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网络专业“校企混编”模式师资团队的建设与研究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网络技术人才,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模式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1. 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
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有机会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参与实际的项目开发和实施,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合作可以让学校的教师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最新技术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符合实际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校企合作将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有利于教学成果转化和科研成果应用。
4. 促进科技创新校企合作可以促进校企双方在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难题,推动技术进步。
1. 实习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签订实习协议,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一段时间,接触企业真实的项目和工作,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2. 校企合作项目模式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策划一些研究项目,在学校进行项目研究,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项目实施支持,学校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
3. 企业定向培养模式企业和学校可以共同制定培养计划,由企业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名额,学校按照企业的需求和要求进行培养。
4. 企业内训模式企业可以邀请学校的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
三、现状分析目前,一些高校已经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了一定数量的校企合作项目。
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学校将实习工作纳入实习课程。
一些学校与企业共同开设网络技术方面的实验室,企业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学校提供场地和人员支持,共同开展实践教学。
“互联网+”中职创新教师团队建设探索
“互联网+”中职创新教师团队建设探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也需要加快步伐,与时俱进,将互联网+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为了更好地推动这一进程,建设职业创新教师团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中职创新教师团队建设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一、建设背景二、问题探讨1.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上有更高的要求。
2. 教师队伍结构老化。
部分教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缺乏更新知识和理念的动力,导致创新能力不足,教学理念滞后。
3. 教师缺乏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工作也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工作,而是需要团队合作和协同沟通,这就需要教师队伍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建设思路和措施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建设“互联网+”中职创新教师团队,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学科和专业的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
2. 建立多元化的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新鲜血液,招聘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改变老龄化的师资队伍结构,为学校和教师团队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提高整体的创新能力。
3.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通过组建教师团队,举办各类团队建设活动和团队讨论会,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协作意识,促进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和互助合作机制。
四、建设成效评估建设“互联网+”中职创新教师团队,需要不断对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便更好地发挥团队的作用和效能。
1. 学校教学水平的提高。
建设团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因此建设成效的核心之一就是学校的教学水平是否得到提升。
2.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晋升。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
高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存在着学历不高、资历不足、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难以适应现代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方面与实际产业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师资队伍的培养模式较为滞后,导致教师缺乏行业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面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校企合作模式被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
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共同开展科研项目、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认知,改善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的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提升。
研究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
1.2 研究意义校企合作可以促进高职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高校教师可以更加贴近社会需求,了解行业动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
校企合作还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拓展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吸引更多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人才加入到教育事业中来。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更可以培养出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研究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1.3 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部分,我们将采取多种研究方法来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
我们将进行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以便了解目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和企业代表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校企合作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看法和体验。
我们还将进行深度访谈,与高职院校与企业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校企混编导师队伍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校企混编导师队伍建设研究摘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校企混编导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和策略。
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校企混编导师队伍的建设是实现高质量双创教育的重要保障。
本文通过研究相关问题和提出相应的策略,可以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双创教育、校企混编、导师队伍建设高职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校企混编导师队伍的建设对于实现高质量的双创教育至关重要。
一、校企混编导师队伍的概念和特点创新创业教育校企混编导师队伍建立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基础上,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责任和义务。
该导师队伍由学校和企业的导师组成,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专业人员合作担任导师角色,共同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指导和支持。
校企混编导师队伍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通过提供实践机会、指导创新项目和创业计划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校企混编导师队伍的导师成员包括学校的教师和企业的专业人员,他们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职业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和支持。
