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

合集下载

黄芩茎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茎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茎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李兴岭;佟力
【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23)3
【摘要】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传统药用其根,而产量数倍于根的茎叶部分被废弃。

由于连年挖掘,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为扩充药源,充分利用中药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对黄芩茎叶的药理活性的实验研究,证明黄芩茎叶具有较强的降血压、降血脂、扩张血管、增加脑和冠脉血流量等作用。

随后,又对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有了较深入的研究。

本文对20多年来关于黄芩茎叶的研究概况简要综述如下。

【总页数】3页(P284-286)
【作者】李兴岭;佟力
【作者单位】青龙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河北,青龙,066500;青龙满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落花生茎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杨杰;王丽莉;张铁军;刘方
2.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萨其儿;吴香杰
3.黄芩茎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黄贤荣;梁爱君;黄忠;于燕莉
4.西洋参茎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徐丽华;王新茗;于金倩;郭兰萍;
王晓
5.黄芩汤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汤鑫淼;崔悦;朱鹤云;安仁波;冯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范文

《2024年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范文

《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篇一一、引言黄芩,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茎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这些化合物在黄芩的生物学效应及医疗应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篇论文主要就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与探讨,分析其成分及其可能的生理效应。

二、黄芩及黄酮类化合物的简介黄芩是一种广泛用于中药配方的植物药材,其主要生长于我国的部分省份,具有较强的药效功能。

其黄酮类化合物则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主要包括各类类黄酮(如芹菜素、鞣质)、三萜类和芳香酸类等,其中每一种类别的成分又有着各自的种类和不同的作用机制。

三、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在众多对黄芩的研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成分与特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黄芩茎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且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含量等关键特性与其在生物学中的表现有着紧密的关系。

例如,对于芹菜的降血压作用主要就是依赖于其中的芹菜素,这是一种对高血压治疗非常有益的成分。

同时,鞣质和其他黄酮类化合物也有其独特的生物活性。

四、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对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主要采用了化学分离与鉴定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质谱法(MS)等。

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有效地从复杂的植物化学成分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准确的鉴定。

此外,通过现代生物活性评价方法,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

五、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生理效应研究发现,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效应。

首先,它们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抑制炎症反应。

其次,部分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肿瘤、抗高血压等作用。

此外,这些化合物还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冒、咳嗽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六、结论总的来说,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强大的生物活性。

黄芩茎叶总黄酮 原料 功能

黄芩茎叶总黄酮 原料 功能

黄芩茎叶总黄酮原料功能
黄芩茎叶总黄酮是一种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茎叶中提取的成分,主要功能包括:
1. 抗氧化作用: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自由基,减少细胞和组织的氧化损伤。

2. 抗炎作用: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治疗炎症相关疾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3. 抗菌作用: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对治疗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4. 抗肿瘤作用:一些研究表明,黄芩茎叶总黄酮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5. 改善肝脏功能: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保护肝脏功能的作用,可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肝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功能主要是通过体外和动物实验得出的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证明其在人体中的确切作用和应用价值。

在使用黄芩茎叶总黄酮作为原料时,应遵循合理剂量,并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

《2024年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范文

《2024年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范文

《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篇一一、引言黄芩,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茎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一直是药学和植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理活性,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生物活性。

因此,对黄芩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揭示其药理作用机制,同时也为新药研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二、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1. 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与结构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等。

这些化合物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的黄酮基本骨架,但由于不同的连接方式和取代基团,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黄酮类化合物在黄芩茎叶中被发现。

2. 提取与分离方法对于黄芩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常用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如溶剂提取法操作简便但耗时较长,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则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多种方法的结合,以提高提取效率。

3. 生物活性研究研究表明,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如抗氧化方面,它们能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在抗炎方面,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炎症细胞的浸润;在抗肿瘤方面,则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

这些生物活性的研究为黄芩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现代研究方法1. 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如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在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不仅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化合物结构,还能为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提供有力支持。

此外,生物活性评价与药效学研究也成为了现代研究的重要手段。

2.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应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机模拟和预测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并为新药研发提供指导。

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研究

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研究

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研究摘要:本文对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黄芩茎叶药理作用黄芩为多年生唇形科草本植物,主治温热病、高血压、上呼吸道感染、湿热黄胆、目赤、胎动不安、痈肿疖疮等症。

黄芩在《五十二病方》和《神农本草经》中都有记载。

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是黄芩茎叶总黄酮,其主要成分包括野黄芩苷、黄芩苷、白杨素-7-O-β-D葡萄糖磷酸苷、芹菜素苷和黄酮类化合物。

黄芩茎叶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压、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等药理学活性和高效低毒的特点。

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产于河北、陕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本文对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1、解热作用实验发现,黄芩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野黄芩甙和黄芩苷都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黄芩苷可能通过降低脑内CAMP含量而解热,野黄芩甙解热机理也可能与黄芩苷相似。

实验表明黄芩茎叶具有解热作用。

2、抗菌作用赵铁华等实验发现“都分别通过体外试验的方法观察以大孔树脂吸附工艺提取的黄芩茎叶活性部位黄酮类活性成分在体外实验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假单胞菌、伤寒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卡它布郎汉姆菌等13种38株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通过体内试验观察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

