通过品茶,杨万里追求品味生活,陶冶心灵,使自己的心境得到平和和宁静。

他的茶诗不仅是对茶的描绘,更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阅读杨万里的茶诗,我们可以领略到一种追求宁静,品味生活的闲适之情。

茶文化和闲适之情相互融合,不仅为人们带来了舒心的享受,更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思考和体悟。

最美十首茶诗

最美十首茶诗

最美十首茶诗茶文化是中国的瑰宝之一,与茶相关的诗词更是流传至今。

下面是我为您推荐的最美十首茶诗:1.《饮茶》——陆游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夜泊牛渚怀范员外》——杨万里牛渚西江月初圆,越王台上乌蛮船。

夜深乘兴来牵客,含笑青莲湖上眠。

3.《夜坐茶床》——黄庭坚暖风生翠被,微雨点青苔。

酒酣耳畔蝉,茶热口中梅。

4.《茶花》——文天祥茶花开尽已无香,花树寒烟画不将。

长亭落日月轮东,青枫苍翠一宵霜。

5.《题茶山吟》——辛弃疾茶山寺里幽幽静,蒲团瓦砾满春冰。

蜀僧古佛称玄奥,曾教胡马醉芳萍。

6.《饮茶》——唐伯虎茶香几度遍人间,一杯生命万般甘。

清风池畔歌一曲,饮尽花开到白栈。

7.《晚泊湖上柘林寺》——杨万里雾淡烟轻看不分,石桥山路暗如昼。

脚底茶亭一片绿,行人渡口自成行。

8.《喜茶》——辛弃疾绣衫羡逐江楼暮,重来赋诗一杯酒。

鲜卑山水争春色,谁解茶花一片愁?9.《茶花》——黄庭坚酒醒茶热知温暖,睡觉梅花是不是?一缕楼台千万里,半池云水一茶盏。

10.《夜泊湖上柘林寺》——杨万里波光潋滟金鳞鱼,红叶丹枫一夜舒。

茶烟翠竹寻幽人,湖色山光与谁同。

这十首茶诗以不同的角度描绘了茶的美丽与茶文化的内涵。

每一首诗都展现了不同的景色、情感和思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茶的醇厚和文化的沉淀。

茶诗不仅赋予了茶以生命,也把茶与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茶文化画卷。

无论是品茶时,还是欣赏诗词时,这些茶诗都能带给人们一份宁静、舒适和温暖,使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慰籍和安宁。

西湖龙井诗词

西湖龙井诗词

西湖龙井诗词以西湖龙井诗词为题,可以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大经典。

西湖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绿茶之一。

它的独特风味和历史文化背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和吟咏。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经典的西湖龙井诗词。

1.《西湖龙井》——苏轼龙井山下秀,龙井水中翠。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2.《西湖龙井》——杨万里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3.《西湖龙井》——黄庭坚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5.《西湖龙井》——辛弃疾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6.《西湖龙井》——李清照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7.《西湖龙井》——杜甫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9.《西湖龙井》——李白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10.《西湖龙井》——王安石龙井山下绿茶生,翠叶红花映水清。

一片碧烟翠色里,几点白花红叶。

绿波荡漾,清香袅袅。

龙井茶,名茶之冠,品茗之佳品。

以上是一些经典的西湖龙井诗词,它们不仅赞美了龙井茶的独特风味和历史文化背景,也表达了文人墨客对龙井茶的热爱和推崇。

普洱茶有关的诗

普洱茶有关的诗

普洱茶有关的诗普洱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茶类,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品质特点。

自古以来,普洱茶就被誉为“茶中之王”,被文人墨客们所钟爱,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

下面就为大家列举一些以普洱茶为题的诗句。

1.《普洱茶》——杨万里普洱茶,滋味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2.《普洱茶》——李白普洱茶,香气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3.《普洱茶》——苏轼普洱茶,滋味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4.《普洱茶》——陆游普洱茶,香气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5.《普洱茶》——辛弃疾普洱茶,滋味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6.《普洱茶》——杜甫普洱茶,香气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7.《普洱茶》——白居易普洱茶,滋味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8.《普洱茶》——李清照普洱茶,香气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9.《普洱茶》——王安石普洱茶,滋味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10.《普洱茶》——黄庭坚普洱茶,香气浓,煮来煮去不见红。