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导师队伍,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包括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实践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校企混编导师队伍的特点之一是跨越学校和企业之间的界限,导师队伍成员来自不同领域和背景,共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和经验分享。
该导师队伍注重实践教学,通过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创新项目和创业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该导师队伍的教学和指导工作与实际需求密切相关,导师们了解行业和市场的现状,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创新创业能力。
校企混编导师队伍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结合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实践经验,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实践,并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高职教育在中国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过去的几年中,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缺乏行业背景的问题,导致学生就业难以有效实现。
为此,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而校企合作可以让高职教育更贴近实际需求,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方面,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机会,让教师走出课堂,走进企业现场,了解最新行业动态和实践知识。
这样做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视野,更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多案例和材料以便教学。
另一方面,校企合作也可以为高职教师提供实践培训和资质认证,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教育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校企合作还能够帮助高职教师更好地了解行业现状,从而指导教学实践。
企业可为学校提供实践项目,让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产品研发等方面,并将这些实践经验引入课程教学中。
教师也可通过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了解最新技术、产品和工艺,从而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
在师资队伍建设中,还要注重培养培训高层次人才,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高职教育。
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职级晋升计划、奖励机制等措施,从而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优秀教师的引进和留用,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职务晋升、学术激励等,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为高职教育带来更多好的创新和变革。
在实践中,为了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和形式。
例如行业差异培训、专题讲座、知识产权保护等课程,可以让教师获得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实践需求。
此外,还可以引进国际专家、学者等,共同开展教育研究和交流,为高职教育带来更多国际视野和理念。
总之,校企合作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备手段,只有建立合理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互惠互利,才能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高素质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高职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高职教育的质量离不开优秀的师资队伍。
如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职师资队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校企合作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看作是重要的手段,以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
本文旨在对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校企合作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意义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其对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校企合作可以加速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由于校企合作涉及到企业资源和市场信息,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更加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的需求和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结构。
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师资队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高职教师可以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中去,得到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职业发展机会,进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职师资队伍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将理论知识更加贴合实际,提高教学质量。
校企合作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有不同的模式和途径。
一是基于项目合作的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践基地,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为师资队伍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教学资源。
二是基于双向交流的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积极地开展教师培训和企业参观活动,使教师更加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提升教师队伍的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是基于行业导师的模式。
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或行业导师,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实践性的教学服务,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
校企合作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一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项目缺乏长期稳定性,合作效果难以持续。
一些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合作项目缺乏深度,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具有独特的特点,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是培养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人才的基础。
在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需要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注重实践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和企业合作开发实际项目,将项目需求直接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业务场景和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是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传授,但在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中,这种方法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的完成来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
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讲授相关知识和技术,增加教学的实践性和专业性。
实践环节是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项目,学生可以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提升他们的实际能力和实践经验。
实践环节可以分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
课内实践包括实验课、实践课和毕业设计等,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可以在学校的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训练。