结果发现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这13种38株细菌的大部分菌株都表现了明显的抗菌活性;经动物体内给药,适宜剂量的黄芩茎叶活性部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造成的小鼠死亡亦表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等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细菌的抗菌作用较强,表现了高于大肠埃希氏菌、甲型付伤寒沙门氏菌、乙型付伤寒沙门氏菌、福氏志贺菌等肠道致病菌的趋势”。

黄芩茎叶的半数致死剂量很低,基本无毒,使用安全。

实验表明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抗菌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_徐学君

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_徐学君
文献报道,刺榆黄酮、瓦松黄酮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 TC、 LDL-C 水平 。 [47-48] 2.8 升高血清 HDL-C 水平
王洋等[49]研究发现,大豆异黄酮 50、250、750 mg(/ kg·d), 分别喂饲给予高脂饲料饲养的无菌小鼠 4 周,结果高剂量能显 著提高小鼠血清 HDL-C 水平,TC 水平呈下降趋势,但 TG 水平 显著升高,LDL-C 水平呈升高趋势。 2.9 降低血清 TC 水平
曹宁等[50]研究发现,乌药叶总黄酮 50、100、200 mg(/ kg·d), 分别喂饲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小鼠 4 周,结果高剂量能显著 降低小鼠血清 TC 水平,中剂量使 TC 水平呈下降趋势,高、中 剂量使 TG、LDL-C 水平呈下降趋势,HDL-C 水平呈升高趋势。
3 黄酮类化合物调节血脂的作用机制
1 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和分类
1.1 黄酮类化合物的来源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也存在于许多低等
植物如苔藓和地钱中,尤以芸香科、唇形科、石南科、玄参科、 豆科、苦苣苔科、银杏科和菊科等高等植物中分布较多。目前 已发现 5 000 多种植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达 8 000 多种,已 分离鉴定了 4 000 多种[6-7]。有文献报道,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来 源于绿茶、红茶、红酒、葡萄籽、柑橘类水果、肉桂、番茄、苹果、 荞麦茶、巧克力、芦丁、豆荚类(如黄豆)、洋葱、卷心菜、韭菜、 花椰菜、蓝莓、萝卜、杏子、樱桃等[6-8]。已有文献报道,山楂、鹰 嘴豆、柿叶、唐山荷叶、银杏、黄芩、槐角、金花葵、榅桲、亮叶杨 桐、桑叶、玉米须、罗布麻叶、藤茶、野山杏、多叶越南槐、玳玳、
文献报道,鬼针草总黄酮、竹叶黄酮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 TC、TG 水平,升高大鼠血清 HDL-C 水平 。 [34-35] 王鸿飞等[36]研 究发现,费菜总黄酮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模型小鼠血清 TC、 TG 水平,升高 HDL-C 水平。 2.4 降低血清 TC、TG、LDL-C 水平

黄芩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

黄芩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

黄芩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作者:刘行鹏1 黄芩概况黄芩: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主要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2 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1)抗菌、抗病毒:黄芩抗菌、抗病毒范围较广,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有抑制作用;另外对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抗菌有效成分是黄芩素和汉黄芩苷元。

黄芩有抗病毒的作用,对流感病毒及乙型肝炎病毒有抑制作用。

(2)抗炎:黄芩对急、慢性炎症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黄芩水煎醇沉液对大鼠酵母性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黄芩甲醇提取物、黄芩素、黄芩苷灌胃,均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足肿胀;黄芩素及汉黄芩素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也有抑制作用;黄芩茎叶总黄酮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甲醛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甲醇提取物及黄酮单体还能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黄芩抗炎作用与其抑制组胺释放及抗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关,黄芩新素Ⅱ、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素等均能抑制大鼠腹膜肥大细胞释放组胺(HA)。

黄芩素、黄芩苷等通过多种环节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不同程度地抑制前列腺素E(PGE)和白细胞三烯(LT)的生成,从而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及白细胞的趋化作用。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黄芩对免疫功能有不同的影响,一方面具有抗免疫反应作用,尤其对I型变态反应(过敏反应)作用显著。

黄芩免疫抑制作用的环节包括:①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炎性介质释放。

②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

另一方面,黄芩也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作用。

黄芩苷锌络合物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并使血清溶菌酶含量及红细胞补体C3bR酵母花环形成百分率也明显提高。

黄芩苷及黄芩苷元均能抑制免疫缺陷病毒(HIV-1)及免疫缺陷病毒逆转录酶(HIV-1 RT)的活性,黄芩苷元作用强于黄芩苷。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清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清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清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王锦淳;苏佩清;孙丹丹;俞霞;周晓霞【摘要】目的研究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高甘油三酯(HTG)血清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终浓度为100 mg·L-1、200 mg·L-1、400 mg·L-1的SSTF分别与 HTG 氧化损伤的 HUVEC共同孵育16 h,通过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观察SSTF的保护作用,并通过RT-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4(NOX4)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X4蛋白表达.结果各浓度组的SSTF均可明显升高HTG氧化损伤的HUVEC的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减少HUVEC内ROS水平,下调NOX4 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 SSTF对HTG致HUVEC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表达进而减少ROS的生成来发挥它的抗氧化作用.%Aim To observ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SSTF on HUVEC oxidative injury induced by HTG,and to discuss its possible mechanisms. Methods HUVEC were cultured in vitr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SSTF( 100,200,400 mg L+-1 ) were treated with HUVEC oxidative injury induced by HTG for 16 hours.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SSTF could be observed through measuring SOD activity, MDA content, intra-cellular ROS level and N0X4 expression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y of SOD increased, the content of MDA, the in-tracellular ROS level and N0X4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Every SSTF group. Conclusions SSTF shows obviousprotective effects on HUVEC oxidative injury induced by HTG. The probable mechanism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inhibiting NADPH oxidase expression and reducing intracellular ROS generation.【期刊名称】《中国药理学通报》【年(卷),期】2012(028)003【总页数】6页(P397-402)【关键词】黄芩茎叶总黄酮;高甘油三酯血清;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活性氧;NADPH氧化酶【作者】王锦淳;苏佩清;孙丹丹;俞霞;周晓霞【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R322.123;R543.505.31;R977.3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high triglyceride,HTG)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高甘油三酯血清导致AS的过程中,由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多引起的氧化应激所致的内皮细胞损伤可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24年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范文