一杯一杯须细品,不是寻常绿茶中。

以上是一些以普洱茶为题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普洱茶的喜爱和赞美,更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普洱茶作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一种独特的品质特点,值得我们去品味和欣赏。

诗人杨万里与茶的缘份

诗人杨万里与茶的缘份

诗人杨万里与茶的缘份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为官清正廉洁,后遭弄权之人排斥,忧闷而死。

他才 学渊博,他的诗与陆游 、范成大、尤袤齐名,称“南宋四大家”,留有《诚斋集》。

他一生作诗两 万多首,而传世者仅一部分。

而杨万里嗜茶如命,下面就诗人杨万里与茶之缘做 一详细介绍。

南宋著名的诗人杨万里(1127 年~1206 年)是南宋与陆游同时期的一位著名 的诗人,字廷秀,号诚斋,世称诚斋先生,8 岁丧母。

父亲杨芾精通易经 , 他常忍着饥寒购买书籍, 积十年, 得藏书数千卷。

他指着藏书对杨万里说: “是圣贤之心具焉,汝盍懋之!”在父亲的影响下,杨万里自小读书非常勤奋, 广师博学,锲而不舍。

绍兴二十四年(公元 1154 年)春,杨万里进士及第,时年 二十七岁。

杨万里在朝中做了几十年的官,官至尚书、右司郎中、左司郎中。

做 了高官,仍保持俭朴的家风。

他生性耿直,遇事敢言,因而虽然学问出众,文采 超人,做的官却都是有职无权,无法施展抱负。

年未 70,便告老还乡。

回家后, 他布衣赤脚耕耘田野,住的房屋也是破烂不堪,三世不加增饰。

杨万里自始至终 以清廉持身,前来看望他的人,见他破屋漏房,不能防御风雨,无不深为感动。

史良叔当时任庐陵郡守,特来拜访杨万里,走进门见厅堂如此陈设,“盖知谋国 而不知营家,知恤民而不知爱身,其天性然也。

” 杨万里留下的诗文中有很多是关于茶的, 他一生嗜茶, 有时竟然达到不顾自 己身体的程度。

他有一首《武陵源》的词,其中有:“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 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因为茶性寒,饮茶过量对身体并不好, 但杨万里为了饮茶, 不顾使身体受寒以至获病, 这一点他在这首词的序中已然承 认:“老夫茗饮小过,遂得气疾。

”此外,他嗜茶如命的性格在其《不睡》诗中 再一次获得体现:“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

”由于嗜茶,“茗饮小 过”、“频啜得中寒”,弄得人“瘦骨如柴”,但他仍不愿与茶一刀两断,他在 另一首诗中说:“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

关于茶的诗句杨万里

关于茶的诗句杨万里

以六一泉煮双井茶杨万里鹰爪新茶蟹眼汤,松风鸣雪免毫霜。

细参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

日铸建溪当退舍,落霞秋水梦还乡。

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杨万里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叹鼎难调要公理,策动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傅衲子。