课外实践则包括实习和项目实践等,学生可以在企业中参与实际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过程,接触到真实的业务场景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机制是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传统的考试评价往往只能测试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难以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和实际项目中的能力表现。
在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既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也包括实践能力的评估。
可以采用项目评审、实验报告、实习报告、毕业设计和课程考核等综合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高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培养模式。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
校企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进行教学与科研活动。
在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中,校企合作可以提供学生实践机会,促进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借助高校的资源和人才,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实践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可以建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基地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实践技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培养。
校企合作可以提供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企业可以邀请高校教师前往企业参观、讲座或者进行合作研究,让教师了解企业实际需求,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高校也可以提供培训和交流机会,让企业教师了解高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4. 项目合作。
校企合作可以开展项目合作,提供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机会。
学生可以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实践知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企业也可以通过项目合作,发现人才,提高项目的质量。
5. 就业指导。
校企合作可以提供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
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提供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知识。
高校也可以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提高就业竞争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作者:蓝魏来源:《广东教育(职教版)》2023年第11期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特别是在中小企业中更加明显。
如比尔·盖茨所言:“未来的机会在于信息技术。
”这更突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重要性。
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加强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然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论与实践脱节、知识点独立等。
正如史蒂夫·乔布斯曾经指出:“创新是将那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联结起来。
”我们需要创新教育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是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是苦涩的,但其果实是甜美的。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可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联合开展实践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期收获那份“甜美的果实”。
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讨了校企协同育人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旨在为当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通过我们的努力,培养出一批批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本情况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一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专业,其核心课程包括服务搭建与配置、操作系统、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安全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网络系统的设计、构建、测试和维护等工作。
当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在中小企业中更加明显。
这是由于教育体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的。
例如,当前的中职教育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往往缺乏实践环节。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和企业之间开展合作,通过共同研究与教学活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计算机网络人才。
这种合作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校企合作可以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和企业合作开设实验课程,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企业提供实际问题和项目,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可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共享。
高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技术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企业可以借助高校的学术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升自身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通过校企合作,双方可以互相借鉴、互利共赢。
校企合作可以推动创新与转化。
高校和企业合作开展科技创新项目,通过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的科研项目能够更加贴近实际需求,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
企业可以从高校的科研成果中获取新的技术和产品,实现产业化转化。
校企合作可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就业保障。
高校与企业合作开设相关课程和实习基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可以直接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素质,为其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就业保障。
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可行、有效的培养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人才的方式。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知识和技术的交流与共享,推动创新与转化,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就业保障。
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高校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和人才资源。
互联网-教育及深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思路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互联网+教育及深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思路及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研究一、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职培养高职人才的挑战(一)大学生就业跳槽离职问题严重麦可思研究院于2015年6月发布大学生就业报告称,高职高专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为59%,与此同时引发的离职跳槽现象频出不穷,造成这种现象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能适应职场约束环境,主要是对学生职业素养及职场文化教育的缺失导致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水平低于工作岗位要求水平,或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要求。
这都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培养出既符合岗位要求,又具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技能技术人才。
(二)互联网环境下学习碎片化在互联网大环境背景下,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互联网环境下碎片化学习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有限的时间内整合大量有用的信息资源为己所用还是非常困难。
(三)目前职业教育培养高职人才的短板1.高职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用人单位一方面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每年毕业的学生就业难。