《2024年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范文

《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篇一一、引言黄芩,一种传统的中药材,自古以来在中医领域被广泛应用。

其茎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是其主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因此,对黄芩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关于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种类与结构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复杂的化学结构,包括多个苯环和异戊二烯基团等。

其中,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等其它黄酮类化合物也具有类似的生物活性,且在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上与黄芩苷相辅相成。

三、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目前,提取和分离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其中,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此外,结合现代分离技术如柱层析、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可以有效地分离出各种黄酮类化合物。

四、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毒等。

其中,抗炎和抗氧化是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生物活性之一。

研究表明,黄芩苷等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药理作用。

此外,黄酮类化合物还具有调节免疫系统、保护神经系统等功能。

五、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的应用研究由于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其在医药、保健、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医药领域,黄酮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肿瘤等疾病。

在保健领域,黄酮类化合物可以用于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

在食品领域,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和营养强化剂。

《2024年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范文

《2024年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范文

《黄芩茎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篇一一、引言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近年来,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对黄芩的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对其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围绕黄芩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种类、提取工艺及作用机理等方面展开探讨,为进一步深入挖掘黄芩的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二、黄芩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种类黄芩茎叶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

这些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其中,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

三、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目前,提取黄芩茎叶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其中,溶剂提取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对黄芩茎叶进行浸泡、渗滤等操作,使黄酮类化学成分溶解在溶剂中,然后通过浓缩、纯化等工艺得到所需的产品。

此外,超声波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新型提取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应用,具有更高的提取效率和更好的产品质量。

四、黄酮类化学成分的作用机理黄芩茎叶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黄酮类化学成分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

2. 抗氧化作用:黄酮类化学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害。

3. 抗肿瘤作用:黄酮类化学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对肿瘤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的作用。

4. 其他作用:此外,黄酮类化学成分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过敏等多种作用,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五、结论黄芩茎叶中含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对于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优化提取工艺和深入研究作用机理,可以进一步挖掘黄芩的药用价值。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研究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影响的研究
通信作者:陈朱井,E-mail:chen.zj163@163.com
theeffectsofSSTFonlipidmetabolism andoxidativestressinrats withhypertriglyceridemia. Methods 60SDratswererandomlydi videdintonormalgroup,modelgroup,fenofibrategroup(100mg· kg-1),SSTFgroupswithlow,medium andhighdoses(50,100,200 mg·kg-1,respectively).Allrats,exceptthoseofthenormalgroup, werefedwithhighfatdietandgivencorrespondingdrugintervention for6weeks.Thenthebodymassesatthe2nd,4th and6th weeksas wellaswetweightoftheliverattheendof6th weekwererecorded,
基 金 项 目:江 苏 卫 生 健 康 职 业 学 院 院 级 科 研 项 目 (JKA201708)
作者单位:211800南 京,江 苏 卫 生 健 康 职 业 学 院 药 学 院 [王锦淳(医学硕士研究生)、王 蕾、嵇月娥]; 212400句容,江苏省 人 民 医 院 句 容 分 院 病 理 科 (闵学文、陈朱井)
·476·
论 著 (基础研究)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20年 5月 第 33卷 第 5期 JMedPostgra,Vol.33,No.5,May,2020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脂代谢及氧化 应激水平影响的研究

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茎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b a i c a l e n s i s G e o r g i 的根 , 蒙古名 叫混钦 … 。产于大兴安 岭北 部 山地 、 西辽河平原 、 大兴安岭南部 山地 、 大兴安岭西麓 、 蒙
生。王玉梅等” 探讨 了黄芩茎 叶黄 酮对 大 鼠缺 血性记 忆
障碍 和神 经炎症的作用 , 发现 黄芩茎 叶黄酮对 大 鼠缺 血性 记忆 障碍 和神 经炎 症具 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诱 导的一氧化氮合酶 , 减 少一 氧化 氮释放 , 调节花生 四烯酸
代谢 , 抑制前列腺 素 E 2和 白三烯的合成 。
1 . 3 抗菌与抗病毒 作用 : 邓 淑华等 以大孔树脂 吸附工
艺提取的黄芩茎叶总黄酮 , 在 体外 实验条件下 , 对与 临床上 呼吸道感染有关 的金黄 色葡萄球 菌 、 葡萄球菌 和革 兰阳性 菌均表现 了明显 的抗菌 活性 , 提示 黄芩 茎 叶总黄酮 可以用
毒等相关感染性疾病 的预防和治疗 。
铁华等 通过研究发现 , 灌 胃、 腹腔 注射 、 皮下 注射适宜 剂
量的黄芩茎 叶总黄酮 , 对 实验动物 经化 学和热 刺激导致 的
疼痛反应 皆有一定 的抑 制作 用。 1 . 2 抗炎作用 : 李素婷 , 修继铭 等 ’ 发现 , 黄 芩茎 叶总黄