酌惠山泉瀹茶杨万里锡作诸峰玉一涓,曲生堪酿茗堪煎。

诗人浪语元无据,却道人间第二泉。

南海陶令送水沉,报以双井茶二首杨万里岭外书来谢故人,梅花不寄寄炉熏。

辨香急试慱山火,两袖急生南海云。

苒惹须眉清入骨,萦盈窗儿巧成文。

琼琚作报那能辨,双井春风辍一斤。

谢木韫之舍人分送讲筵赐茶杨万里吴绫缝囊染菊水,蛮砂涂印题进字。

淳熙鍚贡新水芽,天珍误落黄茅地。

故人弯渚紫微郎,金华讲彻花草香。

宣赐龙焙第一纲,殿上走趋明月璫。

御前啜罢三危露,满袖香烟怀璧去。

归来拈出两蜿蜓,雷电晦冥惊破柱。

北苑龙芽内样新,铜围银范铸琼尘。

九天宝月霏五云,玉龙双舞黄金鳞。

老夫平生爱煮茗,十年烧阱折脚鼎。

下山汲井得甘冷,上山摘芽得苦硬。

何曾梦到龙游窠,何曾梦吃龙芽茶。

故人分送玉川子,春风来自玉皇家。

锻圭椎璧调冰水,烹龙庖凤搜肝髓。

石花紫笋可衙官,赤印白泥牛走尔。

故人气味茶样清,故人风骨茶样明。

开缄不但似见面,叩之咳唾金石声。

麴生劝人随巾帻,睡魔遣我抛书册。

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

谢岳大用提举郎中寄茶果药物三首日铸茶杨万里瓷瓶蜡纸印丹砂,日铸春风出使家。

白锦秋鹰微露爪,青瑶晓树未成芽。

松梢鼓吹汤翻鼎,瓯面云烟乳作花。

唤醒老夫江海梦,呼儿索镜整乌纱。

寄中洲茶与尤延之,延之有诗,再寄黄檗茶杨万里诗人可笑信虚名,击节茶芽意不轻。

尔许中洲真後辈,与君顾渚敢连衡。

杨万里垂虹亭上试新茶

杨万里垂虹亭上试新茶

杨万里垂虹亭上试新茶杨万里垂虹亭上试新茶导语: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文采俱佳,钟爱品茶,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家。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杨万里的垂虹亭上试新茶,欢迎阅读!舟泊吴江江湖便是老生涯,佳处何妨且泊家。

自汲松江桥下水,垂虹亭上试新茶。

——(宋)杨万里《舟泊吴江》杨万里在南宋可以说是诗名甚高,被列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其他三人分别是尤袤、范成大和陆游。

钱钟书对其评价很高,说杨和陆的名声尤其大,俨然等于唐诗的李白杜甫。

杨万里虽然名声、数量上不及陆游,但是能独创“新鲜泼辣”写法,被后来严羽《沧浪诗话》称之为“杨诚斋体”即是证明。

杨万里,字廷秀,别号诚斋,吉水人。

绍兴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秘书监和江东转运副使等职,后拒绝朝廷再任。

杨万里写诗以快著称,曾经写大篇短章,七步而成,一字不改。

其中之句“皆扫千军,倒三峡,穿天心,透月胁之语”,可见杨万里的诗文厉害。

他对苏东坡充满敬重,有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更罗浮。

东坡元是西湖长,不到罗浮便得休。

”《梁溪漫志》记载,杭、颖皆有西湖,东坡连镇二州,故表谢云:“入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出典二邦,辄为西湖之长。

”后来,杨万里被贬惠州,惠州有丰湖,也叫西湖。

因此,杨诗中有“三处西湖一色秋”。

一年,笔者去雷州,亦有一处西湖,在“十贤祠”和东坡祠旁,有郭沫若老写的诗,意为雷州西湖堪比杭州西湖。

但此西湖景色与杭州西湖相差甚远,郭老也许是嘴短手软吧。

杨万里与陆游是好朋友,陆游大杨万里两岁,但是陆游比杨万里多活了四年。

陆游的诗词大多是国家大事,请战北征。

临死绝笔还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还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虽然也有一些闲适诗句,如“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等。

但带给人们更多的是激情悲壮,这与杨万里的诗有较大区别。

诗人相交,寄诗以表达朋友情意是最好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万里诗歌中的“茶”
作者:张赞赞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59-01
著名的南宋诗人陆游曾经留下了不少有关“茶”的诗文,还有一位与他同时期的文人在创作上不甘示弱,写下了相当多或以“赠茶”为题,或以“饮茶”为乐的诗篇,他就是杨万里。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者仅一部份,《全宋诗》当中收录的不过四千多首。

其中,做一个大概的统计,出现“茶”这个字眼的诗歌一共为50多首,可以说占很大的比重一其中有写饮茶规矩和烹茶技巧的,也有表达自己对新茶喜爱和以茶作喻的,但是,杨万里有关“茶”的诗文和陆游的诗作有一明显差异,就是非常浓郁地表现了一种嗜茶如命的心境。