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所需,造成社会高职人才供需不平衡,我国目前2000万财务专业人员中没有从事会计工作,甚至是失业;与此同时,我国约有6500万小微企业需要相关服务,供需矛盾已经非常严重。
2.企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在互联网大环境下,企业的业务营销模式在发生着转变,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发展已经脱节。
企业逐步实现着财务与业务,专业与专业的融合,这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财务人员素质综合多元化。
仅靠知识、靠流程工作的岗位将被计算机所取代,人才需求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恶化。
(四)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的记忆知识型课堂,学生表现为没兴趣,听的没精神,老师讲的枯燥乏味。
总之,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人才培养的短板突出,身心健康、品质教育没有足够得到重视,而是更多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不到位,进入企业后无法适应企业文化及约束制度,不能胜任工作岗位要求。
二、互联网环境下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如何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面临的重点问题。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高职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关注。
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影响高职教育质量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中,校企合作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本文将就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校企合作的意义在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校企合作可以采取多种模式。
首先是双向输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向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和在职教师,而企业向学校输送优秀的员工和技术专家,双向流动的人才资源为双方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其次是企业定向培养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的需要,开设特定的课程或专业方向,为企业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专业人才。
再次是企业导师制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由企业派出资深的技术专家担任学校的导师,为学生提供实践指导和实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三、校企合作的实施方式校企合作的实施方式也是影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因素。
高职院校需要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进行沟通和合作。
为了有效地实施校企合作,高职院校需要主动与企业进行沟通,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意愿,共同制定合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为了更好地与企业合作,高职院校需要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使之更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为了更好地实施校企合作,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校企合作的效果进行及时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合作方案,提高合作效果。
四、校企合作的具体举措在实施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举措,以提高合作效果和师资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与企业合作,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
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企业导师制培养。
通过为学生提供企业导师制的实习机会,高职院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企业,积累实践经验。
高职网络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一
、
2、 提 升 职 教 理 论 水 平
“ 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
专业 教 学 团队 积极 组织 教 师 参 加各 类 职教 理 论 培训 ,系统 学
习 现代 职 教理 论 和课 程 开发 理论 ,并积 极运 用 这 些理 论 指导 职 教
( 高[O61 ) 教 2O ] 6号 文件 中明确提 出 :要注重 教师队伍 的 “ 双师 ”结 构 ,改 革 人事 分 配 和管 理制 度 ,加 强专 兼结 合 的专 业教 学 团 队建 设 。要 提 高专 业教 学 水 平 ,培养 高 技能 人才 ,必 须 有一 支结 构合 理 、专 兼结 合 的 “ 师 素质 ”专业 教 学 团队 。高 职专 业教 学 团队 双 是 影响 高 职人 才 培 养质 量 的关 键 因素 。我 院在 国 家高 职 院示 范建 设 中 ,探索 出一 条专 业 教学 团 队建 设 的新思 路 ,并 取得 了一定 的 建设成效 ,下面结合我院计算机 网络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 , 探 讨 专业 教学 团队 建 设 的 目的 、制度 和实 施 过 程 。
二 、专 业 教 学 团 队 建设 目标 学 院 在 国家 高 职 院示范 建 设 中 ,确立 “ 才强 校 ” 的发 展 战 人 略 ,以培 养 高 素质 、高 水 平 “ 双师 型 ”教学 团队 为重点 。通 过 名
工作 ;组 织 团 队教师 到 国 内相 关 院校 进行 学 习 交流 活 动 ,开 阔教 师视野 ,提高 自身水平 ;组织教师 国外进修 ,学习、借鉴国外先
职 教 平 台
高职网络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鞠 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常州信 息职业技 术学院计 算机 学院 江 苏 常州 2 1 4) 1 36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过去的培养模式中,学校和企业往往处于割裂状态,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环境,这导致了人才供需不匹配的情况。
而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实际工作,并且与企业紧密联系,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本文旨在对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评估实践效果,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推动行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整合校企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实际的培养环境,使其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缩短学生的专业实践经验获取时间,提高人才的实战能力和竞争力。
校企合作还能够促进专业课程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对接,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具实用性和前瞻性。
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行业发展和创新。
这些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研究,旨在总结和归纳出一套科学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培养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还旨在分析校企合作是否能够增加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以及促进企业与高校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双赢局面。
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分析,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可行性建议,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校企合作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合作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逐渐成为就业市场的重要来源。
然而,高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一直被人们所关注。
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变得更加重要。
而校企合作则成为提高高职教职工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是指教育机构与企业单位合作,共同协作开展各类活动。
这种合作方式虽然在高职教育领域尚处于初步阶段,但它已成为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校企合作中,双方可以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和互补性,共同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校企合作有助于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育经验。
教师可以向企业人员学习新兴技术和行业发展趋势,获得最新的行业知识和应用技巧。
经过与企业的接触和互动,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素养将会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也能够将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