要: 黄芩 茎叶有较 好的解热镇痛、 抗 炎、 抗 菌、 抗 病毒 、 抗肿 瘤、 保 肝、 抗氧化 与清 除 自由基 、 降血糖 、 降血脂 、 解毒 、 保护
心肌 缺血 、 对脑损 伤的保护以及免疫等 药理作 用。本 文综述 了蒙药材 黄芩 茎叶的药理作用 的研 究进 展 , 为进一 步研 究该 药
野黄芩苷对发热家兔 的解热作用 的研 究发现野黄芩苷对致
热源所致兔 的发 热有 明显 的解 热效 应 。杨 松鹤 等 通 过

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

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

0 1 1 5 1 8 , 使用 之 前 溶 于 D — h a n k s 中 配成 浓 度 不 同 的溶 液 , 酸碱 值 为7 - 3 ;胆 固醇 ( 由 天 津 生 物化 学 制 药 有 限公 司提 供 ,批 号 为 0 3 2 9 4 1 ) ; 总胆 固醇试 剂盒 ( 天 津生 物化 学 制药 有 限公 司 ) , 游离 胆 固醇试 剂盒 ( 天 津生 物化 学制 药有 限公 司 ) , 及A p o — A I 试 剂盒 ( 天 津 生物 化学 制药 有 限公 司 ) 。
中图 分类 号 : R 2 8 5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0 9 7 9 ( 2 0 1 4 ) 0 8 — 0 0 4 5 — 0 1
高 脂 血症 能 够 加速 各 心 脑 血管 、 器 官 动 脉 的粥样 硬 化 , 因此 义 ( P < 0 . 0 5) 。
2 0 1 4年 3月
4 5
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
蔺 兆 林