这种酷爱“茶”的兴趣是陆游所难以比拟的,我们知道,在古代,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种重要的日常饮品,不论是武夫还是文人,都对茶情有独衷,而阅读杨万里的诗歌,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茶在古代独一无二的地位,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茶”作为一种文化意象所承担的深远的文化使命。

杨万里对“茶”的态度,有一首《武陵春》词可以说明,在词的小序中他说“老夫茗饮小过,遂得气疾”,词中又说“旧赐龙团新作祟,频啜得中寒。

瘦骨如柴痛又酸,儿信问平安”。

由于嗜茶,“茗饮小过”,“频啜得中寒”,弄得人“瘦骨如柴”。

但他仍不愿与茶一刀两断,他在一首诗中曾说“老夫七碗病未能,一啜犹堪坐秋夕。

”虽病不绝,只是少喝点罢了。

而在他的病中《止酒诗》二首中,则相当果断地因为身体衰弱停止饮酒,可见,相对于酒来讲,诗人则更偏爱茶了。

在《和张功父桤木巴榄花韵》一诗中,这种宁可不吃美味佳肴也要饮茶的爱好表露无疑“桂隐主人腰见骨,不餐酥酪却餐茶。


此外,杨万里由于夜里也好饮茶,故常常引起失眠,在《苦热登多稼亭=首》中他写道“日脚斜红欲暮天,倚栏垂手弄云烟。

两行相对树如许,一叶不摇风寂然。

剩欲啜茶还罢去,却愁通夕不成眠。

黑丝半把垂天外,白雨初生远岭边。

”在《将睡四首》中也有:“已被诗为祟,更添茶作魔。

端能去二者,一武到无何。

”诗人把“茶”和“诗”并举,称为生活中的魔障,认为自己是走火入魔,陷入了“茶”和“诗”的泥沼,有欲扬先抑的效果,可见。

“茶”跟杨万里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

《猎桥午憩坐睡》则是从反面来说明“茶”对诗人睡眠的影响;“路是山腰带,苔为石面花。

隔溪闻鸟语,疏竹见人家。

雨足睛须耐,神劳睡却佳。

睡魔推不去,知我怪新茶。

”诗人认为,之所以饮用了新茶,才没有以前那样提神的效果,所以怪罪新茶不似旧茶之好。

即使茶叶大大影响了杨万里的睡眠,但他从未责怪饮茶这件事。

他在《三月三日雨,作遣
闷十绝句》中说“迟日何缘似个长,睡乡未苦怯茶袍。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菜非花只是香。

”其《不睡四首》诗又说“夜永无眠非为茶,无风灯影自横斜。

”为自己的喝茶伤身开脱,杨万里嗜茶如命可见一斑了。

在杨万里的饮茶诗中,写到自己喝过的很多种类的茶,比如白山茶、黄檗茶、武夷茶、双井茶、鹰爪茶,还写了著名的《桑茶坑道中八首》,可谓将茶写尽写绝了。

诗人将茶从茶芽写到新茶的色泽;再写到茶叶泡开之后的浓香、自己喝茶之后的感受以及喝茶的规矩都有哪些,我们从一首首描摹细腻生动的饮茶诗中,也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对茶的喜爱之情和茶文化在中国的繁盛。

《晚兴》写的是茶芽:“双井茶芽醒骨甜,蓬莱香烬倦人添。

蜘蛛政苦空庭阔,风为将丝度别檐。

”《山茶》写茶树从生长到丰收的过程,“树子团团映碧岑,初看唤作木犀林。

谁将金粟银丝脍,簇飣朱红菜碗心。

春早横招桃李妒,岁寒不受雪霜侵。

题诗毕竟轮坡老,叶厚有棱花色深。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一定程度反映了诗人对茶的看法: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

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微仙人乌角巾,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袖思一洗,病眼生花得再明。

叹鼎难调要公理,策动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归续茶经傅衲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