其次,校企合作可以打破高职教育和职场实践的壁垒,促进教育教学和职业培训的有机结合。
在校企合作中,教育机构可以将企业资源纳入到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形成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项目,增加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和实践的难度,提升学生的教育品质。
而企业也可获得新鲜的人才和信息,加速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
最后,校企合作可以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在与企业接触中,教师不仅可以获得教育/培训机构的职业发展机会,还可以在相关企业中得到更好的职位发展和晋升机会。
此外,由于与企业合作所获得的教学经验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增强,高职教师在求职市场的竞争力将更高。
因此校企合作不仅为教育机构和企业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机会,同时也为教育从业者带来了更多的职业发展和成长空间。
总之,校企合作有助于高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发展。
作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校企合作将有望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2023年12月第26卷第24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Dec.,2023Vol.26,No.24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李洪武(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贵阳 550005)[摘 要]在校企协同育人形势下,职业院校为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基于校企合作角度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文章首先阐述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展开建设的时代背景,进一步从培养制度、培养平台、专业标准、考核机制4个方面提出校企协同育人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校企合作;协同育人;计算机网络技术;师资队伍建设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4.068[中图分类号]G715;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0194(2023)24-0206-030 引 言当代职业教育愈发看重人才培养实效,致力于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用于缓解人才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
而人才培养与院校师资队伍息息相关,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可将校企协同育人理念融入师资队伍建设中。
在该形势下,职业院校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企业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结合校企协同育人背景建设高质量“双师型”师资队伍,继而更好地助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
1 基于校企协同育人展开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背景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教育体系建设,均需要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理念先进的专业师资队伍作支撑。
只有在优秀“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的支持下,职业院校才能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化课程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当代科技更迭迅速,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形势多变,给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带来一定挑战,不仅要求专业教师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能,还须拥有实践经验和前瞻性,同时需要具备生产实践能力、教学科研能力,兼顾“教育性”与“行业性”,这样才能高质量推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工作。
校企混编师资专业教师队伍研究分析
校企混编师资专业教师队伍研究分析【摘要】伴随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缺口日益增大,作为高技能型人才输出主力军的高职类院校被寄予厚望。
为保证输入社会所需的人才,高职一直依托与相关知名企业联合培养来满足需求。
虽有成效,但校企合作得利方往往偏重校方,企业方动力不足,导致校企合作较难突破。
本文从师资共建共用方面探讨校企合作新动力,探讨深入校企合作的混编师资模式。
【关键词】校企合作;混编师资;双师1.概述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中国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对高技能型人才需求倍增。
人才需求的缺口为技能型的高职教育和用人企业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对企业来讲,要争得市场份额,扩展其生存空间,求得自身发展的最现实选择就是不断的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是科技文明的重要载体,是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是集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组织形式,并同经济增长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校企共建创新平台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了一个公共的、有效的空间,使校企之间形成一种网络结构。
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改进学科建设和课程结构,改善人才培养方式,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另一方面,企业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大大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
2.混编师资模式建设“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补强高校教师队伍的“企业素养”,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基础上,努力提高师资队伍中专业教师的技术应用水平和实践能力;二是要优化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要积极从行业企业聘请和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比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能人才和管理人员充实教师队伍。
本文从校企合作师资培养环节出发,借鉴我院与中兴通讯合作成立的信雅达混编师资团队,展开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建设的探讨。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目前,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水平不高、师资培训不够等。
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分析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方案和对策,以期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为了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通过分析不同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目前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本研究旨在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为高职院校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促进校企合作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应用和推广,进一步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00字】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对特定领域或问题背景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的启示和作用。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为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
研究结果可以为高职院校和企业提供具体的合作方案和实施措施,促进双方合作的深入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升高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评价指标及方法的探讨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可以为高职院校和企业制定更科学、有效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现高质量教育资源共享和共赢发展,为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教育现代化进程。
2. 正文2.1 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双方发展壮大的一种合作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网络专业“校企混编”模式师资团队的建设与研究
作者:郦丽华
来源:《软件工程师》2013年第11期
摘要:专业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本文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为研究背景,对“校企混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模式进行研究,探索建立一条在校企之间的人才、知识、信息、技术、设备等方面长期合作的有效的机制。