要: 目的 : 研 究黄 芩 茎叶 总黄 酮( 简称s s T F ) 给 高脂 血症 大白 鼠的代谢 带 来的 影 响 , 探讨 S S T F 的降 脂机制 。 方法: 对 大 白鼠建 立 高脂
血 症分 析模 型 , 对S S T F k L 氧化能力、 脂 蛋 白代 谢 酶及 血脂 水 平影 响作 出总结 。 结果: s s T F 显著 降低 大白鼠 总胆 固醇 浓度 , 能够增 加载 脂 蛋 白A I ( A p o — A I ) , 有 助 于降低 肝脏 丙二醛及 血 清含量 、 提 高超氧 化物血 清歧化 酶 活性 。结 论 : s s T F 对q - & 白鼠高脂血 症的调 节作用 明显 。 关键 词 : 黄芩 茎叶 ; 总黄 酮 ; 血 脂调 节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益文杰;佟继铭;苏丙凡;刘玉玲【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年(卷),期】2005(009)027【摘要】BACKGROUND: The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frequently used. Only its root is used, and its stem and leaf are abandoned in traditional custom. Inorder to make full use of medicinal material resource, the chemical component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stem and leaf have been studied.rn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total flavones from stem and leaf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on experimental hyperlipidemia in rats.rnDESIG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nSETTING: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e Medical CollegernMATERIALS: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he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from March 1999 to January 2000. Totally 60 male Wistar rats with beginning body mass(200±10)g were provided by Experimental Animal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Qualification No.01-3008).rnINTERVENTIONS: Sixt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groups:normal control group, high-lipid model group, the groups of 12.5, 25 and 50 mg/kg of total flavonoids (TF group) and clofibrate group (25 mg/kg),with 10 rats in each group. The rats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were fed with basic feed. The rats in the high-lipid model group were fedwith highlipid feed. Rats in the TF group and clofibrate group were fed synchronously with high-lipid feed and total flavonoids or clofibrate for consecutive 30 days. The change of blood lipid was observed.rn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levels of total cholesterol (TC),triglyceride (TG),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C),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C) in the serum of all the rats were measured with CL-7200 type automatic biochemistry analytical instrument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and the atherosclerosis indexes (AI) were calculated (AI=TC-HDL-C/HDL-C).RESULTS: Totally 60 rats entered the result analysis. ① Level of TC in the serum of rats: The level in the high-lipid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5.01±1.05,2.33±0.35)mmol/L, (P < 0.01 )]; The level in the groups of 12.5mg/kg, 25 mg/kg and 50 mg/kg of TF was (4.15±1.12,3.03±0.31,2.98±0.56)mmol/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of 12.5 mg/kg of TF and model group (t=1.74, P > 0.05),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of 25 mg/kg and 50 mg/kg of TF and model group (t=5.66-5.23, P <0.01). ②Level of TG in the serum of rats: The level in the groups of 12.5 mg/kg, 25 mg/kg and 50 mg/kg of TF was (1.22±0.56)mmol/L,(1.56±0.41)mmol/L,(1.24 ±0.45)mmol/L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2.14±0.74) mmol/L,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2.19-3.45, P < 0.05-0.01). ③ LDL-C level of the serum in the rats: The level in the groups of 12.5 mg/kg, 25 mg/kg and 50 mg/kg of TF was (2.67 ±0.45) mmol/L, (1.41 ±0.23)mmol/L, (1.29±0.23) mmol/Lrespcrtively,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3.94±0.42)mmol/L, there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5.77-12.71, P < 0.05-0.01). ④ HDL-C level of the serum in the rats: the level in the groups of 12.5 mg/kg, 25 mg/kg and 50 mg/kg of TF was(0.72±0.23)mmol/L,( 0.91±0.32)mmoL/L,(1.05±0.23)mmoL/L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of 12.5 mg/kg of TF and model grou p[(0.56±0.21)mmol/L, bu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of 25 mg/kg and 50 mg/kg of TF and model group(t=2.92-4.38,0.05 ,P < 0.05-0.01).⑤AI: the level in the groups of 12.5mg/kg, 25 mg/kg and 50 mg/kg of TF was(2.96 ±1.35), (2.10±0.97),(1.55±0.41)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4.23±0.65) ,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3.54-9.49 ,P < 0.01).rnCONCLUSION: TF has significantly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increase of TC, TG and LDL-C in the serum of the rats induced by high-lipid feed; it can also increase the level of HDL-C, indicating TF has obviously preventive effect on experimental hyperlipidemia in rats.%背景:黄芩是一味常用中药,传统药用其根,茎叶一0是被废弃,为充分利用黄芩茎叶资源,本研究所对黄芩茎叶的药理药化进行了系统研究.rn 目的:探讨黄芩茎叶的主要药效部位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rn设计:随机对照实验.rn单位: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rn对象:实验于1999-03/2000-01在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完成.wistar大鼠60只,雄性,初始体质量(200±10)g,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繁育场提供,合格证号:01-3008.rn干预:大鼠60只被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总黄酮小、中、大剂量组(剂量分别为12.5,25,50 mg/kg)和氯苯丁酯组(剂量为25 mg/kg).正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总黄酮大、中、小剂量组和氯苯丁酯组,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连续给药30 d,观察大鼠的血脂变化.rn主要观察指标:应用CL-72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rn结果:纳入6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含量:高脂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1±1.05,2.33±0.35)mmol/L,(P<0.01)];总黄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4.15±1.12,3.03±0.31,2.98±0.56)mmol/L,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74,P>0.05),中、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t=5.66~5.23,P<0.01).②大鼠血清三酰甘油的含量:总黄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1.22±0.56,1.56±0.41,1.24±0.45)mmol/L],与模型组[(2.14±0.74)mmol/L]比较差异显著(t=2.19~3.45,P<0.05~0.01).③大鼠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总黄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2.67±0.45,1.41±0.23,1.29±0.23)mm ol/L],与模型组[(3.94±0.42)mmol/L]比较差异显著(t=5.77~12.71,P<0.05~0.01].④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总黄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0.72±0.23,0.91±0 32,1.05±0.23)mmol/L],小剂量组与模型组[(0.56±0.21)mmol/L]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51,P>0.05),中、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t=2.92~4.38,P<0.05~0.01).⑤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总黄酮小、中、大剂量组分别为(2.96±1.35,2.10±0.97,1.55±0.41),与模型组(4.23±0.65)比较差异显著(t=3.54~9.49,P<0.01).rn结论: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长期喂以高脂饲料所造成的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表明总黄酮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总页数】2页(P228-229)【作者】益文杰;佟继铭;苏丙凡;刘玉玲【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外语教研室,河北省承德市,067000;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承德市,067000;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承德市,067000;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承德市,06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相关文献】1.口服黄芩茎叶总黄酮抗实验性心肌缺血作用研究 [J], 佟继铭;周崇坦2.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脂代谢的影响 [J], 周晓霞;尤翠兰;苏佩清;朱网娣3.黄芩茎叶总黄酮治疗2型糖尿病性高脂血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J], 刘智;周晓霞;苏佩清;朱网娣4.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 [J], 佟继铭;陈光晖;刘玉玲;李晓军5.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 [J], 李素婷;梅立新;杨鹤梅;佟继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茎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中黄芩素、半夏酮等是主要成分。

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中,其抗炎作用已经得到广泛关注。

二、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机制
1. 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
黄芩茎叶总黄酮能够抑制IL-1β、IL-6和TNF-α等多种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2. 抑制白细胞浸润
在大肠癌小鼠模型中,黄芩茎叶总黄酮可以显著减少白细胞浸润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

这表明其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浸润来减轻炎症反应。

3. 抑制氧化应激反应
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

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Nrf2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4. 调节免疫系统
黄芩茎叶总黄酮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

在小鼠模型中,其可以提高T细胞和B细胞的数量和活性,并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5. 抑制血小板聚集
黄芩茎叶总黄酮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减轻血管炎症反应。

这一
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三、结论
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多个信号通路。

因此,在治疗多种炎性疾病时,可以考虑使用黄芩茎叶总黄酮。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黄芩中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氧杂环天然有机化合物,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介绍了黄芩中黄酮化合物的性质、提取、组成成分及其功能,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黄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黄芩又名元芩、枯芩,主要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已有悠久的用药历史,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达到了较高水平。

它能有以上的功效,都是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现就对近几年来对黄芩中的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黄酮类化合物是在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一类物质,几乎每种植物中都有,它们常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是很多中药的活性成分,由于该类成分分布广泛,且部分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含量较高,是较早被发现的一类天然产物。

它作为黄芩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生理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力开发黄酮类化合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1、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1.1、一般性质(1)性状:大多结晶固体,少数为无定形粉末,可测熔点。

(2)旋光性:从结构可见,游离苷元中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苷类结构中因含有糖分子,因此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3)颜色:黄酮类化合物因存在共轭体系和助色基因(-OH、-OCH3)而显色,多数呈黄色或淡黄色,7.4’位上助色基因团的供电使颜色加深作用较显著。

(4)溶解度:溶解度因结构和存在状态(苷元、单糖苷、二糖苷或三糖苷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1.2、显色反应(1)还原显色反应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等黄酮类化合物在(Mg+Hcl)作用下生成红色至紫色(少数为紫色至蓝色)。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NaBH4作用下,产生红色至紫色,其他黄酮化合物均不显色据此可区别。

(2)金属盐类的络合反应黄酮类化合物可与铝盐、锆盐、镁盐等生成有色络合物,如:1%三氯化铝或硝酸铝溶液与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的络合物为黄色,有荧光,可用于定性或者定量分析。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 2019年第23卷第21期・70・黄苓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陈建兵^2,陈一诺3,庄箫1,4,冯盼盼J杨帆1,王-1,5,嵇月娥1王锦淳1(1.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800;2.国药控股江苏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3.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江苏南京,210000;4.江苏省南京新颐和康复医院,江苏南京,211800;5.江苏省宿迁协和医院,江苏宿迁,223000)摘要:目的探讨黄苓茎叶总黄酮(SSTF)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

方法将36只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SSTF低、中、高剂量组。

除正常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外,其他5组均喂食高脂饲料,并同时给予药物干预,其中阳性对照组给予非诺贝特10mg/kg,SSTF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55,100, 220m/kg的SSTF。

给药前及药物干预6周末眼眶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结果给予饲料喂养和药物干预6周后,SSTF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SSTF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但与阳性药物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SSTF均能有效控制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体质量的增长,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说明SSTF具有调血脂作用。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黄苓茎叶总黄酮;体质量;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图分类号:R58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519)28-570-04D0I:10.7619/jcmp.251921528Role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tem-leaf totalflavonoid ia reaulating blood lipiC lavel of raOswitO hypertriglyceridemiaCHEN Jianbing1,2,CHEN Yinuo3,ZHUANG Xiao1,4,FENG Panpan1,YANG Fan1,WANG Xiang1'5,JI Yue'V,WANG Jinchud(1.Jiang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Nanjing,Jiangsu,211800;2.Jiangsu Co.,Ltd.of'ChinaPharmaceutical Holdings,Nanjing,Jiangsu,210000;3.Zhonghua MiOdla School tn Nanjing,Nanjing,Jiangsu,210000;4.Nanjing Xngiha Regabilitation Hospital,Nanjing,Jiangsu,223600;5.Suqiag Union Hospital,Suqiaa,Jiangsu,211800)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d aid of scatellarin baicaledsis stem-ledf totai flavoaoiC (SSTF)in reeulatina blooU lipiC level of raic with dypenaglycenne-MetOods Thirty-sin SD raic were ranOomfy divined into aonnai coatroi/roup,motel gnup,positive caatroi gnup(feeoUnraie) anO low,meium anO high Oosec of SSTF groupc aftea oae wed of110x0feeeina-Except for the aounai coutroU group,the other five groupc were fd with digh-fai diet anO givee Orup inarveetioo ai the same time.The positive coutroU group wac givee fedoUnraie100mg/kg,ant the low,mindie ant high dosec of SSTF g roupc were givea50,W0ant220mg/kg of SSTF nspptieiy.BlooU samplec were collected from oraitai opous plexxc before anministratiou ant6wp P s aier drup intenedtiou.收稿日期:2019-00-16录用日期:2019-O/Qg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51714255006Y);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院级科研项目(JKADIYOO);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通信作者:王锦淳第21期陈建兵等:黄苓茎叶总黄酮对高甘油三酯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71・Serum levels of triglyceride(TG),total cholesterol(TC),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 and high density l 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wero mevsureV.Results Aftvr6weeVs of feeV-ing and drug inrirwriod,the body weights of ratu in low,mrium and high dosrs of SSTF houps wero sihnincantlc lowm-ring trint in moPei happ(P<0.05),brt triero wero so sinnificadt differ-whe comparer witri sormal coptrol napp and positive captrol napp(P>0.05).The serum kvelu of TG,TC and LDL-C in low,mindle and high doses of SSTF iopps wero sipniPcantly lower trind triose in moor noop(P<0.05),and HDL-C wne sipnificantlc higher trind trint in moor noop(P<0.05),brt triero wero do sinnificadt diPerenceu whe comparer witri positive cootrol hroop(P>0.05).Conclusion Diffodt dosei of SSTF cad effectiveec reerco trie bdy weight in-of ots with hycertriglyceripemip,reerco the serum I vv I s of TG,TC,LDL-C and idcrense trie levd of HDL-C,whico indicate trint SSTF hns trie effeco of reeulatind blool lipin.KEY WORDS:hycertriglycerinemin;rate;scatellarig baicalensis stem-leef ritri flnvvdoid;bdy mase;triglycerine;ritri caolesterol;low deesity10001x060caolesterol;high deesity apopI•a-tein cOolesterol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导致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水平高于正常水平的疾病,常表现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黄芩茎叶总黄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赵铁华;高巍;杨鹤松;邓淑华;石艳华;苑敏;冯祥【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科技》【年(卷),期】2001(008)003【摘要】@@ 黄芩茎叶总黄酮是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地上部分茎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改善心律失常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1,2].最近,在国家新药研究基金的资助下,依据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研究指南>有关技术要求,我们对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炎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将有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总页数】2页(P173-174)【作者】赵铁华;高巍;杨鹤松;邓淑华;石艳华;苑敏;冯祥【作者单位】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德,067000;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德,067000;吉林省敦化市东北亚制药有限公司·敦化,133700;吉林省敦化市东北亚制药有限公司·敦化,133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J], 龚明玉;闫凤霞;刘永平;金晓萍;杨鹤梅2.黄芩茎叶总黄酮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J], 周晓霞;李素婷;周晓慧;王春艳3.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J], 刘金霞;邓淑华;杨贺松;石艳华;高巍;赵铁华4.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大鼠气囊滑膜炎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 [J], 王玮;白月;王俊平5.黄芩茎叶总黄酮治疗2型糖尿病性高脂血症大鼠的实验研究 [J], 刘智;周晓霞;苏佩清;朱网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芩茎叶总黄酮的几项药理实验观察