关键词:校企混编;师资建设;双师队伍
专业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
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但是现实中高职院校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却存在很多问题[1]。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造成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远低于实际要求。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如下几点[2]:
(1)理念上认识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的老师对职业教育的概念还很模糊,对以就业为宗旨、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不是很理解。
(2)繁重的课程和工作让教师无暇深造与提高。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生师比的急剧扩大,很多专任教师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到生产一线锻炼。
(3)高职院校师资培训资金不足。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院校,教师专业培养与进修的费用都得靠学校自筹解决,学校资金大多用于办学条件的改善和教职工的福利上面,所以师资的培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4)教师评聘标准不合适。
教师职称的评定侧重于学历学位、论文和专著,与职业院校教师的较强的实践能力不合适,从而无法从政策上激励“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了高职院校的“双师”培养变成了到企业“走马观花”或者“盖章有效”,无法让教师深入企业、系统了解企业实践的精髓,也无法将职业岗位任务与人才培养有效衔接。
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探讨一条切实有效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途径,是目前各职业院校重要的课题。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职业人培养方案与改革上,融入社会、紧紧依托网络行业企业、开放办学等现代教育理念,创新办学模式。
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先后与杭州欧朋兰博企业有限公司、浙大中控集团、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合作。
校企双方共同承担教学工作,高校教师主要承担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教学,行业技术骨干和企业专家主要承担专业实践课教学,高校师资协助。
建立企业培训移植高校课堂的直通轨道,高校教师进入企业,进行行业技能培训和生产实践锻炼,校企之间实现人员互聘。
这就是校企混编师资队伍形成的基础。
“校企混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与行内典型规模企业合作共同建设的科技服务、教学的运营过程中形成的由学院教师与行业技术人员构成的团队,团队在完成企业任务的同时承担学院的教学任务,形成一支特定的“双师结构”群体。
“校企混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模式的形成如图1所示。
校企混编师资队伍实现教师优势互补,高校教师理论强,负责理论教学;企业讲师实践经验丰富,负责把项目案例带进课堂,进行实践教学。
企业培训课堂移植进高校,学生毕业直接承担或参与企业项目建设;教师进入企业,给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行业技能培训,还能让用科研项目先进理论指导企业实践生产。
“校企混编”师资团队是一支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混编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实现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企业和学校双赢,为这项机制能够长久稳定的运行奠定了基础[3]。
“校企混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在与行内典型规模企业合作共建的科技服务实体的运营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由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人员构成的团队,他们在完成企业任务的同时也承担学院的专业教学工作,形成了特定的“双师结构”群体。
“校企混编”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是一个团队,团队建设必须要调动企业、学校的相关资源和权利,因此需要成立一个有企业老总和学院领导共同组成的一个领导队伍,在这个领导团队的统一管理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障“校企混编”团队能够正常运行,各展所长[2]。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过多年实践,结合自身情况,对“校企混编”团队的管理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包括以下六点。
1 建设“校企混编”模式标准
“校企混编”模式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将目标与质量具体化,建立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
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互聘兼职人员的聘任标准。
(2)混编师资团队中企业教师与专职教师的比例。
(3)混编师资团队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如何实现实质性兼职。
(4)混编师资团队专兼职教师如何实现课程建设、项目开发、科研任务等的合作问题详细分工。
2 制定“校企混编”模式政策
在混编师资团队运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带来人员待遇,考勤体制、奖惩体制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如何针对不同企业和学院具体情况,制定一套合理的政策,是混编师资团队能够长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政策内容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企业在学院兼职人员的待遇。
(2)专职教师在企业兼职待遇。
(3)双方兼职人员考勤方式。
(4)考核不达标的混编师资团队的处罚体制。
(5)优秀混编师资团队的奖励体制。
3 规范“校企混编”模式责任
混编师资团队是企业与学校双方合作的一个团队。
要保障一个团队能够协调工作,必须要有明确的责任规范。
校企双方共同确定互聘兼职人员管理制度,实现对方兼职人员在兼职期间的考核、管理和评价。
(1)混编师资团队双方兼职人员工作量。
(2)混编师资团队双方兼职人员职责和权限。
(3)混编师资团队双方负责协助对方对兼职人员进行考核与管理。
(4)混编师资团队双方保证对方兼职人员工作条件。
4 建立“校企混编”模式考核方式
校企双方都设立专门的负责人和机构,负责对兼职人员的工作、待遇等方面进行考核和管理,根据考核情况双方共同商定兼职人的续聘、待遇提升和解聘等措施。
5 成立混编师资团队
在企业、学院、系、教研室的统筹安排下,成立课题研究的专题项目组,利用建立一支“校企混编”的双师队伍。
以北京欧朋兰博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和阜博通(杭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为企业平台,以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高职教学平台,对混编的师资团队进行实践验证。
6 “校企混编”模式修订
在“校企混编”模式下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运行过程中,对运行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做出调整,对“校企混编”模式中的政策规章进行完善,直到形成一个合理、稳定的运行模式为止。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与北京欧朋兰博企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从2011年9月份开始合作,成立了“校企混编”的师资团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课程上实现课程教学与企业项目的对接,在教师队伍上实现专业与行业的对接。
实施三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获得学院第二届优秀教学团队;教研室教师在2012年浙江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评委专家评价“校企合作的课程设计有创新性”;学生参加“浙江省高等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三等奖,“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第八届、第九届连续两届获得特等奖,“蓝桥杯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创业” 一等奖;参加“2012年浙江大学生网络技术竞赛”成绩也比往年有明显提高。
09级网络专业学生送入企业顶岗实习,在就业企业的良好表现得到了企业领导的高度评价。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弱、科研能力强,而企业、行业人员专业实践能力强、科研能力不足,行业素质不够高[4];“校企混编师资团队”的建设,使校企双方人员在一个团队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既保证了团队中院校教师专业技能的不断更新与提高,又保证了企业兼职教师能系统的参与教学实施,并使其教学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魏明,罗凤姿,刘晓晖.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J].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8(11):5-86.
[2]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质量2011年度报告[R].南京:2011.
[3] 吴自力.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捷径[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6).
[4] 沈健.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暨技能大赛表彰大会上的讲话[R].南京:2008.
作者简介:
郦丽华(1979-),女,硕士,讲师.研究领域: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