黄芩茎叶总黄酮的几项药理实验观察

黄芩茎叶总黄酮的几项药理实验观察
佟继明;符景春
【期刊名称】《承德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4
【摘要】中药研究室植化组从黄芩茎叶中提取总黄酮,药理组通过离体兔心灌流和脑血流图仪测定证实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增加冠脉流量和改善脑血流的作用。

用quick氏一步法测定证明总黄酮对小鼠的凝血酶原时间具有明显的延长作用。

同时,用wister大鼠以灌胃法给药一个月同时喂高胆固醇食物并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以高铁硫酸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浆胆固醇值,结果证明黄芩茎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
降低胆固醇作用。

【总页数】5页(P203-207)
【作者】佟继明;符景春
【作者单位】[1]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室;[2]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不同生长期黄芩茎叶中总黄酮及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J], 孟艳彬;赵春颖;高晓燕
2.HPLC测定黄芩茎叶总黄酮分散片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J], 刘玉翠;苏占辉;李洪波;陈四平
3.黄芩茎叶的药效学实验观察 [J], 佟继铭;符景春
4.黄芩叶及茎叶总黄酮中野黄芩甙的含量测定 [J], 于永芳;康少文
5.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黄芩茎叶总黄酮中野黄芩苷的含量 [J], 李国军;毛晓霞;苏占辉;刘玉翠;陈四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4 5 # $ 6 ) % 3 7 $8 * ) ) 5" # # 5: $ 4 * 3 # % = = $ > 3 6 ) = 3 7 $? ) 3 * @ * A ) % ) # 5 = B ) ( 9 ; ;< ( ) 8 # C * 2 C 4 * * > 0 1 2 3 + . . 4 5 * 46 4 * 1 4 . + # " * " 2 3 $ (% 5" $ = 9
, (! ) I , 4 + > L ) L F L * M D! H ) + * > *N " L * @ ) "N * O ) G " ! H * + O *N * O ) G " E ! M E E * * H * + O * & : ( & & & M + P ) Q ) + $ ) FR F E ) + " + OS F P ) + G H F + A A A A A A A
/" . ( . . ’
# 表" 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含量的影响 ( ) !# ", #$ ! %
组别 治疗前 盐水对照 总黄酮 剂量 (> / ) ? % % E ’ 0 G ) 0 ) G . ) . G . 0 ) G . E ’ 0 G ) 0 ) G . ) . G . 0 ) G . 1 2 (> / > # F 3) = G * 0 ; ’ G * = G / ; ’ G 0 = G ) ; ’ G * = G ’ * ; ’ G 0 ’ = G * ; ’ G ’ * * G / , ; ’ G . <
[ ] 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B ) , 结果见表’ 。 C 由表 ’ 可 见, 总黄酮组大鼠血清 1 2、 1 !及
酮的调血脂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 ! 材料 黄芩茎叶总黄酮 (含量 ) , ’ ( ’ 药品与试剂: ’ ( * +) 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植化研究室提供; 胆固醇, 荷 兰产, 天津市东方材料厂分装; 甲基硫氧嘧啶, 北京 化工厂产, 批号, ; 氯贝丁酯, 天津市第二制药 . / 0 . 厂产, 批号, ; 总胆固醇 (1 ) 、 甘油三酯 (1 、 * ’ . ’ / 2 !) 低密度脂蛋白 (3 、 高密度脂蛋白 (6 测 4 3 5 2) 4 3 5 2) 定试剂盒均由上海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 体重 ( ) , 合 ’ ( 0 动物: 7 & 8 9 : $ 大鼠。 !, 0 . .;’ . % 格证号. ,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 ’ 5 . . / 所繁育场提供。 (岛津) 。 ’ ( - 仪器: 2 3 5 < 0 . .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饲 料: 基 础 饲 料 配 方: 玉 米 粉 , 面 粉 ’ ( * = ( ) + 麦麸 ’ 豆粉 ’ 鱼肝油 ’ 骨粉 ’ ) +, ) +, . +, +, +, 酵母粉 ’ 盐. 基础饲料 +, ( ) +。高 脂 饲 料 配 方: 胆固醇0 猪油’ 牛胆酸钠 ’ 甲基硫 / < +, +, . +, +, 氧嘧啶. ( 0 +。
(I ) D E 6 3 B > 3 T E M M O E ) ) O @ * F E " L ) + * D D * G L > M D L H * L M L " E D E " V M + M ) O S D @ M QL H * > L * Q" + O E * " D M D ’ ( ) " ! $ $ # * + # U A A * M @ )W * @ *> L F O ) * O C X Y * @ ) Q * + L " E @ * > F E L > > H M W * OL H " LI SG M F E OM ? V ) M F > E ) + H ) ? ) L L H ** E * V " L ) M +M D , # + ( # $ ! . + .B A U Z (I ) (I > * @ F QL M L " E G H M E * > L * @ M E ! C I @ ) E G * @ ) O * B) " + O$ 0 $ # ! ) + @ " L > D * OW ) L HH ) H D " L L ) * L C I S" E > M M ? V ) M F > E A Z A ZO Z (/ ) (I / ) I B, $ 0 $ # !" + O " L H * @ M > G E * @ M L ) G ) + O * Y 4 !,K 0 $ # ! K 0 $ # ! M D H * @ E ) ) O * Q ) G E M W * @ * O L H * E * V * E > M DI !, Z U U @ " L > C I H * > * @ * > F E L > > F * > L * O L H " LI SH " O > ) + ) D ) G " + L @ * V * + L ) V *" + O L H * @ " * F L ) G * D D * G L > M +* Y * @ ) Q * + L " E H * @ # A A A U U U Z U E ) ) O * Q ) G @ " L > C U (I F $ ) B 5 6 > L * Q" + O E * " D M D’ ( ) " ! $ $ # * + #, # + ( # $ ! . + .B * M @ ) L M L " E D E " V M + M ) O S) H * @ E ) ) O * Q ) " A Z U U GH @ * F E " L ) M +* D D * G L M D ? E M M O E ) ) O A U
$ G = < ; . G , < $ G 0 ) ; . G ) * $$ 0 G < = ; . G * = $$ 0 G / 0 ; . G ) ’ $$
1 ! (> / > # F 3) 0 G 0 ; . G = ) 0 G . ; . G ) 0 0 G . , ; . G * ’ G , < ; . G * ’ 0 G / * ; . G ) ’ ’ G / < ; . G = ) ’ G 0 * ; . G ) 0$ $ ’ G 0 = ; . G * = $$ . G , / ; . G 0 * $$ ’ G . / ; . G * )
3 4 3 5 2 (> / > # F3)
$$ . G , ; . G ’ = G , * ; . G = / $ 0 G = < ; . G * ) $$ ’ G * ’ ; . G 0 $$ ’ G 0 , ; . G 0 $$ ’ G = ; . G )
6 4 3 5 2 (> / > # F3) ’ G ’ ; . G ’ < . G ) = ; . G 0 ’ . G < / ; . G 0 $ . G , < ; . G 0 $$ ’ G . ) ; . G 0 ’ $$ ’ G . ’ ; . G 0
[ ] ’ 凝、 抗心肌缺血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本文对总黄

・’ , <・
" 方法与结果 取大鼠 = 0 ( ’ 对大鼠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 . 只随 机分为 = 组, 每组 ’ 喂以正常饲 . 只。正常对照组: 料; 高脂模型组: 喂以高脂饲料; 总黄酮小、 中、 大剂 量组: 喂以高脂饲料的同时分别 , . 总黄酮 ’ 0 ( ) , / ; 氯贝丁酯组: 喂以高脂饲料的同时 0 ) ) .> ? . % % 氯贝丁酯 0 / 。连续给药 。于末次给药 )> .@ %? % 后禁食 ’ , 用 乙 醚 轻 度 麻 醉, 内 眦 取 血, 分离血 0A 清, 按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清 1 2、 1 !、 3 4 3 5 2和 / 6 4 3 5 2 的含量。按公式 B C D1 2E6 4 3 5 2 6 4 3 5 2
中草药 2 A & H " 8 "1 $ : @ & 9 & # H : F : H @6 " $ I : F4 $ J 8 0 . . .年第’卷第-期 % 黄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为多年生唇 % 形科草本植物, 药用其根。由于过度采挖, 野生资源 日近枯竭, 而产量数倍于根的茎叶被弃之不用。为 了充分利用中药资源, 本研究所对黄芩茎叶的药化 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 证明其主要有效部位 为黄酮类化合物。药理实验证明总黄酮有明显的抗
: , , , / O O @ * > > 0 M + P ) Q ) + 4 + > L ) L F L * M D! H ) + * > *N " L * @ ) "N * O ) G " ! H * + O *N * O ) G " E ! M E E * * ! H * + O * A A A A A 佟继铭 大学本科, 教授, 硕士生导师, 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 (暨河北省中药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药理毒理研究室主任。主要研究方 向是中药资源开发和中药新药研究。其中 “黄芩茎叶总黄酮的药化及其对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研究” 获承德市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河北省科 技进步三等奖 (第二位) 。另获承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及承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 万方数据 " 卫生部资助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